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被神曲洗脑?


教育路上也要唱好爱的神曲

作者:胡理乐 微信公众号:快乐的学习更高效

有人说,毁掉一首你喜欢的歌最快的方式就是将这首歌设为闹铃。

然后在每一个梦想叫不醒你的早上,这首曾经让你爱到无法自拔的歌曲,可能会在很多个早上令你抓狂,喜欢从此不再那么纯粹,五味陈杂,卧室里弥漫起说不出的味道。
但似乎有一种歌,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就算你把它设置成闹铃,当你某月某日经过某条市井小巷,听到她时,还是会禁不住踩着音乐的节奏蹦跶地走路,有时候头还会摇一摇,或者你会想起很多个挣扎的早晨,你在床上和被子缠绵,音乐没次响起,你都响用力按掉。
这种歌可能叫做洗脑神曲。
从《忐忑》到《最炫民族风》,从《江南Style》到 《PPAP》……洗脑神曲总是能以一种不平凡的画风惊艳你的耳朵。
也有不少人,一开始总是不能适应,出现耳鸣,甚至心慌气短的感觉。但是洗脑神曲的魔力超出你的想象。只要出现过症状的人反复多听到几次,症状就会缓解,甚至转变成不可描述的快感。在不经意间,哼起这首歌,自己本来无意识,突然自己从梦里惊醒,发现自己怎么哼唱起了神曲呢?这时候你会把自己都吓一跳。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问题求助帖:云南姑娘是不是都会种蛊?
有一个特别机智的回复,答主反问:山东人是不是都会开挖掘机呢?接着将以偏概全的地图炮狠批一通,在文末,答主还调侃道:你们不要得罪或伤害云南姑娘,她们真的会种蛊,我曾经就认识一位云南姑娘,在负心汉抛弃她远去的时候,她在负心汉的背后念着咒语:阿哩哩,阿哩哩,阿哩阿哩哩~
为什么我们这么容易被神曲洗脑呢?
其实,生活就是“洗脑”与“被洗脑”。
比如商业广告,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可口可乐,是不是这家公司就不需要做广告了呢?并不。我们已经知道,新出生的孩子可能还并不知道,因此可口可乐的广告还在持续进入公交站牌、地铁站、互联网、甚至校园。“洗脑”并不是让你知道一种东西,而是让你不停地注意到这个世界有这种东西存在,而且还会让你相信,这是一件好东西。
[h2]我们先来想想: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使人相信某件事,也使人不去相信另一件事。那么教育其实也离不开“洗脑”的环节。[/h2]教育界,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重复与模仿(repetition and imitation)。这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尤为常见。学英语,我们一次一次重复某个单词的发音,像鹦鹉学舌般,模仿Native Speaker的洋腔洋调,最终仿佛我们的口语也能够有模有样了。这种主动重复学习的过程,就是自己给自己洗脑的过程。
神曲的洗脑其实也是一种神一般的存在。神曲本身没有说“来来来,大家都来模仿我,重复我啊,” 而是先吸引了一部分的注意,这部分人会帮助神曲完成洗脑更多人的光荣使命。所以到头来,作为神曲的听众,我们是被动重复了神曲的收听。因为神曲的接受力和传播力超强,因此它在生活中的出现率也就高,迅速占领了各种接地气的场所:美发沙龙、小吃街、商场、小店、超市、广场…… “今天早上室友的闹钟歌曲对面教室又在放,就连不怎么会唱歌的我,终于又有了一首在KTV可以吼几句的新歌了。”在被动重复中,学习能力超强的人类成功模仿了神曲。
教育或许也能从神曲中找到一些可取的东西吧。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要有独特审美,要吸引被教育者。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内容也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审查,不能无法无天地特立独行。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过程也要注重重复和模仿,让学习者主动或被动重复教育的内容,达到潜移默化地效果。

像神曲一样,教育孩子不能唠叨不停,那样孩子可能真的会把你的话当神曲,左耳进右耳出。

像神曲一样,教育的故事不求永远被世界铭记,只求曾经在合适的时间里,给过这个时代正面积极的影响。

教育有时就像神曲,唱好一首教育的神曲多不容易,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唱神曲。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