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发布

新媒体管家发布

如果,国庆7天陪伴孩子不足12小时,将被取消爸爸称号,你同意吗?

亲子教育sinermiss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87 次浏览 • 2018-11-22 17:59 • 来自相关话题

//01


国庆假期回补了最新一季的《奇葩说》,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不正经的辩论节目”终于触及了当前的热门话题——“隐形爸爸”。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引发热议的辩题:










每周拿出12个小时陪伴孩子,是什么样的概念? 

一次部门聚会KTV的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开会的时间是3个半小时;一顿商务饭局的平均时间是2小时。

一周共有168小时,每周12小时的陪伴摊算下来,每天仅是1.7个小时。

然而,就是这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陪伴时间,却变成了爸爸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现实上看,现代生活的压力很大,生活成本很高。各种人需要爸爸们“陪”:客户、领导者、同事,但忘了陪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丧偶式”育儿——这个词是入木三分地解释了“隐形爸爸”的家庭关系,触动了许多妈妈们的神经,并引发了一场吐槽热潮: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制造一个特别的父亲节,一位四年级班主任策划了一场“爸爸家长会”。
 
结果是一个超过50名学生的班级,只有三分之一的父亲在场。
 
在后来的提问中,人们发现,在这三分之一的父亲中,仍然有一半以上的父亲不知道孩子们在哪个班级,教室在哪儿,甚至还有跑到孩子以前教室的。
 
在那天的教室里,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爸爸来的孩子们非常高兴,即使他们通常与爸爸的关系不好,甚至常挨揍的孩子也带着一分骄傲的神色;

那些爸爸没来的孩子,虽然来了他们最喜欢的妈妈或爷爷奶奶,但稚嫩的脸庞上仍难掩失望。

在班级家长群中,没赶来的爸爸们在群里“道歉”:要么太忙,要么离开家,要么在外地赶不过来。
 
还有一些爸爸在群里咆哮:“你就好好教我家孩子读书写字就好,搞这些有的没的?谁不要上班?我要是有那么多时间围着孩子转,还把他送去学校干什么?你这样一搞,小孩子多伤心?”还有爸爸在群里说:“在我家我负责赚钱,孩子都是妈妈在管,有什么事你找他妈妈,我不懂教育。”

老师想利用这个精心策划的活动,让父亲走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可最后发现,在许多父亲的眼里工作赚钱才是更重要的。
 
事后,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样写: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没有看到你家孩子趴在阳台上对着楼下翘首以待的样子;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对着爷爷奶奶妈妈问出那句“我爸呢”时脸上的落寞;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之前在给你们做父亲节礼物时认真而又开心的表情;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也不知道有个孩子抱着装的满满的存钱罐想要“买”爸爸一天时间。

陪伴,是父母和孩子共享彼此人生的唯一方式,也是彼此成长的最好方式。


//02

有一个小测试,可以判别你是否属于“隐形爸爸”:

  “隐形爸爸”测试基础版  
1.你家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是多少?

 
2.你家孩子衣服、裤子尺码是多少?
 
3.你家孩子最喜欢的蔬菜和最讨厌的蔬菜是什么?
 
4.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哪一个?
 
5.平常的口头禅是什么?

  “隐形爸爸”测试进阶版  
1.孩子班主任老师的全名叫什么?

 
2.孩子三个最好的朋友名字叫什么?
 
3.最近报的兴趣班是哪个?
 
4.他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是什么?

如果你无法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或者大多数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你已是“隐形爸爸”中的一员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童年缺乏父母陪伴,会对孩子的情感观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例如,父母的缺席将导致孩子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当孩子是成年人时,这种影响会让ta不敢自信大胆地表达爱,造成ta只能通过讨好的方式去获得爱,在原本应平等的关系中,处于卑微乞求的位置。
 
在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中显示:
根据对2000户家庭的调查,在工作日期间,中国父母平均每天花在亲子陪伴上的时间为3.7个小时,周末能达到9.3个小时,分别占个人可支配时间的63%和72%。

但这指的是爸妈两个人加起来的陪伴时间。
 
事实上,55.8%的家庭中,日常是妈妈每天在陪伴孩子。爸爸在工作日平均陪伴2.9小时,周末7.7小时,远低于妈妈的4.6小时和10.9小时,甚至低于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更糟糕的是,就算陪在孩子身边,许多所谓的陪伴也是“假把式”。
 
根据调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47.6%的家长会“兼职”做一些家务;
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微博”;
49%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

当工作和陪伴孩子发生冲突时,近一半父母会选择工作。只有14.5%的家长会选择遵守与孩子的约定,许多人则是在两者间徘徊犹豫。
 
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
 
我有一次打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搞儿童教育的。
 
那个司机当时就看我一眼,说:“老爷们还搞什么儿童教育啊?教育是孩子他妈的事,我就管挣钱!”










每天为孩子操持三餐的,是妈妈;
 
带孩子去商场买衣服,是妈妈;
 
接孩子去上学的,是妈妈;
 
指导家庭作业的,是妈妈;
 
睡觉前读故事的,是妈妈;
 
周末带孩子们去游乐场、在补习班的,还是妈妈。
 
妈妈们被迫成为了“超人妈妈”,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扛,渐渐变得焦虑,而这种负面情绪,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
 
然而,许多妈妈不敢问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答案经常让那些日夜为孩子操劳的妈妈失望。

就像辩手傅首尔说自家的孩子:










有人给中国式家庭做了个画像:一个看不见的父亲,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形象贴切到无奈,值得我们深思。


//03

父亲在成长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卫生部组织编写的《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中,提出“父亲功能”包括七个方面:
1. 和孩子的母亲培养积极的关系

2. 花时间陪孩子
3. 养育孩子
4. 恰当地规训孩子
5. 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6. 保护和供养
7. 成为孩子的模范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毫不夸张地说,父亲是带领孩子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人之一。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最初的模仿对象。当他长大后,他的身上将刻着父亲的影子。
 
就像蔡康永回忆他的童年时所说:

爸爸是上海人,家里每天都有应酬,我看到爸爸最多的时光是在牌桌上,每天回到家我看到他在,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陪伴。但是他却有一些“精神”留给我,比如每次招待客人时,桌上其中有一道菜是螃蟹,他永远都会把螃蟹最好的部分夹给客人,他从来没有教过我,可是我却学会了就算你再想吃,最好的东西也一定要留给客人吃。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男性形象,她对男性的认知和理解来自于她的父亲。
 
颜如晶在辩论时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心酸:
 
她爸爸去美国旅游,路上想给女儿买份礼物。他没问女儿想要什么,反而问售货员“孩子喜欢什么”,于是给已成年女儿带回冰雪奇缘和小猪佩奇。
 
颜如晶对父母和孩子关系的理解,引得现场高晓松落泪:










孩子的人生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20集,他会慢慢地变。你不看,然后问我,现在演到哪里了,我怎么告诉你,演到哪里了。


孩子的人生其实比连续剧更糟糕,连续剧可以补,你补回了剧情,我可以跟你聊一聊,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1到20岁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唯一的观众,父母老了,我们是父母唯一的观众。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唯一的观众,兄弟、姐妹、朋友、伴侣都是半途中加入的。孩子的前半生只有父母是从头到尾的见证者。父母们不要等到老了,才想着补孩子人生的这部剧,这时候已经太晚了。
 
错过的时光不能回头,孩子成长的时光错过了,永远也补不回来。



//04

你认为你非常爱孩子,但孩子们其实更爱你。
 
在节目结束后的采访视频中,那些真正生活在“隐形爸爸”家庭中的孩子,被问到:“如果爸爸每周花在你身上的时间少于12小时,你就不能叫给爸爸,你愿意吗?”
 
几个孩子的答案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不愿意。






















“他是我最好的爸爸呀。”

“因为爸爸是我的爸爸呀。”

“爸爸整天很辛苦,太不容易了。”

就像傅首尔的儿子说的:“我不支持,因为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们不想为难爸爸、埋怨爸爸。这就是每个孩子内心对父母最纯洁,最赤诚的爱。
 
陪伴不是只人出现在孩子身边,或者给孩子找点事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好。和玩具相比,孩子其实更想要爸爸全心全意的一天哪怕几个小时的陪伴。
 
爸爸的称呼不是“应得”的,而是“赢得”的,付出“心力”才是这条规定的真谛。

每读完了一篇

离更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











爸爸们还爱看……
☞“我都不敢和同学介绍你是我爸,我觉着丢人你知道不?!”



☞ 爸爸生病的时候,很想你……有些脆弱你不会知道 | 父亲的50个脆弱瞬间



☞ 你或许喝过82年的拉菲,82年的毒鸡汤知道是啥味的吗?



☞ 30岁之后男人的孤独,你懂吗?



☞ 舅舅送错幼儿园,亲爸记错校名,那些年男人们带过的孩子……



…………
 








有趣有态度的爸爸小酒馆
有内涵爸爸的聚集地
十点播爸




文字/综合自网络  |  图/网络  |  制作/十点播爸 查看全部



//01


国庆假期回补了最新一季的《奇葩说》,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不正经的辩论节目”终于触及了当前的热门话题——“隐形爸爸”。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引发热议的辩题:










每周拿出12个小时陪伴孩子,是什么样的概念? 

一次部门聚会KTV的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开会的时间是3个半小时;一顿商务饭局的平均时间是2小时。

一周共有168小时,每周12小时的陪伴摊算下来,每天仅是1.7个小时。

然而,就是这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陪伴时间,却变成了爸爸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现实上看,现代生活的压力很大,生活成本很高。各种人需要爸爸们“陪”:客户、领导者、同事,但忘了陪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丧偶式”育儿——这个词是入木三分地解释了“隐形爸爸”的家庭关系,触动了许多妈妈们的神经,并引发了一场吐槽热潮: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制造一个特别的父亲节,一位四年级班主任策划了一场“爸爸家长会”。
 
结果是一个超过50名学生的班级,只有三分之一的父亲在场。
 
在后来的提问中,人们发现,在这三分之一的父亲中,仍然有一半以上的父亲不知道孩子们在哪个班级,教室在哪儿,甚至还有跑到孩子以前教室的。
 
在那天的教室里,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爸爸来的孩子们非常高兴,即使他们通常与爸爸的关系不好,甚至常挨揍的孩子也带着一分骄傲的神色;

那些爸爸没来的孩子,虽然来了他们最喜欢的妈妈或爷爷奶奶,但稚嫩的脸庞上仍难掩失望。

在班级家长群中,没赶来的爸爸们在群里“道歉”:要么太忙,要么离开家,要么在外地赶不过来。
 
还有一些爸爸在群里咆哮:“你就好好教我家孩子读书写字就好,搞这些有的没的?谁不要上班?我要是有那么多时间围着孩子转,还把他送去学校干什么?你这样一搞,小孩子多伤心?”还有爸爸在群里说:“在我家我负责赚钱,孩子都是妈妈在管,有什么事你找他妈妈,我不懂教育。

老师想利用这个精心策划的活动,让父亲走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可最后发现,在许多父亲的眼里工作赚钱才是更重要的。
 
事后,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样写: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没有看到你家孩子趴在阳台上对着楼下翘首以待的样子;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对着爷爷奶奶妈妈问出那句“我爸呢”时脸上的落寞;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之前在给你们做父亲节礼物时认真而又开心的表情;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也不知道有个孩子抱着装的满满的存钱罐想要“买”爸爸一天时间。

陪伴,是父母和孩子共享彼此人生的唯一方式,也是彼此成长的最好方式。


//02

有一个小测试,可以判别你是否属于“隐形爸爸”:

  “隐形爸爸”测试基础版  
1.你家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是多少?

 
2.你家孩子衣服、裤子尺码是多少?
 
3.你家孩子最喜欢的蔬菜和最讨厌的蔬菜是什么?
 
4.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哪一个?
 
5.平常的口头禅是什么?

  “隐形爸爸”测试进阶版  
1.孩子班主任老师的全名叫什么?

 
2.孩子三个最好的朋友名字叫什么?
 
3.最近报的兴趣班是哪个?
 
4.他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是什么?

如果你无法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或者大多数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你已是“隐形爸爸”中的一员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童年缺乏父母陪伴,会对孩子的情感观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例如,父母的缺席将导致孩子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当孩子是成年人时,这种影响会让ta不敢自信大胆地表达爱,造成ta只能通过讨好的方式去获得爱,在原本应平等的关系中,处于卑微乞求的位置。
 
在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中显示:
根据对2000户家庭的调查,在工作日期间,中国父母平均每天花在亲子陪伴上的时间为3.7个小时,周末能达到9.3个小时,分别占个人可支配时间的63%和72%。

但这指的是爸妈两个人加起来的陪伴时间。
 
事实上,55.8%的家庭中,日常是妈妈每天在陪伴孩子。爸爸在工作日平均陪伴2.9小时,周末7.7小时,远低于妈妈的4.6小时和10.9小时,甚至低于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更糟糕的是,就算陪在孩子身边,许多所谓的陪伴也是“假把式”。
 
根据调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47.6%的家长会“兼职”做一些家务;
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微博”;
49%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

当工作和陪伴孩子发生冲突时,近一半父母会选择工作。只有14.5%的家长会选择遵守与孩子的约定,许多人则是在两者间徘徊犹豫。
 
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
 
我有一次打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搞儿童教育的。
 
那个司机当时就看我一眼,说:“老爷们还搞什么儿童教育啊?教育是孩子他妈的事,我就管挣钱!”










每天为孩子操持三餐的,是妈妈;
 
带孩子去商场买衣服,是妈妈;
 
接孩子去上学的,是妈妈;
 
指导家庭作业的,是妈妈;
 
睡觉前读故事的,是妈妈;
 
周末带孩子们去游乐场、在补习班的,还是妈妈。
 
妈妈们被迫成为了“超人妈妈”,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扛,渐渐变得焦虑,而这种负面情绪,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
 
然而,许多妈妈不敢问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答案经常让那些日夜为孩子操劳的妈妈失望。

就像辩手傅首尔说自家的孩子:










有人给中国式家庭做了个画像:一个看不见的父亲,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形象贴切到无奈,值得我们深思。


//03

父亲在成长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卫生部组织编写的《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中,提出“父亲功能”包括七个方面:
1. 和孩子的母亲培养积极的关系

2. 花时间陪孩子
3. 养育孩子
4. 恰当地规训孩子
5. 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6. 保护和供养
7. 成为孩子的模范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毫不夸张地说,父亲是带领孩子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人之一。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最初的模仿对象。当他长大后,他的身上将刻着父亲的影子。
 
就像蔡康永回忆他的童年时所说:

爸爸是上海人,家里每天都有应酬,我看到爸爸最多的时光是在牌桌上,每天回到家我看到他在,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陪伴。但是他却有一些“精神”留给我,比如每次招待客人时,桌上其中有一道菜是螃蟹,他永远都会把螃蟹最好的部分夹给客人,他从来没有教过我,可是我却学会了就算你再想吃,最好的东西也一定要留给客人吃。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男性形象,她对男性的认知和理解来自于她的父亲。
 
颜如晶在辩论时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心酸:
 
她爸爸去美国旅游,路上想给女儿买份礼物。他没问女儿想要什么,反而问售货员“孩子喜欢什么”,于是给已成年女儿带回冰雪奇缘和小猪佩奇。
 
颜如晶对父母和孩子关系的理解,引得现场高晓松落泪:










孩子的人生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20集,他会慢慢地变。你不看,然后问我,现在演到哪里了,我怎么告诉你,演到哪里了。


孩子的人生其实比连续剧更糟糕,连续剧可以补,你补回了剧情,我可以跟你聊一聊,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1到20岁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唯一的观众,父母老了,我们是父母唯一的观众。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唯一的观众,兄弟、姐妹、朋友、伴侣都是半途中加入的。孩子的前半生只有父母是从头到尾的见证者。父母们不要等到老了,才想着补孩子人生的这部剧,这时候已经太晚了。
 
错过的时光不能回头,孩子成长的时光错过了,永远也补不回来。



//04

你认为你非常爱孩子,但孩子们其实更爱你。
 
在节目结束后的采访视频中,那些真正生活在“隐形爸爸”家庭中的孩子,被问到:“如果爸爸每周花在你身上的时间少于12小时,你就不能叫给爸爸,你愿意吗?
 
几个孩子的答案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不愿意






















“他是我最好的爸爸呀。”

“因为爸爸是我的爸爸呀。”

“爸爸整天很辛苦,太不容易了。”

就像傅首尔的儿子说的:“我不支持,因为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们不想为难爸爸、埋怨爸爸。这就是每个孩子内心对父母最纯洁,最赤诚的爱。
 
陪伴不是只人出现在孩子身边,或者给孩子找点事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好。和玩具相比,孩子其实更想要爸爸全心全意的一天哪怕几个小时的陪伴。
 
爸爸的称呼不是“应得”的,而是“赢得”的,付出“心力”才是这条规定的真谛。

每读完了一篇

离更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











爸爸们还爱看……
☞“我都不敢和同学介绍你是我爸,我觉着丢人你知道不?!”



☞ 爸爸生病的时候,很想你……有些脆弱你不会知道 | 父亲的50个脆弱瞬间



☞ 你或许喝过82年的拉菲,82年的毒鸡汤知道是啥味的吗?



☞ 30岁之后男人的孤独,你懂吗?



☞ 舅舅送错幼儿园,亲爸记错校名,那些年男人们带过的孩子……



…………
 








有趣有态度的爸爸小酒馆
有内涵爸爸的聚集地
十点播爸




文字/综合自网络  |  图/网络  |  制作/十点播爸



再谈滴滴事件 | 为何和孩子 “谈钱”要趁早?

亲子教育obeo2271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7 次浏览 • 2018-11-22 14:24 • 来自相关话题

文末有福利










波叔有话说
你家孩子,如何认“钱”?


波叔朋友圈里的“滴滴事件”仍在发酵。
昨晚滴滴在其官方微博放出了一份不痛不痒的“郑重道歉”。
仅以一篇随时可以删除的微博文章来“郑重道歉”(上次空姐出事的道歉信已查无所踪),企图平息如今沸腾的民意,这个“郑重”有些飘哇!











很显然滴滴在此次事件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正在自食“监管不力”的恶果:人民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通报批评,多个相关部门相继约谈,顺风车业务全面下架,大范围的全民抵制……
全社会似乎都在讨论应该如何“惩治”滴滴,而谋害小姑娘的直接凶手——钟某,似乎在舆论大潮中被忽略了……










△犯罪嫌疑人钟某


波叔之所以特别提起,是因为在刷屏新闻中提到,导致钟某如此行径的一个原因,正是波叔特别在意的一点,同时也是对每个孩子童年教育都尤为重要的——













钟某,今年27岁。
多次创业失败、赌博,掏空父母多年来积攒的40多万元。
另欠下外债40多万,其中赌债20多万。
挣钱能力趋于零,花钱能力不一般。
但这都不及他还钱的能力——他的债务由老父亲和16岁女朋友两人微薄工资合力偿还。
真是何其荒唐!

钟家亲戚说,他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把他带大,“家里就这一个孩子嘛,可不就宠嘛。”
邻居谈起钟某时也是连连摇头:“不成材,就知道要钱,也不知道花哪里去了。在家里也管不住,一说就要跳飞起来。”
或许是为了弥补欠缺的关爱,或许是为了家中的独苗,却用错了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索取金钱毫无节制,最终酿成了恶果。












如同钟家儿子这样的无数反面教材,已经在反复提醒我们,滥用金钱挥霍成性的孩子是有多败家,害己害人。
而诸多名人的教育理念,则在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孩子正确金钱观念有多重要。


4岁巴菲特的赚钱术
4岁的巴菲特,留意到便利店大多距离住家较远,大老远专门跑杂货店买包口香糖很不方便(30年代便利店较少,更没有大型超市,大多数人住得相当分散)。

巴菲特就从爷爷的杂货铺里以批发价进了一包口香糖,挨家挨户上门推销。
每小包的售价和便利店一样是5美分,可谁不喜欢这样的上门服务呢?
小巴菲特的第一次生意,成功!
顺便一提,2008年,巴菲特联手玛氏公司收购了他4岁卖的口香糖生产厂家——箭牌口香糖公司,总收购价格是230亿美元。












巴菲特也把这样的传统延续了下去。
他的三个孩子很小时就知道钱要靠自己挣。
因为父亲总是这样交待他们:
“我的钱都是干活挣来的,所以不会白白给你们。
你们也应该努力挣钱,至少力所能及。”
于是为了挣一点零用钱,三个孩子总是抢着干活:扫地、擦窗户、给花草施肥浇水……

而今,三个孩子皆成为各自领域内世界知名的人物。










△股神巴菲特和他的三个孩子



教育专家建议,孩子3岁起即可开始培养注重儿童金钱观念的培养,6-12岁是儿童财商培养的关键期。
因此,趁着孩子还小,我们做爸爸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儿子制定规则教他“理财”。

1.了解金钱
波仔还小的时候,波叔开始教他分辨不同硬币、纸币的价值。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给孩子准备存钱罐,教他把零花钱或平时收到的奖励、压岁钱放到存钱罐里。
有个实质的存钱罐,可以让孩子清楚感觉到金钱存放的地方,并且实际看到、感觉到金钱的累积。












2.学会控制花钱的欲望

孩子在面对很多玩具或糖果时,往往很难取舍,或想要多拿几样。
这时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只能够选一种,渐渐的,孩子就会学习到如何决定。
还可制定“家庭预算”,明确每月可以买的玩具零食的金额,并坚持执行,孩子慢慢就会接受。
如果孩子做得好,可以适当予以奖励,鼓励他坚持下去。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他说:“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
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3.要让孩子懂得钱财来之不易,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平日里,咱们要让孩子逐步地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参与适当的劳动。
从刷牙洗脸,叠衣服收拾玩具,再到帮忙做家务参与家庭活动,让孩子逐步意识到劳动的不易,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所得。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给两个女儿立下的4条家规中,其中两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给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上闹钟等等。
—如果干家务,每星期能从爸爸那里领得1美元零用钱。
鼓励孩子学习独立生活,懂得劳有所得的含义。

△5岁的儿子不想去幼稚园上课 
这位泰国妈妈叫她儿子到街上捡垃圾
时长:3′3″

4 家长要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长对金钱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以及观念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父母要常常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要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待值,首先就需要家长本身的行为与态度具有说服力。












金钱,是我们生活的一项重要的工具。
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也绝非万能。
愿我们的孩子,将来都能拥有正确驾驭金钱、生活充实的幸福人生。













孩子还小,通过绘本给孩子传递知识和生活的道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绘本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曾说:“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
所以,选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
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将幼儿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
另外,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
福利来啦!
波叔花了N个夜晚,收集精选了【100本世界经典绘本电子版】,免/费/与你分享!







领取方式: 查看全部











文末有福利










波叔有话说
你家孩子,如何认“钱”?


波叔朋友圈里的“滴滴事件”仍在发酵。
昨晚滴滴在其官方微博放出了一份不痛不痒的“郑重道歉”。
仅以一篇随时可以删除的微博文章来“郑重道歉”(上次空姐出事的道歉信已查无所踪),企图平息如今沸腾的民意,这个“郑重”有些飘哇!











很显然滴滴在此次事件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正在自食“监管不力”的恶果:人民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通报批评,多个相关部门相继约谈,顺风车业务全面下架,大范围的全民抵制……
全社会似乎都在讨论应该如何“惩治”滴滴,而谋害小姑娘的直接凶手——钟某,似乎在舆论大潮中被忽略了……










△犯罪嫌疑人钟某


波叔之所以特别提起,是因为在刷屏新闻中提到,导致钟某如此行径的一个原因,正是波叔特别在意的一点,同时也是对每个孩子童年教育都尤为重要的——













钟某,今年27岁。
多次创业失败、赌博,掏空父母多年来积攒的40多万元。
另欠下外债40多万,其中赌债20多万。
挣钱能力趋于零,花钱能力不一般。
但这都不及他还钱的能力——他的债务由老父亲和16岁女朋友两人微薄工资合力偿还。
真是何其荒唐!

钟家亲戚说,他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把他带大,“家里就这一个孩子嘛,可不就宠嘛。”
邻居谈起钟某时也是连连摇头:“不成材,就知道要钱,也不知道花哪里去了。在家里也管不住,一说就要跳飞起来。”
或许是为了弥补欠缺的关爱,或许是为了家中的独苗,却用错了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索取金钱毫无节制,最终酿成了恶果。












如同钟家儿子这样的无数反面教材,已经在反复提醒我们,滥用金钱挥霍成性的孩子是有多败家,害己害人。
而诸多名人的教育理念,则在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孩子正确金钱观念有多重要。


4岁巴菲特的赚钱术
4岁的巴菲特,留意到便利店大多距离住家较远,大老远专门跑杂货店买包口香糖很不方便(30年代便利店较少,更没有大型超市,大多数人住得相当分散)。

巴菲特就从爷爷的杂货铺里以批发价进了一包口香糖,挨家挨户上门推销。
每小包的售价和便利店一样是5美分,可谁不喜欢这样的上门服务呢?
小巴菲特的第一次生意,成功!
顺便一提,2008年,巴菲特联手玛氏公司收购了他4岁卖的口香糖生产厂家——箭牌口香糖公司,总收购价格是230亿美元。












巴菲特也把这样的传统延续了下去。
他的三个孩子很小时就知道钱要靠自己挣。
因为父亲总是这样交待他们:
“我的钱都是干活挣来的,所以不会白白给你们。
你们也应该努力挣钱,至少力所能及。”
于是为了挣一点零用钱,三个孩子总是抢着干活:扫地、擦窗户、给花草施肥浇水……

而今,三个孩子皆成为各自领域内世界知名的人物。










△股神巴菲特和他的三个孩子



教育专家建议,孩子3岁起即可开始培养注重儿童金钱观念的培养,6-12岁是儿童财商培养的关键期。
因此,趁着孩子还小,我们做爸爸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儿子制定规则教他“理财”。

1.了解金钱
波仔还小的时候,波叔开始教他分辨不同硬币、纸币的价值。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给孩子准备存钱罐,教他把零花钱或平时收到的奖励、压岁钱放到存钱罐里。
有个实质的存钱罐,可以让孩子清楚感觉到金钱存放的地方,并且实际看到、感觉到金钱的累积。












2.学会控制花钱的欲望

孩子在面对很多玩具或糖果时,往往很难取舍,或想要多拿几样。
这时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只能够选一种,渐渐的,孩子就会学习到如何决定。
还可制定“家庭预算”,明确每月可以买的玩具零食的金额,并坚持执行,孩子慢慢就会接受。
如果孩子做得好,可以适当予以奖励,鼓励他坚持下去。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他说:“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
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3.要让孩子懂得钱财来之不易,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平日里,咱们要让孩子逐步地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参与适当的劳动。
从刷牙洗脸,叠衣服收拾玩具,再到帮忙做家务参与家庭活动,让孩子逐步意识到劳动的不易,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所得。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给两个女儿立下的4条家规中,其中两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给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上闹钟等等。
—如果干家务,每星期能从爸爸那里领得1美元零用钱。
鼓励孩子学习独立生活,懂得劳有所得的含义。

△5岁的儿子不想去幼稚园上课 
这位泰国妈妈叫她儿子到街上捡垃圾
时长:3′3″

家长要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长对金钱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以及观念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父母要常常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要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待值,首先就需要家长本身的行为与态度具有说服力。












金钱,是我们生活的一项重要的工具。
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也绝非万能。
愿我们的孩子,将来都能拥有正确驾驭金钱、生活充实的幸福人生。













孩子还小,通过绘本给孩子传递知识和生活的道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绘本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曾说:“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
所以,选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
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将幼儿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
另外,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
福利来啦!
波叔花了N个夜晚,收集精选了【100本世界经典绘本电子版】,免/费/与你分享!







领取方式:








自信是一个孩子最闪耀的名片,而你才是孩子自信的造型师。

亲子教育云融小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5 次浏览 • 2018-11-22 14:24 • 来自相关话题

棕妈原创No.189
正文共:3613字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关于自信这个话题,有点超出预期,原本想一篇搞定,结果两篇也没打住,于是就有了这第三篇。
 
也好,就展开讲讲吧,讲得清楚些,思路清晰些,实操也就方便些,估计对大家会更有帮助。
 
送上前两篇链接:
 

“我家孩子太不自信啦!”“你可以面壁思过了。”


想要孩子自信,得先把自己捋顺。










 
接下来我们看最后一个关键词:
 
延    伸
 
延伸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孩子拓展爱好,触角延伸,扩充内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自身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
 
那么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广泛,会有哪些优势呢?
 
林志颖父母早年离异,他们兄弟三人跟父亲一起生活,面对父母离异,哥哥跟弟弟们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性格有些自卑内向,但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他说,当时虽然年龄小,但兴趣爱好却很多,总有很多好玩的事儿等着他去尝试,所以也就没有心思去考虑其他,心情自然就没有太大的起伏。

















兴趣多一些,就能更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在拓展爱好的过程中,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些都会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和各种可能性。
 
兴趣多一点,就能在心情不爽的时候,有一个相对健康理性的发泄渠道,运动、阅读、弹奏、画画等等,都可以陪自己度过那段糟糕的时光,而不仅仅是依靠暴力宣泄或疯狂购物。








 
大棕的各种兴趣班,是从五岁开始的。最初除了我之外,家人都不太赞成。
 
他们一是觉得太贵,花那个钱也没啥大用处;二是觉得让孩子学这么多,会不会太累。
 
现在回头再来看,孩子所涉猎的每一样兴趣特长都有其价值,这个价值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明显。
 
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种能力的提升和兴趣的拓展)和实现了关键性的指标(孩子越来越自信)之后,家人对于我的教育投资理念,就完成了以下三个阶段的三级跳:
 
不认可(但也拦不住)—— 默认(不置可否)—— 赞同(大力支持)
 
现在再说要去学什么,家人通常都是非常支持。
 
要么说:去学吧,多学点总归没坏处。

要么就是:学吧学吧,我们出钱。
 
精神鼓励和经济支持都有了,哈哈。
 
Ps.其实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投资,是投入巨大且周期较长的一种投资,至于回报如何,需要时间去证明。
 









曾听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我们所学过的每一样东西,就像是蜘蛛吐出的丝,吐出的丝数量越庞大,丝与丝之间的交织越紧密,大脑的运作就会越给力。
 
当大脑的功能被开发到极致,就像是海陆空全线开放,线路充足且四通八达,想到哪去,想做什么,都可以轻松实现。
 
下面就谈谈,那些我们涉猎过的兴趣爱好,到底有哪些价值?
 
口   才 


当初上口才班,其实想法挺简单。

大棕两岁时还不太会说话,好不容易会说话了,还口齿不清,都上幼儿园大班了还不能清楚描述午饭吃了些啥。

这真是让人有点着急。

当时就想,要不报个口才班吧,看能不能改善一下,顺便也给治治这口齿不清的毛病,当然了,要是还能再学点别的,那就更好了。

现在看来,口才班是至今为止上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个兴趣班。
 









其实直到现在,大棕的口齿也不是太灵光,但意外收获却很大。
 
比如说,敢于表达。
 
跟任何人沟通交流,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总能逻辑清晰并准确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有时观点不一致,还会辩论一番,在不说脏字也不胡搅蛮缠的情况下,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观点掰扯明白。
 
比如说,敢于表现。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敢于去参加。主持人、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都不怯场,而且表现也都还OK。

其实就算抛开结果不看,单单是敢于去尝试这一点,就已经是很棒了。
 
因为敢于去尝试本身就是有自信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在口才班学过的一些朗读和朗诵技巧,在学校的学习中都能派上用场,一篇课文该怎样去读,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起伏,这些技巧都是融会贯通的。

我们学过的任何东西,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英   语


目前我们上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外教课,感觉都非常棒。
 
当初做出这个决定,家里的意见超级统一,就是一致反对,哈哈。

而且不光是家里反对,连外人也觉得没必要。他们说你自己就是英语老师,干嘛不自己教呢,这不是有钱没处花吗?
 
但我不这么认为。
 
没错,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英语老师就一定具备教自己孩子英语的素质。
 
我来说说三点理由。
 
1.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那么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一个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见得就适合一个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2.英语是一门语言,那么听说才是关键。

虽说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口语有多好,作为70后的这一代人,我们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老师上课还基本不说英语。当然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

所以到了大学,听听不懂,说说不出,好歹通过努力,算是勉强地学会了普通话(对,普通话也是大学才开始学的,之前说的都是大土话),也顽强地学会了英语。

对,只是学会而已,不是学得有多好。

都说妈妈是孩子的起跑线,我怕孩子跟我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还会被带跑偏,这责任我可担不起。

 
几年前,区里举办英语口语比赛,有个乡镇学校的小姑娘,长得很精神,表现很大方,英语很流利,只是这发音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这个孩子生在国外呢,如果她能有更适合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呢,想必她一定会很出色。

毕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只可惜缺乏靠谱的环境和给力的条件。
 









全国哪个城市的普通话最标准?

北京呗!


别地的普通话都得后天学,而且还不一定标准,人家北京的普通话可是方言啊。
 
英语也是如此。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对于第二语言,母语自然是更占优势。就像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外国朋友,很少有中国话说得比咱们中国人更6的,当然了,也有像大山那样的语言天才,但终归还是极少数。
 
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才会比较靠谱。








 
3.教孩子专业知识,除非条件所限,否则尽量避免。
 
就算你是一个很牛的老师,也不见得就能教好自己的孩子,这里面有很多因素的制约,而且搞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把原本融洽的家庭氛围给搞得紧张兮兮,特别不划算。
 
所以说,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交给他人来教,咱们可以引导他陪伴他鼓励他,但不必亲力亲为辅导他。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
 









那么,通过线上的英语学习之后,有什么变化呢?
 
其实我们线上的英语学习,到现在也不过才几个月的时间,但听说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老师说什么,都听得懂;老师问什么,都能回答,而且很多回答都能使用完整的句子。

而且最重要的是,发音非常标准。

其实发音标准跟孩子的资质真没太大关系,关键是老师的发音要标准,只要在标准的发音中待久了,自己的发音自然也就标准了。
 
所以孩子的英语学得好,得感谢他的老师发音地道方法靠谱,还要感谢发达的互联网和嗅觉灵敏的创业者们,是他们get到大众的需求,创建了这些英语在线学习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跟优质资源建立链接,享受地道正规的英语学习。

无论是花出去的钱,还是投入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白浪费,这一点在教育上尤其适用。










跆 拳 道


当初学这个,就是为了防身,顺便强身健体。
 
现在来看,基本都实现了。
 
在学校基本没受过欺负,偶尔遇到一两个想挑衅的,也能第一时间还击,自我保护能力棒棒哒。

而且,身体素质也越来越棒了。
 
几年前,我们基本上是去一趟游乐园,回来就生病了,坐车吹了吹空调,病了;爬个山,病了,班里有孩子感冒,第一波就被传染了。

因为很容易生病,就特别影响生活质量,也把一家人搞得神经兮兮,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紧张。
 
现在好了,人也壮了,免疫力也强了,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而不是处处顾忌事事小心,畏手畏脚地怕这怕那。
 









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有同样诉求的家长,也看到了这些孩子可喜的变化。

他们很多都是原本身体弱小,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的孩子,但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和内心都变得强大了很多。
 
以上这些,是我感觉比较重要也很有必要去涉猎的几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兴趣爱好,也同样很值得去尝试,比如说画画、游泳、乐器、魔方、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都是很棒的爱好,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一二。
 
















就这样,每天都学习一点点,技能get一点点,惊喜变化一点点,尽管只有一点点,尽管都是小变化,但量变终会引发质变,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多,获得的知识越丰富,get到的技能越全面,身体素质越棒,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自信是一个孩子最闪耀的名片。
 
带着这张名片,他可以去看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他可以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不畏惧接受各种挑战,自信地做一个hold住自己节奏的人生赢家。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才是孩子自信的造型师。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优质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远比留给孩子任何物质遗产更具性价比。毕竟创造财富比享有财富更牛掰,也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所以,备好粮草,拿好武器,兵强马壮才能无往不利。

 
















阅读、教育、亲子







人类灵魂的小裁缝
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查看全部








棕妈原创No.189
正文共:3613字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关于自信这个话题,有点超出预期,原本想一篇搞定,结果两篇也没打住,于是就有了这第三篇。
 
也好,就展开讲讲吧,讲得清楚些,思路清晰些,实操也就方便些,估计对大家会更有帮助。
 
送上前两篇链接:
 

“我家孩子太不自信啦!”“你可以面壁思过了。”


想要孩子自信,得先把自己捋顺。










 
接下来我们看最后一个关键词:
 
延    伸
 
延伸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孩子拓展爱好,触角延伸,扩充内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自身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
 
那么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广泛,会有哪些优势呢?
 
林志颖父母早年离异,他们兄弟三人跟父亲一起生活,面对父母离异,哥哥跟弟弟们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性格有些自卑内向,但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他说,当时虽然年龄小,但兴趣爱好却很多,总有很多好玩的事儿等着他去尝试,所以也就没有心思去考虑其他,心情自然就没有太大的起伏。

















兴趣多一些,就能更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在拓展爱好的过程中,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些都会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和各种可能性。
 
兴趣多一点,就能在心情不爽的时候,有一个相对健康理性的发泄渠道,运动、阅读、弹奏、画画等等,都可以陪自己度过那段糟糕的时光,而不仅仅是依靠暴力宣泄或疯狂购物。








 
大棕的各种兴趣班,是从五岁开始的。最初除了我之外,家人都不太赞成。
 
他们一是觉得太贵,花那个钱也没啥大用处;二是觉得让孩子学这么多,会不会太累。
 
现在回头再来看,孩子所涉猎的每一样兴趣特长都有其价值,这个价值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明显。
 
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种能力的提升和兴趣的拓展)和实现了关键性的指标(孩子越来越自信)之后,家人对于我的教育投资理念,就完成了以下三个阶段的三级跳:
 
不认可(但也拦不住)—— 默认(不置可否)—— 赞同(大力支持)
 
现在再说要去学什么,家人通常都是非常支持。
 
要么说:去学吧,多学点总归没坏处。

要么就是:学吧学吧,我们出钱。
 
精神鼓励和经济支持都有了,哈哈。
 
Ps.其实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投资,是投入巨大且周期较长的一种投资,至于回报如何,需要时间去证明。
 









曾听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我们所学过的每一样东西,就像是蜘蛛吐出的丝,吐出的丝数量越庞大,丝与丝之间的交织越紧密,大脑的运作就会越给力。
 
当大脑的功能被开发到极致,就像是海陆空全线开放,线路充足且四通八达,想到哪去,想做什么,都可以轻松实现。
 
下面就谈谈,那些我们涉猎过的兴趣爱好,到底有哪些价值?
 
口   才 


当初上口才班,其实想法挺简单。

大棕两岁时还不太会说话,好不容易会说话了,还口齿不清,都上幼儿园大班了还不能清楚描述午饭吃了些啥。

这真是让人有点着急。

当时就想,要不报个口才班吧,看能不能改善一下,顺便也给治治这口齿不清的毛病,当然了,要是还能再学点别的,那就更好了。

现在看来,口才班是至今为止上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个兴趣班。
 









其实直到现在,大棕的口齿也不是太灵光,但意外收获却很大。
 
比如说,敢于表达。
 
跟任何人沟通交流,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总能逻辑清晰并准确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有时观点不一致,还会辩论一番,在不说脏字也不胡搅蛮缠的情况下,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观点掰扯明白。
 
比如说,敢于表现。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敢于去参加。主持人、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都不怯场,而且表现也都还OK。

其实就算抛开结果不看,单单是敢于去尝试这一点,就已经是很棒了。
 
因为敢于去尝试本身就是有自信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在口才班学过的一些朗读和朗诵技巧,在学校的学习中都能派上用场,一篇课文该怎样去读,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起伏,这些技巧都是融会贯通的。

我们学过的任何东西,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英   语


目前我们上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外教课,感觉都非常棒。
 
当初做出这个决定,家里的意见超级统一,就是一致反对,哈哈。

而且不光是家里反对,连外人也觉得没必要。他们说你自己就是英语老师,干嘛不自己教呢,这不是有钱没处花吗?
 
但我不这么认为。
 
没错,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英语老师就一定具备教自己孩子英语的素质。
 
我来说说三点理由。
 
1.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那么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一个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见得就适合一个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2.英语是一门语言,那么听说才是关键。

虽说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口语有多好,作为70后的这一代人,我们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老师上课还基本不说英语。当然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

所以到了大学,听听不懂,说说不出,好歹通过努力,算是勉强地学会了普通话(对,普通话也是大学才开始学的,之前说的都是大土话),也顽强地学会了英语。

对,只是学会而已,不是学得有多好。

都说妈妈是孩子的起跑线,我怕孩子跟我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还会被带跑偏,这责任我可担不起。

 
几年前,区里举办英语口语比赛,有个乡镇学校的小姑娘,长得很精神,表现很大方,英语很流利,只是这发音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这个孩子生在国外呢,如果她能有更适合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呢,想必她一定会很出色。

毕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只可惜缺乏靠谱的环境和给力的条件。
 









全国哪个城市的普通话最标准?

北京呗!


别地的普通话都得后天学,而且还不一定标准,人家北京的普通话可是方言啊。
 
英语也是如此。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对于第二语言,母语自然是更占优势。就像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外国朋友,很少有中国话说得比咱们中国人更6的,当然了,也有像大山那样的语言天才,但终归还是极少数。
 
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才会比较靠谱。








 
3.教孩子专业知识,除非条件所限,否则尽量避免。
 
就算你是一个很牛的老师,也不见得就能教好自己的孩子,这里面有很多因素的制约,而且搞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把原本融洽的家庭氛围给搞得紧张兮兮,特别不划算。
 
所以说,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交给他人来教,咱们可以引导他陪伴他鼓励他,但不必亲力亲为辅导他。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
 









那么,通过线上的英语学习之后,有什么变化呢?
 
其实我们线上的英语学习,到现在也不过才几个月的时间,但听说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老师说什么,都听得懂;老师问什么,都能回答,而且很多回答都能使用完整的句子。

而且最重要的是,发音非常标准。

其实发音标准跟孩子的资质真没太大关系,关键是老师的发音要标准,只要在标准的发音中待久了,自己的发音自然也就标准了。
 
所以孩子的英语学得好,得感谢他的老师发音地道方法靠谱,还要感谢发达的互联网和嗅觉灵敏的创业者们,是他们get到大众的需求,创建了这些英语在线学习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跟优质资源建立链接,享受地道正规的英语学习。

无论是花出去的钱,还是投入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白浪费,这一点在教育上尤其适用。










跆 拳 道


当初学这个,就是为了防身,顺便强身健体。
 
现在来看,基本都实现了。
 
在学校基本没受过欺负,偶尔遇到一两个想挑衅的,也能第一时间还击,自我保护能力棒棒哒。

而且,身体素质也越来越棒了。
 
几年前,我们基本上是去一趟游乐园,回来就生病了,坐车吹了吹空调,病了;爬个山,病了,班里有孩子感冒,第一波就被传染了。

因为很容易生病,就特别影响生活质量,也把一家人搞得神经兮兮,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紧张。
 
现在好了,人也壮了,免疫力也强了,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而不是处处顾忌事事小心,畏手畏脚地怕这怕那。
 









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有同样诉求的家长,也看到了这些孩子可喜的变化。

他们很多都是原本身体弱小,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的孩子,但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和内心都变得强大了很多。
 
以上这些,是我感觉比较重要也很有必要去涉猎的几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兴趣爱好,也同样很值得去尝试,比如说画画、游泳、乐器、魔方、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都是很棒的爱好,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一二。
 
















就这样,每天都学习一点点,技能get一点点,惊喜变化一点点,尽管只有一点点,尽管都是小变化,但量变终会引发质变,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多,获得的知识越丰富,get到的技能越全面,身体素质越棒,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自信是一个孩子最闪耀的名片。
 
带着这张名片,他可以去看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他可以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不畏惧接受各种挑战,自信地做一个hold住自己节奏的人生赢家。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才是孩子自信的造型师。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优质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远比留给孩子任何物质遗产更具性价比。毕竟创造财富比享有财富更牛掰,也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所以,备好粮草,拿好武器,兵强马壮才能无往不利。

 
















阅读、教育、亲子







人类灵魂的小裁缝
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那些年,那些遗憾的事,还在吗

亲子教育LeRoNLee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1 次浏览 • 2018-11-22 14:20 • 来自相关话题

这是公众号“葡萄干妈妈”的第33篇原创文章。










昨天吃完晚饭,皮特帮我准备好一会要看的《金秘书》,我呢,拎着葡萄干去洗洗漱漱。

这边跟小家伙大战的同时,我还不禁窃喜,有个能帮自己找资源、一本正经陪着看韩剧、关键时候跟着一起大笑、对个眼神的老公真好呀。

只听那边好像传来了什么广告的声音,随之是一阵哄堂大笑,就像综艺节目里后期加上的那种。

这边我没多想,那边突然传来了他的声音:

“小羊,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额?大学里最遗憾的事?

我抬头望了望镜子,瞅着怀抱着葡萄干的这个熟悉的自己,努力回想了一下,然后认真的回答道:

“恩,那个时候,没有谈恋爱吧。。。

但是现在不这么觉得了哈。

因为有你了啊。”

只听皮特笑的不行,我一脸尴尬的跑回客厅,这才恍然大悟。

哪里有什么广告和音效,那明晃晃的就是大四下我们班毕业旅行路上拍的一段小视频!

天哪。

我这个脸啊。










视频里亲切的班副王同学,拿着大巴上自带的麦克风,冲着一车人对着坐在前排的我采访:

“XX,请问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镜头转向那个时候还留着中分过肩发、满脸青春小疙瘩的我,一脸无奈又哭笑不得的耸着双肩“哭诉”道:

“没~有~谈~恋~爱~ ”

这边我的话音未落,后面一行人等,赤姐、小畅、赛赛、KIM君、中座的班长大蕊,还有好多个没入镜头的昔日同窗好友们,开始疯了般的迸发出了狂笑声,甚至有人擦眼镜的手都已经笑得在抖。










恩,就是这一波魔性的真实的笑声,居然刚刚被我听成了节目特效。

我这边哭笑不得的拎着一脸懵登的葡萄干,各种纳闷皮特哪里找来的这段视频;

他那边手拿遥控器,一遍遍的回放再回放,边看边笑,实力诠释“忍俊不禁”。












这么一想,从大学入学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啊。



那段我早已忘了的尘封往事,居然就这样又闯回了现实中;


那个我曾经觉得大学唯一遗憾的事,居然成了现在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唯一不遗憾的事。

顿时感慨万千。










零八年的那个夏天,十六岁的我结束了教育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山东高考,只身一人来到了现在这个我已经成家立业、嫁人生子的城市;


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人人网,那些个曾经让人们忘不了的事,不知不觉也过去了近十载;

大学四年上过的课,从新区、西山到东山走过的路,背过的单词念过的书,跟曾经遗憾的事一起,都被岁月尘封了起来。

我:那你大学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啊?
他:没有挂过科。

切。这算什么遗憾嘛。










索性翻翻知乎上的帖子,原来曾经年少青葱的我们,有着那些个如今也没什么的少年之烦恼:

Maomao 520:
最遗憾没有早早放弃不喜欢自己的人,还遗憾没有痛痛快快的玩,和认认真真的读书。

燃梦:
要听真话么?最遗憾的是,大学生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却没有钱,支好狂躁又无奈的度过几年。

徐大敏:
恋爱。一毕业就催婚,我是孙悟空么?猴毛能变出来?

白丁:
最遗憾过的太平凡了,一晃就把几年给花完了。

唐缺:
离开宿舍时,忘了把金工实习做的小锤子带走了!

曹shuyu:
把所有的技能都开了个头,然后就没有了。如果当初坚持敲代码,现在应该会很厉害吧。

夏渊:
没有在毕业那天在床单上用毛笔写着“学长们走了”,然后让床单在女寝对面迎风飘扬。










匿名用户: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跟高中的女朋友分手,结果大学毕业了变成了单身狗,身边也没有妹子可追了... ...

ZX:
我没有遗憾,但是真为我未来的男朋友感到遗憾。










恩,居然百分之七八十是跟恋爱有关的吐槽。


爱情这件事,真的很微妙:











罗密欧17岁在宴会遇见朱丽叶,可没多久就双双殉情;柯景腾18岁就追上了沈佳宜,却在幼稚的年纪遇见成熟的人;

罗丝21岁邂逅了挚爱杰克,然而只能将爱情寄托在回忆里;张爱玲22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过两年就分道扬镳;

钱钟书23岁与杨绛一见钟情,旷世情缘被后世广为传颂;刘若英40岁才终于与对的人相逢,估计以后不会再孤单。

有的人可以跟青梅竹马走进婚姻殿堂,有的人却要在痛彻心扉几次后才能遇到人生挚爱。

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细水流长。

有人要爱情长跑十余载才有勇气说出“嫁给我吧”四个字,有人却在相识后的第三天就认定了这个人做命中的另一半。










遗憾这两个字,本意是由无法控制或无力补救而引起的后悔;


十年后,我们却发现,那些个曾经让我们唏嘘不已的人,和事,都不再那么深刻了;

曾经爱过的、没爱过的人,很多已经不再是你现在生活里的交集;曾经做过的、没做过的事,其实也对你如今的现状不再有那么多影响。

最关键的,曾经那个有着这样那样遗憾的你,也不再是今天这个你了。










我们或许成长了,或许健忘了。

终归是变了。


未来的你,或者现在的你,但凡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点的不满意,我们都会习惯于假设和回想,假如那个时候怎样怎样就好了,如果曾经我没有怎样现在该不错吧~

而时刻感恩生活的人,生活是什么样的,不论是别人眼中的好与坏,他都能活出自己的样子,都会以平常心来对待太阳照常升起的每一天。

不对过去愤愤不平,也不对未来空有幻想。

过好了现如今的日子,也就无憾了。

心态不一样了,人也就不一样了,那些遗憾还会是遗憾么?










至少,就我个人来说,现如今我最不遗憾的事,就是大学没谈恋爱了。

因为:


后来的后来,我遇到了,葡萄干的爸爸。

你有哪些大学里遗憾的事呢?
现在还觉得遗憾么?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吧~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平时多的是感慨,少的是忧虑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这是公众号“葡萄干妈妈”的第33篇原创文章。










昨天吃完晚饭,皮特帮我准备好一会要看的《金秘书》,我呢,拎着葡萄干去洗洗漱漱。

这边跟小家伙大战的同时,我还不禁窃喜,有个能帮自己找资源、一本正经陪着看韩剧、关键时候跟着一起大笑、对个眼神的老公真好呀。

只听那边好像传来了什么广告的声音,随之是一阵哄堂大笑,就像综艺节目里后期加上的那种。

这边我没多想,那边突然传来了他的声音:

“小羊,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额?大学里最遗憾的事?

我抬头望了望镜子,瞅着怀抱着葡萄干的这个熟悉的自己,努力回想了一下,然后认真的回答道:

恩,那个时候,没有谈恋爱吧。。。

但是现在不这么觉得了

因为有你了啊。”

只听皮特笑的不行,我一脸尴尬的跑回客厅,这才恍然大悟。

哪里有什么广告和音效,那明晃晃的就是大四下我们班毕业旅行路上拍的一段小视频!

天哪。

我这个脸啊。










视频里亲切的班副王同学,拿着大巴上自带的麦克风,冲着一车人对着坐在前排的我采访:

“XX,请问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镜头转向那个时候还留着中分过肩发、满脸青春小疙瘩的我,一脸无奈又哭笑不得的耸着双肩“哭诉”道:

“没~有~谈~恋~爱~ ”

这边我的话音未落,后面一行人等,赤姐、小畅、赛赛、KIM君、中座的班长大蕊,还有好多个没入镜头的昔日同窗好友们,开始疯了般的迸发出了狂笑声,甚至有人擦眼镜的手都已经笑得在抖。










恩,就是这一波魔性的真实的笑声,居然刚刚被我听成了节目特效。

我这边哭笑不得的拎着一脸懵登的葡萄干,各种纳闷皮特哪里找来的这段视频;

他那边手拿遥控器,一遍遍的回放再回放,边看边笑,实力诠释“忍俊不禁”。












这么一想,从大学入学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啊。



那段我早已忘了的尘封往事,居然就这样又闯回了现实中;


那个我曾经觉得大学唯一遗憾的事,居然成了现在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唯一不遗憾的事。

顿时感慨万千。










零八年的那个夏天,十六岁的我结束了教育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山东高考,只身一人来到了现在这个我已经成家立业、嫁人生子的城市;


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人人网,那些个曾经让人们忘不了的事,不知不觉也过去了近十载;

大学四年上过的课,从新区、西山到东山走过的路,背过的单词念过的书,跟曾经遗憾的事一起,都被岁月尘封了起来。

我:那你大学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啊?
他:没有挂过科。

切。这算什么遗憾嘛。










索性翻翻知乎上的帖子,原来曾经年少青葱的我们,有着那些个如今也没什么的少年之烦恼:

Maomao 520:
最遗憾没有早早放弃不喜欢自己的人,还遗憾没有痛痛快快的玩,和认认真真的读书。

燃梦:
要听真话么?最遗憾的是,大学生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却没有钱,支好狂躁又无奈的度过几年。

徐大敏:
恋爱。一毕业就催婚,我是孙悟空么?猴毛能变出来?

白丁:
最遗憾过的太平凡了,一晃就把几年给花完了。

唐缺:
离开宿舍时,忘了把金工实习做的小锤子带走了!

曹shuyu:
把所有的技能都开了个头,然后就没有了。如果当初坚持敲代码,现在应该会很厉害吧。

夏渊:
没有在毕业那天在床单上用毛笔写着“学长们走了”,然后让床单在女寝对面迎风飘扬。










匿名用户: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跟高中的女朋友分手,结果大学毕业了变成了单身狗,身边也没有妹子可追了... ...

ZX:
我没有遗憾,但是真为我未来的男朋友感到遗憾。










恩,居然百分之七八十是跟恋爱有关的吐槽。


爱情这件事,真的很微妙











罗密欧17岁在宴会遇见朱丽叶,可没多久就双双殉情;柯景腾18岁就追上了沈佳宜,却在幼稚的年纪遇见成熟的人;

罗丝21岁邂逅了挚爱杰克,然而只能将爱情寄托在回忆里;张爱玲22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过两年就分道扬镳;

钱钟书23岁与杨绛一见钟情,旷世情缘被后世广为传颂;刘若英40岁才终于与对的人相逢,估计以后不会再孤单。

有的人可以跟青梅竹马走进婚姻殿堂,有的人却要在痛彻心扉几次后才能遇到人生挚爱。

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细水流长。

有人要爱情长跑十余载才有勇气说出“嫁给我吧”四个字,有人却在相识后的第三天就认定了这个人做命中的另一半。










遗憾这两个字,本意是由无法控制或无力补救而引起的后悔;


十年后,我们却发现,那些个曾经让我们唏嘘不已的人,和事,都不再那么深刻了;

曾经爱过的、没爱过的人,很多已经不再是你现在生活里的交集;曾经做过的、没做过的事,其实也对你如今的现状不再有那么多影响。

最关键的,曾经那个有着这样那样遗憾的你,也不再是今天这个你了。










我们或许成长了,或许健忘了。

终归是变了。


未来的你,或者现在的你,但凡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点的不满意,我们都会习惯于假设和回想,假如那个时候怎样怎样就好了,如果曾经我没有怎样现在该不错吧~

而时刻感恩生活的人,生活是什么样的,不论是别人眼中的好与坏,他都能活出自己的样子,都会以平常心来对待太阳照常升起的每一天。

不对过去愤愤不平,也不对未来空有幻想。

过好了现如今的日子,也就无憾了。

心态不一样了,人也就不一样了,那些遗憾还会是遗憾么?










至少,就我个人来说,现如今我最不遗憾的事,就是大学没谈恋爱了。

因为:


后来的后来,我遇到了,葡萄干的爸爸

你有哪些大学里遗憾的事呢?
现在还觉得遗憾么?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吧~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平时多的是感慨,少的是忧虑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皮特给儿子的信┃你姓张 你是中国人

亲子教育likdcr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6 次浏览 • 2018-11-22 14:18 • 来自相关话题

你姓张 你是中国人 皮特给儿子的信

这是爸爸第二次给你写信
 此时的你
正饶有兴趣的拍打着书柜
爸爸不禁有了这些要说给你听的话

八个月来你很健康
比同龄的孩子都更高更结实
精力充沛的仿佛用不完
看来爸爸收藏的那几样兵器
应该对你来说不会多余了吧

兴许有一天
你会问起你的姓名
Jethro这个英文名
是妈妈照着圣经里的意思帮你取的







今天爸爸跟你聊一下你的姓氏
就是弓和长组成的这个“张”字
缘起夏朝黄帝的儿子 挥
意思是负责制造弓的长官

曾经太姥爷和太爷爷都在河北
尽管今天我们不生活在那里
儿子 你要记得
不论身在何处
你 都是一个中国人 

 一个人要有教养和风度
但这不单单是你的事情
爸爸会陪你一起把这件事做好
假如以后爸爸做了没有教养的事
以后你也要严肃的指出

你生来比很多孩子强壮
但断不可持强凌弱
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同样重要
你不可以此为借口欺负别人
但一定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儿子
等你长到七八岁时
请不要拒绝爸爸教你射箭哦
河北张氏因弓箭得姓
我们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
不要放弃安身立命的本事




今天的话就说到这吧
这时的你早已不玩书柜了
看着床边安睡的你
爸爸真心愿你今生的每一天
都能如此安心的入睡

爸爸爱你

2018年 8月 5日  大连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葡萄干爸爸 皮特 的喜马拉雅电台【埽达子】 查看全部

你姓张 你是中国人 皮特给儿子的信

这是爸爸第二次给你写信
 此时的你
正饶有兴趣的拍打着书柜
爸爸不禁有了这些要说给你听的话

八个月来你很健康
比同龄的孩子都更高更结实
精力充沛的仿佛用不完
看来爸爸收藏的那几样兵器
应该对你来说不会多余了吧

兴许有一天
你会问起你的姓名
Jethro这个英文名
是妈妈照着圣经里的意思帮你取的







今天爸爸跟你聊一下你的姓氏
就是弓和长组成的这个“张”字
缘起夏朝黄帝的儿子 挥
意思是负责制造弓的长官

曾经太姥爷和太爷爷都在河北
尽管今天我们不生活在那里
儿子 你要记得
不论身在何处
你 都是一个中国人 

 一个人要有教养和风度
但这不单单是你的事情
爸爸会陪你一起把这件事做好
假如以后爸爸做了没有教养的事
以后你也要严肃的指出

你生来比很多孩子强壮
但断不可持强凌弱
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同样重要
你不可以此为借口欺负别人
但一定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儿子
等你长到七八岁时
请不要拒绝爸爸教你射箭哦
河北张氏因弓箭得姓
我们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
不要放弃安身立命的本事




今天的话就说到这吧
这时的你早已不玩书柜了
看着床边安睡的你
爸爸真心愿你今生的每一天
都能如此安心的入睡

爸爸爱你

2018年 8月 5日  大连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葡萄干爸爸 皮特 的喜马拉雅电台【埽达子】




清迈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

亲子教育铁手昆仑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9 次浏览 • 2018-11-22 14:14 • 来自相关话题

暑假一转眼就过半了,妈妈是不是带着小朋友奔忙于各种兴趣班中,寻找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也偷得属于辣妈们的闲暇时光(这个可不能给熊孩子们知道哟)
作为4岁糯米的妈妈,她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度过了难忘的三周。一次与自然拥抱又充满趣味的夏令营,带给她和糯米无数难忘的回忆,听完她的描述,光斑君第一感觉这就是清迈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呀。
光斑君邀请了这位光斑亲子线路规划师用文字分享她们的旅程,在这二十多天中,妈妈跟糯米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瞬间。提前预告下,8月11日下午,糯米妈还会来到光斑旅行分享空间,跟妈妈们交流她的育儿理念,具体的参加方式一会儿告诉你。
记得看到最后有福利送上
先来认识一下这篇游记的主人公之一——糯米妈。
85后的糯米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多年在教育留学界的工作经验,让她深知出国留学的“套路”;“两文三语”育儿,英文国语家乡话,糯米能自如使用纯正英语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
糯米妈奉行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为娃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糯米3个月的开始就带娃出游,1岁多开始到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亲子旅行,爱折腾关于娃的一切。









在清迈玩耍的小糯米









你不曾见过的“佛系”游学
回来已经快两周啦,但依然对清迈的一切都念念不忘,好想飞奔回去。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大家都玩嗨了,学校邀请家长们参加一个summer camp picnic,和孩子们一起度过最后的欢乐时光。
每个人都依依不舍,从孩子,到老师,到随行父母,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这份喜悦和收获,甚至有妈妈当场感动落泪。当然,我朋友圈里的亲们也被我们的经历深深感染,都希望我能更多地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于是,有了这篇游记。




















带上糯米去旅行
旅行,一直是我最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带着娃娃一起走在路上,也是我一直在实践且努力的方向。起初,带糯米出去念短期国际幼儿园是被身边一位好友种草了,只跟我提了一次就被深深的种草了。如果未能实现又特别想实现移民或者长期陪读的想法,去外国国际幼儿园插班念短期课程是一种较为现实且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方式。
于是,我萌生了出游的想法并开始搜集各类资讯,并做了一个短期小计划。而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夏令营时,我就决定了立即出行,因为我知道孩子的童年不等待,时光不等待,说走就走。











一座用竹子和夯土搭成的学校
这个夏令营,是由当地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举办,潘雅顿国际学校。整个学校校舍是用竹子和夯土搭建而成,与自然和谐融合到一起,也非常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带着对生命和生态的尊重。




















我们就在这如此美好的竹子学校里度过了三周。学校将三周时间设置了不同的主题:艺术+运动+音乐,每周还穿插了游泳课和Field Trip等丰富内容。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分为了四个Group,糯米才四岁多些,年龄组别最小,分在了Group 1 。











下图是Group 1 的班级校舍,教室里没有空调,但被茂盛的树木和竹子棚包围起来,清清凉凉的,体表温度非常适宜。教室门口有个竹子和木头搭建而成的游乐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颜值高、爱心爆棚的老师
Group 1 大概有十来个学生,最小的是刚满3岁的女娃娃,最大的快满5岁。这个组安排了一个主课老师及三个助教老师,能够做到1:4的比例,孩子们被照顾得很好,特别是小娃娃多少还有些分离焦虑的,老师们非常耐心温和,一句大声都没有,令我非常敬佩。
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年龄比较小,虽然原本也在这里念书,但暑假班来了很多不熟悉的同学,一下子又焦虑起来,全程跟着其中的Ocean老师,几乎就像贴贴纸一样不是挂在身上就是牵着手,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还一点都不嫌烦。每一个小细节都让我觉得这个学校充满了爱,孩子们就需要在这样的环境成长,不是吗?
后来特意了解了一下,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拿了荣誉学士以上的学位,有些还不止一个学位,都算是社会的栋梁了,可见这里对待教育,特别是早教幼教的重视程度了。











这是Anthony老师在给小娃娃们上绘本课,还不太适应的孩子都是被老师抱在身上的。
这样有爱的细节我还想再分享一个,就是一天放学时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家长在外面的体育馆等待孩子们放学出来,教室到体育馆有大概20米的露天距离。我想是出于对老师的充分信任,没有一个家长打伞上前去接,都安静地等待着,其实我内心是做了一下小斗争的,但我还是选择了等待。
那一刻,简直像奇迹一样般的出现,四个老师撑起一张大草席的四个角,就像为孩子们撑起来一片没有雨的天空。糯米说,that is a big big umbrella。 我深信,这样温暖的细节会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中,静待花开。











小小艺术家的诞生
孩子们上课其实家长不需要陪同,但Group 1是比其他组孩子特殊,所以老师特别允许了几个孩子还未能适应的家长陪同,于是我们通过家长“间谍”了解孩子们上课的部分情况。











上图是糯米一人在教室外的艺术区域静静作画,套一件大人oversize的T shirt,就不怕弄脏自己的衣服了。但实践证明,衣服裤子上弄到各种颜色还是很常见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留念。





















这周是艺术主题,这位Art老师带领孩子们用红黄蓝白四种原色创作。这位老师是清迈大学艺术荣誉学士毕业,为人开朗特别活泼,她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容和异常风趣的话语带动着孩子们的情绪,能上她的课让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开心幸福的事情。




















这种在户外大树下席地而坐的上课形式,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运动课和音乐课都把孩子们玩嗨了。特邀的运动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巨大竹子棚的体育馆里跳操,节奏感超强带感的音乐,就像蹦D那样,而且很open地邀请了家长也加入蹦D队伍,和孩子们一起嗨爆。











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
学校里几乎都是打赤脚活动的,这是孩子们的最爱。与自然的一切亲密接触,空气中泥土的芳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童年的记忆。每天糯米回来几乎都成了泥娃娃,但她很开心,至今还念念不忘在竹子学校里度过的时光。











每周学校还给孩子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安排了不同的Field Trip活动,小娃娃去体验用大象粑粑做纸的过程,到私人农场看农民伯伯种田养牛养鸭养兔子,还能到田里撒欢;大娃娃可以到户外攀岩,或者到水库游泳。




















三周时间过得飞快,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一直留在清迈,一直留在潘雅顿。结营那天,有多少不舍留存在心里。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再重返清迈,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其实在清迈,有特别多适合孩子去的地方,呆了三周也觉得还有N个地方没能去略感遗憾。但这也将会我成为再到清迈的理由。









糯米妈妈将于8月11日(下周六)在光斑旅行分享空间作为嘉宾,分享她的国际公民以及多元化教育、文化体验的理念,还会告诉各位爸爸妈妈如何为小朋友选择适合她体验的学校,如何应对小朋友来到新环境的焦虑情绪等等的“带娃游学秘籍”。
活动流程
15:00—16:25
主题分享及提问时间
16:25—17:00
下午茶、自由交流时间 
报名分享会可私信或者留言
最后送上说好的福利
转发本篇文章并留下你希望与孩子一同探索的目的地
即可获得价值68元的分享会入场券一张!


活动时间:8月11号(周六)下午3点-5点
地点:深圳福田保税区T8旅游创意园115号光斑视界
赶快撩撩光斑君吧~
光斑君ID
Focule-zone 查看全部













暑假一转眼就过半了,妈妈是不是带着小朋友奔忙于各种兴趣班中,寻找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也偷得属于辣妈们的闲暇时光(这个可不能给熊孩子们知道哟)
作为4岁糯米的妈妈,她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度过了难忘的三周。一次与自然拥抱又充满趣味的夏令营,带给她和糯米无数难忘的回忆,听完她的描述,光斑君第一感觉这就是清迈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呀。
光斑君邀请了这位光斑亲子线路规划师用文字分享她们的旅程,在这二十多天中,妈妈跟糯米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瞬间。提前预告下,8月11日下午,糯米妈还会来到光斑旅行分享空间,跟妈妈们交流她的育儿理念,具体的参加方式一会儿告诉你。
记得看到最后有福利送上
先来认识一下这篇游记的主人公之一——糯米妈。
85后的糯米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多年在教育留学界的工作经验,让她深知出国留学的“套路”;“两文三语”育儿,英文国语家乡话,糯米能自如使用纯正英语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
糯米妈奉行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为娃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糯米3个月的开始就带娃出游,1岁多开始到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亲子旅行,爱折腾关于娃的一切。









在清迈玩耍的小糯米









你不曾见过的“佛系”游学
回来已经快两周啦,但依然对清迈的一切都念念不忘,好想飞奔回去。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大家都玩嗨了,学校邀请家长们参加一个summer camp picnic,和孩子们一起度过最后的欢乐时光。
每个人都依依不舍,从孩子,到老师,到随行父母,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这份喜悦和收获,甚至有妈妈当场感动落泪。当然,我朋友圈里的亲们也被我们的经历深深感染,都希望我能更多地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于是,有了这篇游记。




















带上糯米去旅行
旅行,一直是我最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带着娃娃一起走在路上,也是我一直在实践且努力的方向。起初,带糯米出去念短期国际幼儿园是被身边一位好友种草了,只跟我提了一次就被深深的种草了。如果未能实现又特别想实现移民或者长期陪读的想法,去外国国际幼儿园插班念短期课程是一种较为现实且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方式。
于是,我萌生了出游的想法并开始搜集各类资讯,并做了一个短期小计划。而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夏令营时,我就决定了立即出行,因为我知道孩子的童年不等待,时光不等待,说走就走。











一座用竹子和夯土搭成的学校
这个夏令营,是由当地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举办,潘雅顿国际学校。整个学校校舍是用竹子和夯土搭建而成,与自然和谐融合到一起,也非常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带着对生命和生态的尊重。




















我们就在这如此美好的竹子学校里度过了三周。学校将三周时间设置了不同的主题:艺术+运动+音乐,每周还穿插了游泳课和Field Trip等丰富内容。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分为了四个Group,糯米才四岁多些,年龄组别最小,分在了Group 1 。











下图是Group 1 的班级校舍,教室里没有空调,但被茂盛的树木和竹子棚包围起来,清清凉凉的,体表温度非常适宜。教室门口有个竹子和木头搭建而成的游乐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颜值高、爱心爆棚的老师
Group 1 大概有十来个学生,最小的是刚满3岁的女娃娃,最大的快满5岁。这个组安排了一个主课老师及三个助教老师,能够做到1:4的比例,孩子们被照顾得很好,特别是小娃娃多少还有些分离焦虑的,老师们非常耐心温和,一句大声都没有,令我非常敬佩。
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年龄比较小,虽然原本也在这里念书,但暑假班来了很多不熟悉的同学,一下子又焦虑起来,全程跟着其中的Ocean老师,几乎就像贴贴纸一样不是挂在身上就是牵着手,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还一点都不嫌烦。每一个小细节都让我觉得这个学校充满了爱,孩子们就需要在这样的环境成长,不是吗?
后来特意了解了一下,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拿了荣誉学士以上的学位,有些还不止一个学位,都算是社会的栋梁了,可见这里对待教育,特别是早教幼教的重视程度了。











这是Anthony老师在给小娃娃们上绘本课,还不太适应的孩子都是被老师抱在身上的。
这样有爱的细节我还想再分享一个,就是一天放学时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家长在外面的体育馆等待孩子们放学出来,教室到体育馆有大概20米的露天距离。我想是出于对老师的充分信任,没有一个家长打伞上前去接,都安静地等待着,其实我内心是做了一下小斗争的,但我还是选择了等待。
那一刻,简直像奇迹一样般的出现,四个老师撑起一张大草席的四个角,就像为孩子们撑起来一片没有雨的天空。糯米说,that is a big big umbrella。 我深信,这样温暖的细节会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中,静待花开。











小小艺术家的诞生
孩子们上课其实家长不需要陪同,但Group 1是比其他组孩子特殊,所以老师特别允许了几个孩子还未能适应的家长陪同,于是我们通过家长“间谍”了解孩子们上课的部分情况。











上图是糯米一人在教室外的艺术区域静静作画,套一件大人oversize的T shirt,就不怕弄脏自己的衣服了。但实践证明,衣服裤子上弄到各种颜色还是很常见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留念。





















这周是艺术主题,这位Art老师带领孩子们用红黄蓝白四种原色创作。这位老师是清迈大学艺术荣誉学士毕业,为人开朗特别活泼,她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容和异常风趣的话语带动着孩子们的情绪,能上她的课让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开心幸福的事情。




















这种在户外大树下席地而坐的上课形式,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运动课和音乐课都把孩子们玩嗨了。特邀的运动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巨大竹子棚的体育馆里跳操,节奏感超强带感的音乐,就像蹦D那样,而且很open地邀请了家长也加入蹦D队伍,和孩子们一起嗨爆。











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
学校里几乎都是打赤脚活动的,这是孩子们的最爱。与自然的一切亲密接触,空气中泥土的芳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童年的记忆。每天糯米回来几乎都成了泥娃娃,但她很开心,至今还念念不忘在竹子学校里度过的时光。











每周学校还给孩子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安排了不同的Field Trip活动,小娃娃去体验用大象粑粑做纸的过程,到私人农场看农民伯伯种田养牛养鸭养兔子,还能到田里撒欢;大娃娃可以到户外攀岩,或者到水库游泳。




















三周时间过得飞快,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一直留在清迈,一直留在潘雅顿。结营那天,有多少不舍留存在心里。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再重返清迈,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其实在清迈,有特别多适合孩子去的地方,呆了三周也觉得还有N个地方没能去略感遗憾。但这也将会我成为再到清迈的理由。









糯米妈妈将于8月11日(下周六)在光斑旅行分享空间作为嘉宾,分享她的国际公民以及多元化教育、文化体验的理念,还会告诉各位爸爸妈妈如何为小朋友选择适合她体验的学校,如何应对小朋友来到新环境的焦虑情绪等等的“带娃游学秘籍”。
活动流程
15:00—16:25
主题分享及提问时间
16:25—17:00
下午茶、自由交流时间 
报名分享会可私信或者留言
最后送上说好的福利
转发本篇文章并留下你希望与孩子一同探索的目的地
即可获得价值68元的分享会入场券一张!


活动时间:8月11号(周六)下午3点-5点
地点:深圳福田保税区T8旅游创意园115号光斑视界
赶快撩撩光斑君吧~
光斑君ID
Focule-zone


光明羊与影子兔┃度蜜月

亲子教育JacobDixo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4 次浏览 • 2018-11-22 14:13 • 来自相关话题

两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光明羊与影子兔的开篇特辑 (
光明羊与影子兔de浪漫史
) ;这个心照不宣的小传统,起源于一次小羊的生日,却没有止步于生日那天。 

一个月前,一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世在俄罗斯举办了,我又翻出皮特爸爸给画的另一幅小画,写了另一篇文章(
光明羊与影子兔┃世界杯
);


今天小羊打算给大家奉上一段不一样的故事,是我们度蜜月期间的几张小画,和收藏已久的小物品合集,希望各位看官可以舒缓下这炎炎夏日的烦闷哦~ 









一起看日出 @Germany


从北京时间20:00 PM 到  柏林时间21:00 PM, 火车地铁快轨飞机几番周折,终于到了心心念念的德国。

十二个小时飞在日照下的长途航班,所有旅途的疲惫都在下飞机那一刻,被陌生又熟悉的德语氛围拥抱而消散不见,在这新奇又平静的夕阳下我们第一次踏上了德意志的土地。










凌晨五点钟倒时差出了门,循着鸟叫声,走到了鱼肚白的天那边,


两个人冻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迎来了我们第一次一起等待的日出时刻。

美丽、羞涩、热情的太阳,升起在了这边异土。这一刻,就是幸福满满的感觉。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民族,从文化到建筑,从艺术到政治:

当你走过柏林墙,欣赏来自这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涂鸦时;当你闲步街头巷尾,感受无处不在的历史痕迹时;

唯有置身其中,感受,记录,回忆,再追溯。









随他去流浪 @Prague

布拉格是一个童话般美好的地方。

辗转跑到了宫殿错落的Prague 城堡群,乐意回响的圣维特教堂,肃穆依旧的旧王宫,历尽沧桑的圣乔治教堂,每一处都凝聚了太多的年代故事。

这里无关其他,唯有艺术,信仰,历史,和建筑。










走在石砌的大街小巷,宽宽窄窄,不乏或清新或文艺的彩色小房子,还有那装扮各异、引人注目的街头艺人。

正如歌里所写的那样:

(在这里)流浪、忧伤、都一样。
  








心情是粉色的 @Vienna

曾经的奥匈帝国,如今格外低调;

相见初印象,是广阔齐整的行车道,是街头唱着歌剧的女学生,是草坪广场上或躺、或坐晒着太阳的人们。

走过霍夫堡宫,穿过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广场,总会被宫廷乐师装扮的小哥招呼,邀你走进国家大剧院去看一场演出。


音乐气息扑鼻而来,雕塑上、海报上也写满了歌剧的音符,唯有一枚粉色心情浓缩这一刻。

















做一场水里的梦 @Venezia

威尼斯波光粼粼的水面,渐渐被船头激荡的浪花拨向两侧,犹如历史的厚重幕布一般,又被缓缓拉开。

这里有一排排教堂和商号,用它们曾经华丽而沧桑的外表,向人们无声的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那里面,有爱恨情仇,有悲欢离合,更有用黄金和水晶构筑的骄傲的梦。







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圣马可广场坐一坐,感受下昔日威尼斯商人的条凳,感受这个水上帝国的安东尼与夏洛克,感受那昔日的商业辉煌。


目睹眼前这水上码头人来人往,好不惬意;哪怕与素不相识的意大利老先生,同唱一首 Bella Ciao。面具、船只、水晶,都点缀了这如梦之隅。


















重走文艺复兴之路 @Firenze


素有“翡冷翠”制成的佛罗伦萨,遍布着文艺复兴的痕迹:

精研肌理纹路的人体雕像,巍峨壮观的圣母百花教堂,街边纷扰中安静作画的手绘艺人,广场上拉着手风琴演绎的音乐家,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绅士范儿足足的意大利男人。

唯有驻足,停留,再回首。


















来一场宗教洗礼 @ Vatican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排了有生之年最长的队。









重温罗马假日 @ROMA


罗马,是一座浓缩太多的永恒之城。










古罗马帝国显赫一时的荣耀,天主教廷至高无上的威严,还有近2500年的辉煌历史,都在这里尽显:

八大奇迹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世界天主教中心的梵蒂冈,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大穹顶,风靡一时的罗马假日西班牙大台阶和许愿池。









想起伽利略 @PISA


后来,你终于带我,来到了那座不倒的斜塔下。

















他说,那套西装好精致 @Milano


在这座时尚之都,街上的人都fashion 十足,连两侧的橱窗,都无法单用漂亮来形容。

在这短暂的停留时刻,我们选择了不去购物,而是沐浴着阳光,靠在柱子旁,听街头艺人演奏一曲。

闲适,大抵如此了。

















走进诗画中 @ Switzerland


大屏的绿,大片的自然,大写的惊叹。

正所谓,风景如画。


这就是画。

这个阿尔卑斯山脉边上的国家,空气里街道上都洋溢着“干净”二字;

人们盛装打扮乘着红色缆车到PILATUS山顶参加舞会,也会来这高处不胜寒之地鸟瞰山峦树木;










在这里有人在稀薄的空气中躺着喝咖啡,有人带着勇气挑战雪山滑翔伞;

隔天跟他走走雪山脚下的卢塞恩湖畔,看看清澈透底的水里肆意游往的白天鹅;

逛逛沿街兜售奶酪鲜花牛角包的早市摊贩,再跑去Vintage 小店淘几个心水的小礼物。









当壁画精美的教堂里,传来整点的钟声,心里只有闲适和美好。


用皮特的话来说:年轻时就能走出来真的很感恩。




















你我牵手淋雨 @Paris

从勃艮第刚刚踏上法国的土地开始,小雨就开始淅淅沥沥。直到来到埃菲尔塔下,突然放了晴。









去过凡尔赛,才知道,何谓金碧辉煌,何谓骄奢淫逸;走过卢浮宫,才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巴黎。

多年来的战争,数以万计的藏品,路易王朝的世代奢靡,让人不得不想起,宫墙外面那民不聊生的世代。

走过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奥斯特里茨战争胜利而修建的凯旋门,门下那永不熄灭的火焰才真正有了意义;

踏足树叶茂盛的香榭丽舍大道,远眺这座324米的镂空高塔,也让巴黎这座城披上了浪漫的外衣。










 







噢,原来这才是巧克力 @Brussels


夜色下的布鲁塞尔,窄窄的胡同里,布满了手工巧克力的小铺子;雨果曾认为最美的Grand Palace 大广场橱窗里,点缀起了精致的蕾丝。

人们为了撒尿小童慕名而来,我们为了回家而归。


夜色俞深,归期也就愈近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的第31篇原创文章
这里包含了我和皮特的爱和浪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带娃、恋爱、一起耍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两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光明羊与影子兔的开篇特辑 (
光明羊与影子兔de浪漫史
) ;这个心照不宣的小传统,起源于一次小羊的生日,却没有止步于生日那天。 

一个月前,一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世在俄罗斯举办了,我又翻出皮特爸爸给画的另一幅小画,写了另一篇文章(
光明羊与影子兔┃世界杯
);


今天小羊打算给大家奉上一段不一样的故事,是我们度蜜月期间的几张小画,和收藏已久的小物品合集,希望各位看官可以舒缓下这炎炎夏日的烦闷哦~ 









一起看日出 @Germany


从北京时间20:00 PM 到  柏林时间21:00 PM, 火车地铁快轨飞机几番周折,终于到了心心念念的德国。

十二个小时飞在日照下的长途航班,所有旅途的疲惫都在下飞机那一刻,被陌生又熟悉的德语氛围拥抱而消散不见,在这新奇又平静的夕阳下我们第一次踏上了德意志的土地。










凌晨五点钟倒时差出了门,循着鸟叫声,走到了鱼肚白的天那边,


两个人冻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迎来了我们第一次一起等待的日出时刻。

美丽、羞涩、热情的太阳,升起在了这边异土。这一刻,就是幸福满满的感觉。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民族,从文化到建筑,从艺术到政治:

当你走过柏林墙,欣赏来自这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涂鸦时;当你闲步街头巷尾,感受无处不在的历史痕迹时;

唯有置身其中,感受,记录,回忆,再追溯。









随他去流浪 @Prague

布拉格是一个童话般美好的地方。

辗转跑到了宫殿错落的Prague 城堡群,乐意回响的圣维特教堂,肃穆依旧的旧王宫,历尽沧桑的圣乔治教堂,每一处都凝聚了太多的年代故事。

这里无关其他,唯有艺术,信仰,历史,和建筑。










走在石砌的大街小巷,宽宽窄窄,不乏或清新或文艺的彩色小房子,还有那装扮各异、引人注目的街头艺人。

正如歌里所写的那样:

(在这里)流浪、忧伤、都一样。
  








心情是粉色的 @Vienna

曾经的奥匈帝国,如今格外低调;

相见初印象,是广阔齐整的行车道,是街头唱着歌剧的女学生,是草坪广场上或躺、或坐晒着太阳的人们。

走过霍夫堡宫,穿过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广场,总会被宫廷乐师装扮的小哥招呼,邀你走进国家大剧院去看一场演出。


音乐气息扑鼻而来,雕塑上、海报上也写满了歌剧的音符,唯有一枚粉色心情浓缩这一刻。

















做一场水里的梦 @Venezia

威尼斯波光粼粼的水面,渐渐被船头激荡的浪花拨向两侧,犹如历史的厚重幕布一般,又被缓缓拉开。

这里有一排排教堂和商号,用它们曾经华丽而沧桑的外表,向人们无声的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那里面,有爱恨情仇,有悲欢离合,更有用黄金和水晶构筑的骄傲的梦。







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圣马可广场坐一坐,感受下昔日威尼斯商人的条凳,感受这个水上帝国的安东尼与夏洛克,感受那昔日的商业辉煌。


目睹眼前这水上码头人来人往,好不惬意;哪怕与素不相识的意大利老先生,同唱一首 Bella Ciao。面具、船只、水晶,都点缀了这如梦之隅。


















重走文艺复兴之路 @Firenze


素有“翡冷翠”制成的佛罗伦萨,遍布着文艺复兴的痕迹:

精研肌理纹路的人体雕像,巍峨壮观的圣母百花教堂,街边纷扰中安静作画的手绘艺人,广场上拉着手风琴演绎的音乐家,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绅士范儿足足的意大利男人。

唯有驻足,停留,再回首。


















来一场宗教洗礼 @ Vatican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排了有生之年最长的队。









重温罗马假日 @ROMA


罗马,是一座浓缩太多的永恒之城。










古罗马帝国显赫一时的荣耀,天主教廷至高无上的威严,还有近2500年的辉煌历史,都在这里尽显:

八大奇迹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世界天主教中心的梵蒂冈,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大穹顶,风靡一时的罗马假日西班牙大台阶和许愿池。









想起伽利略 @PISA


后来,你终于带我,来到了那座不倒的斜塔下。

















他说,那套西装好精致 @Milano


在这座时尚之都,街上的人都fashion 十足,连两侧的橱窗,都无法单用漂亮来形容。

在这短暂的停留时刻,我们选择了不去购物,而是沐浴着阳光,靠在柱子旁,听街头艺人演奏一曲。

闲适,大抵如此了。

















走进诗画中 @ Switzerland


大屏的绿,大片的自然,大写的惊叹。

正所谓,风景如画。


这就是画。

这个阿尔卑斯山脉边上的国家,空气里街道上都洋溢着“干净”二字;

人们盛装打扮乘着红色缆车到PILATUS山顶参加舞会,也会来这高处不胜寒之地鸟瞰山峦树木;










在这里有人在稀薄的空气中躺着喝咖啡,有人带着勇气挑战雪山滑翔伞;

隔天跟他走走雪山脚下的卢塞恩湖畔,看看清澈透底的水里肆意游往的白天鹅;

逛逛沿街兜售奶酪鲜花牛角包的早市摊贩,再跑去Vintage 小店淘几个心水的小礼物。









当壁画精美的教堂里,传来整点的钟声,心里只有闲适和美好。


用皮特的话来说:年轻时就能走出来真的很感恩。




















你我牵手淋雨 @Paris

从勃艮第刚刚踏上法国的土地开始,小雨就开始淅淅沥沥。直到来到埃菲尔塔下,突然放了晴。









去过凡尔赛,才知道,何谓金碧辉煌,何谓骄奢淫逸;走过卢浮宫,才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巴黎。

多年来的战争,数以万计的藏品,路易王朝的世代奢靡,让人不得不想起,宫墙外面那民不聊生的世代。

走过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奥斯特里茨战争胜利而修建的凯旋门,门下那永不熄灭的火焰才真正有了意义;

踏足树叶茂盛的香榭丽舍大道,远眺这座324米的镂空高塔,也让巴黎这座城披上了浪漫的外衣。










 







噢,原来这才是巧克力 @Brussels


夜色下的布鲁塞尔,窄窄的胡同里,布满了手工巧克力的小铺子;雨果曾认为最美的Grand Palace 大广场橱窗里,点缀起了精致的蕾丝。

人们为了撒尿小童慕名而来,我们为了回家而归。


夜色俞深,归期也就愈近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的第31篇原创文章
这里包含了我和皮特的爱和浪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带娃、恋爱、一起耍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莫让身边人的眼神,杀死独自带娃的人

亲子教育卡卡相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8 次浏览 • 2018-11-22 14:13 • 来自相关话题

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一个人带娃

1

前两天去早教课,认识了一位神奇女侠般存在的妈妈。










这位妈妈个子高高, 性格大大咧咧,扎一个高高的长马尾,T恤短裤,瘦瘦的身材,健康的肤色,还有那一副啥都不在意的神情,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毕竟在这个充斥着带娃老人和背奶妈妈的场合,跟大多数疲惫漠然的眼神比起来,这个有点太凸出了。

一打听,原来是带她家老二来上早教的。

老大也是男孩,已经上幼儿园了。

老二刚刚八个多月,正满地学爬折腾人的时候。

要说这人是“战士”,那可不是空穴来风。

前些日子自己开车带老大老二去迪士尼玩,车上一堆大包小裹不说,光着俩学龄前的皮孩子,还是俩男孩儿,就够够的了。

结果人家愣是张罗的井井有条,仨人飞机去,包车,吃的好,住的好,玩好后开心的回来了。










冬天的时候家里暖气足,要出去一趟都得从短袖短裤,一层一层往身上套,直至全副武装,出门不觉得冷了才行。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三个人一起外出怎么办?

因为先穿好的人最热啊,于是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了第一个。

她倒也有办法,自己先穿戴完毕,然后在热烘烘的暖气和厚实的衣物包裹下,在酣畅淋漓的汗水层层浸透前,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给老二、老大穿好衣服,再拎包走人。

恩,就像下图这样:










当年还怀着老二的时候,就天天自己挺着大肚子带老大上早教。

每天自己跑上跑下,家里家外,直到孕晚期有一天觉得肚子不大舒服,要去趟医院,这才把老大暂时寄存在姥姥家。

姥姥:去医院干啥?

孩儿他妈:没啥,就是瞅瞅肚子去。

结果这不看还没什么,一看,好嘛,医生当即让办了住院手续,当天就把老二生下来了。

人家这生产,跟玩儿似的。

说生就生了。

旁人实在听不下去了,伴着同情的目光,忍不住问一句:
“你家有老人么?”

这孩儿他妈不屑的说:

“有啊。好着呢。 但坚决不让他们带。添乱~ ”

说完还跟没事儿人似的,笑了。

2

看到这,有人该觉得这人有病吧。










有奶奶姥姥,放着不用?

然后还一个人带俩儿子?

看状态,不但不叫苦不迭,反而乐在其中?

一般人看了,估计也只能拿出匪夷所思的表情了。

而同在一旁陪着葡萄干的我,却对她满心佩服,认可,赞赏,颇有一副“好好认识一下”的冲动。

原因只有一个,身边这样的人太少了。

能自己身体力行带娃、而且是主动拒绝老人帮忙、同时正面看待这一切的人,微乎其微,近乎没有。

作为同样也是自己带娃的新手妈妈,身边却免不了是另外一番景象:










遛弯乘凉时,楼下大妈看你自己背着娃买菜,瞬间投以可怜的眼神,孩儿他奶奶姥姥呢?咋不帮着带?

早教大厅里,这边一家四口从老到少围着一个娃转悠,上课出来,渴了姥爷递水,饿了妈妈追饭,困了姥姥哄睡,累了爸爸大手一背,这边我一个人转悠反倒成了稀奇。

公交地铁上,看你拖了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大热天还跑出来嘚瑟,免不了要议论一二,什么“这个姿势孩子能舒服么?”、或者“现在的年轻人带娃太不仔细了”,随之而来啧啧声声声入耳;










于是“自己带娃”这件本来也没什么的一件事,在身边太多大姨大妈大婶儿大娘的评头论足后,难免你也被这份似乎不怎么正面的情绪默默引导:

开始质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也开始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可怜、辛苦加无助。

之后呢,他们除了议论一下以外,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留下你一个人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徒增烦恼。

3

这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

你越去想着一个人好累,好委屈,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你就会越来越辛苦,一天比一天疲惫;










而反过来,如果你身边多几个积极的榜样,你会发现,真的也就没什么。

举个例子。

刚刚会蹒跚学步的小朋友,最难免的事情就是走路摔跤。

摔了的这一下,其实本没有那么疼,但是哭还是不哭,完全取决于妈妈是否在场。

假如妈妈在身边,那肯定是要嚎啕大哭一下的,哄一下还不见得哄得好。

要不怎么吸引来妈妈的注意力和关心呢?

要不怎么抒发一下自己内心那一点点的委屈呢?










假如不巧身边没有妈妈,哦,那算了,反正哭了也没人看到,其实也不怎么疼,那我自己起来好了。

于是你看到一个小孩,自己跌倒了,东张西望后,自己爬了起来,又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转身去玩别的去了。

这个例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本质其实摔得不疼,哭是因为身边人才哭。

同样的,一个人带娃,值不值得同情和可怜,本质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身边人渲染的这个情景太反常、看起来太苦情。

4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什么样的环境,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父母对孩子始终宠爱有加,孩子就会永远长不大;

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和犯错,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勇敢豁达。

我们看到外国人总是一拖三、一拖四,很少情况下只生一个,但也很少见到有哪一方的父母搬过来住一起,单纯为了帮着带孩子;

因为他们自己完完全全可以独立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多也就自然有孩子多的抚养办法;










我看到身边有前辈自己带娃没问题,那我也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兴致满满的愿意去享受这一段难得的亲子共处的年华;

有朋友看到我自己带娃几个月似乎也没啥问题,她生了孩子之后,也会觉得说“既然大家都可以,我又未尝不可呢”;

只可惜,我们身边的大环境并不是如此。

大环境典型的带娃模式是,一方父母搬来同住,或是帮忙做饭,或是帮忙带娃。

可怕就可怕在,不仅老人认为这样理所应当,年轻人也认为父母责无旁贷。

更有甚者,出语如下:

不出力,就出钱。

似乎天经地义一般。

而究其根本,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想不想做成这件事?

身边人的眼神,会不会直接杀死本来可以独自带娃的你?










如果你真的想,你也就真的能做到;

如果你做到了,你也就真的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自然也就不用去理会旁人的流言蜚语了。

而有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可以尝试着不去冒昧指点别人的生活。

不插手别人的幸福,也似乎是一大修行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开号以来写的第30篇原创文章



看到那个战士般的妈妈之后
我才头一次发现
不是我们过于坚强
而是身边的人不觉得
这才是带娃正常该有的样子


生活里太多时候
我们被大环境带着节奏走
到头来却早早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其实那才是最最重要的啊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一个人带娃

1

前两天去早教课,认识了一位神奇女侠般存在的妈妈










这位妈妈个子高高, 性格大大咧咧,扎一个高高的长马尾,T恤短裤,瘦瘦的身材,健康的肤色,还有那一副啥都不在意的神情,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毕竟在这个充斥着带娃老人和背奶妈妈的场合,跟大多数疲惫漠然的眼神比起来,这个有点太凸出了。

一打听,原来是带她家老二来上早教的。

老大也是男孩,已经上幼儿园了。

老二刚刚八个多月,正满地学爬折腾人的时候。

要说这人是“战士”,那可不是空穴来风。

前些日子自己开车带老大老二去迪士尼玩,车上一堆大包小裹不说,光着俩学龄前的皮孩子,还是俩男孩儿,就够够的了。

结果人家愣是张罗的井井有条,仨人飞机去,包车,吃的好,住的好,玩好后开心的回来了。










冬天的时候家里暖气足,要出去一趟都得从短袖短裤,一层一层往身上套,直至全副武装,出门不觉得冷了才行。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三个人一起外出怎么办?

因为先穿好的人最热啊,于是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了第一个。

她倒也有办法,自己先穿戴完毕,然后在热烘烘的暖气和厚实的衣物包裹下,在酣畅淋漓的汗水层层浸透前,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给老二、老大穿好衣服,再拎包走人。

恩,就像下图这样:










当年还怀着老二的时候,就天天自己挺着大肚子带老大上早教。

每天自己跑上跑下,家里家外,直到孕晚期有一天觉得肚子不大舒服,要去趟医院,这才把老大暂时寄存在姥姥家。

姥姥:去医院干啥?

孩儿他妈:没啥,就是瞅瞅肚子去。

结果这不看还没什么,一看,好嘛,医生当即让办了住院手续,当天就把老二生下来了。

人家这生产,跟玩儿似的。

说生就生了。

旁人实在听不下去了,伴着同情的目光,忍不住问一句:
“你家有老人么?”

这孩儿他妈不屑的说:

“有啊。好着呢。 但坚决不让他们带。添乱~ ”

说完还跟没事儿人似的,笑了。

2

看到这,有人该觉得这人有病吧。










有奶奶姥姥,放着不用?

然后还一个人带俩儿子?

看状态,不但不叫苦不迭,反而乐在其中?

一般人看了,估计也只能拿出匪夷所思的表情了。

而同在一旁陪着葡萄干的我,却对她满心佩服,认可,赞赏,颇有一副“好好认识一下”的冲动。

原因只有一个,身边这样的人太少了。

能自己身体力行带娃、而且是主动拒绝老人帮忙、同时正面看待这一切的人,微乎其微,近乎没有。

作为同样也是自己带娃的新手妈妈,身边却免不了是另外一番景象:










遛弯乘凉时,楼下大妈看你自己背着娃买菜,瞬间投以可怜的眼神,孩儿他奶奶姥姥呢?咋不帮着带?

早教大厅里,这边一家四口从老到少围着一个娃转悠,上课出来,渴了姥爷递水,饿了妈妈追饭,困了姥姥哄睡,累了爸爸大手一背,这边我一个人转悠反倒成了稀奇。

公交地铁上,看你拖了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大热天还跑出来嘚瑟,免不了要议论一二,什么“这个姿势孩子能舒服么?”、或者“现在的年轻人带娃太不仔细了”,随之而来啧啧声声声入耳;










于是“自己带娃”这件本来也没什么的一件事,在身边太多大姨大妈大婶儿大娘的评头论足后,难免你也被这份似乎不怎么正面的情绪默默引导:

开始质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也开始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可怜、辛苦加无助。

之后呢,他们除了议论一下以外,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留下你一个人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徒增烦恼。

3

这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

你越去想着一个人好累,好委屈,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你就会越来越辛苦,一天比一天疲惫;










而反过来,如果你身边多几个积极的榜样,你会发现,真的也就没什么。

举个例子。

刚刚会蹒跚学步的小朋友,最难免的事情就是走路摔跤。

摔了的这一下,其实本没有那么疼,但是哭还是不哭,完全取决于妈妈是否在场。

假如妈妈在身边,那肯定是要嚎啕大哭一下的,哄一下还不见得哄得好。

要不怎么吸引来妈妈的注意力和关心呢?

要不怎么抒发一下自己内心那一点点的委屈呢?










假如不巧身边没有妈妈,哦,那算了,反正哭了也没人看到,其实也不怎么疼,那我自己起来好了。

于是你看到一个小孩,自己跌倒了,东张西望后,自己爬了起来,又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转身去玩别的去了。

这个例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本质其实摔得不疼,哭是因为身边人才哭。

同样的,一个人带娃,值不值得同情和可怜,本质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身边人渲染的这个情景太反常、看起来太苦情。

4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什么样的环境,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父母对孩子始终宠爱有加,孩子就会永远长不大;

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和犯错,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勇敢豁达。

我们看到外国人总是一拖三、一拖四,很少情况下只生一个,但也很少见到有哪一方的父母搬过来住一起,单纯为了帮着带孩子;

因为他们自己完完全全可以独立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多也就自然有孩子多的抚养办法;










我看到身边有前辈自己带娃没问题,那我也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兴致满满的愿意去享受这一段难得的亲子共处的年华;

有朋友看到我自己带娃几个月似乎也没啥问题,她生了孩子之后,也会觉得说“既然大家都可以,我又未尝不可呢”;

只可惜,我们身边的大环境并不是如此。

大环境典型的带娃模式是,一方父母搬来同住,或是帮忙做饭,或是帮忙带娃。

可怕就可怕在,不仅老人认为这样理所应当,年轻人也认为父母责无旁贷。

更有甚者,出语如下:

不出力,就出钱。

似乎天经地义一般。

而究其根本,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想不想做成这件事?

身边人的眼神,会不会直接杀死本来可以独自带娃的你?










如果你真的想,你也就真的能做到;

如果你做到了,你也就真的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自然也就不用去理会旁人的流言蜚语了。

而有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可以尝试着不去冒昧指点别人的生活。

不插手别人的幸福,也似乎是一大修行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开号以来写的第30篇原创文章



看到那个战士般的妈妈之后
我才头一次发现
不是我们过于坚强
而是身边的人不觉得
这才是带娃正常该有的样子


生活里太多时候
我们被大环境带着节奏走
到头来却早早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其实那才是最最重要的啊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

亲子教育杨小米816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4 次浏览 • 2018-11-22 14:10 • 来自相关话题

点击蓝字关注“葡萄干妈妈”
1
先说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个学姐,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里,学习勤勤恳恳,成绩自然是名列前茅,前后考取了人大的硕士博士,毕了业也是顺理成章的进了很好的单位工作。

这听起来看似开了挂的人生,却在她结婚生子后有了小小的转折。

与大多数生孩子的人不大一样的是,她生了一对双胞胎。

一男一女,龙凤胎。

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境遇,多少人有了儿子还想要拼个女儿的心愿,在她这里一下子好事成双。

哥哥出来的早几秒钟,然后才有了后面的妹妹。

儿女双全,听起来就是不能更加有爱的组合了。

幸福开心的同时,也有了不可避免的纠结出现:










“两个孩子怎么带?谁来带?”

跟大多数拼搏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他们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动辄几千元的月还款在宝宝降临前也许还算不了什么,但有了孩子之后,首当其冲的:

孩子教养问题,跟背后这早已在买房买车当时就立下的几十年契约,突然变得格格不入起来。

自己带,只能面临着辞职,辞职后断了的公积金和稳定收入,只能将老公身上的担子加倍加重起来,而即使这样似乎也并不能抵得住一家人的开销支出;

老人带,年轻人不耽误上班,不影响还贷赚钱,转而需要面临的自然是与老人同住的境遇,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自然免不了带来各种各样的碰撞,其中就免不了不愉快。

权衡之后,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压力,只能选择了后者。

于是原本其乐融融的两口之家,有房有车有爱的小日子,突然就变成了拥挤复杂的一家六口。

吃饭,要轮流着来;

洗澡,要交替进行;

所有的喂养,都要进行两遍;

即使这样,还不能耽误每天的上班和工作。

而这个学姐,她原本也是家里的老幺,也是父母疼爱的小公主,这一夜之间却只有为母则刚,被迫长大。

太多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上演,太多典型的家庭让我们已经开始视而不见。

2
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普遍被公式化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终老。










【出生】

从出生到上学之前的这几年,才是最单纯简单又轻松的一段。

从婴儿的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吃第一口真正的饭菜到接触这个看什么都新奇的世界,小小的一个可人儿被万般呵护:

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甚至外公外婆包围着,爱护着,吃饭怕卡着,喝水怕呛着,走路都担心摔了;

即使这样,一个单纯的笑容,挥着两个小胳膊扑过来的样子,总是给大人带来无尽的欢乐,他们大笑,我们也开心;

这样的日子很是轻松,哪怕闯了祸,也无所谓,因为身后有个有爱的家啊。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区间也有了变化。

过去的日子里,这段时间往往是六年七年,而随着现代生活的竞争激烈,家长们开始有意无意的要给孩子早教、早托,于是这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逐日减少,变成了三年四年,甚至一年两年。










【上学】

俗话说,知识使人进步,学习改变命运。

中国有太多的学校,不约而同的,拿这句话当做他们引以为傲的校训。

从老师到校领导,从家长到邻里亲戚,所有人都在给适龄学生们灌输着这样的一个概念:

好好学习,努力考试。

在二三十年前的那个时代,即使最最差劲的学生,最最懵懂的孩童,他们都知道,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考高分。

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凡是贯穿上学时代的这些个阶段,无一例外的都以分数论英雄。

高分者上,低分者下。

一个自科举时代起就亘古不变的道理。

于是小小的书包里满是书籍,试题,作业本,更有甚者都要拖着拉杆箱上下学;

于是放学后本该休息的短暂时间里,回到家听到家长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写作业;

于是在一个个寒暑假的宝贵间隙中,大街小巷穿梭的更多的是去上补习班的孩子和接送的家长们;

家长们否定素质教育,老师们要杜绝早恋,甚至考试压力大的时候所有的音体美也躲不过停课的命运,一切为数理化史地生语文英语这些所谓的大科让步。

直到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这段坐教室、拼成绩的时代戛然而止时,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才脱离了为期十几年的题海战术。










【工作】

有的人憧憬着打卡上下班的日子,总算有了靠自己双手赚到的第一笔钱;

有的人惧怕这步入社会的倒计时,家庭和学校不再是有师长同龄人庇护的港湾了;

更多的人忙不迭的就被这竞争的车轮卷了进去,来不及选择一个清楚的方向,来不及跟身后的好友同学道别,就匆匆完成了书生气到社会人的华丽转身。

工作的日子里,人们总是抹着怎么也睡不醒的惺忪双眼,来不及坐下来细嚼慢咽的吃一顿早餐,像极了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收拾着匆忙打理好的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钻入了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

上班,打卡,社交,聚餐,下班,再往复。

当然,不可或缺的,还是那工资论高下、职位论英雄的衡量标准。

赚的多,自己手里阔绰,父母脸上有光;

赚的少,眼神总有点落寞,家里也开始说不过去。

于是人们就在这样的两点一线中,来来往往,从黑发熬到有了白丝,从少年成了中年,从新人菜鸟成了师傅导师。










【结婚生子】

之所以把结婚和生子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隶属于成家的范畴。

他们都是你学业有成、事业还行之后,父母催促必不可少的话题。

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不赞成孩子在学业期间开展与异性的亲密情感,这里我们俗称:

反对早恋。

可现今各大公园、餐厅如火如荼的相亲角,甚至经十年不衰的电视综艺节目,告诉我们:

还是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从孩子一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秒开始,他们就催着儿子或者女儿,赶紧找对象、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

“再不找对象,你都要成老姑娘啦!”

“跟小刘一直那么恋爱耗着干啥,差不多就把婚事提上议程!”

“小两口的日子过着太自私,人家谁谁谁都生二胎啦!”

中国父母在催婚催育方面,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热情和精力,再加上从不重样的说辞,以及逢人必讲、三句话不离本宗的势头。

必然的,也就催生了一堆孩子们口中的吐槽,所谓大龄剩男剩女眼中的过节防问指南。

直到你找了对象、领了小红本、生了大胖孙子,他们终于消停了。










【终老】

有人说,生子不过三十上下,终老都要古稀花甲,中间这三四十年呢?都被你吞了?

是啊,这三四十年我们怎么说?

想要学习的人,继续学习;

工作要再上一层楼的人,拼了命的加班升职拿奖金;

娶妻生子的,自然也有二十多年的陪伴等着呢;

普遍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看似一成不变的日子里,消磨了年轻时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人到中年的忧愁。

平淡的日子过得像极了一杯白开水,两个字:

没味儿!

在这样的一天一天中,年龄的十位数从三走到了四,从五变成了六,最后终于放弃了挣扎,不再纠结学习工作和子女,只身一人走向终老。










3
有人说,这是全人类的正常进化啊,何以冠名“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



其实不然,这恰恰是典型的中国人。

岁月的车辙本不显眼,却在加了太多外力后,变得凸显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并非父母所想,却不得不被卷着向前。

前面那些所有被加了速的、被干预的、被安排的人生阶段,在我们耄耋之年回顾一生时,才发现:


似乎每一段都没有真正享受到它该有的样子。

本该懵懂无知的1-2岁,大人总是希望我们早早学有所成,小小年纪就开始背诗学字;

本该在户外撒野放风的6-11岁,却总有着做不完的作业和习题,考不完的测试和压力;

本该感受青春期萌芽的15-18岁,情感的萌芽早早地被老师家长扼杀在襁褓里;

本该感受社团生活散发青春朝气的20岁,又多了些许实习求职为了找工作而做的太多事;

本该在社会上热情打拼的二十几岁,却一个个被家长逼着去考所谓的公务员铁饭碗;

本该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走下去的三十岁,也不得不顶着老人的念叨匆匆步入婚姻娶妻生子;










而当你终于按部就班走完这些“该走的路”之后,还未或者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你,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家里的孩子变成了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大人:

你的所作所为,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策,不再被他们以对孩子的眼光温柔以待,相反的,扑面而来的是大人与大人之间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让人透不过气。

这里做的不好了,他们失望;

那里考虑欠佳了,他们皱眉。

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就是这些个看似当了爹妈的小年轻,仍旧还是孩子;

人生才刚刚起步的他们,更需要长辈的引领和帮助,在失落和委屈的现实面前,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有一个包容的眼神,一个强有力的臂膀,一个温暖的港湾。

即使这样,大多数的中国父母还是给不到。

因为在他们眼中,你不再是少年。

因为这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逼着人们脚步匆匆,又不得不向命运的方向靠拢。




但愿每个看了这篇文章的人,有朝一日为人父母,不再只顾着让子女大步向前;

但愿在你心中,你的孩子终究是那个曾经依偎在你怀中的小小少年。









这是葡萄干妈妈的第27篇原创文章
其实我想说
即使当了父母的我们
有的时候也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


我们虽然已经长大
也成了家
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


刚刚起步的我们固然独立了
  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点击蓝字关注“葡萄干妈妈”
1
先说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个学姐,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里,学习勤勤恳恳,成绩自然是名列前茅,前后考取了人大的硕士博士,毕了业也是顺理成章的进了很好的单位工作。

这听起来看似开了挂的人生,却在她结婚生子后有了小小的转折。

与大多数生孩子的人不大一样的是,她生了一对双胞胎。

一男一女,龙凤胎。

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境遇,多少人有了儿子还想要拼个女儿的心愿,在她这里一下子好事成双。

哥哥出来的早几秒钟,然后才有了后面的妹妹。

儿女双全,听起来就是不能更加有爱的组合了。

幸福开心的同时,也有了不可避免的纠结出现:










“两个孩子怎么带?谁来带?”

跟大多数拼搏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他们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动辄几千元的月还款在宝宝降临前也许还算不了什么,但有了孩子之后,首当其冲的:

孩子教养问题,跟背后这早已在买房买车当时就立下的几十年契约,突然变得格格不入起来。

自己带,只能面临着辞职,辞职后断了的公积金和稳定收入,只能将老公身上的担子加倍加重起来,而即使这样似乎也并不能抵得住一家人的开销支出;

老人带,年轻人不耽误上班,不影响还贷赚钱,转而需要面临的自然是与老人同住的境遇,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自然免不了带来各种各样的碰撞,其中就免不了不愉快。

权衡之后,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压力,只能选择了后者。

于是原本其乐融融的两口之家,有房有车有爱的小日子,突然就变成了拥挤复杂的一家六口。

吃饭,要轮流着来;

洗澡,要交替进行;

所有的喂养,都要进行两遍;

即使这样,还不能耽误每天的上班和工作。

而这个学姐,她原本也是家里的老幺,也是父母疼爱的小公主,这一夜之间却只有为母则刚,被迫长大。

太多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上演,太多典型的家庭让我们已经开始视而不见。

2
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普遍被公式化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终老。










【出生】

从出生到上学之前的这几年,才是最单纯简单又轻松的一段。

从婴儿的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吃第一口真正的饭菜到接触这个看什么都新奇的世界,小小的一个可人儿被万般呵护:

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甚至外公外婆包围着,爱护着,吃饭怕卡着,喝水怕呛着,走路都担心摔了;

即使这样,一个单纯的笑容,挥着两个小胳膊扑过来的样子,总是给大人带来无尽的欢乐,他们大笑,我们也开心;

这样的日子很是轻松,哪怕闯了祸,也无所谓,因为身后有个有爱的家啊。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区间也有了变化。

过去的日子里,这段时间往往是六年七年,而随着现代生活的竞争激烈,家长们开始有意无意的要给孩子早教、早托,于是这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逐日减少,变成了三年四年,甚至一年两年。










【上学】

俗话说,知识使人进步,学习改变命运。

中国有太多的学校,不约而同的,拿这句话当做他们引以为傲的校训。

从老师到校领导,从家长到邻里亲戚,所有人都在给适龄学生们灌输着这样的一个概念:

好好学习,努力考试。

在二三十年前的那个时代,即使最最差劲的学生,最最懵懂的孩童,他们都知道,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考高分。

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凡是贯穿上学时代的这些个阶段,无一例外的都以分数论英雄。

高分者上,低分者下。

一个自科举时代起就亘古不变的道理。

于是小小的书包里满是书籍,试题,作业本,更有甚者都要拖着拉杆箱上下学;

于是放学后本该休息的短暂时间里,回到家听到家长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写作业;

于是在一个个寒暑假的宝贵间隙中,大街小巷穿梭的更多的是去上补习班的孩子和接送的家长们;

家长们否定素质教育,老师们要杜绝早恋,甚至考试压力大的时候所有的音体美也躲不过停课的命运,一切为数理化史地生语文英语这些所谓的大科让步。

直到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这段坐教室、拼成绩的时代戛然而止时,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才脱离了为期十几年的题海战术。










【工作】

有的人憧憬着打卡上下班的日子,总算有了靠自己双手赚到的第一笔钱;

有的人惧怕这步入社会的倒计时,家庭和学校不再是有师长同龄人庇护的港湾了;

更多的人忙不迭的就被这竞争的车轮卷了进去,来不及选择一个清楚的方向,来不及跟身后的好友同学道别,就匆匆完成了书生气到社会人的华丽转身。

工作的日子里,人们总是抹着怎么也睡不醒的惺忪双眼,来不及坐下来细嚼慢咽的吃一顿早餐,像极了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收拾着匆忙打理好的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钻入了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

上班,打卡,社交,聚餐,下班,再往复。

当然,不可或缺的,还是那工资论高下、职位论英雄的衡量标准。

赚的多,自己手里阔绰,父母脸上有光;

赚的少,眼神总有点落寞,家里也开始说不过去。

于是人们就在这样的两点一线中,来来往往,从黑发熬到有了白丝,从少年成了中年,从新人菜鸟成了师傅导师。










【结婚生子】

之所以把结婚和生子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隶属于成家的范畴。

他们都是你学业有成、事业还行之后,父母催促必不可少的话题。

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不赞成孩子在学业期间开展与异性的亲密情感,这里我们俗称:

反对早恋。

可现今各大公园、餐厅如火如荼的相亲角,甚至经十年不衰的电视综艺节目,告诉我们:

还是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从孩子一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秒开始,他们就催着儿子或者女儿,赶紧找对象、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

“再不找对象,你都要成老姑娘啦!”

“跟小刘一直那么恋爱耗着干啥,差不多就把婚事提上议程!”

“小两口的日子过着太自私,人家谁谁谁都生二胎啦!”

中国父母在催婚催育方面,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热情和精力,再加上从不重样的说辞,以及逢人必讲、三句话不离本宗的势头。

必然的,也就催生了一堆孩子们口中的吐槽,所谓大龄剩男剩女眼中的过节防问指南。

直到你找了对象、领了小红本、生了大胖孙子,他们终于消停了。










【终老】

有人说,生子不过三十上下,终老都要古稀花甲,中间这三四十年呢?都被你吞了?

是啊,这三四十年我们怎么说?

想要学习的人,继续学习;

工作要再上一层楼的人,拼了命的加班升职拿奖金;

娶妻生子的,自然也有二十多年的陪伴等着呢;

普遍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看似一成不变的日子里,消磨了年轻时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人到中年的忧愁。

平淡的日子过得像极了一杯白开水,两个字:

没味儿!

在这样的一天一天中,年龄的十位数从三走到了四,从五变成了六,最后终于放弃了挣扎,不再纠结学习工作和子女,只身一人走向终老。










3
有人说,这是全人类的正常进化啊,何以冠名“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



其实不然,这恰恰是典型的中国人。

岁月的车辙本不显眼,却在加了太多外力后,变得凸显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并非父母所想,却不得不被卷着向前。

前面那些所有被加了速的、被干预的、被安排的人生阶段,在我们耄耋之年回顾一生时,才发现


似乎每一段都没有真正享受到它该有的样子。

本该懵懂无知的1-2岁,大人总是希望我们早早学有所成,小小年纪就开始背诗学字;

本该在户外撒野放风的6-11岁,却总有着做不完的作业和习题,考不完的测试和压力;

本该感受青春期萌芽的15-18岁,情感的萌芽早早地被老师家长扼杀在襁褓里;

本该感受社团生活散发青春朝气的20岁,又多了些许实习求职为了找工作而做的太多事;

本该在社会上热情打拼的二十几岁,却一个个被家长逼着去考所谓的公务员铁饭碗;

本该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走下去的三十岁,也不得不顶着老人的念叨匆匆步入婚姻娶妻生子;










而当你终于按部就班走完这些“该走的路”之后,还未或者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你,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家里的孩子变成了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大人:

你的所作所为,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策,不再被他们以对孩子的眼光温柔以待,相反的,扑面而来的是大人与大人之间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让人透不过气。

这里做的不好了,他们失望;

那里考虑欠佳了,他们皱眉。

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就是这些个看似当了爹妈的小年轻,仍旧还是孩子;

人生才刚刚起步的他们,更需要长辈的引领和帮助,在失落和委屈的现实面前,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有一个包容的眼神,一个强有力的臂膀,一个温暖的港湾。

即使这样,大多数的中国父母还是给不到。

因为在他们眼中,你不再是少年。

因为这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逼着人们脚步匆匆,又不得不向命运的方向靠拢。




但愿每个看了这篇文章的人,有朝一日为人父母,不再只顾着让子女大步向前;

但愿在你心中,你的孩子终究是那个曾经依偎在你怀中的小小少年。









这是葡萄干妈妈的第27篇原创文章
其实我想说
即使当了父母的我们
有的时候也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


我们虽然已经长大
也成了家
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


刚刚起步的我们固然独立了
  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小葡童鞋炼成记(终结篇)

亲子教育ykbbr0571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3 次浏览 • 2018-11-22 10:27 • 来自相关话题

谨以此篇,献给出生七个月的小葡童鞋,也献给所有正在孕育生命和曾经走过这一段的麻麻们。

September 14,2017
今早突然发现无名指肿了,曾经Peter 求婚时给戴上的戒指,费了好大劲儿才不情愿的摘了下来,看着手指头上的痕迹心里居然有点空落落的。












葡萄干小盆友给麻麻带来了太多太多:
体重涨了,头发长了,手也胖了。

以后你就见证粑粑给麻麻再一次把戒指戴上吧。

September 18,2017
这几天小羊妈妈止不住的往外冒痘痘,仿佛火山喷发了似的。

兔子爸爸说:

“小羊,这是成为妈妈的必经之路啊。 你已经通过了危险期,通过了葡萄干掉出来的危险,也见证了葡萄干动动动,现在到这一关啦,我们一起走过去。”










September 21,2017
今天葡萄干小盆友30周啦,听说你差不多有三斤重了诶。
麻麻立下了一个4Q的Target :

 Make 葡萄干 Real ~

September 25,2017
他一如既往的早早出门,却惊喜的发来一朵小花。原来是小绿旁边的街景。

这九月下旬绽放的生命,和着他对小羊的小心思,统统化成了今天的好心情。 









September 28,2017
葡萄干步入了31周,麻麻的体重和皮肤都开始不受控制了,也莫名的陷入了焦虑中。

还好兔子爸爸很快就察觉到了:

晚上特意给打来洗脚水按摩脚丫,睡前小心的怀抱着麻麻和肚子里的葡萄干,早上出门前的吻别也是一遍又一遍,甚至明明想再吻一下没得逞,还找个借口惊慌掩饰。

October 2,2017
十月的第二天气温骤降了,跟他在家睡到自然醒,晒晒太阳赖赖床。

我去厨房叮叮咣当,给你做一顿丰盛的爱心早餐;
你在客厅安安静静,给我画一张惊喜的有爱小画。

有一句话,他说的很对:
“爱这个家,就不要等别人替自己爱护它。”










October 4,2017
人家都说孕晚期腿肿,小羊妈妈居然手肿了。
手背像极了大馒头,手指头像极了火腿肠。

兔子爸爸打来热水,给小羊妈妈泡泡小胖手。
还有爱的发了一组对比照:
“爸爸买东西 VS 妈妈买东西”~ 









October 6,2017
皮特大厨之拿手好菜:
家焖黄花鱼~ 

鱼汤鲜美,鱼子丰盛,配上米饭,嚼到嘴里,简直人间享受。










October 7,2017
皮特大厨精心熬制的小白菜排骨汤,汤水清淡可口,排骨酥烂不腻,每人两大碗下肚,那叫一个满足~









October 9,2017
32W+4D 翻身记
尿频起夜梦中惊醒,翻身不得浑身酸痛。
左手先支撑起半个身子,右手顶住腰椎故作淡定,骨头疼的那叫一个酸爽。

牙齿一咬,双脚一使劲儿,终于站了起来。
然后扶着墙壁往前蹭,到了卫生间一屁股瘫坐在马桶上,想要起来就得把刚才那一套程序再来一遍。。。

到了这个时候,开始莫名其妙的反胃倒酸水,莫名其妙的气堵犯咳嗽,莫名其妙的握拳手就疼,莫名其妙的半夜尿憋醒。

第一次觉得怀孕这件事情,十个月是不是有点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久了啊。

October 10,2017
本想晚上九点半早早上床休息,躺下后才想起来厨房还有醒着的面团,还有肉馅儿。

索性又穿上衣服跑去厨房开整,揉面擀皮捏褶开火上蒸锅,整个包包子的过程简直一气呵成。

横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October 11,2017
《回家有惊喜》系列
一进家门他居然在烙小饼,他细致入微的样子,跟摞起的小饼一样可爱;

一问才知道这居然不是惊喜,他又颠颠儿的跑去拿了小画册;

终于在画册里找到了一页薄薄的小纸片:
传说中的《初育登记单》~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合法啦!

然后他心意满满介绍饭菜:这个菜炒肉,那个菜炒肉,这个豆卷含蛋白质,那个小饼加了鸡蛋,这样每个菜都可以给小羊补充蛋白质了! 










October 14,2017
今天天气好的不像样子,粑粑麻麻约了菲儿大叔,去海边记录下孕期这一段。

走走停停拍了好多照片,说说笑笑收获了好多心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October 18,2017
清晨家里的空气有点湿冷,一只还没睡醒的羊跑去上厕所,迷迷糊糊中一张毯子从天而降,好像一张超级暖和的大馅饼。

于是这只稀里糊涂的小睡羊,就酱紫被一只兔子裹着送回了床上。

此情此景像极了那句话:皮皮虾,我们走!
(原来我才是他的皮皮虾~)

October 19,2017
葡萄干今天34周了。
想想一个月后大肚子会瘪下去,十个月的准备我们终于可以见面了,突然激动又忐忑了呢。

October 21,2017
今天收到了一组温馨的照片,爸爸妈妈揣着婚礼的相册,把葡萄干一并记录到镜头里。


两个人结合的新开始,就是一个小生命的延续吧~












October 26,2017
不知不觉到了传说中的双35:
妈妈带你已经过了35周了,还有35天就要见面了~

医生说现在你已经2403+- 400g 啦,还从以前的横位变成了头位,一定是听了爸爸的话乖乖转过来啦~

 终于麻麻鼓起勇气问了医生,该给你准备蓝色还是粉色小衣服,居然被回答:“爱买什么颜色买什么颜色~”  麻麻也是Real 尴尬了~












October 29,2017
35W+3D 今天粑粑麻麻干了一件大事:起名字!


男孩子就叫Jethro, 希伯来语寓意“最好的”,圣经里摩西的岳父就是他,按照上帝的意思拣选有才的人;

女孩子就叫Abigail,英文寓意“父亲的喜悦”,圣经里大卫的妻子,一个聪慧贤德的女子;

名字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事物,粑粑麻麻倾注了美好的愿望,希望你会喜欢~










November 1,2017
有一首歌写在九月结束时,麻麻给改成了十月:Wake me up when October ends~ 

头一次如此期待月初的第一天啊,十一月的第一天出奇的暖和,上班路上的大树落叶都很好看,等日历上的数字翻到第30页,就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葡萄干啦~

November 3,2017
寒冷的早晨天还没放亮,就要出门的他走进卧室,给迷迷糊糊的小羊一个吻,还给你露出的脚丫儿盖上了被子。

这个moment 的感觉,仿佛美梦一般好啊。 


November 6,2017
突如其来发起告白攻势的都是好爸爸。












November 10,2017
37W+1D  今天是最后一天去office的日子,我的葡萄干终于成长为足月儿啦~


从第一次发现你时的小葡萄干,现在已经成了六斤多圆滚滚的大南瓜啦!麻麻憧憬着把你生出来的那一刻,看你挥舞着小手然后自己边流泪边感慨:


“我居然生了一个宝宝!”

November 16,2017
38Week 过去的一周里麻麻有点忐忑,夜里睡得不踏实,白天也会焦虑,兔子爸爸每天出门都放心不下,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啊。

倒计时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小,妈妈却觉得最后2周分外煎熬,隔着肚子摸着榴莲大小的你,真的好想好想赶快跟你见面。

4岁的Jasper说不想让爸爸变老,50岁的小春哥偷偷抹了把眼泪;一想到可以在Peter 30岁生日前,送给他一个属于我们俩的葡萄干,让他多感受二十载的父子时光,应该会是超有爱的一件事吧。 









November 18,2017
产检去医院路过水果摊,小羊说了句:“你看这大提子大葡萄”,Peter 愣住了,他居然听成了:“你看这(肿)大(羊)蹄子和(大肚子里的)葡萄干”~

November 19,2017
这周大皮特开始玩一个游戏,Oriental Empire, 讲的是古代中国背景下的史诗策略故事,游戏精美程度和历史还原度简直为文科生出身的他量身打造一般。

我:等两天葡萄干出来了,你可就玩不了了哦~
他:到时候抱着ta 一起玩,边玩边学历史,哈哈哈~









November 21,2017
他爱你的表现:

新买了一张弓,特意拿来三个图案,请小羊选一个喜欢的,于是一觉醒来:


他居然把你挑选的这个图案亲笔画到了弓箭上! 









November 23,2017
39WeekHappy Thanksgiving Day & 倒计时7天整~

从两周前足月的紧张焦虑,到现在妈妈已经不再慌张,心里想的就是平安见面就好,妈妈不怕疼不怕出血什么都不怕。

感谢你来到我们这个有爱的小家,感谢你给我们当粑粑麻麻的机会,感谢你这近一年来很健康很顺利,感谢你听了粑粑的话转成了头位,感谢你给了妈妈太多太多的感动。

运气好的话,我们月底见哦~









November 24,2017
为了早点发动,麻麻今天走了一万步。。。

November 25,2017
今日拉肚子到虚弱不已。

大皮特为了防止脱水,特意给端来温热的盐糖水,还配了本来为生孩子准备的吸管。小羊在床上不用起身就喝到了水,他说:

“我知道呀。因为给你端过来之前我得先尝一下,免得你喝了恶心我再调调。”

November 29,2017
在预产期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终于发生了一件大事:
葡萄干来啦!!!

11月29日13:56 葡萄干诞生啦~
52CM 的大长腿配上了3530g 的体重,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
小羊麻麻太有成就感啦!









(小葡童鞋诞生记之全部内容就到这了,感谢过去孕育的一年里每一天兔子爸爸的陪伴,也感恩曾经记录过的这么多个点点滴滴,至此也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这份浪漫,不妨点个赞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哦 ~ )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在葡萄干还没有从肚子里出来时
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美好
好庆幸当初记录了下来

作为当事人的我
很多细节都似乎记不清楚了
直到今日重新整理了出来
历历在目的小确幸
我都愿意跟你们分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谨以此篇,献给出生七个月的小葡童鞋,也献给所有正在孕育生命和曾经走过这一段的麻麻们。

September 14,2017
今早突然发现无名指肿了,曾经Peter 求婚时给戴上的戒指,费了好大劲儿才不情愿的摘了下来,看着手指头上的痕迹心里居然有点空落落的。












葡萄干小盆友给麻麻带来了太多太多:
体重涨了,头发长了,手也胖了。

以后你就见证粑粑给麻麻再一次把戒指戴上吧。

September 18,2017
这几天小羊妈妈止不住的往外冒痘痘,仿佛火山喷发了似的。

兔子爸爸说:

小羊,这是成为妈妈的必经之路啊。 你已经通过了危险期,通过了葡萄干掉出来的危险,也见证了葡萄干动动动,现在到这一关啦,我们一起走过去。










September 21,2017
今天葡萄干小盆友30周啦,听说你差不多有三斤重了诶。
麻麻立下了一个4Q的Target :

 Make 葡萄干 Real ~

September 25,2017
他一如既往的早早出门,却惊喜的发来一朵小花。原来是小绿旁边的街景。

这九月下旬绽放的生命,和着他对小羊的小心思,统统化成了今天的好心情。 









September 28,2017
葡萄干步入了31周,麻麻的体重和皮肤都开始不受控制了,也莫名的陷入了焦虑中。

还好兔子爸爸很快就察觉到了:

晚上特意给打来洗脚水按摩脚丫,睡前小心的怀抱着麻麻和肚子里的葡萄干,早上出门前的吻别也是一遍又一遍,甚至明明想再吻一下没得逞,还找个借口惊慌掩饰。

October 2,2017
十月的第二天气温骤降了,跟他在家睡到自然醒,晒晒太阳赖赖床。

我去厨房叮叮咣当,给你做一顿丰盛的爱心早餐;
你在客厅安安静静,给我画一张惊喜的有爱小画。

有一句话,他说的很对:
“爱这个家,就不要等别人替自己爱护它。”










October 4,2017
人家都说孕晚期腿肿,小羊妈妈居然手肿了。
手背像极了大馒头,手指头像极了火腿肠。

兔子爸爸打来热水,给小羊妈妈泡泡小胖手。
还有爱的发了一组对比照:
“爸爸买东西 VS 妈妈买东西”~ 









October 6,2017
皮特大厨之拿手好菜:
家焖黄花鱼~ 

鱼汤鲜美,鱼子丰盛,配上米饭,嚼到嘴里,简直人间享受。










October 7,2017
皮特大厨精心熬制的小白菜排骨汤,汤水清淡可口,排骨酥烂不腻,每人两大碗下肚,那叫一个满足~









October 9,2017
32W+4D 翻身记
尿频起夜梦中惊醒,翻身不得浑身酸痛。
左手先支撑起半个身子,右手顶住腰椎故作淡定,骨头疼的那叫一个酸爽。

牙齿一咬,双脚一使劲儿,终于站了起来。
然后扶着墙壁往前蹭,到了卫生间一屁股瘫坐在马桶上,想要起来就得把刚才那一套程序再来一遍。。。

到了这个时候,开始莫名其妙的反胃倒酸水,莫名其妙的气堵犯咳嗽,莫名其妙的握拳手就疼,莫名其妙的半夜尿憋醒。

第一次觉得怀孕这件事情,十个月是不是有点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久了啊。

October 10,2017
本想晚上九点半早早上床休息,躺下后才想起来厨房还有醒着的面团,还有肉馅儿。

索性又穿上衣服跑去厨房开整,揉面擀皮捏褶开火上蒸锅,整个包包子的过程简直一气呵成。

横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October 11,2017
《回家有惊喜》系列
一进家门他居然在烙小饼,他细致入微的样子,跟摞起的小饼一样可爱;

一问才知道这居然不是惊喜,他又颠颠儿的跑去拿了小画册;

终于在画册里找到了一页薄薄的小纸片:
传说中的《初育登记单》~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合法啦!

然后他心意满满介绍饭菜:这个菜炒肉,那个菜炒肉,这个豆卷含蛋白质,那个小饼加了鸡蛋,这样每个菜都可以给小羊补充蛋白质了! 










October 14,2017
今天天气好的不像样子,粑粑麻麻约了菲儿大叔,去海边记录下孕期这一段。

走走停停拍了好多照片,说说笑笑收获了好多心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October 18,2017
清晨家里的空气有点湿冷,一只还没睡醒的羊跑去上厕所,迷迷糊糊中一张毯子从天而降,好像一张超级暖和的大馅饼。

于是这只稀里糊涂的小睡羊,就酱紫被一只兔子裹着送回了床上。

此情此景像极了那句话:皮皮虾,我们走!
(原来我才是他的皮皮虾~)

October 19,2017
葡萄干今天34周了。
想想一个月后大肚子会瘪下去,十个月的准备我们终于可以见面了,突然激动又忐忑了呢。

October 21,2017
今天收到了一组温馨的照片,爸爸妈妈揣着婚礼的相册,把葡萄干一并记录到镜头里。


两个人结合的新开始,就是一个小生命的延续吧~












October 26,2017
不知不觉到了传说中的双35:
妈妈带你已经过了35周了,还有35天就要见面了~

医生说现在你已经2403+- 400g 啦,还从以前的横位变成了头位,一定是听了爸爸的话乖乖转过来啦~

 终于麻麻鼓起勇气问了医生,该给你准备蓝色还是粉色小衣服,居然被回答:“爱买什么颜色买什么颜色~”  麻麻也是Real 尴尬了~












October 29,2017
35W+3D 今天粑粑麻麻干了一件大事:起名字!


男孩子就叫Jethro, 希伯来语寓意“最好的”,圣经里摩西的岳父就是他,按照上帝的意思拣选有才的人;

女孩子就叫Abigail,英文寓意“父亲的喜悦”,圣经里大卫的妻子,一个聪慧贤德的女子;

名字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事物,粑粑麻麻倾注了美好的愿望,希望你会喜欢~










November 1,2017
有一首歌写在九月结束时,麻麻给改成了十月:Wake me up when October ends~ 

头一次如此期待月初的第一天啊,十一月的第一天出奇的暖和,上班路上的大树落叶都很好看,等日历上的数字翻到第30页,就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葡萄干啦~

November 3,2017
寒冷的早晨天还没放亮,就要出门的他走进卧室,给迷迷糊糊的小羊一个吻,还给你露出的脚丫儿盖上了被子。

这个moment 的感觉,仿佛美梦一般好啊。 


November 6,2017
突如其来发起告白攻势的都是好爸爸。












November 10,2017
37W+1D  今天是最后一天去office的日子,我的葡萄干终于成长为足月儿啦~


从第一次发现你时的小葡萄干,现在已经成了六斤多圆滚滚的大南瓜啦!麻麻憧憬着把你生出来的那一刻,看你挥舞着小手然后自己边流泪边感慨:


“我居然生了一个宝宝!”

November 16,2017
38Week 过去的一周里麻麻有点忐忑,夜里睡得不踏实,白天也会焦虑,兔子爸爸每天出门都放心不下,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啊。

倒计时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小,妈妈却觉得最后2周分外煎熬,隔着肚子摸着榴莲大小的你,真的好想好想赶快跟你见面。

4岁的Jasper说不想让爸爸变老,50岁的小春哥偷偷抹了把眼泪;一想到可以在Peter 30岁生日前,送给他一个属于我们俩的葡萄干,让他多感受二十载的父子时光,应该会是超有爱的一件事吧。 









November 18,2017
产检去医院路过水果摊,小羊说了句:“你看这大提子大葡萄”,Peter 愣住了,他居然听成了:“你看这(肿)大(羊)蹄子和(大肚子里的)葡萄干”~

November 19,2017
这周大皮特开始玩一个游戏,Oriental Empire, 讲的是古代中国背景下的史诗策略故事,游戏精美程度和历史还原度简直为文科生出身的他量身打造一般。

我:等两天葡萄干出来了,你可就玩不了了哦~
他:到时候抱着ta 一起玩,边玩边学历史,哈哈哈~









November 21,2017
他爱你的表现:

新买了一张弓,特意拿来三个图案,请小羊选一个喜欢的,于是一觉醒来:


他居然把你挑选的这个图案亲笔画到了弓箭上! 









November 23,2017
39WeekHappy Thanksgiving Day & 倒计时7天整~

从两周前足月的紧张焦虑,到现在妈妈已经不再慌张,心里想的就是平安见面就好,妈妈不怕疼不怕出血什么都不怕。

感谢你来到我们这个有爱的小家,感谢你给我们当粑粑麻麻的机会,感谢你这近一年来很健康很顺利,感谢你听了粑粑的话转成了头位,感谢你给了妈妈太多太多的感动。

运气好的话,我们月底见哦~









November 24,2017
为了早点发动,麻麻今天走了一万步。。。

November 25,2017
今日拉肚子到虚弱不已。

大皮特为了防止脱水,特意给端来温热的盐糖水,还配了本来为生孩子准备的吸管。小羊在床上不用起身就喝到了水,他说:

“我知道呀。因为给你端过来之前我得先尝一下,免得你喝了恶心我再调调。”

November 29,2017
在预产期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终于发生了一件大事:
葡萄干来啦!!!

11月29日13:56 葡萄干诞生啦~
52CM 的大长腿配上了3530g 的体重,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
小羊麻麻太有成就感啦!









(小葡童鞋诞生记之全部内容就到这了,感谢过去孕育的一年里每一天兔子爸爸的陪伴,也感恩曾经记录过的这么多个点点滴滴,至此也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这份浪漫,不妨点个赞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哦 ~ )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在葡萄干还没有从肚子里出来时
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美好
好庆幸当初记录了下来

作为当事人的我
很多细节都似乎记不清楚了
直到今日重新整理了出来
历历在目的小确幸
我都愿意跟你们分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如果,国庆7天陪伴孩子不足12小时,将被取消爸爸称号,你同意吗?

亲子教育sinermiss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87 次浏览 • 2018-11-22 17:59 • 来自相关话题

//01


国庆假期回补了最新一季的《奇葩说》,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不正经的辩论节目”终于触及了当前的热门话题——“隐形爸爸”。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引发热议的辩题:










每周拿出12个小时陪伴孩子,是什么样的概念? 

一次部门聚会KTV的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开会的时间是3个半小时;一顿商务饭局的平均时间是2小时。

一周共有168小时,每周12小时的陪伴摊算下来,每天仅是1.7个小时。

然而,就是这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陪伴时间,却变成了爸爸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现实上看,现代生活的压力很大,生活成本很高。各种人需要爸爸们“陪”:客户、领导者、同事,但忘了陪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丧偶式”育儿——这个词是入木三分地解释了“隐形爸爸”的家庭关系,触动了许多妈妈们的神经,并引发了一场吐槽热潮: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制造一个特别的父亲节,一位四年级班主任策划了一场“爸爸家长会”。
 
结果是一个超过50名学生的班级,只有三分之一的父亲在场。
 
在后来的提问中,人们发现,在这三分之一的父亲中,仍然有一半以上的父亲不知道孩子们在哪个班级,教室在哪儿,甚至还有跑到孩子以前教室的。
 
在那天的教室里,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爸爸来的孩子们非常高兴,即使他们通常与爸爸的关系不好,甚至常挨揍的孩子也带着一分骄傲的神色;

那些爸爸没来的孩子,虽然来了他们最喜欢的妈妈或爷爷奶奶,但稚嫩的脸庞上仍难掩失望。

在班级家长群中,没赶来的爸爸们在群里“道歉”:要么太忙,要么离开家,要么在外地赶不过来。
 
还有一些爸爸在群里咆哮:“你就好好教我家孩子读书写字就好,搞这些有的没的?谁不要上班?我要是有那么多时间围着孩子转,还把他送去学校干什么?你这样一搞,小孩子多伤心?”还有爸爸在群里说:“在我家我负责赚钱,孩子都是妈妈在管,有什么事你找他妈妈,我不懂教育。”

老师想利用这个精心策划的活动,让父亲走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可最后发现,在许多父亲的眼里工作赚钱才是更重要的。
 
事后,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样写: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没有看到你家孩子趴在阳台上对着楼下翘首以待的样子;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对着爷爷奶奶妈妈问出那句“我爸呢”时脸上的落寞;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之前在给你们做父亲节礼物时认真而又开心的表情;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也不知道有个孩子抱着装的满满的存钱罐想要“买”爸爸一天时间。

陪伴,是父母和孩子共享彼此人生的唯一方式,也是彼此成长的最好方式。


//02

有一个小测试,可以判别你是否属于“隐形爸爸”:

  “隐形爸爸”测试基础版  
1.你家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是多少?

 
2.你家孩子衣服、裤子尺码是多少?
 
3.你家孩子最喜欢的蔬菜和最讨厌的蔬菜是什么?
 
4.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哪一个?
 
5.平常的口头禅是什么?

  “隐形爸爸”测试进阶版  
1.孩子班主任老师的全名叫什么?

 
2.孩子三个最好的朋友名字叫什么?
 
3.最近报的兴趣班是哪个?
 
4.他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是什么?

如果你无法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或者大多数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你已是“隐形爸爸”中的一员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童年缺乏父母陪伴,会对孩子的情感观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例如,父母的缺席将导致孩子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当孩子是成年人时,这种影响会让ta不敢自信大胆地表达爱,造成ta只能通过讨好的方式去获得爱,在原本应平等的关系中,处于卑微乞求的位置。
 
在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中显示:
根据对2000户家庭的调查,在工作日期间,中国父母平均每天花在亲子陪伴上的时间为3.7个小时,周末能达到9.3个小时,分别占个人可支配时间的63%和72%。

但这指的是爸妈两个人加起来的陪伴时间。
 
事实上,55.8%的家庭中,日常是妈妈每天在陪伴孩子。爸爸在工作日平均陪伴2.9小时,周末7.7小时,远低于妈妈的4.6小时和10.9小时,甚至低于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更糟糕的是,就算陪在孩子身边,许多所谓的陪伴也是“假把式”。
 
根据调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47.6%的家长会“兼职”做一些家务;
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微博”;
49%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

当工作和陪伴孩子发生冲突时,近一半父母会选择工作。只有14.5%的家长会选择遵守与孩子的约定,许多人则是在两者间徘徊犹豫。
 
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
 
我有一次打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搞儿童教育的。
 
那个司机当时就看我一眼,说:“老爷们还搞什么儿童教育啊?教育是孩子他妈的事,我就管挣钱!”










每天为孩子操持三餐的,是妈妈;
 
带孩子去商场买衣服,是妈妈;
 
接孩子去上学的,是妈妈;
 
指导家庭作业的,是妈妈;
 
睡觉前读故事的,是妈妈;
 
周末带孩子们去游乐场、在补习班的,还是妈妈。
 
妈妈们被迫成为了“超人妈妈”,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扛,渐渐变得焦虑,而这种负面情绪,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
 
然而,许多妈妈不敢问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答案经常让那些日夜为孩子操劳的妈妈失望。

就像辩手傅首尔说自家的孩子:










有人给中国式家庭做了个画像:一个看不见的父亲,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形象贴切到无奈,值得我们深思。


//03

父亲在成长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卫生部组织编写的《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中,提出“父亲功能”包括七个方面:
1. 和孩子的母亲培养积极的关系

2. 花时间陪孩子
3. 养育孩子
4. 恰当地规训孩子
5. 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6. 保护和供养
7. 成为孩子的模范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毫不夸张地说,父亲是带领孩子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人之一。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最初的模仿对象。当他长大后,他的身上将刻着父亲的影子。
 
就像蔡康永回忆他的童年时所说:

爸爸是上海人,家里每天都有应酬,我看到爸爸最多的时光是在牌桌上,每天回到家我看到他在,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陪伴。但是他却有一些“精神”留给我,比如每次招待客人时,桌上其中有一道菜是螃蟹,他永远都会把螃蟹最好的部分夹给客人,他从来没有教过我,可是我却学会了就算你再想吃,最好的东西也一定要留给客人吃。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男性形象,她对男性的认知和理解来自于她的父亲。
 
颜如晶在辩论时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心酸:
 
她爸爸去美国旅游,路上想给女儿买份礼物。他没问女儿想要什么,反而问售货员“孩子喜欢什么”,于是给已成年女儿带回冰雪奇缘和小猪佩奇。
 
颜如晶对父母和孩子关系的理解,引得现场高晓松落泪:










孩子的人生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20集,他会慢慢地变。你不看,然后问我,现在演到哪里了,我怎么告诉你,演到哪里了。


孩子的人生其实比连续剧更糟糕,连续剧可以补,你补回了剧情,我可以跟你聊一聊,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1到20岁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唯一的观众,父母老了,我们是父母唯一的观众。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唯一的观众,兄弟、姐妹、朋友、伴侣都是半途中加入的。孩子的前半生只有父母是从头到尾的见证者。父母们不要等到老了,才想着补孩子人生的这部剧,这时候已经太晚了。
 
错过的时光不能回头,孩子成长的时光错过了,永远也补不回来。



//04

你认为你非常爱孩子,但孩子们其实更爱你。
 
在节目结束后的采访视频中,那些真正生活在“隐形爸爸”家庭中的孩子,被问到:“如果爸爸每周花在你身上的时间少于12小时,你就不能叫给爸爸,你愿意吗?”
 
几个孩子的答案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不愿意。






















“他是我最好的爸爸呀。”

“因为爸爸是我的爸爸呀。”

“爸爸整天很辛苦,太不容易了。”

就像傅首尔的儿子说的:“我不支持,因为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们不想为难爸爸、埋怨爸爸。这就是每个孩子内心对父母最纯洁,最赤诚的爱。
 
陪伴不是只人出现在孩子身边,或者给孩子找点事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好。和玩具相比,孩子其实更想要爸爸全心全意的一天哪怕几个小时的陪伴。
 
爸爸的称呼不是“应得”的,而是“赢得”的,付出“心力”才是这条规定的真谛。

每读完了一篇

离更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











爸爸们还爱看……
☞“我都不敢和同学介绍你是我爸,我觉着丢人你知道不?!”



☞ 爸爸生病的时候,很想你……有些脆弱你不会知道 | 父亲的50个脆弱瞬间



☞ 你或许喝过82年的拉菲,82年的毒鸡汤知道是啥味的吗?



☞ 30岁之后男人的孤独,你懂吗?



☞ 舅舅送错幼儿园,亲爸记错校名,那些年男人们带过的孩子……



…………
 








有趣有态度的爸爸小酒馆
有内涵爸爸的聚集地
十点播爸




文字/综合自网络  |  图/网络  |  制作/十点播爸 查看全部



//01


国庆假期回补了最新一季的《奇葩说》,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不正经的辩论节目”终于触及了当前的热门话题——“隐形爸爸”。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引发热议的辩题:










每周拿出12个小时陪伴孩子,是什么样的概念? 

一次部门聚会KTV的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开会的时间是3个半小时;一顿商务饭局的平均时间是2小时。

一周共有168小时,每周12小时的陪伴摊算下来,每天仅是1.7个小时。

然而,就是这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陪伴时间,却变成了爸爸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现实上看,现代生活的压力很大,生活成本很高。各种人需要爸爸们“陪”:客户、领导者、同事,但忘了陪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丧偶式”育儿——这个词是入木三分地解释了“隐形爸爸”的家庭关系,触动了许多妈妈们的神经,并引发了一场吐槽热潮: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制造一个特别的父亲节,一位四年级班主任策划了一场“爸爸家长会”。
 
结果是一个超过50名学生的班级,只有三分之一的父亲在场。
 
在后来的提问中,人们发现,在这三分之一的父亲中,仍然有一半以上的父亲不知道孩子们在哪个班级,教室在哪儿,甚至还有跑到孩子以前教室的。
 
在那天的教室里,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不同的表情:
爸爸来的孩子们非常高兴,即使他们通常与爸爸的关系不好,甚至常挨揍的孩子也带着一分骄傲的神色;

那些爸爸没来的孩子,虽然来了他们最喜欢的妈妈或爷爷奶奶,但稚嫩的脸庞上仍难掩失望。

在班级家长群中,没赶来的爸爸们在群里“道歉”:要么太忙,要么离开家,要么在外地赶不过来。
 
还有一些爸爸在群里咆哮:“你就好好教我家孩子读书写字就好,搞这些有的没的?谁不要上班?我要是有那么多时间围着孩子转,还把他送去学校干什么?你这样一搞,小孩子多伤心?”还有爸爸在群里说:“在我家我负责赚钱,孩子都是妈妈在管,有什么事你找他妈妈,我不懂教育。

老师想利用这个精心策划的活动,让父亲走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可最后发现,在许多父亲的眼里工作赚钱才是更重要的。
 
事后,老师发了一条朋友圈这样写: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没有看到你家孩子趴在阳台上对着楼下翘首以待的样子;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对着爷爷奶奶妈妈问出那句“我爸呢”时脸上的落寞;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之前在给你们做父亲节礼物时认真而又开心的表情;
 
你们没来,所以你们也不知道有个孩子抱着装的满满的存钱罐想要“买”爸爸一天时间。

陪伴,是父母和孩子共享彼此人生的唯一方式,也是彼此成长的最好方式。


//02

有一个小测试,可以判别你是否属于“隐形爸爸”:

  “隐形爸爸”测试基础版  
1.你家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是多少?

 
2.你家孩子衣服、裤子尺码是多少?
 
3.你家孩子最喜欢的蔬菜和最讨厌的蔬菜是什么?
 
4.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哪一个?
 
5.平常的口头禅是什么?

  “隐形爸爸”测试进阶版  
1.孩子班主任老师的全名叫什么?

 
2.孩子三个最好的朋友名字叫什么?
 
3.最近报的兴趣班是哪个?
 
4.他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是什么?

如果你无法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或者大多数问题都无法回答,那你已是“隐形爸爸”中的一员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童年缺乏父母陪伴,会对孩子的情感观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例如,父母的缺席将导致孩子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当孩子是成年人时,这种影响会让ta不敢自信大胆地表达爱,造成ta只能通过讨好的方式去获得爱,在原本应平等的关系中,处于卑微乞求的位置。
 
在2017年底发布的《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中显示:
根据对2000户家庭的调查,在工作日期间,中国父母平均每天花在亲子陪伴上的时间为3.7个小时,周末能达到9.3个小时,分别占个人可支配时间的63%和72%。

但这指的是爸妈两个人加起来的陪伴时间。
 
事实上,55.8%的家庭中,日常是妈妈每天在陪伴孩子。爸爸在工作日平均陪伴2.9小时,周末7.7小时,远低于妈妈的4.6小时和10.9小时,甚至低于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更糟糕的是,就算陪在孩子身边,许多所谓的陪伴也是“假把式”。
 
根据调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47.6%的家长会“兼职”做一些家务;
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微博”;
49%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

当工作和陪伴孩子发生冲突时,近一半父母会选择工作。只有14.5%的家长会选择遵守与孩子的约定,许多人则是在两者间徘徊犹豫。
 
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一个隐患。
 
我有一次打出租车,司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搞儿童教育的。
 
那个司机当时就看我一眼,说:“老爷们还搞什么儿童教育啊?教育是孩子他妈的事,我就管挣钱!”










每天为孩子操持三餐的,是妈妈;
 
带孩子去商场买衣服,是妈妈;
 
接孩子去上学的,是妈妈;
 
指导家庭作业的,是妈妈;
 
睡觉前读故事的,是妈妈;
 
周末带孩子们去游乐场、在补习班的,还是妈妈。
 
妈妈们被迫成为了“超人妈妈”,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扛,渐渐变得焦虑,而这种负面情绪,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
 
然而,许多妈妈不敢问孩子“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因为有时候孩子们的答案经常让那些日夜为孩子操劳的妈妈失望。

就像辩手傅首尔说自家的孩子:










有人给中国式家庭做了个画像:一个看不见的父亲,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形象贴切到无奈,值得我们深思。


//03

父亲在成长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美国卫生部组织编写的《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中,提出“父亲功能”包括七个方面:
1. 和孩子的母亲培养积极的关系

2. 花时间陪孩子
3. 养育孩子
4. 恰当地规训孩子
5. 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6. 保护和供养
7. 成为孩子的模范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毫不夸张地说,父亲是带领孩子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人之一。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最初的模仿对象。当他长大后,他的身上将刻着父亲的影子。
 
就像蔡康永回忆他的童年时所说:

爸爸是上海人,家里每天都有应酬,我看到爸爸最多的时光是在牌桌上,每天回到家我看到他在,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陪伴。但是他却有一些“精神”留给我,比如每次招待客人时,桌上其中有一道菜是螃蟹,他永远都会把螃蟹最好的部分夹给客人,他从来没有教过我,可是我却学会了就算你再想吃,最好的东西也一定要留给客人吃。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个男性形象,她对男性的认知和理解来自于她的父亲。
 
颜如晶在辩论时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心酸:
 
她爸爸去美国旅游,路上想给女儿买份礼物。他没问女儿想要什么,反而问售货员“孩子喜欢什么”,于是给已成年女儿带回冰雪奇缘和小猪佩奇。
 
颜如晶对父母和孩子关系的理解,引得现场高晓松落泪:










孩子的人生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20集,他会慢慢地变。你不看,然后问我,现在演到哪里了,我怎么告诉你,演到哪里了。


孩子的人生其实比连续剧更糟糕,连续剧可以补,你补回了剧情,我可以跟你聊一聊,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1到20岁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唯一的观众,父母老了,我们是父母唯一的观众。我不会错过你的后半生,也请你不要错过我的前半生。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唯一的观众,兄弟、姐妹、朋友、伴侣都是半途中加入的。孩子的前半生只有父母是从头到尾的见证者。父母们不要等到老了,才想着补孩子人生的这部剧,这时候已经太晚了。
 
错过的时光不能回头,孩子成长的时光错过了,永远也补不回来。



//04

你认为你非常爱孩子,但孩子们其实更爱你。
 
在节目结束后的采访视频中,那些真正生活在“隐形爸爸”家庭中的孩子,被问到:“如果爸爸每周花在你身上的时间少于12小时,你就不能叫给爸爸,你愿意吗?
 
几个孩子的答案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不愿意






















“他是我最好的爸爸呀。”

“因为爸爸是我的爸爸呀。”

“爸爸整天很辛苦,太不容易了。”

就像傅首尔的儿子说的:“我不支持,因为不敢,我怕爸爸做不到,我就没有爸爸了。”

孩子们不想为难爸爸、埋怨爸爸。这就是每个孩子内心对父母最纯洁,最赤诚的爱。
 
陪伴不是只人出现在孩子身边,或者给孩子找点事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好。和玩具相比,孩子其实更想要爸爸全心全意的一天哪怕几个小时的陪伴。
 
爸爸的称呼不是“应得”的,而是“赢得”的,付出“心力”才是这条规定的真谛。

每读完了一篇

离更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











爸爸们还爱看……
☞“我都不敢和同学介绍你是我爸,我觉着丢人你知道不?!”



☞ 爸爸生病的时候,很想你……有些脆弱你不会知道 | 父亲的50个脆弱瞬间



☞ 你或许喝过82年的拉菲,82年的毒鸡汤知道是啥味的吗?



☞ 30岁之后男人的孤独,你懂吗?



☞ 舅舅送错幼儿园,亲爸记错校名,那些年男人们带过的孩子……



…………
 








有趣有态度的爸爸小酒馆
有内涵爸爸的聚集地
十点播爸




文字/综合自网络  |  图/网络  |  制作/十点播爸



再谈滴滴事件 | 为何和孩子 “谈钱”要趁早?

亲子教育obeo2271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7 次浏览 • 2018-11-22 14:24 • 来自相关话题

文末有福利










波叔有话说
你家孩子,如何认“钱”?


波叔朋友圈里的“滴滴事件”仍在发酵。
昨晚滴滴在其官方微博放出了一份不痛不痒的“郑重道歉”。
仅以一篇随时可以删除的微博文章来“郑重道歉”(上次空姐出事的道歉信已查无所踪),企图平息如今沸腾的民意,这个“郑重”有些飘哇!











很显然滴滴在此次事件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正在自食“监管不力”的恶果:人民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通报批评,多个相关部门相继约谈,顺风车业务全面下架,大范围的全民抵制……
全社会似乎都在讨论应该如何“惩治”滴滴,而谋害小姑娘的直接凶手——钟某,似乎在舆论大潮中被忽略了……










△犯罪嫌疑人钟某


波叔之所以特别提起,是因为在刷屏新闻中提到,导致钟某如此行径的一个原因,正是波叔特别在意的一点,同时也是对每个孩子童年教育都尤为重要的——













钟某,今年27岁。
多次创业失败、赌博,掏空父母多年来积攒的40多万元。
另欠下外债40多万,其中赌债20多万。
挣钱能力趋于零,花钱能力不一般。
但这都不及他还钱的能力——他的债务由老父亲和16岁女朋友两人微薄工资合力偿还。
真是何其荒唐!

钟家亲戚说,他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把他带大,“家里就这一个孩子嘛,可不就宠嘛。”
邻居谈起钟某时也是连连摇头:“不成材,就知道要钱,也不知道花哪里去了。在家里也管不住,一说就要跳飞起来。”
或许是为了弥补欠缺的关爱,或许是为了家中的独苗,却用错了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索取金钱毫无节制,最终酿成了恶果。












如同钟家儿子这样的无数反面教材,已经在反复提醒我们,滥用金钱挥霍成性的孩子是有多败家,害己害人。
而诸多名人的教育理念,则在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孩子正确金钱观念有多重要。


4岁巴菲特的赚钱术
4岁的巴菲特,留意到便利店大多距离住家较远,大老远专门跑杂货店买包口香糖很不方便(30年代便利店较少,更没有大型超市,大多数人住得相当分散)。

巴菲特就从爷爷的杂货铺里以批发价进了一包口香糖,挨家挨户上门推销。
每小包的售价和便利店一样是5美分,可谁不喜欢这样的上门服务呢?
小巴菲特的第一次生意,成功!
顺便一提,2008年,巴菲特联手玛氏公司收购了他4岁卖的口香糖生产厂家——箭牌口香糖公司,总收购价格是230亿美元。












巴菲特也把这样的传统延续了下去。
他的三个孩子很小时就知道钱要靠自己挣。
因为父亲总是这样交待他们:
“我的钱都是干活挣来的,所以不会白白给你们。
你们也应该努力挣钱,至少力所能及。”
于是为了挣一点零用钱,三个孩子总是抢着干活:扫地、擦窗户、给花草施肥浇水……

而今,三个孩子皆成为各自领域内世界知名的人物。










△股神巴菲特和他的三个孩子



教育专家建议,孩子3岁起即可开始培养注重儿童金钱观念的培养,6-12岁是儿童财商培养的关键期。
因此,趁着孩子还小,我们做爸爸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儿子制定规则教他“理财”。

1.了解金钱
波仔还小的时候,波叔开始教他分辨不同硬币、纸币的价值。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给孩子准备存钱罐,教他把零花钱或平时收到的奖励、压岁钱放到存钱罐里。
有个实质的存钱罐,可以让孩子清楚感觉到金钱存放的地方,并且实际看到、感觉到金钱的累积。












2.学会控制花钱的欲望

孩子在面对很多玩具或糖果时,往往很难取舍,或想要多拿几样。
这时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只能够选一种,渐渐的,孩子就会学习到如何决定。
还可制定“家庭预算”,明确每月可以买的玩具零食的金额,并坚持执行,孩子慢慢就会接受。
如果孩子做得好,可以适当予以奖励,鼓励他坚持下去。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他说:“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
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3.要让孩子懂得钱财来之不易,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平日里,咱们要让孩子逐步地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参与适当的劳动。
从刷牙洗脸,叠衣服收拾玩具,再到帮忙做家务参与家庭活动,让孩子逐步意识到劳动的不易,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所得。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给两个女儿立下的4条家规中,其中两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给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上闹钟等等。
—如果干家务,每星期能从爸爸那里领得1美元零用钱。
鼓励孩子学习独立生活,懂得劳有所得的含义。

△5岁的儿子不想去幼稚园上课 
这位泰国妈妈叫她儿子到街上捡垃圾
时长:3′3″

4 家长要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长对金钱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以及观念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父母要常常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要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待值,首先就需要家长本身的行为与态度具有说服力。












金钱,是我们生活的一项重要的工具。
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也绝非万能。
愿我们的孩子,将来都能拥有正确驾驭金钱、生活充实的幸福人生。













孩子还小,通过绘本给孩子传递知识和生活的道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绘本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曾说:“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
所以,选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
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将幼儿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
另外,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
福利来啦!
波叔花了N个夜晚,收集精选了【100本世界经典绘本电子版】,免/费/与你分享!







领取方式: 查看全部











文末有福利










波叔有话说
你家孩子,如何认“钱”?


波叔朋友圈里的“滴滴事件”仍在发酵。
昨晚滴滴在其官方微博放出了一份不痛不痒的“郑重道歉”。
仅以一篇随时可以删除的微博文章来“郑重道歉”(上次空姐出事的道歉信已查无所踪),企图平息如今沸腾的民意,这个“郑重”有些飘哇!











很显然滴滴在此次事件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正在自食“监管不力”的恶果:人民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通报批评,多个相关部门相继约谈,顺风车业务全面下架,大范围的全民抵制……
全社会似乎都在讨论应该如何“惩治”滴滴,而谋害小姑娘的直接凶手——钟某,似乎在舆论大潮中被忽略了……










△犯罪嫌疑人钟某


波叔之所以特别提起,是因为在刷屏新闻中提到,导致钟某如此行径的一个原因,正是波叔特别在意的一点,同时也是对每个孩子童年教育都尤为重要的——













钟某,今年27岁。
多次创业失败、赌博,掏空父母多年来积攒的40多万元。
另欠下外债40多万,其中赌债20多万。
挣钱能力趋于零,花钱能力不一般。
但这都不及他还钱的能力——他的债务由老父亲和16岁女朋友两人微薄工资合力偿还。
真是何其荒唐!

钟家亲戚说,他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把他带大,“家里就这一个孩子嘛,可不就宠嘛。”
邻居谈起钟某时也是连连摇头:“不成材,就知道要钱,也不知道花哪里去了。在家里也管不住,一说就要跳飞起来。”
或许是为了弥补欠缺的关爱,或许是为了家中的独苗,却用错了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索取金钱毫无节制,最终酿成了恶果。












如同钟家儿子这样的无数反面教材,已经在反复提醒我们,滥用金钱挥霍成性的孩子是有多败家,害己害人。
而诸多名人的教育理念,则在告诉我们从小培养孩子正确金钱观念有多重要。


4岁巴菲特的赚钱术
4岁的巴菲特,留意到便利店大多距离住家较远,大老远专门跑杂货店买包口香糖很不方便(30年代便利店较少,更没有大型超市,大多数人住得相当分散)。

巴菲特就从爷爷的杂货铺里以批发价进了一包口香糖,挨家挨户上门推销。
每小包的售价和便利店一样是5美分,可谁不喜欢这样的上门服务呢?
小巴菲特的第一次生意,成功!
顺便一提,2008年,巴菲特联手玛氏公司收购了他4岁卖的口香糖生产厂家——箭牌口香糖公司,总收购价格是230亿美元。












巴菲特也把这样的传统延续了下去。
他的三个孩子很小时就知道钱要靠自己挣。
因为父亲总是这样交待他们:
“我的钱都是干活挣来的,所以不会白白给你们。
你们也应该努力挣钱,至少力所能及。”
于是为了挣一点零用钱,三个孩子总是抢着干活:扫地、擦窗户、给花草施肥浇水……

而今,三个孩子皆成为各自领域内世界知名的人物。










△股神巴菲特和他的三个孩子



教育专家建议,孩子3岁起即可开始培养注重儿童金钱观念的培养,6-12岁是儿童财商培养的关键期。
因此,趁着孩子还小,我们做爸爸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儿子制定规则教他“理财”。

1.了解金钱
波仔还小的时候,波叔开始教他分辨不同硬币、纸币的价值。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给孩子准备存钱罐,教他把零花钱或平时收到的奖励、压岁钱放到存钱罐里。
有个实质的存钱罐,可以让孩子清楚感觉到金钱存放的地方,并且实际看到、感觉到金钱的累积。












2.学会控制花钱的欲望

孩子在面对很多玩具或糖果时,往往很难取舍,或想要多拿几样。
这时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只能够选一种,渐渐的,孩子就会学习到如何决定。
还可制定“家庭预算”,明确每月可以买的玩具零食的金额,并坚持执行,孩子慢慢就会接受。
如果孩子做得好,可以适当予以奖励,鼓励他坚持下去。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
他说:“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记不住我这个人。
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情感。”

3.要让孩子懂得钱财来之不易,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平日里,咱们要让孩子逐步地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参与适当的劳动。
从刷牙洗脸,叠衣服收拾玩具,再到帮忙做家务参与家庭活动,让孩子逐步意识到劳动的不易,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所得。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给两个女儿立下的4条家规中,其中两条: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给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上闹钟等等。
—如果干家务,每星期能从爸爸那里领得1美元零用钱。
鼓励孩子学习独立生活,懂得劳有所得的含义。

△5岁的儿子不想去幼稚园上课 
这位泰国妈妈叫她儿子到街上捡垃圾
时长:3′3″

家长要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家长对金钱的态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以及观念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父母要常常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要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待值,首先就需要家长本身的行为与态度具有说服力。












金钱,是我们生活的一项重要的工具。
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也绝非万能。
愿我们的孩子,将来都能拥有正确驾驭金钱、生活充实的幸福人生。













孩子还小,通过绘本给孩子传递知识和生活的道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绘本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曾说:“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
所以,选好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
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抓住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将幼儿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
另外,通过绘本可以轻松地把很多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幼儿,让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理解真善美。
福利来啦!
波叔花了N个夜晚,收集精选了【100本世界经典绘本电子版】,免/费/与你分享!







领取方式:








自信是一个孩子最闪耀的名片,而你才是孩子自信的造型师。

亲子教育云融小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5 次浏览 • 2018-11-22 14:24 • 来自相关话题

棕妈原创No.189
正文共:3613字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关于自信这个话题,有点超出预期,原本想一篇搞定,结果两篇也没打住,于是就有了这第三篇。
 
也好,就展开讲讲吧,讲得清楚些,思路清晰些,实操也就方便些,估计对大家会更有帮助。
 
送上前两篇链接:
 

“我家孩子太不自信啦!”“你可以面壁思过了。”


想要孩子自信,得先把自己捋顺。










 
接下来我们看最后一个关键词:
 
延    伸
 
延伸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孩子拓展爱好,触角延伸,扩充内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自身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
 
那么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广泛,会有哪些优势呢?
 
林志颖父母早年离异,他们兄弟三人跟父亲一起生活,面对父母离异,哥哥跟弟弟们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性格有些自卑内向,但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他说,当时虽然年龄小,但兴趣爱好却很多,总有很多好玩的事儿等着他去尝试,所以也就没有心思去考虑其他,心情自然就没有太大的起伏。

















兴趣多一些,就能更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在拓展爱好的过程中,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些都会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和各种可能性。
 
兴趣多一点,就能在心情不爽的时候,有一个相对健康理性的发泄渠道,运动、阅读、弹奏、画画等等,都可以陪自己度过那段糟糕的时光,而不仅仅是依靠暴力宣泄或疯狂购物。








 
大棕的各种兴趣班,是从五岁开始的。最初除了我之外,家人都不太赞成。
 
他们一是觉得太贵,花那个钱也没啥大用处;二是觉得让孩子学这么多,会不会太累。
 
现在回头再来看,孩子所涉猎的每一样兴趣特长都有其价值,这个价值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明显。
 
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种能力的提升和兴趣的拓展)和实现了关键性的指标(孩子越来越自信)之后,家人对于我的教育投资理念,就完成了以下三个阶段的三级跳:
 
不认可(但也拦不住)—— 默认(不置可否)—— 赞同(大力支持)
 
现在再说要去学什么,家人通常都是非常支持。
 
要么说:去学吧,多学点总归没坏处。

要么就是:学吧学吧,我们出钱。
 
精神鼓励和经济支持都有了,哈哈。
 
Ps.其实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投资,是投入巨大且周期较长的一种投资,至于回报如何,需要时间去证明。
 









曾听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我们所学过的每一样东西,就像是蜘蛛吐出的丝,吐出的丝数量越庞大,丝与丝之间的交织越紧密,大脑的运作就会越给力。
 
当大脑的功能被开发到极致,就像是海陆空全线开放,线路充足且四通八达,想到哪去,想做什么,都可以轻松实现。
 
下面就谈谈,那些我们涉猎过的兴趣爱好,到底有哪些价值?
 
口   才 


当初上口才班,其实想法挺简单。

大棕两岁时还不太会说话,好不容易会说话了,还口齿不清,都上幼儿园大班了还不能清楚描述午饭吃了些啥。

这真是让人有点着急。

当时就想,要不报个口才班吧,看能不能改善一下,顺便也给治治这口齿不清的毛病,当然了,要是还能再学点别的,那就更好了。

现在看来,口才班是至今为止上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个兴趣班。
 









其实直到现在,大棕的口齿也不是太灵光,但意外收获却很大。
 
比如说,敢于表达。
 
跟任何人沟通交流,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总能逻辑清晰并准确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有时观点不一致,还会辩论一番,在不说脏字也不胡搅蛮缠的情况下,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观点掰扯明白。
 
比如说,敢于表现。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敢于去参加。主持人、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都不怯场,而且表现也都还OK。

其实就算抛开结果不看,单单是敢于去尝试这一点,就已经是很棒了。
 
因为敢于去尝试本身就是有自信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在口才班学过的一些朗读和朗诵技巧,在学校的学习中都能派上用场,一篇课文该怎样去读,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起伏,这些技巧都是融会贯通的。

我们学过的任何东西,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英   语


目前我们上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外教课,感觉都非常棒。
 
当初做出这个决定,家里的意见超级统一,就是一致反对,哈哈。

而且不光是家里反对,连外人也觉得没必要。他们说你自己就是英语老师,干嘛不自己教呢,这不是有钱没处花吗?
 
但我不这么认为。
 
没错,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英语老师就一定具备教自己孩子英语的素质。
 
我来说说三点理由。
 
1.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那么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一个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见得就适合一个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2.英语是一门语言,那么听说才是关键。

虽说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口语有多好,作为70后的这一代人,我们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老师上课还基本不说英语。当然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

所以到了大学,听听不懂,说说不出,好歹通过努力,算是勉强地学会了普通话(对,普通话也是大学才开始学的,之前说的都是大土话),也顽强地学会了英语。

对,只是学会而已,不是学得有多好。

都说妈妈是孩子的起跑线,我怕孩子跟我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还会被带跑偏,这责任我可担不起。

 
几年前,区里举办英语口语比赛,有个乡镇学校的小姑娘,长得很精神,表现很大方,英语很流利,只是这发音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这个孩子生在国外呢,如果她能有更适合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呢,想必她一定会很出色。

毕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只可惜缺乏靠谱的环境和给力的条件。
 









全国哪个城市的普通话最标准?

北京呗!


别地的普通话都得后天学,而且还不一定标准,人家北京的普通话可是方言啊。
 
英语也是如此。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对于第二语言,母语自然是更占优势。就像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外国朋友,很少有中国话说得比咱们中国人更6的,当然了,也有像大山那样的语言天才,但终归还是极少数。
 
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才会比较靠谱。








 
3.教孩子专业知识,除非条件所限,否则尽量避免。
 
就算你是一个很牛的老师,也不见得就能教好自己的孩子,这里面有很多因素的制约,而且搞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把原本融洽的家庭氛围给搞得紧张兮兮,特别不划算。
 
所以说,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交给他人来教,咱们可以引导他陪伴他鼓励他,但不必亲力亲为辅导他。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
 









那么,通过线上的英语学习之后,有什么变化呢?
 
其实我们线上的英语学习,到现在也不过才几个月的时间,但听说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老师说什么,都听得懂;老师问什么,都能回答,而且很多回答都能使用完整的句子。

而且最重要的是,发音非常标准。

其实发音标准跟孩子的资质真没太大关系,关键是老师的发音要标准,只要在标准的发音中待久了,自己的发音自然也就标准了。
 
所以孩子的英语学得好,得感谢他的老师发音地道方法靠谱,还要感谢发达的互联网和嗅觉灵敏的创业者们,是他们get到大众的需求,创建了这些英语在线学习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跟优质资源建立链接,享受地道正规的英语学习。

无论是花出去的钱,还是投入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白浪费,这一点在教育上尤其适用。










跆 拳 道


当初学这个,就是为了防身,顺便强身健体。
 
现在来看,基本都实现了。
 
在学校基本没受过欺负,偶尔遇到一两个想挑衅的,也能第一时间还击,自我保护能力棒棒哒。

而且,身体素质也越来越棒了。
 
几年前,我们基本上是去一趟游乐园,回来就生病了,坐车吹了吹空调,病了;爬个山,病了,班里有孩子感冒,第一波就被传染了。

因为很容易生病,就特别影响生活质量,也把一家人搞得神经兮兮,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紧张。
 
现在好了,人也壮了,免疫力也强了,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而不是处处顾忌事事小心,畏手畏脚地怕这怕那。
 









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有同样诉求的家长,也看到了这些孩子可喜的变化。

他们很多都是原本身体弱小,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的孩子,但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和内心都变得强大了很多。
 
以上这些,是我感觉比较重要也很有必要去涉猎的几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兴趣爱好,也同样很值得去尝试,比如说画画、游泳、乐器、魔方、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都是很棒的爱好,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一二。
 
















就这样,每天都学习一点点,技能get一点点,惊喜变化一点点,尽管只有一点点,尽管都是小变化,但量变终会引发质变,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多,获得的知识越丰富,get到的技能越全面,身体素质越棒,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自信是一个孩子最闪耀的名片。
 
带着这张名片,他可以去看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他可以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不畏惧接受各种挑战,自信地做一个hold住自己节奏的人生赢家。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才是孩子自信的造型师。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优质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远比留给孩子任何物质遗产更具性价比。毕竟创造财富比享有财富更牛掰,也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所以,备好粮草,拿好武器,兵强马壮才能无往不利。

 
















阅读、教育、亲子







人类灵魂的小裁缝
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查看全部








棕妈原创No.189
正文共:3613字
预计阅读时间: 10 分钟











关于自信这个话题,有点超出预期,原本想一篇搞定,结果两篇也没打住,于是就有了这第三篇。
 
也好,就展开讲讲吧,讲得清楚些,思路清晰些,实操也就方便些,估计对大家会更有帮助。
 
送上前两篇链接:
 

“我家孩子太不自信啦!”“你可以面壁思过了。”


想要孩子自信,得先把自己捋顺。










 
接下来我们看最后一个关键词:
 
延    伸
 
延伸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孩子拓展爱好,触角延伸,扩充内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自身优势,发展核心竞争力。
 
那么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广泛,会有哪些优势呢?
 
林志颖父母早年离异,他们兄弟三人跟父亲一起生活,面对父母离异,哥哥跟弟弟们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性格有些自卑内向,但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他说,当时虽然年龄小,但兴趣爱好却很多,总有很多好玩的事儿等着他去尝试,所以也就没有心思去考虑其他,心情自然就没有太大的起伏。

















兴趣多一些,就能更专注于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而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在拓展爱好的过程中,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些都会为自己的人生添加光彩和各种可能性。
 
兴趣多一点,就能在心情不爽的时候,有一个相对健康理性的发泄渠道,运动、阅读、弹奏、画画等等,都可以陪自己度过那段糟糕的时光,而不仅仅是依靠暴力宣泄或疯狂购物。








 
大棕的各种兴趣班,是从五岁开始的。最初除了我之外,家人都不太赞成。
 
他们一是觉得太贵,花那个钱也没啥大用处;二是觉得让孩子学这么多,会不会太累。
 
现在回头再来看,孩子所涉猎的每一样兴趣特长都有其价值,这个价值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明显。
 
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种能力的提升和兴趣的拓展)和实现了关键性的指标(孩子越来越自信)之后,家人对于我的教育投资理念,就完成了以下三个阶段的三级跳:
 
不认可(但也拦不住)—— 默认(不置可否)—— 赞同(大力支持)
 
现在再说要去学什么,家人通常都是非常支持。
 
要么说:去学吧,多学点总归没坏处。

要么就是:学吧学吧,我们出钱。
 
精神鼓励和经济支持都有了,哈哈。
 
Ps.其实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投资,是投入巨大且周期较长的一种投资,至于回报如何,需要时间去证明。
 









曾听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我们所学过的每一样东西,就像是蜘蛛吐出的丝,吐出的丝数量越庞大,丝与丝之间的交织越紧密,大脑的运作就会越给力。
 
当大脑的功能被开发到极致,就像是海陆空全线开放,线路充足且四通八达,想到哪去,想做什么,都可以轻松实现。
 
下面就谈谈,那些我们涉猎过的兴趣爱好,到底有哪些价值?
 
口   才 


当初上口才班,其实想法挺简单。

大棕两岁时还不太会说话,好不容易会说话了,还口齿不清,都上幼儿园大班了还不能清楚描述午饭吃了些啥。

这真是让人有点着急。

当时就想,要不报个口才班吧,看能不能改善一下,顺便也给治治这口齿不清的毛病,当然了,要是还能再学点别的,那就更好了。

现在看来,口才班是至今为止上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个兴趣班。
 









其实直到现在,大棕的口齿也不是太灵光,但意外收获却很大。
 
比如说,敢于表达。
 
跟任何人沟通交流,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总能逻辑清晰并准确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有时观点不一致,还会辩论一番,在不说脏字也不胡搅蛮缠的情况下,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己观点掰扯明白。
 
比如说,敢于表现。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敢于去参加。主持人、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都不怯场,而且表现也都还OK。

其实就算抛开结果不看,单单是敢于去尝试这一点,就已经是很棒了。
 
因为敢于去尝试本身就是有自信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在口才班学过的一些朗读和朗诵技巧,在学校的学习中都能派上用场,一篇课文该怎样去读,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起伏,这些技巧都是融会贯通的。

我们学过的任何东西,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英   语


目前我们上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外教课,感觉都非常棒。
 
当初做出这个决定,家里的意见超级统一,就是一致反对,哈哈。

而且不光是家里反对,连外人也觉得没必要。他们说你自己就是英语老师,干嘛不自己教呢,这不是有钱没处花吗?
 
但我不这么认为。
 
没错,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英语老师就一定具备教自己孩子英语的素质。
 
我来说说三点理由。
 
1.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那么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一个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见得就适合一个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2.英语是一门语言,那么听说才是关键。

虽说我是英语老师,但我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口语有多好,作为70后的这一代人,我们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老师上课还基本不说英语。当然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

所以到了大学,听听不懂,说说不出,好歹通过努力,算是勉强地学会了普通话(对,普通话也是大学才开始学的,之前说的都是大土话),也顽强地学会了英语。

对,只是学会而已,不是学得有多好。

都说妈妈是孩子的起跑线,我怕孩子跟我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还会被带跑偏,这责任我可担不起。

 
几年前,区里举办英语口语比赛,有个乡镇学校的小姑娘,长得很精神,表现很大方,英语很流利,只是这发音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这个孩子生在国外呢,如果她能有更适合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呢,想必她一定会很出色。

毕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只可惜缺乏靠谱的环境和给力的条件。
 









全国哪个城市的普通话最标准?

北京呗!


别地的普通话都得后天学,而且还不一定标准,人家北京的普通话可是方言啊。
 
英语也是如此。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对于第二语言,母语自然是更占优势。就像我们所见到的那些外国朋友,很少有中国话说得比咱们中国人更6的,当然了,也有像大山那样的语言天才,但终归还是极少数。
 
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才会比较靠谱。








 
3.教孩子专业知识,除非条件所限,否则尽量避免。
 
就算你是一个很牛的老师,也不见得就能教好自己的孩子,这里面有很多因素的制约,而且搞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把原本融洽的家庭氛围给搞得紧张兮兮,特别不划算。
 
所以说,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交给他人来教,咱们可以引导他陪伴他鼓励他,但不必亲力亲为辅导他。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吧。
 









那么,通过线上的英语学习之后,有什么变化呢?
 
其实我们线上的英语学习,到现在也不过才几个月的时间,但听说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老师说什么,都听得懂;老师问什么,都能回答,而且很多回答都能使用完整的句子。

而且最重要的是,发音非常标准。

其实发音标准跟孩子的资质真没太大关系,关键是老师的发音要标准,只要在标准的发音中待久了,自己的发音自然也就标准了。
 
所以孩子的英语学得好,得感谢他的老师发音地道方法靠谱,还要感谢发达的互联网和嗅觉灵敏的创业者们,是他们get到大众的需求,创建了这些英语在线学习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跟优质资源建立链接,享受地道正规的英语学习。

无论是花出去的钱,还是投入的时间和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白浪费,这一点在教育上尤其适用。










跆 拳 道


当初学这个,就是为了防身,顺便强身健体。
 
现在来看,基本都实现了。
 
在学校基本没受过欺负,偶尔遇到一两个想挑衅的,也能第一时间还击,自我保护能力棒棒哒。

而且,身体素质也越来越棒了。
 
几年前,我们基本上是去一趟游乐园,回来就生病了,坐车吹了吹空调,病了;爬个山,病了,班里有孩子感冒,第一波就被传染了。

因为很容易生病,就特别影响生活质量,也把一家人搞得神经兮兮,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紧张。
 
现在好了,人也壮了,免疫力也强了,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而不是处处顾忌事事小心,畏手畏脚地怕这怕那。
 









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有同样诉求的家长,也看到了这些孩子可喜的变化。

他们很多都是原本身体弱小,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的孩子,但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身体和内心都变得强大了很多。
 
以上这些,是我感觉比较重要也很有必要去涉猎的几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兴趣爱好,也同样很值得去尝试,比如说画画、游泳、乐器、魔方、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都是很棒的爱好,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一二。
 
















就这样,每天都学习一点点,技能get一点点,惊喜变化一点点,尽管只有一点点,尽管都是小变化,但量变终会引发质变,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多,获得的知识越丰富,get到的技能越全面,身体素质越棒,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自信是一个孩子最闪耀的名片。
 
带着这张名片,他可以去看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他可以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不畏惧接受各种挑战,自信地做一个hold住自己节奏的人生赢家。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才是孩子自信的造型师。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优质的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远比留给孩子任何物质遗产更具性价比。毕竟创造财富比享有财富更牛掰,也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所以,备好粮草,拿好武器,兵强马壮才能无往不利。

 
















阅读、教育、亲子







人类灵魂的小裁缝
擅长自黑的不辣妈
 


那些年,那些遗憾的事,还在吗

亲子教育LeRoNLee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1 次浏览 • 2018-11-22 14:20 • 来自相关话题

这是公众号“葡萄干妈妈”的第33篇原创文章。










昨天吃完晚饭,皮特帮我准备好一会要看的《金秘书》,我呢,拎着葡萄干去洗洗漱漱。

这边跟小家伙大战的同时,我还不禁窃喜,有个能帮自己找资源、一本正经陪着看韩剧、关键时候跟着一起大笑、对个眼神的老公真好呀。

只听那边好像传来了什么广告的声音,随之是一阵哄堂大笑,就像综艺节目里后期加上的那种。

这边我没多想,那边突然传来了他的声音:

“小羊,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额?大学里最遗憾的事?

我抬头望了望镜子,瞅着怀抱着葡萄干的这个熟悉的自己,努力回想了一下,然后认真的回答道:

“恩,那个时候,没有谈恋爱吧。。。

但是现在不这么觉得了哈。

因为有你了啊。”

只听皮特笑的不行,我一脸尴尬的跑回客厅,这才恍然大悟。

哪里有什么广告和音效,那明晃晃的就是大四下我们班毕业旅行路上拍的一段小视频!

天哪。

我这个脸啊。










视频里亲切的班副王同学,拿着大巴上自带的麦克风,冲着一车人对着坐在前排的我采访:

“XX,请问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镜头转向那个时候还留着中分过肩发、满脸青春小疙瘩的我,一脸无奈又哭笑不得的耸着双肩“哭诉”道:

“没~有~谈~恋~爱~ ”

这边我的话音未落,后面一行人等,赤姐、小畅、赛赛、KIM君、中座的班长大蕊,还有好多个没入镜头的昔日同窗好友们,开始疯了般的迸发出了狂笑声,甚至有人擦眼镜的手都已经笑得在抖。










恩,就是这一波魔性的真实的笑声,居然刚刚被我听成了节目特效。

我这边哭笑不得的拎着一脸懵登的葡萄干,各种纳闷皮特哪里找来的这段视频;

他那边手拿遥控器,一遍遍的回放再回放,边看边笑,实力诠释“忍俊不禁”。












这么一想,从大学入学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啊。



那段我早已忘了的尘封往事,居然就这样又闯回了现实中;


那个我曾经觉得大学唯一遗憾的事,居然成了现在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唯一不遗憾的事。

顿时感慨万千。










零八年的那个夏天,十六岁的我结束了教育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山东高考,只身一人来到了现在这个我已经成家立业、嫁人生子的城市;


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人人网,那些个曾经让人们忘不了的事,不知不觉也过去了近十载;

大学四年上过的课,从新区、西山到东山走过的路,背过的单词念过的书,跟曾经遗憾的事一起,都被岁月尘封了起来。

我:那你大学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啊?
他:没有挂过科。

切。这算什么遗憾嘛。










索性翻翻知乎上的帖子,原来曾经年少青葱的我们,有着那些个如今也没什么的少年之烦恼:

Maomao 520:
最遗憾没有早早放弃不喜欢自己的人,还遗憾没有痛痛快快的玩,和认认真真的读书。

燃梦:
要听真话么?最遗憾的是,大学生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却没有钱,支好狂躁又无奈的度过几年。

徐大敏:
恋爱。一毕业就催婚,我是孙悟空么?猴毛能变出来?

白丁:
最遗憾过的太平凡了,一晃就把几年给花完了。

唐缺:
离开宿舍时,忘了把金工实习做的小锤子带走了!

曹shuyu:
把所有的技能都开了个头,然后就没有了。如果当初坚持敲代码,现在应该会很厉害吧。

夏渊:
没有在毕业那天在床单上用毛笔写着“学长们走了”,然后让床单在女寝对面迎风飘扬。










匿名用户: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跟高中的女朋友分手,结果大学毕业了变成了单身狗,身边也没有妹子可追了... ...

ZX:
我没有遗憾,但是真为我未来的男朋友感到遗憾。










恩,居然百分之七八十是跟恋爱有关的吐槽。


爱情这件事,真的很微妙:











罗密欧17岁在宴会遇见朱丽叶,可没多久就双双殉情;柯景腾18岁就追上了沈佳宜,却在幼稚的年纪遇见成熟的人;

罗丝21岁邂逅了挚爱杰克,然而只能将爱情寄托在回忆里;张爱玲22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过两年就分道扬镳;

钱钟书23岁与杨绛一见钟情,旷世情缘被后世广为传颂;刘若英40岁才终于与对的人相逢,估计以后不会再孤单。

有的人可以跟青梅竹马走进婚姻殿堂,有的人却要在痛彻心扉几次后才能遇到人生挚爱。

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细水流长。

有人要爱情长跑十余载才有勇气说出“嫁给我吧”四个字,有人却在相识后的第三天就认定了这个人做命中的另一半。










遗憾这两个字,本意是由无法控制或无力补救而引起的后悔;


十年后,我们却发现,那些个曾经让我们唏嘘不已的人,和事,都不再那么深刻了;

曾经爱过的、没爱过的人,很多已经不再是你现在生活里的交集;曾经做过的、没做过的事,其实也对你如今的现状不再有那么多影响。

最关键的,曾经那个有着这样那样遗憾的你,也不再是今天这个你了。










我们或许成长了,或许健忘了。

终归是变了。


未来的你,或者现在的你,但凡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点的不满意,我们都会习惯于假设和回想,假如那个时候怎样怎样就好了,如果曾经我没有怎样现在该不错吧~

而时刻感恩生活的人,生活是什么样的,不论是别人眼中的好与坏,他都能活出自己的样子,都会以平常心来对待太阳照常升起的每一天。

不对过去愤愤不平,也不对未来空有幻想。

过好了现如今的日子,也就无憾了。

心态不一样了,人也就不一样了,那些遗憾还会是遗憾么?










至少,就我个人来说,现如今我最不遗憾的事,就是大学没谈恋爱了。

因为:


后来的后来,我遇到了,葡萄干的爸爸。

你有哪些大学里遗憾的事呢?
现在还觉得遗憾么?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吧~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平时多的是感慨,少的是忧虑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这是公众号“葡萄干妈妈”的第33篇原创文章。










昨天吃完晚饭,皮特帮我准备好一会要看的《金秘书》,我呢,拎着葡萄干去洗洗漱漱。

这边跟小家伙大战的同时,我还不禁窃喜,有个能帮自己找资源、一本正经陪着看韩剧、关键时候跟着一起大笑、对个眼神的老公真好呀。

只听那边好像传来了什么广告的声音,随之是一阵哄堂大笑,就像综艺节目里后期加上的那种。

这边我没多想,那边突然传来了他的声音:

“小羊,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额?大学里最遗憾的事?

我抬头望了望镜子,瞅着怀抱着葡萄干的这个熟悉的自己,努力回想了一下,然后认真的回答道:

恩,那个时候,没有谈恋爱吧。。。

但是现在不这么觉得了

因为有你了啊。”

只听皮特笑的不行,我一脸尴尬的跑回客厅,这才恍然大悟。

哪里有什么广告和音效,那明晃晃的就是大四下我们班毕业旅行路上拍的一段小视频!

天哪。

我这个脸啊。










视频里亲切的班副王同学,拿着大巴上自带的麦克风,冲着一车人对着坐在前排的我采访:

“XX,请问你大学里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镜头转向那个时候还留着中分过肩发、满脸青春小疙瘩的我,一脸无奈又哭笑不得的耸着双肩“哭诉”道:

“没~有~谈~恋~爱~ ”

这边我的话音未落,后面一行人等,赤姐、小畅、赛赛、KIM君、中座的班长大蕊,还有好多个没入镜头的昔日同窗好友们,开始疯了般的迸发出了狂笑声,甚至有人擦眼镜的手都已经笑得在抖。










恩,就是这一波魔性的真实的笑声,居然刚刚被我听成了节目特效。

我这边哭笑不得的拎着一脸懵登的葡萄干,各种纳闷皮特哪里找来的这段视频;

他那边手拿遥控器,一遍遍的回放再回放,边看边笑,实力诠释“忍俊不禁”。












这么一想,从大学入学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啊。



那段我早已忘了的尘封往事,居然就这样又闯回了现实中;


那个我曾经觉得大学唯一遗憾的事,居然成了现在为人妻、为人母的我唯一不遗憾的事。

顿时感慨万千。










零八年的那个夏天,十六岁的我结束了教育大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山东高考,只身一人来到了现在这个我已经成家立业、嫁人生子的城市;


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灾、人人网,那些个曾经让人们忘不了的事,不知不觉也过去了近十载;

大学四年上过的课,从新区、西山到东山走过的路,背过的单词念过的书,跟曾经遗憾的事一起,都被岁月尘封了起来。

我:那你大学最遗憾的事是什么啊?
他:没有挂过科。

切。这算什么遗憾嘛。










索性翻翻知乎上的帖子,原来曾经年少青葱的我们,有着那些个如今也没什么的少年之烦恼:

Maomao 520:
最遗憾没有早早放弃不喜欢自己的人,还遗憾没有痛痛快快的玩,和认认真真的读书。

燃梦:
要听真话么?最遗憾的是,大学生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却没有钱,支好狂躁又无奈的度过几年。

徐大敏:
恋爱。一毕业就催婚,我是孙悟空么?猴毛能变出来?

白丁:
最遗憾过的太平凡了,一晃就把几年给花完了。

唐缺:
离开宿舍时,忘了把金工实习做的小锤子带走了!

曹shuyu:
把所有的技能都开了个头,然后就没有了。如果当初坚持敲代码,现在应该会很厉害吧。

夏渊:
没有在毕业那天在床单上用毛笔写着“学长们走了”,然后让床单在女寝对面迎风飘扬。










匿名用户: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跟高中的女朋友分手,结果大学毕业了变成了单身狗,身边也没有妹子可追了... ...

ZX:
我没有遗憾,但是真为我未来的男朋友感到遗憾。










恩,居然百分之七八十是跟恋爱有关的吐槽。


爱情这件事,真的很微妙











罗密欧17岁在宴会遇见朱丽叶,可没多久就双双殉情;柯景腾18岁就追上了沈佳宜,却在幼稚的年纪遇见成熟的人;

罗丝21岁邂逅了挚爱杰克,然而只能将爱情寄托在回忆里;张爱玲22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过两年就分道扬镳;

钱钟书23岁与杨绛一见钟情,旷世情缘被后世广为传颂;刘若英40岁才终于与对的人相逢,估计以后不会再孤单。

有的人可以跟青梅竹马走进婚姻殿堂,有的人却要在痛彻心扉几次后才能遇到人生挚爱。

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细水流长。

有人要爱情长跑十余载才有勇气说出“嫁给我吧”四个字,有人却在相识后的第三天就认定了这个人做命中的另一半。










遗憾这两个字,本意是由无法控制或无力补救而引起的后悔;


十年后,我们却发现,那些个曾经让我们唏嘘不已的人,和事,都不再那么深刻了;

曾经爱过的、没爱过的人,很多已经不再是你现在生活里的交集;曾经做过的、没做过的事,其实也对你如今的现状不再有那么多影响。

最关键的,曾经那个有着这样那样遗憾的你,也不再是今天这个你了。










我们或许成长了,或许健忘了。

终归是变了。


未来的你,或者现在的你,但凡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点的不满意,我们都会习惯于假设和回想,假如那个时候怎样怎样就好了,如果曾经我没有怎样现在该不错吧~

而时刻感恩生活的人,生活是什么样的,不论是别人眼中的好与坏,他都能活出自己的样子,都会以平常心来对待太阳照常升起的每一天。

不对过去愤愤不平,也不对未来空有幻想。

过好了现如今的日子,也就无憾了。

心态不一样了,人也就不一样了,那些遗憾还会是遗憾么?










至少,就我个人来说,现如今我最不遗憾的事,就是大学没谈恋爱了。

因为:


后来的后来,我遇到了,葡萄干的爸爸

你有哪些大学里遗憾的事呢?
现在还觉得遗憾么?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吧~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平时多的是感慨,少的是忧虑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皮特给儿子的信┃你姓张 你是中国人

亲子教育likdcr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6 次浏览 • 2018-11-22 14:18 • 来自相关话题

你姓张 你是中国人 皮特给儿子的信

这是爸爸第二次给你写信
 此时的你
正饶有兴趣的拍打着书柜
爸爸不禁有了这些要说给你听的话

八个月来你很健康
比同龄的孩子都更高更结实
精力充沛的仿佛用不完
看来爸爸收藏的那几样兵器
应该对你来说不会多余了吧

兴许有一天
你会问起你的姓名
Jethro这个英文名
是妈妈照着圣经里的意思帮你取的







今天爸爸跟你聊一下你的姓氏
就是弓和长组成的这个“张”字
缘起夏朝黄帝的儿子 挥
意思是负责制造弓的长官

曾经太姥爷和太爷爷都在河北
尽管今天我们不生活在那里
儿子 你要记得
不论身在何处
你 都是一个中国人 

 一个人要有教养和风度
但这不单单是你的事情
爸爸会陪你一起把这件事做好
假如以后爸爸做了没有教养的事
以后你也要严肃的指出

你生来比很多孩子强壮
但断不可持强凌弱
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同样重要
你不可以此为借口欺负别人
但一定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儿子
等你长到七八岁时
请不要拒绝爸爸教你射箭哦
河北张氏因弓箭得姓
我们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
不要放弃安身立命的本事




今天的话就说到这吧
这时的你早已不玩书柜了
看着床边安睡的你
爸爸真心愿你今生的每一天
都能如此安心的入睡

爸爸爱你

2018年 8月 5日  大连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葡萄干爸爸 皮特 的喜马拉雅电台【埽达子】 查看全部

你姓张 你是中国人 皮特给儿子的信

这是爸爸第二次给你写信
 此时的你
正饶有兴趣的拍打着书柜
爸爸不禁有了这些要说给你听的话

八个月来你很健康
比同龄的孩子都更高更结实
精力充沛的仿佛用不完
看来爸爸收藏的那几样兵器
应该对你来说不会多余了吧

兴许有一天
你会问起你的姓名
Jethro这个英文名
是妈妈照着圣经里的意思帮你取的







今天爸爸跟你聊一下你的姓氏
就是弓和长组成的这个“张”字
缘起夏朝黄帝的儿子 挥
意思是负责制造弓的长官

曾经太姥爷和太爷爷都在河北
尽管今天我们不生活在那里
儿子 你要记得
不论身在何处
你 都是一个中国人 

 一个人要有教养和风度
但这不单单是你的事情
爸爸会陪你一起把这件事做好
假如以后爸爸做了没有教养的事
以后你也要严肃的指出

你生来比很多孩子强壮
但断不可持强凌弱
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同样重要
你不可以此为借口欺负别人
但一定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儿子
等你长到七八岁时
请不要拒绝爸爸教你射箭哦
河北张氏因弓箭得姓
我们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
不要放弃安身立命的本事




今天的话就说到这吧
这时的你早已不玩书柜了
看着床边安睡的你
爸爸真心愿你今生的每一天
都能如此安心的入睡

爸爸爱你

2018年 8月 5日  大连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葡萄干爸爸 皮特 的喜马拉雅电台【埽达子】




清迈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

亲子教育铁手昆仑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9 次浏览 • 2018-11-22 14:14 • 来自相关话题

暑假一转眼就过半了,妈妈是不是带着小朋友奔忙于各种兴趣班中,寻找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也偷得属于辣妈们的闲暇时光(这个可不能给熊孩子们知道哟)
作为4岁糯米的妈妈,她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度过了难忘的三周。一次与自然拥抱又充满趣味的夏令营,带给她和糯米无数难忘的回忆,听完她的描述,光斑君第一感觉这就是清迈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呀。
光斑君邀请了这位光斑亲子线路规划师用文字分享她们的旅程,在这二十多天中,妈妈跟糯米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瞬间。提前预告下,8月11日下午,糯米妈还会来到光斑旅行分享空间,跟妈妈们交流她的育儿理念,具体的参加方式一会儿告诉你。
记得看到最后有福利送上
先来认识一下这篇游记的主人公之一——糯米妈。
85后的糯米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多年在教育留学界的工作经验,让她深知出国留学的“套路”;“两文三语”育儿,英文国语家乡话,糯米能自如使用纯正英语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
糯米妈奉行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为娃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糯米3个月的开始就带娃出游,1岁多开始到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亲子旅行,爱折腾关于娃的一切。









在清迈玩耍的小糯米









你不曾见过的“佛系”游学
回来已经快两周啦,但依然对清迈的一切都念念不忘,好想飞奔回去。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大家都玩嗨了,学校邀请家长们参加一个summer camp picnic,和孩子们一起度过最后的欢乐时光。
每个人都依依不舍,从孩子,到老师,到随行父母,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这份喜悦和收获,甚至有妈妈当场感动落泪。当然,我朋友圈里的亲们也被我们的经历深深感染,都希望我能更多地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于是,有了这篇游记。




















带上糯米去旅行
旅行,一直是我最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带着娃娃一起走在路上,也是我一直在实践且努力的方向。起初,带糯米出去念短期国际幼儿园是被身边一位好友种草了,只跟我提了一次就被深深的种草了。如果未能实现又特别想实现移民或者长期陪读的想法,去外国国际幼儿园插班念短期课程是一种较为现实且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方式。
于是,我萌生了出游的想法并开始搜集各类资讯,并做了一个短期小计划。而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夏令营时,我就决定了立即出行,因为我知道孩子的童年不等待,时光不等待,说走就走。











一座用竹子和夯土搭成的学校
这个夏令营,是由当地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举办,潘雅顿国际学校。整个学校校舍是用竹子和夯土搭建而成,与自然和谐融合到一起,也非常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带着对生命和生态的尊重。




















我们就在这如此美好的竹子学校里度过了三周。学校将三周时间设置了不同的主题:艺术+运动+音乐,每周还穿插了游泳课和Field Trip等丰富内容。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分为了四个Group,糯米才四岁多些,年龄组别最小,分在了Group 1 。











下图是Group 1 的班级校舍,教室里没有空调,但被茂盛的树木和竹子棚包围起来,清清凉凉的,体表温度非常适宜。教室门口有个竹子和木头搭建而成的游乐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颜值高、爱心爆棚的老师
Group 1 大概有十来个学生,最小的是刚满3岁的女娃娃,最大的快满5岁。这个组安排了一个主课老师及三个助教老师,能够做到1:4的比例,孩子们被照顾得很好,特别是小娃娃多少还有些分离焦虑的,老师们非常耐心温和,一句大声都没有,令我非常敬佩。
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年龄比较小,虽然原本也在这里念书,但暑假班来了很多不熟悉的同学,一下子又焦虑起来,全程跟着其中的Ocean老师,几乎就像贴贴纸一样不是挂在身上就是牵着手,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还一点都不嫌烦。每一个小细节都让我觉得这个学校充满了爱,孩子们就需要在这样的环境成长,不是吗?
后来特意了解了一下,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拿了荣誉学士以上的学位,有些还不止一个学位,都算是社会的栋梁了,可见这里对待教育,特别是早教幼教的重视程度了。











这是Anthony老师在给小娃娃们上绘本课,还不太适应的孩子都是被老师抱在身上的。
这样有爱的细节我还想再分享一个,就是一天放学时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家长在外面的体育馆等待孩子们放学出来,教室到体育馆有大概20米的露天距离。我想是出于对老师的充分信任,没有一个家长打伞上前去接,都安静地等待着,其实我内心是做了一下小斗争的,但我还是选择了等待。
那一刻,简直像奇迹一样般的出现,四个老师撑起一张大草席的四个角,就像为孩子们撑起来一片没有雨的天空。糯米说,that is a big big umbrella。 我深信,这样温暖的细节会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中,静待花开。











小小艺术家的诞生
孩子们上课其实家长不需要陪同,但Group 1是比其他组孩子特殊,所以老师特别允许了几个孩子还未能适应的家长陪同,于是我们通过家长“间谍”了解孩子们上课的部分情况。











上图是糯米一人在教室外的艺术区域静静作画,套一件大人oversize的T shirt,就不怕弄脏自己的衣服了。但实践证明,衣服裤子上弄到各种颜色还是很常见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留念。





















这周是艺术主题,这位Art老师带领孩子们用红黄蓝白四种原色创作。这位老师是清迈大学艺术荣誉学士毕业,为人开朗特别活泼,她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容和异常风趣的话语带动着孩子们的情绪,能上她的课让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开心幸福的事情。




















这种在户外大树下席地而坐的上课形式,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运动课和音乐课都把孩子们玩嗨了。特邀的运动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巨大竹子棚的体育馆里跳操,节奏感超强带感的音乐,就像蹦D那样,而且很open地邀请了家长也加入蹦D队伍,和孩子们一起嗨爆。











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
学校里几乎都是打赤脚活动的,这是孩子们的最爱。与自然的一切亲密接触,空气中泥土的芳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童年的记忆。每天糯米回来几乎都成了泥娃娃,但她很开心,至今还念念不忘在竹子学校里度过的时光。











每周学校还给孩子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安排了不同的Field Trip活动,小娃娃去体验用大象粑粑做纸的过程,到私人农场看农民伯伯种田养牛养鸭养兔子,还能到田里撒欢;大娃娃可以到户外攀岩,或者到水库游泳。




















三周时间过得飞快,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一直留在清迈,一直留在潘雅顿。结营那天,有多少不舍留存在心里。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再重返清迈,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其实在清迈,有特别多适合孩子去的地方,呆了三周也觉得还有N个地方没能去略感遗憾。但这也将会我成为再到清迈的理由。









糯米妈妈将于8月11日(下周六)在光斑旅行分享空间作为嘉宾,分享她的国际公民以及多元化教育、文化体验的理念,还会告诉各位爸爸妈妈如何为小朋友选择适合她体验的学校,如何应对小朋友来到新环境的焦虑情绪等等的“带娃游学秘籍”。
活动流程
15:00—16:25
主题分享及提问时间
16:25—17:00
下午茶、自由交流时间 
报名分享会可私信或者留言
最后送上说好的福利
转发本篇文章并留下你希望与孩子一同探索的目的地
即可获得价值68元的分享会入场券一张!


活动时间:8月11号(周六)下午3点-5点
地点:深圳福田保税区T8旅游创意园115号光斑视界
赶快撩撩光斑君吧~
光斑君ID
Focule-zone 查看全部













暑假一转眼就过半了,妈妈是不是带着小朋友奔忙于各种兴趣班中,寻找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也偷得属于辣妈们的闲暇时光(这个可不能给熊孩子们知道哟)
作为4岁糯米的妈妈,她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度过了难忘的三周。一次与自然拥抱又充满趣味的夏令营,带给她和糯米无数难忘的回忆,听完她的描述,光斑君第一感觉这就是清迈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呀。
光斑君邀请了这位光斑亲子线路规划师用文字分享她们的旅程,在这二十多天中,妈妈跟糯米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瞬间。提前预告下,8月11日下午,糯米妈还会来到光斑旅行分享空间,跟妈妈们交流她的育儿理念,具体的参加方式一会儿告诉你。
记得看到最后有福利送上
先来认识一下这篇游记的主人公之一——糯米妈。
85后的糯米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多年在教育留学界的工作经验,让她深知出国留学的“套路”;“两文三语”育儿,英文国语家乡话,糯米能自如使用纯正英语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
糯米妈奉行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为娃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糯米3个月的开始就带娃出游,1岁多开始到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亲子旅行,爱折腾关于娃的一切。









在清迈玩耍的小糯米









你不曾见过的“佛系”游学
回来已经快两周啦,但依然对清迈的一切都念念不忘,好想飞奔回去。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大家都玩嗨了,学校邀请家长们参加一个summer camp picnic,和孩子们一起度过最后的欢乐时光。
每个人都依依不舍,从孩子,到老师,到随行父母,只有自己才能体会这份喜悦和收获,甚至有妈妈当场感动落泪。当然,我朋友圈里的亲们也被我们的经历深深感染,都希望我能更多地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于是,有了这篇游记。




















带上糯米去旅行
旅行,一直是我最爱的一种生活方式,带着娃娃一起走在路上,也是我一直在实践且努力的方向。起初,带糯米出去念短期国际幼儿园是被身边一位好友种草了,只跟我提了一次就被深深的种草了。如果未能实现又特别想实现移民或者长期陪读的想法,去外国国际幼儿园插班念短期课程是一种较为现实且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方式。
于是,我萌生了出游的想法并开始搜集各类资讯,并做了一个短期小计划。而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夏令营时,我就决定了立即出行,因为我知道孩子的童年不等待,时光不等待,说走就走。











一座用竹子和夯土搭成的学校
这个夏令营,是由当地一所别具特色的学校举办,潘雅顿国际学校。整个学校校舍是用竹子和夯土搭建而成,与自然和谐融合到一起,也非常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带着对生命和生态的尊重。




















我们就在这如此美好的竹子学校里度过了三周。学校将三周时间设置了不同的主题:艺术+运动+音乐,每周还穿插了游泳课和Field Trip等丰富内容。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分为了四个Group,糯米才四岁多些,年龄组别最小,分在了Group 1 。











下图是Group 1 的班级校舍,教室里没有空调,但被茂盛的树木和竹子棚包围起来,清清凉凉的,体表温度非常适宜。教室门口有个竹子和木头搭建而成的游乐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颜值高、爱心爆棚的老师
Group 1 大概有十来个学生,最小的是刚满3岁的女娃娃,最大的快满5岁。这个组安排了一个主课老师及三个助教老师,能够做到1:4的比例,孩子们被照顾得很好,特别是小娃娃多少还有些分离焦虑的,老师们非常耐心温和,一句大声都没有,令我非常敬佩。
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年龄比较小,虽然原本也在这里念书,但暑假班来了很多不熟悉的同学,一下子又焦虑起来,全程跟着其中的Ocean老师,几乎就像贴贴纸一样不是挂在身上就是牵着手,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还一点都不嫌烦。每一个小细节都让我觉得这个学校充满了爱,孩子们就需要在这样的环境成长,不是吗?
后来特意了解了一下,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拿了荣誉学士以上的学位,有些还不止一个学位,都算是社会的栋梁了,可见这里对待教育,特别是早教幼教的重视程度了。











这是Anthony老师在给小娃娃们上绘本课,还不太适应的孩子都是被老师抱在身上的。
这样有爱的细节我还想再分享一个,就是一天放学时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家长在外面的体育馆等待孩子们放学出来,教室到体育馆有大概20米的露天距离。我想是出于对老师的充分信任,没有一个家长打伞上前去接,都安静地等待着,其实我内心是做了一下小斗争的,但我还是选择了等待。
那一刻,简直像奇迹一样般的出现,四个老师撑起一张大草席的四个角,就像为孩子们撑起来一片没有雨的天空。糯米说,that is a big big umbrella。 我深信,这样温暖的细节会像种子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中,静待花开。











小小艺术家的诞生
孩子们上课其实家长不需要陪同,但Group 1是比其他组孩子特殊,所以老师特别允许了几个孩子还未能适应的家长陪同,于是我们通过家长“间谍”了解孩子们上课的部分情况。











上图是糯米一人在教室外的艺术区域静静作画,套一件大人oversize的T shirt,就不怕弄脏自己的衣服了。但实践证明,衣服裤子上弄到各种颜色还是很常见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留念。





















这周是艺术主题,这位Art老师带领孩子们用红黄蓝白四种原色创作。这位老师是清迈大学艺术荣誉学士毕业,为人开朗特别活泼,她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容和异常风趣的话语带动着孩子们的情绪,能上她的课让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开心幸福的事情。




















这种在户外大树下席地而坐的上课形式,在这里也是随处可见的。
运动课和音乐课都把孩子们玩嗨了。特邀的运动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巨大竹子棚的体育馆里跳操,节奏感超强带感的音乐,就像蹦D那样,而且很open地邀请了家长也加入蹦D队伍,和孩子们一起嗨爆。











儿童版的“向往的生活”
学校里几乎都是打赤脚活动的,这是孩子们的最爱。与自然的一切亲密接触,空气中泥土的芳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童年的记忆。每天糯米回来几乎都成了泥娃娃,但她很开心,至今还念念不忘在竹子学校里度过的时光。











每周学校还给孩子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安排了不同的Field Trip活动,小娃娃去体验用大象粑粑做纸的过程,到私人农场看农民伯伯种田养牛养鸭养兔子,还能到田里撒欢;大娃娃可以到户外攀岩,或者到水库游泳。




















三周时间过得飞快,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一直留在清迈,一直留在潘雅顿。结营那天,有多少不舍留存在心里。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再重返清迈,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其实在清迈,有特别多适合孩子去的地方,呆了三周也觉得还有N个地方没能去略感遗憾。但这也将会我成为再到清迈的理由。









糯米妈妈将于8月11日(下周六)在光斑旅行分享空间作为嘉宾,分享她的国际公民以及多元化教育、文化体验的理念,还会告诉各位爸爸妈妈如何为小朋友选择适合她体验的学校,如何应对小朋友来到新环境的焦虑情绪等等的“带娃游学秘籍”。
活动流程
15:00—16:25
主题分享及提问时间
16:25—17:00
下午茶、自由交流时间 
报名分享会可私信或者留言
最后送上说好的福利
转发本篇文章并留下你希望与孩子一同探索的目的地
即可获得价值68元的分享会入场券一张!


活动时间:8月11号(周六)下午3点-5点
地点:深圳福田保税区T8旅游创意园115号光斑视界
赶快撩撩光斑君吧~
光斑君ID
Focule-zone


光明羊与影子兔┃度蜜月

亲子教育JacobDixo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4 次浏览 • 2018-11-22 14:13 • 来自相关话题

两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光明羊与影子兔的开篇特辑 (
光明羊与影子兔de浪漫史
) ;这个心照不宣的小传统,起源于一次小羊的生日,却没有止步于生日那天。 

一个月前,一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世在俄罗斯举办了,我又翻出皮特爸爸给画的另一幅小画,写了另一篇文章(
光明羊与影子兔┃世界杯
);


今天小羊打算给大家奉上一段不一样的故事,是我们度蜜月期间的几张小画,和收藏已久的小物品合集,希望各位看官可以舒缓下这炎炎夏日的烦闷哦~ 









一起看日出 @Germany


从北京时间20:00 PM 到  柏林时间21:00 PM, 火车地铁快轨飞机几番周折,终于到了心心念念的德国。

十二个小时飞在日照下的长途航班,所有旅途的疲惫都在下飞机那一刻,被陌生又熟悉的德语氛围拥抱而消散不见,在这新奇又平静的夕阳下我们第一次踏上了德意志的土地。










凌晨五点钟倒时差出了门,循着鸟叫声,走到了鱼肚白的天那边,


两个人冻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迎来了我们第一次一起等待的日出时刻。

美丽、羞涩、热情的太阳,升起在了这边异土。这一刻,就是幸福满满的感觉。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民族,从文化到建筑,从艺术到政治:

当你走过柏林墙,欣赏来自这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涂鸦时;当你闲步街头巷尾,感受无处不在的历史痕迹时;

唯有置身其中,感受,记录,回忆,再追溯。









随他去流浪 @Prague

布拉格是一个童话般美好的地方。

辗转跑到了宫殿错落的Prague 城堡群,乐意回响的圣维特教堂,肃穆依旧的旧王宫,历尽沧桑的圣乔治教堂,每一处都凝聚了太多的年代故事。

这里无关其他,唯有艺术,信仰,历史,和建筑。










走在石砌的大街小巷,宽宽窄窄,不乏或清新或文艺的彩色小房子,还有那装扮各异、引人注目的街头艺人。

正如歌里所写的那样:

(在这里)流浪、忧伤、都一样。
  








心情是粉色的 @Vienna

曾经的奥匈帝国,如今格外低调;

相见初印象,是广阔齐整的行车道,是街头唱着歌剧的女学生,是草坪广场上或躺、或坐晒着太阳的人们。

走过霍夫堡宫,穿过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广场,总会被宫廷乐师装扮的小哥招呼,邀你走进国家大剧院去看一场演出。


音乐气息扑鼻而来,雕塑上、海报上也写满了歌剧的音符,唯有一枚粉色心情浓缩这一刻。

















做一场水里的梦 @Venezia

威尼斯波光粼粼的水面,渐渐被船头激荡的浪花拨向两侧,犹如历史的厚重幕布一般,又被缓缓拉开。

这里有一排排教堂和商号,用它们曾经华丽而沧桑的外表,向人们无声的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那里面,有爱恨情仇,有悲欢离合,更有用黄金和水晶构筑的骄傲的梦。







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圣马可广场坐一坐,感受下昔日威尼斯商人的条凳,感受这个水上帝国的安东尼与夏洛克,感受那昔日的商业辉煌。


目睹眼前这水上码头人来人往,好不惬意;哪怕与素不相识的意大利老先生,同唱一首 Bella Ciao。面具、船只、水晶,都点缀了这如梦之隅。


















重走文艺复兴之路 @Firenze


素有“翡冷翠”制成的佛罗伦萨,遍布着文艺复兴的痕迹:

精研肌理纹路的人体雕像,巍峨壮观的圣母百花教堂,街边纷扰中安静作画的手绘艺人,广场上拉着手风琴演绎的音乐家,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绅士范儿足足的意大利男人。

唯有驻足,停留,再回首。


















来一场宗教洗礼 @ Vatican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排了有生之年最长的队。









重温罗马假日 @ROMA


罗马,是一座浓缩太多的永恒之城。










古罗马帝国显赫一时的荣耀,天主教廷至高无上的威严,还有近2500年的辉煌历史,都在这里尽显:

八大奇迹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世界天主教中心的梵蒂冈,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大穹顶,风靡一时的罗马假日西班牙大台阶和许愿池。









想起伽利略 @PISA


后来,你终于带我,来到了那座不倒的斜塔下。

















他说,那套西装好精致 @Milano


在这座时尚之都,街上的人都fashion 十足,连两侧的橱窗,都无法单用漂亮来形容。

在这短暂的停留时刻,我们选择了不去购物,而是沐浴着阳光,靠在柱子旁,听街头艺人演奏一曲。

闲适,大抵如此了。

















走进诗画中 @ Switzerland


大屏的绿,大片的自然,大写的惊叹。

正所谓,风景如画。


这就是画。

这个阿尔卑斯山脉边上的国家,空气里街道上都洋溢着“干净”二字;

人们盛装打扮乘着红色缆车到PILATUS山顶参加舞会,也会来这高处不胜寒之地鸟瞰山峦树木;










在这里有人在稀薄的空气中躺着喝咖啡,有人带着勇气挑战雪山滑翔伞;

隔天跟他走走雪山脚下的卢塞恩湖畔,看看清澈透底的水里肆意游往的白天鹅;

逛逛沿街兜售奶酪鲜花牛角包的早市摊贩,再跑去Vintage 小店淘几个心水的小礼物。









当壁画精美的教堂里,传来整点的钟声,心里只有闲适和美好。


用皮特的话来说:年轻时就能走出来真的很感恩。




















你我牵手淋雨 @Paris

从勃艮第刚刚踏上法国的土地开始,小雨就开始淅淅沥沥。直到来到埃菲尔塔下,突然放了晴。









去过凡尔赛,才知道,何谓金碧辉煌,何谓骄奢淫逸;走过卢浮宫,才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巴黎。

多年来的战争,数以万计的藏品,路易王朝的世代奢靡,让人不得不想起,宫墙外面那民不聊生的世代。

走过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奥斯特里茨战争胜利而修建的凯旋门,门下那永不熄灭的火焰才真正有了意义;

踏足树叶茂盛的香榭丽舍大道,远眺这座324米的镂空高塔,也让巴黎这座城披上了浪漫的外衣。










 







噢,原来这才是巧克力 @Brussels


夜色下的布鲁塞尔,窄窄的胡同里,布满了手工巧克力的小铺子;雨果曾认为最美的Grand Palace 大广场橱窗里,点缀起了精致的蕾丝。

人们为了撒尿小童慕名而来,我们为了回家而归。


夜色俞深,归期也就愈近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的第31篇原创文章
这里包含了我和皮特的爱和浪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带娃、恋爱、一起耍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两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光明羊与影子兔的开篇特辑 (
光明羊与影子兔de浪漫史
) ;这个心照不宣的小传统,起源于一次小羊的生日,却没有止步于生日那天。 

一个月前,一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世在俄罗斯举办了,我又翻出皮特爸爸给画的另一幅小画,写了另一篇文章(
光明羊与影子兔┃世界杯
);


今天小羊打算给大家奉上一段不一样的故事,是我们度蜜月期间的几张小画,和收藏已久的小物品合集,希望各位看官可以舒缓下这炎炎夏日的烦闷哦~ 









一起看日出 @Germany


从北京时间20:00 PM 到  柏林时间21:00 PM, 火车地铁快轨飞机几番周折,终于到了心心念念的德国。

十二个小时飞在日照下的长途航班,所有旅途的疲惫都在下飞机那一刻,被陌生又熟悉的德语氛围拥抱而消散不见,在这新奇又平静的夕阳下我们第一次踏上了德意志的土地。










凌晨五点钟倒时差出了门,循着鸟叫声,走到了鱼肚白的天那边,


两个人冻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迎来了我们第一次一起等待的日出时刻。

美丽、羞涩、热情的太阳,升起在了这边异土。这一刻,就是幸福满满的感觉。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民族,从文化到建筑,从艺术到政治:

当你走过柏林墙,欣赏来自这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涂鸦时;当你闲步街头巷尾,感受无处不在的历史痕迹时;

唯有置身其中,感受,记录,回忆,再追溯。









随他去流浪 @Prague

布拉格是一个童话般美好的地方。

辗转跑到了宫殿错落的Prague 城堡群,乐意回响的圣维特教堂,肃穆依旧的旧王宫,历尽沧桑的圣乔治教堂,每一处都凝聚了太多的年代故事。

这里无关其他,唯有艺术,信仰,历史,和建筑。










走在石砌的大街小巷,宽宽窄窄,不乏或清新或文艺的彩色小房子,还有那装扮各异、引人注目的街头艺人。

正如歌里所写的那样:

(在这里)流浪、忧伤、都一样。
  








心情是粉色的 @Vienna

曾经的奥匈帝国,如今格外低调;

相见初印象,是广阔齐整的行车道,是街头唱着歌剧的女学生,是草坪广场上或躺、或坐晒着太阳的人们。

走过霍夫堡宫,穿过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广场,总会被宫廷乐师装扮的小哥招呼,邀你走进国家大剧院去看一场演出。


音乐气息扑鼻而来,雕塑上、海报上也写满了歌剧的音符,唯有一枚粉色心情浓缩这一刻。

















做一场水里的梦 @Venezia

威尼斯波光粼粼的水面,渐渐被船头激荡的浪花拨向两侧,犹如历史的厚重幕布一般,又被缓缓拉开。

这里有一排排教堂和商号,用它们曾经华丽而沧桑的外表,向人们无声的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那里面,有爱恨情仇,有悲欢离合,更有用黄金和水晶构筑的骄傲的梦。







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圣马可广场坐一坐,感受下昔日威尼斯商人的条凳,感受这个水上帝国的安东尼与夏洛克,感受那昔日的商业辉煌。


目睹眼前这水上码头人来人往,好不惬意;哪怕与素不相识的意大利老先生,同唱一首 Bella Ciao。面具、船只、水晶,都点缀了这如梦之隅。


















重走文艺复兴之路 @Firenze


素有“翡冷翠”制成的佛罗伦萨,遍布着文艺复兴的痕迹:

精研肌理纹路的人体雕像,巍峨壮观的圣母百花教堂,街边纷扰中安静作画的手绘艺人,广场上拉着手风琴演绎的音乐家,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绅士范儿足足的意大利男人。

唯有驻足,停留,再回首。


















来一场宗教洗礼 @ Vatican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排了有生之年最长的队。









重温罗马假日 @ROMA


罗马,是一座浓缩太多的永恒之城。










古罗马帝国显赫一时的荣耀,天主教廷至高无上的威严,还有近2500年的辉煌历史,都在这里尽显:

八大奇迹之一的古罗马竞技场,世界天主教中心的梵蒂冈,文艺复兴的建筑奇迹大穹顶,风靡一时的罗马假日西班牙大台阶和许愿池。









想起伽利略 @PISA


后来,你终于带我,来到了那座不倒的斜塔下。

















他说,那套西装好精致 @Milano


在这座时尚之都,街上的人都fashion 十足,连两侧的橱窗,都无法单用漂亮来形容。

在这短暂的停留时刻,我们选择了不去购物,而是沐浴着阳光,靠在柱子旁,听街头艺人演奏一曲。

闲适,大抵如此了。

















走进诗画中 @ Switzerland


大屏的绿,大片的自然,大写的惊叹。

正所谓,风景如画。


这就是画。

这个阿尔卑斯山脉边上的国家,空气里街道上都洋溢着“干净”二字;

人们盛装打扮乘着红色缆车到PILATUS山顶参加舞会,也会来这高处不胜寒之地鸟瞰山峦树木;










在这里有人在稀薄的空气中躺着喝咖啡,有人带着勇气挑战雪山滑翔伞;

隔天跟他走走雪山脚下的卢塞恩湖畔,看看清澈透底的水里肆意游往的白天鹅;

逛逛沿街兜售奶酪鲜花牛角包的早市摊贩,再跑去Vintage 小店淘几个心水的小礼物。









当壁画精美的教堂里,传来整点的钟声,心里只有闲适和美好。


用皮特的话来说:年轻时就能走出来真的很感恩。




















你我牵手淋雨 @Paris

从勃艮第刚刚踏上法国的土地开始,小雨就开始淅淅沥沥。直到来到埃菲尔塔下,突然放了晴。









去过凡尔赛,才知道,何谓金碧辉煌,何谓骄奢淫逸;走过卢浮宫,才了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巴黎。

多年来的战争,数以万计的藏品,路易王朝的世代奢靡,让人不得不想起,宫墙外面那民不聊生的世代。

走过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奥斯特里茨战争胜利而修建的凯旋门,门下那永不熄灭的火焰才真正有了意义;

踏足树叶茂盛的香榭丽舍大道,远眺这座324米的镂空高塔,也让巴黎这座城披上了浪漫的外衣。










 







噢,原来这才是巧克力 @Brussels


夜色下的布鲁塞尔,窄窄的胡同里,布满了手工巧克力的小铺子;雨果曾认为最美的Grand Palace 大广场橱窗里,点缀起了精致的蕾丝。

人们为了撒尿小童慕名而来,我们为了回家而归。


夜色俞深,归期也就愈近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的第31篇原创文章
这里包含了我和皮特的爱和浪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带娃、恋爱、一起耍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莫让身边人的眼神,杀死独自带娃的人

亲子教育卡卡相传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48 次浏览 • 2018-11-22 14:13 • 来自相关话题

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一个人带娃

1

前两天去早教课,认识了一位神奇女侠般存在的妈妈。










这位妈妈个子高高, 性格大大咧咧,扎一个高高的长马尾,T恤短裤,瘦瘦的身材,健康的肤色,还有那一副啥都不在意的神情,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毕竟在这个充斥着带娃老人和背奶妈妈的场合,跟大多数疲惫漠然的眼神比起来,这个有点太凸出了。

一打听,原来是带她家老二来上早教的。

老大也是男孩,已经上幼儿园了。

老二刚刚八个多月,正满地学爬折腾人的时候。

要说这人是“战士”,那可不是空穴来风。

前些日子自己开车带老大老二去迪士尼玩,车上一堆大包小裹不说,光着俩学龄前的皮孩子,还是俩男孩儿,就够够的了。

结果人家愣是张罗的井井有条,仨人飞机去,包车,吃的好,住的好,玩好后开心的回来了。










冬天的时候家里暖气足,要出去一趟都得从短袖短裤,一层一层往身上套,直至全副武装,出门不觉得冷了才行。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三个人一起外出怎么办?

因为先穿好的人最热啊,于是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了第一个。

她倒也有办法,自己先穿戴完毕,然后在热烘烘的暖气和厚实的衣物包裹下,在酣畅淋漓的汗水层层浸透前,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给老二、老大穿好衣服,再拎包走人。

恩,就像下图这样:










当年还怀着老二的时候,就天天自己挺着大肚子带老大上早教。

每天自己跑上跑下,家里家外,直到孕晚期有一天觉得肚子不大舒服,要去趟医院,这才把老大暂时寄存在姥姥家。

姥姥:去医院干啥?

孩儿他妈:没啥,就是瞅瞅肚子去。

结果这不看还没什么,一看,好嘛,医生当即让办了住院手续,当天就把老二生下来了。

人家这生产,跟玩儿似的。

说生就生了。

旁人实在听不下去了,伴着同情的目光,忍不住问一句:
“你家有老人么?”

这孩儿他妈不屑的说:

“有啊。好着呢。 但坚决不让他们带。添乱~ ”

说完还跟没事儿人似的,笑了。

2

看到这,有人该觉得这人有病吧。










有奶奶姥姥,放着不用?

然后还一个人带俩儿子?

看状态,不但不叫苦不迭,反而乐在其中?

一般人看了,估计也只能拿出匪夷所思的表情了。

而同在一旁陪着葡萄干的我,却对她满心佩服,认可,赞赏,颇有一副“好好认识一下”的冲动。

原因只有一个,身边这样的人太少了。

能自己身体力行带娃、而且是主动拒绝老人帮忙、同时正面看待这一切的人,微乎其微,近乎没有。

作为同样也是自己带娃的新手妈妈,身边却免不了是另外一番景象:










遛弯乘凉时,楼下大妈看你自己背着娃买菜,瞬间投以可怜的眼神,孩儿他奶奶姥姥呢?咋不帮着带?

早教大厅里,这边一家四口从老到少围着一个娃转悠,上课出来,渴了姥爷递水,饿了妈妈追饭,困了姥姥哄睡,累了爸爸大手一背,这边我一个人转悠反倒成了稀奇。

公交地铁上,看你拖了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大热天还跑出来嘚瑟,免不了要议论一二,什么“这个姿势孩子能舒服么?”、或者“现在的年轻人带娃太不仔细了”,随之而来啧啧声声声入耳;










于是“自己带娃”这件本来也没什么的一件事,在身边太多大姨大妈大婶儿大娘的评头论足后,难免你也被这份似乎不怎么正面的情绪默默引导:

开始质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也开始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可怜、辛苦加无助。

之后呢,他们除了议论一下以外,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留下你一个人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徒增烦恼。

3

这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

你越去想着一个人好累,好委屈,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你就会越来越辛苦,一天比一天疲惫;










而反过来,如果你身边多几个积极的榜样,你会发现,真的也就没什么。

举个例子。

刚刚会蹒跚学步的小朋友,最难免的事情就是走路摔跤。

摔了的这一下,其实本没有那么疼,但是哭还是不哭,完全取决于妈妈是否在场。

假如妈妈在身边,那肯定是要嚎啕大哭一下的,哄一下还不见得哄得好。

要不怎么吸引来妈妈的注意力和关心呢?

要不怎么抒发一下自己内心那一点点的委屈呢?










假如不巧身边没有妈妈,哦,那算了,反正哭了也没人看到,其实也不怎么疼,那我自己起来好了。

于是你看到一个小孩,自己跌倒了,东张西望后,自己爬了起来,又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转身去玩别的去了。

这个例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本质其实摔得不疼,哭是因为身边人才哭。

同样的,一个人带娃,值不值得同情和可怜,本质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身边人渲染的这个情景太反常、看起来太苦情。

4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什么样的环境,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父母对孩子始终宠爱有加,孩子就会永远长不大;

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和犯错,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勇敢豁达。

我们看到外国人总是一拖三、一拖四,很少情况下只生一个,但也很少见到有哪一方的父母搬过来住一起,单纯为了帮着带孩子;

因为他们自己完完全全可以独立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多也就自然有孩子多的抚养办法;










我看到身边有前辈自己带娃没问题,那我也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兴致满满的愿意去享受这一段难得的亲子共处的年华;

有朋友看到我自己带娃几个月似乎也没啥问题,她生了孩子之后,也会觉得说“既然大家都可以,我又未尝不可呢”;

只可惜,我们身边的大环境并不是如此。

大环境典型的带娃模式是,一方父母搬来同住,或是帮忙做饭,或是帮忙带娃。

可怕就可怕在,不仅老人认为这样理所应当,年轻人也认为父母责无旁贷。

更有甚者,出语如下:

不出力,就出钱。

似乎天经地义一般。

而究其根本,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想不想做成这件事?

身边人的眼神,会不会直接杀死本来可以独自带娃的你?










如果你真的想,你也就真的能做到;

如果你做到了,你也就真的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自然也就不用去理会旁人的流言蜚语了。

而有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可以尝试着不去冒昧指点别人的生活。

不插手别人的幸福,也似乎是一大修行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开号以来写的第30篇原创文章



看到那个战士般的妈妈之后
我才头一次发现
不是我们过于坚强
而是身边的人不觉得
这才是带娃正常该有的样子


生活里太多时候
我们被大环境带着节奏走
到头来却早早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其实那才是最最重要的啊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一个人带娃

1

前两天去早教课,认识了一位神奇女侠般存在的妈妈










这位妈妈个子高高, 性格大大咧咧,扎一个高高的长马尾,T恤短裤,瘦瘦的身材,健康的肤色,还有那一副啥都不在意的神情,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毕竟在这个充斥着带娃老人和背奶妈妈的场合,跟大多数疲惫漠然的眼神比起来,这个有点太凸出了。

一打听,原来是带她家老二来上早教的。

老大也是男孩,已经上幼儿园了。

老二刚刚八个多月,正满地学爬折腾人的时候。

要说这人是“战士”,那可不是空穴来风。

前些日子自己开车带老大老二去迪士尼玩,车上一堆大包小裹不说,光着俩学龄前的皮孩子,还是俩男孩儿,就够够的了。

结果人家愣是张罗的井井有条,仨人飞机去,包车,吃的好,住的好,玩好后开心的回来了。










冬天的时候家里暖气足,要出去一趟都得从短袖短裤,一层一层往身上套,直至全副武装,出门不觉得冷了才行。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三个人一起外出怎么办?

因为先穿好的人最热啊,于是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了第一个。

她倒也有办法,自己先穿戴完毕,然后在热烘烘的暖气和厚实的衣物包裹下,在酣畅淋漓的汗水层层浸透前,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给老二、老大穿好衣服,再拎包走人。

恩,就像下图这样:










当年还怀着老二的时候,就天天自己挺着大肚子带老大上早教。

每天自己跑上跑下,家里家外,直到孕晚期有一天觉得肚子不大舒服,要去趟医院,这才把老大暂时寄存在姥姥家。

姥姥:去医院干啥?

孩儿他妈:没啥,就是瞅瞅肚子去。

结果这不看还没什么,一看,好嘛,医生当即让办了住院手续,当天就把老二生下来了。

人家这生产,跟玩儿似的。

说生就生了。

旁人实在听不下去了,伴着同情的目光,忍不住问一句:
“你家有老人么?”

这孩儿他妈不屑的说:

“有啊。好着呢。 但坚决不让他们带。添乱~ ”

说完还跟没事儿人似的,笑了。

2

看到这,有人该觉得这人有病吧。










有奶奶姥姥,放着不用?

然后还一个人带俩儿子?

看状态,不但不叫苦不迭,反而乐在其中?

一般人看了,估计也只能拿出匪夷所思的表情了。

而同在一旁陪着葡萄干的我,却对她满心佩服,认可,赞赏,颇有一副“好好认识一下”的冲动。

原因只有一个,身边这样的人太少了。

能自己身体力行带娃、而且是主动拒绝老人帮忙、同时正面看待这一切的人,微乎其微,近乎没有。

作为同样也是自己带娃的新手妈妈,身边却免不了是另外一番景象:










遛弯乘凉时,楼下大妈看你自己背着娃买菜,瞬间投以可怜的眼神,孩儿他奶奶姥姥呢?咋不帮着带?

早教大厅里,这边一家四口从老到少围着一个娃转悠,上课出来,渴了姥爷递水,饿了妈妈追饭,困了姥姥哄睡,累了爸爸大手一背,这边我一个人转悠反倒成了稀奇。

公交地铁上,看你拖了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大热天还跑出来嘚瑟,免不了要议论一二,什么“这个姿势孩子能舒服么?”、或者“现在的年轻人带娃太不仔细了”,随之而来啧啧声声声入耳;










于是“自己带娃”这件本来也没什么的一件事,在身边太多大姨大妈大婶儿大娘的评头论足后,难免你也被这份似乎不怎么正面的情绪默默引导:

开始质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也开始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可怜、辛苦加无助。

之后呢,他们除了议论一下以外,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留下你一个人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徒增烦恼。

3

这就是所谓的吸引力法则。

你越去想着一个人好累,好委屈,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你就会越来越辛苦,一天比一天疲惫;










而反过来,如果你身边多几个积极的榜样,你会发现,真的也就没什么。

举个例子。

刚刚会蹒跚学步的小朋友,最难免的事情就是走路摔跤。

摔了的这一下,其实本没有那么疼,但是哭还是不哭,完全取决于妈妈是否在场。

假如妈妈在身边,那肯定是要嚎啕大哭一下的,哄一下还不见得哄得好。

要不怎么吸引来妈妈的注意力和关心呢?

要不怎么抒发一下自己内心那一点点的委屈呢?










假如不巧身边没有妈妈,哦,那算了,反正哭了也没人看到,其实也不怎么疼,那我自己起来好了。

于是你看到一个小孩,自己跌倒了,东张西望后,自己爬了起来,又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转身去玩别的去了。

这个例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本质其实摔得不疼,哭是因为身边人才哭。

同样的,一个人带娃,值不值得同情和可怜,本质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身边人渲染的这个情景太反常、看起来太苦情。

4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什么样的环境,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父母对孩子始终宠爱有加,孩子就会永远长不大;

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和犯错,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勇敢豁达。

我们看到外国人总是一拖三、一拖四,很少情况下只生一个,但也很少见到有哪一方的父母搬过来住一起,单纯为了帮着带孩子;

因为他们自己完完全全可以独立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多也就自然有孩子多的抚养办法;










我看到身边有前辈自己带娃没问题,那我也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兴致满满的愿意去享受这一段难得的亲子共处的年华;

有朋友看到我自己带娃几个月似乎也没啥问题,她生了孩子之后,也会觉得说“既然大家都可以,我又未尝不可呢”;

只可惜,我们身边的大环境并不是如此。

大环境典型的带娃模式是,一方父母搬来同住,或是帮忙做饭,或是帮忙带娃。

可怕就可怕在,不仅老人认为这样理所应当,年轻人也认为父母责无旁贷。

更有甚者,出语如下:

不出力,就出钱。

似乎天经地义一般。

而究其根本,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想不想做成这件事?

身边人的眼神,会不会直接杀死本来可以独自带娃的你?










如果你真的想,你也就真的能做到;

如果你做到了,你也就真的能体会其中的乐趣。

自然也就不用去理会旁人的流言蜚语了。

而有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可以尝试着不去冒昧指点别人的生活。

不插手别人的幸福,也似乎是一大修行了。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这是我开号以来写的第30篇原创文章



看到那个战士般的妈妈之后
我才头一次发现
不是我们过于坚强
而是身边的人不觉得
这才是带娃正常该有的样子


生活里太多时候
我们被大环境带着节奏走
到头来却早早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其实那才是最最重要的啊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

亲子教育杨小米816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4 次浏览 • 2018-11-22 14:10 • 来自相关话题

点击蓝字关注“葡萄干妈妈”
1
先说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个学姐,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里,学习勤勤恳恳,成绩自然是名列前茅,前后考取了人大的硕士博士,毕了业也是顺理成章的进了很好的单位工作。

这听起来看似开了挂的人生,却在她结婚生子后有了小小的转折。

与大多数生孩子的人不大一样的是,她生了一对双胞胎。

一男一女,龙凤胎。

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境遇,多少人有了儿子还想要拼个女儿的心愿,在她这里一下子好事成双。

哥哥出来的早几秒钟,然后才有了后面的妹妹。

儿女双全,听起来就是不能更加有爱的组合了。

幸福开心的同时,也有了不可避免的纠结出现:










“两个孩子怎么带?谁来带?”

跟大多数拼搏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他们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动辄几千元的月还款在宝宝降临前也许还算不了什么,但有了孩子之后,首当其冲的:

孩子教养问题,跟背后这早已在买房买车当时就立下的几十年契约,突然变得格格不入起来。

自己带,只能面临着辞职,辞职后断了的公积金和稳定收入,只能将老公身上的担子加倍加重起来,而即使这样似乎也并不能抵得住一家人的开销支出;

老人带,年轻人不耽误上班,不影响还贷赚钱,转而需要面临的自然是与老人同住的境遇,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自然免不了带来各种各样的碰撞,其中就免不了不愉快。

权衡之后,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压力,只能选择了后者。

于是原本其乐融融的两口之家,有房有车有爱的小日子,突然就变成了拥挤复杂的一家六口。

吃饭,要轮流着来;

洗澡,要交替进行;

所有的喂养,都要进行两遍;

即使这样,还不能耽误每天的上班和工作。

而这个学姐,她原本也是家里的老幺,也是父母疼爱的小公主,这一夜之间却只有为母则刚,被迫长大。

太多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上演,太多典型的家庭让我们已经开始视而不见。

2
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普遍被公式化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终老。










【出生】

从出生到上学之前的这几年,才是最单纯简单又轻松的一段。

从婴儿的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吃第一口真正的饭菜到接触这个看什么都新奇的世界,小小的一个可人儿被万般呵护:

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甚至外公外婆包围着,爱护着,吃饭怕卡着,喝水怕呛着,走路都担心摔了;

即使这样,一个单纯的笑容,挥着两个小胳膊扑过来的样子,总是给大人带来无尽的欢乐,他们大笑,我们也开心;

这样的日子很是轻松,哪怕闯了祸,也无所谓,因为身后有个有爱的家啊。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区间也有了变化。

过去的日子里,这段时间往往是六年七年,而随着现代生活的竞争激烈,家长们开始有意无意的要给孩子早教、早托,于是这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逐日减少,变成了三年四年,甚至一年两年。










【上学】

俗话说,知识使人进步,学习改变命运。

中国有太多的学校,不约而同的,拿这句话当做他们引以为傲的校训。

从老师到校领导,从家长到邻里亲戚,所有人都在给适龄学生们灌输着这样的一个概念:

好好学习,努力考试。

在二三十年前的那个时代,即使最最差劲的学生,最最懵懂的孩童,他们都知道,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考高分。

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凡是贯穿上学时代的这些个阶段,无一例外的都以分数论英雄。

高分者上,低分者下。

一个自科举时代起就亘古不变的道理。

于是小小的书包里满是书籍,试题,作业本,更有甚者都要拖着拉杆箱上下学;

于是放学后本该休息的短暂时间里,回到家听到家长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写作业;

于是在一个个寒暑假的宝贵间隙中,大街小巷穿梭的更多的是去上补习班的孩子和接送的家长们;

家长们否定素质教育,老师们要杜绝早恋,甚至考试压力大的时候所有的音体美也躲不过停课的命运,一切为数理化史地生语文英语这些所谓的大科让步。

直到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这段坐教室、拼成绩的时代戛然而止时,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才脱离了为期十几年的题海战术。










【工作】

有的人憧憬着打卡上下班的日子,总算有了靠自己双手赚到的第一笔钱;

有的人惧怕这步入社会的倒计时,家庭和学校不再是有师长同龄人庇护的港湾了;

更多的人忙不迭的就被这竞争的车轮卷了进去,来不及选择一个清楚的方向,来不及跟身后的好友同学道别,就匆匆完成了书生气到社会人的华丽转身。

工作的日子里,人们总是抹着怎么也睡不醒的惺忪双眼,来不及坐下来细嚼慢咽的吃一顿早餐,像极了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收拾着匆忙打理好的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钻入了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

上班,打卡,社交,聚餐,下班,再往复。

当然,不可或缺的,还是那工资论高下、职位论英雄的衡量标准。

赚的多,自己手里阔绰,父母脸上有光;

赚的少,眼神总有点落寞,家里也开始说不过去。

于是人们就在这样的两点一线中,来来往往,从黑发熬到有了白丝,从少年成了中年,从新人菜鸟成了师傅导师。










【结婚生子】

之所以把结婚和生子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隶属于成家的范畴。

他们都是你学业有成、事业还行之后,父母催促必不可少的话题。

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不赞成孩子在学业期间开展与异性的亲密情感,这里我们俗称:

反对早恋。

可现今各大公园、餐厅如火如荼的相亲角,甚至经十年不衰的电视综艺节目,告诉我们:

还是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从孩子一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秒开始,他们就催着儿子或者女儿,赶紧找对象、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

“再不找对象,你都要成老姑娘啦!”

“跟小刘一直那么恋爱耗着干啥,差不多就把婚事提上议程!”

“小两口的日子过着太自私,人家谁谁谁都生二胎啦!”

中国父母在催婚催育方面,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热情和精力,再加上从不重样的说辞,以及逢人必讲、三句话不离本宗的势头。

必然的,也就催生了一堆孩子们口中的吐槽,所谓大龄剩男剩女眼中的过节防问指南。

直到你找了对象、领了小红本、生了大胖孙子,他们终于消停了。










【终老】

有人说,生子不过三十上下,终老都要古稀花甲,中间这三四十年呢?都被你吞了?

是啊,这三四十年我们怎么说?

想要学习的人,继续学习;

工作要再上一层楼的人,拼了命的加班升职拿奖金;

娶妻生子的,自然也有二十多年的陪伴等着呢;

普遍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看似一成不变的日子里,消磨了年轻时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人到中年的忧愁。

平淡的日子过得像极了一杯白开水,两个字:

没味儿!

在这样的一天一天中,年龄的十位数从三走到了四,从五变成了六,最后终于放弃了挣扎,不再纠结学习工作和子女,只身一人走向终老。










3
有人说,这是全人类的正常进化啊,何以冠名“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



其实不然,这恰恰是典型的中国人。

岁月的车辙本不显眼,却在加了太多外力后,变得凸显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并非父母所想,却不得不被卷着向前。

前面那些所有被加了速的、被干预的、被安排的人生阶段,在我们耄耋之年回顾一生时,才发现:


似乎每一段都没有真正享受到它该有的样子。

本该懵懂无知的1-2岁,大人总是希望我们早早学有所成,小小年纪就开始背诗学字;

本该在户外撒野放风的6-11岁,却总有着做不完的作业和习题,考不完的测试和压力;

本该感受青春期萌芽的15-18岁,情感的萌芽早早地被老师家长扼杀在襁褓里;

本该感受社团生活散发青春朝气的20岁,又多了些许实习求职为了找工作而做的太多事;

本该在社会上热情打拼的二十几岁,却一个个被家长逼着去考所谓的公务员铁饭碗;

本该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走下去的三十岁,也不得不顶着老人的念叨匆匆步入婚姻娶妻生子;










而当你终于按部就班走完这些“该走的路”之后,还未或者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你,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家里的孩子变成了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大人:

你的所作所为,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策,不再被他们以对孩子的眼光温柔以待,相反的,扑面而来的是大人与大人之间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让人透不过气。

这里做的不好了,他们失望;

那里考虑欠佳了,他们皱眉。

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就是这些个看似当了爹妈的小年轻,仍旧还是孩子;

人生才刚刚起步的他们,更需要长辈的引领和帮助,在失落和委屈的现实面前,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有一个包容的眼神,一个强有力的臂膀,一个温暖的港湾。

即使这样,大多数的中国父母还是给不到。

因为在他们眼中,你不再是少年。

因为这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逼着人们脚步匆匆,又不得不向命运的方向靠拢。




但愿每个看了这篇文章的人,有朝一日为人父母,不再只顾着让子女大步向前;

但愿在你心中,你的孩子终究是那个曾经依偎在你怀中的小小少年。









这是葡萄干妈妈的第27篇原创文章
其实我想说
即使当了父母的我们
有的时候也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


我们虽然已经长大
也成了家
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


刚刚起步的我们固然独立了
  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点击蓝字关注“葡萄干妈妈”
1
先说一个身边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个学姐,在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里,学习勤勤恳恳,成绩自然是名列前茅,前后考取了人大的硕士博士,毕了业也是顺理成章的进了很好的单位工作。

这听起来看似开了挂的人生,却在她结婚生子后有了小小的转折。

与大多数生孩子的人不大一样的是,她生了一对双胞胎。

一男一女,龙凤胎。

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境遇,多少人有了儿子还想要拼个女儿的心愿,在她这里一下子好事成双。

哥哥出来的早几秒钟,然后才有了后面的妹妹。

儿女双全,听起来就是不能更加有爱的组合了。

幸福开心的同时,也有了不可避免的纠结出现:










“两个孩子怎么带?谁来带?”

跟大多数拼搏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他们背负着房贷、车贷的压力,动辄几千元的月还款在宝宝降临前也许还算不了什么,但有了孩子之后,首当其冲的:

孩子教养问题,跟背后这早已在买房买车当时就立下的几十年契约,突然变得格格不入起来。

自己带,只能面临着辞职,辞职后断了的公积金和稳定收入,只能将老公身上的担子加倍加重起来,而即使这样似乎也并不能抵得住一家人的开销支出;

老人带,年轻人不耽误上班,不影响还贷赚钱,转而需要面临的自然是与老人同住的境遇,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自然免不了带来各种各样的碰撞,其中就免不了不愉快。

权衡之后,考虑到两个孩子的压力,只能选择了后者。

于是原本其乐融融的两口之家,有房有车有爱的小日子,突然就变成了拥挤复杂的一家六口。

吃饭,要轮流着来;

洗澡,要交替进行;

所有的喂养,都要进行两遍;

即使这样,还不能耽误每天的上班和工作。

而这个学姐,她原本也是家里的老幺,也是父母疼爱的小公主,这一夜之间却只有为母则刚,被迫长大。

太多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上演,太多典型的家庭让我们已经开始视而不见。

2
我们中国人的人生,普遍被公式化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出生、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终老。










【出生】

从出生到上学之前的这几年,才是最单纯简单又轻松的一段。

从婴儿的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吃第一口真正的饭菜到接触这个看什么都新奇的世界,小小的一个可人儿被万般呵护:

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甚至外公外婆包围着,爱护着,吃饭怕卡着,喝水怕呛着,走路都担心摔了;

即使这样,一个单纯的笑容,挥着两个小胳膊扑过来的样子,总是给大人带来无尽的欢乐,他们大笑,我们也开心;

这样的日子很是轻松,哪怕闯了祸,也无所谓,因为身后有个有爱的家啊。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区间也有了变化。

过去的日子里,这段时间往往是六年七年,而随着现代生活的竞争激烈,家长们开始有意无意的要给孩子早教、早托,于是这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逐日减少,变成了三年四年,甚至一年两年。










【上学】

俗话说,知识使人进步,学习改变命运。

中国有太多的学校,不约而同的,拿这句话当做他们引以为傲的校训。

从老师到校领导,从家长到邻里亲戚,所有人都在给适龄学生们灌输着这样的一个概念:

好好学习,努力考试。

在二三十年前的那个时代,即使最最差劲的学生,最最懵懂的孩童,他们都知道,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考高分。

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凡是贯穿上学时代的这些个阶段,无一例外的都以分数论英雄。

高分者上,低分者下。

一个自科举时代起就亘古不变的道理。

于是小小的书包里满是书籍,试题,作业本,更有甚者都要拖着拉杆箱上下学;

于是放学后本该休息的短暂时间里,回到家听到家长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而是写作业;

于是在一个个寒暑假的宝贵间隙中,大街小巷穿梭的更多的是去上补习班的孩子和接送的家长们;

家长们否定素质教育,老师们要杜绝早恋,甚至考试压力大的时候所有的音体美也躲不过停课的命运,一切为数理化史地生语文英语这些所谓的大科让步。

直到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后,这段坐教室、拼成绩的时代戛然而止时,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才脱离了为期十几年的题海战术。










【工作】

有的人憧憬着打卡上下班的日子,总算有了靠自己双手赚到的第一笔钱;

有的人惧怕这步入社会的倒计时,家庭和学校不再是有师长同龄人庇护的港湾了;

更多的人忙不迭的就被这竞争的车轮卷了进去,来不及选择一个清楚的方向,来不及跟身后的好友同学道别,就匆匆完成了书生气到社会人的华丽转身。

工作的日子里,人们总是抹着怎么也睡不醒的惺忪双眼,来不及坐下来细嚼慢咽的吃一顿早餐,像极了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收拾着匆忙打理好的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钻入了早高峰的地铁人流中。

上班,打卡,社交,聚餐,下班,再往复。

当然,不可或缺的,还是那工资论高下、职位论英雄的衡量标准。

赚的多,自己手里阔绰,父母脸上有光;

赚的少,眼神总有点落寞,家里也开始说不过去。

于是人们就在这样的两点一线中,来来往往,从黑发熬到有了白丝,从少年成了中年,从新人菜鸟成了师傅导师。










【结婚生子】

之所以把结婚和生子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隶属于成家的范畴。

他们都是你学业有成、事业还行之后,父母催促必不可少的话题。

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不赞成孩子在学业期间开展与异性的亲密情感,这里我们俗称:

反对早恋。

可现今各大公园、餐厅如火如荼的相亲角,甚至经十年不衰的电视综艺节目,告诉我们:

还是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从孩子一毕业步入社会的第一秒开始,他们就催着儿子或者女儿,赶紧找对象、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

“再不找对象,你都要成老姑娘啦!”

“跟小刘一直那么恋爱耗着干啥,差不多就把婚事提上议程!”

“小两口的日子过着太自私,人家谁谁谁都生二胎啦!”

中国父母在催婚催育方面,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热情和精力,再加上从不重样的说辞,以及逢人必讲、三句话不离本宗的势头。

必然的,也就催生了一堆孩子们口中的吐槽,所谓大龄剩男剩女眼中的过节防问指南。

直到你找了对象、领了小红本、生了大胖孙子,他们终于消停了。










【终老】

有人说,生子不过三十上下,终老都要古稀花甲,中间这三四十年呢?都被你吞了?

是啊,这三四十年我们怎么说?

想要学习的人,继续学习;

工作要再上一层楼的人,拼了命的加班升职拿奖金;

娶妻生子的,自然也有二十多年的陪伴等着呢;

普遍的中国人,就是在这看似一成不变的日子里,消磨了年轻时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人到中年的忧愁。

平淡的日子过得像极了一杯白开水,两个字:

没味儿!

在这样的一天一天中,年龄的十位数从三走到了四,从五变成了六,最后终于放弃了挣扎,不再纠结学习工作和子女,只身一人走向终老。










3
有人说,这是全人类的正常进化啊,何以冠名“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



其实不然,这恰恰是典型的中国人。

岁月的车辙本不显眼,却在加了太多外力后,变得凸显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并非父母所想,却不得不被卷着向前。

前面那些所有被加了速的、被干预的、被安排的人生阶段,在我们耄耋之年回顾一生时,才发现


似乎每一段都没有真正享受到它该有的样子。

本该懵懂无知的1-2岁,大人总是希望我们早早学有所成,小小年纪就开始背诗学字;

本该在户外撒野放风的6-11岁,却总有着做不完的作业和习题,考不完的测试和压力;

本该感受青春期萌芽的15-18岁,情感的萌芽早早地被老师家长扼杀在襁褓里;

本该感受社团生活散发青春朝气的20岁,又多了些许实习求职为了找工作而做的太多事;

本该在社会上热情打拼的二十几岁,却一个个被家长逼着去考所谓的公务员铁饭碗;

本该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走下去的三十岁,也不得不顶着老人的念叨匆匆步入婚姻娶妻生子;










而当你终于按部就班走完这些“该走的路”之后,还未或者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你,发现自己一夜之间从家里的孩子变成了跟他们平起平坐的大人:

你的所作所为,你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策,不再被他们以对孩子的眼光温柔以待,相反的,扑面而来的是大人与大人之间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让人透不过气。

这里做的不好了,他们失望;

那里考虑欠佳了,他们皱眉。

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就是这些个看似当了爹妈的小年轻,仍旧还是孩子;

人生才刚刚起步的他们,更需要长辈的引领和帮助,在失落和委屈的现实面前,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有一个包容的眼神,一个强有力的臂膀,一个温暖的港湾。

即使这样,大多数的中国父母还是给不到。

因为在他们眼中,你不再是少年。

因为这加了速的中国式人生,逼着人们脚步匆匆,又不得不向命运的方向靠拢。




但愿每个看了这篇文章的人,有朝一日为人父母,不再只顾着让子女大步向前;

但愿在你心中,你的孩子终究是那个曾经依偎在你怀中的小小少年。









这是葡萄干妈妈的第27篇原创文章
其实我想说
即使当了父母的我们
有的时候也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


我们虽然已经长大
也成了家
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


刚刚起步的我们固然独立了
  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小葡童鞋炼成记(终结篇)

亲子教育ykbbr0571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83 次浏览 • 2018-11-22 10:27 • 来自相关话题

谨以此篇,献给出生七个月的小葡童鞋,也献给所有正在孕育生命和曾经走过这一段的麻麻们。

September 14,2017
今早突然发现无名指肿了,曾经Peter 求婚时给戴上的戒指,费了好大劲儿才不情愿的摘了下来,看着手指头上的痕迹心里居然有点空落落的。












葡萄干小盆友给麻麻带来了太多太多:
体重涨了,头发长了,手也胖了。

以后你就见证粑粑给麻麻再一次把戒指戴上吧。

September 18,2017
这几天小羊妈妈止不住的往外冒痘痘,仿佛火山喷发了似的。

兔子爸爸说:

“小羊,这是成为妈妈的必经之路啊。 你已经通过了危险期,通过了葡萄干掉出来的危险,也见证了葡萄干动动动,现在到这一关啦,我们一起走过去。”










September 21,2017
今天葡萄干小盆友30周啦,听说你差不多有三斤重了诶。
麻麻立下了一个4Q的Target :

 Make 葡萄干 Real ~

September 25,2017
他一如既往的早早出门,却惊喜的发来一朵小花。原来是小绿旁边的街景。

这九月下旬绽放的生命,和着他对小羊的小心思,统统化成了今天的好心情。 









September 28,2017
葡萄干步入了31周,麻麻的体重和皮肤都开始不受控制了,也莫名的陷入了焦虑中。

还好兔子爸爸很快就察觉到了:

晚上特意给打来洗脚水按摩脚丫,睡前小心的怀抱着麻麻和肚子里的葡萄干,早上出门前的吻别也是一遍又一遍,甚至明明想再吻一下没得逞,还找个借口惊慌掩饰。

October 2,2017
十月的第二天气温骤降了,跟他在家睡到自然醒,晒晒太阳赖赖床。

我去厨房叮叮咣当,给你做一顿丰盛的爱心早餐;
你在客厅安安静静,给我画一张惊喜的有爱小画。

有一句话,他说的很对:
“爱这个家,就不要等别人替自己爱护它。”










October 4,2017
人家都说孕晚期腿肿,小羊妈妈居然手肿了。
手背像极了大馒头,手指头像极了火腿肠。

兔子爸爸打来热水,给小羊妈妈泡泡小胖手。
还有爱的发了一组对比照:
“爸爸买东西 VS 妈妈买东西”~ 









October 6,2017
皮特大厨之拿手好菜:
家焖黄花鱼~ 

鱼汤鲜美,鱼子丰盛,配上米饭,嚼到嘴里,简直人间享受。










October 7,2017
皮特大厨精心熬制的小白菜排骨汤,汤水清淡可口,排骨酥烂不腻,每人两大碗下肚,那叫一个满足~









October 9,2017
32W+4D 翻身记
尿频起夜梦中惊醒,翻身不得浑身酸痛。
左手先支撑起半个身子,右手顶住腰椎故作淡定,骨头疼的那叫一个酸爽。

牙齿一咬,双脚一使劲儿,终于站了起来。
然后扶着墙壁往前蹭,到了卫生间一屁股瘫坐在马桶上,想要起来就得把刚才那一套程序再来一遍。。。

到了这个时候,开始莫名其妙的反胃倒酸水,莫名其妙的气堵犯咳嗽,莫名其妙的握拳手就疼,莫名其妙的半夜尿憋醒。

第一次觉得怀孕这件事情,十个月是不是有点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久了啊。

October 10,2017
本想晚上九点半早早上床休息,躺下后才想起来厨房还有醒着的面团,还有肉馅儿。

索性又穿上衣服跑去厨房开整,揉面擀皮捏褶开火上蒸锅,整个包包子的过程简直一气呵成。

横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October 11,2017
《回家有惊喜》系列
一进家门他居然在烙小饼,他细致入微的样子,跟摞起的小饼一样可爱;

一问才知道这居然不是惊喜,他又颠颠儿的跑去拿了小画册;

终于在画册里找到了一页薄薄的小纸片:
传说中的《初育登记单》~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合法啦!

然后他心意满满介绍饭菜:这个菜炒肉,那个菜炒肉,这个豆卷含蛋白质,那个小饼加了鸡蛋,这样每个菜都可以给小羊补充蛋白质了! 










October 14,2017
今天天气好的不像样子,粑粑麻麻约了菲儿大叔,去海边记录下孕期这一段。

走走停停拍了好多照片,说说笑笑收获了好多心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October 18,2017
清晨家里的空气有点湿冷,一只还没睡醒的羊跑去上厕所,迷迷糊糊中一张毯子从天而降,好像一张超级暖和的大馅饼。

于是这只稀里糊涂的小睡羊,就酱紫被一只兔子裹着送回了床上。

此情此景像极了那句话:皮皮虾,我们走!
(原来我才是他的皮皮虾~)

October 19,2017
葡萄干今天34周了。
想想一个月后大肚子会瘪下去,十个月的准备我们终于可以见面了,突然激动又忐忑了呢。

October 21,2017
今天收到了一组温馨的照片,爸爸妈妈揣着婚礼的相册,把葡萄干一并记录到镜头里。


两个人结合的新开始,就是一个小生命的延续吧~












October 26,2017
不知不觉到了传说中的双35:
妈妈带你已经过了35周了,还有35天就要见面了~

医生说现在你已经2403+- 400g 啦,还从以前的横位变成了头位,一定是听了爸爸的话乖乖转过来啦~

 终于麻麻鼓起勇气问了医生,该给你准备蓝色还是粉色小衣服,居然被回答:“爱买什么颜色买什么颜色~”  麻麻也是Real 尴尬了~












October 29,2017
35W+3D 今天粑粑麻麻干了一件大事:起名字!


男孩子就叫Jethro, 希伯来语寓意“最好的”,圣经里摩西的岳父就是他,按照上帝的意思拣选有才的人;

女孩子就叫Abigail,英文寓意“父亲的喜悦”,圣经里大卫的妻子,一个聪慧贤德的女子;

名字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事物,粑粑麻麻倾注了美好的愿望,希望你会喜欢~










November 1,2017
有一首歌写在九月结束时,麻麻给改成了十月:Wake me up when October ends~ 

头一次如此期待月初的第一天啊,十一月的第一天出奇的暖和,上班路上的大树落叶都很好看,等日历上的数字翻到第30页,就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葡萄干啦~

November 3,2017
寒冷的早晨天还没放亮,就要出门的他走进卧室,给迷迷糊糊的小羊一个吻,还给你露出的脚丫儿盖上了被子。

这个moment 的感觉,仿佛美梦一般好啊。 


November 6,2017
突如其来发起告白攻势的都是好爸爸。












November 10,2017
37W+1D  今天是最后一天去office的日子,我的葡萄干终于成长为足月儿啦~


从第一次发现你时的小葡萄干,现在已经成了六斤多圆滚滚的大南瓜啦!麻麻憧憬着把你生出来的那一刻,看你挥舞着小手然后自己边流泪边感慨:


“我居然生了一个宝宝!”

November 16,2017
38Week 过去的一周里麻麻有点忐忑,夜里睡得不踏实,白天也会焦虑,兔子爸爸每天出门都放心不下,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啊。

倒计时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小,妈妈却觉得最后2周分外煎熬,隔着肚子摸着榴莲大小的你,真的好想好想赶快跟你见面。

4岁的Jasper说不想让爸爸变老,50岁的小春哥偷偷抹了把眼泪;一想到可以在Peter 30岁生日前,送给他一个属于我们俩的葡萄干,让他多感受二十载的父子时光,应该会是超有爱的一件事吧。 









November 18,2017
产检去医院路过水果摊,小羊说了句:“你看这大提子大葡萄”,Peter 愣住了,他居然听成了:“你看这(肿)大(羊)蹄子和(大肚子里的)葡萄干”~

November 19,2017
这周大皮特开始玩一个游戏,Oriental Empire, 讲的是古代中国背景下的史诗策略故事,游戏精美程度和历史还原度简直为文科生出身的他量身打造一般。

我:等两天葡萄干出来了,你可就玩不了了哦~
他:到时候抱着ta 一起玩,边玩边学历史,哈哈哈~









November 21,2017
他爱你的表现:

新买了一张弓,特意拿来三个图案,请小羊选一个喜欢的,于是一觉醒来:


他居然把你挑选的这个图案亲笔画到了弓箭上! 









November 23,2017
39WeekHappy Thanksgiving Day & 倒计时7天整~

从两周前足月的紧张焦虑,到现在妈妈已经不再慌张,心里想的就是平安见面就好,妈妈不怕疼不怕出血什么都不怕。

感谢你来到我们这个有爱的小家,感谢你给我们当粑粑麻麻的机会,感谢你这近一年来很健康很顺利,感谢你听了粑粑的话转成了头位,感谢你给了妈妈太多太多的感动。

运气好的话,我们月底见哦~









November 24,2017
为了早点发动,麻麻今天走了一万步。。。

November 25,2017
今日拉肚子到虚弱不已。

大皮特为了防止脱水,特意给端来温热的盐糖水,还配了本来为生孩子准备的吸管。小羊在床上不用起身就喝到了水,他说:

“我知道呀。因为给你端过来之前我得先尝一下,免得你喝了恶心我再调调。”

November 29,2017
在预产期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终于发生了一件大事:
葡萄干来啦!!!

11月29日13:56 葡萄干诞生啦~
52CM 的大长腿配上了3530g 的体重,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
小羊麻麻太有成就感啦!









(小葡童鞋诞生记之全部内容就到这了,感谢过去孕育的一年里每一天兔子爸爸的陪伴,也感恩曾经记录过的这么多个点点滴滴,至此也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这份浪漫,不妨点个赞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哦 ~ )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在葡萄干还没有从肚子里出来时
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美好
好庆幸当初记录了下来

作为当事人的我
很多细节都似乎记不清楚了
直到今日重新整理了出来
历历在目的小确幸
我都愿意跟你们分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   查看全部


谨以此篇,献给出生七个月的小葡童鞋,也献给所有正在孕育生命和曾经走过这一段的麻麻们。

September 14,2017
今早突然发现无名指肿了,曾经Peter 求婚时给戴上的戒指,费了好大劲儿才不情愿的摘了下来,看着手指头上的痕迹心里居然有点空落落的。












葡萄干小盆友给麻麻带来了太多太多:
体重涨了,头发长了,手也胖了。

以后你就见证粑粑给麻麻再一次把戒指戴上吧。

September 18,2017
这几天小羊妈妈止不住的往外冒痘痘,仿佛火山喷发了似的。

兔子爸爸说:

小羊,这是成为妈妈的必经之路啊。 你已经通过了危险期,通过了葡萄干掉出来的危险,也见证了葡萄干动动动,现在到这一关啦,我们一起走过去。










September 21,2017
今天葡萄干小盆友30周啦,听说你差不多有三斤重了诶。
麻麻立下了一个4Q的Target :

 Make 葡萄干 Real ~

September 25,2017
他一如既往的早早出门,却惊喜的发来一朵小花。原来是小绿旁边的街景。

这九月下旬绽放的生命,和着他对小羊的小心思,统统化成了今天的好心情。 









September 28,2017
葡萄干步入了31周,麻麻的体重和皮肤都开始不受控制了,也莫名的陷入了焦虑中。

还好兔子爸爸很快就察觉到了:

晚上特意给打来洗脚水按摩脚丫,睡前小心的怀抱着麻麻和肚子里的葡萄干,早上出门前的吻别也是一遍又一遍,甚至明明想再吻一下没得逞,还找个借口惊慌掩饰。

October 2,2017
十月的第二天气温骤降了,跟他在家睡到自然醒,晒晒太阳赖赖床。

我去厨房叮叮咣当,给你做一顿丰盛的爱心早餐;
你在客厅安安静静,给我画一张惊喜的有爱小画。

有一句话,他说的很对:
“爱这个家,就不要等别人替自己爱护它。”










October 4,2017
人家都说孕晚期腿肿,小羊妈妈居然手肿了。
手背像极了大馒头,手指头像极了火腿肠。

兔子爸爸打来热水,给小羊妈妈泡泡小胖手。
还有爱的发了一组对比照:
“爸爸买东西 VS 妈妈买东西”~ 









October 6,2017
皮特大厨之拿手好菜:
家焖黄花鱼~ 

鱼汤鲜美,鱼子丰盛,配上米饭,嚼到嘴里,简直人间享受。










October 7,2017
皮特大厨精心熬制的小白菜排骨汤,汤水清淡可口,排骨酥烂不腻,每人两大碗下肚,那叫一个满足~









October 9,2017
32W+4D 翻身记
尿频起夜梦中惊醒,翻身不得浑身酸痛。
左手先支撑起半个身子,右手顶住腰椎故作淡定,骨头疼的那叫一个酸爽。

牙齿一咬,双脚一使劲儿,终于站了起来。
然后扶着墙壁往前蹭,到了卫生间一屁股瘫坐在马桶上,想要起来就得把刚才那一套程序再来一遍。。。

到了这个时候,开始莫名其妙的反胃倒酸水,莫名其妙的气堵犯咳嗽,莫名其妙的握拳手就疼,莫名其妙的半夜尿憋醒。

第一次觉得怀孕这件事情,十个月是不是有点太太太太太太太太久了啊。

October 10,2017
本想晚上九点半早早上床休息,躺下后才想起来厨房还有醒着的面团,还有肉馅儿。

索性又穿上衣服跑去厨房开整,揉面擀皮捏褶开火上蒸锅,整个包包子的过程简直一气呵成。

横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October 11,2017
《回家有惊喜》系列
一进家门他居然在烙小饼,他细致入微的样子,跟摞起的小饼一样可爱;

一问才知道这居然不是惊喜,他又颠颠儿的跑去拿了小画册;

终于在画册里找到了一页薄薄的小纸片:
传说中的《初育登记单》~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合法啦!

然后他心意满满介绍饭菜:这个菜炒肉,那个菜炒肉,这个豆卷含蛋白质,那个小饼加了鸡蛋,这样每个菜都可以给小羊补充蛋白质了! 










October 14,2017
今天天气好的不像样子,粑粑麻麻约了菲儿大叔,去海边记录下孕期这一段。

走走停停拍了好多照片,说说笑笑收获了好多心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October 18,2017
清晨家里的空气有点湿冷,一只还没睡醒的羊跑去上厕所,迷迷糊糊中一张毯子从天而降,好像一张超级暖和的大馅饼。

于是这只稀里糊涂的小睡羊,就酱紫被一只兔子裹着送回了床上。

此情此景像极了那句话:皮皮虾,我们走!
(原来我才是他的皮皮虾~)

October 19,2017
葡萄干今天34周了。
想想一个月后大肚子会瘪下去,十个月的准备我们终于可以见面了,突然激动又忐忑了呢。

October 21,2017
今天收到了一组温馨的照片,爸爸妈妈揣着婚礼的相册,把葡萄干一并记录到镜头里。


两个人结合的新开始,就是一个小生命的延续吧~












October 26,2017
不知不觉到了传说中的双35:
妈妈带你已经过了35周了,还有35天就要见面了~

医生说现在你已经2403+- 400g 啦,还从以前的横位变成了头位,一定是听了爸爸的话乖乖转过来啦~

 终于麻麻鼓起勇气问了医生,该给你准备蓝色还是粉色小衣服,居然被回答:“爱买什么颜色买什么颜色~”  麻麻也是Real 尴尬了~












October 29,2017
35W+3D 今天粑粑麻麻干了一件大事:起名字!


男孩子就叫Jethro, 希伯来语寓意“最好的”,圣经里摩西的岳父就是他,按照上帝的意思拣选有才的人;

女孩子就叫Abigail,英文寓意“父亲的喜悦”,圣经里大卫的妻子,一个聪慧贤德的女子;

名字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事物,粑粑麻麻倾注了美好的愿望,希望你会喜欢~










November 1,2017
有一首歌写在九月结束时,麻麻给改成了十月:Wake me up when October ends~ 

头一次如此期待月初的第一天啊,十一月的第一天出奇的暖和,上班路上的大树落叶都很好看,等日历上的数字翻到第30页,就可以见到日思夜想的葡萄干啦~

November 3,2017
寒冷的早晨天还没放亮,就要出门的他走进卧室,给迷迷糊糊的小羊一个吻,还给你露出的脚丫儿盖上了被子。

这个moment 的感觉,仿佛美梦一般好啊。 


November 6,2017
突如其来发起告白攻势的都是好爸爸。












November 10,2017
37W+1D  今天是最后一天去office的日子,我的葡萄干终于成长为足月儿啦~


从第一次发现你时的小葡萄干,现在已经成了六斤多圆滚滚的大南瓜啦!麻麻憧憬着把你生出来的那一刻,看你挥舞着小手然后自己边流泪边感慨:


“我居然生了一个宝宝!”

November 16,2017
38Week 过去的一周里麻麻有点忐忑,夜里睡得不踏实,白天也会焦虑,兔子爸爸每天出门都放心不下,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当爸爸妈妈啊。

倒计时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小,妈妈却觉得最后2周分外煎熬,隔着肚子摸着榴莲大小的你,真的好想好想赶快跟你见面。

4岁的Jasper说不想让爸爸变老,50岁的小春哥偷偷抹了把眼泪;一想到可以在Peter 30岁生日前,送给他一个属于我们俩的葡萄干,让他多感受二十载的父子时光,应该会是超有爱的一件事吧。 









November 18,2017
产检去医院路过水果摊,小羊说了句:“你看这大提子大葡萄”,Peter 愣住了,他居然听成了:“你看这(肿)大(羊)蹄子和(大肚子里的)葡萄干”~

November 19,2017
这周大皮特开始玩一个游戏,Oriental Empire, 讲的是古代中国背景下的史诗策略故事,游戏精美程度和历史还原度简直为文科生出身的他量身打造一般。

我:等两天葡萄干出来了,你可就玩不了了哦~
他:到时候抱着ta 一起玩,边玩边学历史,哈哈哈~









November 21,2017
他爱你的表现:

新买了一张弓,特意拿来三个图案,请小羊选一个喜欢的,于是一觉醒来:


他居然把你挑选的这个图案亲笔画到了弓箭上! 









November 23,2017
39WeekHappy Thanksgiving Day & 倒计时7天整~

从两周前足月的紧张焦虑,到现在妈妈已经不再慌张,心里想的就是平安见面就好,妈妈不怕疼不怕出血什么都不怕。

感谢你来到我们这个有爱的小家,感谢你给我们当粑粑麻麻的机会,感谢你这近一年来很健康很顺利,感谢你听了粑粑的话转成了头位,感谢你给了妈妈太多太多的感动。

运气好的话,我们月底见哦~









November 24,2017
为了早点发动,麻麻今天走了一万步。。。

November 25,2017
今日拉肚子到虚弱不已。

大皮特为了防止脱水,特意给端来温热的盐糖水,还配了本来为生孩子准备的吸管。小羊在床上不用起身就喝到了水,他说:

“我知道呀。因为给你端过来之前我得先尝一下,免得你喝了恶心我再调调。”

November 29,2017
在预产期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终于发生了一件大事:
葡萄干来啦!!!

11月29日13:56 葡萄干诞生啦~
52CM 的大长腿配上了3530g 的体重,
葡萄干小盆友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
小羊麻麻太有成就感啦!









(小葡童鞋诞生记之全部内容就到这了,感谢过去孕育的一年里每一天兔子爸爸的陪伴,也感恩曾经记录过的这么多个点点滴滴,至此也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这份浪漫,不妨点个赞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哦 ~ )  









我是葡萄干妈妈
17年11月生子葡萄干一枚
在葡萄干还没有从肚子里出来时
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美好
好庆幸当初记录了下来

作为当事人的我
很多细节都似乎记不清楚了
直到今日重新整理了出来
历历在目的小确幸
我都愿意跟你们分享

扫码关注这个公众号吧
让我带你发现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带娃路上就不再孤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