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文章

育儿文章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

亲子教育qzyw秋风扫落叶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4 次浏览 • 2018-11-16 10:05 • 来自相关话题

暑假儿子读完了三本曹文轩的中篇小说,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完整的读完过一本小说,甚至绘本。以致我一度认为儿子认识的字不多,也一直在等待儿子的自主阅读,没想到他居然能完整的读完三本小说,速度是一个星期一本。
儿子今年7岁,在国外上了两年幼儿园,6岁的时候才回国。所以相对来说,中文书读的比较少,此次暑假能有这个突破,确实让我惊讶不已!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孩子的学习力可以激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都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那是相当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因为电子游戏有趣,而且随着一步步的升级,孩子从中可以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假设学习也和电子游戏一样有趣,能够从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那么孩子会不会也会迷上学习呢?

我家爸爸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有个特点,那就是不以完成作业为目的。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孩子的作业是组词,通常我的做法是,孩子只要能说出一个词语,那就算做完了,因为老师也就只要求组一个词语。而且我在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是保持安静的,只要孩子做对了,我也不会对孩子的作业加以评论。

但是我家爸爸的做法是,他会问孩子,除了这个词语,还可以组其他的词语吗?这就引发了孩子的思考,有时候孩子会说出一些非常搞笑的词语,爸爸呢?也会陪着孩子说一些搞笑的词语,最重要的是,爸爸会根据这个词语延伸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家孩子喜欢太空,火箭,科学之类的话题,爸爸就会借题发挥,说出一些关于这些话题的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呢?也特别喜欢听,经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父子俩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充满欢笑的。所以谁说接受知识不能是快乐的呢?

通过爸爸的讲解,儿子经常会来考我,每当我不知道的时候,他就会非常有耐心的跟我讲解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觉得到,儿子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呢,他很喜欢跟爸爸一起讨论问题,喜欢让爸爸陪他一起做作业,这,算不算是迷上学习呢?(很可惜的是,我家爸爸平时比较忙,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可以陪他做作业。)

其实,我刚刚举的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一点,父母只要加进一些游戏的元素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力。那么除了这个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哪几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暑假儿子读了三本书,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坚持读完的呢?
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 定时定量的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假如设定一本书一个星期读完,那么每天都应该完成一定量的篇章,才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
如果有时候孩子做不到或者是忘记了,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和小孩之间是平等而又独立的,所以不能强制的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任务,因为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有位妈妈跟我说,她9岁的儿子钢琴已经考过六级了,但是儿子再也不想弹钢琴了。孩子的爸爸就威胁说,你弹不弹,不弹就揍你!儿子说,不弹就是不弹,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位爸爸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只会激怒孩子的厌烦情绪。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但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弹钢琴,而且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加的强烈。我们都是孩子的父母,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利用父母的权威去强制孩子执行,这样的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那我们怎么做呢?
我的做法是:每天在同样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儿子读第一本书的时候,还不能默读,是我陪着他朗读的,这样不认识的字,我就会在旁边告诉他。后来读到第三本书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默读了。这个时候,我也是陪着他读书,当然,我是看我自己的书。
形成习惯后,他就会很自然的拿起书本来看了。而且当他某天忘记了的时候,父母提醒他,他也不会有反抗情绪,因为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儿子读的是章节故事书,所以很容易就进入状态。
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习惯刚建立的时候,爸爸或妈妈一定要陪在旁边,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孩子都是有懒惰心理的,我们大人也同样有,所以起初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很喜欢这句话。
第二: 先吃苦,后享受。心理学上有句话,叫“推迟满足感”!
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心理学医生斯克特派克(M.scott peck)在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描述了一位30岁财务分析师请求他的帮助,原因是最近总是拖延工作。斯科特了解到,这位财务分析师每次去公司,按一天7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算的话,她在第一个小时内,总是把一些轻松而又琐碎的事情做完,接下来的六个小时里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斯科特建议她,每天在第一个小时内,先把麻烦的事情解决掉,然后接下来的六个小时就可以很轻松的处理手头上不是那么麻烦的事情了。

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所以这位财务分析师采纳了斯科特的建议,并严格执行,很快就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我跟儿子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先把计划要看的书,在一个小时之内看完,不要拖到下午或者是晚上,这样剩下的时间,就是愉快的自由时间,不会因为贪玩而忘记了要读的书。这样就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随着一点点的积累,儿子就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因为看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在故事中找到的满足感也让他在一天之中,心情都非常的美丽。

第三:有努力,就会有回报!
在很多的育儿书中,似乎奖励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原因是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有了奖励才去做某件事,没有就不去做。
我不能评判这件事的好坏,但是当我被儿子的努力所感动的时候,我就会很快的满足他的小心愿。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和儿子有个约定,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由儿子朗读录一个故事,可以是中文故事,也可以是英文故事,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儿子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同时进步。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已经坚持了半年之久,效果不错,不但收获了一些粉丝,最重要的是儿子的英文朗读以及中文朗读都非常的顺畅了。
有一天晚上,很晚了,我这个做妈妈的都有点疲惫,但是儿子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对录音马虎了事,同往常一样,认认真真的录完,声音也是很洪亮,一点都没有懈怠的意思。虽然他在揉着眼睛,可是录音的效果还不错,听不出疲惫之意。
当天晚上,在儿子睡着之后,我立刻在京东上下单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他,这是儿子说了很久的心愿,我一直拖着没买,就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那个周末,儿子很高兴。我跟儿子说,因为你对待学习的态度特别认真,妈妈很感动,所以妈妈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你!
我也希望他明白,有努力就会有回报。时间是有价值的,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静待时间的回报。
以上这三点是我从儿子读中文书所得到的启示,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足够的成就感,先实现小目标,再实现大目标。
End. 查看全部

暑假儿子读完了三本曹文轩的中篇小说,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完整的读完过一本小说,甚至绘本。以致我一度认为儿子认识的字不多,也一直在等待儿子的自主阅读,没想到他居然能完整的读完三本小说,速度是一个星期一本。
儿子今年7岁,在国外上了两年幼儿园,6岁的时候才回国。所以相对来说,中文书读的比较少,此次暑假能有这个突破,确实让我惊讶不已!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孩子的学习力可以激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都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那是相当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因为电子游戏有趣,而且随着一步步的升级,孩子从中可以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假设学习也和电子游戏一样有趣,能够从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那么孩子会不会也会迷上学习呢?


我家爸爸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有个特点,那就是不以完成作业为目的。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孩子的作业是组词,通常我的做法是,孩子只要能说出一个词语,那就算做完了,因为老师也就只要求组一个词语。而且我在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是保持安静的,只要孩子做对了,我也不会对孩子的作业加以评论。

但是我家爸爸的做法是,他会问孩子,除了这个词语,还可以组其他的词语吗?这就引发了孩子的思考,有时候孩子会说出一些非常搞笑的词语,爸爸呢?也会陪着孩子说一些搞笑的词语,最重要的是,爸爸会根据这个词语延伸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家孩子喜欢太空,火箭,科学之类的话题,爸爸就会借题发挥,说出一些关于这些话题的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呢?也特别喜欢听,经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父子俩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充满欢笑的。所以谁说接受知识不能是快乐的呢?

通过爸爸的讲解,儿子经常会来考我,每当我不知道的时候,他就会非常有耐心的跟我讲解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觉得到,儿子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呢,他很喜欢跟爸爸一起讨论问题,喜欢让爸爸陪他一起做作业,这,算不算是迷上学习呢?(很可惜的是,我家爸爸平时比较忙,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可以陪他做作业。)

其实,我刚刚举的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一点,父母只要加进一些游戏的元素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力。那么除了这个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哪几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暑假儿子读了三本书,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坚持读完的呢?
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 定时定量的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假如设定一本书一个星期读完,那么每天都应该完成一定量的篇章,才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
如果有时候孩子做不到或者是忘记了,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和小孩之间是平等而又独立的,所以不能强制的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任务,因为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有位妈妈跟我说,她9岁的儿子钢琴已经考过六级了,但是儿子再也不想弹钢琴了。孩子的爸爸就威胁说,你弹不弹,不弹就揍你!儿子说,不弹就是不弹,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位爸爸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只会激怒孩子的厌烦情绪。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但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弹钢琴,而且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加的强烈。我们都是孩子的父母,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利用父母的权威去强制孩子执行,这样的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那我们怎么做呢?
我的做法是:每天在同样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儿子读第一本书的时候,还不能默读,是我陪着他朗读的,这样不认识的字,我就会在旁边告诉他。后来读到第三本书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默读了。这个时候,我也是陪着他读书,当然,我是看我自己的书。
形成习惯后,他就会很自然的拿起书本来看了。而且当他某天忘记了的时候,父母提醒他,他也不会有反抗情绪,因为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儿子读的是章节故事书,所以很容易就进入状态。
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习惯刚建立的时候,爸爸或妈妈一定要陪在旁边,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孩子都是有懒惰心理的,我们大人也同样有,所以起初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很喜欢这句话。
第二: 先吃苦,后享受。心理学上有句话,叫“推迟满足感”!
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心理学医生斯克特派克(M.scott peck)在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描述了一位30岁财务分析师请求他的帮助,原因是最近总是拖延工作。斯科特了解到,这位财务分析师每次去公司,按一天7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算的话,她在第一个小时内,总是把一些轻松而又琐碎的事情做完,接下来的六个小时里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斯科特建议她,每天在第一个小时内,先把麻烦的事情解决掉,然后接下来的六个小时就可以很轻松的处理手头上不是那么麻烦的事情了。

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所以这位财务分析师采纳了斯科特的建议,并严格执行,很快就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我跟儿子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先把计划要看的书,在一个小时之内看完,不要拖到下午或者是晚上,这样剩下的时间,就是愉快的自由时间,不会因为贪玩而忘记了要读的书。这样就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随着一点点的积累,儿子就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因为看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在故事中找到的满足感也让他在一天之中,心情都非常的美丽。

第三:有努力,就会有回报!
在很多的育儿书中,似乎奖励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原因是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有了奖励才去做某件事,没有就不去做。
我不能评判这件事的好坏,但是当我被儿子的努力所感动的时候,我就会很快的满足他的小心愿。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和儿子有个约定,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由儿子朗读录一个故事,可以是中文故事,也可以是英文故事,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儿子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同时进步。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已经坚持了半年之久,效果不错,不但收获了一些粉丝,最重要的是儿子的英文朗读以及中文朗读都非常的顺畅了。
有一天晚上,很晚了,我这个做妈妈的都有点疲惫,但是儿子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对录音马虎了事,同往常一样,认认真真的录完,声音也是很洪亮,一点都没有懈怠的意思。虽然他在揉着眼睛,可是录音的效果还不错,听不出疲惫之意。
当天晚上,在儿子睡着之后,我立刻在京东上下单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他,这是儿子说了很久的心愿,我一直拖着没买,就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那个周末,儿子很高兴。我跟儿子说,因为你对待学习的态度特别认真,妈妈很感动,所以妈妈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你!
我也希望他明白,有努力就会有回报。时间是有价值的,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静待时间的回报。
以上这三点是我从儿子读中文书所得到的启示,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足够的成就感,先实现小目标,再实现大目标。
End.

孩子不吃蔬果怎么办?

家庭教育xiaoyu3571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1 次浏览 • 2018-11-02 09:59 • 来自相关话题

我家女儿现在12个月+,一直挑食,喜欢吃水果,但是不喜欢吃蔬菜。每次我要夹白菜给她吃时候,她奶奶就说:"她不吃白菜的。"孩子听得懂,于是就不吃白菜了。之前一直试着每餐都给她尝试白菜,她还是不吃,到嘴里咀嚼后就吐出来。有时候,我会打她:"你怎么可以这样?!"
后来,我想了想,应该这么做:
1.让她奶奶少用言语干预孩子的选择。孩子本来想吃的,她奶奶一句:"她不吃这个的。"于是,孩子便不吃了。我跟她奶奶说:"妈妈,你不要老是说伊伊不吃菜,你一说她就真的不吃了,不说的话就会多少吃点。"好在家婆配合,所以以后她吃菜都没说那话,而是鼓励孩子:"白菜是不是好吃啊?小妹妹真棒!"
2.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蔬菜。
孩子不吃白菜,那么其他菜是否也一样?家婆弄的菜,每次有不同的,我都会拿给她吃。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吃菜,而是挑食。她喜欢吃瓜类、豆类蔬菜,其他蔬菜都不太喜欢吃。既然知道她的偏好,那么就该想办法尽量让孩子喜欢上不太喜欢吃的蔬菜。
3.把蔬菜弄成蔬菜糊。
白菜鸡蛋汤,半个鸡蛋一些白菜一碗汤,放入搅拌机嚼碎,然后放奶瓶喂食辅食器里面喂她吃。一般情况她会吃半碗左右(半瓶)。





好用的辅食喂食器

今天看了《Dr.魏家庭教育宝典》第95课,里面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吃蔬果怎么办?看完了后,我对自己的做法又进行了反思:我太急着让孩子爱上蔬菜了,而且有时候没有耐性会打她。

[h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吃蔬果?《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里面》提到以下原因:[/h3]1.站在历史长河边看看,人类大部分时间是饿着肚子的,自然偏爱高热量食物,比如肉和糖。进入20世纪,食物产能大大增加,人吃得饱,才开始关心吃得好。蔬菜和水果虽然健康,但是热量较低,自然遭孩子嫌弃。
2.在远古时代,吃绿色植物容易中毒,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尝百草,最后试到一种含有剧毒的草药,无法医治,最终牺牲了生命。不轻易吃绿色植物,在远古时代可是自我保护啊。[h3]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让孩子吃蔬菜水果,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耐心。[/h3]动物通常需要10-15次来测试一种陌生食物是否安全,孩子也一样,需要多次尝试才愿意接受陌生的蔬菜和水果。很多家长缺乏耐心,往往3-5次就放弃了。当你要放弃时,记得默念: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
让孩子重复接触蔬菜和水果,他们暂时不吃也没关系,重复让他们在餐桌上看到就可以了。他们玩一玩,摸一摸,闻一闻。不吃就拿走,下一次再重复。有的孩子会接受得更快,而有的则慢些。
叨叨魏还提出两个参考方法:


1.做蔬菜水果沙拉。一方面是孩子可以参与进来,自己做得东西更愿意吃;另一方面,加上一些沙拉酱,有甜味,孩子更爱吃。不过沙拉酱热量高,不建议加太多。如果孩子爱喝酸奶,也可以把水果切块,做成水果酸奶。


2.给蔬菜和水果起名字。比如西兰花是小树,荷兰豆是藏在被子里的豆宝宝。吃饭时,和孩子开动脑筋,给蔬菜起名字,孩子心情愉快,更能调动胃口。[h3]此外,我觉得还有其他方法[/h3]1.榜样示范法

老师、家长以身作则,不偏食、不挑食,要带着孩子吃,吃饭时总要对每种食物表现出很香、很满意的神色。同时,幼儿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
2.控制点心与零食

许多孩子偏爱吃点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时间又吃不下去。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所以对点心和零食的给予要严加控制。
3.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
家长、老师合理安排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户外活动,以消耗其能量,促进其食欲。同时禁止孩子刚刚做完剧烈运动后进食,因为此时是没有食欲的,要让他们洗洗手,安静一会再吃饭。
4.及时预防治疗疾病
及时预防治疗幼儿的龋齿、寄生虫病及其他疾病。因为有病也可以改变嗜好,容易引起偏食。
[h3]不管什么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叨叨魏老师说的"耐心"。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候,多想办法引导;当你想发脾气时候,心里默念:"我生的,我生的,我生的。"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h3]愿所有的宝宝都能不挑食,健健康康的! 查看全部

我家女儿现在12个月+,一直挑食,喜欢吃水果,但是不喜欢吃蔬菜。每次我要夹白菜给她吃时候,她奶奶就说:"她不吃白菜的。"孩子听得懂,于是就不吃白菜了。之前一直试着每餐都给她尝试白菜,她还是不吃,到嘴里咀嚼后就吐出来。有时候,我会打她:"你怎么可以这样?!"

后来,我想了想,应该这么做:
1.让她奶奶少用言语干预孩子的选择。孩子本来想吃的,她奶奶一句:"她不吃这个的。"于是,孩子便不吃了。我跟她奶奶说:"妈妈,你不要老是说伊伊不吃菜,你一说她就真的不吃了,不说的话就会多少吃点。"好在家婆配合,所以以后她吃菜都没说那话,而是鼓励孩子:"白菜是不是好吃啊?小妹妹真棒!"
2.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蔬菜。
孩子不吃白菜,那么其他菜是否也一样?家婆弄的菜,每次有不同的,我都会拿给她吃。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吃菜,而是挑食。她喜欢吃瓜类、豆类蔬菜,其他蔬菜都不太喜欢吃。既然知道她的偏好,那么就该想办法尽量让孩子喜欢上不太喜欢吃的蔬菜。
3.把蔬菜弄成蔬菜糊。
白菜鸡蛋汤,半个鸡蛋一些白菜一碗汤,放入搅拌机嚼碎,然后放奶瓶喂食辅食器里面喂她吃。一般情况她会吃半碗左右(半瓶)。







好用的辅食喂食器

今天看了《Dr.魏家庭教育宝典》第95课,里面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吃蔬果怎么办?看完了后,我对自己的做法又进行了反思:我太急着让孩子爱上蔬菜了,而且有时候没有耐性会打她。

[h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吃蔬果?《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里面》提到以下原因:[/h3]

1.站在历史长河边看看,人类大部分时间是饿着肚子的,自然偏爱高热量食物,比如肉和糖。进入20世纪,食物产能大大增加,人吃得饱,才开始关心吃得好。蔬菜和水果虽然健康,但是热量较低,自然遭孩子嫌弃。
2.在远古时代,吃绿色植物容易中毒,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尝百草,最后试到一种含有剧毒的草药,无法医治,最终牺牲了生命。不轻易吃绿色植物,在远古时代可是自我保护啊。

[h3]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让孩子吃蔬菜水果,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耐心。[/h3]动物通常需要10-15次来测试一种陌生食物是否安全,孩子也一样,需要多次尝试才愿意接受陌生的蔬菜和水果。很多家长缺乏耐心,往往3-5次就放弃了。当你要放弃时,记得默念: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
让孩子重复接触蔬菜和水果,他们暂时不吃也没关系,重复让他们在餐桌上看到就可以了。他们玩一玩,摸一摸,闻一闻。不吃就拿走,下一次再重复。有的孩子会接受得更快,而有的则慢些。
叨叨魏还提出两个参考方法:


1.做蔬菜水果沙拉。一方面是孩子可以参与进来,自己做得东西更愿意吃;另一方面,加上一些沙拉酱,有甜味,孩子更爱吃。不过沙拉酱热量高,不建议加太多。如果孩子爱喝酸奶,也可以把水果切块,做成水果酸奶。


2.给蔬菜和水果起名字。比如西兰花是小树,荷兰豆是藏在被子里的豆宝宝。吃饭时,和孩子开动脑筋,给蔬菜起名字,孩子心情愉快,更能调动胃口。

[h3]此外,我觉得还有其他方法[/h3]1.榜样示范法

老师、家长以身作则,不偏食、不挑食,要带着孩子吃,吃饭时总要对每种食物表现出很香、很满意的神色。同时,幼儿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
2.控制点心与零食

许多孩子偏爱吃点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时间又吃不下去。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所以对点心和零食的给予要严加控制。
3.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
家长、老师合理安排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户外活动,以消耗其能量,促进其食欲。同时禁止孩子刚刚做完剧烈运动后进食,因为此时是没有食欲的,要让他们洗洗手,安静一会再吃饭。
4.及时预防治疗疾病
及时预防治疗幼儿的龋齿、寄生虫病及其他疾病。因为有病也可以改变嗜好,容易引起偏食。
[h3]不管什么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叨叨魏老师说的"耐心"。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候,多想办法引导;当你想发脾气时候,心里默念:"我生的,我生的,我生的。"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h3]愿所有的宝宝都能不挑食,健健康康的!

农夫推荐:未来30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亲子教育邹晟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05 次浏览 • 2018-10-21 09:10 • 来自相关话题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美国1956年教育法案
 一、推荐语 
还记得初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写过的一篇作文叫《五年后的自己》,文章幻想了自己五年之后,在一个大型的科技公司当科学家,畅想了自己对未来科技的想法,诸如利用地震能量发电、载人飞行的跑鞋…… 
 因为想象力足够丰富,当时还作为范文在班上念。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很可笑。
 为啥? 
五年后的我,正值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找工作的专业,工资高的专业,跟初二时的幻想没有丝毫的关系。 
大学毕业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一家企业,每天做着机械的工作,实现了年入十万,在大城市安家立业。
 对比初二那一年,我现在的生活还是很美好。 
也许下一步就是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而未来,我们的孩子们呢?是不是也能够重复着我们的道路:
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答案是不可能。
 他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70、80、90后乃至00后的世界。
 现在的大数据、3D、VR、人工智能等,这些我们已经看得到摸得着的新技术,已经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而且速度快到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想象一下。
十年前你能想到现在支付宝、微信付款几乎让钱包消失,间接的也消灭了小偷。 
二十年前,人们还在想网络能干吗,现在却在想没有网络能干吗?
 三十年前,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现在却在想要不要少吃点减肥 …… 
这一切,当年的我们都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在30年后,孩子们将面临的世界,以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将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当下我们没有做好让孩子应对未来的教育引导工作。
 那么,未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还能跟我们一样: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今天推荐一篇文章:《未来30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文章里面提到的必须具备几种能力,或许能够缓解现在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焦虑。 
 二、精彩语句
 1.今天的小学生真正在人生的顶峰、最需要小学所教的能力,是什么时候?其实不是高考的时候,而是35岁的时候,这一辈子他在职业最顶峰的时候,最需要运用到一些从小到大学习的人际技能。所以今天所讲的人才,是要适应他35岁也就是2040年的社会,而不是适应16、18岁高考时候的人才。  
 2.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的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3.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4.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你们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呢?如果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那就是4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5.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6.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  
 7.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 
  8.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9.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10. 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本文由“农夫侃球推荐”发布,2018年8月17日 查看全部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美国1956年教育法案
 一、推荐语 
还记得初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写过的一篇作文叫《五年后的自己》,文章幻想了自己五年之后,在一个大型的科技公司当科学家,畅想了自己对未来科技的想法,诸如利用地震能量发电、载人飞行的跑鞋…… 
 因为想象力足够丰富,当时还作为范文在班上念。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很可笑。
 为啥? 
五年后的我,正值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找工作的专业,工资高的专业,跟初二时的幻想没有丝毫的关系。 
大学毕业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一家企业,每天做着机械的工作,实现了年入十万,在大城市安家立业。
 对比初二那一年,我现在的生活还是很美好。 
也许下一步就是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而未来,我们的孩子们呢?是不是也能够重复着我们的道路:

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答案是不可能。
 他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70、80、90后乃至00后的世界。
 现在的大数据、3D、VR、人工智能等,这些我们已经看得到摸得着的新技术,已经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而且速度快到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想象一下。
十年前你能想到现在支付宝、微信付款几乎让钱包消失,间接的也消灭了小偷。 
二十年前,人们还在想网络能干吗,现在却在想没有网络能干吗?
 三十年前,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现在却在想要不要少吃点减肥 …… 
这一切,当年的我们都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在30年后,孩子们将面临的世界,以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将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当下我们没有做好让孩子应对未来的教育引导工作。
 那么,未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还能跟我们一样: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今天推荐一篇文章:《未来30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文章里面提到的必须具备几种能力,或许能够缓解现在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焦虑。 
 二、精彩语句
 1.今天的小学生真正在人生的顶峰、最需要小学所教的能力,是什么时候?其实不是高考的时候,而是35岁的时候,这一辈子他在职业最顶峰的时候,最需要运用到一些从小到大学习的人际技能。所以今天所讲的人才,是要适应他35岁也就是2040年的社会,而不是适应16、18岁高考时候的人才。  
 2.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的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3.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4.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你们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呢?如果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那就是4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5.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6.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  
 7.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 
  8.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9.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10. 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本文由“农夫侃球推荐”发布,2018年8月17日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

亲子教育qzyw秋风扫落叶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64 次浏览 • 2018-11-16 10:05 • 来自相关话题

暑假儿子读完了三本曹文轩的中篇小说,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完整的读完过一本小说,甚至绘本。以致我一度认为儿子认识的字不多,也一直在等待儿子的自主阅读,没想到他居然能完整的读完三本小说,速度是一个星期一本。
儿子今年7岁,在国外上了两年幼儿园,6岁的时候才回国。所以相对来说,中文书读的比较少,此次暑假能有这个突破,确实让我惊讶不已!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孩子的学习力可以激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都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那是相当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因为电子游戏有趣,而且随着一步步的升级,孩子从中可以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假设学习也和电子游戏一样有趣,能够从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那么孩子会不会也会迷上学习呢?

我家爸爸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有个特点,那就是不以完成作业为目的。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孩子的作业是组词,通常我的做法是,孩子只要能说出一个词语,那就算做完了,因为老师也就只要求组一个词语。而且我在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是保持安静的,只要孩子做对了,我也不会对孩子的作业加以评论。

但是我家爸爸的做法是,他会问孩子,除了这个词语,还可以组其他的词语吗?这就引发了孩子的思考,有时候孩子会说出一些非常搞笑的词语,爸爸呢?也会陪着孩子说一些搞笑的词语,最重要的是,爸爸会根据这个词语延伸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家孩子喜欢太空,火箭,科学之类的话题,爸爸就会借题发挥,说出一些关于这些话题的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呢?也特别喜欢听,经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父子俩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充满欢笑的。所以谁说接受知识不能是快乐的呢?

通过爸爸的讲解,儿子经常会来考我,每当我不知道的时候,他就会非常有耐心的跟我讲解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觉得到,儿子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呢,他很喜欢跟爸爸一起讨论问题,喜欢让爸爸陪他一起做作业,这,算不算是迷上学习呢?(很可惜的是,我家爸爸平时比较忙,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可以陪他做作业。)

其实,我刚刚举的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一点,父母只要加进一些游戏的元素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力。那么除了这个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哪几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暑假儿子读了三本书,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坚持读完的呢?
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 定时定量的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假如设定一本书一个星期读完,那么每天都应该完成一定量的篇章,才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
如果有时候孩子做不到或者是忘记了,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和小孩之间是平等而又独立的,所以不能强制的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任务,因为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有位妈妈跟我说,她9岁的儿子钢琴已经考过六级了,但是儿子再也不想弹钢琴了。孩子的爸爸就威胁说,你弹不弹,不弹就揍你!儿子说,不弹就是不弹,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位爸爸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只会激怒孩子的厌烦情绪。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但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弹钢琴,而且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加的强烈。我们都是孩子的父母,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利用父母的权威去强制孩子执行,这样的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那我们怎么做呢?
我的做法是:每天在同样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儿子读第一本书的时候,还不能默读,是我陪着他朗读的,这样不认识的字,我就会在旁边告诉他。后来读到第三本书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默读了。这个时候,我也是陪着他读书,当然,我是看我自己的书。
形成习惯后,他就会很自然的拿起书本来看了。而且当他某天忘记了的时候,父母提醒他,他也不会有反抗情绪,因为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儿子读的是章节故事书,所以很容易就进入状态。
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习惯刚建立的时候,爸爸或妈妈一定要陪在旁边,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孩子都是有懒惰心理的,我们大人也同样有,所以起初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很喜欢这句话。
第二: 先吃苦,后享受。心理学上有句话,叫“推迟满足感”!
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心理学医生斯克特派克(M.scott peck)在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描述了一位30岁财务分析师请求他的帮助,原因是最近总是拖延工作。斯科特了解到,这位财务分析师每次去公司,按一天7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算的话,她在第一个小时内,总是把一些轻松而又琐碎的事情做完,接下来的六个小时里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斯科特建议她,每天在第一个小时内,先把麻烦的事情解决掉,然后接下来的六个小时就可以很轻松的处理手头上不是那么麻烦的事情了。

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所以这位财务分析师采纳了斯科特的建议,并严格执行,很快就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我跟儿子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先把计划要看的书,在一个小时之内看完,不要拖到下午或者是晚上,这样剩下的时间,就是愉快的自由时间,不会因为贪玩而忘记了要读的书。这样就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随着一点点的积累,儿子就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因为看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在故事中找到的满足感也让他在一天之中,心情都非常的美丽。

第三:有努力,就会有回报!
在很多的育儿书中,似乎奖励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原因是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有了奖励才去做某件事,没有就不去做。
我不能评判这件事的好坏,但是当我被儿子的努力所感动的时候,我就会很快的满足他的小心愿。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和儿子有个约定,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由儿子朗读录一个故事,可以是中文故事,也可以是英文故事,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儿子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同时进步。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已经坚持了半年之久,效果不错,不但收获了一些粉丝,最重要的是儿子的英文朗读以及中文朗读都非常的顺畅了。
有一天晚上,很晚了,我这个做妈妈的都有点疲惫,但是儿子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对录音马虎了事,同往常一样,认认真真的录完,声音也是很洪亮,一点都没有懈怠的意思。虽然他在揉着眼睛,可是录音的效果还不错,听不出疲惫之意。
当天晚上,在儿子睡着之后,我立刻在京东上下单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他,这是儿子说了很久的心愿,我一直拖着没买,就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那个周末,儿子很高兴。我跟儿子说,因为你对待学习的态度特别认真,妈妈很感动,所以妈妈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你!
我也希望他明白,有努力就会有回报。时间是有价值的,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静待时间的回报。
以上这三点是我从儿子读中文书所得到的启示,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足够的成就感,先实现小目标,再实现大目标。
End. 查看全部

暑假儿子读完了三本曹文轩的中篇小说,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完整的读完过一本小说,甚至绘本。以致我一度认为儿子认识的字不多,也一直在等待儿子的自主阅读,没想到他居然能完整的读完三本小说,速度是一个星期一本。
儿子今年7岁,在国外上了两年幼儿园,6岁的时候才回国。所以相对来说,中文书读的比较少,此次暑假能有这个突破,确实让我惊讶不已!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孩子的学习力可以激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都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那是相当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因为电子游戏有趣,而且随着一步步的升级,孩子从中可以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假设学习也和电子游戏一样有趣,能够从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那么孩子会不会也会迷上学习呢?


我家爸爸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有个特点,那就是不以完成作业为目的。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孩子的作业是组词,通常我的做法是,孩子只要能说出一个词语,那就算做完了,因为老师也就只要求组一个词语。而且我在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是保持安静的,只要孩子做对了,我也不会对孩子的作业加以评论。

但是我家爸爸的做法是,他会问孩子,除了这个词语,还可以组其他的词语吗?这就引发了孩子的思考,有时候孩子会说出一些非常搞笑的词语,爸爸呢?也会陪着孩子说一些搞笑的词语,最重要的是,爸爸会根据这个词语延伸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我家孩子喜欢太空,火箭,科学之类的话题,爸爸就会借题发挥,说出一些关于这些话题的故事给孩子听,孩子呢?也特别喜欢听,经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父子俩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充满欢笑的。所以谁说接受知识不能是快乐的呢?

通过爸爸的讲解,儿子经常会来考我,每当我不知道的时候,他就会非常有耐心的跟我讲解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觉得到,儿子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呢,他很喜欢跟爸爸一起讨论问题,喜欢让爸爸陪他一起做作业,这,算不算是迷上学习呢?(很可惜的是,我家爸爸平时比较忙,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可以陪他做作业。)

其实,我刚刚举的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一点,父母只要加进一些游戏的元素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力。那么除了这个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哪几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
暑假儿子读了三本书,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坚持读完的呢?
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 定时定量的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假如设定一本书一个星期读完,那么每天都应该完成一定量的篇章,才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
如果有时候孩子做不到或者是忘记了,那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和小孩之间是平等而又独立的,所以不能强制的要求孩子必须完成任务,因为这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有位妈妈跟我说,她9岁的儿子钢琴已经考过六级了,但是儿子再也不想弹钢琴了。孩子的爸爸就威胁说,你弹不弹,不弹就揍你!儿子说,不弹就是不弹,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位爸爸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只会激怒孩子的厌烦情绪。这样做的后果是,不但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弹钢琴,而且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加的强烈。我们都是孩子的父母,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利用父母的权威去强制孩子执行,这样的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那我们怎么做呢?
我的做法是:每天在同样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儿子读第一本书的时候,还不能默读,是我陪着他朗读的,这样不认识的字,我就会在旁边告诉他。后来读到第三本书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默读了。这个时候,我也是陪着他读书,当然,我是看我自己的书。
形成习惯后,他就会很自然的拿起书本来看了。而且当他某天忘记了的时候,父母提醒他,他也不会有反抗情绪,因为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儿子读的是章节故事书,所以很容易就进入状态。
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习惯刚建立的时候,爸爸或妈妈一定要陪在旁边,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孩子都是有懒惰心理的,我们大人也同样有,所以起初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很喜欢这句话。
第二: 先吃苦,后享受。心理学上有句话,叫“推迟满足感”!
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心理学医生斯克特派克(M.scott peck)在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描述了一位30岁财务分析师请求他的帮助,原因是最近总是拖延工作。斯科特了解到,这位财务分析师每次去公司,按一天7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算的话,她在第一个小时内,总是把一些轻松而又琐碎的事情做完,接下来的六个小时里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斯科特建议她,每天在第一个小时内,先把麻烦的事情解决掉,然后接下来的六个小时就可以很轻松的处理手头上不是那么麻烦的事情了。

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所以这位财务分析师采纳了斯科特的建议,并严格执行,很快就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我跟儿子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先把计划要看的书,在一个小时之内看完,不要拖到下午或者是晚上,这样剩下的时间,就是愉快的自由时间,不会因为贪玩而忘记了要读的书。这样就能保证小目标的实现。随着一点点的积累,儿子就会越来越有成就感,因为看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在故事中找到的满足感也让他在一天之中,心情都非常的美丽。

第三:有努力,就会有回报!
在很多的育儿书中,似乎奖励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原因是担心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有了奖励才去做某件事,没有就不去做。
我不能评判这件事的好坏,但是当我被儿子的努力所感动的时候,我就会很快的满足他的小心愿。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和儿子有个约定,那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由儿子朗读录一个故事,可以是中文故事,也可以是英文故事,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儿子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同时进步。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已经坚持了半年之久,效果不错,不但收获了一些粉丝,最重要的是儿子的英文朗读以及中文朗读都非常的顺畅了。
有一天晚上,很晚了,我这个做妈妈的都有点疲惫,但是儿子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对录音马虎了事,同往常一样,认认真真的录完,声音也是很洪亮,一点都没有懈怠的意思。虽然他在揉着眼睛,可是录音的效果还不错,听不出疲惫之意。
当天晚上,在儿子睡着之后,我立刻在京东上下单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他,这是儿子说了很久的心愿,我一直拖着没买,就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那个周末,儿子很高兴。我跟儿子说,因为你对待学习的态度特别认真,妈妈很感动,所以妈妈买了一部平衡车给你!
我也希望他明白,有努力就会有回报。时间是有价值的,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静待时间的回报。
以上这三点是我从儿子读中文书所得到的启示,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呢?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足够的成就感,先实现小目标,再实现大目标。
End.

孩子不吃蔬果怎么办?

家庭教育xiaoyu3571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81 次浏览 • 2018-11-02 09:59 • 来自相关话题

我家女儿现在12个月+,一直挑食,喜欢吃水果,但是不喜欢吃蔬菜。每次我要夹白菜给她吃时候,她奶奶就说:"她不吃白菜的。"孩子听得懂,于是就不吃白菜了。之前一直试着每餐都给她尝试白菜,她还是不吃,到嘴里咀嚼后就吐出来。有时候,我会打她:"你怎么可以这样?!"
后来,我想了想,应该这么做:
1.让她奶奶少用言语干预孩子的选择。孩子本来想吃的,她奶奶一句:"她不吃这个的。"于是,孩子便不吃了。我跟她奶奶说:"妈妈,你不要老是说伊伊不吃菜,你一说她就真的不吃了,不说的话就会多少吃点。"好在家婆配合,所以以后她吃菜都没说那话,而是鼓励孩子:"白菜是不是好吃啊?小妹妹真棒!"
2.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蔬菜。
孩子不吃白菜,那么其他菜是否也一样?家婆弄的菜,每次有不同的,我都会拿给她吃。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吃菜,而是挑食。她喜欢吃瓜类、豆类蔬菜,其他蔬菜都不太喜欢吃。既然知道她的偏好,那么就该想办法尽量让孩子喜欢上不太喜欢吃的蔬菜。
3.把蔬菜弄成蔬菜糊。
白菜鸡蛋汤,半个鸡蛋一些白菜一碗汤,放入搅拌机嚼碎,然后放奶瓶喂食辅食器里面喂她吃。一般情况她会吃半碗左右(半瓶)。





好用的辅食喂食器

今天看了《Dr.魏家庭教育宝典》第95课,里面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吃蔬果怎么办?看完了后,我对自己的做法又进行了反思:我太急着让孩子爱上蔬菜了,而且有时候没有耐性会打她。

[h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吃蔬果?《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里面》提到以下原因:[/h3]1.站在历史长河边看看,人类大部分时间是饿着肚子的,自然偏爱高热量食物,比如肉和糖。进入20世纪,食物产能大大增加,人吃得饱,才开始关心吃得好。蔬菜和水果虽然健康,但是热量较低,自然遭孩子嫌弃。
2.在远古时代,吃绿色植物容易中毒,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尝百草,最后试到一种含有剧毒的草药,无法医治,最终牺牲了生命。不轻易吃绿色植物,在远古时代可是自我保护啊。[h3]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让孩子吃蔬菜水果,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耐心。[/h3]动物通常需要10-15次来测试一种陌生食物是否安全,孩子也一样,需要多次尝试才愿意接受陌生的蔬菜和水果。很多家长缺乏耐心,往往3-5次就放弃了。当你要放弃时,记得默念: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
让孩子重复接触蔬菜和水果,他们暂时不吃也没关系,重复让他们在餐桌上看到就可以了。他们玩一玩,摸一摸,闻一闻。不吃就拿走,下一次再重复。有的孩子会接受得更快,而有的则慢些。
叨叨魏还提出两个参考方法:


1.做蔬菜水果沙拉。一方面是孩子可以参与进来,自己做得东西更愿意吃;另一方面,加上一些沙拉酱,有甜味,孩子更爱吃。不过沙拉酱热量高,不建议加太多。如果孩子爱喝酸奶,也可以把水果切块,做成水果酸奶。


2.给蔬菜和水果起名字。比如西兰花是小树,荷兰豆是藏在被子里的豆宝宝。吃饭时,和孩子开动脑筋,给蔬菜起名字,孩子心情愉快,更能调动胃口。[h3]此外,我觉得还有其他方法[/h3]1.榜样示范法

老师、家长以身作则,不偏食、不挑食,要带着孩子吃,吃饭时总要对每种食物表现出很香、很满意的神色。同时,幼儿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
2.控制点心与零食

许多孩子偏爱吃点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时间又吃不下去。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所以对点心和零食的给予要严加控制。
3.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
家长、老师合理安排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户外活动,以消耗其能量,促进其食欲。同时禁止孩子刚刚做完剧烈运动后进食,因为此时是没有食欲的,要让他们洗洗手,安静一会再吃饭。
4.及时预防治疗疾病
及时预防治疗幼儿的龋齿、寄生虫病及其他疾病。因为有病也可以改变嗜好,容易引起偏食。
[h3]不管什么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叨叨魏老师说的"耐心"。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候,多想办法引导;当你想发脾气时候,心里默念:"我生的,我生的,我生的。"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h3]愿所有的宝宝都能不挑食,健健康康的! 查看全部

我家女儿现在12个月+,一直挑食,喜欢吃水果,但是不喜欢吃蔬菜。每次我要夹白菜给她吃时候,她奶奶就说:"她不吃白菜的。"孩子听得懂,于是就不吃白菜了。之前一直试着每餐都给她尝试白菜,她还是不吃,到嘴里咀嚼后就吐出来。有时候,我会打她:"你怎么可以这样?!"

后来,我想了想,应该这么做:
1.让她奶奶少用言语干预孩子的选择。孩子本来想吃的,她奶奶一句:"她不吃这个的。"于是,孩子便不吃了。我跟她奶奶说:"妈妈,你不要老是说伊伊不吃菜,你一说她就真的不吃了,不说的话就会多少吃点。"好在家婆配合,所以以后她吃菜都没说那话,而是鼓励孩子:"白菜是不是好吃啊?小妹妹真棒!"
2.让孩子尝试不同的蔬菜。
孩子不吃白菜,那么其他菜是否也一样?家婆弄的菜,每次有不同的,我都会拿给她吃。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吃菜,而是挑食。她喜欢吃瓜类、豆类蔬菜,其他蔬菜都不太喜欢吃。既然知道她的偏好,那么就该想办法尽量让孩子喜欢上不太喜欢吃的蔬菜。
3.把蔬菜弄成蔬菜糊。
白菜鸡蛋汤,半个鸡蛋一些白菜一碗汤,放入搅拌机嚼碎,然后放奶瓶喂食辅食器里面喂她吃。一般情况她会吃半碗左右(半瓶)。







好用的辅食喂食器

今天看了《Dr.魏家庭教育宝典》第95课,里面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吃蔬果怎么办?看完了后,我对自己的做法又进行了反思:我太急着让孩子爱上蔬菜了,而且有时候没有耐性会打她。

[h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吃蔬果?《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里面》提到以下原因:[/h3]

1.站在历史长河边看看,人类大部分时间是饿着肚子的,自然偏爱高热量食物,比如肉和糖。进入20世纪,食物产能大大增加,人吃得饱,才开始关心吃得好。蔬菜和水果虽然健康,但是热量较低,自然遭孩子嫌弃。
2.在远古时代,吃绿色植物容易中毒,中国神话中的神农氏尝百草,最后试到一种含有剧毒的草药,无法医治,最终牺牲了生命。不轻易吃绿色植物,在远古时代可是自我保护啊。

[h3]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让孩子吃蔬菜水果,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耐心。[/h3]动物通常需要10-15次来测试一种陌生食物是否安全,孩子也一样,需要多次尝试才愿意接受陌生的蔬菜和水果。很多家长缺乏耐心,往往3-5次就放弃了。当你要放弃时,记得默念: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
让孩子重复接触蔬菜和水果,他们暂时不吃也没关系,重复让他们在餐桌上看到就可以了。他们玩一玩,摸一摸,闻一闻。不吃就拿走,下一次再重复。有的孩子会接受得更快,而有的则慢些。
叨叨魏还提出两个参考方法:


1.做蔬菜水果沙拉。一方面是孩子可以参与进来,自己做得东西更愿意吃;另一方面,加上一些沙拉酱,有甜味,孩子更爱吃。不过沙拉酱热量高,不建议加太多。如果孩子爱喝酸奶,也可以把水果切块,做成水果酸奶。


2.给蔬菜和水果起名字。比如西兰花是小树,荷兰豆是藏在被子里的豆宝宝。吃饭时,和孩子开动脑筋,给蔬菜起名字,孩子心情愉快,更能调动胃口。

[h3]此外,我觉得还有其他方法[/h3]1.榜样示范法

老师、家长以身作则,不偏食、不挑食,要带着孩子吃,吃饭时总要对每种食物表现出很香、很满意的神色。同时,幼儿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
2.控制点心与零食

许多孩子偏爱吃点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时间又吃不下去。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所以对点心和零食的给予要严加控制。
3.安排丰富的户外活动
家长、老师合理安排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等户外活动,以消耗其能量,促进其食欲。同时禁止孩子刚刚做完剧烈运动后进食,因为此时是没有食欲的,要让他们洗洗手,安静一会再吃饭。
4.及时预防治疗疾病
及时预防治疗幼儿的龋齿、寄生虫病及其他疾病。因为有病也可以改变嗜好,容易引起偏食。
[h3]不管什么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叨叨魏老师说的"耐心"。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候,多想办法引导;当你想发脾气时候,心里默念:"我生的,我生的,我生的。"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h3]愿所有的宝宝都能不挑食,健健康康的!

农夫推荐:未来30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亲子教育邹晟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05 次浏览 • 2018-10-21 09:10 • 来自相关话题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美国1956年教育法案
 一、推荐语 
还记得初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写过的一篇作文叫《五年后的自己》,文章幻想了自己五年之后,在一个大型的科技公司当科学家,畅想了自己对未来科技的想法,诸如利用地震能量发电、载人飞行的跑鞋…… 
 因为想象力足够丰富,当时还作为范文在班上念。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很可笑。
 为啥? 
五年后的我,正值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找工作的专业,工资高的专业,跟初二时的幻想没有丝毫的关系。 
大学毕业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一家企业,每天做着机械的工作,实现了年入十万,在大城市安家立业。
 对比初二那一年,我现在的生活还是很美好。 
也许下一步就是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而未来,我们的孩子们呢?是不是也能够重复着我们的道路:
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答案是不可能。
 他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70、80、90后乃至00后的世界。
 现在的大数据、3D、VR、人工智能等,这些我们已经看得到摸得着的新技术,已经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而且速度快到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想象一下。
十年前你能想到现在支付宝、微信付款几乎让钱包消失,间接的也消灭了小偷。 
二十年前,人们还在想网络能干吗,现在却在想没有网络能干吗?
 三十年前,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现在却在想要不要少吃点减肥 …… 
这一切,当年的我们都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在30年后,孩子们将面临的世界,以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将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当下我们没有做好让孩子应对未来的教育引导工作。
 那么,未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还能跟我们一样: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今天推荐一篇文章:《未来30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文章里面提到的必须具备几种能力,或许能够缓解现在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焦虑。 
 二、精彩语句
 1.今天的小学生真正在人生的顶峰、最需要小学所教的能力,是什么时候?其实不是高考的时候,而是35岁的时候,这一辈子他在职业最顶峰的时候,最需要运用到一些从小到大学习的人际技能。所以今天所讲的人才,是要适应他35岁也就是2040年的社会,而不是适应16、18岁高考时候的人才。  
 2.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的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3.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4.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你们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呢?如果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那就是4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5.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6.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  
 7.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 
  8.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9.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10. 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本文由“农夫侃球推荐”发布,2018年8月17日 查看全部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美国1956年教育法案
 一、推荐语 
还记得初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写过的一篇作文叫《五年后的自己》,文章幻想了自己五年之后,在一个大型的科技公司当科学家,畅想了自己对未来科技的想法,诸如利用地震能量发电、载人飞行的跑鞋…… 
 因为想象力足够丰富,当时还作为范文在班上念。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很可笑。
 为啥? 
五年后的我,正值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找工作的专业,工资高的专业,跟初二时的幻想没有丝毫的关系。 
大学毕业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一家企业,每天做着机械的工作,实现了年入十万,在大城市安家立业。
 对比初二那一年,我现在的生活还是很美好。 
也许下一步就是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而未来,我们的孩子们呢?是不是也能够重复着我们的道路:

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答案是不可能。
 他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70、80、90后乃至00后的世界。
 现在的大数据、3D、VR、人工智能等,这些我们已经看得到摸得着的新技术,已经在改变着这个世界。 
 而且速度快到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想象一下。
十年前你能想到现在支付宝、微信付款几乎让钱包消失,间接的也消灭了小偷。 
二十年前,人们还在想网络能干吗,现在却在想没有网络能干吗?
 三十年前,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现在却在想要不要少吃点减肥 …… 
这一切,当年的我们都是无法想象的。
 那么,在30年后,孩子们将面临的世界,以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将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当下我们没有做好让孩子应对未来的教育引导工作。
 那么,未来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还能跟我们一样: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选择一个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努力奋斗,最后年入十万,安家立业? 
今天推荐一篇文章:《未来30年,孩子们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文章里面提到的必须具备几种能力,或许能够缓解现在家长关于孩子教育的焦虑。 
 二、精彩语句
 1.今天的小学生真正在人生的顶峰、最需要小学所教的能力,是什么时候?其实不是高考的时候,而是35岁的时候,这一辈子他在职业最顶峰的时候,最需要运用到一些从小到大学习的人际技能。所以今天所讲的人才,是要适应他35岁也就是2040年的社会,而不是适应16、18岁高考时候的人才。  
 2.在过去20年间,在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的被电脑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所有做这些工作的人都有可能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五年、十年之后,这个职位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没有别的技能,会非常尴尬。  
 3.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推进的时候,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基本逐渐就会被电脑所替代,越来越贬值,而那些只有人能做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做起来。计算可以被电脑完成,但是创意不能。  
 4.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7年,世界五百强是40年,而世界一千强是30年,而你们的职业生涯有多长呢?如果25岁参加工作,65岁退休,那就是40年。这意味着如果你一毕业就创业,一创业就创成了世界五百强,那么在你退休的那一年,公司正好倒了。
 5.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其实不仅公司命短,行业的命运也如此。一辈子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教他在大学期间,做好一个专业,你觉得是不是有可能是对他的诅咒和害他呢。   
6.当世界五百强都只有40年寿命的时候,你就会更明白,未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换工作,他这一辈子一定会至少换五到七份工作,而且换两到三个行业。  
 7.在我看来未来你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 
  8.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未来信息透明,不可能人人成功的世界,你一定要帮你的孩子拿到这个能力。  
 9.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10. 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本文由“农夫侃球推荐”发布,201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