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长观1.3】荐文:深度了解考试结构,让期末复习事半功倍

【科学家长观1.3】

深度了解考试结构,让期末复习事半功倍




盼望着,盼望着,期末来了,寒假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试卷铺展开了,书堆起来了,笔记本和错题本也摊开来了。



对嘛,知识概念错题本都欣欣然了,孩子们快来接招,总复习7招,避免掉坑,各个突破, 期末从容而游刃有余。集齐(总复习)7颗龙珠,召唤(期末满分)小神龙。



在这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学习和考试。特别是学习的知识结构和考试得分公式,这样你才能知道如何安排复习,为什么这样安排最有效。

——1——

我们都知道,课堂上老师传授我们的是“常识、知识、能力、智慧”几大部分,考试也是检验这四部分。年级越小,检验越偏向“常识和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年级越高,越偏向“经验与智慧”,也就是综合应用能力。


什么是“常识”?语文中的字词、古人写就的诗词、修辞手法的定义等等;数学中的九九乘法表;物理单位、化学元素;英语中的单词、时态等固定搭配;地理、历史、政治中的既有事实。等等,这些不用推理、已经约定俗成的内容,就是“常识”类。


什么是“知识”?如何判断和应用修辞手法、数学的运算规律、物理公式的推导、化学反应的操作、英语语法的准确性,等等,需要理解知其所以然、并且通过实践在掌握的内容,就是“知识”类。


什么是“能力”?在掌握 常识 和 知识 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做题、练习)提炼、总结、归纳知识本身的规律、或者应用知识的技巧。比如说 如何积累素材写好一篇议论文,比如说速算和巧算,比如说化学方程式的快速配平,比如说物理电路的设计,等等,这些规律和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能力”类。


什么是“智慧”?经验反馈,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思想。比如,预习、课堂、练习和复习的精力分配,写日记的习惯,素材本和错题本的建立,等等。立体性学习,主动学习,自己特有的方式和效率获得最佳效果的学习。这就是学习的“智慧”。

一般考试的分值结构是怎么配比的?百分比,通常是 常识30分 + 知识50分 + 能力20分。智慧分散在整体中。


这个配比,经常会变。随着年级、科目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学生会表现出,越难越容易出成绩,这很可能是常识性积累或知识有漏洞,但是综合能力强;相反,有的同学难题做不出,但是基础题和中档题都非常完美,那就是这一科的漏洞少,但是综合应用能力偏弱。



——2——

给一个简单的结构图:







2017-1-3 12:05 上传
(63.09 KB)








考试最后的分数,取决于你的 知识、能力的积累程度和应用水平,但是这种程度和水平的检验是放在严肃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还要考量你临场状态和应对、发挥的水平。另外,答卷能不能赏心悦目、符合老师的判卷标准,也会稍微影响一点点分数。


一般来说,知识、能力水平,决定了考试中85%的分数;临场应对和发挥,决定了约10%的分数;标准、规范、卷面等由判卷老师主观影响的分数,约在5%以内。

了解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就知道期末复习的总方向了,找到重点了。



——3——


1、复习前先找薄弱点,确定复习重点方向


分科目,语数英物化,把作业和卷子整理出来,翻一遍,简单做汇总。作业中做错的、考试中扣分的那些题,一般来说,就是几大类。以语文为例,有的人作文是短板,有的人作文不错但字词默写却出错;以数学为例,有的人是几何问题,有的是人应用题是硬伤,还有的人计算出错。


每一科,找到最爱丢分的点,分析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决定复习重点。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什么都想看,什么都不会;或者说避重就轻;或者是考的不看、看的不考。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时间上也不允许;避重就轻是无效复习,越会的越复习、越不会的越躲避;最后一种情况,复习要在考试范围内,看靶心,脱离偏难怪,回归重点区。


2、找出分类复习法


常识类内容,基本上是送分题,偷懒不得,需要功夫。这类内容有漏洞,回归课本,该写写、该背背,地毯式扫荡。


知识类内容,通常是中档题,必拿分。这类内容有漏洞,平时爱出错、考试易丢分,翻笔记本、看错题本。


综合应用,是难题,少扣分。能力上有不足,在最后阶段,系统性较大量做题,并且做总结、归纳,写心得。比如说作文爱跑题,找十道题目,不写,就是读题审题列提纲,列完了给老师看,跑题了重审,对了总结经验。


复习,就是做题,对不对?做题是复习的手段,不是复习的目的。错题改正优于做新题,只有错题改正完、彻底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去大量做新题。做题,避免陷入狗熊掰棒子的状态,做新丢旧。


3、安排复习计划


距离期末还有几天?各科复习内容列表有多少?把它们均衡的排开。注意:

1)各科都要照顾,不能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或者只管短板;

2)常识性、知识性漏洞先复习,能力性后复习;

3)考场性技巧和经验,放在临考前总结。


复习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让人系统性和一目了然。比如说语文复习,花一个晚上把字词过一遍、一个晚上默背诗词古文、一个晚上整理作文素材和练习审题。但是,写一篇新作文就算了。   


4、临考划重点


临到考试前,把阶段复习提炼出来的重点,整理在活页本上,比如说语文的错字、常用素材、阅读的技巧、作文写作框架,等等;数学的错题本、归纳整理的知识结构图等等,这是你需要重点掌握、考前冲刺的内容,考前一两天就看这些,激活大脑。


还有一类,粗心大意的低级错误,平常作业、考试和复习阶段,也要及时在活页纸上分门别类整理出来,这也是考前看的重点,警醒大脑。


5、考前状态调整


考前要适应考试状态,在考前两三天,可以按照以下几点保持考试状态:

1)按考试模式模拟做套题,保持感觉和状态;

2)单项练习,进行限时训练,把握速度和准确性;

3)规范训练,标准化学科思维。


除此之外,充足睡眠、户外活动、心理积极暗示,这都是考前身体和心理。


6、考场策略预先演练


考前一天,回顾以往考场上的情况,预先设想一下考试,在大脑中模拟一遍,考场管理就会清晰的多。


1)时间管理:整张卷子的时间分配,比如每一大题的用时管理,选择和填空花多少时间,一篇阅读是多长时间,作文留多长时间。


2)舍弃原则:对自己性价比特别低的题,比如某一科目最后大题最后一问,花费时间长,自己以往很少拿全甚至拿到过该分值,那么在大考的时候,要不要先放弃,而保证能拿的分数先拿好,有了时间再做这个难题。


3)检查方法:是做一题就检查一题,还是做完一大部分检查完再做后一部分。


4)守分策略:尽管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水平有高有低,总体守分策略不变,“先保再冲”,先求不减分再求加分。


5)做题技巧:审题、构建思路、粗略草稿,能做到事半功倍。好好读题,特别是有拓展的新题型、变形有坑的题目、物理化学中题干本身就非常长的题目,慢读仔细了解,找出题目的关键点,然后再构建答题思路(语文作文构想提纲),“慢想快做”,一气呵成,效率和正确率都会比较高。有的孩子“快想慢做”,做着做着做不下去了,回过头来重新读题理思路,时间成本消耗太大。当然,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实现“慢想快做”。


7、考后快速总结反思


考后即时放开:考完一门,立即放下该门。好差已成定局,不要去对答案、和同学做过多的探讨,直到全部考完再去讨论。


但是有一点是要做的,就是在这么考试中的得失,要简单回顾一下,特别是失误,比如时间管理,这场考试先松后紧,下场考试就要注意,一开始就要抓紧时间。





比起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更考验知识积累和综合能力。期末考试是一场大战役,平时练兵再好、再多,都没有这一役重要,因为这是你最难体系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时候。


加油吧,少年们!

欢迎在本帖下方回复哈~



启迪家长,成就孩子欢迎家长们分享(扫码关注公众号:科学家长观)↑↑↑戳此查看最新科学家长观精华汇总↑↑↑
已邀请:

hqr119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学习了!!!

csf12345678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秋水长天1218

赞同来自:

谢谢,说的好

来自: iPhone客户端

波波bobby2017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啦

来自: iPhone客户端

茁壮2005

赞同来自:

科学家长观 发表于 2017-1-3 12:07

【科学家长观1.3】

深度了解考试结构,让期末复习事半功倍



盼望着,盼望着,期 ...

谢谢分享!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科学家长观

赞同来自:

秋水长天1218 发表于 2017-1-3 20:11

谢谢,说的好



多谢支持啦,希望孩子们可以实践一下~

我是小秤砣

赞同来自:

早点看到就好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科学家长观

赞同来自:

我是小秤砣 发表于 2017-1-6 08:21

早点看到就好了



现在也不晚哈~

匡雅茹Maggie

赞同来自:

学习了~~谢谢分享

小蜗牛的妈

赞同来自:

好贴,打印出来好好看看,谢谢

jhx13643816195

赞同来自:

不错,写得很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sunbvings_1116

赞同来自:

学习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jmking

赞同来自:

最好的复习就是不复习,不用复习,重在靠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