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得惩罚孩子是种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年轻父母怎么越来越溺爱孩子,舍不得打一下,就是犯错误也不惩罚,更不允许老师的惩戒。
已邀请:

桔子下午茶

赞同来自:

惩罚孩子不是教育的日常。孩子是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孩子是用来爱护的,难道孩子是用来惩罚的吗?
棍棒出孝子一直被很多人奉为教育孩子的准则。总是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不打不成器。因此孩子做错事,家长第一件事就是打。同时,老师也是采用戒尺打手心等方式来惩罚孩子。这种行为在咱们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就这么一代传一代的传下来。所以被众多的家长所接受,很多人都说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的。
依据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理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打孩子或者惩罚孩子不是一种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比如,很多家长打孩子,打了之后还不许哭,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恐惧,进而不敢哭,进而将委屈发泄不出来,憋在心里,对身体极为有害。同时,他不是认可了家长的教育方式,只是被吓坏了,长大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胆小怕事的人。还有一种孩子,怎么打都不肯服输,这种孩子是被打皮了。
还有一点,家长凭什么可以打孩子?这是我国的长期的父为子纲的理论的实践者吗?由于你是家长,由于你是大人,所以你可以打小孩,因为小孩没有还手能力,这是不公平的。再说人不是动物,即使是动物,也不应该挨打。你想想马戏团的小动物,不会钻火圈就要被打,你的心里是不是很难过?更何况这是你的孩子,你为什么要打她?
对孩子,家长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做好自己,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家长什么事都能做到,相信孩子在你的影响下,一定可以做的很好。这时候一定是不需要打的。

黑门拾穗

赞同来自: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惩罚的目的是什么?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得到约束和合理的控制,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长大。惩罚的出发点该是出于爱的,不该是带有出口恶气的感觉在里面。


孩子,就像初出茅庐的书生,懵懵懂懂,对外界充满好奇;孩子,又像初出蛋壳的丑小鸭,不完美不成熟;所以是孩子就会犯错误,这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是在试错的过程,在跌跌绊绊中被引领,稍微大一点大概两岁的样子就开始摸索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有时会把成人的世界弄的一团糟,所以需要折回再前进。

但是谁是这个过程的引领者呢?当然父母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责任人,然后应该就是学校。话说惩罚并不是教育的目的,也不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如果可以我们应该先选择其它的方式,比如在孩子犯错误时告诉孩子,错误带来的不良影响是什么,该如何避免,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的运行模式,人类的生存法则,家庭的生活规矩等,大人同时需要作孩子的榜样,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他们会慢慢了解错误的所在,并避免重复犯错。

但是在2-12岁,这中间10年的过程中,在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和成熟的自制力形成之前,他不仅会犯不是故意的重复的错误,还会在有情绪的时候犯故意的错误。前者可以用提醒和说教来管教,但是后者就需要适当的惩罚了。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惩罚不是一定是体罚或者打骂的,惩罚也是一种艺术,各个国家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惩罚方式方法也不同,像美国加拿大禁止家庭体罚孩子,而一向以教育出名的新加坡教室后面竟然挂着鞭子,供学生不听话使用。

所以我认为惩罚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你不惩罚孩子,只是告知他道理他就能明白并遵守,那大可不必惩罚。但是这样的孩子我想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惩罚就变成是必须的了,尤其是在孩子故意犯错的时候,父母不可溺爱不管不问,那样很容易养出“熊孩子”,肆意妄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父母不作为的长大了早晚会被社会修理惩罚的很厉害,因为不被管教的孩子受挫能力,服从性都太差,那个时候父母哭恐怕都来不及了。


惩罚要有度,有方法,不一定非是打骂形的,最好的方法是冷处理,让犯错的孩子孤立的呆在一个地方反思,剥夺他玩耍的自由,直到他认识到错误为止,我家两岁的宝宝就是这样,所以他犯错误的机率也在逐渐降低;还有就是减少他看动画片的时间等,这些惩罚措施可以在做事情前提前告诉孩子,这样有可以减少他犯错误的机率,使孩子更多长大,更多学习自控力。

(本人微信公众号:当代父母成长必读故事
ID:Parents-growing
愿一同作孩子的人生摆渡人,和家庭幸福的提醒人!)

幼儿园陶陶

赞同来自: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接触这么多的家长,确实深深感叹,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真的是太溺爱了。
老一辈的不说了,现在都是一个宝贝,六宠一,隔代亲,祖辈自然更加宠。



但年轻的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学历不低,育儿理念比较先进,在教育孩子上也是溺爱居多。
比如,有一位妈妈跟我分享,她教育孩子从来都是讲道理。她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做的不对,只要跟他讲道理,他慢慢就会接受。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超市里遇见她们,孩子一定要买玩具,妈妈不让。孩子在吵闹,妈妈就一直讲道理。孩子又哭又闹,把玩具拽着不放,妈妈就是温和得讲道理。
很多人说,这是人家的教育方式。可我觉得,有时候这种温和的方式,看上去是很和谐,但其实教育效果奇差。
我们老祖宗说的一句大白话:打一顿就知道了。
对孩子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表面上好像是为孩子好,其实,某些时候,就是在害孩子。
比如像新闻上说的孩子随地捡东西吃,某一天捡了一瓶吃剩下的牛奶中毒了。
在孩子还小,捡地上东西吃的时候,大人的说教完全没有用处。因为大人的话,比不上他地上捡的东西好吃。
但在孩子捡东西吃时,你严厉的批评,甚至在他还要捡着吃时,你打他小手,让他牢牢记住不能捡。那么,他以后还会看见地上东西就捡起来吃吗?还会有中毒事件吗?
同样的,我们父母经常觉得孩子长大了就会养成好习惯,小的时候总是纵容孩子。
比如吃饭,孩子爱用手拿菜。妈妈就会觉得孩子还小,拿就拿吧,长大就不会了。结果就会养成用手抓菜的坏习惯。
而小的时候,孩子一用手拿菜妈妈就制止,甚至拍打他的小手,让他知道手不能拿。他马上就会改变用手拿菜的习惯。
所以,不舍得惩罚孩子,表面看是为孩子好,其实并不是。
好的教育,奖罚分明。



棍棒底下出孝子。
古语里也包含着老祖宗的教育智慧,并不是全面否定的。
爱孩子,也要适度惩罚!
一味鼓励和表扬,只会让孩子无法面对挫折,心里承受能力差。
适度的惩罚则可以让孩子更坚强、更有勇气面对生活的磨难。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