挤过独木桥难觅阳光道

挤过独木桥难觅阳光道

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

亲子教育处级干部的毛衣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6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从读大学开始,我就没有停止过思考,也曾与许多同学、朋友反复探讨。

应试教育,从小学到高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谁都不愿意输,每一个家长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输,因此有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誓言,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狠抓孩子的学习。但是到头来,孩子们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余载,考上了理想或不理想的大学,而后都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下变得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在痛苦与骄傲中表现不一,或让人沮丧,或让人振奋。
身处应试教育下的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无一不在教我们如何应试,无一不在强调分数为王、名次至上。果如其名,应试教育教会我们的就是应试!或许,从进入学堂那天起,我们就在为打赢高考大战而做着种种准备,学习的所有东西不过是获得应试的技能而已,而且是在参考答案为唯一参照标准下的应试技能!
这样,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思维逻辑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我们想象的广阔空间尚未得到开垦和拓展。我们甚至从未想过,该如何设计未来蓝图,如何获取只属于自己独特风格下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是的,从没想过,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因为没时间去做这无用之功,因为不敢让思想天马行空飘然于云端海上,以免浪费这大好的读书时光。
高考后,我们连再去看一眼曾经的学习宝典都不大愿意了,因为疲惫,因为恐惧,避之都唯恐不及。所以,我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全然忘了,只得戏称是“还给老师了”或者“还给教科书了”……我仿佛又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酸涩还有无奈。
在这茫茫人潮里,我们无法回答自己“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甚至都没有思考过。或许是习惯了被安排和接受长辈的建议,我在很多时候竟然无从选择。家人希望我成为一名军人,大学的时候我报名参军了;本科毕业时,家人想要我上研究生,我考研了……但是,我是消极的、懈怠的!因为我茫然无措,没有了自我,所以我逃避着,逃避着,一直逃避着不去面对现实,只是消极地盲目地服从于家人的愿望。
当然,我也曾任性过,肆无忌惮过,可是真正要我自己拿主见,我却又变得不知所措。这么多年来,我活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变得木讷,变得不善言辞,变得跟社会格格不入——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躲在别人不知道的角落,独自黯然神伤。
我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作品,我甚至还没学会如何应试,只得自欺欺人地说:“我讨厌应试教育,讨厌一切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更讨厌参加一切以参考答案为标准的考试!”是的,我还在逃避,所以在应试教育中我注定失败,注定成为躲在校园内某个角落里独自舔舐伤口的学渣。
所以,在此,我觉得我再不能对应试教育指手画脚,因为是我自己在应试教育中迷失了方向,我从未真正去感受过它的好与坏,只是一味地讨厌而已。至于原因,我大概都已经忘却了,或者是从未知晓过。
现在的我,算是开始走出曾经自我的封闭空间,开始认识自己,也尝试着去了解我痛苦走过的应试教育,去思考应试教育的方方面面。我想,如果能够有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国家又何必去推行这套看似公平却又存在种种弊端的应试教育呢?所以,我觉得该好好反思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应试教育,发现应试教育的优点与弊端,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与批评!
身处其中,既然得益于教育,就应该去呵护和爱戴它,就应该去努力发现弊端并找出根治良方。我们或许可以把问题放大无数倍去找出病根和治疗办法,但不能只是批评为了教育而正在努力和做出决策的人们,更不能够只是谴责和抱怨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除了应试能力,如果能理性对待应试教育,或许我们能收获更多。 查看全部

从读大学开始,我就没有停止过思考,也曾与许多同学、朋友反复探讨。

应试教育,从小学到高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谁都不愿意输,每一个家长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输,因此有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誓言,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狠抓孩子的学习。但是到头来,孩子们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余载,考上了理想或不理想的大学,而后都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下变得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在痛苦与骄傲中表现不一,或让人沮丧,或让人振奋。
身处应试教育下的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无一不在教我们如何应试,无一不在强调分数为王、名次至上。果如其名,应试教育教会我们的就是应试!或许,从进入学堂那天起,我们就在为打赢高考大战而做着种种准备,学习的所有东西不过是获得应试的技能而已,而且是在参考答案为唯一参照标准下的应试技能!
这样,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思维逻辑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我们想象的广阔空间尚未得到开垦和拓展。我们甚至从未想过,该如何设计未来蓝图,如何获取只属于自己独特风格下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是的,从没想过,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因为没时间去做这无用之功,因为不敢让思想天马行空飘然于云端海上,以免浪费这大好的读书时光。
高考后,我们连再去看一眼曾经的学习宝典都不大愿意了,因为疲惫,因为恐惧,避之都唯恐不及。所以,我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全然忘了,只得戏称是“还给老师了”或者“还给教科书了”……我仿佛又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酸涩还有无奈。
在这茫茫人潮里,我们无法回答自己“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甚至都没有思考过。或许是习惯了被安排和接受长辈的建议,我在很多时候竟然无从选择。家人希望我成为一名军人,大学的时候我报名参军了;本科毕业时,家人想要我上研究生,我考研了……但是,我是消极的、懈怠的!因为我茫然无措,没有了自我,所以我逃避着,逃避着,一直逃避着不去面对现实,只是消极地盲目地服从于家人的愿望。
当然,我也曾任性过,肆无忌惮过,可是真正要我自己拿主见,我却又变得不知所措。这么多年来,我活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变得木讷,变得不善言辞,变得跟社会格格不入——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躲在别人不知道的角落,独自黯然神伤。
我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作品,我甚至还没学会如何应试,只得自欺欺人地说:“我讨厌应试教育,讨厌一切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更讨厌参加一切以参考答案为标准的考试!”是的,我还在逃避,所以在应试教育中我注定失败,注定成为躲在校园内某个角落里独自舔舐伤口的学渣。
所以,在此,我觉得我再不能对应试教育指手画脚,因为是我自己在应试教育中迷失了方向,我从未真正去感受过它的好与坏,只是一味地讨厌而已。至于原因,我大概都已经忘却了,或者是从未知晓过。
现在的我,算是开始走出曾经自我的封闭空间,开始认识自己,也尝试着去了解我痛苦走过的应试教育,去思考应试教育的方方面面。我想,如果能够有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国家又何必去推行这套看似公平却又存在种种弊端的应试教育呢?所以,我觉得该好好反思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应试教育,发现应试教育的优点与弊端,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与批评!
身处其中,既然得益于教育,就应该去呵护和爱戴它,就应该去努力发现弊端并找出根治良方。我们或许可以把问题放大无数倍去找出病根和治疗办法,但不能只是批评为了教育而正在努力和做出决策的人们,更不能够只是谴责和抱怨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除了应试能力,如果能理性对待应试教育,或许我们能收获更多。









你算清了高考这笔账吗?

亲子教育圭先生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7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常言道,懒人爱发明。偷懒是人的天性,由于走远路太累,所以人类发明了车轮。科技的发展一步步满足我们的惰性。比如说网购,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点点点就能在家收货,再也不用去超市。

很多人网上购物时,只关心一下价格,然后扫一扫销量和点评,卖家秀和买家秀也都看一看,然后开始入手新品。打折、促销、秒杀,我们总喜欢跟风凑热闹,疯狂地购物,盲从地生活。可是,网购上瘾的人,渐渐开始自嘲。他们最后发现自己买来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他们每天喊着“要吃土”,“要剁手”,却难以真的戒掉网购的瘾。
教育行业的盲从扎堆也是令人瞠目结舌。补习班,学区房,还有各种乱象……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投资。既然是投资,投资的人就希望有回报;既然是投资,那么也就有各种风险。而现实往往却是,跟风投资的人,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高考这笔账也很糊涂,很多人跟着大众往前跑。为了高考,全家上下共同奋斗十余年,投入自己的金钱和血泪,更投入了孩子的汗水与青春。国家也投资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考这场持久战,几乎是很多家庭中最大的一笔投资。衣服买错了可以丢掉或退货,可高考如果走错了路却没有机会重来。我们不能再跟风与懒惰了,必需认真算算高考这笔账了。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不单单是考生一个人的战争。它被赋予了太多,承载了太多,不但考生身心俱疲,家长也被卷入这场持久战。为了备战高考,一切家庭活动靠边站,为神圣的高考让行。家长们不但自己做出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为孩子付出。网上开始流传,高考第一天要穿旗袍,喻意旗开得胜;高考第二天要穿绿,代表一路绿灯;第三天穿灰和黄,代表走向辉煌;亲吻试卷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代表稳过。为了孩子,家长们真是拼。
没有哪个中国人不清楚高考的付出对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在学校门口,我们看到人群里最多的不再是学生,而是苦等在校门口、殷切注视教学楼的家长。“家长陪读”成了流行词,甚至成为孩子攀比炫耀的筹码。家长陪读真的好吗?今年6月份在学校偶然听到个样一个消息,称北京某某初中周边的胡同过道,仅10平不到,竟要价300万,更可笑的是无数家长竟然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孩子高考,家一半倒”。起初听到这个说法,我还不以为然,以为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如今我却发现这就是铁铮铮的现实。高考经济热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家长们对孩子的殷殷期盼。过度的付出其实会给考生无形中增加身体和心理负担。考前有经济热,考后更有旅游热,家长也是一刻不得停歇。在现实中扭曲了的爱虽然本身也很伟大,但是我还是想奉劝家长们换一种投资方式。
为了备战高考,家长可以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毫不吝啬钞票,但是到底要投资多少、付出多少才是一个尽头呢?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如今,比父母想的还深远的是无孔不入的精明商家。高考,如今更像是一场全民狂欢,前有考生们拼分数拼未来,后有家长们拼财力拼“疼爱”。家长的心态我们理解,孩子人生的大事就这几次,该花钱的时候挖肉也不能心疼,毕竟我们都会扪心自问:“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可是,如果家长们老是“乱使劲”,缺乏理性地消费,被商家“狠刮一层皮”,那可就成了“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了。
考前各种补品不断,考中全家求神拜佛。商家贴上高考的标签,搭上高考的顺风车,品尝高考带来的硕果。高考的成本被如此虚高,归根结底还是“一考定终身”的思想仍然固守在人们心中。高考时的大手笔甚至带给考生更大的压力。当今的高考已经少了当初那份学习对真理的追求,多了几分过度的溺爱。高考这座独木桥,不过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绝对称不上是分水岭。
高考带来的这笔帐,我们早就不能简单地算出是多少钱了。那么结果如何呢?结果与投资与正比吗?
首先,期望越高风险越大。有的家长说,孩子啊,你不一定要考个985,考个211,我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好学校永远是稀缺资源。看一看每个省高考录取情况分布,我们不难发现:百万雄师过大江,有很多人都游不到普通一本,更不用说是211了。有人会说,正因为难考,所以才需要补习啊!才需要投钱为孩子提分数啊!有什么不好吗?
家长给孩子定目标的时候,应该要切合实际,不能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为孩子报补习班其实也要讲科学,乱象百出的教育市场并不是价格越高就效果越好,关键还是看孩子是否接受。
再者,投资需要全面分析。或许我们更需要想想什么样的专业,哪一所学校更适合孩子的发展,而不是根据榜单看排名选学校,需要在孩子的兴趣特长上多些投资,不应该只片面地考虑分数。在这方面,美国的父母就很开明,他们从来不会简单以孩子能考上哈佛耶鲁为目标,他们只希望看到孩子可以独立而幸福地生活。而往往很多中国家长则一刀切,他们有着很强烈的名校情结,甚至鄙视职业教育,认为专科不体面。《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这部电影中,在澳洲留学的主人公想要转行学厨师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最后事实证明,澳洲的厨师专业其实也有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最后主人公也真的爱这份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如果我们的投资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偏见,那么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我们试图按照我们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为孩子安排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失败了一半。
最后,盲目的教育投资往往回报不佳。有人说,你可以偷走我的钱,但是偷不走我的本领,我读过的书读在脑袋里,就算考试失败了,我的学问还在。很多家长就是抱着这种心态让孩子的学习变成了无底洞。那么,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否真的需要以获取高分为手段来完成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高分低能儿,他们就算有一肚子的墨水,却因为成长的天平失衡,在其他方面远不如人。这种投资,确实也让孩子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也让孩子在成长的黄金时期错过了最美的风景。这种片面的投资依然是高风险的,甚至可能得不偿失。
为备战高考的各类投资到底值不值?是否与结果成正比?家长们心中都有一杆称。但我建议教育投资前更应该思考投资哪些方面更合理。家长首先应该想想孩子当前的成长最需要什么,孩子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孩子的未来适合做什么。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真正认识,这样盲目的投资有效果吗?
我呼吁从孩子成长需要出发,权衡家庭经济实力,认真预算高考这笔账。我呼吁家长能理性对待高考,思考并选择适合孩子成长成才的道路。只投资以提高分数为主的学习能力而不投资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是明智的投资。
[h2]高考这笔账,你算清了吗?[/h2] 查看全部

常言道,懒人爱发明。偷懒是人的天性,由于走远路太累,所以人类发明了车轮。科技的发展一步步满足我们的惰性。比如说网购,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点点点就能在家收货,再也不用去超市。

很多人网上购物时,只关心一下价格,然后扫一扫销量和点评,卖家秀和买家秀也都看一看,然后开始入手新品。打折、促销、秒杀,我们总喜欢跟风凑热闹,疯狂地购物,盲从地生活。可是,网购上瘾的人,渐渐开始自嘲。他们最后发现自己买来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他们每天喊着“要吃土”,“要剁手”,却难以真的戒掉网购的瘾。
教育行业的盲从扎堆也是令人瞠目结舌。补习班,学区房,还有各种乱象……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投资。既然是投资,投资的人就希望有回报;既然是投资,那么也就有各种风险。而现实往往却是,跟风投资的人,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高考这笔账也很糊涂,很多人跟着大众往前跑。为了高考,全家上下共同奋斗十余年,投入自己的金钱和血泪,更投入了孩子的汗水与青春。国家也投资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考这场持久战,几乎是很多家庭中最大的一笔投资。衣服买错了可以丢掉或退货,可高考如果走错了路却没有机会重来。我们不能再跟风与懒惰了,必需认真算算高考这笔账了。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不单单是考生一个人的战争。它被赋予了太多,承载了太多,不但考生身心俱疲,家长也被卷入这场持久战。为了备战高考,一切家庭活动靠边站,为神圣的高考让行。家长们不但自己做出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为孩子付出。网上开始流传,高考第一天要穿旗袍,喻意旗开得胜;高考第二天要穿绿,代表一路绿灯;第三天穿灰和黄,代表走向辉煌;亲吻试卷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代表稳过。为了孩子,家长们真是拼。
没有哪个中国人不清楚高考的付出对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在学校门口,我们看到人群里最多的不再是学生,而是苦等在校门口、殷切注视教学楼的家长。“家长陪读”成了流行词,甚至成为孩子攀比炫耀的筹码。家长陪读真的好吗?今年6月份在学校偶然听到个样一个消息,称北京某某初中周边的胡同过道,仅10平不到,竟要价300万,更可笑的是无数家长竟然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孩子高考,家一半倒”。起初听到这个说法,我还不以为然,以为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如今我却发现这就是铁铮铮的现实。高考经济热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家长们对孩子的殷殷期盼。过度的付出其实会给考生无形中增加身体和心理负担。考前有经济热,考后更有旅游热,家长也是一刻不得停歇。在现实中扭曲了的爱虽然本身也很伟大,但是我还是想奉劝家长们换一种投资方式。
为了备战高考,家长可以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毫不吝啬钞票,但是到底要投资多少、付出多少才是一个尽头呢?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如今,比父母想的还深远的是无孔不入的精明商家。高考,如今更像是一场全民狂欢,前有考生们拼分数拼未来,后有家长们拼财力拼“疼爱”。家长的心态我们理解,孩子人生的大事就这几次,该花钱的时候挖肉也不能心疼,毕竟我们都会扪心自问:“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可是,如果家长们老是“乱使劲”,缺乏理性地消费,被商家“狠刮一层皮”,那可就成了“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了。
考前各种补品不断,考中全家求神拜佛。商家贴上高考的标签,搭上高考的顺风车,品尝高考带来的硕果。高考的成本被如此虚高,归根结底还是“一考定终身”的思想仍然固守在人们心中。高考时的大手笔甚至带给考生更大的压力。当今的高考已经少了当初那份学习对真理的追求,多了几分过度的溺爱。高考这座独木桥,不过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绝对称不上是分水岭。
高考带来的这笔帐,我们早就不能简单地算出是多少钱了。那么结果如何呢?结果与投资与正比吗?
首先,期望越高风险越大。有的家长说,孩子啊,你不一定要考个985,考个211,我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好学校永远是稀缺资源。看一看每个省高考录取情况分布,我们不难发现:百万雄师过大江,有很多人都游不到普通一本,更不用说是211了。有人会说,正因为难考,所以才需要补习啊!才需要投钱为孩子提分数啊!有什么不好吗?
家长给孩子定目标的时候,应该要切合实际,不能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为孩子报补习班其实也要讲科学,乱象百出的教育市场并不是价格越高就效果越好,关键还是看孩子是否接受。
再者,投资需要全面分析。或许我们更需要想想什么样的专业,哪一所学校更适合孩子的发展,而不是根据榜单看排名选学校,需要在孩子的兴趣特长上多些投资,不应该只片面地考虑分数。在这方面,美国的父母就很开明,他们从来不会简单以孩子能考上哈佛耶鲁为目标,他们只希望看到孩子可以独立而幸福地生活。而往往很多中国家长则一刀切,他们有着很强烈的名校情结,甚至鄙视职业教育,认为专科不体面。《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这部电影中,在澳洲留学的主人公想要转行学厨师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最后事实证明,澳洲的厨师专业其实也有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最后主人公也真的爱这份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如果我们的投资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偏见,那么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我们试图按照我们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为孩子安排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失败了一半。
最后,盲目的教育投资往往回报不佳。有人说,你可以偷走我的钱,但是偷不走我的本领,我读过的书读在脑袋里,就算考试失败了,我的学问还在。很多家长就是抱着这种心态让孩子的学习变成了无底洞。那么,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否真的需要以获取高分为手段来完成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高分低能儿,他们就算有一肚子的墨水,却因为成长的天平失衡,在其他方面远不如人。这种投资,确实也让孩子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也让孩子在成长的黄金时期错过了最美的风景。这种片面的投资依然是高风险的,甚至可能得不偿失。
为备战高考的各类投资到底值不值?是否与结果成正比?家长们心中都有一杆称。但我建议教育投资前更应该思考投资哪些方面更合理。家长首先应该想想孩子当前的成长最需要什么,孩子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孩子的未来适合做什么。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真正认识,这样盲目的投资有效果吗?
我呼吁从孩子成长需要出发,权衡家庭经济实力,认真预算高考这笔账。我呼吁家长能理性对待高考,思考并选择适合孩子成长成才的道路。只投资以提高分数为主的学习能力而不投资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是明智的投资。
[h2]高考这笔账,你算清了吗?[/h2]









高考峥嵘岁月那些年

亲子教育xxydtx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1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胡理乐  邵静先

昨夜狂风肆虐,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不敢伸出头去,在北师大特有的乌㖒声中,浑身直冻得瑟瑟发抖,可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梦乡。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苦逼的高中时代,桌子上码着比人头还高的参考书,放眼望去,全是什么“名师押题”、“68校联考真题”、“五三”等等;笔尖下铺着松松软软的由试卷组成的海洋,比枕头还厚,让人总想入眠;下课了同学们都不再像低年级同学那般追着赶着某一个人满楼道疯跑,而是选择继续与那一道道数学题鏖战不休,大有“不把你解出来就不休息”的架势;有的选择在天然的的“试卷褥子”上眯一小会儿,有些甚至流一些口水出来与漫漫题海交融在一起。整个教室的氛围熟悉而又陌生,亲切但又心酸;正当我百般感叹时,上课铃响了,班主任拿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进来,看到我呆呆的站在座位旁,瞟了我一下。我能读懂老师的眼神,那是在告诉我:“小子啊,你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果不其然,老师让叫家长来学校谈话的那一群人里面有我,当我把成绩单交到被学校叫来“喝茶”的父亲的手中时,我听到父亲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无限的失望,让我不禁一阵阵头皮发麻,眼睛一酸,就在泪水快要滑落下来的时候,我忽然的被惊醒。
又梦见了高考……
我心里五味杂陈,多少年来,我们的生活已经与高考这两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切只为了高考”的目标。高考,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考生而言,其分量之大,不言而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这样就能够光宗耀祖,有个好前程;上了中学后,他们的鼓励已经不再是考个好大学这么空乏,而是变成了“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过去了就是鲤鱼跳龙门飞黄腾达”这样的务实话语。在他们眼里,高考就是培养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任务,孩子在高考中考得高分就是他们作为成功父母最有力的证明。所以,父母就是我们奔赴高考路上的小马达,他们开足马力,一路带领着我冲向考场。他们认为,高考就是那块撞开阶层大门的敲门砖,只要一朝击破,孩子就一辈子前程远大,高考就是那把通往幸福之路的金钥匙,只要拿到了它,孩子就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所以,在父母近似疯狂的鼓励下,在老师严厉的督促下,我们的高三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泪水。那一幕幕就像是贴在大学窗户上的窗花,每一天睁眼都能看到它傲娇地向我打招呼;那一幕幕就像挂在门口的风铃,明明已经属于过去,但是每当有风的时候,他还是会叮当叮当的告诉我——曾经有那么拼命的人生。所以,当说到高考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想起,那无数个伴着英语听力爬学校石阶的黎明晨曦,那无数个在别人嬉笑打闹时自己却撑着眼皮算题的课间;那无数个别人在谈论偶像自己却躲在被窝里对着试卷哭泣的夜晚;那无数个万物静寂中自己还在与试卷厮杀的凌晨。这一幕幕,最后又会交织成一幅画,画上的每一幕幕场景都在告诉我:这是自己曾经有过的拼搏,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强大。
可是我无法为自己鼓掌,每次回忆起这些,都让我有一种身体被抽空的无力感。那样的自己,让我不敢面对。那时候的自己,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生病了也不敢休息,发着烧仍旧继续整理笔记;那时候的自己,为了让成绩提上去,放弃了一直喜爱的绘画,放弃了周末的书法培训,一到放学就往图书馆跑;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喜欢在没有人的时候,抬头望着教室窗外的天空,一直在想“这苦逼的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到头?”
如今到了大学,不禁在反思:来到大学之后,难道真如父母所言,鱼跃龙门了吗?捧到铁饭碗了吗?真的就是前程锦绣了吗?那一系列的疯狂,换来的到底是什么,是希望吗?为啥我感受到的还是无边无际的迷茫?
现在看来,高考就是一扇未知的门,让你我从一个仿徨的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惶恐的房间,在这个转移大作战中,很多人会来与我竞争,因为我们都想住进更好的房子,所以,在选择更好的房子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会为我们呕心沥血,而我们自己,也会在他们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中陷入背水一战的紧张状态下。当我们转移到新房子后,当初选房子的余波还时不时的冲击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陷入它的阴影中。那种滋味,极不好受!
五月铁马冰河,六月硝烟弥漫,七月偃旗息鼓,九月黯然离开。高考,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就在这样的周期中,每一个家庭,都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全员武装,并肩作战。每一个学校,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上下齐动,秣兵粝马。每一个机构,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争分夺秒,绞尽脑汁。高考,最后得到的只有一个的分数,却牵动着所有家庭的心。
在这样的全社会行动中,几乎很少出现真正的赢家,每一位考生、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太在乎而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上一个重点中学不惜放弃原本的小洋楼,托各种关系就为去买一小间不到一百平的学区房;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去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学习,不惜夫妻分离,最后却因为误会重重导致家庭破裂;还有些家庭,对孩子万般控制,最后把孩子逼成了郁抑症……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考生,即使高考已经走过了几年,但还是一直活在高考的阴影中,每每想起,都会有一种钻心的痛楚和难言的无奈。
回首往事,我多么希望,在高考峥嵘岁月那些年里,能够给自己留一个空间,让自己拥有自由喘息的机会,这样我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茫然无措;我多么想,在那些年中,能够给自己一点自由,让自己在那样的紧张气氛中活出一点真实与坦诚,这样我也许不会像现在这么无奈;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没有放弃那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不是那么功利的追求分数,如果不是那么的在乎成绩和重点大学,那我是不是可以在大学生活中活出另外一个自己,是不是可以在新的校园里再次奏响青春的乐章! 查看全部

 胡理乐  邵静先

昨夜狂风肆虐,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不敢伸出头去,在北师大特有的乌㖒声中,浑身直冻得瑟瑟发抖,可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梦乡。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苦逼的高中时代,桌子上码着比人头还高的参考书,放眼望去,全是什么“名师押题”、“68校联考真题”、“五三”等等;笔尖下铺着松松软软的由试卷组成的海洋,比枕头还厚,让人总想入眠;下课了同学们都不再像低年级同学那般追着赶着某一个人满楼道疯跑,而是选择继续与那一道道数学题鏖战不休,大有“不把你解出来就不休息”的架势;有的选择在天然的的“试卷褥子”上眯一小会儿,有些甚至流一些口水出来与漫漫题海交融在一起。整个教室的氛围熟悉而又陌生,亲切但又心酸;正当我百般感叹时,上课铃响了,班主任拿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进来,看到我呆呆的站在座位旁,瞟了我一下。我能读懂老师的眼神,那是在告诉我:“小子啊,你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果不其然,老师让叫家长来学校谈话的那一群人里面有我,当我把成绩单交到被学校叫来“喝茶”的父亲的手中时,我听到父亲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无限的失望,让我不禁一阵阵头皮发麻,眼睛一酸,就在泪水快要滑落下来的时候,我忽然的被惊醒。
又梦见了高考……
我心里五味杂陈,多少年来,我们的生活已经与高考这两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切只为了高考”的目标。高考,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考生而言,其分量之大,不言而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这样就能够光宗耀祖,有个好前程;上了中学后,他们的鼓励已经不再是考个好大学这么空乏,而是变成了“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过去了就是鲤鱼跳龙门飞黄腾达”这样的务实话语。在他们眼里,高考就是培养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任务,孩子在高考中考得高分就是他们作为成功父母最有力的证明。所以,父母就是我们奔赴高考路上的小马达,他们开足马力,一路带领着我冲向考场。他们认为,高考就是那块撞开阶层大门的敲门砖,只要一朝击破,孩子就一辈子前程远大,高考就是那把通往幸福之路的金钥匙,只要拿到了它,孩子就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所以,在父母近似疯狂的鼓励下,在老师严厉的督促下,我们的高三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泪水。那一幕幕就像是贴在大学窗户上的窗花,每一天睁眼都能看到它傲娇地向我打招呼;那一幕幕就像挂在门口的风铃,明明已经属于过去,但是每当有风的时候,他还是会叮当叮当的告诉我——曾经有那么拼命的人生。所以,当说到高考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想起,那无数个伴着英语听力爬学校石阶的黎明晨曦,那无数个在别人嬉笑打闹时自己却撑着眼皮算题的课间;那无数个别人在谈论偶像自己却躲在被窝里对着试卷哭泣的夜晚;那无数个万物静寂中自己还在与试卷厮杀的凌晨。这一幕幕,最后又会交织成一幅画,画上的每一幕幕场景都在告诉我:这是自己曾经有过的拼搏,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强大。
可是我无法为自己鼓掌,每次回忆起这些,都让我有一种身体被抽空的无力感。那样的自己,让我不敢面对。那时候的自己,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生病了也不敢休息,发着烧仍旧继续整理笔记;那时候的自己,为了让成绩提上去,放弃了一直喜爱的绘画,放弃了周末的书法培训,一到放学就往图书馆跑;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喜欢在没有人的时候,抬头望着教室窗外的天空,一直在想“这苦逼的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到头?”
如今到了大学,不禁在反思:来到大学之后,难道真如父母所言,鱼跃龙门了吗?捧到铁饭碗了吗?真的就是前程锦绣了吗?那一系列的疯狂,换来的到底是什么,是希望吗?为啥我感受到的还是无边无际的迷茫?
现在看来,高考就是一扇未知的门,让你我从一个仿徨的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惶恐的房间,在这个转移大作战中,很多人会来与我竞争,因为我们都想住进更好的房子,所以,在选择更好的房子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会为我们呕心沥血,而我们自己,也会在他们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中陷入背水一战的紧张状态下。当我们转移到新房子后,当初选房子的余波还时不时的冲击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陷入它的阴影中。那种滋味,极不好受!
五月铁马冰河,六月硝烟弥漫,七月偃旗息鼓,九月黯然离开。高考,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就在这样的周期中,每一个家庭,都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全员武装,并肩作战。每一个学校,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上下齐动,秣兵粝马。每一个机构,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争分夺秒,绞尽脑汁。高考,最后得到的只有一个的分数,却牵动着所有家庭的心。
在这样的全社会行动中,几乎很少出现真正的赢家,每一位考生、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太在乎而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上一个重点中学不惜放弃原本的小洋楼,托各种关系就为去买一小间不到一百平的学区房;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去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学习,不惜夫妻分离,最后却因为误会重重导致家庭破裂;还有些家庭,对孩子万般控制,最后把孩子逼成了郁抑症……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考生,即使高考已经走过了几年,但还是一直活在高考的阴影中,每每想起,都会有一种钻心的痛楚和难言的无奈。
回首往事,我多么希望,在高考峥嵘岁月那些年里,能够给自己留一个空间,让自己拥有自由喘息的机会,这样我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茫然无措;我多么想,在那些年中,能够给自己一点自由,让自己在那样的紧张气氛中活出一点真实与坦诚,这样我也许不会像现在这么无奈;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没有放弃那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不是那么功利的追求分数,如果不是那么的在乎成绩和重点大学,那我是不是可以在大学生活中活出另外一个自己,是不是可以在新的校园里再次奏响青春的乐章!









学习兴趣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亲子教育zhangtt217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4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因为好奇,所以好学,这是人的天性。科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强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周围世界永无止境地探索。一岁就会走路,两岁流利交流,一切学得飞快,而且乐此不疲。其实,成人也不缺乏好奇心,爱围观、好八卦,时常刷爆某某朋友圈,调侃来说就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当然,也正是好奇心促使人类不断地求知和探索,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然而,最令人所担忧的是,我们的教育蚕食鲸吞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按理说,好奇心作为人的本性,不可能轻易被抹杀,但很不幸的是,应试教育却做到了。
每年高考之后,总有媒体报道考生们为了庆祝高考结束而将书全部烧光。考生们的激动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烧书这种极端行为难道不是在宣泄着学子们对应试教育的愤怒吗?更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仅为四本,而欧洲许多国家达到了几十本。很多人走出校门后很少看书,更不用说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相反,许多没有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人却能坚持学习。李嘉诚中学辍学,但他一生热爱看书学习,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不忘记学习,最终成就了财富人生。还有像马未都这样一类人,学历虽不高,但是一直怀揣着求知的梦想,将读书当作终身兴趣,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成为收藏名家。可以说是终生学习兴趣成就了他们精彩的人生。学习的兴趣比丰富的知识更重要。
可是,为什么应试教育成了抹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呢?
想到这,我学生时代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中小学求学生涯共十二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每一天从早到晚只有学习没有娱乐,体育音乐等非考科目被瓜分殆尽。此外,周末各类学校的补课以及各种课外补习班,进一步挤压我的休闲时间,甚至还包括吃饭和睡觉时间。试题反反复复地做,作业没完没了地写,小说名著甚至被家长和老师列为禁书……这就是我青春的记忆,十二年人生的旋律:单调、枯燥,毫无乐趣可言!
虽然当年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可当父母提出“要不再…….”时,被我断然止住“绝不!”
虽然高考已过去了这么些年,可我从未停止过思考:高考,一定要这样备考吗?
或许大家会嘲笑我:这个问题有什么好问的,必须是这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认知下,应试教育竞争越来越残酷的背景下,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大关,从而考入好的大学,因此不断给孩子施压,应试教育竞争低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从中考到小升初继而蔓延到幼升小,分数成了一切学习的指向标,所以就会出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说法,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分数,并不是为了探索真知。
显而易见,扼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就是难以承受的学习强度、过于单调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
可是,应试教育如此高强度的备考,难道不是拔苗助长吗?真的高效吗?

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即使进入课堂,也如同一具没有思想的干尸,整日在浑浑噩噩和胆战心惊中度过,他们的注意力并不是讲台,他们的眼神呆滞,他们整天被强行灌输一大堆知识还要求利用这些知识去练习,孰不知他们已经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本能的排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劳逸结合,降低学习强度,从而保护或恢复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时候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因为太用功。
虽然,应试教育灌输了大量的知识,却扼杀了学习兴趣,这难到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知识大爆炸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知识会过时、会折旧,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将沦为新世纪的文盲。
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加强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谨记欲速则不达。以高考为终点的教育是短视的,拔苗助长的教育是功利的,必然扼杀学习兴趣! 查看全部

因为好奇,所以好学,这是人的天性。科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强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周围世界永无止境地探索。一岁就会走路,两岁流利交流,一切学得飞快,而且乐此不疲。其实,成人也不缺乏好奇心,爱围观、好八卦,时常刷爆某某朋友圈,调侃来说就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当然,也正是好奇心促使人类不断地求知和探索,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然而,最令人所担忧的是,我们的教育蚕食鲸吞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按理说,好奇心作为人的本性,不可能轻易被抹杀,但很不幸的是,应试教育却做到了。
每年高考之后,总有媒体报道考生们为了庆祝高考结束而将书全部烧光。考生们的激动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烧书这种极端行为难道不是在宣泄着学子们对应试教育的愤怒吗?更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仅为四本,而欧洲许多国家达到了几十本。很多人走出校门后很少看书,更不用说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相反,许多没有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人却能坚持学习。李嘉诚中学辍学,但他一生热爱看书学习,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不忘记学习,最终成就了财富人生。还有像马未都这样一类人,学历虽不高,但是一直怀揣着求知的梦想,将读书当作终身兴趣,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成为收藏名家。可以说是终生学习兴趣成就了他们精彩的人生。学习的兴趣比丰富的知识更重要。
可是,为什么应试教育成了抹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呢?
想到这,我学生时代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中小学求学生涯共十二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每一天从早到晚只有学习没有娱乐,体育音乐等非考科目被瓜分殆尽。此外,周末各类学校的补课以及各种课外补习班,进一步挤压我的休闲时间,甚至还包括吃饭和睡觉时间。试题反反复复地做,作业没完没了地写,小说名著甚至被家长和老师列为禁书……这就是我青春的记忆,十二年人生的旋律:单调、枯燥,毫无乐趣可言!
虽然当年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可当父母提出“要不再…….”时,被我断然止住“绝不!”
虽然高考已过去了这么些年,可我从未停止过思考:高考,一定要这样备考吗?
或许大家会嘲笑我:这个问题有什么好问的,必须是这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认知下,应试教育竞争越来越残酷的背景下,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大关,从而考入好的大学,因此不断给孩子施压,应试教育竞争低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从中考到小升初继而蔓延到幼升小,分数成了一切学习的指向标,所以就会出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说法,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分数,并不是为了探索真知。
显而易见,扼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就是难以承受的学习强度、过于单调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
可是,应试教育如此高强度的备考,难道不是拔苗助长吗?真的高效吗?

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即使进入课堂,也如同一具没有思想的干尸,整日在浑浑噩噩和胆战心惊中度过,他们的注意力并不是讲台,他们的眼神呆滞,他们整天被强行灌输一大堆知识还要求利用这些知识去练习,孰不知他们已经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本能的排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劳逸结合,降低学习强度,从而保护或恢复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时候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因为太用功。
虽然,应试教育灌输了大量的知识,却扼杀了学习兴趣,这难到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知识大爆炸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知识会过时、会折旧,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将沦为新世纪的文盲。
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加强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谨记欲速则不达。以高考为终点的教育是短视的,拔苗助长的教育是功利的,必然扼杀学习兴趣!
















不同类型的考生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亲子教育zheng t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5 次浏览 • 2018-10-16 14:53 • 来自相关话题

不同类型的考生考前心理状态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家长只有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复习成效以及考前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调节措施,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1、成绩较好的考生

   这类考生由于成绩较好,对自己的期望值高。一旦遇到难题,不免会惊慌失措,因难题不顺而产生一种焦躁情绪,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对比,家长除了平时注意给孩子以适当的挫折教育,训练孩子面对困难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外,在高考即将来临的一周里,还要告诉孩子,高考毕竟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考试,其难度与平常的测验,练习等不可同日而语,委婉地提醒孩子对难题应有思想准备,应想到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别人也不一定会做。当遇到这类难题时,不要急躁,可以先做完其他试题,再最后来思考难题。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
大部分考生都属于成绩中等水平。这类考生只要准备充足,临场发挥正常,是能够升入大学的。所以,对这类考生,家长在进行考前心理调节时,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信义。考前一周,最重要地已不在于要求孩子在进行全面的复习,而是了解孩子是否有自信心。如果发现孩子信心不足,应对其进行鼓励、暗示,使他产生信心。首先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告诉孩子,虽然高考的成败多少会对将来的人生道路造成影响,但它并不是命运的“大决战”,考上了不是上“天堂”,考不上也不会下“地狱”。不要给孩子太大的精神压力。其次,由于这类考生的平时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因此,考前不能太过放松。对于考前一周的复习,已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充分、全面,只要弄懂自己最薄弱的多次做错的环节,或掌握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就可以了。经过重点的复习,在具备自信心的状态下,可以使许多平时成绩一般的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学习成绩差的考生
   这一类考生,平时成绩处于下游,经过将近一年的考前复习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因而自己可能对考试不抱希望,认为考取的可能性太小。对比,家长在考前除了督促孩子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外,还要从两个方面来调节其心理。首先,告诉孩子,升学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读大学也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考不上大学,但可以将此次考试作为一次练兵,为来年的再次考试做准备。另外,也要防止考生自暴自弃,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鼓励他去奋斗一搏。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考场,这类考生也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预料之外的好成绩。
另外为了保持孩子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应试心理,家庭中绝对不能出现容易使孩子过分激动的事情。如父母之间吵架不和,与邻居之间的激烈冲突等,使孩子因受到精神上的恶性意外刺激而消耗分散其精力,使紧绷的神经崩的更紧,从而影响考试。 查看全部

不同类型的考生考前心理状态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家长只有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复习成效以及考前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调节措施,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1、成绩较好的考生

   这类考生由于成绩较好,对自己的期望值高。一旦遇到难题,不免会惊慌失措,因难题不顺而产生一种焦躁情绪,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对比,家长除了平时注意给孩子以适当的挫折教育,训练孩子面对困难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外,在高考即将来临的一周里,还要告诉孩子,高考毕竟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考试,其难度与平常的测验,练习等不可同日而语,委婉地提醒孩子对难题应有思想准备,应想到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别人也不一定会做。当遇到这类难题时,不要急躁,可以先做完其他试题,再最后来思考难题。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
大部分考生都属于成绩中等水平。这类考生只要准备充足,临场发挥正常,是能够升入大学的。所以,对这类考生,家长在进行考前心理调节时,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信义。考前一周,最重要地已不在于要求孩子在进行全面的复习,而是了解孩子是否有自信心。如果发现孩子信心不足,应对其进行鼓励、暗示,使他产生信心。首先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告诉孩子,虽然高考的成败多少会对将来的人生道路造成影响,但它并不是命运的“大决战”,考上了不是上“天堂”,考不上也不会下“地狱”。不要给孩子太大的精神压力。其次,由于这类考生的平时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因此,考前不能太过放松。对于考前一周的复习,已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充分、全面,只要弄懂自己最薄弱的多次做错的环节,或掌握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就可以了。经过重点的复习,在具备自信心的状态下,可以使许多平时成绩一般的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学习成绩差的考生
   这一类考生,平时成绩处于下游,经过将近一年的考前复习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因而自己可能对考试不抱希望,认为考取的可能性太小。对比,家长在考前除了督促孩子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外,还要从两个方面来调节其心理。首先,告诉孩子,升学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读大学也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考不上大学,但可以将此次考试作为一次练兵,为来年的再次考试做准备。另外,也要防止考生自暴自弃,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鼓励他去奋斗一搏。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考场,这类考生也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预料之外的好成绩。
另外为了保持孩子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应试心理,家庭中绝对不能出现容易使孩子过分激动的事情。如父母之间吵架不和,与邻居之间的激烈冲突等,使孩子因受到精神上的恶性意外刺激而消耗分散其精力,使紧绷的神经崩的更紧,从而影响考试。









神童抢跑了,当然会出局

亲子教育flowers1026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4 次浏览 • 2018-10-16 14:01 • 来自相关话题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可你是否真正的思考过故事背后的问题?一个天才儿童为何昙花一现?曾经有着“贤于材人远矣”的他之后的生活又该如何?
中国人神童情结历来严重,这应该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诉求吧。历史上关于神童的记载,可谓异彩纷呈:曹植七步成诗、甘罗十二岁官拜上卿、诸葛恪成年便成了太子宾友……如今,家家都在打造神童,让孩子超前学习,这些孩子不仅知识面广,特长也多。当同龄人在玩泥巴过家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表演唐诗宋词背诵,熟读论语三字经,甚至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与高考状元相比,人们更期盼神童。因为在人们心目中,神童就是那种天资聪明,不需要努力就可超越常人的一类人,而高考状元却是苦学拼杀出来的。家有神童好处多,不仅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家长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可以不劳而获成为梦寐以求的“天才的父母”。多少家长为了帮助孩子考上好大学,常年陪伴监督孩子学习,没有电视没有麻将,在家里走路说话还得小心翼翼。可到头来,也未必天遂人愿。因此,心中时常期盼:老天爷呀,让我家小王子成为神童吧!神童情节反映出的是不劳而获的心理。
可往往事与愿违,神童长大后却不再神。方仲永生五年,作诗传一乡秀才观之,到二十岁时却泯然众人矣。魏永康,3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录取硕博连读,最终因为生活无法自理不会和别人交流,硕士肄业。
历史重演的背后必有规律。理智分析神童事件,可以得出“神童必然陨落”的结论,即神童长大后将走下神坛。或许你很反对这个结论,但请稍安毋躁,我们先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神童是何方神圣?他们或许如陶哲轩一样对数学有极高的天赋,7岁进入高中,9岁进入大学,后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又或许同玛利亚·阿涅西一般在语言上有不小的成就,5岁便懂法语和意大利语,13岁更能懂希腊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拉丁语等。也可能是在哲学、棋类、艺术、宗教等领域成果不小而年纪不大的人。他们的共性就是天资聪明、智商超群。我称之为天生的神童。
当然,神童还有另一个重要来源:由于家长的超前早教而远超出了同龄人的孩子。一岁便学三岁的知识,三岁就掌握了六岁的知识,以此类推,让孩子尽早地掌握与年龄不符的知识。我称之为人造的神童。此文不涉及天生的神童,主要分析人造的神童,因为前者的数量凤毛麟角。
其次,成功人士与神童存在必然联系吗?世人眼中的成功可归纳为有权、有钱、有地位,其职业可对应官员、企业家和科学家等。在官场,没有高超情商,难以当上高管。官场如战场,为官者须谨言慎行,甚至如履薄冰。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求洞察人心,另一方面要管控情绪。另外,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古人云:朝中无人不做官。甚至需要结交党羽,才能青云直上。“接待就是生产力!”多么生动地描述了官场中经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一切,我们也无需惊讶,因为这并不是当代的特例,也不是中国的特例,官场历来如此。
企业家又是哪一类人呢?这一词源于法语,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企业家是善于发现商机、敢于冒险、整合资源、擅长解决问题的人,特别需要洞察力、高情商、胆识、意志力,并不突出知识的多寡、智商的高低。放眼当代中国,获得巨大成就的商人:阿里巴巴的马云,万达的王健林,华为的任正菲,无一毕业于世人追捧的名牌大学,他们最明显的共性是坚强的意志力。马云常说自己不是聪明人,否则杭州师范大学不会考三次才成功。
与前二者相比,科学家需要不凡的智商,但更需要好奇心、专注力、意志力以及想象力。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无一例外都拥有对研究的执着和对探索的热情。达芬奇一生有无数伟大作品、发明与创新,而且涉及诸多领域(艺术、工程、生物等),这源于他强大的好奇心。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沉浸在自己的科学实验中常常忘记吃饭,这源于他对科学研究的专注。爱迪生失败了一千多次才最终发明电灯泡……科学家大胆想象,敢于探索,不停钻研,才成就了伟大的发明、发现与创新。
可见,成功人士在成功的道路上,除了机遇、运气等人为不可控因素外,智商并不起决定作用。然而,人造的神童往往依据智商来判断,他们与成功人士交集很小很小。
最后,人造的神童为何会陨落?现在我们更困惑的是:即便神童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意味着神童长大后一定会走下神坛啊?可从古至今,神童为何频频陨落呢?
古人选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事时,将“仲永之伤”放在首位。早出名与人生不幸有什么关系?过早成功就容易变得懒惰和傲慢,这是人性的弱点。因懒惰而没有发展的前景,因傲慢而树敌太多。
神童的光环让孩子小小年纪时就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由于倍受关注,孩子被功利主义的色彩笼罩,渐渐地迷失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套中,加上急于展现自己,自小就多了一分浮躁。也常常由于骄傲变得懒惰,他们原本引以为傲的智力得不到后天的巩固,最终往往沦为普通人。林妙可艺考落榜就是一个例子。
最糟糕的是,由于神童成名太早,聪明外露,不知道隐藏,也因傲慢而树敌太多,长大工作后也时常忘记尊重领导和前辈。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孔融多次冒犯曹操,诸葛恪多次侮辱张昭,都最终被血腥报复。
神童过分注重智商发展,忽略情商等其他更重要的能力培养和性格塑造。人造神童是拔苗助长(违背身心发展规律),是功利教育的牺牲品(心态浮橾骄傲),是短视教育的必然结果(只注重智商开发)。神童的培养,其实是在摧残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不曾循序渐进,必将物极必反。因此,神童往往就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再无人过问,再无人关注。
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人造神童“抢跑”了,违反了身心发展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出局”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教育最根本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塑造,个人素质的提升远比知识的灌输重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发展健全的人格,激发孩子的潜能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
总之,任何以神童、状元为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教育都是注定失败的。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循序渐进、不要攀比,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理智的教育!
成功在于大小而不在早晚。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的步伐有多快,而是你走得有多远,最终实现了多大的梦想!
苏洵的大器晚成远胜于伤仲永的昙花一现!

《伯乐快乐教育》建议:[1]按照孩子身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活动
[2]抓住敏感期、关键期,教育成效事半功倍
[3]教育活动不只是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塑造健全的身心
[4]不断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逐渐将兴趣变成事业
[5]教育孩子不是为了第一,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6]放下神童情节,放下功利的心,放下虚伪的面子,不要拔苗助长。 查看全部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可你是否真正的思考过故事背后的问题?一个天才儿童为何昙花一现?曾经有着“贤于材人远矣”的他之后的生活又该如何?
中国人神童情结历来严重,这应该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诉求吧。历史上关于神童的记载,可谓异彩纷呈:曹植七步成诗、甘罗十二岁官拜上卿、诸葛恪成年便成了太子宾友……如今,家家都在打造神童,让孩子超前学习,这些孩子不仅知识面广,特长也多。当同龄人在玩泥巴过家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表演唐诗宋词背诵,熟读论语三字经,甚至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与高考状元相比,人们更期盼神童。因为在人们心目中,神童就是那种天资聪明,不需要努力就可超越常人的一类人,而高考状元却是苦学拼杀出来的。家有神童好处多,不仅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家长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可以不劳而获成为梦寐以求的“天才的父母”。多少家长为了帮助孩子考上好大学,常年陪伴监督孩子学习,没有电视没有麻将,在家里走路说话还得小心翼翼。可到头来,也未必天遂人愿。因此,心中时常期盼:老天爷呀,让我家小王子成为神童吧!神童情节反映出的是不劳而获的心理。
可往往事与愿违,神童长大后却不再神。方仲永生五年,作诗传一乡秀才观之,到二十岁时却泯然众人矣。魏永康,3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录取硕博连读,最终因为生活无法自理不会和别人交流,硕士肄业。
历史重演的背后必有规律。理智分析神童事件,可以得出“神童必然陨落”的结论,即神童长大后将走下神坛。或许你很反对这个结论,但请稍安毋躁,我们先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神童是何方神圣?他们或许如陶哲轩一样对数学有极高的天赋,7岁进入高中,9岁进入大学,后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又或许同玛利亚·阿涅西一般在语言上有不小的成就,5岁便懂法语和意大利语,13岁更能懂希腊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拉丁语等。也可能是在哲学、棋类、艺术、宗教等领域成果不小而年纪不大的人。他们的共性就是天资聪明、智商超群。我称之为天生的神童。
当然,神童还有另一个重要来源:由于家长的超前早教而远超出了同龄人的孩子。一岁便学三岁的知识,三岁就掌握了六岁的知识,以此类推,让孩子尽早地掌握与年龄不符的知识。我称之为人造的神童。此文不涉及天生的神童,主要分析人造的神童,因为前者的数量凤毛麟角。
其次,成功人士与神童存在必然联系吗?世人眼中的成功可归纳为有权、有钱、有地位,其职业可对应官员、企业家和科学家等。在官场,没有高超情商,难以当上高管。官场如战场,为官者须谨言慎行,甚至如履薄冰。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求洞察人心,另一方面要管控情绪。另外,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古人云:朝中无人不做官。甚至需要结交党羽,才能青云直上。“接待就是生产力!”多么生动地描述了官场中经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一切,我们也无需惊讶,因为这并不是当代的特例,也不是中国的特例,官场历来如此。
企业家又是哪一类人呢?这一词源于法语,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企业家是善于发现商机、敢于冒险、整合资源、擅长解决问题的人,特别需要洞察力、高情商、胆识、意志力,并不突出知识的多寡、智商的高低。放眼当代中国,获得巨大成就的商人:阿里巴巴的马云,万达的王健林,华为的任正菲,无一毕业于世人追捧的名牌大学,他们最明显的共性是坚强的意志力。马云常说自己不是聪明人,否则杭州师范大学不会考三次才成功。
与前二者相比,科学家需要不凡的智商,但更需要好奇心、专注力、意志力以及想象力。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无一例外都拥有对研究的执着和对探索的热情。达芬奇一生有无数伟大作品、发明与创新,而且涉及诸多领域(艺术、工程、生物等),这源于他强大的好奇心。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沉浸在自己的科学实验中常常忘记吃饭,这源于他对科学研究的专注。爱迪生失败了一千多次才最终发明电灯泡……科学家大胆想象,敢于探索,不停钻研,才成就了伟大的发明、发现与创新。
可见,成功人士在成功的道路上,除了机遇、运气等人为不可控因素外,智商并不起决定作用。然而,人造的神童往往依据智商来判断,他们与成功人士交集很小很小。
最后,人造的神童为何会陨落?现在我们更困惑的是:即便神童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意味着神童长大后一定会走下神坛啊?可从古至今,神童为何频频陨落呢?
古人选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事时,将“仲永之伤”放在首位。早出名与人生不幸有什么关系?过早成功就容易变得懒惰和傲慢,这是人性的弱点。因懒惰而没有发展的前景,因傲慢而树敌太多。
神童的光环让孩子小小年纪时就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由于倍受关注,孩子被功利主义的色彩笼罩,渐渐地迷失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套中,加上急于展现自己,自小就多了一分浮躁。也常常由于骄傲变得懒惰,他们原本引以为傲的智力得不到后天的巩固,最终往往沦为普通人。林妙可艺考落榜就是一个例子。
最糟糕的是,由于神童成名太早,聪明外露,不知道隐藏,也因傲慢而树敌太多,长大工作后也时常忘记尊重领导和前辈。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孔融多次冒犯曹操,诸葛恪多次侮辱张昭,都最终被血腥报复。
神童过分注重智商发展,忽略情商等其他更重要的能力培养和性格塑造。人造神童是拔苗助长(违背身心发展规律),是功利教育的牺牲品(心态浮橾骄傲),是短视教育的必然结果(只注重智商开发)。神童的培养,其实是在摧残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不曾循序渐进,必将物极必反。因此,神童往往就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再无人过问,再无人关注。
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人造神童“抢跑”了,违反了身心发展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出局”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教育最根本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塑造,个人素质的提升远比知识的灌输重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发展健全的人格,激发孩子的潜能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
总之,任何以神童、状元为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教育都是注定失败的。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循序渐进、不要攀比,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理智的教育!
成功在于大小而不在早晚。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的步伐有多快,而是你走得有多远,最终实现了多大的梦想!
苏洵的大器晚成远胜于伤仲永的昙花一现!

《伯乐快乐教育》建议:[1]按照孩子身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活动
[2]抓住敏感期、关键期,教育成效事半功倍
[3]教育活动不只是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塑造健全的身心
[4]不断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逐渐将兴趣变成事业
[5]教育孩子不是为了第一,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6]放下神童情节,放下功利的心,放下虚伪的面子,不要拔苗助长。

为什么我们会被神曲洗脑?

亲子教育Quenti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7 次浏览 • 2018-10-16 14:01 • 来自相关话题

教育路上也要唱好爱的神曲

作者:胡理乐 微信公众号: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有人说,毁掉一首你喜欢的歌最快的方式就是将这首歌设为闹铃。
然后在每一个梦想叫不醒你的早上,这首曾经让你爱到无法自拔的歌曲,可能会在很多个早上令你抓狂,喜欢从此不再那么纯粹,五味陈杂,卧室里弥漫起说不出的味道。
但似乎有一种歌,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就算你把它设置成闹铃,当你某月某日经过某条市井小巷,听到她时,还是会禁不住踩着音乐的节奏蹦跶地走路,有时候头还会摇一摇,或者你会想起很多个挣扎的早晨,你在床上和被子缠绵,音乐没次响起,你都响用力按掉。
这种歌可能叫做洗脑神曲。
从《忐忑》到《最炫民族风》,从《江南Style》到 《PPAP》……洗脑神曲总是能以一种不平凡的画风惊艳你的耳朵。
也有不少人,一开始总是不能适应,出现耳鸣,甚至心慌气短的感觉。但是洗脑神曲的魔力超出你的想象。只要出现过症状的人反复多听到几次,症状就会缓解,甚至转变成不可描述的快感。在不经意间,哼起这首歌,自己本来无意识,突然自己从梦里惊醒,发现自己怎么哼唱起了神曲呢?这时候你会把自己都吓一跳。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问题求助帖:云南姑娘是不是都会种蛊?
有一个特别机智的回复,答主反问:山东人是不是都会开挖掘机呢?接着将以偏概全的地图炮狠批一通,在文末,答主还调侃道:你们不要得罪或伤害云南姑娘,她们真的会种蛊,我曾经就认识一位云南姑娘,在负心汉抛弃她远去的时候,她在负心汉的背后念着咒语:阿哩哩,阿哩哩,阿哩阿哩哩~
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神曲洗脑呢?
其实,生活就是“洗脑”与“被洗脑”。
比如商业广告,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可口可乐,是不是这家公司就不需要做广告了呢?并不。我们已经知道,新出生的孩子可能还并不知道,因此可口可乐的广告还在持续进入公交站牌、地铁站、互联网、甚至校园。“洗脑”并不是让你知道一种东西,而是让你不停地注意到这个世界有这种东西存在,而且还会让你相信,这是一件好东西。
[h2]我们先来想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使人相信某件事,也使人不去相信另一件事。那么教育其实也离不开“洗脑”的环节。[/h2]教育界,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重复与模仿(repetition and imitation)。这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尤为常见。学英语,我们一次一次重复某个单词的发音,像鹦鹉学舌般,模仿Native Speaker的洋腔洋调,最终仿佛我们的口语也能够有模有样了。这种主动重复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洗脑的过程。
神曲的洗脑其实也是一种神一般的存在。神曲本身没有说“来来来,大家都来模仿我,重复我啊,” 而是先吸引了一部分的注意,这部分人会帮助神曲完成洗脑更多人的光荣使命。所以到头来,作为神曲的听众,我们是被动重复了神曲的收听。因为神曲的接受力和传播力超强,因此它在生活中的出现率也就高,迅速占领了各种接地气的场所:美发沙龙、小吃街、商场、小店、超市、广场…… “今天早上室友的闹钟歌曲对面教室又在放,就连不怎么会唱歌的我,终于又有了一首在KTV可以吼几句的新歌了。”在被动重复中,学习能力超强的人类成功模仿了神曲。
教育或许也能从神曲中找到一些可取的东西吧。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要有独特审美,要吸引被教育者。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也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审查,不能无法无天地特立独行。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过程也要注重重复和模仿,让学习者主动或被动重复教育的内容,达到潜移默化地效果。

像神曲一样,教育孩子不能唠叨不停,那样孩子可能真的会把你的话当神曲,左耳进右耳出。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故事不求永远被世界铭记,只求曾经在合适的时间里,给过这个时代正面积极的影响。

教育有时就像神曲,唱好一首教育的神曲多不容易,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唱神曲。 查看全部

教育路上也要唱好爱的神曲

作者:胡理乐 微信公众号: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有人说,毁掉一首你喜欢的歌最快的方式就是将这首歌设为闹铃。

然后在每一个梦想叫不醒你的早上,这首曾经让你爱到无法自拔的歌曲,可能会在很多个早上令你抓狂,喜欢从此不再那么纯粹,五味陈杂,卧室里弥漫起说不出的味道。
但似乎有一种歌,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就算你把它设置成闹铃,当你某月某日经过某条市井小巷,听到她时,还是会禁不住踩着音乐的节奏蹦跶地走路,有时候头还会摇一摇,或者你会想起很多个挣扎的早晨,你在床上和被子缠绵,音乐没次响起,你都响用力按掉。
这种歌可能叫做洗脑神曲。
从《忐忑》到《最炫民族风》,从《江南Style》到 《PPAP》……洗脑神曲总是能以一种不平凡的画风惊艳你的耳朵。
也有不少人,一开始总是不能适应,出现耳鸣,甚至心慌气短的感觉。但是洗脑神曲的魔力超出你的想象。只要出现过症状的人反复多听到几次,症状就会缓解,甚至转变成不可描述的快感。在不经意间,哼起这首歌,自己本来无意识,突然自己从梦里惊醒,发现自己怎么哼唱起了神曲呢?这时候你会把自己都吓一跳。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问题求助帖:云南姑娘是不是都会种蛊?
有一个特别机智的回复,答主反问:山东人是不是都会开挖掘机呢?接着将以偏概全的地图炮狠批一通,在文末,答主还调侃道:你们不要得罪或伤害云南姑娘,她们真的会种蛊,我曾经就认识一位云南姑娘,在负心汉抛弃她远去的时候,她在负心汉的背后念着咒语:阿哩哩,阿哩哩,阿哩阿哩哩~
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神曲洗脑呢?
其实,生活就是“洗脑”与“被洗脑”。
比如商业广告,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可口可乐,是不是这家公司就不需要做广告了呢?并不。我们已经知道,新出生的孩子可能还并不知道,因此可口可乐的广告还在持续进入公交站牌、地铁站、互联网、甚至校园。“洗脑”并不是让你知道一种东西,而是让你不停地注意到这个世界有这种东西存在,而且还会让你相信,这是一件好东西。
[h2]我们先来想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使人相信某件事,也使人不去相信另一件事。那么教育其实也离不开“洗脑”的环节。[/h2]教育界,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重复与模仿(repetition and imitation)。这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尤为常见。学英语,我们一次一次重复某个单词的发音,像鹦鹉学舌般,模仿Native Speaker的洋腔洋调,最终仿佛我们的口语也能够有模有样了。这种主动重复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洗脑的过程。
神曲的洗脑其实也是一种神一般的存在。神曲本身没有说“来来来,大家都来模仿我,重复我啊,” 而是先吸引了一部分的注意,这部分人会帮助神曲完成洗脑更多人的光荣使命。所以到头来,作为神曲的听众,我们是被动重复了神曲的收听。因为神曲的接受力和传播力超强,因此它在生活中的出现率也就高,迅速占领了各种接地气的场所:美发沙龙、小吃街、商场、小店、超市、广场…… “今天早上室友的闹钟歌曲对面教室又在放,就连不怎么会唱歌的我,终于又有了一首在KTV可以吼几句的新歌了。”在被动重复中,学习能力超强的人类成功模仿了神曲。
教育或许也能从神曲中找到一些可取的东西吧。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要有独特审美,要吸引被教育者。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也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审查,不能无法无天地特立独行。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过程也要注重重复和模仿,让学习者主动或被动重复教育的内容,达到潜移默化地效果。

像神曲一样,教育孩子不能唠叨不停,那样孩子可能真的会把你的话当神曲,左耳进右耳出。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故事不求永远被世界铭记,只求曾经在合适的时间里,给过这个时代正面积极的影响。

教育有时就像神曲,唱好一首教育的神曲多不容易,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唱神曲。

功利教育能走多远?

亲子教育鹿角不会断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5 次浏览 • 2018-10-14 19:40 • 来自相关话题

一个一心想攒大钱而又不愿打拼的人问富人:“攒钱的秘密是什么?”

富人回答:“不要总想着如何攒钱,这样反而很难攒到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多为社会做点事,钱自然就有了。”
“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门心思想攒钱的人却难攒到钱,而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并服务社会的人却攒到了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美好愿望!先不讨论子女能否变成龙变成凤,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助长了家长的功利心是肯定的,正是这颗千年不衰十分“顽强”的功利心,一步步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功利教育的巅峰。
教育与攒钱一样,当它变得急功近利时,教育就走不远了,也走不好了。这是由功利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功利教育,鼠目寸光!
把“考上好大学,谋个高文凭”作为教育的终点,教育就只能以分数论英雄。
什么性格塑造,什么情商锻炼,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技艺特长,什么习惯养成,只要它不考,就没人去管。
什么兴趣爱好,什么梦想志向,统统都得让步于分数排行。
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只要能为考试加分就是有用的兴趣特长。
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功利教育,拔苗助长!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胎儿耳朵尚未长成,就整天被莫扎特音乐环绕。
婴儿视力尚且模糊,就被迫进入杜曼闪卡世界。
幼儿的发育主要依赖游戏、故事和想像,但他们的成长却被智力开发活动扭曲,他们的世界被唐诗宋词占据,被加减乘除塞满。
运动、游戏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但他们的时间几乎全部被学习占用。白天上学校,晚上做作业,周末兴趣班,周而复始,一点时间也不愿被“浪费”。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了解异性,渴望接触异性,这是人性的本能,可是青春被压抑,“恋爱”被禁止;青春期的学生逐步走向人格独立,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可是个性遭到打压,叛逆视作恶魔。貌似只有刻苦学习,听从父母安排,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鸟儿的翅膀尚未长出羽毛,就要教它飞翔?!
功利教育,压抑个性!
一套试题,筛选全国考生。
一套教材,教育所有学生。
一个答案,评判正确是非。
压抑了个性,禁锢了想象。
人生千百态,一把尺子怎能量?
天下三百行,行行都能出栋梁!
教育不该是工厂化批量生产,而应该在农田里定株培养。
鼠目寸光、拔苗助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与志向,反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且不说近视、肥胖、体育水平下降,更让人揪心的是厌学逃学、沉迷游戏、甚至抑郁自杀等越演越烈的社会现象。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尚未成熟、身心正在快速发育的人,然后才是一名学生。教育者无论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教育活动必须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农民都知道不能拔苗助长,可功利教育中浮躁的家长却早已忘记。这种目光短浅、牺牲成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自然无法避免出现诸多身心健康问题!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
状元?他们的确在考场上叱咤风云!可是在社会上却不一定出类拔萃。真不知道,当今风流人物里谁曾是状元郎?
天之骄子?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可毕业季却又为何如此迷茫?教育到底教会了他们什么?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除了功利的教育机构,当数风清扬般的家长,目标仅定在杭州师范大学,哪怕重考2次、3次,只为培养一个风清扬。
为什么胜利属于风清扬?因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因为远离功利教育,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个性,激发孩子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班里的第一。
唯有兴趣爱好、终身学习,才能助孩子人生启航。
唯有梦想志向,才能给孩子诗和远方,人生就不会迷茫。
这一切的一切,却好像已丢失在应试的战场。
师范大学又怎样?永不放弃就敢闯!
高考落榜又怎样?是金子总会闪光!
放下功利,精心雕刻,必能打造一方美玉——国之栋梁!
放下功利,不再浮躁,总能等到鲜花绽放——满庭芬芳!
放下功利,不断超越,就能实现扬帆起航——诗和远方! 查看全部

一个一心想攒大钱而又不愿打拼的人问富人:“攒钱的秘密是什么?”

富人回答:“不要总想着如何攒钱,这样反而很难攒到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多为社会做点事,钱自然就有了。”
“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门心思想攒钱的人却难攒到钱,而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并服务社会的人却攒到了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美好愿望!先不讨论子女能否变成龙变成凤,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助长了家长的功利心是肯定的,正是这颗千年不衰十分“顽强”的功利心,一步步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功利教育的巅峰。
教育与攒钱一样,当它变得急功近利时,教育就走不远了,也走不好了。这是由功利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功利教育,鼠目寸光!
把“考上好大学,谋个高文凭”作为教育的终点,教育就只能以分数论英雄。
什么性格塑造,什么情商锻炼,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技艺特长,什么习惯养成,只要它不考,就没人去管。
什么兴趣爱好,什么梦想志向,统统都得让步于分数排行。
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只要能为考试加分就是有用的兴趣特长。
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功利教育,拔苗助长!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胎儿耳朵尚未长成,就整天被莫扎特音乐环绕。
婴儿视力尚且模糊,就被迫进入杜曼闪卡世界。
幼儿的发育主要依赖游戏、故事和想像,但他们的成长却被智力开发活动扭曲,他们的世界被唐诗宋词占据,被加减乘除塞满。
运动、游戏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但他们的时间几乎全部被学习占用。白天上学校,晚上做作业,周末兴趣班,周而复始,一点时间也不愿被“浪费”。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了解异性,渴望接触异性,这是人性的本能,可是青春被压抑,“恋爱”被禁止;青春期的学生逐步走向人格独立,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可是个性遭到打压,叛逆视作恶魔。貌似只有刻苦学习,听从父母安排,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鸟儿的翅膀尚未长出羽毛,就要教它飞翔?!
功利教育,压抑个性!
一套试题,筛选全国考生。
一套教材,教育所有学生。
一个答案,评判正确是非。
压抑了个性,禁锢了想象。
人生千百态,一把尺子怎能量?
天下三百行,行行都能出栋梁!
教育不该是工厂化批量生产,而应该在农田里定株培养。
鼠目寸光、拔苗助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与志向,反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且不说近视、肥胖、体育水平下降,更让人揪心的是厌学逃学、沉迷游戏、甚至抑郁自杀等越演越烈的社会现象。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尚未成熟、身心正在快速发育的人,然后才是一名学生。教育者无论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教育活动必须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农民都知道不能拔苗助长,可功利教育中浮躁的家长却早已忘记。这种目光短浅、牺牲成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自然无法避免出现诸多身心健康问题!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
状元?他们的确在考场上叱咤风云!可是在社会上却不一定出类拔萃。真不知道,当今风流人物里谁曾是状元郎?
天之骄子?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可毕业季却又为何如此迷茫?教育到底教会了他们什么?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除了功利的教育机构,当数风清扬般的家长,目标仅定在杭州师范大学,哪怕重考2次、3次,只为培养一个风清扬。
为什么胜利属于风清扬?因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因为远离功利教育,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个性,激发孩子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班里的第一。
唯有兴趣爱好、终身学习,才能助孩子人生启航。
唯有梦想志向,才能给孩子诗和远方,人生就不会迷茫。
这一切的一切,却好像已丢失在应试的战场。
师范大学又怎样?永不放弃就敢闯!
高考落榜又怎样?是金子总会闪光!
放下功利,精心雕刻,必能打造一方美玉——国之栋梁!
放下功利,不再浮躁,总能等到鲜花绽放——满庭芬芳!
放下功利,不断超越,就能实现扬帆起航——诗和远方!









反思应试教育,展望教育未来

亲子教育nzq1383880243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3 次浏览 • 2018-10-14 19:39 • 来自相关话题

在环保领域奋斗多年终于谋得教授职位,我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愕然的决定——放弃现有职业上的一切,选择快乐教育事业。很多人问我:“你终于熬出头了,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不想再熬了!”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不想再迷迷糊糊地过日子了。
其实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践行、宣传快乐教育,也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也想把连续记录了7年的《爸爸日记》整理发表,力求知行合一。
总之,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规划我心心念念的教育事业。我是被教育耽搁的一代,知识装得太多,梦想装得太少;想法太多,行动太少。
人生难有第二次选择机会,虽然我最青春的年华已不再,但是青春的姿态与年龄无关。德国留学一年的深思,帮我鼓起勇气从头再来,一切只为追逐梦想!
我利用闲暇时光,把自己的教育感悟分享到了互联网上,也向一些网友透露了自己准备些书的想法。
“应试教育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谁会买你的书?”有人听说我的第一本书的主题是应试教育,立刻表示怀疑。
“真的人人都知道吗?那为何从不见有人站出来去改变?
如果真的都知道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是火坑,为什么还要逼着孩子往里跳?是亲生的吗?”我带着几分讥笑。
“国民没有清醒,鲁迅就会不停呐喊!我要学习鲁迅不停呐喊。”
我潜心研究快乐教育,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但后来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很难相信教育中有快乐,甚至不少关心我的朋友、同事多次劝我回头。
有家长问:“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地玩吗?学习啥的不用管?”
也有教授给了定论:“快乐教育只适用于低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必须刻苦学习,管它学习快乐不快乐!”
更多的教育者担忧,“快乐教育虽好,快乐与学习,可一石二鸟,但应试教育当道,教育怎么可能快乐?”
反复听到这些话语,我的眼前浮现了梵高。纵使梵高的画再高,可同时代没人欣赏。我不要做教育事业的梵高,我害怕多年专研的武功秘笈“快乐教育方法”无人问津,但我深深知道它是厌学逃学孩子的救命稻草,它是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法宝。
应试教育的问题,当真谁都知道?
不!大家只是“知晓”,并没有彻底认清真相。
总以为抑郁自杀、厌学逃学是别人家孩子的问题,自已家的孩子还是会乖乖听话刻苦学习的。但我认为,如果孩子缺乏兴趣爱好,没有梦想志向,这样的家长就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没有兴趣梦想,人生了无生趣。
我们是要培养只有能力混日子的孩子,还是希望培养拥有精彩幸福人生的孩子?
虽然在第一篇序文中我高呼“功利教育没有赢家!”,但不一定能引起反响。因此,我要写这本书,这必须是我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我要竭尽所能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唤醒更多焦虑浮躁的家长。
认识清楚了又怎样?
应试已当道,素质成口号。
错!应试教育并非必然,素质教育国家一直在提倡。
“应试”是国家现阶段缺乏更好的人才选拔方法而选择的无奈之举,而最终的“应试教育”却是焦虑浮躁的家长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机构促成的。
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因而拔苗助长;功利教育机构投其所好,从而助推功利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诸如此类的功利广告助长了家长的浮躁,极大助推了教育的功利。
家长盼望子女成为状元,因此,学校一心打造状元,高校全力争夺状元。
可是,社会精英名流、历史风云人物,谁又是状元郎?
其实,状元学霸只是时间精力使用不均衡的一群人,因为只有把全部时间精力投在学习上,才有可能霸占成绩排行榜。如果我孩子不小心考了第一,我会提醒他,“嘿嘿,注意时间的分配,你花在知识学习上的时间是不是太多了?好久不见你的作品了?”
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开玩笑,谁敢拿孩子的教育开玩笑?
方向比方法重要!
只有认清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问题,我们才能为孩子选择更正确的教育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方法才用得上。
因此,我放下手中正在撰写的《快乐教育方法》和《爸爸日记》,决定先写此书,全力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期与广大教育人士共同讨论、反思中国的功利教育,共同寻找教育的方向。
反思过去,启迪当下,筹谋未来,我们一定能为孩子找到更正确的教育方向!
文/胡理乐
此图是全书的提纲









长按识别图片关注
定期推送高效学习方法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
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查看全部

在环保领域奋斗多年终于谋得教授职位,我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愕然的决定——放弃现有职业上的一切,选择快乐教育事业。很多人问我:“你终于熬出头了,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不想再熬了!”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不想再迷迷糊糊地过日子了。
其实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践行、宣传快乐教育,也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也想把连续记录了7年的《爸爸日记》整理发表,力求知行合一。
总之,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规划我心心念念的教育事业。我是被教育耽搁的一代,知识装得太多,梦想装得太少;想法太多,行动太少。
人生难有第二次选择机会,虽然我最青春的年华已不再,但是青春的姿态与年龄无关。德国留学一年的深思,帮我鼓起勇气从头再来,一切只为追逐梦想!
我利用闲暇时光,把自己的教育感悟分享到了互联网上,也向一些网友透露了自己准备些书的想法。
“应试教育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谁会买你的书?”有人听说我的第一本书的主题是应试教育,立刻表示怀疑。
“真的人人都知道吗?那为何从不见有人站出来去改变?
如果真的都知道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是火坑,为什么还要逼着孩子往里跳?是亲生的吗?”我带着几分讥笑。
“国民没有清醒,鲁迅就会不停呐喊!我要学习鲁迅不停呐喊。”
我潜心研究快乐教育,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但后来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很难相信教育中有快乐,甚至不少关心我的朋友、同事多次劝我回头。
有家长问:“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地玩吗?学习啥的不用管?”
也有教授给了定论:“快乐教育只适用于低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必须刻苦学习,管它学习快乐不快乐!”
更多的教育者担忧,“快乐教育虽好,快乐与学习,可一石二鸟,但应试教育当道,教育怎么可能快乐?”
反复听到这些话语,我的眼前浮现了梵高。纵使梵高的画再高,可同时代没人欣赏。我不要做教育事业的梵高,我害怕多年专研的武功秘笈“快乐教育方法”无人问津,但我深深知道它是厌学逃学孩子的救命稻草,它是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法宝。
应试教育的问题,当真谁都知道?
不!大家只是“知晓”,并没有彻底认清真相。
总以为抑郁自杀、厌学逃学是别人家孩子的问题,自已家的孩子还是会乖乖听话刻苦学习的。但我认为,如果孩子缺乏兴趣爱好,没有梦想志向,这样的家长就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没有兴趣梦想,人生了无生趣。
我们是要培养只有能力混日子的孩子,还是希望培养拥有精彩幸福人生的孩子?
虽然在第一篇序文中我高呼“功利教育没有赢家!”,但不一定能引起反响。因此,我要写这本书,这必须是我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我要竭尽所能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唤醒更多焦虑浮躁的家长。
认识清楚了又怎样?
应试已当道,素质成口号。
错!应试教育并非必然,素质教育国家一直在提倡。
“应试”是国家现阶段缺乏更好的人才选拔方法而选择的无奈之举,而最终的“应试教育”却是焦虑浮躁的家长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机构促成的。
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因而拔苗助长;功利教育机构投其所好,从而助推功利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诸如此类的功利广告助长了家长的浮躁,极大助推了教育的功利。
家长盼望子女成为状元,因此,学校一心打造状元,高校全力争夺状元。
可是,社会精英名流、历史风云人物,谁又是状元郎?
其实,状元学霸只是时间精力使用不均衡的一群人,因为只有把全部时间精力投在学习上,才有可能霸占成绩排行榜。如果我孩子不小心考了第一,我会提醒他,“嘿嘿,注意时间的分配,你花在知识学习上的时间是不是太多了?好久不见你的作品了?”
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开玩笑,谁敢拿孩子的教育开玩笑?
方向比方法重要!
只有认清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问题,我们才能为孩子选择更正确的教育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方法才用得上。
因此,我放下手中正在撰写的《快乐教育方法》和《爸爸日记》,决定先写此书,全力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期与广大教育人士共同讨论、反思中国的功利教育,共同寻找教育的方向。
反思过去,启迪当下,筹谋未来,我们一定能为孩子找到更正确的教育方向!
文/胡理乐
此图是全书的提纲









长按识别图片关注
定期推送高效学习方法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
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素质教育的“素质”去哪了?

亲子教育hgjd3j1asx0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1 次浏览 • 2018-10-14 18:58 • 来自相关话题

文/胡理乐邵静先 陈旭伯乐快乐教育(微信公众号:blkljy)图/互联网

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早在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江泽民在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素质教育在民众的呼声里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响亮口号。








2017年即将开启,三十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似乎只是“大学的大楼拔地而起,真正的大师却踪影难觅”;似乎只是每一年都成为“就业最难季”;似乎只是孩子的乘法口诀秒杀西方,而近视率、肥胖指数也远超欧美;似乎只是各种辅导机构有如蝗虫过境,……可见素质教育依然面临骨感的现实。
素质教育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提出的呢?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那种教育模式把学生束缚在考卷上,只得死记硬背,不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视野开阔、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时代所需;另一方面,物质社会市场经济的汹涌来袭也催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更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此外,我国基础教育偏爱成绩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对学生缺乏个性的培养、缺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卷面成绩导致“老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现象的出现。此时此刻,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时代心跳。








当今时代,复合型人才成为了的稀缺品。中国人对人才的定义常总结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素质教育的初衷真的实现了吗?为什么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却越来越与“素质”搭不上边?为什么在提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背景下,输出的却是“高分低能儿”?社会在热烈倡议素质教育的同时,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却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人们在提倡增强创新能力的同时,各种考试押题资料、独家猜题宝典却成为畅销书;人们呼唤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童年,青少年轻生、犯罪、吸毒等问题却仍是社会焦点。现实引人思考: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吗?








素质教育的“素质”去哪里了?素质教育的现实何以如此?
首先,国家选人和育人存在不协调现象,国家打造的“重点大学”,并不是那些综合素质强的孩子想进就能进的。相反,高分才是王道!因此,国家一方面强调培育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仅仅通过分数或者说考试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再者,家庭教育值得反思。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也在孩子的教育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在国家制造重点大学这个门槛后,家长为了跨越这个门槛只能让孩子为了分数而学习,完全忽略了“成绩并不是人才判断的唯一标准”。急功近利的他们往往忘记思考:文凭只是块敲门砖,能力才是提高工作业绩和生活质量的砝码。
此外,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园地,作为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应该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但是,高考上线率、升学率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也成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评判标准,从而影响学校的生源。学校教育只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而将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放在一边。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慢慢变成应试教育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综合造成的。它体现了一个社会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那我们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在很多国外学校,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如此考核更为客观和公正。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西方,社会实践也很重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浇灌者,而是一位指引者。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亲和无拘束,鼓励团队协作。西方的基础教育允许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侧重选修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此外,西方的很多著名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各个学校都有一套独特的自主评判人才的理念。
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人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否降低一点”?他们建议:国家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已证明,“全面”发展无法实现。因为很多被贴上“优秀人才”的人也未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同时吸收众多信息,所以全面发展并不现实。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元素,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更多的可能是T字形人才。何为T字形人才?上面的横线代表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下面的竖线则代表他的特长、兴趣和爱好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被称为“术业有专攻”。








也有人提出我们可以考虑开设私立大学。他们认为企业家创办的学校能够在某些方面更好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只有充分让市场经济发挥杠杆作用,才能使教育不再是一种形式,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有力的人才制造基地。
素质教育到底何去何从?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认清什么是“教育”,然后一起去把她的“素质”找回来!
阅读上述关于“素质教育”的提议,您最赞同哪一种?
A.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培养T型创新人才
C.扩大私立大学建设
D.其他建议(请简要填写分享)
其他建议请填写: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将快乐教育进行到底! 查看全部

文/胡理乐邵静先 陈旭伯乐快乐教育(微信公众号:blkljy)图/互联网

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早在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江泽民在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素质教育在民众的呼声里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响亮口号。








2017年即将开启,三十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似乎只是“大学的大楼拔地而起,真正的大师却踪影难觅”;似乎只是每一年都成为“就业最难季”;似乎只是孩子的乘法口诀秒杀西方,而近视率、肥胖指数也远超欧美;似乎只是各种辅导机构有如蝗虫过境,……可见素质教育依然面临骨感的现实。
素质教育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提出的呢?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那种教育模式把学生束缚在考卷上,只得死记硬背,不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视野开阔、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时代所需;另一方面,物质社会市场经济的汹涌来袭也催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更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此外,我国基础教育偏爱成绩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对学生缺乏个性的培养、缺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卷面成绩导致“老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现象的出现。此时此刻,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时代心跳。








当今时代,复合型人才成为了的稀缺品。中国人对人才的定义常总结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素质教育的初衷真的实现了吗?为什么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却越来越与“素质”搭不上边?为什么在提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背景下,输出的却是“高分低能儿”?社会在热烈倡议素质教育的同时,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却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人们在提倡增强创新能力的同时,各种考试押题资料、独家猜题宝典却成为畅销书;人们呼唤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童年,青少年轻生、犯罪、吸毒等问题却仍是社会焦点。现实引人思考: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吗?








素质教育的“素质”去哪里了?素质教育的现实何以如此?
首先,国家选人和育人存在不协调现象,国家打造的“重点大学”,并不是那些综合素质强的孩子想进就能进的。相反,高分才是王道!因此,国家一方面强调培育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仅仅通过分数或者说考试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再者,家庭教育值得反思。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也在孩子的教育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在国家制造重点大学这个门槛后,家长为了跨越这个门槛只能让孩子为了分数而学习,完全忽略了“成绩并不是人才判断的唯一标准”。急功近利的他们往往忘记思考:文凭只是块敲门砖,能力才是提高工作业绩和生活质量的砝码。
此外,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园地,作为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应该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但是,高考上线率、升学率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也成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评判标准,从而影响学校的生源。学校教育只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而将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放在一边。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慢慢变成应试教育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综合造成的。它体现了一个社会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那我们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在很多国外学校,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如此考核更为客观和公正。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西方,社会实践也很重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浇灌者,而是一位指引者。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亲和无拘束,鼓励团队协作。西方的基础教育允许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侧重选修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此外,西方的很多著名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各个学校都有一套独特的自主评判人才的理念。
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人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否降低一点”?他们建议:国家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已证明,“全面”发展无法实现。因为很多被贴上“优秀人才”的人也未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同时吸收众多信息,所以全面发展并不现实。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元素,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更多的可能是T字形人才。何为T字形人才?上面的横线代表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下面的竖线则代表他的特长、兴趣和爱好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被称为“术业有专攻”。








也有人提出我们可以考虑开设私立大学。他们认为企业家创办的学校能够在某些方面更好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只有充分让市场经济发挥杠杆作用,才能使教育不再是一种形式,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有力的人才制造基地。
素质教育到底何去何从?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认清什么是“教育”,然后一起去把她的“素质”找回来!
阅读上述关于“素质教育”的提议,您最赞同哪一种?
A.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培养T型创新人才
C.扩大私立大学建设
D.其他建议(请简要填写分享)
其他建议请填写: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将快乐教育进行到底!

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

亲子教育处级干部的毛衣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6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从读大学开始,我就没有停止过思考,也曾与许多同学、朋友反复探讨。

应试教育,从小学到高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谁都不愿意输,每一个家长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输,因此有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誓言,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狠抓孩子的学习。但是到头来,孩子们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余载,考上了理想或不理想的大学,而后都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下变得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在痛苦与骄傲中表现不一,或让人沮丧,或让人振奋。
身处应试教育下的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无一不在教我们如何应试,无一不在强调分数为王、名次至上。果如其名,应试教育教会我们的就是应试!或许,从进入学堂那天起,我们就在为打赢高考大战而做着种种准备,学习的所有东西不过是获得应试的技能而已,而且是在参考答案为唯一参照标准下的应试技能!
这样,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思维逻辑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我们想象的广阔空间尚未得到开垦和拓展。我们甚至从未想过,该如何设计未来蓝图,如何获取只属于自己独特风格下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是的,从没想过,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因为没时间去做这无用之功,因为不敢让思想天马行空飘然于云端海上,以免浪费这大好的读书时光。
高考后,我们连再去看一眼曾经的学习宝典都不大愿意了,因为疲惫,因为恐惧,避之都唯恐不及。所以,我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全然忘了,只得戏称是“还给老师了”或者“还给教科书了”……我仿佛又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酸涩还有无奈。
在这茫茫人潮里,我们无法回答自己“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甚至都没有思考过。或许是习惯了被安排和接受长辈的建议,我在很多时候竟然无从选择。家人希望我成为一名军人,大学的时候我报名参军了;本科毕业时,家人想要我上研究生,我考研了……但是,我是消极的、懈怠的!因为我茫然无措,没有了自我,所以我逃避着,逃避着,一直逃避着不去面对现实,只是消极地盲目地服从于家人的愿望。
当然,我也曾任性过,肆无忌惮过,可是真正要我自己拿主见,我却又变得不知所措。这么多年来,我活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变得木讷,变得不善言辞,变得跟社会格格不入——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躲在别人不知道的角落,独自黯然神伤。
我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作品,我甚至还没学会如何应试,只得自欺欺人地说:“我讨厌应试教育,讨厌一切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更讨厌参加一切以参考答案为标准的考试!”是的,我还在逃避,所以在应试教育中我注定失败,注定成为躲在校园内某个角落里独自舔舐伤口的学渣。
所以,在此,我觉得我再不能对应试教育指手画脚,因为是我自己在应试教育中迷失了方向,我从未真正去感受过它的好与坏,只是一味地讨厌而已。至于原因,我大概都已经忘却了,或者是从未知晓过。
现在的我,算是开始走出曾经自我的封闭空间,开始认识自己,也尝试着去了解我痛苦走过的应试教育,去思考应试教育的方方面面。我想,如果能够有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国家又何必去推行这套看似公平却又存在种种弊端的应试教育呢?所以,我觉得该好好反思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应试教育,发现应试教育的优点与弊端,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与批评!
身处其中,既然得益于教育,就应该去呵护和爱戴它,就应该去努力发现弊端并找出根治良方。我们或许可以把问题放大无数倍去找出病根和治疗办法,但不能只是批评为了教育而正在努力和做出决策的人们,更不能够只是谴责和抱怨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除了应试能力,如果能理性对待应试教育,或许我们能收获更多。 查看全部

从读大学开始,我就没有停止过思考,也曾与许多同学、朋友反复探讨。

应试教育,从小学到高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谁都不愿意输,每一个家长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输,因此有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誓言,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狠抓孩子的学习。但是到头来,孩子们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余载,考上了理想或不理想的大学,而后都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下变得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在痛苦与骄傲中表现不一,或让人沮丧,或让人振奋。
身处应试教育下的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无一不在教我们如何应试,无一不在强调分数为王、名次至上。果如其名,应试教育教会我们的就是应试!或许,从进入学堂那天起,我们就在为打赢高考大战而做着种种准备,学习的所有东西不过是获得应试的技能而已,而且是在参考答案为唯一参照标准下的应试技能!
这样,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思维逻辑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我们想象的广阔空间尚未得到开垦和拓展。我们甚至从未想过,该如何设计未来蓝图,如何获取只属于自己独特风格下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是的,从没想过,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因为没时间去做这无用之功,因为不敢让思想天马行空飘然于云端海上,以免浪费这大好的读书时光。
高考后,我们连再去看一眼曾经的学习宝典都不大愿意了,因为疲惫,因为恐惧,避之都唯恐不及。所以,我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全然忘了,只得戏称是“还给老师了”或者“还给教科书了”……我仿佛又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酸涩还有无奈。
在这茫茫人潮里,我们无法回答自己“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甚至都没有思考过。或许是习惯了被安排和接受长辈的建议,我在很多时候竟然无从选择。家人希望我成为一名军人,大学的时候我报名参军了;本科毕业时,家人想要我上研究生,我考研了……但是,我是消极的、懈怠的!因为我茫然无措,没有了自我,所以我逃避着,逃避着,一直逃避着不去面对现实,只是消极地盲目地服从于家人的愿望。
当然,我也曾任性过,肆无忌惮过,可是真正要我自己拿主见,我却又变得不知所措。这么多年来,我活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变得木讷,变得不善言辞,变得跟社会格格不入——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躲在别人不知道的角落,独自黯然神伤。
我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作品,我甚至还没学会如何应试,只得自欺欺人地说:“我讨厌应试教育,讨厌一切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更讨厌参加一切以参考答案为标准的考试!”是的,我还在逃避,所以在应试教育中我注定失败,注定成为躲在校园内某个角落里独自舔舐伤口的学渣。
所以,在此,我觉得我再不能对应试教育指手画脚,因为是我自己在应试教育中迷失了方向,我从未真正去感受过它的好与坏,只是一味地讨厌而已。至于原因,我大概都已经忘却了,或者是从未知晓过。
现在的我,算是开始走出曾经自我的封闭空间,开始认识自己,也尝试着去了解我痛苦走过的应试教育,去思考应试教育的方方面面。我想,如果能够有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国家又何必去推行这套看似公平却又存在种种弊端的应试教育呢?所以,我觉得该好好反思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应试教育,发现应试教育的优点与弊端,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与批评!
身处其中,既然得益于教育,就应该去呵护和爱戴它,就应该去努力发现弊端并找出根治良方。我们或许可以把问题放大无数倍去找出病根和治疗办法,但不能只是批评为了教育而正在努力和做出决策的人们,更不能够只是谴责和抱怨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除了应试能力,如果能理性对待应试教育,或许我们能收获更多。









你算清了高考这笔账吗?

亲子教育圭先生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7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常言道,懒人爱发明。偷懒是人的天性,由于走远路太累,所以人类发明了车轮。科技的发展一步步满足我们的惰性。比如说网购,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点点点就能在家收货,再也不用去超市。

很多人网上购物时,只关心一下价格,然后扫一扫销量和点评,卖家秀和买家秀也都看一看,然后开始入手新品。打折、促销、秒杀,我们总喜欢跟风凑热闹,疯狂地购物,盲从地生活。可是,网购上瘾的人,渐渐开始自嘲。他们最后发现自己买来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他们每天喊着“要吃土”,“要剁手”,却难以真的戒掉网购的瘾。
教育行业的盲从扎堆也是令人瞠目结舌。补习班,学区房,还有各种乱象……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投资。既然是投资,投资的人就希望有回报;既然是投资,那么也就有各种风险。而现实往往却是,跟风投资的人,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高考这笔账也很糊涂,很多人跟着大众往前跑。为了高考,全家上下共同奋斗十余年,投入自己的金钱和血泪,更投入了孩子的汗水与青春。国家也投资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考这场持久战,几乎是很多家庭中最大的一笔投资。衣服买错了可以丢掉或退货,可高考如果走错了路却没有机会重来。我们不能再跟风与懒惰了,必需认真算算高考这笔账了。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不单单是考生一个人的战争。它被赋予了太多,承载了太多,不但考生身心俱疲,家长也被卷入这场持久战。为了备战高考,一切家庭活动靠边站,为神圣的高考让行。家长们不但自己做出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为孩子付出。网上开始流传,高考第一天要穿旗袍,喻意旗开得胜;高考第二天要穿绿,代表一路绿灯;第三天穿灰和黄,代表走向辉煌;亲吻试卷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代表稳过。为了孩子,家长们真是拼。
没有哪个中国人不清楚高考的付出对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在学校门口,我们看到人群里最多的不再是学生,而是苦等在校门口、殷切注视教学楼的家长。“家长陪读”成了流行词,甚至成为孩子攀比炫耀的筹码。家长陪读真的好吗?今年6月份在学校偶然听到个样一个消息,称北京某某初中周边的胡同过道,仅10平不到,竟要价300万,更可笑的是无数家长竟然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孩子高考,家一半倒”。起初听到这个说法,我还不以为然,以为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如今我却发现这就是铁铮铮的现实。高考经济热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家长们对孩子的殷殷期盼。过度的付出其实会给考生无形中增加身体和心理负担。考前有经济热,考后更有旅游热,家长也是一刻不得停歇。在现实中扭曲了的爱虽然本身也很伟大,但是我还是想奉劝家长们换一种投资方式。
为了备战高考,家长可以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毫不吝啬钞票,但是到底要投资多少、付出多少才是一个尽头呢?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如今,比父母想的还深远的是无孔不入的精明商家。高考,如今更像是一场全民狂欢,前有考生们拼分数拼未来,后有家长们拼财力拼“疼爱”。家长的心态我们理解,孩子人生的大事就这几次,该花钱的时候挖肉也不能心疼,毕竟我们都会扪心自问:“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可是,如果家长们老是“乱使劲”,缺乏理性地消费,被商家“狠刮一层皮”,那可就成了“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了。
考前各种补品不断,考中全家求神拜佛。商家贴上高考的标签,搭上高考的顺风车,品尝高考带来的硕果。高考的成本被如此虚高,归根结底还是“一考定终身”的思想仍然固守在人们心中。高考时的大手笔甚至带给考生更大的压力。当今的高考已经少了当初那份学习对真理的追求,多了几分过度的溺爱。高考这座独木桥,不过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绝对称不上是分水岭。
高考带来的这笔帐,我们早就不能简单地算出是多少钱了。那么结果如何呢?结果与投资与正比吗?
首先,期望越高风险越大。有的家长说,孩子啊,你不一定要考个985,考个211,我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好学校永远是稀缺资源。看一看每个省高考录取情况分布,我们不难发现:百万雄师过大江,有很多人都游不到普通一本,更不用说是211了。有人会说,正因为难考,所以才需要补习啊!才需要投钱为孩子提分数啊!有什么不好吗?
家长给孩子定目标的时候,应该要切合实际,不能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为孩子报补习班其实也要讲科学,乱象百出的教育市场并不是价格越高就效果越好,关键还是看孩子是否接受。
再者,投资需要全面分析。或许我们更需要想想什么样的专业,哪一所学校更适合孩子的发展,而不是根据榜单看排名选学校,需要在孩子的兴趣特长上多些投资,不应该只片面地考虑分数。在这方面,美国的父母就很开明,他们从来不会简单以孩子能考上哈佛耶鲁为目标,他们只希望看到孩子可以独立而幸福地生活。而往往很多中国家长则一刀切,他们有着很强烈的名校情结,甚至鄙视职业教育,认为专科不体面。《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这部电影中,在澳洲留学的主人公想要转行学厨师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最后事实证明,澳洲的厨师专业其实也有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最后主人公也真的爱这份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如果我们的投资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偏见,那么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我们试图按照我们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为孩子安排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失败了一半。
最后,盲目的教育投资往往回报不佳。有人说,你可以偷走我的钱,但是偷不走我的本领,我读过的书读在脑袋里,就算考试失败了,我的学问还在。很多家长就是抱着这种心态让孩子的学习变成了无底洞。那么,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否真的需要以获取高分为手段来完成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高分低能儿,他们就算有一肚子的墨水,却因为成长的天平失衡,在其他方面远不如人。这种投资,确实也让孩子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也让孩子在成长的黄金时期错过了最美的风景。这种片面的投资依然是高风险的,甚至可能得不偿失。
为备战高考的各类投资到底值不值?是否与结果成正比?家长们心中都有一杆称。但我建议教育投资前更应该思考投资哪些方面更合理。家长首先应该想想孩子当前的成长最需要什么,孩子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孩子的未来适合做什么。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真正认识,这样盲目的投资有效果吗?
我呼吁从孩子成长需要出发,权衡家庭经济实力,认真预算高考这笔账。我呼吁家长能理性对待高考,思考并选择适合孩子成长成才的道路。只投资以提高分数为主的学习能力而不投资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是明智的投资。
[h2]高考这笔账,你算清了吗?[/h2] 查看全部

常言道,懒人爱发明。偷懒是人的天性,由于走远路太累,所以人类发明了车轮。科技的发展一步步满足我们的惰性。比如说网购,我们只需要打开手机点点点就能在家收货,再也不用去超市。

很多人网上购物时,只关心一下价格,然后扫一扫销量和点评,卖家秀和买家秀也都看一看,然后开始入手新品。打折、促销、秒杀,我们总喜欢跟风凑热闹,疯狂地购物,盲从地生活。可是,网购上瘾的人,渐渐开始自嘲。他们最后发现自己买来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他们每天喊着“要吃土”,“要剁手”,却难以真的戒掉网购的瘾。
教育行业的盲从扎堆也是令人瞠目结舌。补习班,学区房,还有各种乱象……有人说,教育是一场投资。既然是投资,投资的人就希望有回报;既然是投资,那么也就有各种风险。而现实往往却是,跟风投资的人,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高考这笔账也很糊涂,很多人跟着大众往前跑。为了高考,全家上下共同奋斗十余年,投入自己的金钱和血泪,更投入了孩子的汗水与青春。国家也投资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考这场持久战,几乎是很多家庭中最大的一笔投资。衣服买错了可以丢掉或退货,可高考如果走错了路却没有机会重来。我们不能再跟风与懒惰了,必需认真算算高考这笔账了。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不单单是考生一个人的战争。它被赋予了太多,承载了太多,不但考生身心俱疲,家长也被卷入这场持久战。为了备战高考,一切家庭活动靠边站,为神圣的高考让行。家长们不但自己做出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为孩子付出。网上开始流传,高考第一天要穿旗袍,喻意旗开得胜;高考第二天要穿绿,代表一路绿灯;第三天穿灰和黄,代表走向辉煌;亲吻试卷也必不可少,因为这代表稳过。为了孩子,家长们真是拼。
没有哪个中国人不清楚高考的付出对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在学校门口,我们看到人群里最多的不再是学生,而是苦等在校门口、殷切注视教学楼的家长。“家长陪读”成了流行词,甚至成为孩子攀比炫耀的筹码。家长陪读真的好吗?今年6月份在学校偶然听到个样一个消息,称北京某某初中周边的胡同过道,仅10平不到,竟要价300万,更可笑的是无数家长竟然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孩子高考,家一半倒”。起初听到这个说法,我还不以为然,以为难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如今我却发现这就是铁铮铮的现实。高考经济热的背后是千千万万家长们对孩子的殷殷期盼。过度的付出其实会给考生无形中增加身体和心理负担。考前有经济热,考后更有旅游热,家长也是一刻不得停歇。在现实中扭曲了的爱虽然本身也很伟大,但是我还是想奉劝家长们换一种投资方式。
为了备战高考,家长可以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毫不吝啬钞票,但是到底要投资多少、付出多少才是一个尽头呢?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如今,比父母想的还深远的是无孔不入的精明商家。高考,如今更像是一场全民狂欢,前有考生们拼分数拼未来,后有家长们拼财力拼“疼爱”。家长的心态我们理解,孩子人生的大事就这几次,该花钱的时候挖肉也不能心疼,毕竟我们都会扪心自问:“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可是,如果家长们老是“乱使劲”,缺乏理性地消费,被商家“狠刮一层皮”,那可就成了“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了。
考前各种补品不断,考中全家求神拜佛。商家贴上高考的标签,搭上高考的顺风车,品尝高考带来的硕果。高考的成本被如此虚高,归根结底还是“一考定终身”的思想仍然固守在人们心中。高考时的大手笔甚至带给考生更大的压力。当今的高考已经少了当初那份学习对真理的追求,多了几分过度的溺爱。高考这座独木桥,不过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绝对称不上是分水岭。
高考带来的这笔帐,我们早就不能简单地算出是多少钱了。那么结果如何呢?结果与投资与正比吗?
首先,期望越高风险越大。有的家长说,孩子啊,你不一定要考个985,考个211,我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好学校永远是稀缺资源。看一看每个省高考录取情况分布,我们不难发现:百万雄师过大江,有很多人都游不到普通一本,更不用说是211了。有人会说,正因为难考,所以才需要补习啊!才需要投钱为孩子提分数啊!有什么不好吗?
家长给孩子定目标的时候,应该要切合实际,不能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为孩子报补习班其实也要讲科学,乱象百出的教育市场并不是价格越高就效果越好,关键还是看孩子是否接受。
再者,投资需要全面分析。或许我们更需要想想什么样的专业,哪一所学校更适合孩子的发展,而不是根据榜单看排名选学校,需要在孩子的兴趣特长上多些投资,不应该只片面地考虑分数。在这方面,美国的父母就很开明,他们从来不会简单以孩子能考上哈佛耶鲁为目标,他们只希望看到孩子可以独立而幸福地生活。而往往很多中国家长则一刀切,他们有着很强烈的名校情结,甚至鄙视职业教育,认为专科不体面。《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这部电影中,在澳洲留学的主人公想要转行学厨师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最后事实证明,澳洲的厨师专业其实也有完善的教学培养体系,最后主人公也真的爱这份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如果我们的投资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偏见,那么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我们试图按照我们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为孩子安排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失败了一半。
最后,盲目的教育投资往往回报不佳。有人说,你可以偷走我的钱,但是偷不走我的本领,我读过的书读在脑袋里,就算考试失败了,我的学问还在。很多家长就是抱着这种心态让孩子的学习变成了无底洞。那么,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否真的需要以获取高分为手段来完成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高分低能儿,他们就算有一肚子的墨水,却因为成长的天平失衡,在其他方面远不如人。这种投资,确实也让孩子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也让孩子在成长的黄金时期错过了最美的风景。这种片面的投资依然是高风险的,甚至可能得不偿失。
为备战高考的各类投资到底值不值?是否与结果成正比?家长们心中都有一杆称。但我建议教育投资前更应该思考投资哪些方面更合理。家长首先应该想想孩子当前的成长最需要什么,孩子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孩子的未来适合做什么。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真正认识,这样盲目的投资有效果吗?
我呼吁从孩子成长需要出发,权衡家庭经济实力,认真预算高考这笔账。我呼吁家长能理性对待高考,思考并选择适合孩子成长成才的道路。只投资以提高分数为主的学习能力而不投资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是明智的投资。
[h2]高考这笔账,你算清了吗?[/h2]









高考峥嵘岁月那些年

亲子教育xxydtx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1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胡理乐  邵静先

昨夜狂风肆虐,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不敢伸出头去,在北师大特有的乌㖒声中,浑身直冻得瑟瑟发抖,可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梦乡。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苦逼的高中时代,桌子上码着比人头还高的参考书,放眼望去,全是什么“名师押题”、“68校联考真题”、“五三”等等;笔尖下铺着松松软软的由试卷组成的海洋,比枕头还厚,让人总想入眠;下课了同学们都不再像低年级同学那般追着赶着某一个人满楼道疯跑,而是选择继续与那一道道数学题鏖战不休,大有“不把你解出来就不休息”的架势;有的选择在天然的的“试卷褥子”上眯一小会儿,有些甚至流一些口水出来与漫漫题海交融在一起。整个教室的氛围熟悉而又陌生,亲切但又心酸;正当我百般感叹时,上课铃响了,班主任拿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进来,看到我呆呆的站在座位旁,瞟了我一下。我能读懂老师的眼神,那是在告诉我:“小子啊,你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果不其然,老师让叫家长来学校谈话的那一群人里面有我,当我把成绩单交到被学校叫来“喝茶”的父亲的手中时,我听到父亲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无限的失望,让我不禁一阵阵头皮发麻,眼睛一酸,就在泪水快要滑落下来的时候,我忽然的被惊醒。
又梦见了高考……
我心里五味杂陈,多少年来,我们的生活已经与高考这两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切只为了高考”的目标。高考,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考生而言,其分量之大,不言而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这样就能够光宗耀祖,有个好前程;上了中学后,他们的鼓励已经不再是考个好大学这么空乏,而是变成了“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过去了就是鲤鱼跳龙门飞黄腾达”这样的务实话语。在他们眼里,高考就是培养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任务,孩子在高考中考得高分就是他们作为成功父母最有力的证明。所以,父母就是我们奔赴高考路上的小马达,他们开足马力,一路带领着我冲向考场。他们认为,高考就是那块撞开阶层大门的敲门砖,只要一朝击破,孩子就一辈子前程远大,高考就是那把通往幸福之路的金钥匙,只要拿到了它,孩子就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所以,在父母近似疯狂的鼓励下,在老师严厉的督促下,我们的高三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泪水。那一幕幕就像是贴在大学窗户上的窗花,每一天睁眼都能看到它傲娇地向我打招呼;那一幕幕就像挂在门口的风铃,明明已经属于过去,但是每当有风的时候,他还是会叮当叮当的告诉我——曾经有那么拼命的人生。所以,当说到高考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想起,那无数个伴着英语听力爬学校石阶的黎明晨曦,那无数个在别人嬉笑打闹时自己却撑着眼皮算题的课间;那无数个别人在谈论偶像自己却躲在被窝里对着试卷哭泣的夜晚;那无数个万物静寂中自己还在与试卷厮杀的凌晨。这一幕幕,最后又会交织成一幅画,画上的每一幕幕场景都在告诉我:这是自己曾经有过的拼搏,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强大。
可是我无法为自己鼓掌,每次回忆起这些,都让我有一种身体被抽空的无力感。那样的自己,让我不敢面对。那时候的自己,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生病了也不敢休息,发着烧仍旧继续整理笔记;那时候的自己,为了让成绩提上去,放弃了一直喜爱的绘画,放弃了周末的书法培训,一到放学就往图书馆跑;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喜欢在没有人的时候,抬头望着教室窗外的天空,一直在想“这苦逼的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到头?”
如今到了大学,不禁在反思:来到大学之后,难道真如父母所言,鱼跃龙门了吗?捧到铁饭碗了吗?真的就是前程锦绣了吗?那一系列的疯狂,换来的到底是什么,是希望吗?为啥我感受到的还是无边无际的迷茫?
现在看来,高考就是一扇未知的门,让你我从一个仿徨的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惶恐的房间,在这个转移大作战中,很多人会来与我竞争,因为我们都想住进更好的房子,所以,在选择更好的房子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会为我们呕心沥血,而我们自己,也会在他们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中陷入背水一战的紧张状态下。当我们转移到新房子后,当初选房子的余波还时不时的冲击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陷入它的阴影中。那种滋味,极不好受!
五月铁马冰河,六月硝烟弥漫,七月偃旗息鼓,九月黯然离开。高考,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就在这样的周期中,每一个家庭,都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全员武装,并肩作战。每一个学校,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上下齐动,秣兵粝马。每一个机构,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争分夺秒,绞尽脑汁。高考,最后得到的只有一个的分数,却牵动着所有家庭的心。
在这样的全社会行动中,几乎很少出现真正的赢家,每一位考生、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太在乎而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上一个重点中学不惜放弃原本的小洋楼,托各种关系就为去买一小间不到一百平的学区房;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去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学习,不惜夫妻分离,最后却因为误会重重导致家庭破裂;还有些家庭,对孩子万般控制,最后把孩子逼成了郁抑症……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考生,即使高考已经走过了几年,但还是一直活在高考的阴影中,每每想起,都会有一种钻心的痛楚和难言的无奈。
回首往事,我多么希望,在高考峥嵘岁月那些年里,能够给自己留一个空间,让自己拥有自由喘息的机会,这样我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茫然无措;我多么想,在那些年中,能够给自己一点自由,让自己在那样的紧张气氛中活出一点真实与坦诚,这样我也许不会像现在这么无奈;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没有放弃那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不是那么功利的追求分数,如果不是那么的在乎成绩和重点大学,那我是不是可以在大学生活中活出另外一个自己,是不是可以在新的校园里再次奏响青春的乐章! 查看全部

 胡理乐  邵静先

昨夜狂风肆虐,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不敢伸出头去,在北师大特有的乌㖒声中,浑身直冻得瑟瑟发抖,可不知不觉间就进入了梦乡。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苦逼的高中时代,桌子上码着比人头还高的参考书,放眼望去,全是什么“名师押题”、“68校联考真题”、“五三”等等;笔尖下铺着松松软软的由试卷组成的海洋,比枕头还厚,让人总想入眠;下课了同学们都不再像低年级同学那般追着赶着某一个人满楼道疯跑,而是选择继续与那一道道数学题鏖战不休,大有“不把你解出来就不休息”的架势;有的选择在天然的的“试卷褥子”上眯一小会儿,有些甚至流一些口水出来与漫漫题海交融在一起。整个教室的氛围熟悉而又陌生,亲切但又心酸;正当我百般感叹时,上课铃响了,班主任拿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进来,看到我呆呆的站在座位旁,瞟了我一下。我能读懂老师的眼神,那是在告诉我:“小子啊,你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果不其然,老师让叫家长来学校谈话的那一群人里面有我,当我把成绩单交到被学校叫来“喝茶”的父亲的手中时,我听到父亲沉重的叹息,那一声叹息里有无限的失望,让我不禁一阵阵头皮发麻,眼睛一酸,就在泪水快要滑落下来的时候,我忽然的被惊醒。
又梦见了高考……
我心里五味杂陈,多少年来,我们的生活已经与高考这两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切只为了高考”的目标。高考,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考生而言,其分量之大,不言而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这样就能够光宗耀祖,有个好前程;上了中学后,他们的鼓励已经不再是考个好大学这么空乏,而是变成了“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挤过去了就是鲤鱼跳龙门飞黄腾达”这样的务实话语。在他们眼里,高考就是培养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任务,孩子在高考中考得高分就是他们作为成功父母最有力的证明。所以,父母就是我们奔赴高考路上的小马达,他们开足马力,一路带领着我冲向考场。他们认为,高考就是那块撞开阶层大门的敲门砖,只要一朝击破,孩子就一辈子前程远大,高考就是那把通往幸福之路的金钥匙,只要拿到了它,孩子就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所以,在父母近似疯狂的鼓励下,在老师严厉的督促下,我们的高三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泪水。那一幕幕就像是贴在大学窗户上的窗花,每一天睁眼都能看到它傲娇地向我打招呼;那一幕幕就像挂在门口的风铃,明明已经属于过去,但是每当有风的时候,他还是会叮当叮当的告诉我——曾经有那么拼命的人生。所以,当说到高考的时候,我还是会不自觉想起,那无数个伴着英语听力爬学校石阶的黎明晨曦,那无数个在别人嬉笑打闹时自己却撑着眼皮算题的课间;那无数个别人在谈论偶像自己却躲在被窝里对着试卷哭泣的夜晚;那无数个万物静寂中自己还在与试卷厮杀的凌晨。这一幕幕,最后又会交织成一幅画,画上的每一幕幕场景都在告诉我:这是自己曾经有过的拼搏,自己曾经是多么的强大。
可是我无法为自己鼓掌,每次回忆起这些,都让我有一种身体被抽空的无力感。那样的自己,让我不敢面对。那时候的自己,为了不让父母失望,生病了也不敢休息,发着烧仍旧继续整理笔记;那时候的自己,为了让成绩提上去,放弃了一直喜爱的绘画,放弃了周末的书法培训,一到放学就往图书馆跑;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喜欢在没有人的时候,抬头望着教室窗外的天空,一直在想“这苦逼的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到头?”
如今到了大学,不禁在反思:来到大学之后,难道真如父母所言,鱼跃龙门了吗?捧到铁饭碗了吗?真的就是前程锦绣了吗?那一系列的疯狂,换来的到底是什么,是希望吗?为啥我感受到的还是无边无际的迷茫?
现在看来,高考就是一扇未知的门,让你我从一个仿徨的房间转移到另一个惶恐的房间,在这个转移大作战中,很多人会来与我竞争,因为我们都想住进更好的房子,所以,在选择更好的房子的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会为我们呕心沥血,而我们自己,也会在他们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中陷入背水一战的紧张状态下。当我们转移到新房子后,当初选房子的余波还时不时的冲击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陷入它的阴影中。那种滋味,极不好受!
五月铁马冰河,六月硝烟弥漫,七月偃旗息鼓,九月黯然离开。高考,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就在这样的周期中,每一个家庭,都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全员武装,并肩作战。每一个学校,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上下齐动,秣兵粝马。每一个机构,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而争分夺秒,绞尽脑汁。高考,最后得到的只有一个的分数,却牵动着所有家庭的心。
在这样的全社会行动中,几乎很少出现真正的赢家,每一位考生、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太在乎而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上一个重点中学不惜放弃原本的小洋楼,托各种关系就为去买一小间不到一百平的学区房;有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去到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学习,不惜夫妻分离,最后却因为误会重重导致家庭破裂;还有些家庭,对孩子万般控制,最后把孩子逼成了郁抑症……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考生,即使高考已经走过了几年,但还是一直活在高考的阴影中,每每想起,都会有一种钻心的痛楚和难言的无奈。
回首往事,我多么希望,在高考峥嵘岁月那些年里,能够给自己留一个空间,让自己拥有自由喘息的机会,这样我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茫然无措;我多么想,在那些年中,能够给自己一点自由,让自己在那样的紧张气氛中活出一点真实与坦诚,这样我也许不会像现在这么无奈;我常常想,如果当初,没有放弃那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不是那么功利的追求分数,如果不是那么的在乎成绩和重点大学,那我是不是可以在大学生活中活出另外一个自己,是不是可以在新的校园里再次奏响青春的乐章!









学习兴趣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亲子教育zhangtt217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4 次浏览 • 2018-10-16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因为好奇,所以好学,这是人的天性。科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强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周围世界永无止境地探索。一岁就会走路,两岁流利交流,一切学得飞快,而且乐此不疲。其实,成人也不缺乏好奇心,爱围观、好八卦,时常刷爆某某朋友圈,调侃来说就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当然,也正是好奇心促使人类不断地求知和探索,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然而,最令人所担忧的是,我们的教育蚕食鲸吞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按理说,好奇心作为人的本性,不可能轻易被抹杀,但很不幸的是,应试教育却做到了。
每年高考之后,总有媒体报道考生们为了庆祝高考结束而将书全部烧光。考生们的激动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烧书这种极端行为难道不是在宣泄着学子们对应试教育的愤怒吗?更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仅为四本,而欧洲许多国家达到了几十本。很多人走出校门后很少看书,更不用说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相反,许多没有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人却能坚持学习。李嘉诚中学辍学,但他一生热爱看书学习,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不忘记学习,最终成就了财富人生。还有像马未都这样一类人,学历虽不高,但是一直怀揣着求知的梦想,将读书当作终身兴趣,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成为收藏名家。可以说是终生学习兴趣成就了他们精彩的人生。学习的兴趣比丰富的知识更重要。
可是,为什么应试教育成了抹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呢?
想到这,我学生时代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中小学求学生涯共十二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每一天从早到晚只有学习没有娱乐,体育音乐等非考科目被瓜分殆尽。此外,周末各类学校的补课以及各种课外补习班,进一步挤压我的休闲时间,甚至还包括吃饭和睡觉时间。试题反反复复地做,作业没完没了地写,小说名著甚至被家长和老师列为禁书……这就是我青春的记忆,十二年人生的旋律:单调、枯燥,毫无乐趣可言!
虽然当年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可当父母提出“要不再…….”时,被我断然止住“绝不!”
虽然高考已过去了这么些年,可我从未停止过思考:高考,一定要这样备考吗?
或许大家会嘲笑我:这个问题有什么好问的,必须是这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认知下,应试教育竞争越来越残酷的背景下,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大关,从而考入好的大学,因此不断给孩子施压,应试教育竞争低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从中考到小升初继而蔓延到幼升小,分数成了一切学习的指向标,所以就会出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说法,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分数,并不是为了探索真知。
显而易见,扼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就是难以承受的学习强度、过于单调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
可是,应试教育如此高强度的备考,难道不是拔苗助长吗?真的高效吗?

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即使进入课堂,也如同一具没有思想的干尸,整日在浑浑噩噩和胆战心惊中度过,他们的注意力并不是讲台,他们的眼神呆滞,他们整天被强行灌输一大堆知识还要求利用这些知识去练习,孰不知他们已经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本能的排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劳逸结合,降低学习强度,从而保护或恢复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时候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因为太用功。
虽然,应试教育灌输了大量的知识,却扼杀了学习兴趣,这难到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知识大爆炸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知识会过时、会折旧,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将沦为新世纪的文盲。
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加强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谨记欲速则不达。以高考为终点的教育是短视的,拔苗助长的教育是功利的,必然扼杀学习兴趣! 查看全部

因为好奇,所以好学,这是人的天性。科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强大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周围世界永无止境地探索。一岁就会走路,两岁流利交流,一切学得飞快,而且乐此不疲。其实,成人也不缺乏好奇心,爱围观、好八卦,时常刷爆某某朋友圈,调侃来说就是: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当然,也正是好奇心促使人类不断地求知和探索,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然而,最令人所担忧的是,我们的教育蚕食鲸吞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答案,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按理说,好奇心作为人的本性,不可能轻易被抹杀,但很不幸的是,应试教育却做到了。
每年高考之后,总有媒体报道考生们为了庆祝高考结束而将书全部烧光。考生们的激动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烧书这种极端行为难道不是在宣泄着学子们对应试教育的愤怒吗?更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仅为四本,而欧洲许多国家达到了几十本。很多人走出校门后很少看书,更不用说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相反,许多没有受应试教育之苦的人却能坚持学习。李嘉诚中学辍学,但他一生热爱看书学习,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不忘记学习,最终成就了财富人生。还有像马未都这样一类人,学历虽不高,但是一直怀揣着求知的梦想,将读书当作终身兴趣,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成为收藏名家。可以说是终生学习兴趣成就了他们精彩的人生。学习的兴趣比丰富的知识更重要。
可是,为什么应试教育成了抹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呢?
想到这,我学生时代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中小学求学生涯共十二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每一天从早到晚只有学习没有娱乐,体育音乐等非考科目被瓜分殆尽。此外,周末各类学校的补课以及各种课外补习班,进一步挤压我的休闲时间,甚至还包括吃饭和睡觉时间。试题反反复复地做,作业没完没了地写,小说名著甚至被家长和老师列为禁书……这就是我青春的记忆,十二年人生的旋律:单调、枯燥,毫无乐趣可言!
虽然当年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可当父母提出“要不再…….”时,被我断然止住“绝不!”
虽然高考已过去了这么些年,可我从未停止过思考:高考,一定要这样备考吗?
或许大家会嘲笑我:这个问题有什么好问的,必须是这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认知下,应试教育竞争越来越残酷的背景下,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大关,从而考入好的大学,因此不断给孩子施压,应试教育竞争低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从中考到小升初继而蔓延到幼升小,分数成了一切学习的指向标,所以就会出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的说法,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分数,并不是为了探索真知。
显而易见,扼杀学习兴趣的元凶就是难以承受的学习强度、过于单调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
可是,应试教育如此高强度的备考,难道不是拔苗助长吗?真的高效吗?

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即使进入课堂,也如同一具没有思想的干尸,整日在浑浑噩噩和胆战心惊中度过,他们的注意力并不是讲台,他们的眼神呆滞,他们整天被强行灌输一大堆知识还要求利用这些知识去练习,孰不知他们已经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本能的排斥。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注意劳逸结合,降低学习强度,从而保护或恢复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时候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因为太用功。
虽然,应试教育灌输了大量的知识,却扼杀了学习兴趣,这难到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迅猛,知识大爆炸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知识会过时、会折旧,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将沦为新世纪的文盲。
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加强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谨记欲速则不达。以高考为终点的教育是短视的,拔苗助长的教育是功利的,必然扼杀学习兴趣!
















不同类型的考生如何进行心理调节

亲子教育zheng ta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5 次浏览 • 2018-10-16 14:53 • 来自相关话题

不同类型的考生考前心理状态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家长只有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复习成效以及考前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调节措施,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1、成绩较好的考生

   这类考生由于成绩较好,对自己的期望值高。一旦遇到难题,不免会惊慌失措,因难题不顺而产生一种焦躁情绪,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对比,家长除了平时注意给孩子以适当的挫折教育,训练孩子面对困难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外,在高考即将来临的一周里,还要告诉孩子,高考毕竟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考试,其难度与平常的测验,练习等不可同日而语,委婉地提醒孩子对难题应有思想准备,应想到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别人也不一定会做。当遇到这类难题时,不要急躁,可以先做完其他试题,再最后来思考难题。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
大部分考生都属于成绩中等水平。这类考生只要准备充足,临场发挥正常,是能够升入大学的。所以,对这类考生,家长在进行考前心理调节时,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信义。考前一周,最重要地已不在于要求孩子在进行全面的复习,而是了解孩子是否有自信心。如果发现孩子信心不足,应对其进行鼓励、暗示,使他产生信心。首先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告诉孩子,虽然高考的成败多少会对将来的人生道路造成影响,但它并不是命运的“大决战”,考上了不是上“天堂”,考不上也不会下“地狱”。不要给孩子太大的精神压力。其次,由于这类考生的平时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因此,考前不能太过放松。对于考前一周的复习,已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充分、全面,只要弄懂自己最薄弱的多次做错的环节,或掌握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就可以了。经过重点的复习,在具备自信心的状态下,可以使许多平时成绩一般的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学习成绩差的考生
   这一类考生,平时成绩处于下游,经过将近一年的考前复习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因而自己可能对考试不抱希望,认为考取的可能性太小。对比,家长在考前除了督促孩子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外,还要从两个方面来调节其心理。首先,告诉孩子,升学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读大学也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考不上大学,但可以将此次考试作为一次练兵,为来年的再次考试做准备。另外,也要防止考生自暴自弃,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鼓励他去奋斗一搏。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考场,这类考生也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预料之外的好成绩。
另外为了保持孩子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应试心理,家庭中绝对不能出现容易使孩子过分激动的事情。如父母之间吵架不和,与邻居之间的激烈冲突等,使孩子因受到精神上的恶性意外刺激而消耗分散其精力,使紧绷的神经崩的更紧,从而影响考试。 查看全部

不同类型的考生考前心理状态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家长只有根据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复习成效以及考前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调节措施,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1、成绩较好的考生

   这类考生由于成绩较好,对自己的期望值高。一旦遇到难题,不免会惊慌失措,因难题不顺而产生一种焦躁情绪,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对比,家长除了平时注意给孩子以适当的挫折教育,训练孩子面对困难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外,在高考即将来临的一周里,还要告诉孩子,高考毕竟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考试,其难度与平常的测验,练习等不可同日而语,委婉地提醒孩子对难题应有思想准备,应想到对于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别人也不一定会做。当遇到这类难题时,不要急躁,可以先做完其他试题,再最后来思考难题。
   2、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
大部分考生都属于成绩中等水平。这类考生只要准备充足,临场发挥正常,是能够升入大学的。所以,对这类考生,家长在进行考前心理调节时,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信义。考前一周,最重要地已不在于要求孩子在进行全面的复习,而是了解孩子是否有自信心。如果发现孩子信心不足,应对其进行鼓励、暗示,使他产生信心。首先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告诉孩子,虽然高考的成败多少会对将来的人生道路造成影响,但它并不是命运的“大决战”,考上了不是上“天堂”,考不上也不会下“地狱”。不要给孩子太大的精神压力。其次,由于这类考生的平时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因此,考前不能太过放松。对于考前一周的复习,已不能做到百分百的充分、全面,只要弄懂自己最薄弱的多次做错的环节,或掌握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就可以了。经过重点的复习,在具备自信心的状态下,可以使许多平时成绩一般的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学习成绩差的考生
   这一类考生,平时成绩处于下游,经过将近一年的考前复习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因而自己可能对考试不抱希望,认为考取的可能性太小。对比,家长在考前除了督促孩子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外,还要从两个方面来调节其心理。首先,告诉孩子,升学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读大学也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考不上大学,但可以将此次考试作为一次练兵,为来年的再次考试做准备。另外,也要防止考生自暴自弃,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鼓励他去奋斗一搏。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考场,这类考生也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预料之外的好成绩。
另外为了保持孩子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应试心理,家庭中绝对不能出现容易使孩子过分激动的事情。如父母之间吵架不和,与邻居之间的激烈冲突等,使孩子因受到精神上的恶性意外刺激而消耗分散其精力,使紧绷的神经崩的更紧,从而影响考试。









神童抢跑了,当然会出局

亲子教育flowers1026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4 次浏览 • 2018-10-16 14:01 • 来自相关话题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可你是否真正的思考过故事背后的问题?一个天才儿童为何昙花一现?曾经有着“贤于材人远矣”的他之后的生活又该如何?
中国人神童情结历来严重,这应该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诉求吧。历史上关于神童的记载,可谓异彩纷呈:曹植七步成诗、甘罗十二岁官拜上卿、诸葛恪成年便成了太子宾友……如今,家家都在打造神童,让孩子超前学习,这些孩子不仅知识面广,特长也多。当同龄人在玩泥巴过家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表演唐诗宋词背诵,熟读论语三字经,甚至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与高考状元相比,人们更期盼神童。因为在人们心目中,神童就是那种天资聪明,不需要努力就可超越常人的一类人,而高考状元却是苦学拼杀出来的。家有神童好处多,不仅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家长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可以不劳而获成为梦寐以求的“天才的父母”。多少家长为了帮助孩子考上好大学,常年陪伴监督孩子学习,没有电视没有麻将,在家里走路说话还得小心翼翼。可到头来,也未必天遂人愿。因此,心中时常期盼:老天爷呀,让我家小王子成为神童吧!神童情节反映出的是不劳而获的心理。
可往往事与愿违,神童长大后却不再神。方仲永生五年,作诗传一乡秀才观之,到二十岁时却泯然众人矣。魏永康,3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录取硕博连读,最终因为生活无法自理不会和别人交流,硕士肄业。
历史重演的背后必有规律。理智分析神童事件,可以得出“神童必然陨落”的结论,即神童长大后将走下神坛。或许你很反对这个结论,但请稍安毋躁,我们先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神童是何方神圣?他们或许如陶哲轩一样对数学有极高的天赋,7岁进入高中,9岁进入大学,后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又或许同玛利亚·阿涅西一般在语言上有不小的成就,5岁便懂法语和意大利语,13岁更能懂希腊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拉丁语等。也可能是在哲学、棋类、艺术、宗教等领域成果不小而年纪不大的人。他们的共性就是天资聪明、智商超群。我称之为天生的神童。
当然,神童还有另一个重要来源:由于家长的超前早教而远超出了同龄人的孩子。一岁便学三岁的知识,三岁就掌握了六岁的知识,以此类推,让孩子尽早地掌握与年龄不符的知识。我称之为人造的神童。此文不涉及天生的神童,主要分析人造的神童,因为前者的数量凤毛麟角。
其次,成功人士与神童存在必然联系吗?世人眼中的成功可归纳为有权、有钱、有地位,其职业可对应官员、企业家和科学家等。在官场,没有高超情商,难以当上高管。官场如战场,为官者须谨言慎行,甚至如履薄冰。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求洞察人心,另一方面要管控情绪。另外,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古人云:朝中无人不做官。甚至需要结交党羽,才能青云直上。“接待就是生产力!”多么生动地描述了官场中经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一切,我们也无需惊讶,因为这并不是当代的特例,也不是中国的特例,官场历来如此。
企业家又是哪一类人呢?这一词源于法语,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企业家是善于发现商机、敢于冒险、整合资源、擅长解决问题的人,特别需要洞察力、高情商、胆识、意志力,并不突出知识的多寡、智商的高低。放眼当代中国,获得巨大成就的商人:阿里巴巴的马云,万达的王健林,华为的任正菲,无一毕业于世人追捧的名牌大学,他们最明显的共性是坚强的意志力。马云常说自己不是聪明人,否则杭州师范大学不会考三次才成功。
与前二者相比,科学家需要不凡的智商,但更需要好奇心、专注力、意志力以及想象力。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无一例外都拥有对研究的执着和对探索的热情。达芬奇一生有无数伟大作品、发明与创新,而且涉及诸多领域(艺术、工程、生物等),这源于他强大的好奇心。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沉浸在自己的科学实验中常常忘记吃饭,这源于他对科学研究的专注。爱迪生失败了一千多次才最终发明电灯泡……科学家大胆想象,敢于探索,不停钻研,才成就了伟大的发明、发现与创新。
可见,成功人士在成功的道路上,除了机遇、运气等人为不可控因素外,智商并不起决定作用。然而,人造的神童往往依据智商来判断,他们与成功人士交集很小很小。
最后,人造的神童为何会陨落?现在我们更困惑的是:即便神童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意味着神童长大后一定会走下神坛啊?可从古至今,神童为何频频陨落呢?
古人选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事时,将“仲永之伤”放在首位。早出名与人生不幸有什么关系?过早成功就容易变得懒惰和傲慢,这是人性的弱点。因懒惰而没有发展的前景,因傲慢而树敌太多。
神童的光环让孩子小小年纪时就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由于倍受关注,孩子被功利主义的色彩笼罩,渐渐地迷失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套中,加上急于展现自己,自小就多了一分浮躁。也常常由于骄傲变得懒惰,他们原本引以为傲的智力得不到后天的巩固,最终往往沦为普通人。林妙可艺考落榜就是一个例子。
最糟糕的是,由于神童成名太早,聪明外露,不知道隐藏,也因傲慢而树敌太多,长大工作后也时常忘记尊重领导和前辈。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孔融多次冒犯曹操,诸葛恪多次侮辱张昭,都最终被血腥报复。
神童过分注重智商发展,忽略情商等其他更重要的能力培养和性格塑造。人造神童是拔苗助长(违背身心发展规律),是功利教育的牺牲品(心态浮橾骄傲),是短视教育的必然结果(只注重智商开发)。神童的培养,其实是在摧残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不曾循序渐进,必将物极必反。因此,神童往往就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再无人过问,再无人关注。
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人造神童“抢跑”了,违反了身心发展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出局”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教育最根本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塑造,个人素质的提升远比知识的灌输重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发展健全的人格,激发孩子的潜能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
总之,任何以神童、状元为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教育都是注定失败的。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循序渐进、不要攀比,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理智的教育!
成功在于大小而不在早晚。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的步伐有多快,而是你走得有多远,最终实现了多大的梦想!
苏洵的大器晚成远胜于伤仲永的昙花一现!

《伯乐快乐教育》建议:[1]按照孩子身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活动
[2]抓住敏感期、关键期,教育成效事半功倍
[3]教育活动不只是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塑造健全的身心
[4]不断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逐渐将兴趣变成事业
[5]教育孩子不是为了第一,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6]放下神童情节,放下功利的心,放下虚伪的面子,不要拔苗助长。 查看全部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可你是否真正的思考过故事背后的问题?一个天才儿童为何昙花一现?曾经有着“贤于材人远矣”的他之后的生活又该如何?
中国人神童情结历来严重,这应该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诉求吧。历史上关于神童的记载,可谓异彩纷呈:曹植七步成诗、甘罗十二岁官拜上卿、诸葛恪成年便成了太子宾友……如今,家家都在打造神童,让孩子超前学习,这些孩子不仅知识面广,特长也多。当同龄人在玩泥巴过家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表演唐诗宋词背诵,熟读论语三字经,甚至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与高考状元相比,人们更期盼神童。因为在人们心目中,神童就是那种天资聪明,不需要努力就可超越常人的一类人,而高考状元却是苦学拼杀出来的。家有神童好处多,不仅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家长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可以不劳而获成为梦寐以求的“天才的父母”。多少家长为了帮助孩子考上好大学,常年陪伴监督孩子学习,没有电视没有麻将,在家里走路说话还得小心翼翼。可到头来,也未必天遂人愿。因此,心中时常期盼:老天爷呀,让我家小王子成为神童吧!神童情节反映出的是不劳而获的心理。
可往往事与愿违,神童长大后却不再神。方仲永生五年,作诗传一乡秀才观之,到二十岁时却泯然众人矣。魏永康,3岁学完初中课程,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被中科院录取硕博连读,最终因为生活无法自理不会和别人交流,硕士肄业。
历史重演的背后必有规律。理智分析神童事件,可以得出“神童必然陨落”的结论,即神童长大后将走下神坛。或许你很反对这个结论,但请稍安毋躁,我们先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神童是何方神圣?他们或许如陶哲轩一样对数学有极高的天赋,7岁进入高中,9岁进入大学,后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又或许同玛利亚·阿涅西一般在语言上有不小的成就,5岁便懂法语和意大利语,13岁更能懂希腊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拉丁语等。也可能是在哲学、棋类、艺术、宗教等领域成果不小而年纪不大的人。他们的共性就是天资聪明、智商超群。我称之为天生的神童。
当然,神童还有另一个重要来源:由于家长的超前早教而远超出了同龄人的孩子。一岁便学三岁的知识,三岁就掌握了六岁的知识,以此类推,让孩子尽早地掌握与年龄不符的知识。我称之为人造的神童。此文不涉及天生的神童,主要分析人造的神童,因为前者的数量凤毛麟角。
其次,成功人士与神童存在必然联系吗?世人眼中的成功可归纳为有权、有钱、有地位,其职业可对应官员、企业家和科学家等。在官场,没有高超情商,难以当上高管。官场如战场,为官者须谨言慎行,甚至如履薄冰。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求洞察人心,另一方面要管控情绪。另外,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古人云:朝中无人不做官。甚至需要结交党羽,才能青云直上。“接待就是生产力!”多么生动地描述了官场中经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一切,我们也无需惊讶,因为这并不是当代的特例,也不是中国的特例,官场历来如此。
企业家又是哪一类人呢?这一词源于法语,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企业家是善于发现商机、敢于冒险、整合资源、擅长解决问题的人,特别需要洞察力、高情商、胆识、意志力,并不突出知识的多寡、智商的高低。放眼当代中国,获得巨大成就的商人:阿里巴巴的马云,万达的王健林,华为的任正菲,无一毕业于世人追捧的名牌大学,他们最明显的共性是坚强的意志力。马云常说自己不是聪明人,否则杭州师范大学不会考三次才成功。
与前二者相比,科学家需要不凡的智商,但更需要好奇心、专注力、意志力以及想象力。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无一例外都拥有对研究的执着和对探索的热情。达芬奇一生有无数伟大作品、发明与创新,而且涉及诸多领域(艺术、工程、生物等),这源于他强大的好奇心。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沉浸在自己的科学实验中常常忘记吃饭,这源于他对科学研究的专注。爱迪生失败了一千多次才最终发明电灯泡……科学家大胆想象,敢于探索,不停钻研,才成就了伟大的发明、发现与创新。
可见,成功人士在成功的道路上,除了机遇、运气等人为不可控因素外,智商并不起决定作用。然而,人造的神童往往依据智商来判断,他们与成功人士交集很小很小。
最后,人造的神童为何会陨落?现在我们更困惑的是:即便神童与成功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意味着神童长大后一定会走下神坛啊?可从古至今,神童为何频频陨落呢?
古人选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事时,将“仲永之伤”放在首位。早出名与人生不幸有什么关系?过早成功就容易变得懒惰和傲慢,这是人性的弱点。因懒惰而没有发展的前景,因傲慢而树敌太多。
神童的光环让孩子小小年纪时就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由于倍受关注,孩子被功利主义的色彩笼罩,渐渐地迷失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套中,加上急于展现自己,自小就多了一分浮躁。也常常由于骄傲变得懒惰,他们原本引以为傲的智力得不到后天的巩固,最终往往沦为普通人。林妙可艺考落榜就是一个例子。
最糟糕的是,由于神童成名太早,聪明外露,不知道隐藏,也因傲慢而树敌太多,长大工作后也时常忘记尊重领导和前辈。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孔融多次冒犯曹操,诸葛恪多次侮辱张昭,都最终被血腥报复。
神童过分注重智商发展,忽略情商等其他更重要的能力培养和性格塑造。人造神童是拔苗助长(违背身心发展规律),是功利教育的牺牲品(心态浮橾骄傲),是短视教育的必然结果(只注重智商开发)。神童的培养,其实是在摧残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不曾循序渐进,必将物极必反。因此,神童往往就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再无人过问,再无人关注。
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人造神童“抢跑”了,违反了身心发展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出局”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教育最根本的作用是对人格的塑造,个人素质的提升远比知识的灌输重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发展健全的人格,激发孩子的潜能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
总之,任何以神童、状元为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教育都是注定失败的。顺应天性、尊重个性、循序渐进、不要攀比,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理智的教育!
成功在于大小而不在早晚。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你的步伐有多快,而是你走得有多远,最终实现了多大的梦想!
苏洵的大器晚成远胜于伤仲永的昙花一现!

《伯乐快乐教育》建议:[1]按照孩子身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活动
[2]抓住敏感期、关键期,教育成效事半功倍
[3]教育活动不只是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塑造健全的身心
[4]不断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逐渐将兴趣变成事业
[5]教育孩子不是为了第一,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6]放下神童情节,放下功利的心,放下虚伪的面子,不要拔苗助长。

为什么我们会被神曲洗脑?

亲子教育Quenti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7 次浏览 • 2018-10-16 14:01 • 来自相关话题

教育路上也要唱好爱的神曲

作者:胡理乐 微信公众号: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有人说,毁掉一首你喜欢的歌最快的方式就是将这首歌设为闹铃。
然后在每一个梦想叫不醒你的早上,这首曾经让你爱到无法自拔的歌曲,可能会在很多个早上令你抓狂,喜欢从此不再那么纯粹,五味陈杂,卧室里弥漫起说不出的味道。
但似乎有一种歌,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就算你把它设置成闹铃,当你某月某日经过某条市井小巷,听到她时,还是会禁不住踩着音乐的节奏蹦跶地走路,有时候头还会摇一摇,或者你会想起很多个挣扎的早晨,你在床上和被子缠绵,音乐没次响起,你都响用力按掉。
这种歌可能叫做洗脑神曲。
从《忐忑》到《最炫民族风》,从《江南Style》到 《PPAP》……洗脑神曲总是能以一种不平凡的画风惊艳你的耳朵。
也有不少人,一开始总是不能适应,出现耳鸣,甚至心慌气短的感觉。但是洗脑神曲的魔力超出你的想象。只要出现过症状的人反复多听到几次,症状就会缓解,甚至转变成不可描述的快感。在不经意间,哼起这首歌,自己本来无意识,突然自己从梦里惊醒,发现自己怎么哼唱起了神曲呢?这时候你会把自己都吓一跳。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问题求助帖:云南姑娘是不是都会种蛊?
有一个特别机智的回复,答主反问:山东人是不是都会开挖掘机呢?接着将以偏概全的地图炮狠批一通,在文末,答主还调侃道:你们不要得罪或伤害云南姑娘,她们真的会种蛊,我曾经就认识一位云南姑娘,在负心汉抛弃她远去的时候,她在负心汉的背后念着咒语:阿哩哩,阿哩哩,阿哩阿哩哩~
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神曲洗脑呢?
其实,生活就是“洗脑”与“被洗脑”。
比如商业广告,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可口可乐,是不是这家公司就不需要做广告了呢?并不。我们已经知道,新出生的孩子可能还并不知道,因此可口可乐的广告还在持续进入公交站牌、地铁站、互联网、甚至校园。“洗脑”并不是让你知道一种东西,而是让你不停地注意到这个世界有这种东西存在,而且还会让你相信,这是一件好东西。
[h2]我们先来想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使人相信某件事,也使人不去相信另一件事。那么教育其实也离不开“洗脑”的环节。[/h2]教育界,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重复与模仿(repetition and imitation)。这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尤为常见。学英语,我们一次一次重复某个单词的发音,像鹦鹉学舌般,模仿Native Speaker的洋腔洋调,最终仿佛我们的口语也能够有模有样了。这种主动重复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洗脑的过程。
神曲的洗脑其实也是一种神一般的存在。神曲本身没有说“来来来,大家都来模仿我,重复我啊,” 而是先吸引了一部分的注意,这部分人会帮助神曲完成洗脑更多人的光荣使命。所以到头来,作为神曲的听众,我们是被动重复了神曲的收听。因为神曲的接受力和传播力超强,因此它在生活中的出现率也就高,迅速占领了各种接地气的场所:美发沙龙、小吃街、商场、小店、超市、广场…… “今天早上室友的闹钟歌曲对面教室又在放,就连不怎么会唱歌的我,终于又有了一首在KTV可以吼几句的新歌了。”在被动重复中,学习能力超强的人类成功模仿了神曲。
教育或许也能从神曲中找到一些可取的东西吧。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要有独特审美,要吸引被教育者。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也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审查,不能无法无天地特立独行。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过程也要注重重复和模仿,让学习者主动或被动重复教育的内容,达到潜移默化地效果。

像神曲一样,教育孩子不能唠叨不停,那样孩子可能真的会把你的话当神曲,左耳进右耳出。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故事不求永远被世界铭记,只求曾经在合适的时间里,给过这个时代正面积极的影响。

教育有时就像神曲,唱好一首教育的神曲多不容易,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唱神曲。 查看全部

教育路上也要唱好爱的神曲

作者:胡理乐 微信公众号: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有人说,毁掉一首你喜欢的歌最快的方式就是将这首歌设为闹铃。

然后在每一个梦想叫不醒你的早上,这首曾经让你爱到无法自拔的歌曲,可能会在很多个早上令你抓狂,喜欢从此不再那么纯粹,五味陈杂,卧室里弥漫起说不出的味道。
但似乎有一种歌,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就算你把它设置成闹铃,当你某月某日经过某条市井小巷,听到她时,还是会禁不住踩着音乐的节奏蹦跶地走路,有时候头还会摇一摇,或者你会想起很多个挣扎的早晨,你在床上和被子缠绵,音乐没次响起,你都响用力按掉。
这种歌可能叫做洗脑神曲。
从《忐忑》到《最炫民族风》,从《江南Style》到 《PPAP》……洗脑神曲总是能以一种不平凡的画风惊艳你的耳朵。
也有不少人,一开始总是不能适应,出现耳鸣,甚至心慌气短的感觉。但是洗脑神曲的魔力超出你的想象。只要出现过症状的人反复多听到几次,症状就会缓解,甚至转变成不可描述的快感。在不经意间,哼起这首歌,自己本来无意识,突然自己从梦里惊醒,发现自己怎么哼唱起了神曲呢?这时候你会把自己都吓一跳。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问题求助帖:云南姑娘是不是都会种蛊?
有一个特别机智的回复,答主反问:山东人是不是都会开挖掘机呢?接着将以偏概全的地图炮狠批一通,在文末,答主还调侃道:你们不要得罪或伤害云南姑娘,她们真的会种蛊,我曾经就认识一位云南姑娘,在负心汉抛弃她远去的时候,她在负心汉的背后念着咒语:阿哩哩,阿哩哩,阿哩阿哩哩~
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神曲洗脑呢?
其实,生活就是“洗脑”与“被洗脑”。
比如商业广告,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可口可乐,是不是这家公司就不需要做广告了呢?并不。我们已经知道,新出生的孩子可能还并不知道,因此可口可乐的广告还在持续进入公交站牌、地铁站、互联网、甚至校园。“洗脑”并不是让你知道一种东西,而是让你不停地注意到这个世界有这种东西存在,而且还会让你相信,这是一件好东西。
[h2]我们先来想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使人相信某件事,也使人不去相信另一件事。那么教育其实也离不开“洗脑”的环节。[/h2]教育界,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重复与模仿(repetition and imitation)。这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尤为常见。学英语,我们一次一次重复某个单词的发音,像鹦鹉学舌般,模仿Native Speaker的洋腔洋调,最终仿佛我们的口语也能够有模有样了。这种主动重复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洗脑的过程。
神曲的洗脑其实也是一种神一般的存在。神曲本身没有说“来来来,大家都来模仿我,重复我啊,” 而是先吸引了一部分的注意,这部分人会帮助神曲完成洗脑更多人的光荣使命。所以到头来,作为神曲的听众,我们是被动重复了神曲的收听。因为神曲的接受力和传播力超强,因此它在生活中的出现率也就高,迅速占领了各种接地气的场所:美发沙龙、小吃街、商场、小店、超市、广场…… “今天早上室友的闹钟歌曲对面教室又在放,就连不怎么会唱歌的我,终于又有了一首在KTV可以吼几句的新歌了。”在被动重复中,学习能力超强的人类成功模仿了神曲。
教育或许也能从神曲中找到一些可取的东西吧。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要有独特审美,要吸引被教育者。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也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审查,不能无法无天地特立独行。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过程也要注重重复和模仿,让学习者主动或被动重复教育的内容,达到潜移默化地效果。

像神曲一样,教育孩子不能唠叨不停,那样孩子可能真的会把你的话当神曲,左耳进右耳出。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故事不求永远被世界铭记,只求曾经在合适的时间里,给过这个时代正面积极的影响。

教育有时就像神曲,唱好一首教育的神曲多不容易,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唱神曲。

功利教育能走多远?

亲子教育鹿角不会断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5 次浏览 • 2018-10-14 19:40 • 来自相关话题

一个一心想攒大钱而又不愿打拼的人问富人:“攒钱的秘密是什么?”

富人回答:“不要总想着如何攒钱,这样反而很难攒到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多为社会做点事,钱自然就有了。”
“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门心思想攒钱的人却难攒到钱,而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并服务社会的人却攒到了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美好愿望!先不讨论子女能否变成龙变成凤,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助长了家长的功利心是肯定的,正是这颗千年不衰十分“顽强”的功利心,一步步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功利教育的巅峰。
教育与攒钱一样,当它变得急功近利时,教育就走不远了,也走不好了。这是由功利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功利教育,鼠目寸光!
把“考上好大学,谋个高文凭”作为教育的终点,教育就只能以分数论英雄。
什么性格塑造,什么情商锻炼,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技艺特长,什么习惯养成,只要它不考,就没人去管。
什么兴趣爱好,什么梦想志向,统统都得让步于分数排行。
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只要能为考试加分就是有用的兴趣特长。
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功利教育,拔苗助长!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胎儿耳朵尚未长成,就整天被莫扎特音乐环绕。
婴儿视力尚且模糊,就被迫进入杜曼闪卡世界。
幼儿的发育主要依赖游戏、故事和想像,但他们的成长却被智力开发活动扭曲,他们的世界被唐诗宋词占据,被加减乘除塞满。
运动、游戏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但他们的时间几乎全部被学习占用。白天上学校,晚上做作业,周末兴趣班,周而复始,一点时间也不愿被“浪费”。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了解异性,渴望接触异性,这是人性的本能,可是青春被压抑,“恋爱”被禁止;青春期的学生逐步走向人格独立,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可是个性遭到打压,叛逆视作恶魔。貌似只有刻苦学习,听从父母安排,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鸟儿的翅膀尚未长出羽毛,就要教它飞翔?!
功利教育,压抑个性!
一套试题,筛选全国考生。
一套教材,教育所有学生。
一个答案,评判正确是非。
压抑了个性,禁锢了想象。
人生千百态,一把尺子怎能量?
天下三百行,行行都能出栋梁!
教育不该是工厂化批量生产,而应该在农田里定株培养。
鼠目寸光、拔苗助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与志向,反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且不说近视、肥胖、体育水平下降,更让人揪心的是厌学逃学、沉迷游戏、甚至抑郁自杀等越演越烈的社会现象。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尚未成熟、身心正在快速发育的人,然后才是一名学生。教育者无论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教育活动必须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农民都知道不能拔苗助长,可功利教育中浮躁的家长却早已忘记。这种目光短浅、牺牲成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自然无法避免出现诸多身心健康问题!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
状元?他们的确在考场上叱咤风云!可是在社会上却不一定出类拔萃。真不知道,当今风流人物里谁曾是状元郎?
天之骄子?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可毕业季却又为何如此迷茫?教育到底教会了他们什么?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除了功利的教育机构,当数风清扬般的家长,目标仅定在杭州师范大学,哪怕重考2次、3次,只为培养一个风清扬。
为什么胜利属于风清扬?因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因为远离功利教育,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个性,激发孩子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班里的第一。
唯有兴趣爱好、终身学习,才能助孩子人生启航。
唯有梦想志向,才能给孩子诗和远方,人生就不会迷茫。
这一切的一切,却好像已丢失在应试的战场。
师范大学又怎样?永不放弃就敢闯!
高考落榜又怎样?是金子总会闪光!
放下功利,精心雕刻,必能打造一方美玉——国之栋梁!
放下功利,不再浮躁,总能等到鲜花绽放——满庭芬芳!
放下功利,不断超越,就能实现扬帆起航——诗和远方! 查看全部

一个一心想攒大钱而又不愿打拼的人问富人:“攒钱的秘密是什么?”

富人回答:“不要总想着如何攒钱,这样反而很难攒到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多为社会做点事,钱自然就有了。”
“就这么简单?”
“是的,就这么简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门心思想攒钱的人却难攒到钱,而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并服务社会的人却攒到了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美好愿望!先不讨论子女能否变成龙变成凤,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助长了家长的功利心是肯定的,正是这颗千年不衰十分“顽强”的功利心,一步步将中国的教育推向了功利教育的巅峰。
教育与攒钱一样,当它变得急功近利时,教育就走不远了,也走不好了。这是由功利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功利教育,鼠目寸光!
把“考上好大学,谋个高文凭”作为教育的终点,教育就只能以分数论英雄。
什么性格塑造,什么情商锻炼,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技艺特长,什么习惯养成,只要它不考,就没人去管。
什么兴趣爱好,什么梦想志向,统统都得让步于分数排行。
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只要能为考试加分就是有用的兴趣特长。
素质教育变成口号,应试教育大行其道!
功利教育,拔苗助长!
一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胎儿耳朵尚未长成,就整天被莫扎特音乐环绕。
婴儿视力尚且模糊,就被迫进入杜曼闪卡世界。
幼儿的发育主要依赖游戏、故事和想像,但他们的成长却被智力开发活动扭曲,他们的世界被唐诗宋词占据,被加减乘除塞满。
运动、游戏是小学生的第二生命,可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但他们的时间几乎全部被学习占用。白天上学校,晚上做作业,周末兴趣班,周而复始,一点时间也不愿被“浪费”。
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渴望了解异性,渴望接触异性,这是人性的本能,可是青春被压抑,“恋爱”被禁止;青春期的学生逐步走向人格独立,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可是个性遭到打压,叛逆视作恶魔。貌似只有刻苦学习,听从父母安排,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鸟儿的翅膀尚未长出羽毛,就要教它飞翔?!
功利教育,压抑个性!
一套试题,筛选全国考生。
一套教材,教育所有学生。
一个答案,评判正确是非。
压抑了个性,禁锢了想象。
人生千百态,一把尺子怎能量?
天下三百行,行行都能出栋梁!
教育不该是工厂化批量生产,而应该在农田里定株培养。
鼠目寸光、拔苗助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与志向,反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且不说近视、肥胖、体育水平下降,更让人揪心的是厌学逃学、沉迷游戏、甚至抑郁自杀等越演越烈的社会现象。
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尚未成熟、身心正在快速发育的人,然后才是一名学生。教育者无论家长和老师,都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教育活动必须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农民都知道不能拔苗助长,可功利教育中浮躁的家长却早已忘记。这种目光短浅、牺牲成长、压抑个性的功利教育,自然无法避免出现诸多身心健康问题!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
状元?他们的确在考场上叱咤风云!可是在社会上却不一定出类拔萃。真不知道,当今风流人物里谁曾是状元郎?
天之骄子?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可毕业季却又为何如此迷茫?教育到底教会了他们什么?
功利教育谁是赢家?除了功利的教育机构,当数风清扬般的家长,目标仅定在杭州师范大学,哪怕重考2次、3次,只为培养一个风清扬。
为什么胜利属于风清扬?因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因为远离功利教育,顺应孩子天性,尊重孩子个性,激发孩子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班里的第一。
唯有兴趣爱好、终身学习,才能助孩子人生启航。
唯有梦想志向,才能给孩子诗和远方,人生就不会迷茫。
这一切的一切,却好像已丢失在应试的战场。
师范大学又怎样?永不放弃就敢闯!
高考落榜又怎样?是金子总会闪光!
放下功利,精心雕刻,必能打造一方美玉——国之栋梁!
放下功利,不再浮躁,总能等到鲜花绽放——满庭芬芳!
放下功利,不断超越,就能实现扬帆起航——诗和远方!









反思应试教育,展望教育未来

亲子教育nzq13838802433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3 次浏览 • 2018-10-14 19:39 • 来自相关话题

在环保领域奋斗多年终于谋得教授职位,我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愕然的决定——放弃现有职业上的一切,选择快乐教育事业。很多人问我:“你终于熬出头了,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不想再熬了!”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不想再迷迷糊糊地过日子了。
其实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践行、宣传快乐教育,也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也想把连续记录了7年的《爸爸日记》整理发表,力求知行合一。
总之,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规划我心心念念的教育事业。我是被教育耽搁的一代,知识装得太多,梦想装得太少;想法太多,行动太少。
人生难有第二次选择机会,虽然我最青春的年华已不再,但是青春的姿态与年龄无关。德国留学一年的深思,帮我鼓起勇气从头再来,一切只为追逐梦想!
我利用闲暇时光,把自己的教育感悟分享到了互联网上,也向一些网友透露了自己准备些书的想法。
“应试教育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谁会买你的书?”有人听说我的第一本书的主题是应试教育,立刻表示怀疑。
“真的人人都知道吗?那为何从不见有人站出来去改变?
如果真的都知道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是火坑,为什么还要逼着孩子往里跳?是亲生的吗?”我带着几分讥笑。
“国民没有清醒,鲁迅就会不停呐喊!我要学习鲁迅不停呐喊。”
我潜心研究快乐教育,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但后来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很难相信教育中有快乐,甚至不少关心我的朋友、同事多次劝我回头。
有家长问:“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地玩吗?学习啥的不用管?”
也有教授给了定论:“快乐教育只适用于低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必须刻苦学习,管它学习快乐不快乐!”
更多的教育者担忧,“快乐教育虽好,快乐与学习,可一石二鸟,但应试教育当道,教育怎么可能快乐?”
反复听到这些话语,我的眼前浮现了梵高。纵使梵高的画再高,可同时代没人欣赏。我不要做教育事业的梵高,我害怕多年专研的武功秘笈“快乐教育方法”无人问津,但我深深知道它是厌学逃学孩子的救命稻草,它是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法宝。
应试教育的问题,当真谁都知道?
不!大家只是“知晓”,并没有彻底认清真相。
总以为抑郁自杀、厌学逃学是别人家孩子的问题,自已家的孩子还是会乖乖听话刻苦学习的。但我认为,如果孩子缺乏兴趣爱好,没有梦想志向,这样的家长就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没有兴趣梦想,人生了无生趣。
我们是要培养只有能力混日子的孩子,还是希望培养拥有精彩幸福人生的孩子?
虽然在第一篇序文中我高呼“功利教育没有赢家!”,但不一定能引起反响。因此,我要写这本书,这必须是我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我要竭尽所能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唤醒更多焦虑浮躁的家长。
认识清楚了又怎样?
应试已当道,素质成口号。
错!应试教育并非必然,素质教育国家一直在提倡。
“应试”是国家现阶段缺乏更好的人才选拔方法而选择的无奈之举,而最终的“应试教育”却是焦虑浮躁的家长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机构促成的。
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因而拔苗助长;功利教育机构投其所好,从而助推功利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诸如此类的功利广告助长了家长的浮躁,极大助推了教育的功利。
家长盼望子女成为状元,因此,学校一心打造状元,高校全力争夺状元。
可是,社会精英名流、历史风云人物,谁又是状元郎?
其实,状元学霸只是时间精力使用不均衡的一群人,因为只有把全部时间精力投在学习上,才有可能霸占成绩排行榜。如果我孩子不小心考了第一,我会提醒他,“嘿嘿,注意时间的分配,你花在知识学习上的时间是不是太多了?好久不见你的作品了?”
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开玩笑,谁敢拿孩子的教育开玩笑?
方向比方法重要!
只有认清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问题,我们才能为孩子选择更正确的教育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方法才用得上。
因此,我放下手中正在撰写的《快乐教育方法》和《爸爸日记》,决定先写此书,全力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期与广大教育人士共同讨论、反思中国的功利教育,共同寻找教育的方向。
反思过去,启迪当下,筹谋未来,我们一定能为孩子找到更正确的教育方向!
文/胡理乐
此图是全书的提纲









长按识别图片关注
定期推送高效学习方法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
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查看全部

在环保领域奋斗多年终于谋得教授职位,我却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愕然的决定——放弃现有职业上的一切,选择快乐教育事业。很多人问我:“你终于熬出头了,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不想再熬了!”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不想再迷迷糊糊地过日子了。
其实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践行、宣传快乐教育,也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也想把连续记录了7年的《爸爸日记》整理发表,力求知行合一。
总之,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规划我心心念念的教育事业。我是被教育耽搁的一代,知识装得太多,梦想装得太少;想法太多,行动太少。
人生难有第二次选择机会,虽然我最青春的年华已不再,但是青春的姿态与年龄无关。德国留学一年的深思,帮我鼓起勇气从头再来,一切只为追逐梦想!
我利用闲暇时光,把自己的教育感悟分享到了互联网上,也向一些网友透露了自己准备些书的想法。
“应试教育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谁会买你的书?”有人听说我的第一本书的主题是应试教育,立刻表示怀疑。
“真的人人都知道吗?那为何从不见有人站出来去改变?
如果真的都知道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是火坑,为什么还要逼着孩子往里跳?是亲生的吗?”我带着几分讥笑。
“国民没有清醒,鲁迅就会不停呐喊!我要学习鲁迅不停呐喊。”
我潜心研究快乐教育,一直在写快乐教育文章和专著。但后来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很难相信教育中有快乐,甚至不少关心我的朋友、同事多次劝我回头。
有家长问:“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快乐地玩吗?学习啥的不用管?”
也有教授给了定论:“快乐教育只适用于低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必须刻苦学习,管它学习快乐不快乐!”
更多的教育者担忧,“快乐教育虽好,快乐与学习,可一石二鸟,但应试教育当道,教育怎么可能快乐?”
反复听到这些话语,我的眼前浮现了梵高。纵使梵高的画再高,可同时代没人欣赏。我不要做教育事业的梵高,我害怕多年专研的武功秘笈“快乐教育方法”无人问津,但我深深知道它是厌学逃学孩子的救命稻草,它是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法宝。
应试教育的问题,当真谁都知道?
不!大家只是“知晓”,并没有彻底认清真相。
总以为抑郁自杀、厌学逃学是别人家孩子的问题,自已家的孩子还是会乖乖听话刻苦学习的。但我认为,如果孩子缺乏兴趣爱好,没有梦想志向,这样的家长就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没有兴趣梦想,人生了无生趣。
我们是要培养只有能力混日子的孩子,还是希望培养拥有精彩幸福人生的孩子?
虽然在第一篇序文中我高呼“功利教育没有赢家!”,但不一定能引起反响。因此,我要写这本书,这必须是我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我要竭尽所能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唤醒更多焦虑浮躁的家长。
认识清楚了又怎样?
应试已当道,素质成口号。
错!应试教育并非必然,素质教育国家一直在提倡。
“应试”是国家现阶段缺乏更好的人才选拔方法而选择的无奈之举,而最终的“应试教育”却是焦虑浮躁的家长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机构促成的。
家长望子成龙心太切,因而拔苗助长;功利教育机构投其所好,从而助推功利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诸如此类的功利广告助长了家长的浮躁,极大助推了教育的功利。
家长盼望子女成为状元,因此,学校一心打造状元,高校全力争夺状元。
可是,社会精英名流、历史风云人物,谁又是状元郎?
其实,状元学霸只是时间精力使用不均衡的一群人,因为只有把全部时间精力投在学习上,才有可能霸占成绩排行榜。如果我孩子不小心考了第一,我会提醒他,“嘿嘿,注意时间的分配,你花在知识学习上的时间是不是太多了?好久不见你的作品了?”
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开玩笑,谁敢拿孩子的教育开玩笑?
方向比方法重要!
只有认清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问题,我们才能为孩子选择更正确的教育方向;只有方向正确,方法才用得上。
因此,我放下手中正在撰写的《快乐教育方法》和《爸爸日记》,决定先写此书,全力梳理应试教育的问题,以期与广大教育人士共同讨论、反思中国的功利教育,共同寻找教育的方向。
反思过去,启迪当下,筹谋未来,我们一定能为孩子找到更正确的教育方向!
文/胡理乐
此图是全书的提纲









长按识别图片关注
定期推送高效学习方法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
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素质教育的“素质”去哪了?

亲子教育hgjd3j1asx0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1 次浏览 • 2018-10-14 18:58 • 来自相关话题

文/胡理乐邵静先 陈旭伯乐快乐教育(微信公众号:blkljy)图/互联网

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早在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江泽民在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素质教育在民众的呼声里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响亮口号。








2017年即将开启,三十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似乎只是“大学的大楼拔地而起,真正的大师却踪影难觅”;似乎只是每一年都成为“就业最难季”;似乎只是孩子的乘法口诀秒杀西方,而近视率、肥胖指数也远超欧美;似乎只是各种辅导机构有如蝗虫过境,……可见素质教育依然面临骨感的现实。
素质教育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提出的呢?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那种教育模式把学生束缚在考卷上,只得死记硬背,不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视野开阔、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时代所需;另一方面,物质社会市场经济的汹涌来袭也催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更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此外,我国基础教育偏爱成绩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对学生缺乏个性的培养、缺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卷面成绩导致“老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现象的出现。此时此刻,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时代心跳。








当今时代,复合型人才成为了的稀缺品。中国人对人才的定义常总结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素质教育的初衷真的实现了吗?为什么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却越来越与“素质”搭不上边?为什么在提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背景下,输出的却是“高分低能儿”?社会在热烈倡议素质教育的同时,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却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人们在提倡增强创新能力的同时,各种考试押题资料、独家猜题宝典却成为畅销书;人们呼唤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童年,青少年轻生、犯罪、吸毒等问题却仍是社会焦点。现实引人思考: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吗?








素质教育的“素质”去哪里了?素质教育的现实何以如此?
首先,国家选人和育人存在不协调现象,国家打造的“重点大学”,并不是那些综合素质强的孩子想进就能进的。相反,高分才是王道!因此,国家一方面强调培育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仅仅通过分数或者说考试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再者,家庭教育值得反思。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也在孩子的教育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在国家制造重点大学这个门槛后,家长为了跨越这个门槛只能让孩子为了分数而学习,完全忽略了“成绩并不是人才判断的唯一标准”。急功近利的他们往往忘记思考:文凭只是块敲门砖,能力才是提高工作业绩和生活质量的砝码。
此外,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园地,作为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应该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但是,高考上线率、升学率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也成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评判标准,从而影响学校的生源。学校教育只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而将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放在一边。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慢慢变成应试教育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综合造成的。它体现了一个社会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那我们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在很多国外学校,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如此考核更为客观和公正。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西方,社会实践也很重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浇灌者,而是一位指引者。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亲和无拘束,鼓励团队协作。西方的基础教育允许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侧重选修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此外,西方的很多著名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各个学校都有一套独特的自主评判人才的理念。
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人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否降低一点”?他们建议:国家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已证明,“全面”发展无法实现。因为很多被贴上“优秀人才”的人也未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同时吸收众多信息,所以全面发展并不现实。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元素,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更多的可能是T字形人才。何为T字形人才?上面的横线代表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下面的竖线则代表他的特长、兴趣和爱好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被称为“术业有专攻”。








也有人提出我们可以考虑开设私立大学。他们认为企业家创办的学校能够在某些方面更好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只有充分让市场经济发挥杠杆作用,才能使教育不再是一种形式,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有力的人才制造基地。
素质教育到底何去何从?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认清什么是“教育”,然后一起去把她的“素质”找回来!
阅读上述关于“素质教育”的提议,您最赞同哪一种?
A.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培养T型创新人才
C.扩大私立大学建设
D.其他建议(请简要填写分享)
其他建议请填写: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将快乐教育进行到底! 查看全部

文/胡理乐邵静先 陈旭伯乐快乐教育(微信公众号:blkljy)图/互联网

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早在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江泽民在十五大进一步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素质教育在民众的呼声里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响亮口号。








2017年即将开启,三十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似乎只是“大学的大楼拔地而起,真正的大师却踪影难觅”;似乎只是每一年都成为“就业最难季”;似乎只是孩子的乘法口诀秒杀西方,而近视率、肥胖指数也远超欧美;似乎只是各种辅导机构有如蝗虫过境,……可见素质教育依然面临骨感的现实。
素质教育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中提出的呢?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那种教育模式把学生束缚在考卷上,只得死记硬背,不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视野开阔、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时代所需;另一方面,物质社会市场经济的汹涌来袭也催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更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此外,我国基础教育偏爱成绩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对学生缺乏个性的培养、缺乏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味追求卷面成绩导致“老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现象的出现。此时此刻,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时代心跳。








当今时代,复合型人才成为了的稀缺品。中国人对人才的定义常总结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素质教育的初衷真的实现了吗?为什么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却越来越与“素质”搭不上边?为什么在提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背景下,输出的却是“高分低能儿”?社会在热烈倡议素质教育的同时,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却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人们在提倡增强创新能力的同时,各种考试押题资料、独家猜题宝典却成为畅销书;人们呼唤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童年,青少年轻生、犯罪、吸毒等问题却仍是社会焦点。现实引人思考: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吗?








素质教育的“素质”去哪里了?素质教育的现实何以如此?
首先,国家选人和育人存在不协调现象,国家打造的“重点大学”,并不是那些综合素质强的孩子想进就能进的。相反,高分才是王道!因此,国家一方面强调培育综合素质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又仅仅通过分数或者说考试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再者,家庭教育值得反思。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也在孩子的教育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在国家制造重点大学这个门槛后,家长为了跨越这个门槛只能让孩子为了分数而学习,完全忽略了“成绩并不是人才判断的唯一标准”。急功近利的他们往往忘记思考:文凭只是块敲门砖,能力才是提高工作业绩和生活质量的砝码。
此外,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园地,作为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应该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但是,高考上线率、升学率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也成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评判标准,从而影响学校的生源。学校教育只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而将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放在一边。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慢慢变成应试教育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综合造成的。它体现了一个社会在资源分配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那我们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的教育理念。在很多国外学校,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如此考核更为客观和公正。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在西方,社会实践也很重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这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浇灌者,而是一位指引者。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亲和无拘束,鼓励团队协作。西方的基础教育允许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侧重选修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此外,西方的很多著名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各个学校都有一套独特的自主评判人才的理念。
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有人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否降低一点”?他们建议:国家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已证明,“全面”发展无法实现。因为很多被贴上“优秀人才”的人也未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可能同时吸收众多信息,所以全面发展并不现实。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元素,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更多的可能是T字形人才。何为T字形人才?上面的横线代表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下面的竖线则代表他的特长、兴趣和爱好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被称为“术业有专攻”。








也有人提出我们可以考虑开设私立大学。他们认为企业家创办的学校能够在某些方面更好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只有充分让市场经济发挥杠杆作用,才能使教育不再是一种形式,才能使教育真正成为有力的人才制造基地。
素质教育到底何去何从?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认清什么是“教育”,然后一起去把她的“素质”找回来!
阅读上述关于“素质教育”的提议,您最赞同哪一种?
A.不必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培养T型创新人才
C.扩大私立大学建设
D.其他建议(请简要填写分享)
其他建议请填写:
教育的方向是幸福,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将快乐教育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