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僵”, 初二“忧”, 初三“熬”! 初中生家长的陪读之路该如何走?

科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大学毕业的家长,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为了孩子中考,她辞去工作,专门陪着孩子,辅导孩子功课,陪孩子上补习班,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孩子的成绩却总是提高不上去,心思也总是放不到学习上来。每次出了成绩,家长心焦,孩子难过。这里就存在一个与孩子沟通,怎样帮助孩子的问题。


1大部分家长的初中陪读历程



上初中以后发现孩子的成绩开始下降,(其实是名次下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够,和家长冲突开始增加。

进入初中后,会有一个摸底测试,半期考试后,会有一个家长会。在这样的家长会上,老师会举出一些好学生的例子,大部分家长开始郁闷。

初一下学期开始,学生的成绩还会滑落,家长会要求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学习。比较严重的还会训斥,责备家长。大概初一下学期,大部分家长会进入临战状态,开始全力配合学生学习。

初中生这个时候,表现出来几种情况:学习很好的,会经常关起门来,不让家长参与。学习差的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劲头,总而言之,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一个“僵”字而已。

初中生的家长开始感觉不像小学那样,对子女的功课有辅导的把握,很多题目已经不会做了,这个时候,会去找资料来复习。老师会要求家长和学生练习背诵了,英语口语了,听写了等等。

到了初二以后,学生的成绩名次基本就保持不变了。那些感觉名次不理想的家长,心中忧虑就会在言语之间会流露出来,引起学生更大的反感。有的家长会把家里的电脑收了,不让子女用。好一点的,会只把网络断掉,引发更大的对立。家长会花更多的时间陪伴,或者会把子女送到老师那里补习。

到了初三,大部分子女就和家长形成对阵的架势,关系相当紧张,家长形同任劳任怨的奴隶。这个时候,家长对于子女的学习已经起不到任何实质的作用,但是老师仍然会喋喋不休地要求学生家长做这做那。直到中考结束,噩梦终于告一段落。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达到促进孩子学习的目的呢?


2孩子程度不同,家长方法要变



  • 如果孩子是中游,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


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作风,培养学习的认真程度。一个学习中等,但是学习稳健的学生,往往在最后关头,能够冲出去,成为一匹黑马。

这样的学生,往往还有些特长,需要家长的积极鼓励。同时这样的学生,最忌讳家长一直让他赶超别人。

学习策略上,家长不要怕“麻烦”老师,花整段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分析现在的学习状况,找出不足在哪里,优势在哪里,先孩子明确问题,找到自信和动力。

剩下的鼓励孩子主动找到各个科目的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多做多练,多看多听。其实老师都是希望学生多来问问题,也更喜欢看到积极上进的学生。

这样的孩子只要努努力,把薄弱环节补上来,中考的时候,只要发挥正常,上重点中学肯定没问题。而且这一个有突出优势,其他方面都能达到中等的人,其实是最有竞争力,最有前途的人才。

  • 如果孩子是中游,和老师关系一般,不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学生。


那你要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你的子女可能很有才,但却不是当前教育体制的宠儿。所以在这个环境下面,家长不要一味地逼迫他要名列前茅,否则会让他越来越差。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僵,会把自己弄成了子女的对立面,这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找出他适应的那些方面,加以鼓励,冷处理那些不适应的地方。尽量少用批评的方法,以免让孩子自暴自弃。

学习策略上,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中考放弃任何一门都是不应该的。要知道,中考毕竟不是选拔性考试,题目基本上都是基础性的,极少存在难偏怪的现象。

而且“弱项”上升空间很大,你放弃的那一门科目,多多用心的话,就会提高很多。要知道,好学生把一门课从90分提高到95分很难,但中等生把一门课从60分提高到90分就容易得多。

一旦这门课补上来了,孩子增长自信,对其它学科同样有促进作用,“最差的一门课都能有进步,其它的也一定行了”。

所以过早或者轻易放弃某一门科目,损失和代价难以估量。只要稳住心态,把弱科基础知识一一补上,最后的成绩就能考得很不错。


  • 如果孩子是下游,或者成绩名次像过山车一般不稳定。


我们必须承认,成绩忽上忽下的孩子肯定不是学习足够努力的孩子。因为一定是知识有比较大的漏洞或者基础不扎实,才会导致难题不会做,基础题也错,最后成绩忽上忽下。

这样的孩子不用给他树立标杆,跟他说,谁谁谁怎么样,谁谁谁又拿了第一。一是说教没什么用,二是他是不可能一下子追上什么人的。要求他追,反而会加大他的挫折感和逆反心理。

没有孩子不想考好,这样的孩子每次考试的心情也像过山车,大喜大悲。家长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他平和的心态上面,化解他对自己偏激的认识。每次孩子觉得焦躁不安的时候,帮助他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学习策略上,要在认真听课、扎实基础方面突破。学习部分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稳定住成绩。如果请家教,也不要做难题,能够把基础知识和作业题做好,就可以大加鼓励。

处在鼓励下的学生,会逐渐往上走。切记,你永远要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

哪怕孩子已经放弃,你也永远不能放弃他(她)。

  •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名列前茅。


那么你一定不要在学习上过多的下功夫,子女已经是坐上了顺风船。再用力往往会欲速则不达,你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

我有一个大学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右胳膊就不能动弹。神经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是一次高中考试考不好的后遗症。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学习再怎么好,也不见得场场必赢。但是很多学习相当优秀的学生,经不起一场考试的失败。这是很多优秀惯了的孩子的“通病”。

越是成功就越会害怕失败。越是在前面的孩子,越是蒙受了巨大的压力。家长要在为这种孩子“减压”“抗挫”方面多多留心。孩子的成绩稍有波动,家长不能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会出问题。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鼓励孩子和学习中等的同学交流。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和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来往,其实这是个误区,那些学习中等的同学,往往在其他方面有长处。

一个人单纯靠学习成绩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也不能保证她或他将来的人生幸福。重点培养稳定随和的心态,避免高分低能,是最重要的。




把握住初中生3个显著特点

  • 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3岁至16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

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为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竞争环境。

  • 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一味训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作用,反而会引起他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面子,今后怎么在同学面前抬头,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此外,孩子为了维护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父母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 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初中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去做。这时,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父母总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极为不利。

曾有过一则报道,一个13岁的天才儿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他无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无法与其他同学相处,入学不久就被退学了。原来,他过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妈妈打理,就连学习也是妈妈跟着一起学、学完后再教给他的。


4如何与初中的孩子更亲密?

  • 1.对孩子表达你无条件的爱
哪怕孩子上了初中,也要让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关心他的,是愿意接纳他的。

  • 2.沟通的问题不要太空洞,最好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譬如“今天如何?”“学校好吗?”也别常用,“为什么?”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想保护自己。学着用一些日常生活来勾引出话题。比如,孩子有兴趣的电视节目或作业即是一个好开头。

  • 3.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当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担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担忧的心理负担,但有时不妨主动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对事情的看法,孩子当然也就比较容易向你诉说他的心情、感受与看法了。

  • 4.身体语言的重要


目光的接触、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讲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当然,也别心急,指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5.不要取笑孩子的任何问题

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千万别笑他。孩子的世界与想法是和大人们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则别去笑他。尤其当孩子很认真地告诉你什么时,你轻蔑或不相信的态度,只会伤害孩子,而且以后也不再跟你谈了。交谈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沟通中的最好润滑剂,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了解幽默与取笑的不同。

6.真正地去“听”你的孩子讲话

最好是立即去“听”孩子要说的。因为,你一次、二次、三次地忽略了他们后,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告诉你”的兴趣。另外,在“听”时,最好做目光接触,要孩子晓得你是真的愿意听。很多时候,孩子中不过想说你觉得不太要紧的事,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如果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您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请订阅我们的账号“科学家长观”(微信号:kxjzg1)并写下留言,我们的老师会专文回复您的问题。当然,您需要具体谈谈孩子的情况,可以加入科学家长观专属交流群

已邀请:

你照亮了世界

赞同来自:

掌握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

科学家长观

赞同来自:

你照亮了世界 发表于 2017-11-1 10:53

掌握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



是的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