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走在学在父母的道路上

我们都走在学在父母的道路上

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男孩越来越娘

亲子教育PrincessCherry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1 次浏览 • 2018-11-17 13:21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看了这则新闻,我终于明白我们的男孩越来越娘的原因

这段时间,一则新闻,也是一起悲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那就是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
而这一起悲剧的发生,是源于8月20日那场发生在游泳池的争执。
当日,安医生与丈夫去游泳。
泳池内有两个13岁的男生冒犯了安医生,据安医生的朋友说,这两个男生当时应该是碰到或者摸了安医生臀部。
安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
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安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男生道了歉,安医生的丈夫也道了歉,事情本该到此为止。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内向的安医生情绪越来越差,最终选择在车内自杀。
据说,临走前,她告诉母亲“妈,我出去一下,2分钟就上来”。
但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回来……
对此,很多人留言和评论,痛斥孩子父母的过激行为,指责他们的行为造成了一个好医生的离去,一位贤惠的妻子没了,一位温柔的母亲也没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就这样被打破。

而我,却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在这则新闻出来之前,我看到诸多关于中国男孩越来越娘的评论文章。
想想,也确实是,这几年在电视上,看到的男孩越来越娘,越来越女性化,最明显的就是特别喜欢打扮,敷面膜、描眉等等,看了真的让我们这些本身不喜打扮的女性自叹弗如。而且不但止喜欢打扮,在言谈举止方面,也越来越女性化。
谢霆锋在《中国好声音》里说:
“其实说实话,我都已经有点厌倦现在非常流行的韩风,我觉得男生也该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
导演吴京也说过:“现在的大银幕,阴柔之风太盛了。”

叶挺之孙,叶大鹰导演,更是怎么都想不通导演会用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饰演叶挺。
男性娘,仿佛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趋势,因为不但止舞台上的男人越来越娘,而且舞台下也聚集众多的小鲜肉的粉丝,
就如前段时间蔡徐坤的粉丝喊话:“你要是敢惹蔡鲜肉不高兴,就有9.57亿人来找你的事。”
我们现在的男孩怎么了?一个比一个娘,一个比一个娇。
这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我不解,以为这只是单纯表面上的风气问题,是一股风,一股潮流。
直到“迪士尼内被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的事件,和这段时间的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让我越来越看清了一个真相:
男孩娘,并不仅仅是社会风气、时代潮流的问题。
它还暴露出我们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状态和后果,那就是:对男孩无原则、无底线的宠纵,不给打、不给骂,甚至助纣为虐,造就出一个个没有血性、没有担当的不像男人的男人。
当今盛行的一个个越来越娘的小鲜肉,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是的,只要你会撒娇,哪怕你是男孩,也依然被保护、被包围,依然所向披靡。而一个男人最基本的大丈夫敢做敢当的血性,已在父母所谓的爱的纵容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血性,已不是这个时代,男孩身上的基本特质了。

就拿这次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来说吧。
事件的起因是两个13岁的男生碰到或者摸了女医生臀部。女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在这里,不管女医生到底有没误会两个男生,两个男生的行为都不妥当,而且是不尊重人的: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作为父母,如果在旁边,应该及时制止并喝斥孩子的这种不礼貌、没教养的行为。哪怕孩子只是无意中碰到对方的臀部。
女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女医生的丈夫这个表现正常吗?非常正常。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有血性的正常男人,看到妻子被人欺负,怎么能不出面呢?虽然对方两个是未成年的孩子,但是面对这样蛮横无理、带有侮辱性的举止,能不让人义愤填膺吗?
这样的举止正常,没什么异议。如果说有什么过了的话,那也许是扇耳光力度过了点。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从这里可以隐隐看出,平时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男生为什么叫来父母呢?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我想,就是父母听孩子这样讲了被对方扇耳光这件事后,父母心里不甘:
凭什么我的孩子,受你的欺负呢?
——这个心态可以从后继事件发展中看出: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而报警后,对方打孩子耳光的丈夫也当场向孩子道了歉。
按道理,事件也该平息和结束了吧。
但没有。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

“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双方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而随后,“又找到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在微博投稿”。
可见,男生的父母,这件事势必要闹得天翻地覆才肯罢休。而事件的结局,也如其所愿:女医生不堪其辱自杀身亡。
一件小小的纠纷,竟然引起后面那么大的动作。这跟上面“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无法无天的熊孩子是谁养成的啊?是父母。
但是,父母,你一定要知道:你可以保得了孩子的一时,但你保不了孩子的一世。
你不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迟早,社会会帮你教训。
就如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宝马男砍人反被杀"事件,这正验证了那句话:兔子逼急了也咬人。
而且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做人,不能肆无忌惮、任性而为——而且一个社会也不可能无规矩、无底线、无原则,毕竟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男孩娘,表面上看,与上面被父母纵容的孩子貌似没多大关系。
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少男人的血性。
而血性,是自古以来,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不分肤色、不分文化背景的人,对男性最基本的要求。
没有血性,意味着仅仅外表空有一副男儿身;
没有血性,意味着危急时,担不起任何责;
没有血性,意味着承受不了任何委屈,动辄就大动干戈、睚眦必报,一副流氓气;
......
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敢作敢当,能屈能伸,大度豁达,忍辱负重——这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特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要不就是化浓妆、描眼线、涂口红,翘起兰花指,一副娇滴滴、柔弱美的样子;
要不就是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睚呲必报,动辄就喊打喊杀,充满了流氓气。
想当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而现在呢?
不要说胯下之辱,就连一句批评的话也听不得,动辄就暴跳如雷,不置对方于死地不罢休。
——这又跟泼妇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现在的男孩啊,少了男人应有的担当、大度与豁达。稍稍受了委屈,就受不了,就吃不消,势必要闹得对方身败名裂才肯罢休。
——这是谁的悲哀啊?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必要的委屈少不了,必要的挫折也不能少,该吃的苦、该流的泪都不能免——这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怕就怕,父母,以爱的名义,一意孤行地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却害孩子不浅。
要知道,蛹化成蝶,需要必经的挣扎与苦痛。人也是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香扑骨”。而人为地、想当然地去破坏这个自然的成长规律,只能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蝴蝶破蛹前,如果被人为地去助上一臂之力,拿剪刀把蛹捅破,让蝴蝶脱蛹而出。那么这只蝴蝶,由于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人也是一样。如果连必要、必经的挫折、委屈都不能忍的话,又怎能茁壮、健康而自然地成长?能平安无事地长大,已是万幸。
——过度被保护、长在温室里的花儿,势必难以抵抗自然的风雨。
男孩娘,说穿了,就是父母宠纵教育下的畸形品。
而父母的宠纵,另一方面,又极易造就出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斤斤计较、没有血性的男儿。
就如前段时间动车上的高铁霸座男孙博士,就将这种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没有血性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不需要也应避免教出这样的男孩:
对待家庭,他们的无担当、甚至一味地啃老、倚老,好听点是巨婴,不好听是祸害,一个家庭的祸害。
而在社会上,这样的人,则直接说祸害也不为过,犹如过街老鼠人人避之。
凡事都有个度,为孩子好也是如此。过了这个度,就过犹不及,甚至与初衷背道而弛、得不偿失。
就如无原则地一味纵宠孩子,表面上是帮孩子、为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剥夺了一个孩子应有的成长体验和过程。导致最后,一个男孩失去了一个男人应有的特质,要么变得娘,要么变得跋扈,而恰恰缺少了一个男人身上所应有的,也是最宝贵、最基本的血性和担当。
而且这样的男人,父母扪心自问:你看得起吗?!
好的父母,一定是有原则、善恶分明、不宠不溺孩子的父母。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看了这则新闻,我终于明白我们的男孩越来越娘的原因

这段时间,一则新闻,也是一起悲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那就是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
而这一起悲剧的发生,是源于8月20日那场发生在游泳池的争执。
当日,安医生与丈夫去游泳。
泳池内有两个13岁的男生冒犯了安医生,据安医生的朋友说,这两个男生当时应该是碰到或者摸了安医生臀部。
安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
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安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男生道了歉,安医生的丈夫也道了歉,事情本该到此为止。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内向的安医生情绪越来越差,最终选择在车内自杀。
据说,临走前,她告诉母亲“妈,我出去一下,2分钟就上来”。
但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回来……
对此,很多人留言和评论,痛斥孩子父母的过激行为,指责他们的行为造成了一个好医生的离去,一位贤惠的妻子没了,一位温柔的母亲也没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就这样被打破。

而我,却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在这则新闻出来之前,我看到诸多关于中国男孩越来越娘的评论文章。
想想,也确实是,这几年在电视上,看到的男孩越来越娘,越来越女性化,最明显的就是特别喜欢打扮,敷面膜、描眉等等,看了真的让我们这些本身不喜打扮的女性自叹弗如。而且不但止喜欢打扮,在言谈举止方面,也越来越女性化。
谢霆锋在《中国好声音》里说:
“其实说实话,我都已经有点厌倦现在非常流行的韩风,我觉得男生也该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
导演吴京也说过:“现在的大银幕,阴柔之风太盛了。”

叶挺之孙,叶大鹰导演,更是怎么都想不通导演会用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饰演叶挺。
男性娘,仿佛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趋势,因为不但止舞台上的男人越来越娘,而且舞台下也聚集众多的小鲜肉的粉丝,
就如前段时间蔡徐坤的粉丝喊话:“你要是敢惹蔡鲜肉不高兴,就有9.57亿人来找你的事。”
我们现在的男孩怎么了?一个比一个娘,一个比一个娇。
这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我不解,以为这只是单纯表面上的风气问题,是一股风,一股潮流。
直到“迪士尼内被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的事件,和这段时间的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让我越来越看清了一个真相:
男孩娘,并不仅仅是社会风气、时代潮流的问题。
它还暴露出我们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状态和后果,那就是:对男孩无原则、无底线的宠纵,不给打、不给骂,甚至助纣为虐,造就出一个个没有血性、没有担当的不像男人的男人。
当今盛行的一个个越来越娘的小鲜肉,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是的,只要你会撒娇,哪怕你是男孩,也依然被保护、被包围,依然所向披靡。而一个男人最基本的大丈夫敢做敢当的血性,已在父母所谓的爱的纵容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血性,已不是这个时代,男孩身上的基本特质了。

就拿这次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来说吧。

事件的起因是两个13岁的男生碰到或者摸了女医生臀部。女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在这里,不管女医生到底有没误会两个男生,两个男生的行为都不妥当,而且是不尊重人的: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作为父母,如果在旁边,应该及时制止并喝斥孩子的这种不礼貌、没教养的行为。哪怕孩子只是无意中碰到对方的臀部。

女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女医生的丈夫这个表现正常吗?非常正常。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有血性的正常男人,看到妻子被人欺负,怎么能不出面呢?虽然对方两个是未成年的孩子,但是面对这样蛮横无理、带有侮辱性的举止,能不让人义愤填膺吗?
这样的举止正常,没什么异议。如果说有什么过了的话,那也许是扇耳光力度过了点。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从这里可以隐隐看出,平时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男生为什么叫来父母呢?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我想,就是父母听孩子这样讲了被对方扇耳光这件事后,父母心里不甘:
凭什么我的孩子,受你的欺负呢?
——这个心态可以从后继事件发展中看出: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而报警后,对方打孩子耳光的丈夫也当场向孩子道了歉。
按道理,事件也该平息和结束了吧。
但没有。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

“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双方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而随后,“又找到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在微博投稿”。
可见,男生的父母,这件事势必要闹得天翻地覆才肯罢休。而事件的结局,也如其所愿:女医生不堪其辱自杀身亡。
一件小小的纠纷,竟然引起后面那么大的动作。这跟上面“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无法无天的熊孩子是谁养成的啊?是父母。
但是,父母,你一定要知道:你可以保得了孩子的一时,但你保不了孩子的一世。
你不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迟早,社会会帮你教训。
就如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宝马男砍人反被杀"事件,这正验证了那句话:兔子逼急了也咬人。
而且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做人,不能肆无忌惮、任性而为——而且一个社会也不可能无规矩、无底线、无原则,毕竟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男孩娘,表面上看,与上面被父母纵容的孩子貌似没多大关系。
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少男人的血性。
而血性,是自古以来,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不分肤色、不分文化背景的人,对男性最基本的要求。
没有血性,意味着仅仅外表空有一副男儿身;
没有血性,意味着危急时,担不起任何责;
没有血性,意味着承受不了任何委屈,动辄就大动干戈、睚眦必报,一副流氓气;
......
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敢作敢当,能屈能伸,大度豁达,忍辱负重——这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特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要不就是化浓妆、描眼线、涂口红,翘起兰花指,一副娇滴滴、柔弱美的样子;
要不就是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睚呲必报,动辄就喊打喊杀,充满了流氓气。
想当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而现在呢?
不要说胯下之辱,就连一句批评的话也听不得,动辄就暴跳如雷,不置对方于死地不罢休。
——这又跟泼妇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现在的男孩啊,少了男人应有的担当、大度与豁达。稍稍受了委屈,就受不了,就吃不消,势必要闹得对方身败名裂才肯罢休。
——这是谁的悲哀啊?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必要的委屈少不了,必要的挫折也不能少,该吃的苦、该流的泪都不能免——这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怕就怕,父母,以爱的名义,一意孤行地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却害孩子不浅。
要知道,蛹化成蝶,需要必经的挣扎与苦痛。人也是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香扑骨”。而人为地、想当然地去破坏这个自然的成长规律,只能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蝴蝶破蛹前,如果被人为地去助上一臂之力,拿剪刀把蛹捅破,让蝴蝶脱蛹而出。那么这只蝴蝶,由于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人也是一样。如果连必要、必经的挫折、委屈都不能忍的话,又怎能茁壮、健康而自然地成长?能平安无事地长大,已是万幸。
——过度被保护、长在温室里的花儿,势必难以抵抗自然的风雨。
男孩娘,说穿了,就是父母宠纵教育下的畸形品。
而父母的宠纵,另一方面,又极易造就出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斤斤计较、没有血性的男儿。
就如前段时间动车上的高铁霸座男孙博士,就将这种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没有血性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不需要也应避免教出这样的男孩:
对待家庭,他们的无担当、甚至一味地啃老、倚老,好听点是巨婴,不好听是祸害,一个家庭的祸害。
而在社会上,这样的人,则直接说祸害也不为过,犹如过街老鼠人人避之。
凡事都有个度,为孩子好也是如此。过了这个度,就过犹不及,甚至与初衷背道而弛、得不偿失。
就如无原则地一味纵宠孩子,表面上是帮孩子、为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剥夺了一个孩子应有的成长体验和过程导致最后,一个男孩失去了一个男人应有的特质,要么变得娘,要么变得跋扈,而恰恰缺少了一个男人身上所应有的,也是最宝贵、最基本的血性和担当。
而且这样的男人,父母扪心自问:你看得起吗?!
好的父母,一定是有原则、善恶分明、不宠不溺孩子的父母。

怎样教出一个动手能力强、聪敏的孩子?

亲子教育近海凌风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2 次浏览 • 2018-11-16 12:00 • 来自相关话题

事件一
儿子喜欢打游戏机,每次出去都势必要闹着去玩一下摆在店铺门口的游戏机,抱着让儿子适当放松和玩耍的态度,我也不反对他玩,但是会尽量限制他玩游戏机的次数。
儿子也许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吧,还读不懂游戏机里游戏的内容,每次在那玩,就是两只手握着方向盘在那胡乱地摆来摆去,连我这个从没玩过游戏机的门外汉也都看出来了:开车哪里能这样开呢?
只见儿子前面的屏幕上的汽车在那里横冲直撞,而儿子也不理,却玩得一脸的兴奋。有时我们做大人的在旁边也忍不住,特别是看到那汽车在那里不像样子的撞来撞去,而儿子又在那乱摆方向盘时,便忍不住地伸过手去帮他摆方向盘,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我自己来!”只要儿子开心就好,我心想,便忍着看他在那兴奋地两手胡乱地摇摆方向盘。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就自然会明白里面的意思,就自然会玩的了。

事件二
带儿子去公园玩,坐那个小鱼吐球的旋转座椅(即中间有两三个小鱼,周围有几个座椅围着小鱼转,当座椅转时,小鱼嘴里也在不断地吐出小球,而坐在座椅里的人拿着一个有着长长竹竿的打鱼网接着),看得出来儿子很喜欢玩这个,当座椅转动时,拿着个长长竹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在那接着鱼嘴里直往外喷的小球。
但是这样一动不动地接着效率也太低了!最好就能拿着竹竿随着球的往外四喷而灵活地动来动去,坐在儿子旁边的我想帮儿子接多点,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抓住儿子手中的竹竿,帮他动来动去。
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不要动!我自己来!”
“可是你这样怎么接得到啊?”看孩子半天也接不到几个球,白白错过那么多接球的机会。
“不!我自己来!”儿子生气了。
“好吧!”我只好把手伸回来,在一旁看着孩子自己在那里兴奋地接。
趁此机会,我观察了其他几家一同在玩的家长和孩子,我发现除了我,还有隔壁的那个母亲坐在孩子旁边并微笑地看着身边的孩子自己在玩,其它几个都是身边的大人捉着拿着鱼网的孩子的手在帮孩子接,再看看他们身边的孩子们,个个脸上要不没笑容要不就不耐烦的样子,仿佛玩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身边的大人们。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去公园玩,父母也是嫌自己不会玩,在玩的时候总是硬在旁插手,结果自己不但止玩得不开心而且还引来一肚子气。
现在在看看这里,发现好像只有自己的儿子和隔壁那个母亲并不插手只是陪坐在旁边静静看和微笑的男孩最开心,一场下来,尽管儿子接到的球并不多,但我却看到,儿子在这场游戏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使我忍不住想: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快乐?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自信而主动、积极?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即越来越聪敏?
这两件事给我的启示
通过这两件小事我想到了,那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家长的要对孩子做到相信、耐心、等待和创造条件。
即在信任中放手,在放手中耐心等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成长条件。
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且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我相信很多家长跟我一样,当看到孩子在那可以说一无所知的乱玩乱搞时,心里真的很急,总是忍不住想去帮他、想去指导他,甚至干脆代替他。
这种情况出现在养育孩子的各个时间、各个方面上,如一岁多的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看着他拿勺子又拿不好,铲又铲不好饭,而且勺子还没到嘴边,可能饭就已经洒下来,一餐饭下来,真是弄得家长越来越忙,特别是喜欢干净、注重卫生的父母,看着孩子身上脏兮兮的衣服、搞得一团乱的饭桌,真的是宁愿自己去喂,也不愿放手让孩子在那“胡来”了。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表面上看好像为父母省去了不少麻烦,节约了不少精力,但实际上,从孩子出生起,一直到孩子五六岁,都一直是孩子学习和探索的敏感期,从初初来到这个世上,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孩子便一直带着渴望、学习和探索的目光去学习、去了解、去适应这个世界。
当孩子满怀热情与期冀地抓住一切机会去学、去尝试的时候,身边的家长却因嫌孩子做不好,嫌孩子做不好而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从而有意且硬生生的阻断了孩子渴望学习和探索的双手和热情。
而当孩子稍稍长大,家长也许此时又会抱怨孩子动手能力差,更加不愿意给孩子动手做了,等到孩子再大点,已经过了渴望学习、探索和尝试的敏感期,便即使是家长有意放手让他干,他也不愿意做了。
说到这里,不由地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很多勤快、会干活的家长,往往孩子不怎么干,也不会干,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就是因为家长注重卫生、注重干净,不愿让孩子破坏自己辛辛苦苦搞干净的地板、饭桌等成果,所以什么也不让孩子做,什么也不让孩子干,久而久之孩子真的也什么都不会干了,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再想叫孩子学做家务、学干活,也已经不可能的了。
其实真的可谓得不偿失,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小时候,真的要不怕麻烦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因为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从小就要开始学习做事这是最基本的内容。
否则错过了这个时间,以后等孩子大了,再去要求孩子学做事、去做事,怕已经晚了。
其次,在放手中要学会耐心等待。
我们家长之所以不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怕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管怎么教,孩子就是学不会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于是干脆自己替孩子动手还算了,而且还省心。
就像上面讲的儿子打游戏机的事,儿子打游戏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打我都忍不住教他:“看,要撞到了,快往这边转!”可儿子似乎就是听不懂,自己在那里自顾自地随意乱转方向盘。再教他,他还不耐烦,有时看到自己也忍不住想动手去替他玩了。
可是,有时自己又细细想想,孩子才多大啊!才刚刚两岁半,又能会多少呢?尽管玩游戏机不是一天两天,也有差不多几个月,但跟孩子的年龄是没得比的啊!于是心又坦然,静静地任由孩子在那乱撞一气。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也许三岁或三岁多点,他就又会明白点东西了,到时不用我说,自己也会根据形势而转方向盘了。
所以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根本无需太过于着急,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发展规律,孩子成长也如此,只是每个人的成长周期不同,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自己孩子的自然成长周期,而非刻意要求,我们应遵循这自然规律,而非一味地焦急、抱怨甚至不惜动手揠苗助长。
并且家长在抱怨的过程中,也会无意把孩子的宝贵自信心给剥夺了,造成孩子不但止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而且性格也变得无主见、优柔寡断、做事畏手畏脚起来,真的是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家长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的过程中,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其实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基本上没有谁聪明谁笨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所以只要放手并耐心等待,早晚孩子会做的得心应手甚至超出你所期望。
最后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动手机会。
我们做家长的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做,有机会、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就让孩子自己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大量的实践中愈做愈会做,愈做愈聪明。
想想看,当我们不怕麻烦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并且耐心地等待,陪着他一起成长,鼓励他并不断地创造条件让他去积极地尝试自己做各种事情时,这样的孩子怎么不会快乐、开心地成长?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么会不收获满满的自信?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成为一个众人眼中动手能力强和聪敏的孩子?! 查看全部








事件一
儿子喜欢打游戏机,每次出去都势必要闹着去玩一下摆在店铺门口的游戏机,抱着让儿子适当放松和玩耍的态度,我也不反对他玩,但是会尽量限制他玩游戏机的次数。
儿子也许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吧,还读不懂游戏机里游戏的内容,每次在那玩,就是两只手握着方向盘在那胡乱地摆来摆去,连我这个从没玩过游戏机的门外汉也都看出来了:开车哪里能这样开呢?
只见儿子前面的屏幕上的汽车在那里横冲直撞,而儿子也不理,却玩得一脸的兴奋。有时我们做大人的在旁边也忍不住,特别是看到那汽车在那里不像样子的撞来撞去,而儿子又在那乱摆方向盘时,便忍不住地伸过手去帮他摆方向盘,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我自己来!”只要儿子开心就好,我心想,便忍着看他在那兴奋地两手胡乱地摇摆方向盘。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就自然会明白里面的意思,就自然会玩的了。

事件二
带儿子去公园玩,坐那个小鱼吐球的旋转座椅(即中间有两三个小鱼,周围有几个座椅围着小鱼转,当座椅转时,小鱼嘴里也在不断地吐出小球,而坐在座椅里的人拿着一个有着长长竹竿的打鱼网接着),看得出来儿子很喜欢玩这个,当座椅转动时,拿着个长长竹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在那接着鱼嘴里直往外喷的小球。
但是这样一动不动地接着效率也太低了!最好就能拿着竹竿随着球的往外四喷而灵活地动来动去,坐在儿子旁边的我想帮儿子接多点,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抓住儿子手中的竹竿,帮他动来动去。
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不要动!我自己来!”
“可是你这样怎么接得到啊?”看孩子半天也接不到几个球,白白错过那么多接球的机会。
“不!我自己来!”儿子生气了。
“好吧!”我只好把手伸回来,在一旁看着孩子自己在那里兴奋地接。
趁此机会,我观察了其他几家一同在玩的家长和孩子,我发现除了我,还有隔壁的那个母亲坐在孩子旁边并微笑地看着身边的孩子自己在玩,其它几个都是身边的大人捉着拿着鱼网的孩子的手在帮孩子接,再看看他们身边的孩子们,个个脸上要不没笑容要不就不耐烦的样子,仿佛玩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身边的大人们。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去公园玩,父母也是嫌自己不会玩,在玩的时候总是硬在旁插手,结果自己不但止玩得不开心而且还引来一肚子气。
现在在看看这里,发现好像只有自己的儿子和隔壁那个母亲并不插手只是陪坐在旁边静静看和微笑的男孩最开心,一场下来,尽管儿子接到的球并不多,但我却看到,儿子在这场游戏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使我忍不住想: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快乐?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自信而主动、积极?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即越来越聪敏?
这两件事给我的启示
通过这两件小事我想到了,那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家长的要对孩子做到相信、耐心、等待和创造条件。
即在信任中放手,在放手中耐心等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成长条件。
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且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我相信很多家长跟我一样,当看到孩子在那可以说一无所知的乱玩乱搞时,心里真的很急,总是忍不住想去帮他、想去指导他,甚至干脆代替他。
这种情况出现在养育孩子的各个时间、各个方面上,如一岁多的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看着他拿勺子又拿不好,铲又铲不好饭,而且勺子还没到嘴边,可能饭就已经洒下来,一餐饭下来,真是弄得家长越来越忙,特别是喜欢干净、注重卫生的父母,看着孩子身上脏兮兮的衣服、搞得一团乱的饭桌,真的是宁愿自己去喂,也不愿放手让孩子在那“胡来”了。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表面上看好像为父母省去了不少麻烦,节约了不少精力,但实际上,从孩子出生起,一直到孩子五六岁,都一直是孩子学习和探索的敏感期,从初初来到这个世上,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孩子便一直带着渴望、学习和探索的目光去学习、去了解、去适应这个世界。
当孩子满怀热情与期冀地抓住一切机会去学、去尝试的时候,身边的家长却因嫌孩子做不好,嫌孩子做不好而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从而有意且硬生生的阻断了孩子渴望学习和探索的双手和热情。
而当孩子稍稍长大,家长也许此时又会抱怨孩子动手能力差,更加不愿意给孩子动手做了,等到孩子再大点,已经过了渴望学习、探索和尝试的敏感期,便即使是家长有意放手让他干,他也不愿意做了。
说到这里,不由地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很多勤快、会干活的家长,往往孩子不怎么干,也不会干,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就是因为家长注重卫生、注重干净,不愿让孩子破坏自己辛辛苦苦搞干净的地板、饭桌等成果,所以什么也不让孩子做,什么也不让孩子干,久而久之孩子真的也什么都不会干了,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再想叫孩子学做家务、学干活,也已经不可能的了。
其实真的可谓得不偿失,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小时候,真的要不怕麻烦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因为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从小就要开始学习做事这是最基本的内容。
否则错过了这个时间,以后等孩子大了,再去要求孩子学做事、去做事,怕已经晚了。
其次,在放手中要学会耐心等待。
我们家长之所以不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怕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管怎么教,孩子就是学不会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于是干脆自己替孩子动手还算了,而且还省心。
就像上面讲的儿子打游戏机的事,儿子打游戏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打我都忍不住教他:“看,要撞到了,快往这边转!”可儿子似乎就是听不懂,自己在那里自顾自地随意乱转方向盘。再教他,他还不耐烦,有时看到自己也忍不住想动手去替他玩了。
可是,有时自己又细细想想,孩子才多大啊!才刚刚两岁半,又能会多少呢?尽管玩游戏机不是一天两天,也有差不多几个月,但跟孩子的年龄是没得比的啊!于是心又坦然,静静地任由孩子在那乱撞一气。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也许三岁或三岁多点,他就又会明白点东西了,到时不用我说,自己也会根据形势而转方向盘了。
所以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根本无需太过于着急,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发展规律,孩子成长也如此,只是每个人的成长周期不同,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自己孩子的自然成长周期,而非刻意要求,我们应遵循这自然规律,而非一味地焦急、抱怨甚至不惜动手揠苗助长。
并且家长在抱怨的过程中,也会无意把孩子的宝贵自信心给剥夺了,造成孩子不但止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而且性格也变得无主见、优柔寡断、做事畏手畏脚起来,真的是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家长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的过程中,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其实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基本上没有谁聪明谁笨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所以只要放手并耐心等待,早晚孩子会做的得心应手甚至超出你所期望。
最后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动手机会。
我们做家长的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做,有机会、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就让孩子自己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大量的实践中愈做愈会做,愈做愈聪明。
想想看,当我们不怕麻烦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并且耐心地等待,陪着他一起成长,鼓励他并不断地创造条件让他去积极地尝试自己做各种事情时,这样的孩子怎么不会快乐、开心地成长?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么会不收获满满的自信?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成为一个众人眼中动手能力强和聪敏的孩子?!

你的“不亏待孩子”,正在造就孩子未来不幸的人生

亲子教育dear芯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1 次浏览 • 2018-11-16 11:50 • 来自相关话题

01

朋友说起她姐姐的女儿,就忍不住连连叹息。这不,又在那揺头了,并带着几分怨恨:“怕她冻坏身体,我把自己买来准备过年穿的新保暖内衣送给她,没想到穿在身上,你说她说什么?”“说什么?”“将就!我将就着穿!”“你说气不气人?”也许心中义愤难平,朋友忍不住又说起来:“我一个月工资也就那么两千来块,老公这几个月工厂效益不好,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这次过年,忍痛花两百块钱买个好点的保暖内衣,想穿几年。可没想到,好心给别人救急,却遇到一个这么不知感恩和珍惜的白眼狼!”

朋友姐姐的女儿,在朋友口中我不是第一次听说。
女孩已上高中,父母早已离婚;女孩的母亲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三千来块。而且这几年,每年都要支付女儿上万元的补课费,再加上其它方面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朋友说,平时姐姐特别省,自己一个人,经常是萝卜条加几个馒头就对付一餐;女孩父亲的经济也好不到哪去,再婚,一个人养着一家人,一个月也就是两千来块。
可是,这个女孩浑身上下,都从没受过什么亏待:
一个书包,就五百块。而且这还不是第一个,上次买的那个,因为还是看不上眼,就把它随手丢在柜子里;
随随便便的一双运动鞋,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哪样不是四五百;
两部手机,一部是普通的上千块钱的手机,再加一部几千块的苹果手机;
还有,最近手腕上又新增了一块看起来价格不菲的名贵表;
看来,父母虽然工资不高,但女儿还是没亏欠到,至少在经济上就是典型的富养。
02
我问朋友:“女孩读书好吗?”“不好,要不怎么母亲总是咬紧牙关,从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不小数目的钱帮她找人补习啊!”
我又问:“女孩有什么特长吗?”“特长?”朋友笑了,又揺揺头:“如果有什么特长就好了。什么特长也没有,而且被她妈给惯得身上一大堆毛病!懒、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身边的亲戚都唯恐避之不及,就比方说这次这件事,以后我也不会帮了!”“自私自利,一点感恩之心也没有!”朋友忍不住又说了一句。
听完朋友的述说,我心想:这样的富养女儿,表面上是不亏待女儿,但实际上是害了女儿。往好点来说,是在培养父母身边的吸血鬼;而往不好方面来说呢,则是把女儿往不幸的道路上推!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1、孩子没上进心,没责任感,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可说是得过且过。
2、特别的追求享受,贪慕虚荣;
光是上面这两点,就可让孩子以后的路走得艰辛而不堪了。正所谓“眼高手底”,手上基本没任何拿得出手的优势,没有在未来过得更好的资本和实力,可却又过惯了这种与己能力不匹配的奢华生活,所以未来身心会有多苦、会遭受什么折磨可想而知。而且也不论她选择哪条路,这眼高手低的苦是注定吃定的了!
3、而在素质、人品等这些软实力上面,更是不堪一击:不懂体谅人、自私自利......
想想看,连其亲戚都看不过,都不想再帮的人,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出来社会,是不是注定会比一般的懂事孩子多跌几个跤?也注定比他们走得艰辛?!
所以,当孩子走出学校,来到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熔炉里,眼高手低的他将会面对:自己欲望和自己能力严重不配的种种落差。
而这时孩子的选择也可想而知:要么不堪忍受社会的重重磨练而退回到家里,从而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要么则是为了自己的虚荣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自尊。
而且对于父母来说,女儿的这两种结局都不会是好结局,前者,自己要为女儿打工一辈子,并且不能保障也放心不下女儿的后半生;后者,不但止有前者放心不下的忧虑,而且恐怕没有几个真心爱女儿的父母会认同这条路。
就算这样富养女儿的父母有权有势,可以为儿女创造和提供富足的生活条件,但,金钱可以带来一切吗?而且一个人能永远生活在蜜罐里,也能永远靠他人生存吗?而且即使一辈子都靠他人来生存,又有多少儿女愿意一辈子过这种屈就、没有自我的人生?
03
人们常说“富养女儿”,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在我看来,富养,并不是表面上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越的生活,而是要在心理上、感情上给孩子提供充分、充沛、充足的养料,不轻易地被诱惑。在人生路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自立、自强,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即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处惊不乱、有胆有识,从容而不迫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这样一味的给孩子创造活在真空的幻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没原则地一味攀比和享受,从而长大成人出来社会时,面对复杂、险峻的社会而措不及防、束手无策。
——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
否则这样仅仅只是在表面上富养出来的女儿,怕是前程堪忧了! 查看全部








01

朋友说起她姐姐的女儿,就忍不住连连叹息。这不,又在那揺头了,并带着几分怨恨:“怕她冻坏身体,我把自己买来准备过年穿的新保暖内衣送给她,没想到穿在身上,你说她说什么?”“说什么?”“将就!我将就着穿!”“你说气不气人?”也许心中义愤难平,朋友忍不住又说起来:“我一个月工资也就那么两千来块,老公这几个月工厂效益不好,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这次过年,忍痛花两百块钱买个好点的保暖内衣,想穿几年。可没想到,好心给别人救急,却遇到一个这么不知感恩和珍惜的白眼狼!”

朋友姐姐的女儿,在朋友口中我不是第一次听说。
女孩已上高中,父母早已离婚;女孩的母亲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三千来块。而且这几年,每年都要支付女儿上万元的补课费,再加上其它方面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朋友说,平时姐姐特别省,自己一个人,经常是萝卜条加几个馒头就对付一餐;女孩父亲的经济也好不到哪去,再婚,一个人养着一家人,一个月也就是两千来块。
可是,这个女孩浑身上下,都从没受过什么亏待:
一个书包,就五百块。而且这还不是第一个,上次买的那个,因为还是看不上眼,就把它随手丢在柜子里;
随随便便的一双运动鞋,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哪样不是四五百;
两部手机,一部是普通的上千块钱的手机,再加一部几千块的苹果手机;
还有,最近手腕上又新增了一块看起来价格不菲的名贵表;
看来,父母虽然工资不高,但女儿还是没亏欠到,至少在经济上就是典型的富养。
02
我问朋友:“女孩读书好吗?”“不好,要不怎么母亲总是咬紧牙关,从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不小数目的钱帮她找人补习啊!”
我又问:“女孩有什么特长吗?”“特长?”朋友笑了,又揺揺头:“如果有什么特长就好了。什么特长也没有,而且被她妈给惯得身上一大堆毛病!懒、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身边的亲戚都唯恐避之不及,就比方说这次这件事,以后我也不会帮了!”“自私自利,一点感恩之心也没有!”朋友忍不住又说了一句。
听完朋友的述说,我心想:这样的富养女儿,表面上是不亏待女儿,但实际上是害了女儿。往好点来说,是在培养父母身边的吸血鬼;而往不好方面来说呢,则是把女儿往不幸的道路上推!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1、孩子没上进心,没责任感,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可说是得过且过。
2、特别的追求享受,贪慕虚荣;
光是上面这两点,就可让孩子以后的路走得艰辛而不堪了。正所谓“眼高手底”,手上基本没任何拿得出手的优势,没有在未来过得更好的资本和实力,可却又过惯了这种与己能力不匹配的奢华生活,所以未来身心会有多苦、会遭受什么折磨可想而知。而且也不论她选择哪条路,这眼高手低的苦是注定吃定的了!
3、而在素质、人品等这些软实力上面,更是不堪一击:不懂体谅人、自私自利......
想想看,连其亲戚都看不过,都不想再帮的人,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出来社会,是不是注定会比一般的懂事孩子多跌几个跤?也注定比他们走得艰辛?!
所以,当孩子走出学校,来到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熔炉里,眼高手低的他将会面对:自己欲望和自己能力严重不配的种种落差。
而这时孩子的选择也可想而知:要么不堪忍受社会的重重磨练而退回到家里,从而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要么则是为了自己的虚荣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自尊。
而且对于父母来说,女儿的这两种结局都不会是好结局,前者,自己要为女儿打工一辈子,并且不能保障也放心不下女儿的后半生;后者,不但止有前者放心不下的忧虑,而且恐怕没有几个真心爱女儿的父母会认同这条路。
就算这样富养女儿的父母有权有势,可以为儿女创造和提供富足的生活条件,但,金钱可以带来一切吗?而且一个人能永远生活在蜜罐里,也能永远靠他人生存吗?而且即使一辈子都靠他人来生存,又有多少儿女愿意一辈子过这种屈就、没有自我的人生?
03
人们常说“富养女儿”,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在我看来,富养,并不是表面上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越的生活,而是要在心理上、感情上给孩子提供充分、充沛、充足的养料,不轻易地被诱惑。在人生路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自立、自强,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即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处惊不乱、有胆有识,从容而不迫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这样一味的给孩子创造活在真空的幻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没原则地一味攀比和享受,从而长大成人出来社会时,面对复杂、险峻的社会而措不及防、束手无策。
——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
否则这样仅仅只是在表面上富养出来的女儿,怕是前程堪忧了!

是什么让孩子成为了姥姥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

亲子教育SKar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9 次浏览 • 2018-11-16 10:40 • 来自相关话题

楼下的阿姨经常到我父母家坐,每次看到做姥姥、姥爷的围着外孙转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地调倪说:“外孙外孙,姥姥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意思是做外孙的,姥姥、姥爷对他再好,他也不会记着你的恩,毕竟是别人家姓的孩子。

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忍不住发点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也仅仅只是一种调倪,但如果细细思量,其实里面包含了太多、太深的偏见,而且楼下的阿姨从我家孩子一岁多稍稍懂点事时就经常在我父母和孩子的面前念叨这句话,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怎么说呢?这对孩子以及对所有的在场者,是不是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呢?
并且根据这几年里我的切身体会,我来分析分析“为什么辛苦、无怨付出的孩子会成为吃完就走的白眼狼”的原因。——因为在我的身边也确实有这样的真实例子:做姥姥、姥爷的辛辛苦苦、无怨无悔、用尽心思地对外孙付出,却换来外孙懂事时的“拍拍屁股走人”,搞得做姥姥、姥爷地直感叹:“真是姥姥家的白眼狼,吃完说走就走啊!”
一是观念问题
我妈妈,孩子的姥姥,从有小孩起,就在那经常有意无意地要不当着孩子的面叹息,要不对小孩调倪:“哎,对你再好也没有用,长大了还不是把姥姥、姥爷给忘掉!”
等孩子大点,会说话、听话的时候,又经常去逗孩子:“这不是你的家!这是姥姥、姥爷家”那时孩子一、两岁,由于我们做父母的白天要上班,所以平时都是姥姥、姥爷带,那时孩子对姥姥、姥爷也特别地亲,学会说话没多久、懂点事时,经常认为那就是自己的家,有时父母去也接也不愿回去,常常自豪而快乐地说:“这是我的家!”可以说,在与姥姥、姥爷相处的日子里,对姥姥、姥爷的家有了很深的感情。
我常常提醒母亲,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后记得你,对你们懂得感恩,那你们平时一定要经常向孩子灌输:“这也是你的家,姥姥、姥爷的家也是宝宝的家,以后长大可不要忘记姥姥、姥爷对你的好喔!”我相信孩子听到这句话时一定会懂事地点点头,哪怕小的时候听得不是很懂,但长大懂点事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这句话深深地存留在心里,从此以后对老人家有情有义且懂得报恩。但是,如果你经常一味地向孩子灌输“姥姥家不是你的家”,以后孩子会对你们怎么样,相信你们也想得到。
毕竟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判断力,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所以如果希望孩子以后对记得你们老人家的好,你就一定要经常去提醒孩子去记得你们的好,而不是一味地在语言上给孩子暗示“这不是你的家”,这样下去,你说外孙会不会成为一个“吃完就走的白眼狼”?
其实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有没情,有没义,懂不懂得感恩,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身边人的教育和表达,如果身边人一味地向孩子传达“你就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孩子想不成为无情无义的人也很难!因为孩子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在上面画上什么就会出现什么。
二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
再说我的父亲,孩子的姥爷,那是对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可以说孩子从小到大,其无不在里头比我们做父母的付出还要多:一步一步教小孩子走路的情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夫妻工作忙,孩子学走路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没什么亲历,白天上班孩子放在父母那,晚上下班抽空去看看孩子,然后就回家,所以孩子学走路阶段基本上是父亲带过来的。
可是......,和我旁边人的父母一样,我的父亲也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的人。
就像我一个朋友说她的父亲那样,根本不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孙子,可以说没分寸,平时对孩子纵、宠得不行,可是孩子一不听话,惹急了就“啪”的一巴掌拍过去。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孩子从小到大,对孩子纵、宠得很,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说出过家里人至今还记忆犹新的话:“不能让小孩哭!”可以说,做姥爷的对孩子都宠到底了。
可是另一方面,当孩子在姥爷的纵、宠之下,没有底线、无法无天时,忍无可忍、没有办法的姥爷就只好使出最后的撒手锏:也对孩子发脾气,就像上面朋友的父母一样。要不则说出难听而决绝的话,自己抹黑自己。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对一向百依百顺的姥爷要求这、要求那的时候,开始姥爷心疼孩子还总是无底线、无原则地满足,等到了最后,孩子越要越多的时候,就按捺不住了,对幼小的孩子大发雷霆,孩子被吓哭了,继续用平常惯用的伎俩:通过在姥爷面前哇哇大哭来达到向姥爷施压的目的。这时,做姥爷的要么狠心地给孙子一巴掌,要么则说:“跟你爸爸妈妈要!别什么都跟姥爷要!”——这里,做姥爷的在表达方式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你这样说,是不是意思就是只有爸爸妈妈才给你买,而我是姥爷就不给你买啊?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孩子讲清楚,这样东西不能买,哪怕是爸爸妈妈,也不会给他买的,而不是将问题的主体推到谁买的因素上来,应直接跟孩子讲明态度和立场:不买,谁也不会给他买。
并最好补充上原因:为什么不买。而不是以转换行为主体来搪塞孩子,你想想,孩子听到这样的答复会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对你做姥爷的又多一份恨和偏见呢?这难道不是又一次把孩子往“吃完就走、无情无义的白眼狼”方向上去推啊?
小结: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说“外孙是姥姥、姥爷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不过是世俗的观念在作崇,在生活中,我看到不少有情有义的孩子和年轻人,他们对一直以来为他们无尽付出的长辈充满了感激和深情,甚至为长辈的离去而深深地痛苦和挂念,在这些拥有深厚感情的长辈中既有爷爷、奶奶,也有姥姥、姥爷,甚至还有没有血缘的其他人,比如说自己的恩师,所以不要拿世俗的偏见随随便便往孩子身上套。
如果你爱孩子,你就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而不要随意、先入为主地给孩子乱下结论,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合适的爱和教育。 查看全部

楼下的阿姨经常到我父母家坐,每次看到做姥姥、姥爷的围着外孙转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地调倪说:“外孙外孙,姥姥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意思是做外孙的,姥姥、姥爷对他再好,他也不会记着你的恩,毕竟是别人家姓的孩子。

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忍不住发点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也仅仅只是一种调倪,但如果细细思量,其实里面包含了太多、太深的偏见,而且楼下的阿姨从我家孩子一岁多稍稍懂点事时就经常在我父母和孩子的面前念叨这句话,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怎么说呢?这对孩子以及对所有的在场者,是不是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呢?
并且根据这几年里我的切身体会,我来分析分析“为什么辛苦、无怨付出的孩子会成为吃完就走的白眼狼”的原因。——因为在我的身边也确实有这样的真实例子:做姥姥、姥爷的辛辛苦苦、无怨无悔、用尽心思地对外孙付出,却换来外孙懂事时的“拍拍屁股走人”,搞得做姥姥、姥爷地直感叹:“真是姥姥家的白眼狼,吃完说走就走啊!”
一是观念问题
我妈妈,孩子的姥姥,从有小孩起,就在那经常有意无意地要不当着孩子的面叹息,要不对小孩调倪:“哎,对你再好也没有用,长大了还不是把姥姥、姥爷给忘掉!”
等孩子大点,会说话、听话的时候,又经常去逗孩子:“这不是你的家!这是姥姥、姥爷家”那时孩子一、两岁,由于我们做父母的白天要上班,所以平时都是姥姥、姥爷带,那时孩子对姥姥、姥爷也特别地亲,学会说话没多久、懂点事时,经常认为那就是自己的家,有时父母去也接也不愿回去,常常自豪而快乐地说:“这是我的家!”可以说,在与姥姥、姥爷相处的日子里,对姥姥、姥爷的家有了很深的感情。
我常常提醒母亲,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后记得你,对你们懂得感恩,那你们平时一定要经常向孩子灌输:“这也是你的家,姥姥、姥爷的家也是宝宝的家,以后长大可不要忘记姥姥、姥爷对你的好喔!”我相信孩子听到这句话时一定会懂事地点点头,哪怕小的时候听得不是很懂,但长大懂点事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这句话深深地存留在心里,从此以后对老人家有情有义且懂得报恩。但是,如果你经常一味地向孩子灌输“姥姥家不是你的家”,以后孩子会对你们怎么样,相信你们也想得到。
毕竟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判断力,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所以如果希望孩子以后对记得你们老人家的好,你就一定要经常去提醒孩子去记得你们的好,而不是一味地在语言上给孩子暗示“这不是你的家”,这样下去,你说外孙会不会成为一个“吃完就走的白眼狼”?
其实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有没情,有没义,懂不懂得感恩,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身边人的教育和表达,如果身边人一味地向孩子传达“你就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孩子想不成为无情无义的人也很难!因为孩子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在上面画上什么就会出现什么。
二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
再说我的父亲,孩子的姥爷,那是对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可以说孩子从小到大,其无不在里头比我们做父母的付出还要多:一步一步教小孩子走路的情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夫妻工作忙,孩子学走路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没什么亲历,白天上班孩子放在父母那,晚上下班抽空去看看孩子,然后就回家,所以孩子学走路阶段基本上是父亲带过来的。
可是......,和我旁边人的父母一样,我的父亲也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的人。
就像我一个朋友说她的父亲那样,根本不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孙子,可以说没分寸,平时对孩子纵、宠得不行,可是孩子一不听话,惹急了就“啪”的一巴掌拍过去。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孩子从小到大,对孩子纵、宠得很,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说出过家里人至今还记忆犹新的话:“不能让小孩哭!”可以说,做姥爷的对孩子都宠到底了。
可是另一方面,当孩子在姥爷的纵、宠之下,没有底线、无法无天时,忍无可忍、没有办法的姥爷就只好使出最后的撒手锏:也对孩子发脾气,就像上面朋友的父母一样。要不则说出难听而决绝的话,自己抹黑自己。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对一向百依百顺的姥爷要求这、要求那的时候,开始姥爷心疼孩子还总是无底线、无原则地满足,等到了最后,孩子越要越多的时候,就按捺不住了,对幼小的孩子大发雷霆,孩子被吓哭了,继续用平常惯用的伎俩:通过在姥爷面前哇哇大哭来达到向姥爷施压的目的。这时,做姥爷的要么狠心地给孙子一巴掌,要么则说:“跟你爸爸妈妈要!别什么都跟姥爷要!”——这里,做姥爷的在表达方式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你这样说,是不是意思就是只有爸爸妈妈才给你买,而我是姥爷就不给你买啊?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孩子讲清楚,这样东西不能买,哪怕是爸爸妈妈,也不会给他买的,而不是将问题的主体推到谁买的因素上来,应直接跟孩子讲明态度和立场:不买,谁也不会给他买。
并最好补充上原因:为什么不买。而不是以转换行为主体来搪塞孩子,你想想,孩子听到这样的答复会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对你做姥爷的又多一份恨和偏见呢?这难道不是又一次把孩子往“吃完就走、无情无义的白眼狼”方向上去推啊?
小结: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说“外孙是姥姥、姥爷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不过是世俗的观念在作崇,在生活中,我看到不少有情有义的孩子和年轻人,他们对一直以来为他们无尽付出的长辈充满了感激和深情,甚至为长辈的离去而深深地痛苦和挂念,在这些拥有深厚感情的长辈中既有爷爷、奶奶,也有姥姥、姥爷,甚至还有没有血缘的其他人,比如说自己的恩师,所以不要拿世俗的偏见随随便便往孩子身上套。
如果你爱孩子,你就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而不要随意、先入为主地给孩子乱下结论,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合适的爱和教育。

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亲子教育柏永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1 次浏览 • 2018-11-16 10:39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有一段时间,下班去接小孩的时候母亲总是跟我告状,说两岁多的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动辄就哇哇大哭,而且出去外边又不礼貌,遇到熟人叫他叫“叔叔”“阿姨”,就是不出声,而且在家里还跟来坐的客人争东西,“真是一点也不懂事!”某次母亲跟我说这些话时也故作生气地瞪了一眼正在一旁玩的儿子,“而且还很小气!”当时坐在一旁的小姨也忍不住发声。
我笑笑,也没说什么,说什么呢?孩子那段时间确实脾气越来越坏,而且也许因为那段时间是过年吧,也特别的馋,每次出外面都喊“好饿”,闹着去买东西,并且出去外面,看见什么玩具,就闹着要买,可以说,儿子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也越来越任性,而且更让大人头疼的是,一不由着他,他就在那“哇哇”大哭,基本上那段时间每次出去,儿子至少都要闹一次,都要哭一次,着实让我们这些身边的大人头痛和心烦。
可是作为大人,光生气也没用,光打骂孩子也没用,我以为,更多的应该是抓住机会即找准时机去教育他,而不是一味的非打即骂,因为在我看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不但止阻止不了孩子的调皮、任性,而且还将孩子往愈加任性和倔强的路上推,到时孩子只会更加地不听话、更加地不懂事和更加地让大人烦心和操心。

而且,这些现在在孩子身上显现的所有不好的特征真的就是孩子的特性吗?我认为不是,虽然前面做姥姥和小姨的已经给孩子现在的表现下了定义,认为孩子自私、小气,可我却觉得这只是孩子一时的性格特点,即只是一个阶段的性格特点,并不代表孩子就是这样子的人,也并不代表孩子就永远是这样子的人。
孩子现在突然发生这样子不好的变化,在我看来,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好事,那是意味着孩子的一个成长,即孩子的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和宽阔了,而与此同时相对的孩子也做出相应的反应出来,是值得家长欣喜的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好事:
比如说孩子现在越来越(也可以说突然)不听话,动辄就哇哇大哭,稍不如己所意就哭就闹。
——在我看来,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即原来孩子非常地听大人的话,那是因为原来他非常地相信甚至迷信权威,而现在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于是便开始出现大人眼中的不听话、任性、叛逆、动辄就哭闹、和大人做对等行为;
比如说孩子越来越自私,以前家长叫他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与别人分享,孩子会很听话、很乖地把自己手上的东西递给别人,而现在孩子越来越不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开始有“我”的观念了,即开始明白和感受到“我有”与“他有”的区别和不同,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明白“我的”和“他的”是不同的,“我”与“他”也是不同的,开始发现自己,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开始明白自己与他人并没有什么联系,即独立、自我意识的觉醒;
再比如,孩子越来越喜欢出去买各种各样吃的、玩的东西。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的世界开始变得宽阔了,他开始感受到外部世界更多美好和吸引他的东西,于是出去外面,他会情不自禁对那些令他感到美好和快乐的事物渴望拥有,这从另一层面来说,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表现,即孩子的眼界和世界变得比原来更开阔了,欣赏、喜欢的东西也更多了。
因此,在我眼里,我觉得孩子出现这些成人眼中不好的表现是必然也是合乎情理的,而我们做家长的,真的没有必要因此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轻率地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如上面的“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而应该坦然地面对孩子的这些成长中必经的闹心期,并且也应适时地抓住机会引导孩子。

而且我还觉得,面对孩子的这些令家长烦心的行为和表现,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引导的好的话,这也是孩子人生路上成长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孩子(也是一个人)就是在这些在成长过程中不期而遇且必经的迷茫和问题面前学会面对、选择和取舍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的,而家长,如果在此时能适时引导且引导得好的话,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成长契机。
因此,可以说,对于孩子突然出现的令家长头痛、烦心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孩子发出“我在成长着、我渴望成长”的告白,我们做家长的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头痛、烦心,而是应该欣喜,欣喜孩子又开始长大了,欣喜孩子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并且不要去强制孩子怎样做,而是抓住这个机会去积极地引导孩子怎么做、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更恰当等等,从而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去理性、健康地成长,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成熟、做事理性的人。

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些不合心的行为呢?
首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合心行为应抱正确的态度,即理性、客观的看待孩子突然而至的坏情绪、坏行为,应该明白:孩子突然发生变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有的样子,而且只是阶段性的,而且每个阶段的表现都不同,应为孩子突然出现的变化而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比原来又长大了,看世界又有新的发现了,看世界的眼光又比原来宽了,因此,当孩子出现家长眼中不合心的表现时,不要轻率地否定孩子,更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而要明白这是家长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的一次契机。
其次要趁此抓住机会去教育和引导孩子。比如说每次孩子闹着要我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在出发前和他讲好条件,定下规矩,如只玩什么,不玩什么、不买什么,而且在外面应该怎么样,比如说自己走路等,而一旦在出门前与孩子达成协议,出门后自己就一定会坚决执行,遇到孩子调皮不认帐的时候,也不会心软就着他,而等孩子哭够了再去理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孩子学会守诺、为自己讲的话而负责,而且出去外面也不会随随便便地乱提要求(当然一开始这样做对于疼孩子的家长来说是有难度的,毕竟看到孩子在那里哇哇大哭,谁都会于心不忍,但是与孩子出门前已经定好了的协议,家长一定要带头守诺,否则将来孩子管不了,除了怪自己外谁也怪不了)。
而不要:
1、动辄给孩子贴上标签,如“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帽子 ;
2、一看到孩子有某种迹象,就特别紧张:如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特别紧张,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
这样做的后果:孩子真的如自己所说,孩子真的如自己所想,如孩子被身边的大人定义为“小气自私”、“不懂事”,孩子以后就真的成为一个小气自私、不懂事的人。如看到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而本来两个孩子都没什么的,被自己身边的家长一紧张、一折腾,反而两个人真的怎么样了。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也特别地紧张,总是拼命想让孩子在书本上、教育专家口中所谓的三岁成形的黄金期前培养出所有的优良品质,可是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坦然,开始坦然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不合心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
1、扪心自问:我有那么的优秀吗?没有。我相信每一个做家长的身上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弱点,既然如此,又何必给孩子那么多要求?就比如我,就觉得自己以及自己身边人都有许多令人不适的地方,美曰个性,但实际上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世上有完美的东西吗?不要说人,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可以说有缺陷是一切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强求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给己、给孩子那么大、那么多的无谓压力?——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3、我爱孩子。孩子,妈妈爱你。其实你优秀不优秀又怎么样呢?而且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长大后能健康、快乐、独立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足矣。
最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走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如此,我们做家长的也是如此。“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是一个人不变的常态,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纠结一时之态呢?应以坦然之心去待之。
所以我愿静静地陪伴孩子的成长,我愿静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有一段时间,下班去接小孩的时候母亲总是跟我告状,说两岁多的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动辄就哇哇大哭,而且出去外边又不礼貌,遇到熟人叫他叫“叔叔”“阿姨”,就是不出声,而且在家里还跟来坐的客人争东西,“真是一点也不懂事!”某次母亲跟我说这些话时也故作生气地瞪了一眼正在一旁玩的儿子,“而且还很小气!”当时坐在一旁的小姨也忍不住发声。
我笑笑,也没说什么,说什么呢?孩子那段时间确实脾气越来越坏,而且也许因为那段时间是过年吧,也特别的馋,每次出外面都喊“好饿”,闹着去买东西,并且出去外面,看见什么玩具,就闹着要买,可以说,儿子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也越来越任性,而且更让大人头疼的是,一不由着他,他就在那“哇哇”大哭,基本上那段时间每次出去,儿子至少都要闹一次,都要哭一次,着实让我们这些身边的大人头痛和心烦。
可是作为大人,光生气也没用,光打骂孩子也没用,我以为,更多的应该是抓住机会即找准时机去教育他,而不是一味的非打即骂,因为在我看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不但止阻止不了孩子的调皮、任性,而且还将孩子往愈加任性和倔强的路上推,到时孩子只会更加地不听话、更加地不懂事和更加地让大人烦心和操心。

而且,这些现在在孩子身上显现的所有不好的特征真的就是孩子的特性吗?我认为不是,虽然前面做姥姥和小姨的已经给孩子现在的表现下了定义,认为孩子自私、小气,可我却觉得这只是孩子一时的性格特点,即只是一个阶段的性格特点,并不代表孩子就是这样子的人,也并不代表孩子就永远是这样子的人。
孩子现在突然发生这样子不好的变化,在我看来,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好事,那是意味着孩子的一个成长,即孩子的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和宽阔了,而与此同时相对的孩子也做出相应的反应出来,是值得家长欣喜的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好事:
比如说孩子现在越来越(也可以说突然)不听话,动辄就哇哇大哭,稍不如己所意就哭就闹。
——在我看来,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即原来孩子非常地听大人的话,那是因为原来他非常地相信甚至迷信权威,而现在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于是便开始出现大人眼中的不听话、任性、叛逆、动辄就哭闹、和大人做对等行为;
比如说孩子越来越自私,以前家长叫他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与别人分享,孩子会很听话、很乖地把自己手上的东西递给别人,而现在孩子越来越不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开始有“我”的观念了,即开始明白和感受到“我有”与“他有”的区别和不同,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明白“我的”和“他的”是不同的,“我”与“他”也是不同的,开始发现自己,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开始明白自己与他人并没有什么联系,即独立、自我意识的觉醒;
再比如,孩子越来越喜欢出去买各种各样吃的、玩的东西。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的世界开始变得宽阔了,他开始感受到外部世界更多美好和吸引他的东西,于是出去外面,他会情不自禁对那些令他感到美好和快乐的事物渴望拥有,这从另一层面来说,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表现,即孩子的眼界和世界变得比原来更开阔了,欣赏、喜欢的东西也更多了。
因此,在我眼里,我觉得孩子出现这些成人眼中不好的表现是必然也是合乎情理的,而我们做家长的,真的没有必要因此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轻率地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如上面的“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而应该坦然地面对孩子的这些成长中必经的闹心期,并且也应适时地抓住机会引导孩子。

而且我还觉得,面对孩子的这些令家长烦心的行为和表现,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引导的好的话,这也是孩子人生路上成长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孩子(也是一个人)就是在这些在成长过程中不期而遇且必经的迷茫和问题面前学会面对、选择和取舍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的,而家长,如果在此时能适时引导且引导得好的话,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成长契机。
因此,可以说,对于孩子突然出现的令家长头痛、烦心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孩子发出“我在成长着、我渴望成长”的告白,我们做家长的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头痛、烦心,而是应该欣喜,欣喜孩子又开始长大了,欣喜孩子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并且不要去强制孩子怎样做,而是抓住这个机会去积极地引导孩子怎么做、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更恰当等等,从而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去理性、健康地成长,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成熟、做事理性的人。

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些不合心的行为呢?
首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合心行为应抱正确的态度,即理性、客观的看待孩子突然而至的坏情绪、坏行为,应该明白:孩子突然发生变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有的样子,而且只是阶段性的,而且每个阶段的表现都不同,应为孩子突然出现的变化而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比原来又长大了,看世界又有新的发现了,看世界的眼光又比原来宽了,因此,当孩子出现家长眼中不合心的表现时,不要轻率地否定孩子,更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而要明白这是家长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的一次契机。
其次要趁此抓住机会去教育和引导孩子。比如说每次孩子闹着要我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在出发前和他讲好条件,定下规矩,如只玩什么,不玩什么、不买什么,而且在外面应该怎么样,比如说自己走路等,而一旦在出门前与孩子达成协议,出门后自己就一定会坚决执行,遇到孩子调皮不认帐的时候,也不会心软就着他,而等孩子哭够了再去理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孩子学会守诺、为自己讲的话而负责,而且出去外面也不会随随便便地乱提要求(当然一开始这样做对于疼孩子的家长来说是有难度的,毕竟看到孩子在那里哇哇大哭,谁都会于心不忍,但是与孩子出门前已经定好了的协议,家长一定要带头守诺,否则将来孩子管不了,除了怪自己外谁也怪不了)。
而不要:
1、动辄给孩子贴上标签,如“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帽子 ;
2、一看到孩子有某种迹象,就特别紧张:如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特别紧张,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
这样做的后果:孩子真的如自己所说,孩子真的如自己所想,如孩子被身边的大人定义为“小气自私”、“不懂事”,孩子以后就真的成为一个小气自私、不懂事的人。如看到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而本来两个孩子都没什么的,被自己身边的家长一紧张、一折腾,反而两个人真的怎么样了。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也特别地紧张,总是拼命想让孩子在书本上、教育专家口中所谓的三岁成形的黄金期前培养出所有的优良品质,可是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坦然,开始坦然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不合心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
1、扪心自问:我有那么的优秀吗?没有。我相信每一个做家长的身上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弱点,既然如此,又何必给孩子那么多要求?就比如我,就觉得自己以及自己身边人都有许多令人不适的地方,美曰个性,但实际上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世上有完美的东西吗?不要说人,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可以说有缺陷是一切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强求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给己、给孩子那么大、那么多的无谓压力?——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3、我爱孩子。孩子,妈妈爱你。其实你优秀不优秀又怎么样呢?而且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长大后能健康、快乐、独立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足矣。
最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走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如此,我们做家长的也是如此。“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是一个人不变的常态,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纠结一时之态呢?应以坦然之心去待之。
所以我愿静静地陪伴孩子的成长,我愿静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当固执妈遇上倔强宝

亲子教育cAiGe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0 次浏览 • 2018-11-16 10:37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前言:
我和儿子
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固执,一个倔强。
我,虽然平时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主意,什么都好说,可是在某方面一遇到自己认定的事情,我却特别的固执,总是一味地坚持己见,就比方说在小孩教育问题上,我就特别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方式。
我的儿子,是个好胜心强且吃软不吃硬的人。每次叫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前面要先将就他,否则他会跟你扛到底。比如说两岁多的时候,叫他不要把脏手放嘴里,并强抱他去洗手,结果怎样呢?不但止哇哇大叫、拼命挣扎,而且一把他放下来,就当着你的面直接拿手在地上使劲擦几下放进嘴里,斜眼瞪着你。
所以啊,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是固执妈,一个是倔强宝。
当固执妈遇上倔强宝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想想看,......嘿嘿!
好吧,言归正转,现在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说说我和儿子,即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故事吧!
首先,先从固执妈与倔强宝之间发生的几个生活场景说起,
场景一:
固执妈带倔强宝到隔壁的小区去玩,开头倔强宝玩得好好的,等准备回家了倔强宝开始闹了,要去小区旁边的小超市。去小超市?哼哼,固执妈当然知道儿子要去那里干什么,坚决不去!
这时倔强宝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并跪地不起。固执妈脾气也上来了,干脆走到一旁的值班室边冷眼旁观边跟值班室的人聊起天来。两个人就在这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众目睽睽之下较起了劲。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倔强宝张开手臂对不远处正冷眼看他的固执妈用哽咽的腔调说:“妈妈,抱!”固执妈把哭得眼睛发红的还止不住抽泣的倔强宝抱了起来,这时旁边的保安忍不住逗起了倔强宝:“下次还敢不敢不听妈妈话了?”这话一下激怒了倔强宝,刚刚还安静地依偎在妈妈怀里的他马上挣扎着闹着要下来。
下午睡醒觉,固执妈跟倔强宝又恢复了原先的有说有笑,当互动得正酐的时候,这时倔强宝来了一句:“妈妈是老虎!”固执妈以为自己听错,又问了一次,倔强宝又重复了一遍“妈妈是大老虎!”固执妈一时无语,想想孩子那么小,两岁不到,就会把妈妈比喻成凶猛的大老虎了,这可没人教的喔!一时间各种心情上来,五味杂陈。
场景二:
跟场景一发生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倔强宝刚刚两岁左右的时候——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那时固执妈与倔强宝的关系是多么紧张,常常动不动就会起冲突、有矛盾。
那还是夏天的一个中午,固执妈帮倔强宝洗完了澡,准备帮倔强宝穿衣服时,这时倔强宝出声了:“妈妈,我要喝牛奶!”“行,你穿好衣服就帮你倒!”“不,我就要现在喝!”“穿好衣服再喝!”“不,就现在喝!”于是固执妈和倔强宝又开始对峙了,谁也不让谁。
倔强宝哇哇大哭,固执妈也气愤地走出房间;倔强宝好几次光着身子哭着跑出房间,要求固执妈给自己倒牛奶,而固执妈跟往常一样狠着心对倔强宝的哭泣哀求无动于衷。
又同往常一样,倔强宝最后又屈服下来:“妈妈,帮我穿衣服。”固执妈走过去帮倔强宝穿衣服,想着也趁势好好教导一下儿子,便故作语口婆心状说:“你看看你,如果刚刚听妈妈话,把衣服穿上,现在牛奶都喝完了!”哪知,固执妈的话还没说完,倔强宝的胳膊刚伸到衣袖的一半,听到固执妈的这番话倏地变脸了。固执妈一看这形势好像不妙,赶紧把一旁准备好的牛奶递上给儿子,没想到儿子把手一挥,连衣服也不穿就趴在床上睡觉了,看这架势,固执妈也无辙了,只得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注意!下次一定要注意!
固执妈和倔强宝博弈的结果
固执妈和倔强宝经常起冲突,两人经常遭遇互相博弈和对峙,这样的后果会是什么呢?看看身边人的反应就知道了:
固执妈的父母看不过去了,忍不住发声了:“你看看你,每次你带小孩几天,小孩的脾气都一下变得那么差,固执、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而我们带呢,孩子基本上天天都开开心心、笑呵呵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倔强宝的爸爸也忍不住出声了:“次次你带小孩,小孩基本上都哭,没有一次不哭的,而别人带小孩,每次小孩都开开心心的,也不知你是怎么带小孩的!”
对此,固执妈也忍不住反省:“我是怎么带的小孩?为什么我一带小孩,小孩就经常哭?难道我哪里做错了吗?可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固执妈的觉醒和转变
有句话说的经典:“这世上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说到底,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都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
“我该怎么做呢?”面对儿子的倔强和母子之间愈演愈烈的紧张关系,固执妈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这时固执妈的父母——孩子的姥姥、姥爷出声了:“不要总是跟小孩太过计较,总是让小孩哭,这样对小孩的成长和性格培养也不利,表面上好像家长赢了,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养成动辄就大哭大闹的烂脾气。
而且父母也举出例子:“你看,小孩在我们这里从来不哭,天天乐呵呵的,一回到你们那里几天回来,就变得脾气特别地大,动不动就哭闹。你们那种教育方法啊,真是把听话的小孩也教出皮的小孩!”
固执妈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样性格的一个人?
想想孩子出生后这两年的相处,事事无不显示出这是一个好胜心强,凡事喜欢争那一口气且吃硬不吃软的人。这样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俯拾即是,比方说,孩子叫你抱,你不抱,他就哇哇大哭,你看到孩子哭,心软了,就抱起来他,可不到一会儿,孩子就会说:“妈妈,我不要抱了!”——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吃软不吃硬,且喜欢争一时之气而且争到一时之气又马上软下来的人。
想通了这点,固执妈在以后跟倔强宝的相处中,都不再固执、一意孤行地对倔强宝提各种要求了,每次与倔强宝交流时,固执妈都会有意让一让倔强宝,顺着倔强宝的意思去走,然后倔强宝的心理得到满足了,很快倔强宝又会按照妈妈的意见去做。
这样做的效果也日益呈现出来了: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固执妈不再那么固执了,倔强宝的心情也总是好的没法说,天天笑呵呵,而且也特别的听话和懂事——而这一切,可以说只有身边人才清楚地知道这听话和懂事的孩子是如何教出来的。
关于此事给我的想法和启发:
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从矛盾到和谐的相处历程也大概说完了,不知其他的家长看到这则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的故事会有什么想法,会不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于我而言,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跳出来看,得到启发有:
一、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即对待孩子,一定要因人而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也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切忌一意孤行地采用专制甚至棍棒法,非打即骂,这样做的后果,看看上面的故事,有心的家长也可以想到后果会是怎么样的了。
二、与孩子相处一定要遵循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处世之道。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有自己尊严的个体,比如说上面的故事,最终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柔克刚。身为孩子长辈和榜样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一定要遵守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处世之道,而且也要以身作则,而不要打着爱的名义或者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在那里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对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甚至胡作非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仅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做了孩子人生路上不懂处理问题的坏榜样。所以想要孩子怎么样,首先自己就先怎么样。
说到这里,忍不住往深里说下:
我和儿子,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个人看似固执、倔强,其实而不尽然。我虽然某些方面比较固执,但我喜欢学习和成长(这里并没有赞美自己的意思,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只要一发现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不对,就会马上去反省、去改正(这从上面的事例中也可看出);而我的儿子,倔强宝,说倔强也不是最倔强的,就像上面说的,只要旁人稍稍就下他,就马上软下来,可以说次次都是在争那一时之气。即使是这样,当两个人互相不从、坚持己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特别地紧张、特别地僵(而且我这个倔强宝当时还不到两岁哦),这样下去,随着倔强宝的一天天长大和独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有多恶劣就可想而知!
——从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如果两个人性格都是强势且固执怎么办?——在爱的名义下长久地互撕可以说就是这类关系的最常态。
而这样的代价是什么呢?
破坏甚至催毁彼此亲密的血缘关系。这个就不用说了,在专制父母和倔强孩子的家庭里,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而且基本上每个互撕的结局都差不多:惨痛,无赢家,双方都是失败者。
毁灭一个人的人生和前程。好胜心强不好吗?有主见不是优点吗?大刀阔斧、敢作敢为、有魄力这些难道不是形容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吗?难道不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吗?可为什么在一个家庭里,尤其在一个强势父母的眼里,却是容不得的沙子?!——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大部分专制父母的本质:无知且自私。
这真的是一场悲剧,在这场互相争取发声制高点且长年累月的激烈战斗中,没有也不会有一个赢家:
父母输了,在这场长期而激烈的战斗中,他不仅收获了孩子的恨,而且还收获到了一个叛逆、固执且不擅思考、做事容易冲动的可谓人生失败者;
孩子输了,本来以他的聪明才智、过人胆识和魄力,做出一番事业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他却身不由己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和时间、精力都放在了与父母长期的博弈上,让自己的人生在与父母的博弈、赌局中走得越来越偏,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这不可悲吗?而且更可悲的是,我身边这样关系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个角落里,每个场景中都可以见到专制父母与倔强孩子之间的博弈。于是一出出情感悲剧、家庭悲剧,还有人生悲剧就这样每天在周围人、身边人的生活中此起彼伏、周而复始地上演且经久不衰——可悲啊!
所以,有心而又喜欢甚至习惯于专制的父母是时候该好好反省了!不管家里有没有倔强的孩子,特别是身边的孩子如果对自己言听计从,那就应该警惕了,不管这是不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这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教育,那就是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思想(有自己想法和主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培养孩子成材之道。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前言:
我和儿子
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固执,一个倔强。
我,虽然平时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主意,什么都好说,可是在某方面一遇到自己认定的事情,我却特别的固执,总是一味地坚持己见,就比方说在小孩教育问题上,我就特别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方式。
我的儿子,是个好胜心强且吃软不吃硬的人。每次叫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前面要先将就他,否则他会跟你扛到底。比如说两岁多的时候,叫他不要把脏手放嘴里,并强抱他去洗手,结果怎样呢?不但止哇哇大叫、拼命挣扎,而且一把他放下来,就当着你的面直接拿手在地上使劲擦几下放进嘴里,斜眼瞪着你。
所以啊,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是固执妈,一个是倔强宝。
当固执妈遇上倔强宝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想想看,......嘿嘿!
好吧,言归正转,现在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说说我和儿子,即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故事吧!
首先,先从固执妈与倔强宝之间发生的几个生活场景说起,
场景一:
固执妈带倔强宝到隔壁的小区去玩,开头倔强宝玩得好好的,等准备回家了倔强宝开始闹了,要去小区旁边的小超市。去小超市?哼哼,固执妈当然知道儿子要去那里干什么,坚决不去!
这时倔强宝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并跪地不起。固执妈脾气也上来了,干脆走到一旁的值班室边冷眼旁观边跟值班室的人聊起天来。两个人就在这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众目睽睽之下较起了劲。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倔强宝张开手臂对不远处正冷眼看他的固执妈用哽咽的腔调说:“妈妈,抱!”固执妈把哭得眼睛发红的还止不住抽泣的倔强宝抱了起来,这时旁边的保安忍不住逗起了倔强宝:“下次还敢不敢不听妈妈话了?”这话一下激怒了倔强宝,刚刚还安静地依偎在妈妈怀里的他马上挣扎着闹着要下来。
下午睡醒觉,固执妈跟倔强宝又恢复了原先的有说有笑,当互动得正酐的时候,这时倔强宝来了一句:“妈妈是老虎!”固执妈以为自己听错,又问了一次,倔强宝又重复了一遍“妈妈是大老虎!”固执妈一时无语,想想孩子那么小,两岁不到,就会把妈妈比喻成凶猛的大老虎了,这可没人教的喔!一时间各种心情上来,五味杂陈。
场景二:
跟场景一发生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倔强宝刚刚两岁左右的时候——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那时固执妈与倔强宝的关系是多么紧张,常常动不动就会起冲突、有矛盾。
那还是夏天的一个中午,固执妈帮倔强宝洗完了澡,准备帮倔强宝穿衣服时,这时倔强宝出声了:“妈妈,我要喝牛奶!”“行,你穿好衣服就帮你倒!”“不,我就要现在喝!”“穿好衣服再喝!”“不,就现在喝!”于是固执妈和倔强宝又开始对峙了,谁也不让谁。
倔强宝哇哇大哭,固执妈也气愤地走出房间;倔强宝好几次光着身子哭着跑出房间,要求固执妈给自己倒牛奶,而固执妈跟往常一样狠着心对倔强宝的哭泣哀求无动于衷。
又同往常一样,倔强宝最后又屈服下来:“妈妈,帮我穿衣服。”固执妈走过去帮倔强宝穿衣服,想着也趁势好好教导一下儿子,便故作语口婆心状说:“你看看你,如果刚刚听妈妈话,把衣服穿上,现在牛奶都喝完了!”哪知,固执妈的话还没说完,倔强宝的胳膊刚伸到衣袖的一半,听到固执妈的这番话倏地变脸了。固执妈一看这形势好像不妙,赶紧把一旁准备好的牛奶递上给儿子,没想到儿子把手一挥,连衣服也不穿就趴在床上睡觉了,看这架势,固执妈也无辙了,只得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注意!下次一定要注意!
固执妈和倔强宝博弈的结果
固执妈和倔强宝经常起冲突,两人经常遭遇互相博弈和对峙,这样的后果会是什么呢?看看身边人的反应就知道了:
固执妈的父母看不过去了,忍不住发声了:“你看看你,每次你带小孩几天,小孩的脾气都一下变得那么差,固执、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而我们带呢,孩子基本上天天都开开心心、笑呵呵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倔强宝的爸爸也忍不住出声了:“次次你带小孩,小孩基本上都哭,没有一次不哭的,而别人带小孩,每次小孩都开开心心的,也不知你是怎么带小孩的!”
对此,固执妈也忍不住反省:“我是怎么带的小孩?为什么我一带小孩,小孩就经常哭?难道我哪里做错了吗?可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固执妈的觉醒和转变
有句话说的经典:“这世上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说到底,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都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
“我该怎么做呢?”面对儿子的倔强和母子之间愈演愈烈的紧张关系,固执妈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这时固执妈的父母——孩子的姥姥、姥爷出声了:“不要总是跟小孩太过计较,总是让小孩哭,这样对小孩的成长和性格培养也不利,表面上好像家长赢了,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养成动辄就大哭大闹的烂脾气。
而且父母也举出例子:“你看,小孩在我们这里从来不哭,天天乐呵呵的,一回到你们那里几天回来,就变得脾气特别地大,动不动就哭闹。你们那种教育方法啊,真是把听话的小孩也教出皮的小孩!
固执妈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样性格的一个人?
想想孩子出生后这两年的相处,事事无不显示出这是一个好胜心强,凡事喜欢争那一口气且吃硬不吃软的人。这样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俯拾即是,比方说,孩子叫你抱,你不抱,他就哇哇大哭,你看到孩子哭,心软了,就抱起来他,可不到一会儿,孩子就会说:“妈妈,我不要抱了!”——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吃软不吃硬,且喜欢争一时之气而且争到一时之气又马上软下来的人。
想通了这点,固执妈在以后跟倔强宝的相处中,都不再固执、一意孤行地对倔强宝提各种要求了,每次与倔强宝交流时,固执妈都会有意让一让倔强宝,顺着倔强宝的意思去走,然后倔强宝的心理得到满足了,很快倔强宝又会按照妈妈的意见去做。
这样做的效果也日益呈现出来了: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固执妈不再那么固执了,倔强宝的心情也总是好的没法说,天天笑呵呵,而且也特别的听话和懂事——而这一切,可以说只有身边人才清楚地知道这听话和懂事的孩子是如何教出来的。
关于此事给我的想法和启发:
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从矛盾到和谐的相处历程也大概说完了,不知其他的家长看到这则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的故事会有什么想法,会不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于我而言,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跳出来看,得到启发有:
一、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即对待孩子,一定要因人而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也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切忌一意孤行地采用专制甚至棍棒法,非打即骂,这样做的后果,看看上面的故事,有心的家长也可以想到后果会是怎么样的了。
二、与孩子相处一定要遵循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处世之道。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有自己尊严的个体,比如说上面的故事,最终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柔克刚。身为孩子长辈和榜样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一定要遵守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处世之道,而且也要以身作则,而不要打着爱的名义或者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在那里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对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甚至胡作非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仅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做了孩子人生路上不懂处理问题的坏榜样。所以想要孩子怎么样,首先自己就先怎么样。
说到这里,忍不住往深里说下:
我和儿子,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个人看似固执、倔强,其实而不尽然。我虽然某些方面比较固执,但我喜欢学习和成长(这里并没有赞美自己的意思,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只要一发现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不对,就会马上去反省、去改正(这从上面的事例中也可看出);而我的儿子,倔强宝,说倔强也不是最倔强的,就像上面说的,只要旁人稍稍就下他,就马上软下来,可以说次次都是在争那一时之气。即使是这样,当两个人互相不从、坚持己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特别地紧张、特别地僵(而且我这个倔强宝当时还不到两岁哦),这样下去,随着倔强宝的一天天长大和独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有多恶劣就可想而知!
——从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如果两个人性格都是强势且固执怎么办?——在爱的名义下长久地互撕可以说就是这类关系的最常态。
而这样的代价是什么呢?
破坏甚至催毁彼此亲密的血缘关系。这个就不用说了,在专制父母和倔强孩子的家庭里,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而且基本上每个互撕的结局都差不多:惨痛,无赢家,双方都是失败者。
毁灭一个人的人生和前程。好胜心强不好吗?有主见不是优点吗?大刀阔斧、敢作敢为、有魄力这些难道不是形容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吗?难道不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吗?可为什么在一个家庭里,尤其在一个强势父母的眼里,却是容不得的沙子?!——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大部分专制父母的本质:无知且自私。
这真的是一场悲剧,在这场互相争取发声制高点且长年累月的激烈战斗中,没有也不会有一个赢家:
父母输了,在这场长期而激烈的战斗中,他不仅收获了孩子的恨,而且还收获到了一个叛逆、固执且不擅思考、做事容易冲动的可谓人生失败者;
孩子输了,本来以他的聪明才智、过人胆识和魄力,做出一番事业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他却身不由己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和时间、精力都放在了与父母长期的博弈上,让自己的人生在与父母的博弈、赌局中走得越来越偏,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这不可悲吗?而且更可悲的是,我身边这样关系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个角落里,每个场景中都可以见到专制父母与倔强孩子之间的博弈。于是一出出情感悲剧、家庭悲剧,还有人生悲剧就这样每天在周围人、身边人的生活中此起彼伏、周而复始地上演且经久不衰——可悲啊!
所以,有心而又喜欢甚至习惯于专制的父母是时候该好好反省了!不管家里有没有倔强的孩子,特别是身边的孩子如果对自己言听计从,那就应该警惕了,不管这是不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这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教育,那就是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思想(有自己想法和主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培养孩子成材之道。

又到开学季,说说我家宝贝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经历

亲子教育daqiang5511222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2 次浏览 • 2018-11-16 10:29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前言:又到九月开学季了,孩子不愿上学、怕上学,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尤其是每天早上来到校园门口,更是看到许多孩子在校门口哇哇大哭,不愿进校门,而在这群哭闹的孩子中尤以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孩子为甚。为什么会这样呢?相信很多做家长的都会说:因为这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啊!可是为什么第一次上幼儿园就那么难上呢?我相信很多家长很少会去往深里想,去思考里面的原因,只是一句“每个孩子都是这样”而笼统地带过。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经历并顺带自己分析下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心理,希望能给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总是哭闹而头痛的家长一些启发。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去年十月底写的,那时距离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当然从九月一号开学到十月底,孩子其实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和许多初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刚刚上幼儿园孩子总是要经历身体等各方面的适应期,那段时间,孩子生了几次病,每次都有一段时间,所以孩子具体说来这将近两个月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让我们做家长欣慰和放心的是,虽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孩子已经接受甚至喜欢上了上幼儿园,从这一点来说,就可以肯定的是,不到两个月,孩子就已顺利渡过了上幼儿园的心理适应期。
儿子已经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了:
晚上吃饭,儿子对我们说:“妈妈,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爸爸,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我和他爸问他:“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大声说,并哈哈笑,再问一次:“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更大声了,同样还是伴随着笑脸。“那为什么原来一上幼儿园就老是哭呢?”孩子他爸忍不住问,也抛出我心底的疑问,“我想爸爸!我想妈妈!”孩子答道。“哦,原来是这样!”我跟老公相视一笑,看来原来判断对了,也看来对孩子所做的开解工作是做到点子上了,要不孩子怎么一下子就接受并适应了上幼儿园呢?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起因:
儿子今年六月中才刚刚两岁,到九月份学校开学时,还不到两岁三个月。
说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是八月份某一天很偶然的情况下老公说的,老公说:“妈也太辛苦了,爸也年纪大了,不如送小孩上幼儿园吧!”当时我一脸的错锷:“孩子也太小了吧?”后来老公也陆陆续续地说了几次,表面上我不置可否,可内心里,还是真的不愿意,孩子也太小了,并且父母也从来没抱怨过带小孩,虽然有时他们看起来很累,可是对带小孩的事,我感觉他们真的是乐在其中,父母开心了不少,常常被小孩逗得哈哈大笑,而且我看到父母对孩子那真的是捧在怀里怕化了,对孩子充满了不尽的喜爱之情。
后面我也把老公的想法拿出来跟父母讲,父母也不同意,说:“孩子太小,要送就再过多一年再送,明年九月开学时孩子也已经三岁了,现在还太小,不适合上幼儿园,并且我们还可以带啊!你不用操什么心!”有父母这句话,我也心安了,也不打算把小孩送幼儿园了。
可是那段时间老公也不知什么心理,就是总是不断地提出送小孩上幼儿园,而平时总喜欢听大人讲话的儿子,也开始经常念叨:“我要上幼儿园!”而且不论走到哪,只要一看到幼儿园,就马上指着说“这是我的幼儿园!”(孩子在这方面的观察力还是可以,原来就只跟他讲过一次这是幼儿园,以后不论去到哪,只要一见到幼儿园,他就会迅速地辨认出来,也不知他是以什么为判断标志的,难道是每家幼儿园的那最基本的三个字“幼儿园”?)
所以一方面是老公在那里总是念叨,另一方面是孩子在那里闹,我的心也有点动摇了,甚至有一天带孩子出去玩,看到附近有一天幼儿园正在发招生简章,于是就带着孩子过去看,顺便也进去幼儿园里面看了一下,结果从里面一出来,孩子就不干了,哇哇大哭,还闹着要进去,一路上都在哭、闹,而且哭、闹了好久。我在想:是不是孩子真的想上幼儿园啊?而这时老公也突然打电话给我,现在某某这边幼儿园也在招啊,你是想把小孩送到家附近,还是爸爸妈妈住的附近?我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爸妈住的附近了,要不下午孩子放学我们怎么去接?谁都没到下班时间。”“那好,那我现在就去拿简章,这两天就报名了!”
——现在这时想想,那时同意小孩上幼儿园并帮小孩报名送小孩上幼儿园,至少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时头脑发热,甚至可以说被老公利用了。这也成了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面对孩子不适有一段时间我对老公抱怨并自责的来源。
儿子第一天及之后半个月上幼儿园的状态:
9月1日,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坐在爸爸的车上,孩子看到的都是新鲜的风景,我也不断地给孩子指:“看,这个姐姐背着书包和妈妈一起上学了!”又指着那个说:“看,两个小朋友一起手牵手去上幼儿园!”孩子也跟着我的手到处东张西望。一路上,孩子也不吭声,也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
但作为母亲,心里头最紧张的还是:他能不能适应幼儿园啊?去到幼儿园,孩子也没出声,背着个书包,一路被父母拉着走,我也没时间去细看孩子的表情,毕竟我等一下还要赶着上班,进到教室,看到已经有小朋友在哭了,甚至不给、不让父母走,我把小孩领到了老师跟前,老师说:“家长可以走了!”我转过身,再回头看看小孩,看到小孩还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小孩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啊?一整天,我都在想这个问题。
果然下午孩子被爸爸接回家的时候,孩子就说了:“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妈妈,我不上幼儿园!”
而也就在那一天起,在差不多半个月内,每天晚上儿子都要对我们说:“明天我不上幼儿园!”而每天早上一醒来,又听到儿子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甚至坐在去幼儿园的车上,孩子还一个劲地回过头来对爸爸说:“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基本上是每天一到幼儿园的路口,准备把孩子抱下来的时候,而这时孩子一看到前面就是幼儿园就马上开始大哭起来,我们是边抱孩子,孩子边哇哇大哭,基本上每天都重复这样的场景。
这时候我的心就开始痛了,我怪老公干嘛那么早送小孩上幼儿园,并且我也在网上看到记者对儿童心理专家的采访报道,据儿童心理专家说孩子不适宜太早送幼儿园,因为这时孩子对父母还很依恋,缺乏安全感,如果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好就在孩子三岁之后。我也颇为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我的儿子也太小了,才刚刚两岁,现在就被父母送到幼儿园,每天看到和想到孩子哇哇大哭的场景,我的心里都非常地难受:孩子那么小,家里又不是没条件带,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经历这苦?
那段时间也是心里最纠结的时候,也常常抱怨老公为什么那么早把小孩送去读幼儿园。可是一个学期的学费已经交了啊,也不可能中途退学啊!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也不忍看孩子每天这样大哭并哭得眼睛通红,“看来得想个办法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行!”我心想。
与儿子的第一次沟通:
那一天,是孩子上学差不多半个月了。又和往常一样,早上孩子哭着被老师领着走进教堂。
晚上孩子回来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又哭了!”我跟孩子说:“为什么哭啊?”孩子没有出声。
我又说:“去幼儿园多开心啊!早上一过去,就和小朋友一起吃早餐,然后吃完早餐老师就教你们唱歌,给你们讲故事,或者和你们一起玩游戏,然后就又吃中午饭了,再然后就睡觉了,睡完觉又再吃个点心,这时爸爸、妈妈或者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一天多开心啊!”
孩子说:“我想姥爷!”
“姥爷下午不就过来接你吗?每天开开心心幼儿园地在幼儿园玩完,到了下午姥爷就过来接你了!”
“嗯。”孩子点点头。
“明天上幼儿园不哭了,好吗?开开心心地去上,等到到下午下课时姥姥、姥爷或者爸爸、妈妈就过去接你!好不好?”
第二天早上,孩子起来没出声,没有像原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在路上爸爸的车上也没出声。听老公讲,去到那里,孩子什么话也没说,把他放下来,他就自己直接走到在门口等待的老师面前,拉着老师的手就往前走,甚至头也没回一下。晚上孩子回来,更是自己主动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一天都没哭!”“是吗?”我高兴地看着他,“嗯。”他点点头。
听去接他的姥爷说,老师说他今天是很乖,一天一点也没闹、也没哭。
但遗憾的是,那天回到家,发现孩子感冒了,而且这一感冒就差不多二十多天,又感冒又咳嗽,从中秋节(9月24日)前到过完国庆长假,流鼻涕的现象还存在,本来打算放完国庆长假就上学的,结果又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等到10月12日才又开始上幼儿园(这时已将近十月中了)
与儿子的第二次沟通:
然后10月12日这天上幼儿园顺利吗?可以很自豪也很开心地跟每个人讲:非常顺!
不过在那上学的前一天,我也跟儿子聊了天,我问儿子:“明天上幼儿园了,好吗?”
“嗯,不上!”儿子摇摇头,看来这段时间儿子在家又开始习惯了,又开始不想上幼儿园了。
“去幼儿园不好玩吗?”
“好玩!”
“那为什么不想上?”这一次儿子没出声,然后我又开始和上次那样的给儿子细数在幼儿园每天的节目了:“你看,每天一上幼儿园,就先去吃早餐,吃完早餐,老师又教你们唱歌,和你们玩游戏,然后玩完就准备吃中午饭,然后吃完午饭,又大家一起好好地睡觉了,睡完觉,再吃个点心,然后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你看,多开心,多充实啊!”
“嗯。”
“那明天还上幼儿园吗?”
“上!”儿子大声地说。
事后听姥爷说(上幼儿园一天晚上儿子是在姥爷家里住的),一起床,儿子就对姥爷说:“昨天我已经跟爸爸妈妈说好了,今天上幼儿园!”然后儿子就安安静静、开开心心地拉着姥爷的手上幼儿园了。
再然后,从那天开始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都开开心心的,每天早上上幼儿园都安安静静的。
那天甚至过两三天,我心里都不安,害怕儿子适应不了幼儿园,但没想到从那之后,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开开心心的,不哭也不闹,现在看来孩子是已经想通了。
关于此事我从中得到的启发:
再联系昨天跟儿子的对话,看来我的想法和判断真的对了:我想,儿子原来上幼儿园总是哭,一定是想爸爸妈妈,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但是孩子小,这种想法又无法表达出来,只能以每天拼命地大哭来向外界宣泻他对上幼儿园与父母等家人离别却又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家人会不会再来接他的的内心的焦虑、痛苦、不安和害怕,即没有安全感(这一点也是受上面的报道中的“儿童心理问题专家所讲的三岁以下孩子不适宜送去上幼儿园,因为他还没有安全感”启发而来的)。
而通过我与他的聊天,向他传输了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等家人每天下午都会来接你的信息,使他明白每天下午家里人都会过来接他,从而有一个心理保障。
而且我又跟他详细讲了每天在幼儿园的具体活动,而他再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中也看到并验证了和我所讲的一模一样的流程从而心中有数,对幼儿园每天的具体生活有一个大概和清晰的认识,从而心中有了底,没有了当初的对新生事物的由于未知而引起的害怕、迷茫、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并且在这基础上,他从开始对幼儿园的生活陌生到好奇再到变得感兴趣起来,即从被动、被迫、抗拒上幼儿园到自己有意识地主动去适应、去发现幼儿园,最终喜欢上了每天上幼儿园。
所以现在每天早上孩子都安安静静地背起书包就上幼儿园,每天下午开开心心地被家人接回家,每天在幼儿园过得都开开心心,可以说现在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
我也没想到,仅仅两次看似简单的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就会让孩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适应和接受幼儿园,并每天都乐在其中。看来,“打蛇要打七寸”这句话说得没错啊!凡事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对症下药,就可立时、有效地药到病除!
现在每当看到未满两岁半的儿子每天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欣慰,孩子,谢谢你!希望妈妈每次都能及时并准确地找到与你沟通的钥匙,每一次都能及时和准确地搭好与你沟通的桥梁,从而陪伴你快乐地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
后记:在生活中,许多方面,我发现很多父母都很少甚至不和孩子交流,就以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都是硬着心肠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推进幼儿园,却很少有家长去了解孩子哭泣、抗拒上幼儿园的心理原因,至多不过就是“第一天上幼儿园肯定不习惯了,以后总会习惯的,不要怕”而搪塞过去,却没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细细地体谅孩子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帮助孩子从容地走过第一次走向外面世界的不安与胆怯,导致孩子在害怕、恐惧、不安中通过一定时间的煎熬而被动适应,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说不行,毕竟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孩子适应外部社会的必经过程,但是与其让孩子在痛苦、不安中被动地适应外部社会,为什么不能通过沟通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适应外部社会呢?就像我的儿子从害怕上幼儿园到接受幼儿园再到喜欢上幼儿园,尽管时间很短,但也完成了从被迫接受到主动适应的心理成长过程。所以,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是每一个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姿势。而且,结尾补充一句:如果没有其它必须的原因,我也不主张将孩子过早地放进幼儿园——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前言:又到九月开学季了,孩子不愿上学、怕上学,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尤其是每天早上来到校园门口,更是看到许多孩子在校门口哇哇大哭,不愿进校门,而在这群哭闹的孩子中尤以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孩子为甚。为什么会这样呢?相信很多做家长的都会说:因为这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啊!可是为什么第一次上幼儿园就那么难上呢?我相信很多家长很少会去往深里想,去思考里面的原因,只是一句“每个孩子都是这样”而笼统地带过。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经历并顺带自己分析下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心理,希望能给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总是哭闹而头痛的家长一些启发。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去年十月底写的,那时距离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当然从九月一号开学到十月底,孩子其实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和许多初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刚刚上幼儿园孩子总是要经历身体等各方面的适应期,那段时间,孩子生了几次病,每次都有一段时间,所以孩子具体说来这将近两个月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让我们做家长欣慰和放心的是,虽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孩子已经接受甚至喜欢上了上幼儿园,从这一点来说,就可以肯定的是,不到两个月,孩子就已顺利渡过了上幼儿园的心理适应期。
儿子已经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了:
晚上吃饭,儿子对我们说:“妈妈,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爸爸,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我和他爸问他:“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大声说,并哈哈笑,再问一次:“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更大声了,同样还是伴随着笑脸。“那为什么原来一上幼儿园就老是哭呢?”孩子他爸忍不住问,也抛出我心底的疑问,“我想爸爸!我想妈妈!”孩子答道。“哦,原来是这样!”我跟老公相视一笑,看来原来判断对了,也看来对孩子所做的开解工作是做到点子上了,要不孩子怎么一下子就接受并适应了上幼儿园呢?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起因:
儿子今年六月中才刚刚两岁,到九月份学校开学时,还不到两岁三个月。
说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是八月份某一天很偶然的情况下老公说的,老公说:“妈也太辛苦了,爸也年纪大了,不如送小孩上幼儿园吧!”当时我一脸的错锷:“孩子也太小了吧?”后来老公也陆陆续续地说了几次,表面上我不置可否,可内心里,还是真的不愿意,孩子也太小了,并且父母也从来没抱怨过带小孩,虽然有时他们看起来很累,可是对带小孩的事,我感觉他们真的是乐在其中,父母开心了不少,常常被小孩逗得哈哈大笑,而且我看到父母对孩子那真的是捧在怀里怕化了,对孩子充满了不尽的喜爱之情。
后面我也把老公的想法拿出来跟父母讲,父母也不同意,说:“孩子太小,要送就再过多一年再送,明年九月开学时孩子也已经三岁了,现在还太小,不适合上幼儿园,并且我们还可以带啊!你不用操什么心!”有父母这句话,我也心安了,也不打算把小孩送幼儿园了。
可是那段时间老公也不知什么心理,就是总是不断地提出送小孩上幼儿园,而平时总喜欢听大人讲话的儿子,也开始经常念叨:“我要上幼儿园!”而且不论走到哪,只要一看到幼儿园,就马上指着说“这是我的幼儿园!”(孩子在这方面的观察力还是可以,原来就只跟他讲过一次这是幼儿园,以后不论去到哪,只要一见到幼儿园,他就会迅速地辨认出来,也不知他是以什么为判断标志的,难道是每家幼儿园的那最基本的三个字“幼儿园”?)
所以一方面是老公在那里总是念叨,另一方面是孩子在那里闹,我的心也有点动摇了,甚至有一天带孩子出去玩,看到附近有一天幼儿园正在发招生简章,于是就带着孩子过去看,顺便也进去幼儿园里面看了一下,结果从里面一出来,孩子就不干了,哇哇大哭,还闹着要进去,一路上都在哭、闹,而且哭、闹了好久。我在想:是不是孩子真的想上幼儿园啊?而这时老公也突然打电话给我,现在某某这边幼儿园也在招啊,你是想把小孩送到家附近,还是爸爸妈妈住的附近?我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爸妈住的附近了,要不下午孩子放学我们怎么去接?谁都没到下班时间。”“那好,那我现在就去拿简章,这两天就报名了!”
——现在这时想想,那时同意小孩上幼儿园并帮小孩报名送小孩上幼儿园,至少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时头脑发热,甚至可以说被老公利用了。这也成了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面对孩子不适有一段时间我对老公抱怨并自责的来源。
儿子第一天及之后半个月上幼儿园的状态:
9月1日,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坐在爸爸的车上,孩子看到的都是新鲜的风景,我也不断地给孩子指:“看,这个姐姐背着书包和妈妈一起上学了!”又指着那个说:“看,两个小朋友一起手牵手去上幼儿园!”孩子也跟着我的手到处东张西望。一路上,孩子也不吭声,也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
但作为母亲,心里头最紧张的还是:他能不能适应幼儿园啊?去到幼儿园,孩子也没出声,背着个书包,一路被父母拉着走,我也没时间去细看孩子的表情,毕竟我等一下还要赶着上班,进到教室,看到已经有小朋友在哭了,甚至不给、不让父母走,我把小孩领到了老师跟前,老师说:“家长可以走了!”我转过身,再回头看看小孩,看到小孩还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小孩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啊?一整天,我都在想这个问题。
果然下午孩子被爸爸接回家的时候,孩子就说了:“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妈妈,我不上幼儿园!”
而也就在那一天起,在差不多半个月内,每天晚上儿子都要对我们说:“明天我不上幼儿园!”而每天早上一醒来,又听到儿子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甚至坐在去幼儿园的车上,孩子还一个劲地回过头来对爸爸说:“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基本上是每天一到幼儿园的路口,准备把孩子抱下来的时候,而这时孩子一看到前面就是幼儿园就马上开始大哭起来,我们是边抱孩子,孩子边哇哇大哭,基本上每天都重复这样的场景。
这时候我的心就开始痛了,我怪老公干嘛那么早送小孩上幼儿园,并且我也在网上看到记者对儿童心理专家的采访报道,据儿童心理专家说孩子不适宜太早送幼儿园,因为这时孩子对父母还很依恋,缺乏安全感,如果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好就在孩子三岁之后。我也颇为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我的儿子也太小了,才刚刚两岁,现在就被父母送到幼儿园,每天看到和想到孩子哇哇大哭的场景,我的心里都非常地难受:孩子那么小,家里又不是没条件带,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经历这苦?
那段时间也是心里最纠结的时候,也常常抱怨老公为什么那么早把小孩送去读幼儿园。可是一个学期的学费已经交了啊,也不可能中途退学啊!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也不忍看孩子每天这样大哭并哭得眼睛通红,“看来得想个办法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行!”我心想。
与儿子的第一次沟通:
那一天,是孩子上学差不多半个月了。又和往常一样,早上孩子哭着被老师领着走进教堂。
晚上孩子回来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又哭了!”我跟孩子说:“为什么哭啊?”孩子没有出声。
我又说:“去幼儿园多开心啊!早上一过去,就和小朋友一起吃早餐,然后吃完早餐老师就教你们唱歌,给你们讲故事,或者和你们一起玩游戏,然后就又吃中午饭了,再然后就睡觉了,睡完觉又再吃个点心,这时爸爸、妈妈或者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一天多开心啊!”
孩子说:“我想姥爷!”
“姥爷下午不就过来接你吗?每天开开心心幼儿园地在幼儿园玩完,到了下午姥爷就过来接你了!”
“嗯。”孩子点点头。
“明天上幼儿园不哭了,好吗?开开心心地去上,等到到下午下课时姥姥、姥爷或者爸爸、妈妈就过去接你!好不好?”
第二天早上,孩子起来没出声,没有像原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在路上爸爸的车上也没出声。听老公讲,去到那里,孩子什么话也没说,把他放下来,他就自己直接走到在门口等待的老师面前,拉着老师的手就往前走,甚至头也没回一下。晚上孩子回来,更是自己主动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一天都没哭!”“是吗?”我高兴地看着他,“嗯。”他点点头。
听去接他的姥爷说,老师说他今天是很乖,一天一点也没闹、也没哭。
但遗憾的是,那天回到家,发现孩子感冒了,而且这一感冒就差不多二十多天,又感冒又咳嗽,从中秋节(9月24日)前到过完国庆长假,流鼻涕的现象还存在,本来打算放完国庆长假就上学的,结果又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等到10月12日才又开始上幼儿园(这时已将近十月中了)
与儿子的第二次沟通:
然后10月12日这天上幼儿园顺利吗?可以很自豪也很开心地跟每个人讲:非常顺!
不过在那上学的前一天,我也跟儿子聊了天,我问儿子:“明天上幼儿园了,好吗?”
“嗯,不上!”儿子摇摇头,看来这段时间儿子在家又开始习惯了,又开始不想上幼儿园了。
“去幼儿园不好玩吗?”
“好玩!”
“那为什么不想上?”这一次儿子没出声,然后我又开始和上次那样的给儿子细数在幼儿园每天的节目了:“你看,每天一上幼儿园,就先去吃早餐,吃完早餐,老师又教你们唱歌,和你们玩游戏,然后玩完就准备吃中午饭,然后吃完午饭,又大家一起好好地睡觉了,睡完觉,再吃个点心,然后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你看,多开心,多充实啊!”
“嗯。”
“那明天还上幼儿园吗?”
“上!”儿子大声地说。
事后听姥爷说(上幼儿园一天晚上儿子是在姥爷家里住的),一起床,儿子就对姥爷说:“昨天我已经跟爸爸妈妈说好了,今天上幼儿园!”然后儿子就安安静静、开开心心地拉着姥爷的手上幼儿园了。
再然后,从那天开始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都开开心心的,每天早上上幼儿园都安安静静的。
那天甚至过两三天,我心里都不安,害怕儿子适应不了幼儿园,但没想到从那之后,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开开心心的,不哭也不闹,现在看来孩子是已经想通了。
关于此事我从中得到的启发:
再联系昨天跟儿子的对话,看来我的想法和判断真的对了:我想,儿子原来上幼儿园总是哭,一定是想爸爸妈妈,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但是孩子小,这种想法又无法表达出来,只能以每天拼命地大哭来向外界宣泻他对上幼儿园与父母等家人离别却又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家人会不会再来接他的的内心的焦虑、痛苦、不安和害怕,即没有安全感(这一点也是受上面的报道中的“儿童心理问题专家所讲的三岁以下孩子不适宜送去上幼儿园,因为他还没有安全感”启发而来的)。
而通过我与他的聊天,向他传输了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等家人每天下午都会来接你的信息,使他明白每天下午家里人都会过来接他,从而有一个心理保障。
而且我又跟他详细讲了每天在幼儿园的具体活动,而他再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中也看到并验证了和我所讲的一模一样的流程从而心中有数,对幼儿园每天的具体生活有一个大概和清晰的认识,从而心中有了底,没有了当初的对新生事物的由于未知而引起的害怕、迷茫、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并且在这基础上,他从开始对幼儿园的生活陌生到好奇再到变得感兴趣起来,即从被动、被迫、抗拒上幼儿园到自己有意识地主动去适应、去发现幼儿园,最终喜欢上了每天上幼儿园。
所以现在每天早上孩子都安安静静地背起书包就上幼儿园,每天下午开开心心地被家人接回家,每天在幼儿园过得都开开心心,可以说现在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
我也没想到,仅仅两次看似简单的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就会让孩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适应和接受幼儿园,并每天都乐在其中。看来,“打蛇要打七寸”这句话说得没错啊!凡事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对症下药,就可立时、有效地药到病除!
现在每当看到未满两岁半的儿子每天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欣慰,孩子,谢谢你!希望妈妈每次都能及时并准确地找到与你沟通的钥匙,每一次都能及时和准确地搭好与你沟通的桥梁,从而陪伴你快乐地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
后记:在生活中,许多方面,我发现很多父母都很少甚至不和孩子交流,就以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都是硬着心肠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推进幼儿园,却很少有家长去了解孩子哭泣、抗拒上幼儿园的心理原因,至多不过就是“第一天上幼儿园肯定不习惯了,以后总会习惯的,不要怕”而搪塞过去,却没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细细地体谅孩子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帮助孩子从容地走过第一次走向外面世界的不安与胆怯,导致孩子在害怕、恐惧、不安中通过一定时间的煎熬而被动适应,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说不行,毕竟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孩子适应外部社会的必经过程,但是与其让孩子在痛苦、不安中被动地适应外部社会,为什么不能通过沟通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适应外部社会呢?就像我的儿子从害怕上幼儿园到接受幼儿园再到喜欢上幼儿园,尽管时间很短,但也完成了从被迫接受到主动适应的心理成长过程。所以,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是每一个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姿势。而且,结尾补充一句:如果没有其它必须的原因,我也不主张将孩子过早地放进幼儿园——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

你是哪一种父母

亲子教育好短的名字啊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1 次浏览 • 2018-11-16 10:15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妈妈是超人》中,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和她妈妈在教育孩子上发生了冲突。孩子轩轩和弟弟两个总是互相打闹停不下来,婆婆的处理方式就是搬出“家法”,给没当好哥哥的轩轩先来一顿打。
但孩子的母亲并不认同做法,跟自己妈提了出来,于是来了一场两代人关于该不该打孩子的争论。
轩轩妈觉得,想真正让孩子改正问题应该是给他讲道理,孩子被打了只是暂时被威慑住了,但还是并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轩轩外婆则反驳说,你给孩子讲道理他也听不懂,等你讲明白了道理,哪还有时间做别的事情?打孩子他才能意识到错,并且记住不再犯错。(这也是当前在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的看法)
在节目里,轩轩和弟弟的扭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见外婆的打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就连轩轩想保护弟弟的时候,也不太懂得说道理给弟弟听,而是采用暴力的方法去解决。

我的一个许久未见面的朋友这段时间过了来,大家坐在一起聊起了如何教育小孩的事情。
她的小孩跟我的差不到两岁,四岁多。
讲起教育小孩,她说起她儿子的事:“儿子特别粘,也特别娇,也许是从小抱惯了,出去总是要抱。”这时我提醒她:“要抱没问题啊,但是在抱之前你最好跟他讲好条件,抱到哪里就放下来,因为有些孩子是需要就的,就像我的儿子,你不就他就跟你没完没了,可是你如果稍稍一就,很快甚至马上就跟你妥协。”
“我是这样啊!每次抱之前都跟他讲好走到哪里就放下,可是他不讲理啊!往往到了那个讲好的位置,他都不肯下来,还是要继续抱!”朋友笑道。“那你怎么办?”我问。“继续跟他讲道理呗!”朋友笑了。
那次见面,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跟朋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生活中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跟孩子讲道理,使孩子能明白事理。打、强制是没有用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有一个词最能说明教育过程中到底是什么起的作用最大而且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就是:潜移默化。
它形象而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教育以及如何教育。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可以说, 这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定律,而离孩子最近的人是谁?是我们,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带孩子的身边人。
我们的脾性、一举一动,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和方法,近在身边的孩子都在旁边无意识地模仿着、学习着,我们这些身边人可以说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学习如何面对、适应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孩子怎么样,最终长成什么样子,与我们身边人的表现息息相关,脱离不了干系。
所以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时,我们的眼睛不应总是死死盯着孩子的表现,而是应该关注教育的源头——我:我做得怎么样?我会处理事情吗?
懂事,只是一个需要时间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可以说就藏在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之中。

写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不禁忍俊不禁。
两岁多不到三岁的儿子总是看电视、看动画片,而且每次坐在那一看就是坐三四个小时,这让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是特别地烦心:不能再给他这样看下去了。
孩子的爸爸,每当孩子看了不短时间之后就在一旁趁孩子正聚精会神在那专注地看电视时,悄悄地在一旁拿起遥控器一按,顿时电视上一片花,孩子一看到正在看着的动画片突然没了,也急了,赶紧转过头跟爸爸说:“爸爸,我要看电视!”“哎呀,这电视怎么突然坏了呢?”老公装出一副突然发现的样子,然后说:“,我现在给修电脑的刘师傅打个电话,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像模像样地当着孩子的面表演起来:“刘师傅啊!我家电视坏了,怎么回事啊?......哦,看的时间太久啊!......那你明天有没时间过来修啊?......哦,好好好,到时等你有空就过来吧!”放下电话,孩子爸就故作认真地对孩子讲:“刘师傅说了,这两天没空,可能要晚点,而且他提醒了看电视不能看得太多,这电视一看多了就会坏的。”孩子也听得很认真,看来他也相信了。
于是有一段时间,孩子都没怎么看电视。后面,电视也不知什么时候“好”起来了,而且借着“刘师傅所说的少看电视”的理由,我们都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有一天,儿子忽然一本正经、认真地对爸爸说:“爸,我想看足球!”平时他爸爸最喜欢看足球了,“哦,好!”孩子他爸也没想那么多,以为孩子真的想看足球了,便帮儿子打开了电视。一打开电视,体育频道刚好播的不是足球,儿子就在旁边指挥起来:“爸爸,摁啊!”当爸的就一直在那摁,因为那也确实不是足球,等到无意中撞到动画片时,孩子马上就要爸爸停下来,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不给爸爸摁了,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又会说:“爸爸,我想看足球,这不是足球,你摁啊!”这样的方法儿子用了好几次,也用在我的身上,一开始我也跟他爸一样不明就里,以为他真的要看足球,到打开电视才发现他只是借看足球来让我们帮他打开电视来找动画片看。
这说明了什么?我想,是不是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父母不动声色地与他斗智,而他也学着反过来不动声色且像模像样地与父母斗起智来。

回到了文章题目:你是哪一种父母?
我想,不论我们是哪一种父母,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对身边的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被他们吸收着、学习着。不是说我们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而是我们平时如何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地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如何做。比方说上面的轩轩,一遇到问题,即使出发点是好的,比如说想保护弟弟,但也会选择使用简单、直接的暴力去解决。
其实所有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归结起来就是讲理和不讲理。父母以孩子小或者没时间讲理等各种借口不去跟小孩子讲理,而一味地采用简单的强制和打骂,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是做事简单、粗暴和不讲理的孩子;而父母如果耐心地跟小孩子讲理,并且在日常的相处中以身作则,这样即使孩子再怎么调皮、不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在身边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慢慢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就如我朋友的孩子,相信有一天,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像母亲一样讲道理的人。
所以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尤为重要。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管教孩子,这一切并不仅仅只是你的事,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着你身边的孩子。所以你希望孩子怎么样,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带好头、做好榜样,这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即——潜移默化。 查看全部









在《妈妈是超人》中,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和她妈妈在教育孩子上发生了冲突。孩子轩轩和弟弟两个总是互相打闹停不下来,婆婆的处理方式就是搬出“家法”,给没当好哥哥的轩轩先来一顿打。
但孩子的母亲并不认同做法,跟自己妈提了出来,于是来了一场两代人关于该不该打孩子的争论。
轩轩妈觉得,想真正让孩子改正问题应该是给他讲道理,孩子被打了只是暂时被威慑住了,但还是并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轩轩外婆则反驳说,你给孩子讲道理他也听不懂,等你讲明白了道理,哪还有时间做别的事情?打孩子他才能意识到错,并且记住不再犯错。(这也是当前在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的看法)
在节目里,轩轩和弟弟的扭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见外婆的打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就连轩轩想保护弟弟的时候,也不太懂得说道理给弟弟听,而是采用暴力的方法去解决。

我的一个许久未见面的朋友这段时间过了来,大家坐在一起聊起了如何教育小孩的事情。
她的小孩跟我的差不到两岁,四岁多。
讲起教育小孩,她说起她儿子的事:“儿子特别粘,也特别娇,也许是从小抱惯了,出去总是要抱。”这时我提醒她:“要抱没问题啊,但是在抱之前你最好跟他讲好条件,抱到哪里就放下来,因为有些孩子是需要就的,就像我的儿子,你不就他就跟你没完没了,可是你如果稍稍一就,很快甚至马上就跟你妥协。”
“我是这样啊!每次抱之前都跟他讲好走到哪里就放下,可是他不讲理啊!往往到了那个讲好的位置,他都不肯下来,还是要继续抱!”朋友笑道。“那你怎么办?”我问。“继续跟他讲道理呗!”朋友笑了。
那次见面,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跟朋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生活中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跟孩子讲道理,使孩子能明白事理。打、强制是没有用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有一个词最能说明教育过程中到底是什么起的作用最大而且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就是:潜移默化。
它形象而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教育以及如何教育。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可以说, 这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定律,而离孩子最近的人是谁?是我们,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带孩子的身边人。
我们的脾性、一举一动,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和方法,近在身边的孩子都在旁边无意识地模仿着、学习着,我们这些身边人可以说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学习如何面对、适应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孩子怎么样,最终长成什么样子,与我们身边人的表现息息相关,脱离不了干系。
所以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时,我们的眼睛不应总是死死盯着孩子的表现,而是应该关注教育的源头——我:我做得怎么样?我会处理事情吗?
懂事,只是一个需要时间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可以说就藏在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之中。

写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不禁忍俊不禁。
两岁多不到三岁的儿子总是看电视、看动画片,而且每次坐在那一看就是坐三四个小时,这让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是特别地烦心:不能再给他这样看下去了。
孩子的爸爸,每当孩子看了不短时间之后就在一旁趁孩子正聚精会神在那专注地看电视时,悄悄地在一旁拿起遥控器一按,顿时电视上一片花,孩子一看到正在看着的动画片突然没了,也急了,赶紧转过头跟爸爸说:“爸爸,我要看电视!”“哎呀,这电视怎么突然坏了呢?”老公装出一副突然发现的样子,然后说:“,我现在给修电脑的刘师傅打个电话,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像模像样地当着孩子的面表演起来:“刘师傅啊!我家电视坏了,怎么回事啊?......哦,看的时间太久啊!......那你明天有没时间过来修啊?......哦,好好好,到时等你有空就过来吧!”放下电话,孩子爸就故作认真地对孩子讲:“刘师傅说了,这两天没空,可能要晚点,而且他提醒了看电视不能看得太多,这电视一看多了就会坏的。”孩子也听得很认真,看来他也相信了。
于是有一段时间,孩子都没怎么看电视。后面,电视也不知什么时候“好”起来了,而且借着“刘师傅所说的少看电视”的理由,我们都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有一天,儿子忽然一本正经、认真地对爸爸说:“爸,我想看足球!”平时他爸爸最喜欢看足球了,“哦,好!”孩子他爸也没想那么多,以为孩子真的想看足球了,便帮儿子打开了电视。一打开电视,体育频道刚好播的不是足球,儿子就在旁边指挥起来:“爸爸,摁啊!”当爸的就一直在那摁,因为那也确实不是足球,等到无意中撞到动画片时,孩子马上就要爸爸停下来,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不给爸爸摁了,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又会说:“爸爸,我想看足球,这不是足球,你摁啊!”这样的方法儿子用了好几次,也用在我的身上,一开始我也跟他爸一样不明就里,以为他真的要看足球,到打开电视才发现他只是借看足球来让我们帮他打开电视来找动画片看。
这说明了什么?我想,是不是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父母不动声色地与他斗智,而他也学着反过来不动声色且像模像样地与父母斗起智来。

回到了文章题目:你是哪一种父母?
我想,不论我们是哪一种父母,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对身边的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被他们吸收着、学习着。不是说我们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而是我们平时如何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地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如何做。比方说上面的轩轩,一遇到问题,即使出发点是好的,比如说想保护弟弟,但也会选择使用简单、直接的暴力去解决。
其实所有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归结起来就是讲理和不讲理。父母以孩子小或者没时间讲理等各种借口不去跟小孩子讲理,而一味地采用简单的强制和打骂,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是做事简单、粗暴和不讲理的孩子;而父母如果耐心地跟小孩子讲理,并且在日常的相处中以身作则,这样即使孩子再怎么调皮、不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在身边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慢慢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就如我朋友的孩子,相信有一天,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像母亲一样讲道理的人。
所以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尤为重要。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管教孩子,这一切并不仅仅只是你的事,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着你身边的孩子。所以你希望孩子怎么样,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带好头、做好榜样,这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即——潜移默化。

多面看孩子

亲子教育龙铸机械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8 次浏览 • 2018-11-15 15:08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儿子克服了从懂事以来就有的长久且根深蒂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过年这段时间,也许是比平时陪孩子陪得多的缘故,这几天儿子特别地粘我们,每天出去回来总是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原来可不是这样的,每天下午从幼儿园被接回姥姥家后就一直在姥姥家,不愿回自己父母家。)
前几天在外面孩子又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当天晚上我们要回父母家住,孩子不肯,在那里闹。
我跟他说:“如果你想回爸爸妈妈家,那你就一路上都不能吃手,如果吃手,哪怕手有一点点碰到嘴巴,我都不带你回爸爸妈妈家。”
“嗯,好!”孩子答应道。
这时孩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我想,孩子是不可能会做到的。
毕竟吃手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就像此时说着话的时候他还在吃手。
并且原来也多次试过跟他就吃手达成某个协议。
可是到最后,都无不是决心败给了习惯。
比如说那一次,儿子因为眼疾而做小手术,在回来的路上,儿子向我们主动许诺:“妈妈,以后我再也不吃手了!”
可没想到,还没到家,在上楼梯的过程中,儿子就忍不住把手放在嘴里了。
因此我想,这一次儿子肯定也做不到,这样也好,反正今天也不打算回家,就找这个理由让他心服口服吧。
我跟儿子说:“我数一二三了喔!”
等我数完一二三,儿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没有拿出来。
我想,孩子肯定是做不到的。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孩子对我说:“妈妈,我不放嘴里了!”
“嗯。”但我依然不抱任何希望,因为我相信不一会孩子就会把手放进去的。
他爸爸开电动车了,开头我看见坐在中间的儿子两只手在爸爸的后背上动来动去,像是在那里玩。
——事后回想和分析,儿子这时应该是故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去吸手。
再后来看到孩子老实了,两只手,左手握着右手(儿子平时吃手都是用右手吃)放在自己的前面。
——儿子让自己不吸手的第二个对策:左手握右手;
再后来发现孩子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可两只手还是这样握在一起。
而孩子的头却是随着睡眠的深入而不由自主地往一边歪下去。
坐在儿子后面的我赶紧用手扶正并托住他的头。
直到到家,孩子在睡梦中依然还是两只手紧紧地握着。

我对儿子这次行为的想法和看法
对孩子的这次表现,我真的是感到由衷地钦佩与敬意。
要知道,孩子吃手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甚至可以说里面包含了精神寄托等很多东西、很多内容。
而且孩子吃手的习惯从孩子可以自己控制、活动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即不到一岁就已开始,算起来,也差不多有两年了。
在我看来,儿子吃手就跟成人吸烟一样:
可以说都是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的习惯。
也是一种寄托,一种包含精神需求、心理需求等多种、复杂内容在里面的寄托。
甚至还可以说,让孩子改变吃手的习惯不比要一个吸烟多年已经养成吸烟习惯的成年人戒烟容易。
而且我的孩子吸手从他可以说稍稍懂事时就已开始,想想看,这那么长的习惯、行为里面包含了多少东西在里面!
而儿子,这一次为了能达到回父母家的目的,竟真的抑制住自己吸手的欲望和睡前习惯:
睡前吸手已经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每次儿子困了想睡觉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手放进嘴里吮吸。

关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的理解和看法
这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儿子的表现特别不好,似乎一下子许多缺点就冒了出来。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过年的关系(因为过年,所以大家对孩子也比平时纵宠得多)。
还是因为儿子又到了一定的成长阶段。
总之这段时间儿子总是调皮、不听话,动辄就在那大哭大闹。
甚至连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百般包容和迁就的长辈也忍不出对孩子发出“自私、小气、任性”的批评。
可是在孩子这一系列看似缺点多多、令人闹心的同时,我又无意中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说这一次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愿望的而对自己平时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约束和自制,就令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坚强意志力。
我想,我们作为家长,作为孩子身边最近的人,作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可以说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是举足轻重、不容小觑的。
稍稍轻易地给孩子贴的某个标签、下的某个结论,也许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评价自我、认识自我的框框、模型。
从而最终不由自主地将孩子往家长对其下的结论的那个方向上推。
最后孩子还真的成了家长所说的那个样子,到最后家长还真的“说”对了和“看”对了。
而出现的这一切实质上家长是要负全责的:
是他对孩子的某些不好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他轻易地就给孩子下定义,使懵懂、无知的孩子在身边人的频频暗示下也真的认为自己这是这个样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从而不知不觉地在心理暗示下巩固、强化了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
从而真真正正成为了家长口里的拥有某个或多个缺点的孩子。

关于孩子成长、教育,我的意见
因此每个做家长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请勿轻易对孩子某些行为下定论。
更不要因孩子的某种行为就轻易地将孩子划为某种人。
要尊重孩子,要学会全面、客观而公正地看待孩子。
而且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应学会包容和引导;
而对于孩子身上的优点,应积极地挖掘和鼓励。
我想,这才是一个合格、理性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有的态度。
即家长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理性、客观和多面地看孩子,勿轻易给孩子下定论,用一颗包容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人生路上,我愿做个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同行者
尽管儿子现在还依然在吸手,可我愿意等也相信,随着儿子的成长,儿子总有一天会把这吸手的不良习惯戒掉的。
尽管儿子身上还有各种这样那样的缺点,而我依然对孩子的成长抱有乐观的态度并深深地相信:孩子并不差,一点也不差!
为什么?
我想,因为我能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孩子,我能多面地去看孩子。能既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也能看到孩子好的、积极、正能量的一面。所以我不会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更不会因孩子的一些负面表现就轻易地认定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
而且我也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完美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属性,我又何需去追一个子虚乌有的海市蜃楼?!
而且作为一个意义上的母亲,其实我又做得如何呢?至少我知,如果说要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还担当不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知识、眼界、能力等各方面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静静地陪伴他成长。帮他修剪一下枝,跟着他一起成长。即:
一方面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一个好的陪伴者;
另一方面鼓励、帮助、引导他做得更好。通过鼓励、帮助、引导等让他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而我们(父母和孩子)自己身上的缺点,则我们大家都在成长、学习和改变的路上。
儿子,让妈妈与你一起做个人生路上不断努力学习和成长的同行者吧!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儿子克服了从懂事以来就有的长久且根深蒂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过年这段时间,也许是比平时陪孩子陪得多的缘故,这几天儿子特别地粘我们,每天出去回来总是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原来可不是这样的,每天下午从幼儿园被接回姥姥家后就一直在姥姥家,不愿回自己父母家。)
前几天在外面孩子又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当天晚上我们要回父母家住,孩子不肯,在那里闹。
我跟他说:“如果你想回爸爸妈妈家,那你就一路上都不能吃手,如果吃手,哪怕手有一点点碰到嘴巴,我都不带你回爸爸妈妈家。”
“嗯,好!”孩子答应道。
这时孩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我想,孩子是不可能会做到的。
毕竟吃手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就像此时说着话的时候他还在吃手。
并且原来也多次试过跟他就吃手达成某个协议。
可是到最后,都无不是决心败给了习惯。
比如说那一次,儿子因为眼疾而做小手术,在回来的路上,儿子向我们主动许诺:“妈妈,以后我再也不吃手了!”
可没想到,还没到家,在上楼梯的过程中,儿子就忍不住把手放在嘴里了。
因此我想,这一次儿子肯定也做不到,这样也好,反正今天也不打算回家,就找这个理由让他心服口服吧。
我跟儿子说:“我数一二三了喔!”
等我数完一二三,儿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没有拿出来。
我想,孩子肯定是做不到的。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孩子对我说:“妈妈,我不放嘴里了!”
“嗯。”但我依然不抱任何希望,因为我相信不一会孩子就会把手放进去的。
他爸爸开电动车了,开头我看见坐在中间的儿子两只手在爸爸的后背上动来动去,像是在那里玩。
——事后回想和分析,儿子这时应该是故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去吸手。
再后来看到孩子老实了,两只手,左手握着右手(儿子平时吃手都是用右手吃)放在自己的前面。
——儿子让自己不吸手的第二个对策:左手握右手;
再后来发现孩子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可两只手还是这样握在一起。
而孩子的头却是随着睡眠的深入而不由自主地往一边歪下去。
坐在儿子后面的我赶紧用手扶正并托住他的头。
直到到家,孩子在睡梦中依然还是两只手紧紧地握着。

我对儿子这次行为的想法和看法
对孩子的这次表现,我真的是感到由衷地钦佩与敬意。
要知道,孩子吃手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甚至可以说里面包含了精神寄托等很多东西、很多内容。
而且孩子吃手的习惯从孩子可以自己控制、活动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即不到一岁就已开始,算起来,也差不多有两年了。
在我看来,儿子吃手就跟成人吸烟一样:
可以说都是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的习惯。
也是一种寄托,一种包含精神需求、心理需求等多种、复杂内容在里面的寄托。
甚至还可以说,让孩子改变吃手的习惯不比要一个吸烟多年已经养成吸烟习惯的成年人戒烟容易。
而且我的孩子吸手从他可以说稍稍懂事时就已开始,想想看,这那么长的习惯、行为里面包含了多少东西在里面!
而儿子,这一次为了能达到回父母家的目的,竟真的抑制住自己吸手的欲望和睡前习惯:
睡前吸手已经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每次儿子困了想睡觉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手放进嘴里吮吸。

关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的理解和看法
这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儿子的表现特别不好,似乎一下子许多缺点就冒了出来。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过年的关系(因为过年,所以大家对孩子也比平时纵宠得多)。
还是因为儿子又到了一定的成长阶段。
总之这段时间儿子总是调皮、不听话,动辄就在那大哭大闹。
甚至连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百般包容和迁就的长辈也忍不出对孩子发出“自私、小气、任性”的批评。
可是在孩子这一系列看似缺点多多、令人闹心的同时,我又无意中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说这一次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愿望的而对自己平时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约束和自制,就令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坚强意志力。
我想,我们作为家长,作为孩子身边最近的人,作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可以说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是举足轻重、不容小觑的。
稍稍轻易地给孩子贴的某个标签、下的某个结论,也许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评价自我、认识自我的框框、模型。
从而最终不由自主地将孩子往家长对其下的结论的那个方向上推。
最后孩子还真的成了家长所说的那个样子,到最后家长还真的“说”对了和“看”对了。
而出现的这一切实质上家长是要负全责的:
是他对孩子的某些不好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他轻易地就给孩子下定义,使懵懂、无知的孩子在身边人的频频暗示下也真的认为自己这是这个样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从而不知不觉地在心理暗示下巩固、强化了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
从而真真正正成为了家长口里的拥有某个或多个缺点的孩子。

关于孩子成长、教育,我的意见
因此每个做家长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请勿轻易对孩子某些行为下定论。
更不要因孩子的某种行为就轻易地将孩子划为某种人。
要尊重孩子,要学会全面、客观而公正地看待孩子。
而且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应学会包容和引导;
而对于孩子身上的优点,应积极地挖掘和鼓励。
我想,这才是一个合格、理性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有的态度。
即家长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理性、客观和多面地看孩子,勿轻易给孩子下定论,用一颗包容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人生路上,我愿做个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同行者
尽管儿子现在还依然在吸手,可我愿意等也相信,随着儿子的成长,儿子总有一天会把这吸手的不良习惯戒掉的。
尽管儿子身上还有各种这样那样的缺点,而我依然对孩子的成长抱有乐观的态度并深深地相信:孩子并不差,一点也不差!
为什么?
我想,因为我能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孩子,我能多面地去看孩子。能既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也能看到孩子好的、积极、正能量的一面。所以我不会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更不会因孩子的一些负面表现就轻易地认定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
而且我也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完美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属性,我又何需去追一个子虚乌有的海市蜃楼?!
而且作为一个意义上的母亲,其实我又做得如何呢?至少我知,如果说要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还担当不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知识、眼界、能力等各方面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静静地陪伴他成长。帮他修剪一下枝,跟着他一起成长。即:
一方面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一个好的陪伴者;
另一方面鼓励、帮助、引导他做得更好。通过鼓励、帮助、引导等让他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而我们(父母和孩子)自己身上的缺点,则我们大家都在成长、学习和改变的路上。
儿子,让妈妈与你一起做个人生路上不断努力学习和成长的同行者吧!

巨婴们的悲伤

家庭教育买菜做饭咯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4 次浏览 • 2018-11-13 16:28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前言:
这世上有一种悲伤,你也许还没发现,但它确确实实地在那里,而且人数众多,甚至你我都有可能早已被侵袭,而不自觉。那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巨婴们,都仅仅只有悲伤。有的早已在与父母的身经百战中,成了一名坚定一辈子与父母斗争到底的战斗者;而有的,已彻底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巨婴,甘心一辈子啃老。
不论哪种方式,可以说,两边都没有一个赢家,都是输家。不论父母,还是孩子。
不愿、不甘心成为巨婴的人,在长期的不情愿、不快乐和压抑中,很容易发展成抑郁症,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
而另一部分,则成为父母眼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将自己宝贵的前途和人生,都交给了长期、持续的与父母的对抗中;
而真正如父母所愿,成为甘心一辈子啃老的巨婴们,则成为了父母老年的噩梦。
这篇,单单讲,那些不愿、不甘却又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巨婴们的悲伤: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被父母所绑架,梦想已遥不可及,能好好、快乐地生活就已不易。
01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我有主见,我认为不太能。”
这是一个名为“走饭”的微博中曾经写下的话。而这名当年的90后的大四女生,却于2012年的某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平时她的账号,经常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生活琐事。却在那一天,2012年3月18日,她突然更新:
“我有抑郁症,所以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句话成了账号的最后一条微博,此后再无更新。
她用一根尼龙蝇结束了自己在这世上的行程。
她遇到了什么?她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作为外人,我们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有着严重的抑郁症。其它的,只能从她的微博中去细细地探究,希望能发现一些关于悲剧产生的痕迹: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这句话显示,这个女孩,同众多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自己的许多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选择权。自己人生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父母安排好了的,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遵循父母给安排好的道路。
“大部分时间我都觉得我像一只我妈养的兔子,每天喂我点食物,我不跟她说话她也觉得没关系,有时候会抱怨我一下,我没反应她也觉得没关系,但我一出门她会担心我会被车撞死。”
——这里可以看出,同许多父母一样,女孩的父母,也是很少跟孩子进行情感、心灵上的交流的。对孩子的关注只放在身体上。
“现在拉扯大一个东西可真不容易啊,估计我只够格养个不说话的花花草草什么的,打下前一句话时我有些犹豫,因为我在想花花草草们的感受。”
——同上一句一样,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从不去关注孩子的感受。
"我和我哥都是一回家就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他现在是往外跑,我继承他的传统,睡觉。"
“每次一醒我就跟自己说,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然后就这样连绵睡了17个小时。再睡睡罢,反正也没人等我。”
——为什么一回家就烦躁呢?如果你的家庭,同大部分中国家庭没什么两样的话,那么我相信,你懂的。
只是可怜了身处其中的孩子。既孤单,又压抑。以睡觉作为解脱,作为在家存在的主要方式。
“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可悲吗?非常可悲。她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没有人关心,而且这句话一连出现了两次,说明了作者的内心是多么地绝望。
在她写的微博上,总是都流露出无人倾诉、想找人交流的孤独与渴望。如这句:
“可能正在来见我的路上,也可能已经来过我身边,瞧了一眼又走开了。我只是顺便在电话里跟他说说话,等等他,反正我又不认识他。”
——女孩的心此时已经处在非常孤独的绝望深渊,此时非常需要有人过来安慰她、开解她,能拉她一把。但这时,有谁呢?连身边最亲的家人也帮不了,甚至一点也不知道女孩此时绝望的心境:“罢了罢了许多话吞回肚里也不碍事儿这可能是我越来越重的原因。”
“小时候喜欢贴创口贴,对一切创伤都很好奇,长大是个学会害怕的过程。”
“见过婴儿心花怒放之笑,只觉成长格外悲凉。”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也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很悲哀的过程:越长大,越觉得自己能够自主的东西越少。长大,是一个被越来越多束缚捆住的过程。没有婴儿时的无知。长大,不可避免地世界变得更大,但另一方面,却被身边的父母以爱的名义管束得更紧。因此,只会越来越痛苦。
“我妈总是在我抓狂的时候咯咯咯笑,唉看在二十多年的交情份上就原谅你。”
——表面上似乎说得很洒脱,但实际上,孩子内心的苦通过抓狂的形式,表现出来,却被身旁最亲、最近的亲人,无动于衷,甚至当成滑稽、笑话来看待,那时那刻孩子的心有多悲伤和绝望!而且被孩子以如此轻描淡写表现出来,可以想象,孩子的心先前遭遇了多少遍的辗压,才变得如此地波澜不惊和淡定?!
常常,孩子正在饱受痛苦的折磨,内心遭受水深火热的煎熬,一遍又一遍地向身边人发出求救的信号,却被身边最亲的家人,熟视无睹,这是怎么样的悲哀啊?父母,你爱我吗?你真的爱我吗?为什么我身处痛苦的深渊,不断地向你呼救,却不被你当成一回事?甚至认为我是在无理取闹、小题大做?!
——这,其实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你,只关心我的身体,却从不在意我的内心,只要我吃饱喝足即可,而不管我的内心是否遍体鳞伤。哪怕我跟你讲,我告诉你听,你也无动于衷,甚至一笑而过,认为我这是在无理取闹。
你,只要求我听你话,即可。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我做好的付出,最合适的安排。但是,你却不知,你以为的好,却是对我今生最大的伤害。
我无奈,我抗争,却又一遍遍无能为力。你依旧无动于衷,甚至把它当成个笑话。
最后,我将伤害、抗争的长矛,对准了自己。也许解脱,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02
武志红说:90%的中国人都是“巨婴”。
为什么?
因为飞不出父母的手心。
所言极是。
就如前段时间,王源妈妈在媒体面前的哭诉:“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
她的儿子王源,小小年纪,就拥有了大多数孩子,也许一辈子都不一定有的光彩夺目,早早地踏上了娱乐圈。成为了光彩耀眼的童星,也成了许多同龄人,和他们家长艳羡的对象。
但是,面对儿子这一切的出息,这个母亲却忍不住直掉眼泪,几次都坚决地表示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理由就是:一是失去了正常孩子该有的童年;二是提前体验了孩子彻底属于社会的空巢生活。
而对此,她的儿子如何回应?“我当然付出了代价,但我更多的是幸运,为什么要过平凡的一生呢?”他还说:“我已经拥有的够多了,上天不可能让你占每一样。”
许多人都惊叹孩子早熟的心智。确实如此,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这个机会如此的难得,而且有得就有失,这个道理谁人不懂?!
然而母亲,面对这种众人都羡慕却很难得的机遇,直后悔甚至为此而流泪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也是一位传统的中国母亲。
她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内心设计的规划去成长。她说以前设想过儿子18岁、20岁的时候离开家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将她与儿子注定分别的时刻提前了至少10年,儿子变成了一只越飘越高、越飘越远的风筝,风筝的线,已不在自己手里。
控制不了自己的孩子,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甚至会痛苦。只有孩子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能看到孩子,能把控住孩子,自己才会心安,哪怕孩子为此而痛苦,为此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也都不在乎,也都不足惜。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好听点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难听点就是自私。为了自己所谓的爱,将孩子紧紧地束缚在自己的身边,牺牲孩子的幸福与前程。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遍及周围。
也试问,我们成人中,有多少人的人生,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这样过来?!
03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那么热衷于制造巨婴?一味地去压抑孩子的自然成长,不给孩子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并从不去体察孩子的心理与情绪?直到近到咫尺的至爱的孩子,身心彻底出现了问题,而且还是出了大问题,才有所察觉?
为什么?
我想,不外乎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掌控感。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当然好听点就是“我为你好”。要求孩子从小到大,不论做任何选择,都听自己的安排。
就如上面自杀女孩所说的: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而更有许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胜枚举。自己当年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的梦想,把它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结果就是绑架了孩子的人生和梦想。
女作家三毛,曾经很好的诠释过这样的父母,她在《亲爱的三毛》里写道: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二是抱有牺牲心态。
这点尤在中国的许多母亲身上显现,当然也有许多父亲,也有这样的心态。
他们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人生、梦想,只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发展、出人头地。
这点在我看来,值得钦佩,但并不可取。
毕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没有谁,值得为谁而牺牲,应该为谁而牺牲。
当然如果你愿意,旁人也无话可说。
但问题是,如果你是因为“为了孩子好而不得不牺牲”,那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不愿意让你这么做。
因为他,会对此而有深深的愧疚感,万一自己不能如父母所愿呢?而且即使如父母所愿,也并不一定会开心,毕竟背负着沉重期望上路的感觉,真的不舒服。而这,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真心所喜欢、所选择的。
而且这也是一种人为的道德绑架。没必要把牺牲自己作为砝码,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
最后也是对你的绑架,因为你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与生活,甚至梦想。同样,对你来说,也不公平。
育儿路上,最好的姿势是,彼此一起前行:你在为着你的梦想努力,我在为做更好的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而付出。
心理学家、情感教育专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曾说过:
“你不需要为了孩子奉献自己的全部,你的幸福就是让他幸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你幸福了,就会让他产生长大的渴望,让他放下想让你变得幸福的沉重负担。而且,只有快乐的父母才能在情感上对孩子更加关注。”
是的,你是他的榜样,反过来,他的努力也在影响着你,成为你的榜样。你们彼此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王菲跟窦唯离婚后,有记者问“打算给窦靖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她说:“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
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个女儿。尽管两个孩子在比较复杂的原生家庭中长大,但两个孩子都自信又强大:
窦靖童年纪轻轻就出了原创歌曲。采访过她的媒体都说,“窦靖童是我们见过最没架子、教养最好的年轻人。”而小女儿李嫣,去国际秀场走秀,气场十分足。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而不是谁掌控着谁,谁为谁牺牲。
而巨婴们的悲伤就是:
你用你所谓的牺牲成全了你所谓的伟大,却把我的健康、快乐和自由丢弃在一边,充耳不闻。
最终的代价是,我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快乐、自由、梦想,甚至生命,去成全你。
而你,实际上也并不快乐,要么收获一个啃老的巨婴,要么是一个身心不完整的孩子,再要么就是永远地失去你至爱的孩子。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前言:
这世上有一种悲伤,你也许还没发现,但它确确实实地在那里,而且人数众多,甚至你我都有可能早已被侵袭,而不自觉。那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巨婴们,都仅仅只有悲伤。有的早已在与父母的身经百战中,成了一名坚定一辈子与父母斗争到底的战斗者;而有的,已彻底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巨婴,甘心一辈子啃老。
不论哪种方式,可以说,两边都没有一个赢家,都是输家。不论父母,还是孩子。
不愿、不甘心成为巨婴的人,在长期的不情愿、不快乐和压抑中,很容易发展成抑郁症,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
而另一部分,则成为父母眼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将自己宝贵的前途和人生,都交给了长期、持续的与父母的对抗中;
而真正如父母所愿,成为甘心一辈子啃老的巨婴们,则成为了父母老年的噩梦。
这篇,单单讲,那些不愿、不甘却又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巨婴们的悲伤: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被父母所绑架,梦想已遥不可及,能好好、快乐地生活就已不易。
01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我有主见,我认为不太能。”

这是一个名为“走饭”的微博中曾经写下的话。而这名当年的90后的大四女生,却于2012年的某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平时她的账号,经常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生活琐事。却在那一天,2012年3月18日,她突然更新:
“我有抑郁症,所以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句话成了账号的最后一条微博,此后再无更新。
她用一根尼龙蝇结束了自己在这世上的行程。
她遇到了什么?她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作为外人,我们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有着严重的抑郁症。其它的,只能从她的微博中去细细地探究,希望能发现一些关于悲剧产生的痕迹: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这句话显示,这个女孩,同众多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自己的许多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选择权。自己人生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父母安排好了的,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遵循父母给安排好的道路。
“大部分时间我都觉得我像一只我妈养的兔子,每天喂我点食物,我不跟她说话她也觉得没关系,有时候会抱怨我一下,我没反应她也觉得没关系,但我一出门她会担心我会被车撞死。”
——这里可以看出,同许多父母一样,女孩的父母,也是很少跟孩子进行情感、心灵上的交流的。对孩子的关注只放在身体上。
“现在拉扯大一个东西可真不容易啊,估计我只够格养个不说话的花花草草什么的,打下前一句话时我有些犹豫,因为我在想花花草草们的感受。”
——同上一句一样,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从不去关注孩子的感受。
"我和我哥都是一回家就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他现在是往外跑,我继承他的传统,睡觉。"
“每次一醒我就跟自己说,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然后就这样连绵睡了17个小时。再睡睡罢,反正也没人等我。”
——为什么一回家就烦躁呢?如果你的家庭,同大部分中国家庭没什么两样的话,那么我相信,你懂的。
只是可怜了身处其中的孩子。既孤单,又压抑。以睡觉作为解脱,作为在家存在的主要方式。
“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可悲吗?非常可悲。她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没有人关心,而且这句话一连出现了两次,说明了作者的内心是多么地绝望。
在她写的微博上,总是都流露出无人倾诉、想找人交流的孤独与渴望。如这句:
“可能正在来见我的路上,也可能已经来过我身边,瞧了一眼又走开了。我只是顺便在电话里跟他说说话,等等他,反正我又不认识他。”
——女孩的心此时已经处在非常孤独的绝望深渊,此时非常需要有人过来安慰她、开解她,能拉她一把。但这时,有谁呢?连身边最亲的家人也帮不了,甚至一点也不知道女孩此时绝望的心境:“罢了罢了许多话吞回肚里也不碍事儿这可能是我越来越重的原因。”
“小时候喜欢贴创口贴,对一切创伤都很好奇,长大是个学会害怕的过程。”
“见过婴儿心花怒放之笑,只觉成长格外悲凉。”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也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很悲哀的过程:越长大,越觉得自己能够自主的东西越少。长大,是一个被越来越多束缚捆住的过程。没有婴儿时的无知。长大,不可避免地世界变得更大,但另一方面,却被身边的父母以爱的名义管束得更紧。因此,只会越来越痛苦。
“我妈总是在我抓狂的时候咯咯咯笑,唉看在二十多年的交情份上就原谅你。”
——表面上似乎说得很洒脱,但实际上,孩子内心的苦通过抓狂的形式,表现出来,却被身旁最亲、最近的亲人,无动于衷,甚至当成滑稽、笑话来看待,那时那刻孩子的心有多悲伤和绝望!而且被孩子以如此轻描淡写表现出来,可以想象,孩子的心先前遭遇了多少遍的辗压,才变得如此地波澜不惊和淡定?!
常常,孩子正在饱受痛苦的折磨,内心遭受水深火热的煎熬,一遍又一遍地向身边人发出求救的信号,却被身边最亲的家人,熟视无睹,这是怎么样的悲哀啊?父母,你爱我吗?你真的爱我吗?为什么我身处痛苦的深渊,不断地向你呼救,却不被你当成一回事?甚至认为我是在无理取闹、小题大做?!
——这,其实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你,只关心我的身体,却从不在意我的内心,只要我吃饱喝足即可,而不管我的内心是否遍体鳞伤。哪怕我跟你讲,我告诉你听,你也无动于衷,甚至一笑而过,认为我这是在无理取闹。
你,只要求我听你话,即可。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我做好的付出,最合适的安排。但是,你却不知,你以为的好,却是对我今生最大的伤害。
我无奈,我抗争,却又一遍遍无能为力。你依旧无动于衷,甚至把它当成个笑话。
最后,我将伤害、抗争的长矛,对准了自己。也许解脱,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02
武志红说:90%的中国人都是“巨婴”。
为什么?
因为飞不出父母的手心。
所言极是。
就如前段时间,王源妈妈在媒体面前的哭诉:“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
她的儿子王源,小小年纪,就拥有了大多数孩子,也许一辈子都不一定有的光彩夺目,早早地踏上了娱乐圈。成为了光彩耀眼的童星,也成了许多同龄人,和他们家长艳羡的对象。
但是,面对儿子这一切的出息,这个母亲却忍不住直掉眼泪,几次都坚决地表示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理由就是:一是失去了正常孩子该有的童年;二是提前体验了孩子彻底属于社会的空巢生活。
而对此,她的儿子如何回应?“我当然付出了代价,但我更多的是幸运,为什么要过平凡的一生呢?”他还说:“我已经拥有的够多了,上天不可能让你占每一样。”
许多人都惊叹孩子早熟的心智。确实如此,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这个机会如此的难得,而且有得就有失,这个道理谁人不懂?!
然而母亲,面对这种众人都羡慕却很难得的机遇,直后悔甚至为此而流泪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也是一位传统的中国母亲。
她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内心设计的规划去成长。她说以前设想过儿子18岁、20岁的时候离开家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将她与儿子注定分别的时刻提前了至少10年,儿子变成了一只越飘越高、越飘越远的风筝,风筝的线,已不在自己手里。
控制不了自己的孩子,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甚至会痛苦。只有孩子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能看到孩子,能把控住孩子,自己才会心安,哪怕孩子为此而痛苦,为此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也都不在乎,也都不足惜。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好听点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难听点就是自私。为了自己所谓的爱,将孩子紧紧地束缚在自己的身边,牺牲孩子的幸福与前程。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遍及周围。
也试问,我们成人中,有多少人的人生,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这样过来?!
03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那么热衷于制造巨婴?一味地去压抑孩子的自然成长,不给孩子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并从不去体察孩子的心理与情绪?直到近到咫尺的至爱的孩子,身心彻底出现了问题,而且还是出了大问题,才有所察觉?
为什么?
我想,不外乎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掌控感。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当然好听点就是“我为你好”。要求孩子从小到大,不论做任何选择,都听自己的安排。
就如上面自杀女孩所说的: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而更有许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胜枚举。自己当年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的梦想,把它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结果就是绑架了孩子的人生和梦想。
女作家三毛,曾经很好的诠释过这样的父母,她在《亲爱的三毛》里写道: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二是抱有牺牲心态。
这点尤在中国的许多母亲身上显现,当然也有许多父亲,也有这样的心态。
他们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人生、梦想,只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发展、出人头地。
这点在我看来,值得钦佩,但并不可取。
毕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没有谁,值得为谁而牺牲,应该为谁而牺牲。
当然如果你愿意,旁人也无话可说。
但问题是,如果你是因为“为了孩子好而不得不牺牲”,那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不愿意让你这么做。
因为他,会对此而有深深的愧疚感,万一自己不能如父母所愿呢?而且即使如父母所愿,也并不一定会开心,毕竟背负着沉重期望上路的感觉,真的不舒服。而这,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真心所喜欢、所选择的。
而且这也是一种人为的道德绑架。没必要把牺牲自己作为砝码,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
最后也是对你的绑架,因为你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与生活,甚至梦想。同样,对你来说,也不公平。
育儿路上,最好的姿势是,彼此一起前行:你在为着你的梦想努力,我在为做更好的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而付出。
心理学家、情感教育专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曾说过:

“你不需要为了孩子奉献自己的全部,你的幸福就是让他幸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你幸福了,就会让他产生长大的渴望,让他放下想让你变得幸福的沉重负担。而且,只有快乐的父母才能在情感上对孩子更加关注。”

是的,你是他的榜样,反过来,他的努力也在影响着你,成为你的榜样。你们彼此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王菲跟窦唯离婚后,有记者问“打算给窦靖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她说:“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
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个女儿。尽管两个孩子在比较复杂的原生家庭中长大,但两个孩子都自信又强大:
窦靖童年纪轻轻就出了原创歌曲。采访过她的媒体都说,“窦靖童是我们见过最没架子、教养最好的年轻人。”而小女儿李嫣,去国际秀场走秀,气场十分足。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而不是谁掌控着谁,谁为谁牺牲。
而巨婴们的悲伤就是:
你用你所谓的牺牲成全了你所谓的伟大,却把我的健康、快乐和自由丢弃在一边,充耳不闻。
最终的代价是,我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快乐、自由、梦想,甚至生命,去成全你。
而你,实际上也并不快乐,要么收获一个啃老的巨婴,要么是一个身心不完整的孩子,再要么就是永远地失去你至爱的孩子。

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男孩越来越娘

亲子教育PrincessCherry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51 次浏览 • 2018-11-17 13:21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看了这则新闻,我终于明白我们的男孩越来越娘的原因

这段时间,一则新闻,也是一起悲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那就是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
而这一起悲剧的发生,是源于8月20日那场发生在游泳池的争执。
当日,安医生与丈夫去游泳。
泳池内有两个13岁的男生冒犯了安医生,据安医生的朋友说,这两个男生当时应该是碰到或者摸了安医生臀部。
安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
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安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男生道了歉,安医生的丈夫也道了歉,事情本该到此为止。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内向的安医生情绪越来越差,最终选择在车内自杀。
据说,临走前,她告诉母亲“妈,我出去一下,2分钟就上来”。
但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回来……
对此,很多人留言和评论,痛斥孩子父母的过激行为,指责他们的行为造成了一个好医生的离去,一位贤惠的妻子没了,一位温柔的母亲也没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就这样被打破。

而我,却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在这则新闻出来之前,我看到诸多关于中国男孩越来越娘的评论文章。
想想,也确实是,这几年在电视上,看到的男孩越来越娘,越来越女性化,最明显的就是特别喜欢打扮,敷面膜、描眉等等,看了真的让我们这些本身不喜打扮的女性自叹弗如。而且不但止喜欢打扮,在言谈举止方面,也越来越女性化。
谢霆锋在《中国好声音》里说:
“其实说实话,我都已经有点厌倦现在非常流行的韩风,我觉得男生也该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
导演吴京也说过:“现在的大银幕,阴柔之风太盛了。”

叶挺之孙,叶大鹰导演,更是怎么都想不通导演会用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饰演叶挺。
男性娘,仿佛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趋势,因为不但止舞台上的男人越来越娘,而且舞台下也聚集众多的小鲜肉的粉丝,
就如前段时间蔡徐坤的粉丝喊话:“你要是敢惹蔡鲜肉不高兴,就有9.57亿人来找你的事。”
我们现在的男孩怎么了?一个比一个娘,一个比一个娇。
这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我不解,以为这只是单纯表面上的风气问题,是一股风,一股潮流。
直到“迪士尼内被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的事件,和这段时间的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让我越来越看清了一个真相:
男孩娘,并不仅仅是社会风气、时代潮流的问题。
它还暴露出我们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状态和后果,那就是:对男孩无原则、无底线的宠纵,不给打、不给骂,甚至助纣为虐,造就出一个个没有血性、没有担当的不像男人的男人。
当今盛行的一个个越来越娘的小鲜肉,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是的,只要你会撒娇,哪怕你是男孩,也依然被保护、被包围,依然所向披靡。而一个男人最基本的大丈夫敢做敢当的血性,已在父母所谓的爱的纵容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血性,已不是这个时代,男孩身上的基本特质了。

就拿这次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来说吧。
事件的起因是两个13岁的男生碰到或者摸了女医生臀部。女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在这里,不管女医生到底有没误会两个男生,两个男生的行为都不妥当,而且是不尊重人的: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作为父母,如果在旁边,应该及时制止并喝斥孩子的这种不礼貌、没教养的行为。哪怕孩子只是无意中碰到对方的臀部。
女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女医生的丈夫这个表现正常吗?非常正常。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有血性的正常男人,看到妻子被人欺负,怎么能不出面呢?虽然对方两个是未成年的孩子,但是面对这样蛮横无理、带有侮辱性的举止,能不让人义愤填膺吗?
这样的举止正常,没什么异议。如果说有什么过了的话,那也许是扇耳光力度过了点。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从这里可以隐隐看出,平时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男生为什么叫来父母呢?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我想,就是父母听孩子这样讲了被对方扇耳光这件事后,父母心里不甘:
凭什么我的孩子,受你的欺负呢?
——这个心态可以从后继事件发展中看出: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而报警后,对方打孩子耳光的丈夫也当场向孩子道了歉。
按道理,事件也该平息和结束了吧。
但没有。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

“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双方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而随后,“又找到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在微博投稿”。
可见,男生的父母,这件事势必要闹得天翻地覆才肯罢休。而事件的结局,也如其所愿:女医生不堪其辱自杀身亡。
一件小小的纠纷,竟然引起后面那么大的动作。这跟上面“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无法无天的熊孩子是谁养成的啊?是父母。
但是,父母,你一定要知道:你可以保得了孩子的一时,但你保不了孩子的一世。
你不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迟早,社会会帮你教训。
就如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宝马男砍人反被杀"事件,这正验证了那句话:兔子逼急了也咬人。
而且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做人,不能肆无忌惮、任性而为——而且一个社会也不可能无规矩、无底线、无原则,毕竟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男孩娘,表面上看,与上面被父母纵容的孩子貌似没多大关系。
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少男人的血性。
而血性,是自古以来,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不分肤色、不分文化背景的人,对男性最基本的要求。
没有血性,意味着仅仅外表空有一副男儿身;
没有血性,意味着危急时,担不起任何责;
没有血性,意味着承受不了任何委屈,动辄就大动干戈、睚眦必报,一副流氓气;
......
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敢作敢当,能屈能伸,大度豁达,忍辱负重——这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特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要不就是化浓妆、描眼线、涂口红,翘起兰花指,一副娇滴滴、柔弱美的样子;
要不就是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睚呲必报,动辄就喊打喊杀,充满了流氓气。
想当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而现在呢?
不要说胯下之辱,就连一句批评的话也听不得,动辄就暴跳如雷,不置对方于死地不罢休。
——这又跟泼妇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现在的男孩啊,少了男人应有的担当、大度与豁达。稍稍受了委屈,就受不了,就吃不消,势必要闹得对方身败名裂才肯罢休。
——这是谁的悲哀啊?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必要的委屈少不了,必要的挫折也不能少,该吃的苦、该流的泪都不能免——这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怕就怕,父母,以爱的名义,一意孤行地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却害孩子不浅。
要知道,蛹化成蝶,需要必经的挣扎与苦痛。人也是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香扑骨”。而人为地、想当然地去破坏这个自然的成长规律,只能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蝴蝶破蛹前,如果被人为地去助上一臂之力,拿剪刀把蛹捅破,让蝴蝶脱蛹而出。那么这只蝴蝶,由于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人也是一样。如果连必要、必经的挫折、委屈都不能忍的话,又怎能茁壮、健康而自然地成长?能平安无事地长大,已是万幸。
——过度被保护、长在温室里的花儿,势必难以抵抗自然的风雨。
男孩娘,说穿了,就是父母宠纵教育下的畸形品。
而父母的宠纵,另一方面,又极易造就出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斤斤计较、没有血性的男儿。
就如前段时间动车上的高铁霸座男孙博士,就将这种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没有血性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不需要也应避免教出这样的男孩:
对待家庭,他们的无担当、甚至一味地啃老、倚老,好听点是巨婴,不好听是祸害,一个家庭的祸害。
而在社会上,这样的人,则直接说祸害也不为过,犹如过街老鼠人人避之。
凡事都有个度,为孩子好也是如此。过了这个度,就过犹不及,甚至与初衷背道而弛、得不偿失。
就如无原则地一味纵宠孩子,表面上是帮孩子、为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剥夺了一个孩子应有的成长体验和过程。导致最后,一个男孩失去了一个男人应有的特质,要么变得娘,要么变得跋扈,而恰恰缺少了一个男人身上所应有的,也是最宝贵、最基本的血性和担当。
而且这样的男人,父母扪心自问:你看得起吗?!
好的父母,一定是有原则、善恶分明、不宠不溺孩子的父母。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看了这则新闻,我终于明白我们的男孩越来越娘的原因

这段时间,一则新闻,也是一起悲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那就是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
而这一起悲剧的发生,是源于8月20日那场发生在游泳池的争执。
当日,安医生与丈夫去游泳。
泳池内有两个13岁的男生冒犯了安医生,据安医生的朋友说,这两个男生当时应该是碰到或者摸了安医生臀部。
安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
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安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男生道了歉,安医生的丈夫也道了歉,事情本该到此为止。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内向的安医生情绪越来越差,最终选择在车内自杀。
据说,临走前,她告诉母亲“妈,我出去一下,2分钟就上来”。
但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回来……
对此,很多人留言和评论,痛斥孩子父母的过激行为,指责他们的行为造成了一个好医生的离去,一位贤惠的妻子没了,一位温柔的母亲也没了,一个家庭的幸福就这样被打破。

而我,却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
在这则新闻出来之前,我看到诸多关于中国男孩越来越娘的评论文章。
想想,也确实是,这几年在电视上,看到的男孩越来越娘,越来越女性化,最明显的就是特别喜欢打扮,敷面膜、描眉等等,看了真的让我们这些本身不喜打扮的女性自叹弗如。而且不但止喜欢打扮,在言谈举止方面,也越来越女性化。
谢霆锋在《中国好声音》里说:
“其实说实话,我都已经有点厌倦现在非常流行的韩风,我觉得男生也该找回,男生该有的荷尔蒙。”
导演吴京也说过:“现在的大银幕,阴柔之风太盛了。”

叶挺之孙,叶大鹰导演,更是怎么都想不通导演会用腿都站不直、女里女气的小鲜肉来饰演叶挺。
男性娘,仿佛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趋势,因为不但止舞台上的男人越来越娘,而且舞台下也聚集众多的小鲜肉的粉丝,
就如前段时间蔡徐坤的粉丝喊话:“你要是敢惹蔡鲜肉不高兴,就有9.57亿人来找你的事。”
我们现在的男孩怎么了?一个比一个娘,一个比一个娇。
这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我不解,以为这只是单纯表面上的风气问题,是一股风,一股潮流。
直到“迪士尼内被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的事件,和这段时间的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让我越来越看清了一个真相:
男孩娘,并不仅仅是社会风气、时代潮流的问题。
它还暴露出我们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状态和后果,那就是:对男孩无原则、无底线的宠纵,不给打、不给骂,甚至助纣为虐,造就出一个个没有血性、没有担当的不像男人的男人。
当今盛行的一个个越来越娘的小鲜肉,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代表。
是的,只要你会撒娇,哪怕你是男孩,也依然被保护、被包围,依然所向披靡。而一个男人最基本的大丈夫敢做敢当的血性,已在父母所谓的爱的纵容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血性,已不是这个时代,男孩身上的基本特质了。

就拿这次女医生被熊家长逼死事件来说吧。

事件的起因是两个13岁的男生碰到或者摸了女医生臀部。女医生非常生气,要求男生道歉。谁知两个男生不仅拒绝道歉,反而对她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在这里,不管女医生到底有没误会两个男生,两个男生的行为都不妥当,而且是不尊重人的:做出一系列吐口水,做鬼脸各种侮辱性动作。
作为父母,如果在旁边,应该及时制止并喝斥孩子的这种不礼貌、没教养的行为。哪怕孩子只是无意中碰到对方的臀部。

女医生的丈夫看到妻子被这样欺负,气得将男生的头往水里按,还扇了耳光。

女医生的丈夫这个表现正常吗?非常正常。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有血性的正常男人,看到妻子被人欺负,怎么能不出面呢?虽然对方两个是未成年的孩子,但是面对这样蛮横无理、带有侮辱性的举止,能不让人义愤填膺吗?
这样的举止正常,没什么异议。如果说有什么过了的话,那也许是扇耳光力度过了点。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

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报警后,安医生的丈夫当场给孩子道歉。

“随后,男生道歉,并叫来父母。”从这里可以隐隐看出,平时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男生为什么叫来父母呢?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我想,就是父母听孩子这样讲了被对方扇耳光这件事后,父母心里不甘:
凭什么我的孩子,受你的欺负呢?
——这个心态可以从后继事件发展中看出:父母赶到后,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冲突,他们将安医生堵在洗手间打了一顿。
而报警后,对方打孩子耳光的丈夫也当场向孩子道了歉。
按道理,事件也该平息和结束了吧。
但没有。


谁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了安医生和丈夫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

后来,孩子父母找了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并在微博投稿。

“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带人”、“杀到双方的工作单位闹事”、“要求领导开除安医生”,而随后,“又找到媒体”、“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在网上”、“在微博投稿”。
可见,男生的父母,这件事势必要闹得天翻地覆才肯罢休。而事件的结局,也如其所愿:女医生不堪其辱自杀身亡。
一件小小的纠纷,竟然引起后面那么大的动作。这跟上面“8岁男童摸臀,姑娘理论反遭男童家长打骂:你没被人摸过啊!”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无法无天的熊孩子是谁养成的啊?是父母。
但是,父母,你一定要知道:你可以保得了孩子的一时,但你保不了孩子的一世。
你不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迟早,社会会帮你教训。
就如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宝马男砍人反被杀"事件,这正验证了那句话:兔子逼急了也咬人。
而且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做人,不能肆无忌惮、任性而为——而且一个社会也不可能无规矩、无底线、无原则,毕竟这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男孩娘,表面上看,与上面被父母纵容的孩子貌似没多大关系。
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缺少男人的血性。
而血性,是自古以来,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不分肤色、不分文化背景的人,对男性最基本的要求。
没有血性,意味着仅仅外表空有一副男儿身;
没有血性,意味着危急时,担不起任何责;
没有血性,意味着承受不了任何委屈,动辄就大动干戈、睚眦必报,一副流氓气;
......
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敢作敢当,能屈能伸,大度豁达,忍辱负重——这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特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子:
要不就是化浓妆、描眼线、涂口红,翘起兰花指,一副娇滴滴、柔弱美的样子;
要不就是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睚呲必报,动辄就喊打喊杀,充满了流氓气。
想当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而现在呢?
不要说胯下之辱,就连一句批评的话也听不得,动辄就暴跳如雷,不置对方于死地不罢休。
——这又跟泼妇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现在的男孩啊,少了男人应有的担当、大度与豁达。稍稍受了委屈,就受不了,就吃不消,势必要闹得对方身败名裂才肯罢休。
——这是谁的悲哀啊?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必要的委屈少不了,必要的挫折也不能少,该吃的苦、该流的泪都不能免——这是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怕就怕,父母,以爱的名义,一意孤行地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却害孩子不浅。
要知道,蛹化成蝶,需要必经的挣扎与苦痛。人也是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香扑骨”。而人为地、想当然地去破坏这个自然的成长规律,只能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蝴蝶破蛹前,如果被人为地去助上一臂之力,拿剪刀把蛹捅破,让蝴蝶脱蛹而出。那么这只蝴蝶,由于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人也是一样。如果连必要、必经的挫折、委屈都不能忍的话,又怎能茁壮、健康而自然地成长?能平安无事地长大,已是万幸。
——过度被保护、长在温室里的花儿,势必难以抵抗自然的风雨。
男孩娘,说穿了,就是父母宠纵教育下的畸形品。
而父母的宠纵,另一方面,又极易造就出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斤斤计较、没有血性的男儿。
就如前段时间动车上的高铁霸座男孙博士,就将这种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没有血性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不需要也应避免教出这样的男孩:
对待家庭,他们的无担当、甚至一味地啃老、倚老,好听点是巨婴,不好听是祸害,一个家庭的祸害。
而在社会上,这样的人,则直接说祸害也不为过,犹如过街老鼠人人避之。
凡事都有个度,为孩子好也是如此。过了这个度,就过犹不及,甚至与初衷背道而弛、得不偿失。
就如无原则地一味纵宠孩子,表面上是帮孩子、为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剥夺了一个孩子应有的成长体验和过程导致最后,一个男孩失去了一个男人应有的特质,要么变得娘,要么变得跋扈,而恰恰缺少了一个男人身上所应有的,也是最宝贵、最基本的血性和担当。
而且这样的男人,父母扪心自问:你看得起吗?!
好的父母,一定是有原则、善恶分明、不宠不溺孩子的父母。

怎样教出一个动手能力强、聪敏的孩子?

亲子教育近海凌风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2 次浏览 • 2018-11-16 12:00 • 来自相关话题

事件一
儿子喜欢打游戏机,每次出去都势必要闹着去玩一下摆在店铺门口的游戏机,抱着让儿子适当放松和玩耍的态度,我也不反对他玩,但是会尽量限制他玩游戏机的次数。
儿子也许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吧,还读不懂游戏机里游戏的内容,每次在那玩,就是两只手握着方向盘在那胡乱地摆来摆去,连我这个从没玩过游戏机的门外汉也都看出来了:开车哪里能这样开呢?
只见儿子前面的屏幕上的汽车在那里横冲直撞,而儿子也不理,却玩得一脸的兴奋。有时我们做大人的在旁边也忍不住,特别是看到那汽车在那里不像样子的撞来撞去,而儿子又在那乱摆方向盘时,便忍不住地伸过手去帮他摆方向盘,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我自己来!”只要儿子开心就好,我心想,便忍着看他在那兴奋地两手胡乱地摇摆方向盘。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就自然会明白里面的意思,就自然会玩的了。

事件二
带儿子去公园玩,坐那个小鱼吐球的旋转座椅(即中间有两三个小鱼,周围有几个座椅围着小鱼转,当座椅转时,小鱼嘴里也在不断地吐出小球,而坐在座椅里的人拿着一个有着长长竹竿的打鱼网接着),看得出来儿子很喜欢玩这个,当座椅转动时,拿着个长长竹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在那接着鱼嘴里直往外喷的小球。
但是这样一动不动地接着效率也太低了!最好就能拿着竹竿随着球的往外四喷而灵活地动来动去,坐在儿子旁边的我想帮儿子接多点,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抓住儿子手中的竹竿,帮他动来动去。
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不要动!我自己来!”
“可是你这样怎么接得到啊?”看孩子半天也接不到几个球,白白错过那么多接球的机会。
“不!我自己来!”儿子生气了。
“好吧!”我只好把手伸回来,在一旁看着孩子自己在那里兴奋地接。
趁此机会,我观察了其他几家一同在玩的家长和孩子,我发现除了我,还有隔壁的那个母亲坐在孩子旁边并微笑地看着身边的孩子自己在玩,其它几个都是身边的大人捉着拿着鱼网的孩子的手在帮孩子接,再看看他们身边的孩子们,个个脸上要不没笑容要不就不耐烦的样子,仿佛玩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身边的大人们。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去公园玩,父母也是嫌自己不会玩,在玩的时候总是硬在旁插手,结果自己不但止玩得不开心而且还引来一肚子气。
现在在看看这里,发现好像只有自己的儿子和隔壁那个母亲并不插手只是陪坐在旁边静静看和微笑的男孩最开心,一场下来,尽管儿子接到的球并不多,但我却看到,儿子在这场游戏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使我忍不住想: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快乐?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自信而主动、积极?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即越来越聪敏?
这两件事给我的启示
通过这两件小事我想到了,那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家长的要对孩子做到相信、耐心、等待和创造条件。
即在信任中放手,在放手中耐心等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成长条件。
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且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我相信很多家长跟我一样,当看到孩子在那可以说一无所知的乱玩乱搞时,心里真的很急,总是忍不住想去帮他、想去指导他,甚至干脆代替他。
这种情况出现在养育孩子的各个时间、各个方面上,如一岁多的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看着他拿勺子又拿不好,铲又铲不好饭,而且勺子还没到嘴边,可能饭就已经洒下来,一餐饭下来,真是弄得家长越来越忙,特别是喜欢干净、注重卫生的父母,看着孩子身上脏兮兮的衣服、搞得一团乱的饭桌,真的是宁愿自己去喂,也不愿放手让孩子在那“胡来”了。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表面上看好像为父母省去了不少麻烦,节约了不少精力,但实际上,从孩子出生起,一直到孩子五六岁,都一直是孩子学习和探索的敏感期,从初初来到这个世上,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孩子便一直带着渴望、学习和探索的目光去学习、去了解、去适应这个世界。
当孩子满怀热情与期冀地抓住一切机会去学、去尝试的时候,身边的家长却因嫌孩子做不好,嫌孩子做不好而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从而有意且硬生生的阻断了孩子渴望学习和探索的双手和热情。
而当孩子稍稍长大,家长也许此时又会抱怨孩子动手能力差,更加不愿意给孩子动手做了,等到孩子再大点,已经过了渴望学习、探索和尝试的敏感期,便即使是家长有意放手让他干,他也不愿意做了。
说到这里,不由地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很多勤快、会干活的家长,往往孩子不怎么干,也不会干,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就是因为家长注重卫生、注重干净,不愿让孩子破坏自己辛辛苦苦搞干净的地板、饭桌等成果,所以什么也不让孩子做,什么也不让孩子干,久而久之孩子真的也什么都不会干了,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再想叫孩子学做家务、学干活,也已经不可能的了。
其实真的可谓得不偿失,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小时候,真的要不怕麻烦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因为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从小就要开始学习做事这是最基本的内容。
否则错过了这个时间,以后等孩子大了,再去要求孩子学做事、去做事,怕已经晚了。
其次,在放手中要学会耐心等待。
我们家长之所以不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怕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管怎么教,孩子就是学不会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于是干脆自己替孩子动手还算了,而且还省心。
就像上面讲的儿子打游戏机的事,儿子打游戏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打我都忍不住教他:“看,要撞到了,快往这边转!”可儿子似乎就是听不懂,自己在那里自顾自地随意乱转方向盘。再教他,他还不耐烦,有时看到自己也忍不住想动手去替他玩了。
可是,有时自己又细细想想,孩子才多大啊!才刚刚两岁半,又能会多少呢?尽管玩游戏机不是一天两天,也有差不多几个月,但跟孩子的年龄是没得比的啊!于是心又坦然,静静地任由孩子在那乱撞一气。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也许三岁或三岁多点,他就又会明白点东西了,到时不用我说,自己也会根据形势而转方向盘了。
所以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根本无需太过于着急,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发展规律,孩子成长也如此,只是每个人的成长周期不同,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自己孩子的自然成长周期,而非刻意要求,我们应遵循这自然规律,而非一味地焦急、抱怨甚至不惜动手揠苗助长。
并且家长在抱怨的过程中,也会无意把孩子的宝贵自信心给剥夺了,造成孩子不但止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而且性格也变得无主见、优柔寡断、做事畏手畏脚起来,真的是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家长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的过程中,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其实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基本上没有谁聪明谁笨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所以只要放手并耐心等待,早晚孩子会做的得心应手甚至超出你所期望。
最后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动手机会。
我们做家长的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做,有机会、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就让孩子自己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大量的实践中愈做愈会做,愈做愈聪明。
想想看,当我们不怕麻烦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并且耐心地等待,陪着他一起成长,鼓励他并不断地创造条件让他去积极地尝试自己做各种事情时,这样的孩子怎么不会快乐、开心地成长?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么会不收获满满的自信?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成为一个众人眼中动手能力强和聪敏的孩子?! 查看全部








事件一
儿子喜欢打游戏机,每次出去都势必要闹着去玩一下摆在店铺门口的游戏机,抱着让儿子适当放松和玩耍的态度,我也不反对他玩,但是会尽量限制他玩游戏机的次数。
儿子也许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吧,还读不懂游戏机里游戏的内容,每次在那玩,就是两只手握着方向盘在那胡乱地摆来摆去,连我这个从没玩过游戏机的门外汉也都看出来了:开车哪里能这样开呢?
只见儿子前面的屏幕上的汽车在那里横冲直撞,而儿子也不理,却玩得一脸的兴奋。有时我们做大人的在旁边也忍不住,特别是看到那汽车在那里不像样子的撞来撞去,而儿子又在那乱摆方向盘时,便忍不住地伸过手去帮他摆方向盘,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我自己来!”只要儿子开心就好,我心想,便忍着看他在那兴奋地两手胡乱地摇摆方向盘。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就自然会明白里面的意思,就自然会玩的了。

事件二
带儿子去公园玩,坐那个小鱼吐球的旋转座椅(即中间有两三个小鱼,周围有几个座椅围着小鱼转,当座椅转时,小鱼嘴里也在不断地吐出小球,而坐在座椅里的人拿着一个有着长长竹竿的打鱼网接着),看得出来儿子很喜欢玩这个,当座椅转动时,拿着个长长竹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在那接着鱼嘴里直往外喷的小球。
但是这样一动不动地接着效率也太低了!最好就能拿着竹竿随着球的往外四喷而灵活地动来动去,坐在儿子旁边的我想帮儿子接多点,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抓住儿子手中的竹竿,帮他动来动去。
儿子这时不高兴了:“我自己来!不要动!我自己来!”
“可是你这样怎么接得到啊?”看孩子半天也接不到几个球,白白错过那么多接球的机会。
“不!我自己来!”儿子生气了。
“好吧!”我只好把手伸回来,在一旁看着孩子自己在那里兴奋地接。
趁此机会,我观察了其他几家一同在玩的家长和孩子,我发现除了我,还有隔壁的那个母亲坐在孩子旁边并微笑地看着身边的孩子自己在玩,其它几个都是身边的大人捉着拿着鱼网的孩子的手在帮孩子接,再看看他们身边的孩子们,个个脸上要不没笑容要不就不耐烦的样子,仿佛玩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身边的大人们。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去公园玩,父母也是嫌自己不会玩,在玩的时候总是硬在旁插手,结果自己不但止玩得不开心而且还引来一肚子气。
现在在看看这里,发现好像只有自己的儿子和隔壁那个母亲并不插手只是陪坐在旁边静静看和微笑的男孩最开心,一场下来,尽管儿子接到的球并不多,但我却看到,儿子在这场游戏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成就感。
这使我忍不住想: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快乐?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自信而主动、积极?
怎样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即越来越聪敏?
这两件事给我的启示
通过这两件小事我想到了,那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家长的要对孩子做到相信、耐心、等待和创造条件。
即在信任中放手,在放手中耐心等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断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成长条件。
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且去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我相信很多家长跟我一样,当看到孩子在那可以说一无所知的乱玩乱搞时,心里真的很急,总是忍不住想去帮他、想去指导他,甚至干脆代替他。
这种情况出现在养育孩子的各个时间、各个方面上,如一岁多的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看着他拿勺子又拿不好,铲又铲不好饭,而且勺子还没到嘴边,可能饭就已经洒下来,一餐饭下来,真是弄得家长越来越忙,特别是喜欢干净、注重卫生的父母,看着孩子身上脏兮兮的衣服、搞得一团乱的饭桌,真的是宁愿自己去喂,也不愿放手让孩子在那“胡来”了。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表面上看好像为父母省去了不少麻烦,节约了不少精力,但实际上,从孩子出生起,一直到孩子五六岁,都一直是孩子学习和探索的敏感期,从初初来到这个世上,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孩子便一直带着渴望、学习和探索的目光去学习、去了解、去适应这个世界。
当孩子满怀热情与期冀地抓住一切机会去学、去尝试的时候,身边的家长却因嫌孩子做不好,嫌孩子做不好而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从而有意且硬生生的阻断了孩子渴望学习和探索的双手和热情。
而当孩子稍稍长大,家长也许此时又会抱怨孩子动手能力差,更加不愿意给孩子动手做了,等到孩子再大点,已经过了渴望学习、探索和尝试的敏感期,便即使是家长有意放手让他干,他也不愿意做了。
说到这里,不由地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很多勤快、会干活的家长,往往孩子不怎么干,也不会干,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就是因为家长注重卫生、注重干净,不愿让孩子破坏自己辛辛苦苦搞干净的地板、饭桌等成果,所以什么也不让孩子做,什么也不让孩子干,久而久之孩子真的也什么都不会干了,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再想叫孩子学做家务、学干活,也已经不可能的了。
其实真的可谓得不偿失,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小时候,真的要不怕麻烦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因为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从小就要开始学习做事这是最基本的内容。
否则错过了这个时间,以后等孩子大了,再去要求孩子学做事、去做事,怕已经晚了。
其次,在放手中要学会耐心等待。
我们家长之所以不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怕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管怎么教,孩子就是学不会或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于是干脆自己替孩子动手还算了,而且还省心。
就像上面讲的儿子打游戏机的事,儿子打游戏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打我都忍不住教他:“看,要撞到了,快往这边转!”可儿子似乎就是听不懂,自己在那里自顾自地随意乱转方向盘。再教他,他还不耐烦,有时看到自己也忍不住想动手去替他玩了。
可是,有时自己又细细想想,孩子才多大啊!才刚刚两岁半,又能会多少呢?尽管玩游戏机不是一天两天,也有差不多几个月,但跟孩子的年龄是没得比的啊!于是心又坦然,静静地任由孩子在那乱撞一气。
我想,等孩子再大点,也许三岁或三岁多点,他就又会明白点东西了,到时不用我说,自己也会根据形势而转方向盘了。
所以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根本无需太过于着急,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然发展规律,孩子成长也如此,只是每个人的成长周期不同,做家长的一定要尊重自己孩子的自然成长周期,而非刻意要求,我们应遵循这自然规律,而非一味地焦急、抱怨甚至不惜动手揠苗助长。
并且家长在抱怨的过程中,也会无意把孩子的宝贵自信心给剥夺了,造成孩子不但止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而且性格也变得无主见、优柔寡断、做事畏手畏脚起来,真的是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家长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的过程中,要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其实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基本上没有谁聪明谁笨的问题,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所以只要放手并耐心等待,早晚孩子会做的得心应手甚至超出你所期望。
最后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动手机会。
我们做家长的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做,有机会、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就让孩子自己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大量的实践中愈做愈会做,愈做愈聪明。
想想看,当我们不怕麻烦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并且耐心地等待,陪着他一起成长,鼓励他并不断地创造条件让他去积极地尝试自己做各种事情时,这样的孩子怎么不会快乐、开心地成长?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么会不收获满满的自信?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不成为一个众人眼中动手能力强和聪敏的孩子?!

你的“不亏待孩子”,正在造就孩子未来不幸的人生

亲子教育dear芯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1 次浏览 • 2018-11-16 11:50 • 来自相关话题

01

朋友说起她姐姐的女儿,就忍不住连连叹息。这不,又在那揺头了,并带着几分怨恨:“怕她冻坏身体,我把自己买来准备过年穿的新保暖内衣送给她,没想到穿在身上,你说她说什么?”“说什么?”“将就!我将就着穿!”“你说气不气人?”也许心中义愤难平,朋友忍不住又说起来:“我一个月工资也就那么两千来块,老公这几个月工厂效益不好,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这次过年,忍痛花两百块钱买个好点的保暖内衣,想穿几年。可没想到,好心给别人救急,却遇到一个这么不知感恩和珍惜的白眼狼!”

朋友姐姐的女儿,在朋友口中我不是第一次听说。
女孩已上高中,父母早已离婚;女孩的母亲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三千来块。而且这几年,每年都要支付女儿上万元的补课费,再加上其它方面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朋友说,平时姐姐特别省,自己一个人,经常是萝卜条加几个馒头就对付一餐;女孩父亲的经济也好不到哪去,再婚,一个人养着一家人,一个月也就是两千来块。
可是,这个女孩浑身上下,都从没受过什么亏待:
一个书包,就五百块。而且这还不是第一个,上次买的那个,因为还是看不上眼,就把它随手丢在柜子里;
随随便便的一双运动鞋,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哪样不是四五百;
两部手机,一部是普通的上千块钱的手机,再加一部几千块的苹果手机;
还有,最近手腕上又新增了一块看起来价格不菲的名贵表;
看来,父母虽然工资不高,但女儿还是没亏欠到,至少在经济上就是典型的富养。
02
我问朋友:“女孩读书好吗?”“不好,要不怎么母亲总是咬紧牙关,从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不小数目的钱帮她找人补习啊!”
我又问:“女孩有什么特长吗?”“特长?”朋友笑了,又揺揺头:“如果有什么特长就好了。什么特长也没有,而且被她妈给惯得身上一大堆毛病!懒、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身边的亲戚都唯恐避之不及,就比方说这次这件事,以后我也不会帮了!”“自私自利,一点感恩之心也没有!”朋友忍不住又说了一句。
听完朋友的述说,我心想:这样的富养女儿,表面上是不亏待女儿,但实际上是害了女儿。往好点来说,是在培养父母身边的吸血鬼;而往不好方面来说呢,则是把女儿往不幸的道路上推!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1、孩子没上进心,没责任感,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可说是得过且过。
2、特别的追求享受,贪慕虚荣;
光是上面这两点,就可让孩子以后的路走得艰辛而不堪了。正所谓“眼高手底”,手上基本没任何拿得出手的优势,没有在未来过得更好的资本和实力,可却又过惯了这种与己能力不匹配的奢华生活,所以未来身心会有多苦、会遭受什么折磨可想而知。而且也不论她选择哪条路,这眼高手低的苦是注定吃定的了!
3、而在素质、人品等这些软实力上面,更是不堪一击:不懂体谅人、自私自利......
想想看,连其亲戚都看不过,都不想再帮的人,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出来社会,是不是注定会比一般的懂事孩子多跌几个跤?也注定比他们走得艰辛?!
所以,当孩子走出学校,来到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熔炉里,眼高手低的他将会面对:自己欲望和自己能力严重不配的种种落差。
而这时孩子的选择也可想而知:要么不堪忍受社会的重重磨练而退回到家里,从而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要么则是为了自己的虚荣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自尊。
而且对于父母来说,女儿的这两种结局都不会是好结局,前者,自己要为女儿打工一辈子,并且不能保障也放心不下女儿的后半生;后者,不但止有前者放心不下的忧虑,而且恐怕没有几个真心爱女儿的父母会认同这条路。
就算这样富养女儿的父母有权有势,可以为儿女创造和提供富足的生活条件,但,金钱可以带来一切吗?而且一个人能永远生活在蜜罐里,也能永远靠他人生存吗?而且即使一辈子都靠他人来生存,又有多少儿女愿意一辈子过这种屈就、没有自我的人生?
03
人们常说“富养女儿”,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在我看来,富养,并不是表面上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越的生活,而是要在心理上、感情上给孩子提供充分、充沛、充足的养料,不轻易地被诱惑。在人生路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自立、自强,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即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处惊不乱、有胆有识,从容而不迫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这样一味的给孩子创造活在真空的幻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没原则地一味攀比和享受,从而长大成人出来社会时,面对复杂、险峻的社会而措不及防、束手无策。
——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
否则这样仅仅只是在表面上富养出来的女儿,怕是前程堪忧了! 查看全部








01

朋友说起她姐姐的女儿,就忍不住连连叹息。这不,又在那揺头了,并带着几分怨恨:“怕她冻坏身体,我把自己买来准备过年穿的新保暖内衣送给她,没想到穿在身上,你说她说什么?”“说什么?”“将就!我将就着穿!”“你说气不气人?”也许心中义愤难平,朋友忍不住又说起来:“我一个月工资也就那么两千来块,老公这几个月工厂效益不好,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这次过年,忍痛花两百块钱买个好点的保暖内衣,想穿几年。可没想到,好心给别人救急,却遇到一个这么不知感恩和珍惜的白眼狼!”

朋友姐姐的女儿,在朋友口中我不是第一次听说。
女孩已上高中,父母早已离婚;女孩的母亲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三千来块。而且这几年,每年都要支付女儿上万元的补课费,再加上其它方面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听朋友说,平时姐姐特别省,自己一个人,经常是萝卜条加几个馒头就对付一餐;女孩父亲的经济也好不到哪去,再婚,一个人养着一家人,一个月也就是两千来块。
可是,这个女孩浑身上下,都从没受过什么亏待:
一个书包,就五百块。而且这还不是第一个,上次买的那个,因为还是看不上眼,就把它随手丢在柜子里;
随随便便的一双运动鞋,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哪样不是四五百;
两部手机,一部是普通的上千块钱的手机,再加一部几千块的苹果手机;
还有,最近手腕上又新增了一块看起来价格不菲的名贵表;
看来,父母虽然工资不高,但女儿还是没亏欠到,至少在经济上就是典型的富养。
02
我问朋友:“女孩读书好吗?”“不好,要不怎么母亲总是咬紧牙关,从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不小数目的钱帮她找人补习啊!”
我又问:“女孩有什么特长吗?”“特长?”朋友笑了,又揺揺头:“如果有什么特长就好了。什么特长也没有,而且被她妈给惯得身上一大堆毛病!懒、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身边的亲戚都唯恐避之不及,就比方说这次这件事,以后我也不会帮了!”“自私自利,一点感恩之心也没有!”朋友忍不住又说了一句。
听完朋友的述说,我心想:这样的富养女儿,表面上是不亏待女儿,但实际上是害了女儿。往好点来说,是在培养父母身边的吸血鬼;而往不好方面来说呢,则是把女儿往不幸的道路上推!







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1、孩子没上进心,没责任感,对待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可说是得过且过。
2、特别的追求享受,贪慕虚荣;
光是上面这两点,就可让孩子以后的路走得艰辛而不堪了。正所谓“眼高手底”,手上基本没任何拿得出手的优势,没有在未来过得更好的资本和实力,可却又过惯了这种与己能力不匹配的奢华生活,所以未来身心会有多苦、会遭受什么折磨可想而知。而且也不论她选择哪条路,这眼高手低的苦是注定吃定的了!
3、而在素质、人品等这些软实力上面,更是不堪一击:不懂体谅人、自私自利......
想想看,连其亲戚都看不过,都不想再帮的人,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出来社会,是不是注定会比一般的懂事孩子多跌几个跤?也注定比他们走得艰辛?!
所以,当孩子走出学校,来到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熔炉里,眼高手低的他将会面对:自己欲望和自己能力严重不配的种种落差。
而这时孩子的选择也可想而知:要么不堪忍受社会的重重磨练而退回到家里,从而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要么则是为了自己的虚荣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自尊。
而且对于父母来说,女儿的这两种结局都不会是好结局,前者,自己要为女儿打工一辈子,并且不能保障也放心不下女儿的后半生;后者,不但止有前者放心不下的忧虑,而且恐怕没有几个真心爱女儿的父母会认同这条路。
就算这样富养女儿的父母有权有势,可以为儿女创造和提供富足的生活条件,但,金钱可以带来一切吗?而且一个人能永远生活在蜜罐里,也能永远靠他人生存吗?而且即使一辈子都靠他人来生存,又有多少儿女愿意一辈子过这种屈就、没有自我的人生?
03
人们常说“富养女儿”,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在我看来,富养,并不是表面上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越的生活,而是要在心理上、感情上给孩子提供充分、充沛、充足的养料,不轻易地被诱惑。在人生路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自立、自强,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即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处惊不乱、有胆有识,从容而不迫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这样一味的给孩子创造活在真空的幻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没原则地一味攀比和享受,从而长大成人出来社会时,面对复杂、险峻的社会而措不及防、束手无策。
——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富养。
否则这样仅仅只是在表面上富养出来的女儿,怕是前程堪忧了!

是什么让孩子成为了姥姥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

亲子教育SKar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9 次浏览 • 2018-11-16 10:40 • 来自相关话题

楼下的阿姨经常到我父母家坐,每次看到做姥姥、姥爷的围着外孙转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地调倪说:“外孙外孙,姥姥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意思是做外孙的,姥姥、姥爷对他再好,他也不会记着你的恩,毕竟是别人家姓的孩子。

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忍不住发点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也仅仅只是一种调倪,但如果细细思量,其实里面包含了太多、太深的偏见,而且楼下的阿姨从我家孩子一岁多稍稍懂点事时就经常在我父母和孩子的面前念叨这句话,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怎么说呢?这对孩子以及对所有的在场者,是不是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呢?
并且根据这几年里我的切身体会,我来分析分析“为什么辛苦、无怨付出的孩子会成为吃完就走的白眼狼”的原因。——因为在我的身边也确实有这样的真实例子:做姥姥、姥爷的辛辛苦苦、无怨无悔、用尽心思地对外孙付出,却换来外孙懂事时的“拍拍屁股走人”,搞得做姥姥、姥爷地直感叹:“真是姥姥家的白眼狼,吃完说走就走啊!”
一是观念问题
我妈妈,孩子的姥姥,从有小孩起,就在那经常有意无意地要不当着孩子的面叹息,要不对小孩调倪:“哎,对你再好也没有用,长大了还不是把姥姥、姥爷给忘掉!”
等孩子大点,会说话、听话的时候,又经常去逗孩子:“这不是你的家!这是姥姥、姥爷家”那时孩子一、两岁,由于我们做父母的白天要上班,所以平时都是姥姥、姥爷带,那时孩子对姥姥、姥爷也特别地亲,学会说话没多久、懂点事时,经常认为那就是自己的家,有时父母去也接也不愿回去,常常自豪而快乐地说:“这是我的家!”可以说,在与姥姥、姥爷相处的日子里,对姥姥、姥爷的家有了很深的感情。
我常常提醒母亲,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后记得你,对你们懂得感恩,那你们平时一定要经常向孩子灌输:“这也是你的家,姥姥、姥爷的家也是宝宝的家,以后长大可不要忘记姥姥、姥爷对你的好喔!”我相信孩子听到这句话时一定会懂事地点点头,哪怕小的时候听得不是很懂,但长大懂点事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这句话深深地存留在心里,从此以后对老人家有情有义且懂得报恩。但是,如果你经常一味地向孩子灌输“姥姥家不是你的家”,以后孩子会对你们怎么样,相信你们也想得到。
毕竟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判断力,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所以如果希望孩子以后对记得你们老人家的好,你就一定要经常去提醒孩子去记得你们的好,而不是一味地在语言上给孩子暗示“这不是你的家”,这样下去,你说外孙会不会成为一个“吃完就走的白眼狼”?
其实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有没情,有没义,懂不懂得感恩,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身边人的教育和表达,如果身边人一味地向孩子传达“你就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孩子想不成为无情无义的人也很难!因为孩子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在上面画上什么就会出现什么。
二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
再说我的父亲,孩子的姥爷,那是对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可以说孩子从小到大,其无不在里头比我们做父母的付出还要多:一步一步教小孩子走路的情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夫妻工作忙,孩子学走路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没什么亲历,白天上班孩子放在父母那,晚上下班抽空去看看孩子,然后就回家,所以孩子学走路阶段基本上是父亲带过来的。
可是......,和我旁边人的父母一样,我的父亲也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的人。
就像我一个朋友说她的父亲那样,根本不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孙子,可以说没分寸,平时对孩子纵、宠得不行,可是孩子一不听话,惹急了就“啪”的一巴掌拍过去。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孩子从小到大,对孩子纵、宠得很,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说出过家里人至今还记忆犹新的话:“不能让小孩哭!”可以说,做姥爷的对孩子都宠到底了。
可是另一方面,当孩子在姥爷的纵、宠之下,没有底线、无法无天时,忍无可忍、没有办法的姥爷就只好使出最后的撒手锏:也对孩子发脾气,就像上面朋友的父母一样。要不则说出难听而决绝的话,自己抹黑自己。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对一向百依百顺的姥爷要求这、要求那的时候,开始姥爷心疼孩子还总是无底线、无原则地满足,等到了最后,孩子越要越多的时候,就按捺不住了,对幼小的孩子大发雷霆,孩子被吓哭了,继续用平常惯用的伎俩:通过在姥爷面前哇哇大哭来达到向姥爷施压的目的。这时,做姥爷的要么狠心地给孙子一巴掌,要么则说:“跟你爸爸妈妈要!别什么都跟姥爷要!”——这里,做姥爷的在表达方式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你这样说,是不是意思就是只有爸爸妈妈才给你买,而我是姥爷就不给你买啊?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孩子讲清楚,这样东西不能买,哪怕是爸爸妈妈,也不会给他买的,而不是将问题的主体推到谁买的因素上来,应直接跟孩子讲明态度和立场:不买,谁也不会给他买。
并最好补充上原因:为什么不买。而不是以转换行为主体来搪塞孩子,你想想,孩子听到这样的答复会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对你做姥爷的又多一份恨和偏见呢?这难道不是又一次把孩子往“吃完就走、无情无义的白眼狼”方向上去推啊?
小结: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说“外孙是姥姥、姥爷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不过是世俗的观念在作崇,在生活中,我看到不少有情有义的孩子和年轻人,他们对一直以来为他们无尽付出的长辈充满了感激和深情,甚至为长辈的离去而深深地痛苦和挂念,在这些拥有深厚感情的长辈中既有爷爷、奶奶,也有姥姥、姥爷,甚至还有没有血缘的其他人,比如说自己的恩师,所以不要拿世俗的偏见随随便便往孩子身上套。
如果你爱孩子,你就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而不要随意、先入为主地给孩子乱下结论,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合适的爱和教育。 查看全部

楼下的阿姨经常到我父母家坐,每次看到做姥姥、姥爷的围着外孙转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地调倪说:“外孙外孙,姥姥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意思是做外孙的,姥姥、姥爷对他再好,他也不会记着你的恩,毕竟是别人家姓的孩子。

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忍不住发点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也仅仅只是一种调倪,但如果细细思量,其实里面包含了太多、太深的偏见,而且楼下的阿姨从我家孩子一岁多稍稍懂点事时就经常在我父母和孩子的面前念叨这句话,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怎么说呢?这对孩子以及对所有的在场者,是不是有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呢?
并且根据这几年里我的切身体会,我来分析分析“为什么辛苦、无怨付出的孩子会成为吃完就走的白眼狼”的原因。——因为在我的身边也确实有这样的真实例子:做姥姥、姥爷的辛辛苦苦、无怨无悔、用尽心思地对外孙付出,却换来外孙懂事时的“拍拍屁股走人”,搞得做姥姥、姥爷地直感叹:“真是姥姥家的白眼狼,吃完说走就走啊!”
一是观念问题
我妈妈,孩子的姥姥,从有小孩起,就在那经常有意无意地要不当着孩子的面叹息,要不对小孩调倪:“哎,对你再好也没有用,长大了还不是把姥姥、姥爷给忘掉!”
等孩子大点,会说话、听话的时候,又经常去逗孩子:“这不是你的家!这是姥姥、姥爷家”那时孩子一、两岁,由于我们做父母的白天要上班,所以平时都是姥姥、姥爷带,那时孩子对姥姥、姥爷也特别地亲,学会说话没多久、懂点事时,经常认为那就是自己的家,有时父母去也接也不愿回去,常常自豪而快乐地说:“这是我的家!”可以说,在与姥姥、姥爷相处的日子里,对姥姥、姥爷的家有了很深的感情。
我常常提醒母亲,如果你希望孩子以后记得你,对你们懂得感恩,那你们平时一定要经常向孩子灌输:“这也是你的家,姥姥、姥爷的家也是宝宝的家,以后长大可不要忘记姥姥、姥爷对你的好喔!”我相信孩子听到这句话时一定会懂事地点点头,哪怕小的时候听得不是很懂,但长大懂点事的时候,他一定会把这句话深深地存留在心里,从此以后对老人家有情有义且懂得报恩。但是,如果你经常一味地向孩子灌输“姥姥家不是你的家”,以后孩子会对你们怎么样,相信你们也想得到。
毕竟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判断力,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所以如果希望孩子以后对记得你们老人家的好,你就一定要经常去提醒孩子去记得你们的好,而不是一味地在语言上给孩子暗示“这不是你的家”,这样下去,你说外孙会不会成为一个“吃完就走的白眼狼”?
其实孩子长成什么样的人,有没情,有没义,懂不懂得感恩,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身边人的教育和表达,如果身边人一味地向孩子传达“你就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孩子想不成为无情无义的人也很难!因为孩子就是一张纯净的白纸,在上面画上什么就会出现什么。
二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
再说我的父亲,孩子的姥爷,那是对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可以说孩子从小到大,其无不在里头比我们做父母的付出还要多:一步一步教小孩子走路的情景至今我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夫妻工作忙,孩子学走路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没什么亲历,白天上班孩子放在父母那,晚上下班抽空去看看孩子,然后就回家,所以孩子学走路阶段基本上是父亲带过来的。
可是......,和我旁边人的父母一样,我的父亲也是不懂适当地表达和对待孩子的人。
就像我一个朋友说她的父亲那样,根本不懂得如何对待自己的孙子,可以说没分寸,平时对孩子纵、宠得不行,可是孩子一不听话,惹急了就“啪”的一巴掌拍过去。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孩子从小到大,对孩子纵、宠得很,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还说出过家里人至今还记忆犹新的话:“不能让小孩哭!”可以说,做姥爷的对孩子都宠到底了。
可是另一方面,当孩子在姥爷的纵、宠之下,没有底线、无法无天时,忍无可忍、没有办法的姥爷就只好使出最后的撒手锏:也对孩子发脾气,就像上面朋友的父母一样。要不则说出难听而决绝的话,自己抹黑自己。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对一向百依百顺的姥爷要求这、要求那的时候,开始姥爷心疼孩子还总是无底线、无原则地满足,等到了最后,孩子越要越多的时候,就按捺不住了,对幼小的孩子大发雷霆,孩子被吓哭了,继续用平常惯用的伎俩:通过在姥爷面前哇哇大哭来达到向姥爷施压的目的。这时,做姥爷的要么狠心地给孙子一巴掌,要么则说:“跟你爸爸妈妈要!别什么都跟姥爷要!”——这里,做姥爷的在表达方式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你这样说,是不是意思就是只有爸爸妈妈才给你买,而我是姥爷就不给你买啊?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跟孩子讲清楚,这样东西不能买,哪怕是爸爸妈妈,也不会给他买的,而不是将问题的主体推到谁买的因素上来,应直接跟孩子讲明态度和立场:不买,谁也不会给他买。
并最好补充上原因:为什么不买。而不是以转换行为主体来搪塞孩子,你想想,孩子听到这样的答复会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对你做姥爷的又多一份恨和偏见呢?这难道不是又一次把孩子往“吃完就走、无情无义的白眼狼”方向上去推啊?
小结: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说“外孙是姥姥、姥爷家吃完就走的白眼狼”不过是世俗的观念在作崇,在生活中,我看到不少有情有义的孩子和年轻人,他们对一直以来为他们无尽付出的长辈充满了感激和深情,甚至为长辈的离去而深深地痛苦和挂念,在这些拥有深厚感情的长辈中既有爷爷、奶奶,也有姥姥、姥爷,甚至还有没有血缘的其他人,比如说自己的恩师,所以不要拿世俗的偏见随随便便往孩子身上套。
如果你爱孩子,你就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而不要随意、先入为主地给孩子乱下结论,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合适的爱和教育。

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亲子教育柏永琦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51 次浏览 • 2018-11-16 10:39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有一段时间,下班去接小孩的时候母亲总是跟我告状,说两岁多的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动辄就哇哇大哭,而且出去外边又不礼貌,遇到熟人叫他叫“叔叔”“阿姨”,就是不出声,而且在家里还跟来坐的客人争东西,“真是一点也不懂事!”某次母亲跟我说这些话时也故作生气地瞪了一眼正在一旁玩的儿子,“而且还很小气!”当时坐在一旁的小姨也忍不住发声。
我笑笑,也没说什么,说什么呢?孩子那段时间确实脾气越来越坏,而且也许因为那段时间是过年吧,也特别的馋,每次出外面都喊“好饿”,闹着去买东西,并且出去外面,看见什么玩具,就闹着要买,可以说,儿子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也越来越任性,而且更让大人头疼的是,一不由着他,他就在那“哇哇”大哭,基本上那段时间每次出去,儿子至少都要闹一次,都要哭一次,着实让我们这些身边的大人头痛和心烦。
可是作为大人,光生气也没用,光打骂孩子也没用,我以为,更多的应该是抓住机会即找准时机去教育他,而不是一味的非打即骂,因为在我看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不但止阻止不了孩子的调皮、任性,而且还将孩子往愈加任性和倔强的路上推,到时孩子只会更加地不听话、更加地不懂事和更加地让大人烦心和操心。

而且,这些现在在孩子身上显现的所有不好的特征真的就是孩子的特性吗?我认为不是,虽然前面做姥姥和小姨的已经给孩子现在的表现下了定义,认为孩子自私、小气,可我却觉得这只是孩子一时的性格特点,即只是一个阶段的性格特点,并不代表孩子就是这样子的人,也并不代表孩子就永远是这样子的人。
孩子现在突然发生这样子不好的变化,在我看来,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好事,那是意味着孩子的一个成长,即孩子的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和宽阔了,而与此同时相对的孩子也做出相应的反应出来,是值得家长欣喜的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好事:
比如说孩子现在越来越(也可以说突然)不听话,动辄就哇哇大哭,稍不如己所意就哭就闹。
——在我看来,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即原来孩子非常地听大人的话,那是因为原来他非常地相信甚至迷信权威,而现在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于是便开始出现大人眼中的不听话、任性、叛逆、动辄就哭闹、和大人做对等行为;
比如说孩子越来越自私,以前家长叫他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与别人分享,孩子会很听话、很乖地把自己手上的东西递给别人,而现在孩子越来越不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开始有“我”的观念了,即开始明白和感受到“我有”与“他有”的区别和不同,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明白“我的”和“他的”是不同的,“我”与“他”也是不同的,开始发现自己,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开始明白自己与他人并没有什么联系,即独立、自我意识的觉醒;
再比如,孩子越来越喜欢出去买各种各样吃的、玩的东西。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的世界开始变得宽阔了,他开始感受到外部世界更多美好和吸引他的东西,于是出去外面,他会情不自禁对那些令他感到美好和快乐的事物渴望拥有,这从另一层面来说,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表现,即孩子的眼界和世界变得比原来更开阔了,欣赏、喜欢的东西也更多了。
因此,在我眼里,我觉得孩子出现这些成人眼中不好的表现是必然也是合乎情理的,而我们做家长的,真的没有必要因此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轻率地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如上面的“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而应该坦然地面对孩子的这些成长中必经的闹心期,并且也应适时地抓住机会引导孩子。

而且我还觉得,面对孩子的这些令家长烦心的行为和表现,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引导的好的话,这也是孩子人生路上成长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孩子(也是一个人)就是在这些在成长过程中不期而遇且必经的迷茫和问题面前学会面对、选择和取舍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的,而家长,如果在此时能适时引导且引导得好的话,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成长契机。
因此,可以说,对于孩子突然出现的令家长头痛、烦心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孩子发出“我在成长着、我渴望成长”的告白,我们做家长的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头痛、烦心,而是应该欣喜,欣喜孩子又开始长大了,欣喜孩子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并且不要去强制孩子怎样做,而是抓住这个机会去积极地引导孩子怎么做、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更恰当等等,从而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去理性、健康地成长,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成熟、做事理性的人。

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些不合心的行为呢?
首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合心行为应抱正确的态度,即理性、客观的看待孩子突然而至的坏情绪、坏行为,应该明白:孩子突然发生变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有的样子,而且只是阶段性的,而且每个阶段的表现都不同,应为孩子突然出现的变化而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比原来又长大了,看世界又有新的发现了,看世界的眼光又比原来宽了,因此,当孩子出现家长眼中不合心的表现时,不要轻率地否定孩子,更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而要明白这是家长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的一次契机。
其次要趁此抓住机会去教育和引导孩子。比如说每次孩子闹着要我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在出发前和他讲好条件,定下规矩,如只玩什么,不玩什么、不买什么,而且在外面应该怎么样,比如说自己走路等,而一旦在出门前与孩子达成协议,出门后自己就一定会坚决执行,遇到孩子调皮不认帐的时候,也不会心软就着他,而等孩子哭够了再去理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孩子学会守诺、为自己讲的话而负责,而且出去外面也不会随随便便地乱提要求(当然一开始这样做对于疼孩子的家长来说是有难度的,毕竟看到孩子在那里哇哇大哭,谁都会于心不忍,但是与孩子出门前已经定好了的协议,家长一定要带头守诺,否则将来孩子管不了,除了怪自己外谁也怪不了)。
而不要:
1、动辄给孩子贴上标签,如“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帽子 ;
2、一看到孩子有某种迹象,就特别紧张:如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特别紧张,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
这样做的后果:孩子真的如自己所说,孩子真的如自己所想,如孩子被身边的大人定义为“小气自私”、“不懂事”,孩子以后就真的成为一个小气自私、不懂事的人。如看到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而本来两个孩子都没什么的,被自己身边的家长一紧张、一折腾,反而两个人真的怎么样了。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也特别地紧张,总是拼命想让孩子在书本上、教育专家口中所谓的三岁成形的黄金期前培养出所有的优良品质,可是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坦然,开始坦然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不合心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
1、扪心自问:我有那么的优秀吗?没有。我相信每一个做家长的身上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弱点,既然如此,又何必给孩子那么多要求?就比如我,就觉得自己以及自己身边人都有许多令人不适的地方,美曰个性,但实际上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世上有完美的东西吗?不要说人,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可以说有缺陷是一切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强求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给己、给孩子那么大、那么多的无谓压力?——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3、我爱孩子。孩子,妈妈爱你。其实你优秀不优秀又怎么样呢?而且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长大后能健康、快乐、独立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足矣。
最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走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如此,我们做家长的也是如此。“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是一个人不变的常态,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纠结一时之态呢?应以坦然之心去待之。
所以我愿静静地陪伴孩子的成长,我愿静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有一段时间,下班去接小孩的时候母亲总是跟我告状,说两岁多的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动辄就哇哇大哭,而且出去外边又不礼貌,遇到熟人叫他叫“叔叔”“阿姨”,就是不出声,而且在家里还跟来坐的客人争东西,“真是一点也不懂事!”某次母亲跟我说这些话时也故作生气地瞪了一眼正在一旁玩的儿子,“而且还很小气!”当时坐在一旁的小姨也忍不住发声。
我笑笑,也没说什么,说什么呢?孩子那段时间确实脾气越来越坏,而且也许因为那段时间是过年吧,也特别的馋,每次出外面都喊“好饿”,闹着去买东西,并且出去外面,看见什么玩具,就闹着要买,可以说,儿子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也越来越任性,而且更让大人头疼的是,一不由着他,他就在那“哇哇”大哭,基本上那段时间每次出去,儿子至少都要闹一次,都要哭一次,着实让我们这些身边的大人头痛和心烦。
可是作为大人,光生气也没用,光打骂孩子也没用,我以为,更多的应该是抓住机会即找准时机去教育他,而不是一味的非打即骂,因为在我看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不但止阻止不了孩子的调皮、任性,而且还将孩子往愈加任性和倔强的路上推,到时孩子只会更加地不听话、更加地不懂事和更加地让大人烦心和操心。

而且,这些现在在孩子身上显现的所有不好的特征真的就是孩子的特性吗?我认为不是,虽然前面做姥姥和小姨的已经给孩子现在的表现下了定义,认为孩子自私、小气,可我却觉得这只是孩子一时的性格特点,即只是一个阶段的性格特点,并不代表孩子就是这样子的人,也并不代表孩子就永远是这样子的人。
孩子现在突然发生这样子不好的变化,在我看来,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一个好事,那是意味着孩子的一个成长,即孩子的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和宽阔了,而与此同时相对的孩子也做出相应的反应出来,是值得家长欣喜的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好事:
比如说孩子现在越来越(也可以说突然)不听话,动辄就哇哇大哭,稍不如己所意就哭就闹。
——在我看来,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即原来孩子非常地听大人的话,那是因为原来他非常地相信甚至迷信权威,而现在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于是便开始出现大人眼中的不听话、任性、叛逆、动辄就哭闹、和大人做对等行为;
比如说孩子越来越自私,以前家长叫他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与别人分享,孩子会很听话、很乖地把自己手上的东西递给别人,而现在孩子越来越不肯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开始有“我”的观念了,即开始明白和感受到“我有”与“他有”的区别和不同,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明白“我的”和“他的”是不同的,“我”与“他”也是不同的,开始发现自己,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开始明白自己与他人并没有什么联系,即独立、自我意识的觉醒;
再比如,孩子越来越喜欢出去买各种各样吃的、玩的东西。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孩子的世界开始变得宽阔了,他开始感受到外部世界更多美好和吸引他的东西,于是出去外面,他会情不自禁对那些令他感到美好和快乐的事物渴望拥有,这从另一层面来说,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表现,即孩子的眼界和世界变得比原来更开阔了,欣赏、喜欢的东西也更多了。
因此,在我眼里,我觉得孩子出现这些成人眼中不好的表现是必然也是合乎情理的,而我们做家长的,真的没有必要因此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轻率地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如上面的“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而应该坦然地面对孩子的这些成长中必经的闹心期,并且也应适时地抓住机会引导孩子。

而且我还觉得,面对孩子的这些令家长烦心的行为和表现,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引导的好的话,这也是孩子人生路上成长和学习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孩子(也是一个人)就是在这些在成长过程中不期而遇且必经的迷茫和问题面前学会面对、选择和取舍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的,而家长,如果在此时能适时引导且引导得好的话,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和成长契机。
因此,可以说,对于孩子突然出现的令家长头痛、烦心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孩子发出“我在成长着、我渴望成长”的告白,我们做家长的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头痛、烦心,而是应该欣喜,欣喜孩子又开始长大了,欣喜孩子的世界又比原来大了,并且不要去强制孩子怎样做,而是抓住这个机会去积极地引导孩子怎么做、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更恰当等等,从而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去理性、健康地成长,从而真正成为一个成熟、做事理性的人。

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些不合心的行为呢?
首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合心行为应抱正确的态度,即理性、客观的看待孩子突然而至的坏情绪、坏行为,应该明白:孩子突然发生变化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有的样子,而且只是阶段性的,而且每个阶段的表现都不同,应为孩子突然出现的变化而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比原来又长大了,看世界又有新的发现了,看世界的眼光又比原来宽了,因此,当孩子出现家长眼中不合心的表现时,不要轻率地否定孩子,更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而要明白这是家长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的一次契机。
其次要趁此抓住机会去教育和引导孩子。比如说每次孩子闹着要我带他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在出发前和他讲好条件,定下规矩,如只玩什么,不玩什么、不买什么,而且在外面应该怎么样,比如说自己走路等,而一旦在出门前与孩子达成协议,出门后自己就一定会坚决执行,遇到孩子调皮不认帐的时候,也不会心软就着他,而等孩子哭够了再去理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孩子学会守诺、为自己讲的话而负责,而且出去外面也不会随随便便地乱提要求(当然一开始这样做对于疼孩子的家长来说是有难度的,毕竟看到孩子在那里哇哇大哭,谁都会于心不忍,但是与孩子出门前已经定好了的协议,家长一定要带头守诺,否则将来孩子管不了,除了怪自己外谁也怪不了)。
而不要:
1、动辄给孩子贴上标签,如“不听话”“不懂事”“小气自私”等帽子 ;
2、一看到孩子有某种迹象,就特别紧张:如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特别紧张,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
这样做的后果:孩子真的如自己所说,孩子真的如自己所想,如孩子被身边的大人定义为“小气自私”、“不懂事”,孩子以后就真的成为一个小气自私、不懂事的人。如看到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就马上想到两个人是不是关系到什么程度了,孩子是不是已经早恋了,而本来两个孩子都没什么的,被自己身边的家长一紧张、一折腾,反而两个人真的怎么样了。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也特别地紧张,总是拼命想让孩子在书本上、教育专家口中所谓的三岁成形的黄金期前培养出所有的优良品质,可是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坦然,开始坦然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不合心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
1、扪心自问:我有那么的优秀吗?没有。我相信每一个做家长的身上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弱点,既然如此,又何必给孩子那么多要求?就比如我,就觉得自己以及自己身边人都有许多令人不适的地方,美曰个性,但实际上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世上有完美的东西吗?不要说人,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可以说有缺陷是一切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强求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给己、给孩子那么大、那么多的无谓压力?——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3、我爱孩子。孩子,妈妈爱你。其实你优秀不优秀又怎么样呢?而且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长大后能健康、快乐、独立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已足矣。
最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走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如此,我们做家长的也是如此。“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是一个人不变的常态,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纠结一时之态呢?应以坦然之心去待之。
所以我愿静静地陪伴孩子的成长,我愿静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以一颗坦然的心来面对和陪伴孩子的成长。

当固执妈遇上倔强宝

亲子教育cAiGe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0 次浏览 • 2018-11-16 10:37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前言:
我和儿子
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固执,一个倔强。
我,虽然平时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主意,什么都好说,可是在某方面一遇到自己认定的事情,我却特别的固执,总是一味地坚持己见,就比方说在小孩教育问题上,我就特别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方式。
我的儿子,是个好胜心强且吃软不吃硬的人。每次叫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前面要先将就他,否则他会跟你扛到底。比如说两岁多的时候,叫他不要把脏手放嘴里,并强抱他去洗手,结果怎样呢?不但止哇哇大叫、拼命挣扎,而且一把他放下来,就当着你的面直接拿手在地上使劲擦几下放进嘴里,斜眼瞪着你。
所以啊,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是固执妈,一个是倔强宝。
当固执妈遇上倔强宝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想想看,......嘿嘿!
好吧,言归正转,现在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说说我和儿子,即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故事吧!
首先,先从固执妈与倔强宝之间发生的几个生活场景说起,
场景一:
固执妈带倔强宝到隔壁的小区去玩,开头倔强宝玩得好好的,等准备回家了倔强宝开始闹了,要去小区旁边的小超市。去小超市?哼哼,固执妈当然知道儿子要去那里干什么,坚决不去!
这时倔强宝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并跪地不起。固执妈脾气也上来了,干脆走到一旁的值班室边冷眼旁观边跟值班室的人聊起天来。两个人就在这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众目睽睽之下较起了劲。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倔强宝张开手臂对不远处正冷眼看他的固执妈用哽咽的腔调说:“妈妈,抱!”固执妈把哭得眼睛发红的还止不住抽泣的倔强宝抱了起来,这时旁边的保安忍不住逗起了倔强宝:“下次还敢不敢不听妈妈话了?”这话一下激怒了倔强宝,刚刚还安静地依偎在妈妈怀里的他马上挣扎着闹着要下来。
下午睡醒觉,固执妈跟倔强宝又恢复了原先的有说有笑,当互动得正酐的时候,这时倔强宝来了一句:“妈妈是老虎!”固执妈以为自己听错,又问了一次,倔强宝又重复了一遍“妈妈是大老虎!”固执妈一时无语,想想孩子那么小,两岁不到,就会把妈妈比喻成凶猛的大老虎了,这可没人教的喔!一时间各种心情上来,五味杂陈。
场景二:
跟场景一发生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倔强宝刚刚两岁左右的时候——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那时固执妈与倔强宝的关系是多么紧张,常常动不动就会起冲突、有矛盾。
那还是夏天的一个中午,固执妈帮倔强宝洗完了澡,准备帮倔强宝穿衣服时,这时倔强宝出声了:“妈妈,我要喝牛奶!”“行,你穿好衣服就帮你倒!”“不,我就要现在喝!”“穿好衣服再喝!”“不,就现在喝!”于是固执妈和倔强宝又开始对峙了,谁也不让谁。
倔强宝哇哇大哭,固执妈也气愤地走出房间;倔强宝好几次光着身子哭着跑出房间,要求固执妈给自己倒牛奶,而固执妈跟往常一样狠着心对倔强宝的哭泣哀求无动于衷。
又同往常一样,倔强宝最后又屈服下来:“妈妈,帮我穿衣服。”固执妈走过去帮倔强宝穿衣服,想着也趁势好好教导一下儿子,便故作语口婆心状说:“你看看你,如果刚刚听妈妈话,把衣服穿上,现在牛奶都喝完了!”哪知,固执妈的话还没说完,倔强宝的胳膊刚伸到衣袖的一半,听到固执妈的这番话倏地变脸了。固执妈一看这形势好像不妙,赶紧把一旁准备好的牛奶递上给儿子,没想到儿子把手一挥,连衣服也不穿就趴在床上睡觉了,看这架势,固执妈也无辙了,只得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注意!下次一定要注意!
固执妈和倔强宝博弈的结果
固执妈和倔强宝经常起冲突,两人经常遭遇互相博弈和对峙,这样的后果会是什么呢?看看身边人的反应就知道了:
固执妈的父母看不过去了,忍不住发声了:“你看看你,每次你带小孩几天,小孩的脾气都一下变得那么差,固执、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而我们带呢,孩子基本上天天都开开心心、笑呵呵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倔强宝的爸爸也忍不住出声了:“次次你带小孩,小孩基本上都哭,没有一次不哭的,而别人带小孩,每次小孩都开开心心的,也不知你是怎么带小孩的!”
对此,固执妈也忍不住反省:“我是怎么带的小孩?为什么我一带小孩,小孩就经常哭?难道我哪里做错了吗?可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固执妈的觉醒和转变
有句话说的经典:“这世上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说到底,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都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
“我该怎么做呢?”面对儿子的倔强和母子之间愈演愈烈的紧张关系,固执妈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这时固执妈的父母——孩子的姥姥、姥爷出声了:“不要总是跟小孩太过计较,总是让小孩哭,这样对小孩的成长和性格培养也不利,表面上好像家长赢了,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养成动辄就大哭大闹的烂脾气。
而且父母也举出例子:“你看,小孩在我们这里从来不哭,天天乐呵呵的,一回到你们那里几天回来,就变得脾气特别地大,动不动就哭闹。你们那种教育方法啊,真是把听话的小孩也教出皮的小孩!”
固执妈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样性格的一个人?
想想孩子出生后这两年的相处,事事无不显示出这是一个好胜心强,凡事喜欢争那一口气且吃硬不吃软的人。这样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俯拾即是,比方说,孩子叫你抱,你不抱,他就哇哇大哭,你看到孩子哭,心软了,就抱起来他,可不到一会儿,孩子就会说:“妈妈,我不要抱了!”——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吃软不吃硬,且喜欢争一时之气而且争到一时之气又马上软下来的人。
想通了这点,固执妈在以后跟倔强宝的相处中,都不再固执、一意孤行地对倔强宝提各种要求了,每次与倔强宝交流时,固执妈都会有意让一让倔强宝,顺着倔强宝的意思去走,然后倔强宝的心理得到满足了,很快倔强宝又会按照妈妈的意见去做。
这样做的效果也日益呈现出来了: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固执妈不再那么固执了,倔强宝的心情也总是好的没法说,天天笑呵呵,而且也特别的听话和懂事——而这一切,可以说只有身边人才清楚地知道这听话和懂事的孩子是如何教出来的。
关于此事给我的想法和启发:
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从矛盾到和谐的相处历程也大概说完了,不知其他的家长看到这则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的故事会有什么想法,会不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于我而言,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跳出来看,得到启发有:
一、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即对待孩子,一定要因人而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也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切忌一意孤行地采用专制甚至棍棒法,非打即骂,这样做的后果,看看上面的故事,有心的家长也可以想到后果会是怎么样的了。
二、与孩子相处一定要遵循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处世之道。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有自己尊严的个体,比如说上面的故事,最终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柔克刚。身为孩子长辈和榜样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一定要遵守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处世之道,而且也要以身作则,而不要打着爱的名义或者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在那里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对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甚至胡作非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仅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做了孩子人生路上不懂处理问题的坏榜样。所以想要孩子怎么样,首先自己就先怎么样。
说到这里,忍不住往深里说下:
我和儿子,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个人看似固执、倔强,其实而不尽然。我虽然某些方面比较固执,但我喜欢学习和成长(这里并没有赞美自己的意思,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只要一发现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不对,就会马上去反省、去改正(这从上面的事例中也可看出);而我的儿子,倔强宝,说倔强也不是最倔强的,就像上面说的,只要旁人稍稍就下他,就马上软下来,可以说次次都是在争那一时之气。即使是这样,当两个人互相不从、坚持己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特别地紧张、特别地僵(而且我这个倔强宝当时还不到两岁哦),这样下去,随着倔强宝的一天天长大和独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有多恶劣就可想而知!
——从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如果两个人性格都是强势且固执怎么办?——在爱的名义下长久地互撕可以说就是这类关系的最常态。
而这样的代价是什么呢?
破坏甚至催毁彼此亲密的血缘关系。这个就不用说了,在专制父母和倔强孩子的家庭里,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而且基本上每个互撕的结局都差不多:惨痛,无赢家,双方都是失败者。
毁灭一个人的人生和前程。好胜心强不好吗?有主见不是优点吗?大刀阔斧、敢作敢为、有魄力这些难道不是形容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吗?难道不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吗?可为什么在一个家庭里,尤其在一个强势父母的眼里,却是容不得的沙子?!——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大部分专制父母的本质:无知且自私。
这真的是一场悲剧,在这场互相争取发声制高点且长年累月的激烈战斗中,没有也不会有一个赢家:
父母输了,在这场长期而激烈的战斗中,他不仅收获了孩子的恨,而且还收获到了一个叛逆、固执且不擅思考、做事容易冲动的可谓人生失败者;
孩子输了,本来以他的聪明才智、过人胆识和魄力,做出一番事业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他却身不由己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和时间、精力都放在了与父母长期的博弈上,让自己的人生在与父母的博弈、赌局中走得越来越偏,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这不可悲吗?而且更可悲的是,我身边这样关系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个角落里,每个场景中都可以见到专制父母与倔强孩子之间的博弈。于是一出出情感悲剧、家庭悲剧,还有人生悲剧就这样每天在周围人、身边人的生活中此起彼伏、周而复始地上演且经久不衰——可悲啊!
所以,有心而又喜欢甚至习惯于专制的父母是时候该好好反省了!不管家里有没有倔强的孩子,特别是身边的孩子如果对自己言听计从,那就应该警惕了,不管这是不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这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教育,那就是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思想(有自己想法和主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培养孩子成材之道。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前言:
我和儿子
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固执,一个倔强。
我,虽然平时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主意,什么都好说,可是在某方面一遇到自己认定的事情,我却特别的固执,总是一味地坚持己见,就比方说在小孩教育问题上,我就特别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方式。
我的儿子,是个好胜心强且吃软不吃硬的人。每次叫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前面要先将就他,否则他会跟你扛到底。比如说两岁多的时候,叫他不要把脏手放嘴里,并强抱他去洗手,结果怎样呢?不但止哇哇大叫、拼命挣扎,而且一把他放下来,就当着你的面直接拿手在地上使劲擦几下放进嘴里,斜眼瞪着你。
所以啊,我和儿子,可以说,一个是固执妈,一个是倔强宝。
当固执妈遇上倔强宝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想想看,......嘿嘿!
好吧,言归正转,现在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说说我和儿子,即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故事吧!
首先,先从固执妈与倔强宝之间发生的几个生活场景说起,
场景一:
固执妈带倔强宝到隔壁的小区去玩,开头倔强宝玩得好好的,等准备回家了倔强宝开始闹了,要去小区旁边的小超市。去小超市?哼哼,固执妈当然知道儿子要去那里干什么,坚决不去!
这时倔强宝开始哇哇大哭起来,并跪地不起。固执妈脾气也上来了,干脆走到一旁的值班室边冷眼旁观边跟值班室的人聊起天来。两个人就在这进进出出、人来人往的众目睽睽之下较起了劲。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倔强宝张开手臂对不远处正冷眼看他的固执妈用哽咽的腔调说:“妈妈,抱!”固执妈把哭得眼睛发红的还止不住抽泣的倔强宝抱了起来,这时旁边的保安忍不住逗起了倔强宝:“下次还敢不敢不听妈妈话了?”这话一下激怒了倔强宝,刚刚还安静地依偎在妈妈怀里的他马上挣扎着闹着要下来。
下午睡醒觉,固执妈跟倔强宝又恢复了原先的有说有笑,当互动得正酐的时候,这时倔强宝来了一句:“妈妈是老虎!”固执妈以为自己听错,又问了一次,倔强宝又重复了一遍“妈妈是大老虎!”固执妈一时无语,想想孩子那么小,两岁不到,就会把妈妈比喻成凶猛的大老虎了,这可没人教的喔!一时间各种心情上来,五味杂陈。
场景二:
跟场景一发生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倔强宝刚刚两岁左右的时候——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那时固执妈与倔强宝的关系是多么紧张,常常动不动就会起冲突、有矛盾。
那还是夏天的一个中午,固执妈帮倔强宝洗完了澡,准备帮倔强宝穿衣服时,这时倔强宝出声了:“妈妈,我要喝牛奶!”“行,你穿好衣服就帮你倒!”“不,我就要现在喝!”“穿好衣服再喝!”“不,就现在喝!”于是固执妈和倔强宝又开始对峙了,谁也不让谁。
倔强宝哇哇大哭,固执妈也气愤地走出房间;倔强宝好几次光着身子哭着跑出房间,要求固执妈给自己倒牛奶,而固执妈跟往常一样狠着心对倔强宝的哭泣哀求无动于衷。
又同往常一样,倔强宝最后又屈服下来:“妈妈,帮我穿衣服。”固执妈走过去帮倔强宝穿衣服,想着也趁势好好教导一下儿子,便故作语口婆心状说:“你看看你,如果刚刚听妈妈话,把衣服穿上,现在牛奶都喝完了!”哪知,固执妈的话还没说完,倔强宝的胳膊刚伸到衣袖的一半,听到固执妈的这番话倏地变脸了。固执妈一看这形势好像不妙,赶紧把一旁准备好的牛奶递上给儿子,没想到儿子把手一挥,连衣服也不穿就趴在床上睡觉了,看这架势,固执妈也无辙了,只得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注意!下次一定要注意!
固执妈和倔强宝博弈的结果
固执妈和倔强宝经常起冲突,两人经常遭遇互相博弈和对峙,这样的后果会是什么呢?看看身边人的反应就知道了:
固执妈的父母看不过去了,忍不住发声了:“你看看你,每次你带小孩几天,小孩的脾气都一下变得那么差,固执、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而我们带呢,孩子基本上天天都开开心心、笑呵呵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倔强宝的爸爸也忍不住出声了:“次次你带小孩,小孩基本上都哭,没有一次不哭的,而别人带小孩,每次小孩都开开心心的,也不知你是怎么带小孩的!”
对此,固执妈也忍不住反省:“我是怎么带的小孩?为什么我一带小孩,小孩就经常哭?难道我哪里做错了吗?可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固执妈的觉醒和转变
有句话说的经典:“这世上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说到底,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都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
“我该怎么做呢?”面对儿子的倔强和母子之间愈演愈烈的紧张关系,固执妈陷入一筹莫展之中。
这时固执妈的父母——孩子的姥姥、姥爷出声了:“不要总是跟小孩太过计较,总是让小孩哭,这样对小孩的成长和性格培养也不利,表面上好像家长赢了,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养成动辄就大哭大闹的烂脾气。
而且父母也举出例子:“你看,小孩在我们这里从来不哭,天天乐呵呵的,一回到你们那里几天回来,就变得脾气特别地大,动不动就哭闹。你们那种教育方法啊,真是把听话的小孩也教出皮的小孩!
固执妈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样性格的一个人?
想想孩子出生后这两年的相处,事事无不显示出这是一个好胜心强,凡事喜欢争那一口气且吃硬不吃软的人。这样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里俯拾即是,比方说,孩子叫你抱,你不抱,他就哇哇大哭,你看到孩子哭,心软了,就抱起来他,可不到一会儿,孩子就会说:“妈妈,我不要抱了!”——孩子就是这样一个吃软不吃硬,且喜欢争一时之气而且争到一时之气又马上软下来的人。
想通了这点,固执妈在以后跟倔强宝的相处中,都不再固执、一意孤行地对倔强宝提各种要求了,每次与倔强宝交流时,固执妈都会有意让一让倔强宝,顺着倔强宝的意思去走,然后倔强宝的心理得到满足了,很快倔强宝又会按照妈妈的意见去做。
这样做的效果也日益呈现出来了: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固执妈不再那么固执了,倔强宝的心情也总是好的没法说,天天笑呵呵,而且也特别的听话和懂事——而这一切,可以说只有身边人才清楚地知道这听话和懂事的孩子是如何教出来的。
关于此事给我的想法和启发:
固执妈和倔强宝之间的从矛盾到和谐的相处历程也大概说完了,不知其他的家长看到这则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的故事会有什么想法,会不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于我而言,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并跳出来看,得到启发有:
一、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即对待孩子,一定要因人而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也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切忌一意孤行地采用专制甚至棍棒法,非打即骂,这样做的后果,看看上面的故事,有心的家长也可以想到后果会是怎么样的了。
二、与孩子相处一定要遵循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处世之道。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有自己尊严的个体,比如说上面的故事,最终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柔克刚。身为孩子长辈和榜样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一定要遵守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处世之道,而且也要以身作则,而不要打着爱的名义或者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就在那里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对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甚至胡作非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仅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做了孩子人生路上不懂处理问题的坏榜样。所以想要孩子怎么样,首先自己就先怎么样。
说到这里,忍不住往深里说下:
我和儿子,固执妈与倔强宝,两个人看似固执、倔强,其实而不尽然。我虽然某些方面比较固执,但我喜欢学习和成长(这里并没有赞美自己的意思,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只要一发现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不对,就会马上去反省、去改正(这从上面的事例中也可看出);而我的儿子,倔强宝,说倔强也不是最倔强的,就像上面说的,只要旁人稍稍就下他,就马上软下来,可以说次次都是在争那一时之气。即使是这样,当两个人互相不从、坚持己见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特别地紧张、特别地僵(而且我这个倔强宝当时还不到两岁哦),这样下去,随着倔强宝的一天天长大和独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有多恶劣就可想而知!
——从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如果两个人性格都是强势且固执怎么办?——在爱的名义下长久地互撕可以说就是这类关系的最常态。
而这样的代价是什么呢?
破坏甚至催毁彼此亲密的血缘关系。这个就不用说了,在专制父母和倔强孩子的家庭里,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而且基本上每个互撕的结局都差不多:惨痛,无赢家,双方都是失败者。
毁灭一个人的人生和前程。好胜心强不好吗?有主见不是优点吗?大刀阔斧、敢作敢为、有魄力这些难道不是形容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吗?难道不是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吗?可为什么在一个家庭里,尤其在一个强势父母的眼里,却是容不得的沙子?!——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大部分专制父母的本质:无知且自私。
这真的是一场悲剧,在这场互相争取发声制高点且长年累月的激烈战斗中,没有也不会有一个赢家:
父母输了,在这场长期而激烈的战斗中,他不仅收获了孩子的恨,而且还收获到了一个叛逆、固执且不擅思考、做事容易冲动的可谓人生失败者;
孩子输了,本来以他的聪明才智、过人胆识和魄力,做出一番事业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他却身不由己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家和时间、精力都放在了与父母长期的博弈上,让自己的人生在与父母的博弈、赌局中走得越来越偏,最终输得一败涂地。
这不可悲吗?而且更可悲的是,我身边这样关系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个角落里,每个场景中都可以见到专制父母与倔强孩子之间的博弈。于是一出出情感悲剧、家庭悲剧,还有人生悲剧就这样每天在周围人、身边人的生活中此起彼伏、周而复始地上演且经久不衰——可悲啊!
所以,有心而又喜欢甚至习惯于专制的父母是时候该好好反省了!不管家里有没有倔强的孩子,特别是身边的孩子如果对自己言听计从,那就应该警惕了,不管这是不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这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的教育,那就是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思想(有自己想法和主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培养孩子成材之道。

又到开学季,说说我家宝贝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经历

亲子教育daqiang5511222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2 次浏览 • 2018-11-16 10:29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前言:又到九月开学季了,孩子不愿上学、怕上学,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尤其是每天早上来到校园门口,更是看到许多孩子在校门口哇哇大哭,不愿进校门,而在这群哭闹的孩子中尤以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孩子为甚。为什么会这样呢?相信很多做家长的都会说:因为这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啊!可是为什么第一次上幼儿园就那么难上呢?我相信很多家长很少会去往深里想,去思考里面的原因,只是一句“每个孩子都是这样”而笼统地带过。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经历并顺带自己分析下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心理,希望能给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总是哭闹而头痛的家长一些启发。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去年十月底写的,那时距离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当然从九月一号开学到十月底,孩子其实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和许多初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刚刚上幼儿园孩子总是要经历身体等各方面的适应期,那段时间,孩子生了几次病,每次都有一段时间,所以孩子具体说来这将近两个月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让我们做家长欣慰和放心的是,虽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孩子已经接受甚至喜欢上了上幼儿园,从这一点来说,就可以肯定的是,不到两个月,孩子就已顺利渡过了上幼儿园的心理适应期。
儿子已经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了:
晚上吃饭,儿子对我们说:“妈妈,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爸爸,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我和他爸问他:“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大声说,并哈哈笑,再问一次:“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更大声了,同样还是伴随着笑脸。“那为什么原来一上幼儿园就老是哭呢?”孩子他爸忍不住问,也抛出我心底的疑问,“我想爸爸!我想妈妈!”孩子答道。“哦,原来是这样!”我跟老公相视一笑,看来原来判断对了,也看来对孩子所做的开解工作是做到点子上了,要不孩子怎么一下子就接受并适应了上幼儿园呢?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起因:
儿子今年六月中才刚刚两岁,到九月份学校开学时,还不到两岁三个月。
说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是八月份某一天很偶然的情况下老公说的,老公说:“妈也太辛苦了,爸也年纪大了,不如送小孩上幼儿园吧!”当时我一脸的错锷:“孩子也太小了吧?”后来老公也陆陆续续地说了几次,表面上我不置可否,可内心里,还是真的不愿意,孩子也太小了,并且父母也从来没抱怨过带小孩,虽然有时他们看起来很累,可是对带小孩的事,我感觉他们真的是乐在其中,父母开心了不少,常常被小孩逗得哈哈大笑,而且我看到父母对孩子那真的是捧在怀里怕化了,对孩子充满了不尽的喜爱之情。
后面我也把老公的想法拿出来跟父母讲,父母也不同意,说:“孩子太小,要送就再过多一年再送,明年九月开学时孩子也已经三岁了,现在还太小,不适合上幼儿园,并且我们还可以带啊!你不用操什么心!”有父母这句话,我也心安了,也不打算把小孩送幼儿园了。
可是那段时间老公也不知什么心理,就是总是不断地提出送小孩上幼儿园,而平时总喜欢听大人讲话的儿子,也开始经常念叨:“我要上幼儿园!”而且不论走到哪,只要一看到幼儿园,就马上指着说“这是我的幼儿园!”(孩子在这方面的观察力还是可以,原来就只跟他讲过一次这是幼儿园,以后不论去到哪,只要一见到幼儿园,他就会迅速地辨认出来,也不知他是以什么为判断标志的,难道是每家幼儿园的那最基本的三个字“幼儿园”?)
所以一方面是老公在那里总是念叨,另一方面是孩子在那里闹,我的心也有点动摇了,甚至有一天带孩子出去玩,看到附近有一天幼儿园正在发招生简章,于是就带着孩子过去看,顺便也进去幼儿园里面看了一下,结果从里面一出来,孩子就不干了,哇哇大哭,还闹着要进去,一路上都在哭、闹,而且哭、闹了好久。我在想:是不是孩子真的想上幼儿园啊?而这时老公也突然打电话给我,现在某某这边幼儿园也在招啊,你是想把小孩送到家附近,还是爸爸妈妈住的附近?我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爸妈住的附近了,要不下午孩子放学我们怎么去接?谁都没到下班时间。”“那好,那我现在就去拿简章,这两天就报名了!”
——现在这时想想,那时同意小孩上幼儿园并帮小孩报名送小孩上幼儿园,至少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时头脑发热,甚至可以说被老公利用了。这也成了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面对孩子不适有一段时间我对老公抱怨并自责的来源。
儿子第一天及之后半个月上幼儿园的状态:
9月1日,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坐在爸爸的车上,孩子看到的都是新鲜的风景,我也不断地给孩子指:“看,这个姐姐背着书包和妈妈一起上学了!”又指着那个说:“看,两个小朋友一起手牵手去上幼儿园!”孩子也跟着我的手到处东张西望。一路上,孩子也不吭声,也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
但作为母亲,心里头最紧张的还是:他能不能适应幼儿园啊?去到幼儿园,孩子也没出声,背着个书包,一路被父母拉着走,我也没时间去细看孩子的表情,毕竟我等一下还要赶着上班,进到教室,看到已经有小朋友在哭了,甚至不给、不让父母走,我把小孩领到了老师跟前,老师说:“家长可以走了!”我转过身,再回头看看小孩,看到小孩还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小孩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啊?一整天,我都在想这个问题。
果然下午孩子被爸爸接回家的时候,孩子就说了:“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妈妈,我不上幼儿园!”
而也就在那一天起,在差不多半个月内,每天晚上儿子都要对我们说:“明天我不上幼儿园!”而每天早上一醒来,又听到儿子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甚至坐在去幼儿园的车上,孩子还一个劲地回过头来对爸爸说:“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基本上是每天一到幼儿园的路口,准备把孩子抱下来的时候,而这时孩子一看到前面就是幼儿园就马上开始大哭起来,我们是边抱孩子,孩子边哇哇大哭,基本上每天都重复这样的场景。
这时候我的心就开始痛了,我怪老公干嘛那么早送小孩上幼儿园,并且我也在网上看到记者对儿童心理专家的采访报道,据儿童心理专家说孩子不适宜太早送幼儿园,因为这时孩子对父母还很依恋,缺乏安全感,如果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好就在孩子三岁之后。我也颇为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我的儿子也太小了,才刚刚两岁,现在就被父母送到幼儿园,每天看到和想到孩子哇哇大哭的场景,我的心里都非常地难受:孩子那么小,家里又不是没条件带,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经历这苦?
那段时间也是心里最纠结的时候,也常常抱怨老公为什么那么早把小孩送去读幼儿园。可是一个学期的学费已经交了啊,也不可能中途退学啊!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也不忍看孩子每天这样大哭并哭得眼睛通红,“看来得想个办法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行!”我心想。
与儿子的第一次沟通:
那一天,是孩子上学差不多半个月了。又和往常一样,早上孩子哭着被老师领着走进教堂。
晚上孩子回来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又哭了!”我跟孩子说:“为什么哭啊?”孩子没有出声。
我又说:“去幼儿园多开心啊!早上一过去,就和小朋友一起吃早餐,然后吃完早餐老师就教你们唱歌,给你们讲故事,或者和你们一起玩游戏,然后就又吃中午饭了,再然后就睡觉了,睡完觉又再吃个点心,这时爸爸、妈妈或者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一天多开心啊!”
孩子说:“我想姥爷!”
“姥爷下午不就过来接你吗?每天开开心心幼儿园地在幼儿园玩完,到了下午姥爷就过来接你了!”
“嗯。”孩子点点头。
“明天上幼儿园不哭了,好吗?开开心心地去上,等到到下午下课时姥姥、姥爷或者爸爸、妈妈就过去接你!好不好?”
第二天早上,孩子起来没出声,没有像原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在路上爸爸的车上也没出声。听老公讲,去到那里,孩子什么话也没说,把他放下来,他就自己直接走到在门口等待的老师面前,拉着老师的手就往前走,甚至头也没回一下。晚上孩子回来,更是自己主动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一天都没哭!”“是吗?”我高兴地看着他,“嗯。”他点点头。
听去接他的姥爷说,老师说他今天是很乖,一天一点也没闹、也没哭。
但遗憾的是,那天回到家,发现孩子感冒了,而且这一感冒就差不多二十多天,又感冒又咳嗽,从中秋节(9月24日)前到过完国庆长假,流鼻涕的现象还存在,本来打算放完国庆长假就上学的,结果又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等到10月12日才又开始上幼儿园(这时已将近十月中了)
与儿子的第二次沟通:
然后10月12日这天上幼儿园顺利吗?可以很自豪也很开心地跟每个人讲:非常顺!
不过在那上学的前一天,我也跟儿子聊了天,我问儿子:“明天上幼儿园了,好吗?”
“嗯,不上!”儿子摇摇头,看来这段时间儿子在家又开始习惯了,又开始不想上幼儿园了。
“去幼儿园不好玩吗?”
“好玩!”
“那为什么不想上?”这一次儿子没出声,然后我又开始和上次那样的给儿子细数在幼儿园每天的节目了:“你看,每天一上幼儿园,就先去吃早餐,吃完早餐,老师又教你们唱歌,和你们玩游戏,然后玩完就准备吃中午饭,然后吃完午饭,又大家一起好好地睡觉了,睡完觉,再吃个点心,然后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你看,多开心,多充实啊!”
“嗯。”
“那明天还上幼儿园吗?”
“上!”儿子大声地说。
事后听姥爷说(上幼儿园一天晚上儿子是在姥爷家里住的),一起床,儿子就对姥爷说:“昨天我已经跟爸爸妈妈说好了,今天上幼儿园!”然后儿子就安安静静、开开心心地拉着姥爷的手上幼儿园了。
再然后,从那天开始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都开开心心的,每天早上上幼儿园都安安静静的。
那天甚至过两三天,我心里都不安,害怕儿子适应不了幼儿园,但没想到从那之后,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开开心心的,不哭也不闹,现在看来孩子是已经想通了。
关于此事我从中得到的启发:
再联系昨天跟儿子的对话,看来我的想法和判断真的对了:我想,儿子原来上幼儿园总是哭,一定是想爸爸妈妈,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但是孩子小,这种想法又无法表达出来,只能以每天拼命地大哭来向外界宣泻他对上幼儿园与父母等家人离别却又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家人会不会再来接他的的内心的焦虑、痛苦、不安和害怕,即没有安全感(这一点也是受上面的报道中的“儿童心理问题专家所讲的三岁以下孩子不适宜送去上幼儿园,因为他还没有安全感”启发而来的)。
而通过我与他的聊天,向他传输了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等家人每天下午都会来接你的信息,使他明白每天下午家里人都会过来接他,从而有一个心理保障。
而且我又跟他详细讲了每天在幼儿园的具体活动,而他再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中也看到并验证了和我所讲的一模一样的流程从而心中有数,对幼儿园每天的具体生活有一个大概和清晰的认识,从而心中有了底,没有了当初的对新生事物的由于未知而引起的害怕、迷茫、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并且在这基础上,他从开始对幼儿园的生活陌生到好奇再到变得感兴趣起来,即从被动、被迫、抗拒上幼儿园到自己有意识地主动去适应、去发现幼儿园,最终喜欢上了每天上幼儿园。
所以现在每天早上孩子都安安静静地背起书包就上幼儿园,每天下午开开心心地被家人接回家,每天在幼儿园过得都开开心心,可以说现在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
我也没想到,仅仅两次看似简单的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就会让孩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适应和接受幼儿园,并每天都乐在其中。看来,“打蛇要打七寸”这句话说得没错啊!凡事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对症下药,就可立时、有效地药到病除!
现在每当看到未满两岁半的儿子每天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欣慰,孩子,谢谢你!希望妈妈每次都能及时并准确地找到与你沟通的钥匙,每一次都能及时和准确地搭好与你沟通的桥梁,从而陪伴你快乐地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
后记:在生活中,许多方面,我发现很多父母都很少甚至不和孩子交流,就以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都是硬着心肠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推进幼儿园,却很少有家长去了解孩子哭泣、抗拒上幼儿园的心理原因,至多不过就是“第一天上幼儿园肯定不习惯了,以后总会习惯的,不要怕”而搪塞过去,却没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细细地体谅孩子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帮助孩子从容地走过第一次走向外面世界的不安与胆怯,导致孩子在害怕、恐惧、不安中通过一定时间的煎熬而被动适应,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说不行,毕竟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孩子适应外部社会的必经过程,但是与其让孩子在痛苦、不安中被动地适应外部社会,为什么不能通过沟通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适应外部社会呢?就像我的儿子从害怕上幼儿园到接受幼儿园再到喜欢上幼儿园,尽管时间很短,但也完成了从被迫接受到主动适应的心理成长过程。所以,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是每一个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姿势。而且,结尾补充一句:如果没有其它必须的原因,我也不主张将孩子过早地放进幼儿园——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前言:又到九月开学季了,孩子不愿上学、怕上学,相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尤其是每天早上来到校园门口,更是看到许多孩子在校门口哇哇大哭,不愿进校门,而在这群哭闹的孩子中尤以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孩子为甚。为什么会这样呢?相信很多做家长的都会说:因为这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啊!可是为什么第一次上幼儿园就那么难上呢?我相信很多家长很少会去往深里想,去思考里面的原因,只是一句“每个孩子都是这样”而笼统地带过。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经历并顺带自己分析下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心理,希望能给为孩子不肯上幼儿园总是哭闹而头痛的家长一些启发。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去年十月底写的,那时距离孩子上幼儿园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当然从九月一号开学到十月底,孩子其实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和许多初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刚刚上幼儿园孩子总是要经历身体等各方面的适应期,那段时间,孩子生了几次病,每次都有一段时间,所以孩子具体说来这将近两个月也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让我们做家长欣慰和放心的是,虽然没上过几天幼儿园,但孩子已经接受甚至喜欢上了上幼儿园,从这一点来说,就可以肯定的是,不到两个月,孩子就已顺利渡过了上幼儿园的心理适应期。
儿子已经适应并喜欢上幼儿园了:
晚上吃饭,儿子对我们说:“妈妈,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爸爸,我明天还要上幼儿园!”我和他爸问他:“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大声说,并哈哈笑,再问一次:“你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儿子更大声了,同样还是伴随着笑脸。“那为什么原来一上幼儿园就老是哭呢?”孩子他爸忍不住问,也抛出我心底的疑问,“我想爸爸!我想妈妈!”孩子答道。“哦,原来是这样!”我跟老公相视一笑,看来原来判断对了,也看来对孩子所做的开解工作是做到点子上了,要不孩子怎么一下子就接受并适应了上幼儿园呢?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起因:
儿子今年六月中才刚刚两岁,到九月份学校开学时,还不到两岁三个月。
说让孩子上幼儿园还是八月份某一天很偶然的情况下老公说的,老公说:“妈也太辛苦了,爸也年纪大了,不如送小孩上幼儿园吧!”当时我一脸的错锷:“孩子也太小了吧?”后来老公也陆陆续续地说了几次,表面上我不置可否,可内心里,还是真的不愿意,孩子也太小了,并且父母也从来没抱怨过带小孩,虽然有时他们看起来很累,可是对带小孩的事,我感觉他们真的是乐在其中,父母开心了不少,常常被小孩逗得哈哈大笑,而且我看到父母对孩子那真的是捧在怀里怕化了,对孩子充满了不尽的喜爱之情。
后面我也把老公的想法拿出来跟父母讲,父母也不同意,说:“孩子太小,要送就再过多一年再送,明年九月开学时孩子也已经三岁了,现在还太小,不适合上幼儿园,并且我们还可以带啊!你不用操什么心!”有父母这句话,我也心安了,也不打算把小孩送幼儿园了。
可是那段时间老公也不知什么心理,就是总是不断地提出送小孩上幼儿园,而平时总喜欢听大人讲话的儿子,也开始经常念叨:“我要上幼儿园!”而且不论走到哪,只要一看到幼儿园,就马上指着说“这是我的幼儿园!”(孩子在这方面的观察力还是可以,原来就只跟他讲过一次这是幼儿园,以后不论去到哪,只要一见到幼儿园,他就会迅速地辨认出来,也不知他是以什么为判断标志的,难道是每家幼儿园的那最基本的三个字“幼儿园”?)
所以一方面是老公在那里总是念叨,另一方面是孩子在那里闹,我的心也有点动摇了,甚至有一天带孩子出去玩,看到附近有一天幼儿园正在发招生简章,于是就带着孩子过去看,顺便也进去幼儿园里面看了一下,结果从里面一出来,孩子就不干了,哇哇大哭,还闹着要进去,一路上都在哭、闹,而且哭、闹了好久。我在想:是不是孩子真的想上幼儿园啊?而这时老公也突然打电话给我,现在某某这边幼儿园也在招啊,你是想把小孩送到家附近,还是爸爸妈妈住的附近?我不加思索地说:“当然是爸妈住的附近了,要不下午孩子放学我们怎么去接?谁都没到下班时间。”“那好,那我现在就去拿简章,这两天就报名了!”
——现在这时想想,那时同意小孩上幼儿园并帮小孩报名送小孩上幼儿园,至少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时头脑发热,甚至可以说被老公利用了。这也成了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面对孩子不适有一段时间我对老公抱怨并自责的来源。
儿子第一天及之后半个月上幼儿园的状态:
9月1日,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坐在爸爸的车上,孩子看到的都是新鲜的风景,我也不断地给孩子指:“看,这个姐姐背着书包和妈妈一起上学了!”又指着那个说:“看,两个小朋友一起手牵手去上幼儿园!”孩子也跟着我的手到处东张西望。一路上,孩子也不吭声,也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
但作为母亲,心里头最紧张的还是:他能不能适应幼儿园啊?去到幼儿园,孩子也没出声,背着个书包,一路被父母拉着走,我也没时间去细看孩子的表情,毕竟我等一下还要赶着上班,进到教室,看到已经有小朋友在哭了,甚至不给、不让父母走,我把小孩领到了老师跟前,老师说:“家长可以走了!”我转过身,再回头看看小孩,看到小孩还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小孩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啊?一整天,我都在想这个问题。
果然下午孩子被爸爸接回家的时候,孩子就说了:“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妈妈,我不上幼儿园!”
而也就在那一天起,在差不多半个月内,每天晚上儿子都要对我们说:“明天我不上幼儿园!”而每天早上一醒来,又听到儿子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甚至坐在去幼儿园的车上,孩子还一个劲地回过头来对爸爸说:“爸爸,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基本上是每天一到幼儿园的路口,准备把孩子抱下来的时候,而这时孩子一看到前面就是幼儿园就马上开始大哭起来,我们是边抱孩子,孩子边哇哇大哭,基本上每天都重复这样的场景。
这时候我的心就开始痛了,我怪老公干嘛那么早送小孩上幼儿园,并且我也在网上看到记者对儿童心理专家的采访报道,据儿童心理专家说孩子不适宜太早送幼儿园,因为这时孩子对父母还很依恋,缺乏安全感,如果要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好就在孩子三岁之后。我也颇为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我的儿子也太小了,才刚刚两岁,现在就被父母送到幼儿园,每天看到和想到孩子哇哇大哭的场景,我的心里都非常地难受:孩子那么小,家里又不是没条件带,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经历这苦?
那段时间也是心里最纠结的时候,也常常抱怨老公为什么那么早把小孩送去读幼儿园。可是一个学期的学费已经交了啊,也不可能中途退学啊!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也不忍看孩子每天这样大哭并哭得眼睛通红,“看来得想个办法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行!”我心想。
与儿子的第一次沟通:
那一天,是孩子上学差不多半个月了。又和往常一样,早上孩子哭着被老师领着走进教堂。
晚上孩子回来告诉我:“妈妈,今天我又哭了!”我跟孩子说:“为什么哭啊?”孩子没有出声。
我又说:“去幼儿园多开心啊!早上一过去,就和小朋友一起吃早餐,然后吃完早餐老师就教你们唱歌,给你们讲故事,或者和你们一起玩游戏,然后就又吃中午饭了,再然后就睡觉了,睡完觉又再吃个点心,这时爸爸、妈妈或者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一天多开心啊!”
孩子说:“我想姥爷!”
“姥爷下午不就过来接你吗?每天开开心心幼儿园地在幼儿园玩完,到了下午姥爷就过来接你了!”
“嗯。”孩子点点头。
“明天上幼儿园不哭了,好吗?开开心心地去上,等到到下午下课时姥姥、姥爷或者爸爸、妈妈就过去接你!好不好?”
第二天早上,孩子起来没出声,没有像原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然后在路上爸爸的车上也没出声。听老公讲,去到那里,孩子什么话也没说,把他放下来,他就自己直接走到在门口等待的老师面前,拉着老师的手就往前走,甚至头也没回一下。晚上孩子回来,更是自己主动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一天都没哭!”“是吗?”我高兴地看着他,“嗯。”他点点头。
听去接他的姥爷说,老师说他今天是很乖,一天一点也没闹、也没哭。
但遗憾的是,那天回到家,发现孩子感冒了,而且这一感冒就差不多二十多天,又感冒又咳嗽,从中秋节(9月24日)前到过完国庆长假,流鼻涕的现象还存在,本来打算放完国庆长假就上学的,结果又休息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等到10月12日才又开始上幼儿园(这时已将近十月中了)
与儿子的第二次沟通:
然后10月12日这天上幼儿园顺利吗?可以很自豪也很开心地跟每个人讲:非常顺!
不过在那上学的前一天,我也跟儿子聊了天,我问儿子:“明天上幼儿园了,好吗?”
“嗯,不上!”儿子摇摇头,看来这段时间儿子在家又开始习惯了,又开始不想上幼儿园了。
“去幼儿园不好玩吗?”
“好玩!”
“那为什么不想上?”这一次儿子没出声,然后我又开始和上次那样的给儿子细数在幼儿园每天的节目了:“你看,每天一上幼儿园,就先去吃早餐,吃完早餐,老师又教你们唱歌,和你们玩游戏,然后玩完就准备吃中午饭,然后吃完午饭,又大家一起好好地睡觉了,睡完觉,再吃个点心,然后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就过来接你了!你看,多开心,多充实啊!”
“嗯。”
“那明天还上幼儿园吗?”
“上!”儿子大声地说。
事后听姥爷说(上幼儿园一天晚上儿子是在姥爷家里住的),一起床,儿子就对姥爷说:“昨天我已经跟爸爸妈妈说好了,今天上幼儿园!”然后儿子就安安静静、开开心心地拉着姥爷的手上幼儿园了。
再然后,从那天开始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都开开心心的,每天早上上幼儿园都安安静静的。
那天甚至过两三天,我心里都不安,害怕儿子适应不了幼儿园,但没想到从那之后,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开开心心的,不哭也不闹,现在看来孩子是已经想通了。
关于此事我从中得到的启发:
再联系昨天跟儿子的对话,看来我的想法和判断真的对了:我想,儿子原来上幼儿园总是哭,一定是想爸爸妈妈,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但是孩子小,这种想法又无法表达出来,只能以每天拼命地大哭来向外界宣泻他对上幼儿园与父母等家人离别却又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家人会不会再来接他的的内心的焦虑、痛苦、不安和害怕,即没有安全感(这一点也是受上面的报道中的“儿童心理问题专家所讲的三岁以下孩子不适宜送去上幼儿园,因为他还没有安全感”启发而来的)。
而通过我与他的聊天,向他传输了爸爸、妈妈或姥姥、姥爷等家人每天下午都会来接你的信息,使他明白每天下午家里人都会过来接他,从而有一个心理保障。
而且我又跟他详细讲了每天在幼儿园的具体活动,而他再在幼儿园的具体实践中也看到并验证了和我所讲的一模一样的流程从而心中有数,对幼儿园每天的具体生活有一个大概和清晰的认识,从而心中有了底,没有了当初的对新生事物的由于未知而引起的害怕、迷茫、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并且在这基础上,他从开始对幼儿园的生活陌生到好奇再到变得感兴趣起来,即从被动、被迫、抗拒上幼儿园到自己有意识地主动去适应、去发现幼儿园,最终喜欢上了每天上幼儿园。
所以现在每天早上孩子都安安静静地背起书包就上幼儿园,每天下午开开心心地被家人接回家,每天在幼儿园过得都开开心心,可以说现在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
我也没想到,仅仅两次看似简单的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就会让孩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适应和接受幼儿园,并每天都乐在其中。看来,“打蛇要打七寸”这句话说得没错啊!凡事只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对症下药,就可立时、有效地药到病除!
现在每当看到未满两岁半的儿子每天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欣慰,孩子,谢谢你!希望妈妈每次都能及时并准确地找到与你沟通的钥匙,每一次都能及时和准确地搭好与你沟通的桥梁,从而陪伴你快乐地走好成长路上的每一步!
后记:在生活中,许多方面,我发现很多父母都很少甚至不和孩子交流,就以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件事来说,很多家长都是硬着心肠将哇哇大哭的孩子推进幼儿园,却很少有家长去了解孩子哭泣、抗拒上幼儿园的心理原因,至多不过就是“第一天上幼儿园肯定不习惯了,以后总会习惯的,不要怕”而搪塞过去,却没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细细地体谅孩子的心理和情感,从而帮助孩子从容地走过第一次走向外面世界的不安与胆怯,导致孩子在害怕、恐惧、不安中通过一定时间的煎熬而被动适应,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说不行,毕竟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孩子适应外部社会的必经过程,但是与其让孩子在痛苦、不安中被动地适应外部社会,为什么不能通过沟通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适应外部社会呢?就像我的儿子从害怕上幼儿园到接受幼儿园再到喜欢上幼儿园,尽管时间很短,但也完成了从被迫接受到主动适应的心理成长过程。所以,经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问题,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是每一个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姿势。而且,结尾补充一句:如果没有其它必须的原因,我也不主张将孩子过早地放进幼儿园——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

你是哪一种父母

亲子教育好短的名字啊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1 次浏览 • 2018-11-16 10:15 • 来自相关话题


在《妈妈是超人》中,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和她妈妈在教育孩子上发生了冲突。孩子轩轩和弟弟两个总是互相打闹停不下来,婆婆的处理方式就是搬出“家法”,给没当好哥哥的轩轩先来一顿打。
但孩子的母亲并不认同做法,跟自己妈提了出来,于是来了一场两代人关于该不该打孩子的争论。
轩轩妈觉得,想真正让孩子改正问题应该是给他讲道理,孩子被打了只是暂时被威慑住了,但还是并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轩轩外婆则反驳说,你给孩子讲道理他也听不懂,等你讲明白了道理,哪还有时间做别的事情?打孩子他才能意识到错,并且记住不再犯错。(这也是当前在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的看法)
在节目里,轩轩和弟弟的扭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见外婆的打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就连轩轩想保护弟弟的时候,也不太懂得说道理给弟弟听,而是采用暴力的方法去解决。

我的一个许久未见面的朋友这段时间过了来,大家坐在一起聊起了如何教育小孩的事情。
她的小孩跟我的差不到两岁,四岁多。
讲起教育小孩,她说起她儿子的事:“儿子特别粘,也特别娇,也许是从小抱惯了,出去总是要抱。”这时我提醒她:“要抱没问题啊,但是在抱之前你最好跟他讲好条件,抱到哪里就放下来,因为有些孩子是需要就的,就像我的儿子,你不就他就跟你没完没了,可是你如果稍稍一就,很快甚至马上就跟你妥协。”
“我是这样啊!每次抱之前都跟他讲好走到哪里就放下,可是他不讲理啊!往往到了那个讲好的位置,他都不肯下来,还是要继续抱!”朋友笑道。“那你怎么办?”我问。“继续跟他讲道理呗!”朋友笑了。
那次见面,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跟朋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生活中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跟孩子讲道理,使孩子能明白事理。打、强制是没有用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有一个词最能说明教育过程中到底是什么起的作用最大而且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就是:潜移默化。
它形象而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教育以及如何教育。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可以说, 这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定律,而离孩子最近的人是谁?是我们,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带孩子的身边人。
我们的脾性、一举一动,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和方法,近在身边的孩子都在旁边无意识地模仿着、学习着,我们这些身边人可以说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学习如何面对、适应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孩子怎么样,最终长成什么样子,与我们身边人的表现息息相关,脱离不了干系。
所以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时,我们的眼睛不应总是死死盯着孩子的表现,而是应该关注教育的源头——我:我做得怎么样?我会处理事情吗?
懂事,只是一个需要时间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可以说就藏在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之中。

写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不禁忍俊不禁。
两岁多不到三岁的儿子总是看电视、看动画片,而且每次坐在那一看就是坐三四个小时,这让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是特别地烦心:不能再给他这样看下去了。
孩子的爸爸,每当孩子看了不短时间之后就在一旁趁孩子正聚精会神在那专注地看电视时,悄悄地在一旁拿起遥控器一按,顿时电视上一片花,孩子一看到正在看着的动画片突然没了,也急了,赶紧转过头跟爸爸说:“爸爸,我要看电视!”“哎呀,这电视怎么突然坏了呢?”老公装出一副突然发现的样子,然后说:“,我现在给修电脑的刘师傅打个电话,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像模像样地当着孩子的面表演起来:“刘师傅啊!我家电视坏了,怎么回事啊?......哦,看的时间太久啊!......那你明天有没时间过来修啊?......哦,好好好,到时等你有空就过来吧!”放下电话,孩子爸就故作认真地对孩子讲:“刘师傅说了,这两天没空,可能要晚点,而且他提醒了看电视不能看得太多,这电视一看多了就会坏的。”孩子也听得很认真,看来他也相信了。
于是有一段时间,孩子都没怎么看电视。后面,电视也不知什么时候“好”起来了,而且借着“刘师傅所说的少看电视”的理由,我们都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有一天,儿子忽然一本正经、认真地对爸爸说:“爸,我想看足球!”平时他爸爸最喜欢看足球了,“哦,好!”孩子他爸也没想那么多,以为孩子真的想看足球了,便帮儿子打开了电视。一打开电视,体育频道刚好播的不是足球,儿子就在旁边指挥起来:“爸爸,摁啊!”当爸的就一直在那摁,因为那也确实不是足球,等到无意中撞到动画片时,孩子马上就要爸爸停下来,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不给爸爸摁了,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又会说:“爸爸,我想看足球,这不是足球,你摁啊!”这样的方法儿子用了好几次,也用在我的身上,一开始我也跟他爸一样不明就里,以为他真的要看足球,到打开电视才发现他只是借看足球来让我们帮他打开电视来找动画片看。
这说明了什么?我想,是不是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父母不动声色地与他斗智,而他也学着反过来不动声色且像模像样地与父母斗起智来。

回到了文章题目:你是哪一种父母?
我想,不论我们是哪一种父母,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对身边的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被他们吸收着、学习着。不是说我们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而是我们平时如何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地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如何做。比方说上面的轩轩,一遇到问题,即使出发点是好的,比如说想保护弟弟,但也会选择使用简单、直接的暴力去解决。
其实所有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归结起来就是讲理和不讲理。父母以孩子小或者没时间讲理等各种借口不去跟小孩子讲理,而一味地采用简单的强制和打骂,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是做事简单、粗暴和不讲理的孩子;而父母如果耐心地跟小孩子讲理,并且在日常的相处中以身作则,这样即使孩子再怎么调皮、不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在身边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慢慢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就如我朋友的孩子,相信有一天,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像母亲一样讲道理的人。
所以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尤为重要。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管教孩子,这一切并不仅仅只是你的事,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着你身边的孩子。所以你希望孩子怎么样,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带好头、做好榜样,这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即——潜移默化。 查看全部









在《妈妈是超人》中,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和她妈妈在教育孩子上发生了冲突。孩子轩轩和弟弟两个总是互相打闹停不下来,婆婆的处理方式就是搬出“家法”,给没当好哥哥的轩轩先来一顿打。
但孩子的母亲并不认同做法,跟自己妈提了出来,于是来了一场两代人关于该不该打孩子的争论。
轩轩妈觉得,想真正让孩子改正问题应该是给他讲道理,孩子被打了只是暂时被威慑住了,但还是并没有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轩轩外婆则反驳说,你给孩子讲道理他也听不懂,等你讲明白了道理,哪还有时间做别的事情?打孩子他才能意识到错,并且记住不再犯错。(这也是当前在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的看法)
在节目里,轩轩和弟弟的扭打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见外婆的打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就连轩轩想保护弟弟的时候,也不太懂得说道理给弟弟听,而是采用暴力的方法去解决。

我的一个许久未见面的朋友这段时间过了来,大家坐在一起聊起了如何教育小孩的事情。
她的小孩跟我的差不到两岁,四岁多。
讲起教育小孩,她说起她儿子的事:“儿子特别粘,也特别娇,也许是从小抱惯了,出去总是要抱。”这时我提醒她:“要抱没问题啊,但是在抱之前你最好跟他讲好条件,抱到哪里就放下来,因为有些孩子是需要就的,就像我的儿子,你不就他就跟你没完没了,可是你如果稍稍一就,很快甚至马上就跟你妥协。”
“我是这样啊!每次抱之前都跟他讲好走到哪里就放下,可是他不讲理啊!往往到了那个讲好的位置,他都不肯下来,还是要继续抱!”朋友笑道。“那你怎么办?”我问。“继续跟他讲道理呗!”朋友笑了。
那次见面,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跟朋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生活中尽可能地抓住一切机会跟孩子讲道理,使孩子能明白事理。打、强制是没有用的,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

有一个词最能说明教育过程中到底是什么起的作用最大而且教育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就是:潜移默化。
它形象而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教育以及如何教育。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可以说, 这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定律,而离孩子最近的人是谁?是我们,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带孩子的身边人。
我们的脾性、一举一动,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和方法,近在身边的孩子都在旁边无意识地模仿着、学习着,我们这些身边人可以说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学习如何面对、适应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孩子怎么样,最终长成什么样子,与我们身边人的表现息息相关,脱离不了干系。
所以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时,我们的眼睛不应总是死死盯着孩子的表现,而是应该关注教育的源头——我:我做得怎么样?我会处理事情吗?
懂事,只是一个需要时间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可以说就藏在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之中。

写到这里,想起前段时间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不禁忍俊不禁。
两岁多不到三岁的儿子总是看电视、看动画片,而且每次坐在那一看就是坐三四个小时,这让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是特别地烦心:不能再给他这样看下去了。
孩子的爸爸,每当孩子看了不短时间之后就在一旁趁孩子正聚精会神在那专注地看电视时,悄悄地在一旁拿起遥控器一按,顿时电视上一片花,孩子一看到正在看着的动画片突然没了,也急了,赶紧转过头跟爸爸说:“爸爸,我要看电视!”“哎呀,这电视怎么突然坏了呢?”老公装出一副突然发现的样子,然后说:“,我现在给修电脑的刘师傅打个电话,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像模像样地当着孩子的面表演起来:“刘师傅啊!我家电视坏了,怎么回事啊?......哦,看的时间太久啊!......那你明天有没时间过来修啊?......哦,好好好,到时等你有空就过来吧!”放下电话,孩子爸就故作认真地对孩子讲:“刘师傅说了,这两天没空,可能要晚点,而且他提醒了看电视不能看得太多,这电视一看多了就会坏的。”孩子也听得很认真,看来他也相信了。
于是有一段时间,孩子都没怎么看电视。后面,电视也不知什么时候“好”起来了,而且借着“刘师傅所说的少看电视”的理由,我们都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有一天,儿子忽然一本正经、认真地对爸爸说:“爸,我想看足球!”平时他爸爸最喜欢看足球了,“哦,好!”孩子他爸也没想那么多,以为孩子真的想看足球了,便帮儿子打开了电视。一打开电视,体育频道刚好播的不是足球,儿子就在旁边指挥起来:“爸爸,摁啊!”当爸的就一直在那摁,因为那也确实不是足球,等到无意中撞到动画片时,孩子马上就要爸爸停下来,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不给爸爸摁了,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又会说:“爸爸,我想看足球,这不是足球,你摁啊!”这样的方法儿子用了好几次,也用在我的身上,一开始我也跟他爸一样不明就里,以为他真的要看足球,到打开电视才发现他只是借看足球来让我们帮他打开电视来找动画片看。
这说明了什么?我想,是不是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父母不动声色地与他斗智,而他也学着反过来不动声色且像模像样地与父母斗起智来。

回到了文章题目:你是哪一种父母?
我想,不论我们是哪一种父母,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对身边的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被他们吸收着、学习着。不是说我们要求孩子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而是我们平时如何做,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地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如何做。比方说上面的轩轩,一遇到问题,即使出发点是好的,比如说想保护弟弟,但也会选择使用简单、直接的暴力去解决。
其实所有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归结起来就是讲理和不讲理。父母以孩子小或者没时间讲理等各种借口不去跟小孩子讲理,而一味地采用简单的强制和打骂,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是做事简单、粗暴和不讲理的孩子;而父母如果耐心地跟小孩子讲理,并且在日常的相处中以身作则,这样即使孩子再怎么调皮、不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在身边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慢慢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就如我朋友的孩子,相信有一天,孩子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像母亲一样讲道理的人。
所以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尤为重要。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管教孩子,这一切并不仅仅只是你的事,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着你身边的孩子。所以你希望孩子怎么样,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带好头、做好榜样,这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即——潜移默化。

多面看孩子

亲子教育龙铸机械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8 次浏览 • 2018-11-15 15:08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儿子克服了从懂事以来就有的长久且根深蒂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过年这段时间,也许是比平时陪孩子陪得多的缘故,这几天儿子特别地粘我们,每天出去回来总是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原来可不是这样的,每天下午从幼儿园被接回姥姥家后就一直在姥姥家,不愿回自己父母家。)
前几天在外面孩子又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当天晚上我们要回父母家住,孩子不肯,在那里闹。
我跟他说:“如果你想回爸爸妈妈家,那你就一路上都不能吃手,如果吃手,哪怕手有一点点碰到嘴巴,我都不带你回爸爸妈妈家。”
“嗯,好!”孩子答应道。
这时孩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我想,孩子是不可能会做到的。
毕竟吃手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就像此时说着话的时候他还在吃手。
并且原来也多次试过跟他就吃手达成某个协议。
可是到最后,都无不是决心败给了习惯。
比如说那一次,儿子因为眼疾而做小手术,在回来的路上,儿子向我们主动许诺:“妈妈,以后我再也不吃手了!”
可没想到,还没到家,在上楼梯的过程中,儿子就忍不住把手放在嘴里了。
因此我想,这一次儿子肯定也做不到,这样也好,反正今天也不打算回家,就找这个理由让他心服口服吧。
我跟儿子说:“我数一二三了喔!”
等我数完一二三,儿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没有拿出来。
我想,孩子肯定是做不到的。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孩子对我说:“妈妈,我不放嘴里了!”
“嗯。”但我依然不抱任何希望,因为我相信不一会孩子就会把手放进去的。
他爸爸开电动车了,开头我看见坐在中间的儿子两只手在爸爸的后背上动来动去,像是在那里玩。
——事后回想和分析,儿子这时应该是故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去吸手。
再后来看到孩子老实了,两只手,左手握着右手(儿子平时吃手都是用右手吃)放在自己的前面。
——儿子让自己不吸手的第二个对策:左手握右手;
再后来发现孩子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可两只手还是这样握在一起。
而孩子的头却是随着睡眠的深入而不由自主地往一边歪下去。
坐在儿子后面的我赶紧用手扶正并托住他的头。
直到到家,孩子在睡梦中依然还是两只手紧紧地握着。

我对儿子这次行为的想法和看法
对孩子的这次表现,我真的是感到由衷地钦佩与敬意。
要知道,孩子吃手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甚至可以说里面包含了精神寄托等很多东西、很多内容。
而且孩子吃手的习惯从孩子可以自己控制、活动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即不到一岁就已开始,算起来,也差不多有两年了。
在我看来,儿子吃手就跟成人吸烟一样:
可以说都是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的习惯。
也是一种寄托,一种包含精神需求、心理需求等多种、复杂内容在里面的寄托。
甚至还可以说,让孩子改变吃手的习惯不比要一个吸烟多年已经养成吸烟习惯的成年人戒烟容易。
而且我的孩子吸手从他可以说稍稍懂事时就已开始,想想看,这那么长的习惯、行为里面包含了多少东西在里面!
而儿子,这一次为了能达到回父母家的目的,竟真的抑制住自己吸手的欲望和睡前习惯:
睡前吸手已经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每次儿子困了想睡觉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手放进嘴里吮吸。

关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的理解和看法
这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儿子的表现特别不好,似乎一下子许多缺点就冒了出来。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过年的关系(因为过年,所以大家对孩子也比平时纵宠得多)。
还是因为儿子又到了一定的成长阶段。
总之这段时间儿子总是调皮、不听话,动辄就在那大哭大闹。
甚至连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百般包容和迁就的长辈也忍不出对孩子发出“自私、小气、任性”的批评。
可是在孩子这一系列看似缺点多多、令人闹心的同时,我又无意中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说这一次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愿望的而对自己平时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约束和自制,就令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坚强意志力。
我想,我们作为家长,作为孩子身边最近的人,作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可以说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是举足轻重、不容小觑的。
稍稍轻易地给孩子贴的某个标签、下的某个结论,也许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评价自我、认识自我的框框、模型。
从而最终不由自主地将孩子往家长对其下的结论的那个方向上推。
最后孩子还真的成了家长所说的那个样子,到最后家长还真的“说”对了和“看”对了。
而出现的这一切实质上家长是要负全责的:
是他对孩子的某些不好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他轻易地就给孩子下定义,使懵懂、无知的孩子在身边人的频频暗示下也真的认为自己这是这个样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从而不知不觉地在心理暗示下巩固、强化了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
从而真真正正成为了家长口里的拥有某个或多个缺点的孩子。

关于孩子成长、教育,我的意见
因此每个做家长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请勿轻易对孩子某些行为下定论。
更不要因孩子的某种行为就轻易地将孩子划为某种人。
要尊重孩子,要学会全面、客观而公正地看待孩子。
而且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应学会包容和引导;
而对于孩子身上的优点,应积极地挖掘和鼓励。
我想,这才是一个合格、理性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有的态度。
即家长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理性、客观和多面地看孩子,勿轻易给孩子下定论,用一颗包容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人生路上,我愿做个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同行者
尽管儿子现在还依然在吸手,可我愿意等也相信,随着儿子的成长,儿子总有一天会把这吸手的不良习惯戒掉的。
尽管儿子身上还有各种这样那样的缺点,而我依然对孩子的成长抱有乐观的态度并深深地相信:孩子并不差,一点也不差!
为什么?
我想,因为我能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孩子,我能多面地去看孩子。能既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也能看到孩子好的、积极、正能量的一面。所以我不会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更不会因孩子的一些负面表现就轻易地认定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
而且我也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完美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属性,我又何需去追一个子虚乌有的海市蜃楼?!
而且作为一个意义上的母亲,其实我又做得如何呢?至少我知,如果说要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还担当不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知识、眼界、能力等各方面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静静地陪伴他成长。帮他修剪一下枝,跟着他一起成长。即:
一方面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一个好的陪伴者;
另一方面鼓励、帮助、引导他做得更好。通过鼓励、帮助、引导等让他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而我们(父母和孩子)自己身上的缺点,则我们大家都在成长、学习和改变的路上。
儿子,让妈妈与你一起做个人生路上不断努力学习和成长的同行者吧!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儿子克服了从懂事以来就有的长久且根深蒂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过年这段时间,也许是比平时陪孩子陪得多的缘故,这几天儿子特别地粘我们,每天出去回来总是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原来可不是这样的,每天下午从幼儿园被接回姥姥家后就一直在姥姥家,不愿回自己父母家。)
前几天在外面孩子又闹着要回爸爸妈妈家,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当天晚上我们要回父母家住,孩子不肯,在那里闹。
我跟他说:“如果你想回爸爸妈妈家,那你就一路上都不能吃手,如果吃手,哪怕手有一点点碰到嘴巴,我都不带你回爸爸妈妈家。”
“嗯,好!”孩子答应道。
这时孩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我想,孩子是不可能会做到的。
毕竟吃手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就像此时说着话的时候他还在吃手。
并且原来也多次试过跟他就吃手达成某个协议。
可是到最后,都无不是决心败给了习惯。
比如说那一次,儿子因为眼疾而做小手术,在回来的路上,儿子向我们主动许诺:“妈妈,以后我再也不吃手了!”
可没想到,还没到家,在上楼梯的过程中,儿子就忍不住把手放在嘴里了。
因此我想,这一次儿子肯定也做不到,这样也好,反正今天也不打算回家,就找这个理由让他心服口服吧。
我跟儿子说:“我数一二三了喔!”
等我数完一二三,儿子的手还放在嘴里没有拿出来。
我想,孩子肯定是做不到的。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孩子对我说:“妈妈,我不放嘴里了!”
“嗯。”但我依然不抱任何希望,因为我相信不一会孩子就会把手放进去的。
他爸爸开电动车了,开头我看见坐在中间的儿子两只手在爸爸的后背上动来动去,像是在那里玩。
——事后回想和分析,儿子这时应该是故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去吸手。
再后来看到孩子老实了,两只手,左手握着右手(儿子平时吃手都是用右手吃)放在自己的前面。
——儿子让自己不吸手的第二个对策:左手握右手;
再后来发现孩子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可两只手还是这样握在一起。
而孩子的头却是随着睡眠的深入而不由自主地往一边歪下去。
坐在儿子后面的我赶紧用手扶正并托住他的头。
直到到家,孩子在睡梦中依然还是两只手紧紧地握着。

我对儿子这次行为的想法和看法
对孩子的这次表现,我真的是感到由衷地钦佩与敬意。
要知道,孩子吃手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甚至可以说里面包含了精神寄托等很多东西、很多内容。
而且孩子吃手的习惯从孩子可以自己控制、活动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即不到一岁就已开始,算起来,也差不多有两年了。
在我看来,儿子吃手就跟成人吸烟一样:
可以说都是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的习惯。
也是一种寄托,一种包含精神需求、心理需求等多种、复杂内容在里面的寄托。
甚至还可以说,让孩子改变吃手的习惯不比要一个吸烟多年已经养成吸烟习惯的成年人戒烟容易。
而且我的孩子吸手从他可以说稍稍懂事时就已开始,想想看,这那么长的习惯、行为里面包含了多少东西在里面!
而儿子,这一次为了能达到回父母家的目的,竟真的抑制住自己吸手的欲望和睡前习惯:
睡前吸手已经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每次儿子困了想睡觉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手放进嘴里吮吸。

关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我的理解和看法
这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儿子的表现特别不好,似乎一下子许多缺点就冒了出来。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过年的关系(因为过年,所以大家对孩子也比平时纵宠得多)。
还是因为儿子又到了一定的成长阶段。
总之这段时间儿子总是调皮、不听话,动辄就在那大哭大闹。
甚至连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百般包容和迁就的长辈也忍不出对孩子发出“自私、小气、任性”的批评。
可是在孩子这一系列看似缺点多多、令人闹心的同时,我又无意中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说这一次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愿望的而对自己平时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约束和自制,就令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坚强意志力。
我想,我们作为家长,作为孩子身边最近的人,作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可以说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是举足轻重、不容小觑的。
稍稍轻易地给孩子贴的某个标签、下的某个结论,也许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评价自我、认识自我的框框、模型。
从而最终不由自主地将孩子往家长对其下的结论的那个方向上推。
最后孩子还真的成了家长所说的那个样子,到最后家长还真的“说”对了和“看”对了。
而出现的这一切实质上家长是要负全责的:
是他对孩子的某些不好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他轻易地就给孩子下定义,使懵懂、无知的孩子在身边人的频频暗示下也真的认为自己这是这个样子、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从而不知不觉地在心理暗示下巩固、强化了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
从而真真正正成为了家长口里的拥有某个或多个缺点的孩子。

关于孩子成长、教育,我的意见
因此每个做家长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请勿轻易对孩子某些行为下定论。
更不要因孩子的某种行为就轻易地将孩子划为某种人。
要尊重孩子,要学会全面、客观而公正地看待孩子。
而且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应学会包容和引导;
而对于孩子身上的优点,应积极地挖掘和鼓励。
我想,这才是一个合格、理性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有的态度。
即家长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理性、客观和多面地看孩子,勿轻易给孩子下定论,用一颗包容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人生路上,我愿做个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同行者
尽管儿子现在还依然在吸手,可我愿意等也相信,随着儿子的成长,儿子总有一天会把这吸手的不良习惯戒掉的。
尽管儿子身上还有各种这样那样的缺点,而我依然对孩子的成长抱有乐观的态度并深深地相信:孩子并不差,一点也不差!
为什么?
我想,因为我能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孩子,我能多面地去看孩子。能既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也能看到孩子好的、积极、正能量的一面。所以我不会轻易地给孩子下定论、贴标签。更不会因孩子的一些负面表现就轻易地认定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
而且我也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完美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属性,我又何需去追一个子虚乌有的海市蜃楼?!
而且作为一个意义上的母亲,其实我又做得如何呢?至少我知,如果说要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还担当不起。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知识、眼界、能力等各方面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静静地陪伴他成长。帮他修剪一下枝,跟着他一起成长。即:
一方面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一个好的陪伴者;
另一方面鼓励、帮助、引导他做得更好。通过鼓励、帮助、引导等让他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而我们(父母和孩子)自己身上的缺点,则我们大家都在成长、学习和改变的路上。
儿子,让妈妈与你一起做个人生路上不断努力学习和成长的同行者吧!

巨婴们的悲伤

家庭教育买菜做饭咯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4 次浏览 • 2018-11-13 16:28 • 来自相关话题

文|吕静贤
前言:
这世上有一种悲伤,你也许还没发现,但它确确实实地在那里,而且人数众多,甚至你我都有可能早已被侵袭,而不自觉。那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巨婴们,都仅仅只有悲伤。有的早已在与父母的身经百战中,成了一名坚定一辈子与父母斗争到底的战斗者;而有的,已彻底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巨婴,甘心一辈子啃老。
不论哪种方式,可以说,两边都没有一个赢家,都是输家。不论父母,还是孩子。
不愿、不甘心成为巨婴的人,在长期的不情愿、不快乐和压抑中,很容易发展成抑郁症,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
而另一部分,则成为父母眼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将自己宝贵的前途和人生,都交给了长期、持续的与父母的对抗中;
而真正如父母所愿,成为甘心一辈子啃老的巨婴们,则成为了父母老年的噩梦。
这篇,单单讲,那些不愿、不甘却又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巨婴们的悲伤: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被父母所绑架,梦想已遥不可及,能好好、快乐地生活就已不易。
01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我有主见,我认为不太能。”
这是一个名为“走饭”的微博中曾经写下的话。而这名当年的90后的大四女生,却于2012年的某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平时她的账号,经常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生活琐事。却在那一天,2012年3月18日,她突然更新:
“我有抑郁症,所以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句话成了账号的最后一条微博,此后再无更新。
她用一根尼龙蝇结束了自己在这世上的行程。
她遇到了什么?她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作为外人,我们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有着严重的抑郁症。其它的,只能从她的微博中去细细地探究,希望能发现一些关于悲剧产生的痕迹: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这句话显示,这个女孩,同众多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自己的许多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选择权。自己人生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父母安排好了的,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遵循父母给安排好的道路。
“大部分时间我都觉得我像一只我妈养的兔子,每天喂我点食物,我不跟她说话她也觉得没关系,有时候会抱怨我一下,我没反应她也觉得没关系,但我一出门她会担心我会被车撞死。”
——这里可以看出,同许多父母一样,女孩的父母,也是很少跟孩子进行情感、心灵上的交流的。对孩子的关注只放在身体上。
“现在拉扯大一个东西可真不容易啊,估计我只够格养个不说话的花花草草什么的,打下前一句话时我有些犹豫,因为我在想花花草草们的感受。”
——同上一句一样,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从不去关注孩子的感受。
"我和我哥都是一回家就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他现在是往外跑,我继承他的传统,睡觉。"
“每次一醒我就跟自己说,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然后就这样连绵睡了17个小时。再睡睡罢,反正也没人等我。”
——为什么一回家就烦躁呢?如果你的家庭,同大部分中国家庭没什么两样的话,那么我相信,你懂的。
只是可怜了身处其中的孩子。既孤单,又压抑。以睡觉作为解脱,作为在家存在的主要方式。
“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可悲吗?非常可悲。她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没有人关心,而且这句话一连出现了两次,说明了作者的内心是多么地绝望。
在她写的微博上,总是都流露出无人倾诉、想找人交流的孤独与渴望。如这句:
“可能正在来见我的路上,也可能已经来过我身边,瞧了一眼又走开了。我只是顺便在电话里跟他说说话,等等他,反正我又不认识他。”
——女孩的心此时已经处在非常孤独的绝望深渊,此时非常需要有人过来安慰她、开解她,能拉她一把。但这时,有谁呢?连身边最亲的家人也帮不了,甚至一点也不知道女孩此时绝望的心境:“罢了罢了许多话吞回肚里也不碍事儿这可能是我越来越重的原因。”
“小时候喜欢贴创口贴,对一切创伤都很好奇,长大是个学会害怕的过程。”
“见过婴儿心花怒放之笑,只觉成长格外悲凉。”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也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很悲哀的过程:越长大,越觉得自己能够自主的东西越少。长大,是一个被越来越多束缚捆住的过程。没有婴儿时的无知。长大,不可避免地世界变得更大,但另一方面,却被身边的父母以爱的名义管束得更紧。因此,只会越来越痛苦。
“我妈总是在我抓狂的时候咯咯咯笑,唉看在二十多年的交情份上就原谅你。”
——表面上似乎说得很洒脱,但实际上,孩子内心的苦通过抓狂的形式,表现出来,却被身旁最亲、最近的亲人,无动于衷,甚至当成滑稽、笑话来看待,那时那刻孩子的心有多悲伤和绝望!而且被孩子以如此轻描淡写表现出来,可以想象,孩子的心先前遭遇了多少遍的辗压,才变得如此地波澜不惊和淡定?!
常常,孩子正在饱受痛苦的折磨,内心遭受水深火热的煎熬,一遍又一遍地向身边人发出求救的信号,却被身边最亲的家人,熟视无睹,这是怎么样的悲哀啊?父母,你爱我吗?你真的爱我吗?为什么我身处痛苦的深渊,不断地向你呼救,却不被你当成一回事?甚至认为我是在无理取闹、小题大做?!
——这,其实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你,只关心我的身体,却从不在意我的内心,只要我吃饱喝足即可,而不管我的内心是否遍体鳞伤。哪怕我跟你讲,我告诉你听,你也无动于衷,甚至一笑而过,认为我这是在无理取闹。
你,只要求我听你话,即可。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我做好的付出,最合适的安排。但是,你却不知,你以为的好,却是对我今生最大的伤害。
我无奈,我抗争,却又一遍遍无能为力。你依旧无动于衷,甚至把它当成个笑话。
最后,我将伤害、抗争的长矛,对准了自己。也许解脱,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02
武志红说:90%的中国人都是“巨婴”。
为什么?
因为飞不出父母的手心。
所言极是。
就如前段时间,王源妈妈在媒体面前的哭诉:“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
她的儿子王源,小小年纪,就拥有了大多数孩子,也许一辈子都不一定有的光彩夺目,早早地踏上了娱乐圈。成为了光彩耀眼的童星,也成了许多同龄人,和他们家长艳羡的对象。
但是,面对儿子这一切的出息,这个母亲却忍不住直掉眼泪,几次都坚决地表示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理由就是:一是失去了正常孩子该有的童年;二是提前体验了孩子彻底属于社会的空巢生活。
而对此,她的儿子如何回应?“我当然付出了代价,但我更多的是幸运,为什么要过平凡的一生呢?”他还说:“我已经拥有的够多了,上天不可能让你占每一样。”
许多人都惊叹孩子早熟的心智。确实如此,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这个机会如此的难得,而且有得就有失,这个道理谁人不懂?!
然而母亲,面对这种众人都羡慕却很难得的机遇,直后悔甚至为此而流泪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也是一位传统的中国母亲。
她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内心设计的规划去成长。她说以前设想过儿子18岁、20岁的时候离开家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将她与儿子注定分别的时刻提前了至少10年,儿子变成了一只越飘越高、越飘越远的风筝,风筝的线,已不在自己手里。
控制不了自己的孩子,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甚至会痛苦。只有孩子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能看到孩子,能把控住孩子,自己才会心安,哪怕孩子为此而痛苦,为此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也都不在乎,也都不足惜。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好听点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难听点就是自私。为了自己所谓的爱,将孩子紧紧地束缚在自己的身边,牺牲孩子的幸福与前程。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遍及周围。
也试问,我们成人中,有多少人的人生,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这样过来?!
03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那么热衷于制造巨婴?一味地去压抑孩子的自然成长,不给孩子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并从不去体察孩子的心理与情绪?直到近到咫尺的至爱的孩子,身心彻底出现了问题,而且还是出了大问题,才有所察觉?
为什么?
我想,不外乎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掌控感。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当然好听点就是“我为你好”。要求孩子从小到大,不论做任何选择,都听自己的安排。
就如上面自杀女孩所说的: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而更有许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胜枚举。自己当年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的梦想,把它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结果就是绑架了孩子的人生和梦想。
女作家三毛,曾经很好的诠释过这样的父母,她在《亲爱的三毛》里写道: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二是抱有牺牲心态。
这点尤在中国的许多母亲身上显现,当然也有许多父亲,也有这样的心态。
他们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人生、梦想,只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发展、出人头地。
这点在我看来,值得钦佩,但并不可取。
毕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没有谁,值得为谁而牺牲,应该为谁而牺牲。
当然如果你愿意,旁人也无话可说。
但问题是,如果你是因为“为了孩子好而不得不牺牲”,那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不愿意让你这么做。
因为他,会对此而有深深的愧疚感,万一自己不能如父母所愿呢?而且即使如父母所愿,也并不一定会开心,毕竟背负着沉重期望上路的感觉,真的不舒服。而这,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真心所喜欢、所选择的。
而且这也是一种人为的道德绑架。没必要把牺牲自己作为砝码,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
最后也是对你的绑架,因为你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与生活,甚至梦想。同样,对你来说,也不公平。
育儿路上,最好的姿势是,彼此一起前行:你在为着你的梦想努力,我在为做更好的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而付出。
心理学家、情感教育专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曾说过:
“你不需要为了孩子奉献自己的全部,你的幸福就是让他幸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你幸福了,就会让他产生长大的渴望,让他放下想让你变得幸福的沉重负担。而且,只有快乐的父母才能在情感上对孩子更加关注。”
是的,你是他的榜样,反过来,他的努力也在影响着你,成为你的榜样。你们彼此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王菲跟窦唯离婚后,有记者问“打算给窦靖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她说:“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
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个女儿。尽管两个孩子在比较复杂的原生家庭中长大,但两个孩子都自信又强大:
窦靖童年纪轻轻就出了原创歌曲。采访过她的媒体都说,“窦靖童是我们见过最没架子、教养最好的年轻人。”而小女儿李嫣,去国际秀场走秀,气场十分足。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而不是谁掌控着谁,谁为谁牺牲。
而巨婴们的悲伤就是:
你用你所谓的牺牲成全了你所谓的伟大,却把我的健康、快乐和自由丢弃在一边,充耳不闻。
最终的代价是,我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快乐、自由、梦想,甚至生命,去成全你。
而你,实际上也并不快乐,要么收获一个啃老的巨婴,要么是一个身心不完整的孩子,再要么就是永远地失去你至爱的孩子。 查看全部








文|吕静贤
前言:
这世上有一种悲伤,你也许还没发现,但它确确实实地在那里,而且人数众多,甚至你我都有可能早已被侵袭,而不自觉。那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巨婴们,都仅仅只有悲伤。有的早已在与父母的身经百战中,成了一名坚定一辈子与父母斗争到底的战斗者;而有的,已彻底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巨婴,甘心一辈子啃老。
不论哪种方式,可以说,两边都没有一个赢家,都是输家。不论父母,还是孩子。
不愿、不甘心成为巨婴的人,在长期的不情愿、不快乐和压抑中,很容易发展成抑郁症,甚至因此而走上绝路;
而另一部分,则成为父母眼中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将自己宝贵的前途和人生,都交给了长期、持续的与父母的对抗中;
而真正如父母所愿,成为甘心一辈子啃老的巨婴们,则成为了父母老年的噩梦。
这篇,单单讲,那些不愿、不甘却又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巨婴们的悲伤: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被父母所绑架,梦想已遥不可及,能好好、快乐地生活就已不易。
01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也不知道能不能说我有主见,我认为不太能。”

这是一个名为“走饭”的微博中曾经写下的话。而这名当年的90后的大四女生,却于2012年的某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平时她的账号,经常分享一些有意思的生活琐事。却在那一天,2012年3月18日,她突然更新:
“我有抑郁症,所以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句话成了账号的最后一条微博,此后再无更新。
她用一根尼龙蝇结束了自己在这世上的行程。
她遇到了什么?她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作为外人,我们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有着严重的抑郁症。其它的,只能从她的微博中去细细地探究,希望能发现一些关于悲剧产生的痕迹: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这句话显示,这个女孩,同众多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自己的许多问题上,并没有什么选择权。自己人生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父母安排好了的,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遵循父母给安排好的道路。
“大部分时间我都觉得我像一只我妈养的兔子,每天喂我点食物,我不跟她说话她也觉得没关系,有时候会抱怨我一下,我没反应她也觉得没关系,但我一出门她会担心我会被车撞死。”
——这里可以看出,同许多父母一样,女孩的父母,也是很少跟孩子进行情感、心灵上的交流的。对孩子的关注只放在身体上。
“现在拉扯大一个东西可真不容易啊,估计我只够格养个不说话的花花草草什么的,打下前一句话时我有些犹豫,因为我在想花花草草们的感受。”
——同上一句一样,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从不去关注孩子的感受。
"我和我哥都是一回家就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他现在是往外跑,我继承他的传统,睡觉。"
“每次一醒我就跟自己说,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然后就这样连绵睡了17个小时。再睡睡罢,反正也没人等我。”
——为什么一回家就烦躁呢?如果你的家庭,同大部分中国家庭没什么两样的话,那么我相信,你懂的。
只是可怜了身处其中的孩子。既孤单,又压抑。以睡觉作为解脱,作为在家存在的主要方式。
“再睡睡,反正也没人等我”,可悲吗?非常可悲。她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没有人关心,而且这句话一连出现了两次,说明了作者的内心是多么地绝望。
在她写的微博上,总是都流露出无人倾诉、想找人交流的孤独与渴望。如这句:
“可能正在来见我的路上,也可能已经来过我身边,瞧了一眼又走开了。我只是顺便在电话里跟他说说话,等等他,反正我又不认识他。”
——女孩的心此时已经处在非常孤独的绝望深渊,此时非常需要有人过来安慰她、开解她,能拉她一把。但这时,有谁呢?连身边最亲的家人也帮不了,甚至一点也不知道女孩此时绝望的心境:“罢了罢了许多话吞回肚里也不碍事儿这可能是我越来越重的原因。”
“小时候喜欢贴创口贴,对一切创伤都很好奇,长大是个学会害怕的过程。”
“见过婴儿心花怒放之笑,只觉成长格外悲凉。”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也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成长实际上是一个很悲哀的过程:越长大,越觉得自己能够自主的东西越少。长大,是一个被越来越多束缚捆住的过程。没有婴儿时的无知。长大,不可避免地世界变得更大,但另一方面,却被身边的父母以爱的名义管束得更紧。因此,只会越来越痛苦。
“我妈总是在我抓狂的时候咯咯咯笑,唉看在二十多年的交情份上就原谅你。”
——表面上似乎说得很洒脱,但实际上,孩子内心的苦通过抓狂的形式,表现出来,却被身旁最亲、最近的亲人,无动于衷,甚至当成滑稽、笑话来看待,那时那刻孩子的心有多悲伤和绝望!而且被孩子以如此轻描淡写表现出来,可以想象,孩子的心先前遭遇了多少遍的辗压,才变得如此地波澜不惊和淡定?!
常常,孩子正在饱受痛苦的折磨,内心遭受水深火热的煎熬,一遍又一遍地向身边人发出求救的信号,却被身边最亲的家人,熟视无睹,这是怎么样的悲哀啊?父母,你爱我吗?你真的爱我吗?为什么我身处痛苦的深渊,不断地向你呼救,却不被你当成一回事?甚至认为我是在无理取闹、小题大做?!
——这,其实就是巨婴们的悲伤:
你,只关心我的身体,却从不在意我的内心,只要我吃饱喝足即可,而不管我的内心是否遍体鳞伤。哪怕我跟你讲,我告诉你听,你也无动于衷,甚至一笑而过,认为我这是在无理取闹。
你,只要求我听你话,即可。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我做好的付出,最合适的安排。但是,你却不知,你以为的好,却是对我今生最大的伤害。
我无奈,我抗争,却又一遍遍无能为力。你依旧无动于衷,甚至把它当成个笑话。
最后,我将伤害、抗争的长矛,对准了自己。也许解脱,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02
武志红说:90%的中国人都是“巨婴”。
为什么?
因为飞不出父母的手心。
所言极是。
就如前段时间,王源妈妈在媒体面前的哭诉:“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
她的儿子王源,小小年纪,就拥有了大多数孩子,也许一辈子都不一定有的光彩夺目,早早地踏上了娱乐圈。成为了光彩耀眼的童星,也成了许多同龄人,和他们家长艳羡的对象。
但是,面对儿子这一切的出息,这个母亲却忍不住直掉眼泪,几次都坚决地表示如果可以重来,绝对不会让孩子进娱乐圈。理由就是:一是失去了正常孩子该有的童年;二是提前体验了孩子彻底属于社会的空巢生活。
而对此,她的儿子如何回应?“我当然付出了代价,但我更多的是幸运,为什么要过平凡的一生呢?”他还说:“我已经拥有的够多了,上天不可能让你占每一样。”
许多人都惊叹孩子早熟的心智。确实如此,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这个机会如此的难得,而且有得就有失,这个道理谁人不懂?!
然而母亲,面对这种众人都羡慕却很难得的机遇,直后悔甚至为此而流泪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也是一位传统的中国母亲。
她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按照自己内心设计的规划去成长。她说以前设想过儿子18岁、20岁的时候离开家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将她与儿子注定分别的时刻提前了至少10年,儿子变成了一只越飘越高、越飘越远的风筝,风筝的线,已不在自己手里。
控制不了自己的孩子,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甚至会痛苦。只有孩子在自己的身边,自己能看到孩子,能把控住孩子,自己才会心安,哪怕孩子为此而痛苦,为此而牺牲自己的幸福、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也都不在乎,也都不足惜。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好听点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难听点就是自私。为了自己所谓的爱,将孩子紧紧地束缚在自己的身边,牺牲孩子的幸福与前程。
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遍及周围。
也试问,我们成人中,有多少人的人生,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这样过来?!
03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那么热衷于制造巨婴?一味地去压抑孩子的自然成长,不给孩子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并从不去体察孩子的心理与情绪?直到近到咫尺的至爱的孩子,身心彻底出现了问题,而且还是出了大问题,才有所察觉?
为什么?
我想,不外乎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掌控感。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当然好听点就是“我为你好”。要求孩子从小到大,不论做任何选择,都听自己的安排。
就如上面自杀女孩所说的:
“我所能决定的大方向就是生与死,我所能决定的小方向是买哪款鞋,我其他的都靠别人和时间决定。”
而更有许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胜枚举。自己当年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的梦想,把它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结果就是绑架了孩子的人生和梦想。
女作家三毛,曾经很好的诠释过这样的父母,她在《亲爱的三毛》里写道:
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二是抱有牺牲心态。
这点尤在中国的许多母亲身上显现,当然也有许多父亲,也有这样的心态。
他们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人生、梦想,只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发展、出人头地。
这点在我看来,值得钦佩,但并不可取。
毕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没有谁,值得为谁而牺牲,应该为谁而牺牲。
当然如果你愿意,旁人也无话可说。
但问题是,如果你是因为“为了孩子好而不得不牺牲”,那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不愿意让你这么做。
因为他,会对此而有深深的愧疚感,万一自己不能如父母所愿呢?而且即使如父母所愿,也并不一定会开心,毕竟背负着沉重期望上路的感觉,真的不舒服。而这,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真心所喜欢、所选择的。
而且这也是一种人为的道德绑架。没必要把牺牲自己作为砝码,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这对孩子来说不公平。
最后也是对你的绑架,因为你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与生活,甚至梦想。同样,对你来说,也不公平。
育儿路上,最好的姿势是,彼此一起前行:你在为着你的梦想努力,我在为做更好的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而付出。
心理学家、情感教育专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曾说过:

“你不需要为了孩子奉献自己的全部,你的幸福就是让他幸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你幸福了,就会让他产生长大的渴望,让他放下想让你变得幸福的沉重负担。而且,只有快乐的父母才能在情感上对孩子更加关注。”

是的,你是他的榜样,反过来,他的努力也在影响着你,成为你的榜样。你们彼此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王菲跟窦唯离婚后,有记者问“打算给窦靖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她说:“童童有爸爸,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伴侣。”
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个女儿。尽管两个孩子在比较复杂的原生家庭中长大,但两个孩子都自信又强大:
窦靖童年纪轻轻就出了原创歌曲。采访过她的媒体都说,“窦靖童是我们见过最没架子、教养最好的年轻人。”而小女儿李嫣,去国际秀场走秀,气场十分足。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而不是谁掌控着谁,谁为谁牺牲。
而巨婴们的悲伤就是:
你用你所谓的牺牲成全了你所谓的伟大,却把我的健康、快乐和自由丢弃在一边,充耳不闻。
最终的代价是,我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快乐、自由、梦想,甚至生命,去成全你。
而你,实际上也并不快乐,要么收获一个啃老的巨婴,要么是一个身心不完整的孩子,再要么就是永远地失去你至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