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

养好孩子,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这些……

家庭教育MouMou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2 次浏览 • 2018-11-01 16:08 • 来自相关话题

前言:随着接触家长越来越多,越来越发现家长的忧愁的问我:“孩子怎么教育才对呢?”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同时,也在暴露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方法的普及却远远落后于家庭需求。套一句高大上的话,现在的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家长日益增长的积极家庭教育方法需求与现有家庭教育水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基于中国的快速物质发展带来的改变,物质基础有了,所以精神需求就到来了,而我们的教育研究及实践还处于反思萌芽阶段,还没有很系统、权威的教育理念提出。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过往优秀的教育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中发现一些已经被证实有效的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家庭教育,至少能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走歪路。
带班几年之后,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家庭孩子非常优秀,又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容易出问题,经过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和了解,同时结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特点,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孩子有以下三个规律是必须慎重考虑的:
[h3]规律一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加满油才能跑得更远[/h3]故事:几年前,我刚接触学生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小女孩,三年级,非常可爱,对老师有礼貌,和同学相处也非常融洽。但是,三年级的时候频频出现让老师目瞪口呆的事情:孩子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因为都是小物件,很多同学都没有在意。后来老师发现后,追查到她,进行教育,孩子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表示不再拿别人东西。可是,随后,孩子依然如故。告知家长,但是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未成年的哥哥。一次孩子返校,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老师问其原因,孩子说是自己做错事情了,哥哥为了教育他打的……后来这个孩子转学,就无法跟踪后面的事情。
问题: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案例,但是,几乎所有人看完都会问:孩子的父母呢?其实父母都健在,但是没有时间看管,从出生带现在都是奶奶带着。有什么问题,都是哥哥进行教育。在缺失父母关爱的情况下,我们又能预期孩子做出什么举动呢?也许”偷窃“只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吧。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更好。一个没有吃饱饭的孩子,他更可能的行为是先找吃的,而非读书;一个生于战乱的孩子,他可能最渴望的就是活着到明天罢了。而没有得到关注和爱的孩子,也会有各种的行为来获取自己渴望的“爱”。
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需求,这些需求激发我们的行为。这被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主要分为5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但是,只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高级需求才能会被产生,而且低级需求产生的能量高于高级需求能够产生的能量。







需求层次理论的启示在于,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会满足生理需求(吃喝方面),但是在安全、爱与归属、尊重方面却没有得到满足。
如上文中,家长过于忙碌于工作,但是对于孩子在心理安全感受上,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上等等都是缺失的。问题就在于,但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激发个体做出某些行为从而获得满足。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满足的方式有可能是不被接受的。比如,案例中的孩子。
如果比喻孩子就是一辆跑车,那么,这些需要就是油箱,这辆车能够跑多远,就得看你给他加了多少油。加满了油,孩子才能跑得更远。
[h3]规律二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按照节奏才能谈好曲子[/h3]故事:小T是我曾经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作为男孩子,他属于相对比较老实的那种,而且不淘气也不突出,在学习上成绩永远是中等偏上,活动上老师让参与就参与,不让参与也不主动。就这么一个老实孩子,让家长头疼不已,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太老实”,永远不主动,“没有追求”,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家长希望的是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外向活泼,特别在学习方面能够主动学习,追求更好成绩。
作为老师我能理解家长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再优秀一些。但是,我依然劝家长的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着急,孩子展现出的是他自己的性格。孩子会随着年龄慢慢凸显其优势。当时家长其实并没有太相信我的话,也没有相处顾虑,只是不知道怎么办,也只能如此。三年后,我在学校遇到这位家长,又谈起小T,此刻家长就很高兴的说:老师,真像你说的,现在小T真的不一样了,我也没有催他,现在成绩、活动各方面积极多了,也是名列前茅呢。小时候我也是担心多余了。
问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遇到太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焦虑,而且是过于焦虑。男孩子老实,家长担心太老实;女孩子活泼,家长有担心太活泼;孩子不爱读书,家长担心孩子没有上进心;孩子太爱读书,家长又担心孩子读傻了……
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不过,不要因为担心而影响到孩子发展。因为,我们的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其实就决定了他将以哪种状态发展,我们称之为气质类型。有的孩子天生好哭爱动,有的孩子天生安静平和,那教育好孩子,就需要根据他们的气质类型来教育,否则结果往往是一种失败。
理论:气质类型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秉性”“脾气”“性情”等。气质在一生中相对来讲比较稳定,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心理学研究气质,对气质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因此气质分类的结果(气质类型)也不同,目前比较公认的方式是讲气质分为以下四类:
胆汁质:精力旺盛、外向、抗压能力强、直爽热情、情绪变化剧烈,容易暴躁,难以自我克制;比如《水浒传》中的李逵;
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行动敏捷,外向,善于交际,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粘液质: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晰,做事踏实但容易循规蹈矩,不善言谈、交际适度;比如《西游记》中的沙僧
抑郁质:胆小孤僻、多疑多虑、爱独处、不爱交际、内心敏感、机智、认真仔细;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这是这四类分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四种的混合型或者中间型,并非一定属于某种典型气质。
当我们认真研读气质分类,我们容易发现:每种气质有自己的特点,有优势也有劣势,因此没有某一种气质类型是一定好的或者一定坏的,必须和实际情况向结合。
比如,胆汁质的人容易暴躁,但是却有着极强的思维、精力旺盛、抗压能力强,如果你让他安静看书、静静品茶可能真的不行,但是让他参与组织各种活动,这种人会展示出来天赋异禀。抑郁质看似很不好,多疑多虑、胆小孤僻又内向,似乎很是问题,但是其内心体验及其敏感,观察事物及其细致,所以写作这样的工作一般这种人做的最好。
因此,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孩子明明属于胆汁质或者多血质的类型,如果我们非要按着孩子成为爱读书的“好孩子”,那样孩子会崩溃,家长也会疯掉。而相反,对于抑郁质、粘液质的孩子让其做一些交际、活动等需要大量与其他人接触的事情,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痛苦,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所以,如果用谱曲来形容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首编写好的谱曲,只有按照他应有的节奏演奏,才能演奏出完美的乐曲。
[h3]规律三:孩子有自己的阶段:按章办事才能顺理成章[/h3]故事:有一篇短文曾经在朋友圈盛传,觉得是家长正确教育的典范,但是其实在默默的毁掉孩子。具体内容如下: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啊,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摸,冲儿问:“谁啊?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问题:看似非常有教育理念的家长,让孩子学会责任和担当。但是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不仅不会学会“责任和担当”,反而只会学到“自责和内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还区分不了“我”和“世界”的区别,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每一点都和自己有关,即“自我中心感”。当他发现爸爸今天非常高兴,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高兴,认为自己是被喜欢的;如果发现爸爸很生气,也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生气,从而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细想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很可怕的,当我们有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每天哭丧着脸面对他的时候,可能并非故意,而孩子心中就开始种下一棵“我是被嫌弃的,别人不需要我”的种子。这个孩子长大必然会遇到问题。而这个例子中,家长的教育让孩子压抑了自己的苦痛(以及需要被安慰的需求),转而自我谴责。一方面压抑了情绪,另一方面让孩子自责。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都将是问题。
这个家长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只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并不能理解“责任”这样的内容,他们能有的就是“我是好的,我是不好的”这样简单的判断。所以,教育孩子还要注意的是我们教育的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每个年龄阶段重点要教育什么。
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按照年龄分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每个阶段的任务和需求,为了满足这些任何和需求,需要做一些行为动作。这些行为动作做了,并做好了,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因此,根据不同阶段,我们要知道我们该注意什么。但是由于我们讲的是教育儿童教育,所以成年之后的阶段就不再介绍,仅介绍出生到青少年时期。
第一阶段:婴儿前期(0-1.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陪伴。当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会获得一种被信任感,安全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可控的。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品质是“希望”,成人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不管什么时候,总会乐观面对。这就是婴儿时期定下的基调。
这个阶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没有什么记忆,所以很容易忽略,但是其实这个阶段及其重要,重要到成为一个人人格的基调。一个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往往是阳光的,积极的主动的,而这个阶段被忽略,往往会是怀疑的,负能量的,被动的。
第二阶段:婴儿后期(1.5-3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鼓励。因为这个阶段会跑会跳,开始尝试各种行为。但是,对于所有的尝试都仅仅是开始,甚至连排便这样的事情都做的不够好。那么,如果家人给与的是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而非指责或者代办,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的品质“意志”,也相信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在成年后做事更容易坚持。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做事,特别是家务。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很好的发展,将会养成良好品质是“目标”,简单化为有目标感,做事主动。
这个阶段孩子能力继续增强,开始“逆反”比较明显。其实这个逆反并非坏事,而是一种自我的积极改变。家长要顺应这个改变。孩子此时属于特别乐于做所有的事情。如果,在第二阶段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到这个阶段又能够做事情,孩子就对自我价值有一个更好的评估,因此成人之后,能够具有目标感,做事往往更加主动积极。
说到这里,就有中国一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有此方面原因的,一般穷人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家务,无形中就建立了主动感,做事更加积极,有目标感。
第四阶段:童年期(6-11、12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勤奋学习。这个阶段勤奋学习目的并非让孩子获得好成绩,而是让孩子通过勤奋获得成就的过程中,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力。这一能力不是具体某项能力,而是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自己想要成功。
这个阶段最怕的就是“快乐学习”的心态。之所以说“快乐学习”打上引号,因为我们很多人将其认为学习应该是轻松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很轻松就能获得成功,孩子就无法获得“勤奋感”继而养成“能力”的品质。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1、12-18岁):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寻找榜样。这个阶段是最让家长担心的,除了叛逆以外,最怕孩子走弯路。其实大可不必,这个时候,叛逆往往是因为与家长没有良好沟通造成的,并非所有青春期孩子都会叛逆。但是青春期孩子内心的痛苦是必须认识到的,因为他们迷茫在于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除了要认识阶段特殊性,与孩子平等沟通以外。要鼓励孩子多看名著和名人传记,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榜样,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名著内容,传记内容,鼓励孩子向积极发现发展会很有必要。有了正确的榜样,无形中的力量要比家长不断的教育有价值的多。
经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发现,其实孩子教育并不难,那就难在我们家长要走出自己的观念,从孩子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以及需求等方面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提供帮助。 查看全部

前言:随着接触家长越来越多,越来越发现家长的忧愁的问我:“孩子怎么教育才对呢?”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同时,也在暴露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方法的普及却远远落后于家庭需求。套一句高大上的话,现在的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家长日益增长的积极家庭教育方法需求与现有家庭教育水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基于中国的快速物质发展带来的改变,物质基础有了,所以精神需求就到来了,而我们的教育研究及实践还处于反思萌芽阶段,还没有很系统、权威的教育理念提出。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过往优秀的教育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中发现一些已经被证实有效的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家庭教育,至少能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走歪路。
带班几年之后,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家庭孩子非常优秀,又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容易出问题,经过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和了解,同时结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特点,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孩子有以下三个规律是必须慎重考虑的:
[h3]规律一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加满油才能跑得更远[/h3]故事:几年前,我刚接触学生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小女孩,三年级,非常可爱,对老师有礼貌,和同学相处也非常融洽。但是,三年级的时候频频出现让老师目瞪口呆的事情:孩子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因为都是小物件,很多同学都没有在意。后来老师发现后,追查到她,进行教育,孩子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表示不再拿别人东西。可是,随后,孩子依然如故。告知家长,但是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未成年的哥哥。一次孩子返校,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老师问其原因,孩子说是自己做错事情了,哥哥为了教育他打的……后来这个孩子转学,就无法跟踪后面的事情。
问题: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案例,但是,几乎所有人看完都会问:孩子的父母呢?其实父母都健在,但是没有时间看管,从出生带现在都是奶奶带着。有什么问题,都是哥哥进行教育。在缺失父母关爱的情况下,我们又能预期孩子做出什么举动呢?也许”偷窃“只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吧。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更好。一个没有吃饱饭的孩子,他更可能的行为是先找吃的,而非读书;一个生于战乱的孩子,他可能最渴望的就是活着到明天罢了。而没有得到关注和爱的孩子,也会有各种的行为来获取自己渴望的“爱”。
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需求,这些需求激发我们的行为。这被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主要分为5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但是,只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高级需求才能会被产生,而且低级需求产生的能量高于高级需求能够产生的能量。







需求层次理论的启示在于,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会满足生理需求(吃喝方面),但是在安全、爱与归属、尊重方面却没有得到满足。
如上文中,家长过于忙碌于工作,但是对于孩子在心理安全感受上,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上等等都是缺失的。问题就在于,但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激发个体做出某些行为从而获得满足。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满足的方式有可能是不被接受的。比如,案例中的孩子。
如果比喻孩子就是一辆跑车,那么,这些需要就是油箱,这辆车能够跑多远,就得看你给他加了多少油。加满了油,孩子才能跑得更远。
[h3]规律二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按照节奏才能谈好曲子[/h3]故事:小T是我曾经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作为男孩子,他属于相对比较老实的那种,而且不淘气也不突出,在学习上成绩永远是中等偏上,活动上老师让参与就参与,不让参与也不主动。就这么一个老实孩子,让家长头疼不已,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太老实”,永远不主动,“没有追求”,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家长希望的是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外向活泼,特别在学习方面能够主动学习,追求更好成绩。
作为老师我能理解家长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再优秀一些。但是,我依然劝家长的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着急,孩子展现出的是他自己的性格。孩子会随着年龄慢慢凸显其优势。当时家长其实并没有太相信我的话,也没有相处顾虑,只是不知道怎么办,也只能如此。三年后,我在学校遇到这位家长,又谈起小T,此刻家长就很高兴的说:老师,真像你说的,现在小T真的不一样了,我也没有催他,现在成绩、活动各方面积极多了,也是名列前茅呢。小时候我也是担心多余了。
问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遇到太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焦虑,而且是过于焦虑。男孩子老实,家长担心太老实;女孩子活泼,家长有担心太活泼;孩子不爱读书,家长担心孩子没有上进心;孩子太爱读书,家长又担心孩子读傻了……
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不过,不要因为担心而影响到孩子发展。因为,我们的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其实就决定了他将以哪种状态发展,我们称之为气质类型。有的孩子天生好哭爱动,有的孩子天生安静平和,那教育好孩子,就需要根据他们的气质类型来教育,否则结果往往是一种失败。
理论:气质类型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秉性”“脾气”“性情”等。气质在一生中相对来讲比较稳定,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心理学研究气质,对气质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因此气质分类的结果(气质类型)也不同,目前比较公认的方式是讲气质分为以下四类:
胆汁质:精力旺盛、外向、抗压能力强、直爽热情、情绪变化剧烈,容易暴躁,难以自我克制;比如《水浒传》中的李逵;
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行动敏捷,外向,善于交际,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粘液质: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晰,做事踏实但容易循规蹈矩,不善言谈、交际适度;比如《西游记》中的沙僧
抑郁质:胆小孤僻、多疑多虑、爱独处、不爱交际、内心敏感、机智、认真仔细;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这是这四类分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四种的混合型或者中间型,并非一定属于某种典型气质。
当我们认真研读气质分类,我们容易发现:每种气质有自己的特点,有优势也有劣势,因此没有某一种气质类型是一定好的或者一定坏的,必须和实际情况向结合。
比如,胆汁质的人容易暴躁,但是却有着极强的思维、精力旺盛、抗压能力强,如果你让他安静看书、静静品茶可能真的不行,但是让他参与组织各种活动,这种人会展示出来天赋异禀。抑郁质看似很不好,多疑多虑、胆小孤僻又内向,似乎很是问题,但是其内心体验及其敏感,观察事物及其细致,所以写作这样的工作一般这种人做的最好。
因此,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孩子明明属于胆汁质或者多血质的类型,如果我们非要按着孩子成为爱读书的“好孩子”,那样孩子会崩溃,家长也会疯掉。而相反,对于抑郁质、粘液质的孩子让其做一些交际、活动等需要大量与其他人接触的事情,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痛苦,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所以,如果用谱曲来形容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首编写好的谱曲,只有按照他应有的节奏演奏,才能演奏出完美的乐曲。
[h3]规律三:孩子有自己的阶段:按章办事才能顺理成章[/h3]故事:有一篇短文曾经在朋友圈盛传,觉得是家长正确教育的典范,但是其实在默默的毁掉孩子。具体内容如下: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啊,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摸,冲儿问:“谁啊?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问题:看似非常有教育理念的家长,让孩子学会责任和担当。但是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不仅不会学会“责任和担当”,反而只会学到“自责和内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还区分不了“我”和“世界”的区别,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每一点都和自己有关,即“自我中心感”。当他发现爸爸今天非常高兴,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高兴,认为自己是被喜欢的;如果发现爸爸很生气,也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生气,从而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细想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很可怕的,当我们有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每天哭丧着脸面对他的时候,可能并非故意,而孩子心中就开始种下一棵“我是被嫌弃的,别人不需要我”的种子。这个孩子长大必然会遇到问题。而这个例子中,家长的教育让孩子压抑了自己的苦痛(以及需要被安慰的需求),转而自我谴责。一方面压抑了情绪,另一方面让孩子自责。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都将是问题。
这个家长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只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并不能理解“责任”这样的内容,他们能有的就是“我是好的,我是不好的”这样简单的判断。所以,教育孩子还要注意的是我们教育的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每个年龄阶段重点要教育什么。
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按照年龄分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每个阶段的任务和需求,为了满足这些任何和需求,需要做一些行为动作。这些行为动作做了,并做好了,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因此,根据不同阶段,我们要知道我们该注意什么。但是由于我们讲的是教育儿童教育,所以成年之后的阶段就不再介绍,仅介绍出生到青少年时期。
第一阶段:婴儿前期(0-1.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陪伴。当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会获得一种被信任感,安全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可控的。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品质是“希望”,成人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不管什么时候,总会乐观面对。这就是婴儿时期定下的基调。
这个阶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没有什么记忆,所以很容易忽略,但是其实这个阶段及其重要,重要到成为一个人人格的基调。一个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往往是阳光的,积极的主动的,而这个阶段被忽略,往往会是怀疑的,负能量的,被动的。
第二阶段:婴儿后期(1.5-3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鼓励。因为这个阶段会跑会跳,开始尝试各种行为。但是,对于所有的尝试都仅仅是开始,甚至连排便这样的事情都做的不够好。那么,如果家人给与的是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而非指责或者代办,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的品质“意志”,也相信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在成年后做事更容易坚持。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做事,特别是家务。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很好的发展,将会养成良好品质是“目标”,简单化为有目标感,做事主动。
这个阶段孩子能力继续增强,开始“逆反”比较明显。其实这个逆反并非坏事,而是一种自我的积极改变。家长要顺应这个改变。孩子此时属于特别乐于做所有的事情。如果,在第二阶段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到这个阶段又能够做事情,孩子就对自我价值有一个更好的评估,因此成人之后,能够具有目标感,做事往往更加主动积极。
说到这里,就有中国一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有此方面原因的,一般穷人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家务,无形中就建立了主动感,做事更加积极,有目标感。
第四阶段:童年期(6-11、12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勤奋学习。这个阶段勤奋学习目的并非让孩子获得好成绩,而是让孩子通过勤奋获得成就的过程中,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力。这一能力不是具体某项能力,而是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自己想要成功。
这个阶段最怕的就是“快乐学习”的心态。之所以说“快乐学习”打上引号,因为我们很多人将其认为学习应该是轻松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很轻松就能获得成功,孩子就无法获得“勤奋感”继而养成“能力”的品质。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1、12-18岁):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寻找榜样。这个阶段是最让家长担心的,除了叛逆以外,最怕孩子走弯路。其实大可不必,这个时候,叛逆往往是因为与家长没有良好沟通造成的,并非所有青春期孩子都会叛逆。但是青春期孩子内心的痛苦是必须认识到的,因为他们迷茫在于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除了要认识阶段特殊性,与孩子平等沟通以外。要鼓励孩子多看名著和名人传记,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榜样,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名著内容,传记内容,鼓励孩子向积极发现发展会很有必要。有了正确的榜样,无形中的力量要比家长不断的教育有价值的多。
经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发现,其实孩子教育并不难,那就难在我们家长要走出自己的观念,从孩子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以及需求等方面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提供帮助。

教师是一项“违背本性”的工作

亲子教育李晓娅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6 次浏览 • 2018-10-19 13:35 • 来自相关话题

前言:每个学期都有一批教师入职,我在面试的时候都会问:“你觉得你有什么特点是适合小学教师这个岗位呢?”大部分人会回答:“有耐心,有爱心”,我会笑一笑,然后告诉他:“很好,但是如果你仅有这些,你干不完一学期。”而每个学期新教师的离职率,也证实着这句话。
不是开玩笑,教师不简单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更是“违背本性”的工作,我们都被童话故事所欺骗着。
如果,今天你上了手术台,主刀医生跟你说:别害怕,我没有经验,也没有学过专业,但是我充满爱心,相信我。我估计,即便是打了麻醉针,你也会强挣扎爬起来结束手术。可教师却过多了的强调了“爱心与耐心”,而忽视了“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而且这个专业却“违背人的本性”,因此特别难成为“专家”。
[h3]一、“狠毒”教师的背后:被激起的“愤怒”[/h3]在网上有太多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太多“狠毒”的教师,他们被大众所唾弃,因为他们违背了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宽容”的光辉形象。
作为老师,我们都能理解,“狠毒”的教师不是因为本性狠毒,而是因为愤怒了。
其实,除了愤怒以外,教师还会有“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而这往往是不为他人所见的。
类似的问题一而再的出现,如果我们仅仅在批判教师的素质不高,个别教师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丧失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
[h3]二、“情绪”是人的本性:[/h3]1.情绪是天生的,不可抗拒:
情绪是天生的,这个是人类基因遗留下来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活下来并非容易,无论从哪方面讲,人类都不应该活下来。但却神奇的活下来了,原因有很多,情绪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有恐惧情绪,所以,人类不会贸然去做事,而是躲在山洞里;
因为有愤怒情绪,所以,人类会在特殊危险情况下,调动所有技能以求生还;
情绪不仅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初只是活下去的一种技能,这个人类的烙印不会随时间磨灭。
2.愤怒是因为失控了:
爆发愤怒是人的本性,那什么时候会爆发?往往会是危险的时候,继而发现不可控。
比如,上课的孩子不断说话,老师说“不要讲话了”,一次两次三次都不起作用,于是愤怒了;
比如,你在教育孩子,一边吧嗒吧嗒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着,以期待孩子有所反映,发现,孩子眼睛早盯着你背后的玩具出神了,于是你觉得很不被尊重,愤怒了……
一切的愤怒,背后都是对失控的强烈反映,以期待用愤怒的方式来将一切步入正轨。而此时,“灾难”却正在临近……
3.愤怒最让人失去理智:
大脑有很多神奇的设置,但这些神奇的设置却在现在社会往往是个“bug”。
比如“愤怒”,战争中,一个愤怒的士兵可能因为对敌人的愤怒激起身体各项技能,赢得了战争,但也有可能因为愤怒很脑残的钻到了敌人的枪口下。(现实与影视剧中很常见)
现实是,当我们愤怒时,人的大脑大部分机能就会被迫下线,特别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大脑会出现“意识狭隘”现象。简单的讲,当你愤怒时,那个你和野兽没什么区别,根本不会理性思考。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战争、丛林生存需要“野兽”,但是现实普通生活不需要呀。于是,这个“生存技能”就成了bug。
[h3]三、“克服本性”不是“控制情绪”:不产生情绪才是真正的克服[/h3]当愤怒成为“bug”,我们就得考虑,如何消除bug了。特别是老师,那么用各种方式伤害到孩子们的老师在冷静下来后,可能比外人更恐惧,因为他觉得那不是他“本人”。而那确实是他的“本性”。
所以,无论是从保护孩子,还是职业道德或是从保护教师的人性考虑,“克服本性”似乎是刻不容缓。
但是,“本性”却不是靠控制,而应该从接受开始。
1、ABC理论: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ABC理论,简单的讲A是指事情本身,C是指遇到这件事后的情绪或者行为反映。A与C不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的B(belief)才是核心与重点。
B是指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信念,这包括看法,情况的评估,原因的解释等一系列。
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你心爱的水杯(A),如果你认为他是个很好的孩子,应该是无意的(B),那么你就不会生气,甚至会安慰他没事的,或者看看他有没有受伤。(C)
但是,如果这个还是一直很淘气,或者你刚刚因为某件事批评他了,你觉得他在报复你(B),那你不仅会生气,还会揍他一顿。(C)
所以,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事情。
2.关于孩子,教师需要了解更多:
作为老师,如果想不生气,不是靠控制情绪,因为就像弹簧,压的越紧,弹的越高。
所以,更应该去了解孩子,学会掌握孩子。
(1)专业的儿童心理知识:
就像驯兽师一样,如果你不了解野兽的习性,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吃掉了。孩子可比野兽要能量强大。但是很多老师并不了解,更别说真正实践来了。
这是国内整体的问题,教师行业一直不被认为是很专业的行业,很多老师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更别说实践经验。于是满怀“热情”,谁都可以做教师,而出现的问题已经很显然告诉了我们答案。
(2)去专业评估,而非感性感觉:
当孩子出了问题之后,不要着急做出决定,而是找出问题的原因。这就避免了,我们“感情用事”。
专业评估靠的不是感觉,而是理性。评估之后,我们的反映一般都不会是打骂,更不会出现“狠毒”的行为。
(3)教师更应该研究孩子,而非知识:
随着年代社会的变革,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在变,孩子也在变。而每个孩子的身心、家庭、经历等有那么的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在坚实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基础上,去研究要教的孩子,而非知识本身。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的渴望,你会发现,没有孩子是可气的。
[h3]四、再专业,教师也是普通人[/h3]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医生都会被人类置于特殊的地位,文明与科技越不发达,这种地位越高,但随着文明的在提升,也随之绑架着很多道德因素,是光辉也是紧箍咒。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的是:即便是专业人士,教师也只是普通人。
即便是再专业,人类也是有着动物的本性,“克服本性”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但正是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人,有愤怒生气,有快乐高兴,有伤心流泪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如果,你身边有那么一位老师,请给予最基本的尊重,他在努力“克服本性”,只为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查看全部

前言:每个学期都有一批教师入职,我在面试的时候都会问:“你觉得你有什么特点是适合小学教师这个岗位呢?”大部分人会回答:“有耐心,有爱心”,我会笑一笑,然后告诉他:“很好,但是如果你仅有这些,你干不完一学期。”而每个学期新教师的离职率,也证实着这句话。
不是开玩笑,教师不简单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更是“违背本性”的工作,我们都被童话故事所欺骗着。
如果,今天你上了手术台,主刀医生跟你说:别害怕,我没有经验,也没有学过专业,但是我充满爱心,相信我。我估计,即便是打了麻醉针,你也会强挣扎爬起来结束手术。可教师却过多了的强调了“爱心与耐心”,而忽视了“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而且这个专业却“违背人的本性”,因此特别难成为“专家”。
[h3]一、“狠毒”教师的背后:被激起的“愤怒”[/h3]在网上有太多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太多“狠毒”的教师,他们被大众所唾弃,因为他们违背了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宽容”的光辉形象。
作为老师,我们都能理解,“狠毒”的教师不是因为本性狠毒,而是因为愤怒了。
其实,除了愤怒以外,教师还会有“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而这往往是不为他人所见的。
类似的问题一而再的出现,如果我们仅仅在批判教师的素质不高,个别教师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丧失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
[h3]二、“情绪”是人的本性:[/h3]1.情绪是天生的,不可抗拒:
情绪是天生的,这个是人类基因遗留下来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活下来并非容易,无论从哪方面讲,人类都不应该活下来。但却神奇的活下来了,原因有很多,情绪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有恐惧情绪,所以,人类不会贸然去做事,而是躲在山洞里;
因为有愤怒情绪,所以,人类会在特殊危险情况下,调动所有技能以求生还;
情绪不仅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初只是活下去的一种技能,这个人类的烙印不会随时间磨灭。
2.愤怒是因为失控了:
爆发愤怒是人的本性,那什么时候会爆发?往往会是危险的时候,继而发现不可控。
比如,上课的孩子不断说话,老师说“不要讲话了”,一次两次三次都不起作用,于是愤怒了;
比如,你在教育孩子,一边吧嗒吧嗒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着,以期待孩子有所反映,发现,孩子眼睛早盯着你背后的玩具出神了,于是你觉得很不被尊重,愤怒了……
一切的愤怒,背后都是对失控的强烈反映,以期待用愤怒的方式来将一切步入正轨。而此时,“灾难”却正在临近……
3.愤怒最让人失去理智:
大脑有很多神奇的设置,但这些神奇的设置却在现在社会往往是个“bug”。
比如“愤怒”,战争中,一个愤怒的士兵可能因为对敌人的愤怒激起身体各项技能,赢得了战争,但也有可能因为愤怒很脑残的钻到了敌人的枪口下。(现实与影视剧中很常见)
现实是,当我们愤怒时,人的大脑大部分机能就会被迫下线,特别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大脑会出现“意识狭隘”现象。简单的讲,当你愤怒时,那个你和野兽没什么区别,根本不会理性思考。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战争、丛林生存需要“野兽”,但是现实普通生活不需要呀。于是,这个“生存技能”就成了bug。
[h3]三、“克服本性”不是“控制情绪”:不产生情绪才是真正的克服[/h3]当愤怒成为“bug”,我们就得考虑,如何消除bug了。特别是老师,那么用各种方式伤害到孩子们的老师在冷静下来后,可能比外人更恐惧,因为他觉得那不是他“本人”。而那确实是他的“本性”。
所以,无论是从保护孩子,还是职业道德或是从保护教师的人性考虑,“克服本性”似乎是刻不容缓。
但是,“本性”却不是靠控制,而应该从接受开始。
1、ABC理论: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ABC理论,简单的讲A是指事情本身,C是指遇到这件事后的情绪或者行为反映。A与C不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的B(belief)才是核心与重点。
B是指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信念,这包括看法,情况的评估,原因的解释等一系列。
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你心爱的水杯(A),如果你认为他是个很好的孩子,应该是无意的(B),那么你就不会生气,甚至会安慰他没事的,或者看看他有没有受伤。(C)
但是,如果这个还是一直很淘气,或者你刚刚因为某件事批评他了,你觉得他在报复你(B),那你不仅会生气,还会揍他一顿。(C)
所以,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事情。
2.关于孩子,教师需要了解更多:
作为老师,如果想不生气,不是靠控制情绪,因为就像弹簧,压的越紧,弹的越高。
所以,更应该去了解孩子,学会掌握孩子。
(1)专业的儿童心理知识:
就像驯兽师一样,如果你不了解野兽的习性,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吃掉了。孩子可比野兽要能量强大。但是很多老师并不了解,更别说真正实践来了。
这是国内整体的问题,教师行业一直不被认为是很专业的行业,很多老师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更别说实践经验。于是满怀“热情”,谁都可以做教师,而出现的问题已经很显然告诉了我们答案。
(2)去专业评估,而非感性感觉:
当孩子出了问题之后,不要着急做出决定,而是找出问题的原因。这就避免了,我们“感情用事”。
专业评估靠的不是感觉,而是理性。评估之后,我们的反映一般都不会是打骂,更不会出现“狠毒”的行为。
(3)教师更应该研究孩子,而非知识:
随着年代社会的变革,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在变,孩子也在变。而每个孩子的身心、家庭、经历等有那么的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在坚实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基础上,去研究要教的孩子,而非知识本身。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的渴望,你会发现,没有孩子是可气的。
[h3]四、再专业,教师也是普通人[/h3]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医生都会被人类置于特殊的地位,文明与科技越不发达,这种地位越高,但随着文明的在提升,也随之绑架着很多道德因素,是光辉也是紧箍咒。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的是:即便是专业人士,教师也只是普通人。
即便是再专业,人类也是有着动物的本性,“克服本性”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但正是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人,有愤怒生气,有快乐高兴,有伤心流泪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如果,你身边有那么一位老师,请给予最基本的尊重,他在努力“克服本性”,只为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养好孩子,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这些……

家庭教育MouMou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2 次浏览 • 2018-11-01 16:08 • 来自相关话题

前言:随着接触家长越来越多,越来越发现家长的忧愁的问我:“孩子怎么教育才对呢?”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同时,也在暴露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方法的普及却远远落后于家庭需求。套一句高大上的话,现在的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家长日益增长的积极家庭教育方法需求与现有家庭教育水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基于中国的快速物质发展带来的改变,物质基础有了,所以精神需求就到来了,而我们的教育研究及实践还处于反思萌芽阶段,还没有很系统、权威的教育理念提出。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过往优秀的教育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中发现一些已经被证实有效的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家庭教育,至少能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走歪路。
带班几年之后,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家庭孩子非常优秀,又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容易出问题,经过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和了解,同时结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特点,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孩子有以下三个规律是必须慎重考虑的:
[h3]规律一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加满油才能跑得更远[/h3]故事:几年前,我刚接触学生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小女孩,三年级,非常可爱,对老师有礼貌,和同学相处也非常融洽。但是,三年级的时候频频出现让老师目瞪口呆的事情:孩子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因为都是小物件,很多同学都没有在意。后来老师发现后,追查到她,进行教育,孩子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表示不再拿别人东西。可是,随后,孩子依然如故。告知家长,但是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未成年的哥哥。一次孩子返校,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老师问其原因,孩子说是自己做错事情了,哥哥为了教育他打的……后来这个孩子转学,就无法跟踪后面的事情。
问题: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案例,但是,几乎所有人看完都会问:孩子的父母呢?其实父母都健在,但是没有时间看管,从出生带现在都是奶奶带着。有什么问题,都是哥哥进行教育。在缺失父母关爱的情况下,我们又能预期孩子做出什么举动呢?也许”偷窃“只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吧。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更好。一个没有吃饱饭的孩子,他更可能的行为是先找吃的,而非读书;一个生于战乱的孩子,他可能最渴望的就是活着到明天罢了。而没有得到关注和爱的孩子,也会有各种的行为来获取自己渴望的“爱”。
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需求,这些需求激发我们的行为。这被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主要分为5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但是,只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高级需求才能会被产生,而且低级需求产生的能量高于高级需求能够产生的能量。







需求层次理论的启示在于,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会满足生理需求(吃喝方面),但是在安全、爱与归属、尊重方面却没有得到满足。
如上文中,家长过于忙碌于工作,但是对于孩子在心理安全感受上,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上等等都是缺失的。问题就在于,但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激发个体做出某些行为从而获得满足。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满足的方式有可能是不被接受的。比如,案例中的孩子。
如果比喻孩子就是一辆跑车,那么,这些需要就是油箱,这辆车能够跑多远,就得看你给他加了多少油。加满了油,孩子才能跑得更远。
[h3]规律二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按照节奏才能谈好曲子[/h3]故事:小T是我曾经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作为男孩子,他属于相对比较老实的那种,而且不淘气也不突出,在学习上成绩永远是中等偏上,活动上老师让参与就参与,不让参与也不主动。就这么一个老实孩子,让家长头疼不已,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太老实”,永远不主动,“没有追求”,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家长希望的是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外向活泼,特别在学习方面能够主动学习,追求更好成绩。
作为老师我能理解家长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再优秀一些。但是,我依然劝家长的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着急,孩子展现出的是他自己的性格。孩子会随着年龄慢慢凸显其优势。当时家长其实并没有太相信我的话,也没有相处顾虑,只是不知道怎么办,也只能如此。三年后,我在学校遇到这位家长,又谈起小T,此刻家长就很高兴的说:老师,真像你说的,现在小T真的不一样了,我也没有催他,现在成绩、活动各方面积极多了,也是名列前茅呢。小时候我也是担心多余了。
问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遇到太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焦虑,而且是过于焦虑。男孩子老实,家长担心太老实;女孩子活泼,家长有担心太活泼;孩子不爱读书,家长担心孩子没有上进心;孩子太爱读书,家长又担心孩子读傻了……
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不过,不要因为担心而影响到孩子发展。因为,我们的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其实就决定了他将以哪种状态发展,我们称之为气质类型。有的孩子天生好哭爱动,有的孩子天生安静平和,那教育好孩子,就需要根据他们的气质类型来教育,否则结果往往是一种失败。
理论:气质类型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秉性”“脾气”“性情”等。气质在一生中相对来讲比较稳定,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心理学研究气质,对气质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因此气质分类的结果(气质类型)也不同,目前比较公认的方式是讲气质分为以下四类:
胆汁质:精力旺盛、外向、抗压能力强、直爽热情、情绪变化剧烈,容易暴躁,难以自我克制;比如《水浒传》中的李逵;
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行动敏捷,外向,善于交际,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粘液质: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晰,做事踏实但容易循规蹈矩,不善言谈、交际适度;比如《西游记》中的沙僧
抑郁质:胆小孤僻、多疑多虑、爱独处、不爱交际、内心敏感、机智、认真仔细;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这是这四类分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四种的混合型或者中间型,并非一定属于某种典型气质。
当我们认真研读气质分类,我们容易发现:每种气质有自己的特点,有优势也有劣势,因此没有某一种气质类型是一定好的或者一定坏的,必须和实际情况向结合。
比如,胆汁质的人容易暴躁,但是却有着极强的思维、精力旺盛、抗压能力强,如果你让他安静看书、静静品茶可能真的不行,但是让他参与组织各种活动,这种人会展示出来天赋异禀。抑郁质看似很不好,多疑多虑、胆小孤僻又内向,似乎很是问题,但是其内心体验及其敏感,观察事物及其细致,所以写作这样的工作一般这种人做的最好。
因此,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孩子明明属于胆汁质或者多血质的类型,如果我们非要按着孩子成为爱读书的“好孩子”,那样孩子会崩溃,家长也会疯掉。而相反,对于抑郁质、粘液质的孩子让其做一些交际、活动等需要大量与其他人接触的事情,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痛苦,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所以,如果用谱曲来形容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首编写好的谱曲,只有按照他应有的节奏演奏,才能演奏出完美的乐曲。
[h3]规律三:孩子有自己的阶段:按章办事才能顺理成章[/h3]故事:有一篇短文曾经在朋友圈盛传,觉得是家长正确教育的典范,但是其实在默默的毁掉孩子。具体内容如下: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啊,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摸,冲儿问:“谁啊?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问题:看似非常有教育理念的家长,让孩子学会责任和担当。但是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不仅不会学会“责任和担当”,反而只会学到“自责和内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还区分不了“我”和“世界”的区别,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每一点都和自己有关,即“自我中心感”。当他发现爸爸今天非常高兴,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高兴,认为自己是被喜欢的;如果发现爸爸很生气,也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生气,从而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细想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很可怕的,当我们有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每天哭丧着脸面对他的时候,可能并非故意,而孩子心中就开始种下一棵“我是被嫌弃的,别人不需要我”的种子。这个孩子长大必然会遇到问题。而这个例子中,家长的教育让孩子压抑了自己的苦痛(以及需要被安慰的需求),转而自我谴责。一方面压抑了情绪,另一方面让孩子自责。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都将是问题。
这个家长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只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并不能理解“责任”这样的内容,他们能有的就是“我是好的,我是不好的”这样简单的判断。所以,教育孩子还要注意的是我们教育的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每个年龄阶段重点要教育什么。
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按照年龄分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每个阶段的任务和需求,为了满足这些任何和需求,需要做一些行为动作。这些行为动作做了,并做好了,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因此,根据不同阶段,我们要知道我们该注意什么。但是由于我们讲的是教育儿童教育,所以成年之后的阶段就不再介绍,仅介绍出生到青少年时期。
第一阶段:婴儿前期(0-1.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陪伴。当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会获得一种被信任感,安全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可控的。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品质是“希望”,成人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不管什么时候,总会乐观面对。这就是婴儿时期定下的基调。
这个阶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没有什么记忆,所以很容易忽略,但是其实这个阶段及其重要,重要到成为一个人人格的基调。一个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往往是阳光的,积极的主动的,而这个阶段被忽略,往往会是怀疑的,负能量的,被动的。
第二阶段:婴儿后期(1.5-3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鼓励。因为这个阶段会跑会跳,开始尝试各种行为。但是,对于所有的尝试都仅仅是开始,甚至连排便这样的事情都做的不够好。那么,如果家人给与的是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而非指责或者代办,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的品质“意志”,也相信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在成年后做事更容易坚持。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做事,特别是家务。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很好的发展,将会养成良好品质是“目标”,简单化为有目标感,做事主动。
这个阶段孩子能力继续增强,开始“逆反”比较明显。其实这个逆反并非坏事,而是一种自我的积极改变。家长要顺应这个改变。孩子此时属于特别乐于做所有的事情。如果,在第二阶段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到这个阶段又能够做事情,孩子就对自我价值有一个更好的评估,因此成人之后,能够具有目标感,做事往往更加主动积极。
说到这里,就有中国一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有此方面原因的,一般穷人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家务,无形中就建立了主动感,做事更加积极,有目标感。
第四阶段:童年期(6-11、12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勤奋学习。这个阶段勤奋学习目的并非让孩子获得好成绩,而是让孩子通过勤奋获得成就的过程中,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力。这一能力不是具体某项能力,而是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自己想要成功。
这个阶段最怕的就是“快乐学习”的心态。之所以说“快乐学习”打上引号,因为我们很多人将其认为学习应该是轻松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很轻松就能获得成功,孩子就无法获得“勤奋感”继而养成“能力”的品质。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1、12-18岁):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寻找榜样。这个阶段是最让家长担心的,除了叛逆以外,最怕孩子走弯路。其实大可不必,这个时候,叛逆往往是因为与家长没有良好沟通造成的,并非所有青春期孩子都会叛逆。但是青春期孩子内心的痛苦是必须认识到的,因为他们迷茫在于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除了要认识阶段特殊性,与孩子平等沟通以外。要鼓励孩子多看名著和名人传记,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榜样,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名著内容,传记内容,鼓励孩子向积极发现发展会很有必要。有了正确的榜样,无形中的力量要比家长不断的教育有价值的多。
经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发现,其实孩子教育并不难,那就难在我们家长要走出自己的观念,从孩子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以及需求等方面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提供帮助。 查看全部

前言:随着接触家长越来越多,越来越发现家长的忧愁的问我:“孩子怎么教育才对呢?”这是一件好事,说明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同时,也在暴露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方法的普及却远远落后于家庭需求。套一句高大上的话,现在的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家长日益增长的积极家庭教育方法需求与现有家庭教育水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基于中国的快速物质发展带来的改变,物质基础有了,所以精神需求就到来了,而我们的教育研究及实践还处于反思萌芽阶段,还没有很系统、权威的教育理念提出。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过往优秀的教育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中发现一些已经被证实有效的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家庭教育,至少能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走歪路。
带班几年之后,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家庭孩子非常优秀,又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容易出问题,经过和家长的不断沟通和了解,同时结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特点,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孩子有以下三个规律是必须慎重考虑的:
[h3]规律一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加满油才能跑得更远[/h3]故事:几年前,我刚接触学生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小女孩,三年级,非常可爱,对老师有礼貌,和同学相处也非常融洽。但是,三年级的时候频频出现让老师目瞪口呆的事情:孩子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因为都是小物件,很多同学都没有在意。后来老师发现后,追查到她,进行教育,孩子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表示不再拿别人东西。可是,随后,孩子依然如故。告知家长,但是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未成年的哥哥。一次孩子返校,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老师问其原因,孩子说是自己做错事情了,哥哥为了教育他打的……后来这个孩子转学,就无法跟踪后面的事情。
问题: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案例,但是,几乎所有人看完都会问:孩子的父母呢?其实父母都健在,但是没有时间看管,从出生带现在都是奶奶带着。有什么问题,都是哥哥进行教育。在缺失父母关爱的情况下,我们又能预期孩子做出什么举动呢?也许”偷窃“只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吧。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需求,只有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更好。一个没有吃饱饭的孩子,他更可能的行为是先找吃的,而非读书;一个生于战乱的孩子,他可能最渴望的就是活着到明天罢了。而没有得到关注和爱的孩子,也会有各种的行为来获取自己渴望的“爱”。
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需求,这些需求激发我们的行为。这被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主要分为5层,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但是,只有低级需求得到满足,高级需求才能会被产生,而且低级需求产生的能量高于高级需求能够产生的能量。







需求层次理论的启示在于,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会满足生理需求(吃喝方面),但是在安全、爱与归属、尊重方面却没有得到满足。
如上文中,家长过于忙碌于工作,但是对于孩子在心理安全感受上,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上等等都是缺失的。问题就在于,但我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激发个体做出某些行为从而获得满足。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满足的方式有可能是不被接受的。比如,案例中的孩子。
如果比喻孩子就是一辆跑车,那么,这些需要就是油箱,这辆车能够跑多远,就得看你给他加了多少油。加满了油,孩子才能跑得更远。
[h3]规律二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按照节奏才能谈好曲子[/h3]故事:小T是我曾经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作为男孩子,他属于相对比较老实的那种,而且不淘气也不突出,在学习上成绩永远是中等偏上,活动上老师让参与就参与,不让参与也不主动。就这么一个老实孩子,让家长头疼不已,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太老实”,永远不主动,“没有追求”,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家长希望的是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外向活泼,特别在学习方面能够主动学习,追求更好成绩。
作为老师我能理解家长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再优秀一些。但是,我依然劝家长的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着急,孩子展现出的是他自己的性格。孩子会随着年龄慢慢凸显其优势。当时家长其实并没有太相信我的话,也没有相处顾虑,只是不知道怎么办,也只能如此。三年后,我在学校遇到这位家长,又谈起小T,此刻家长就很高兴的说:老师,真像你说的,现在小T真的不一样了,我也没有催他,现在成绩、活动各方面积极多了,也是名列前茅呢。小时候我也是担心多余了。
问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遇到太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焦虑,而且是过于焦虑。男孩子老实,家长担心太老实;女孩子活泼,家长有担心太活泼;孩子不爱读书,家长担心孩子没有上进心;孩子太爱读书,家长又担心孩子读傻了……
家长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不过,不要因为担心而影响到孩子发展。因为,我们的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其实就决定了他将以哪种状态发展,我们称之为气质类型。有的孩子天生好哭爱动,有的孩子天生安静平和,那教育好孩子,就需要根据他们的气质类型来教育,否则结果往往是一种失败。
理论:气质类型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秉性”“脾气”“性情”等。气质在一生中相对来讲比较稳定,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心理学研究气质,对气质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因此气质分类的结果(气质类型)也不同,目前比较公认的方式是讲气质分为以下四类:
胆汁质:精力旺盛、外向、抗压能力强、直爽热情、情绪变化剧烈,容易暴躁,难以自我克制;比如《水浒传》中的李逵;
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行动敏捷,外向,善于交际,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粘液质: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晰,做事踏实但容易循规蹈矩,不善言谈、交际适度;比如《西游记》中的沙僧
抑郁质:胆小孤僻、多疑多虑、爱独处、不爱交际、内心敏感、机智、认真仔细;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这是这四类分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四种的混合型或者中间型,并非一定属于某种典型气质。
当我们认真研读气质分类,我们容易发现:每种气质有自己的特点,有优势也有劣势,因此没有某一种气质类型是一定好的或者一定坏的,必须和实际情况向结合。
比如,胆汁质的人容易暴躁,但是却有着极强的思维、精力旺盛、抗压能力强,如果你让他安静看书、静静品茶可能真的不行,但是让他参与组织各种活动,这种人会展示出来天赋异禀。抑郁质看似很不好,多疑多虑、胆小孤僻又内向,似乎很是问题,但是其内心体验及其敏感,观察事物及其细致,所以写作这样的工作一般这种人做的最好。
因此,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孩子明明属于胆汁质或者多血质的类型,如果我们非要按着孩子成为爱读书的“好孩子”,那样孩子会崩溃,家长也会疯掉。而相反,对于抑郁质、粘液质的孩子让其做一些交际、活动等需要大量与其他人接触的事情,对孩子来讲也是一种痛苦,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所以,如果用谱曲来形容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首编写好的谱曲,只有按照他应有的节奏演奏,才能演奏出完美的乐曲。
[h3]规律三:孩子有自己的阶段:按章办事才能顺理成章[/h3]故事:有一篇短文曾经在朋友圈盛传,觉得是家长正确教育的典范,但是其实在默默的毁掉孩子。具体内容如下: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啊,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摸,冲儿问:“谁啊?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问题:看似非常有教育理念的家长,让孩子学会责任和担当。但是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不仅不会学会“责任和担当”,反而只会学到“自责和内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还区分不了“我”和“世界”的区别,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每一点都和自己有关,即“自我中心感”。当他发现爸爸今天非常高兴,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高兴,认为自己是被喜欢的;如果发现爸爸很生气,也会觉得爸爸因为看到我才生气,从而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细想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很可怕的,当我们有2岁左右的孩子,如果每天哭丧着脸面对他的时候,可能并非故意,而孩子心中就开始种下一棵“我是被嫌弃的,别人不需要我”的种子。这个孩子长大必然会遇到问题。而这个例子中,家长的教育让孩子压抑了自己的苦痛(以及需要被安慰的需求),转而自我谴责。一方面压抑了情绪,另一方面让孩子自责。不管是从哪方面来看都将是问题。
这个家长出发点是没有错的,只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并不能理解“责任”这样的内容,他们能有的就是“我是好的,我是不好的”这样简单的判断。所以,教育孩子还要注意的是我们教育的方式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每个年龄阶段重点要教育什么。
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按照年龄分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每个阶段的任务和需求,为了满足这些任何和需求,需要做一些行为动作。这些行为动作做了,并做好了,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因此,根据不同阶段,我们要知道我们该注意什么。但是由于我们讲的是教育儿童教育,所以成年之后的阶段就不再介绍,仅介绍出生到青少年时期。
第一阶段:婴儿前期(0-1.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陪伴。当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会获得一种被信任感,安全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可控的。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品质是“希望”,成人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不管什么时候,总会乐观面对。这就是婴儿时期定下的基调。
这个阶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没有什么记忆,所以很容易忽略,但是其实这个阶段及其重要,重要到成为一个人人格的基调。一个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往往是阳光的,积极的主动的,而这个阶段被忽略,往往会是怀疑的,负能量的,被动的。
第二阶段:婴儿后期(1.5-3岁):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鼓励。因为这个阶段会跑会跳,开始尝试各种行为。但是,对于所有的尝试都仅仅是开始,甚至连排便这样的事情都做的不够好。那么,如果家人给与的是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而非指责或者代办,这个时候,孩子会养成良好的品质“意志”,也相信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在成年后做事更容易坚持。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做事,特别是家务。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很好的发展,将会养成良好品质是“目标”,简单化为有目标感,做事主动。
这个阶段孩子能力继续增强,开始“逆反”比较明显。其实这个逆反并非坏事,而是一种自我的积极改变。家长要顺应这个改变。孩子此时属于特别乐于做所有的事情。如果,在第二阶段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到这个阶段又能够做事情,孩子就对自我价值有一个更好的评估,因此成人之后,能够具有目标感,做事往往更加主动积极。
说到这里,就有中国一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有此方面原因的,一般穷人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承担家务,无形中就建立了主动感,做事更加积极,有目标感。
第四阶段:童年期(6-11、12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勤奋学习。这个阶段勤奋学习目的并非让孩子获得好成绩,而是让孩子通过勤奋获得成就的过程中,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能力。这一能力不是具体某项能力,而是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自己想要成功。
这个阶段最怕的就是“快乐学习”的心态。之所以说“快乐学习”打上引号,因为我们很多人将其认为学习应该是轻松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很轻松就能获得成功,孩子就无法获得“勤奋感”继而养成“能力”的品质。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1、12-18岁):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寻找榜样。这个阶段是最让家长担心的,除了叛逆以外,最怕孩子走弯路。其实大可不必,这个时候,叛逆往往是因为与家长没有良好沟通造成的,并非所有青春期孩子都会叛逆。但是青春期孩子内心的痛苦是必须认识到的,因为他们迷茫在于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除了要认识阶段特殊性,与孩子平等沟通以外。要鼓励孩子多看名著和名人传记,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榜样,从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名著内容,传记内容,鼓励孩子向积极发现发展会很有必要。有了正确的榜样,无形中的力量要比家长不断的教育有价值的多。
经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发现,其实孩子教育并不难,那就难在我们家长要走出自己的观念,从孩子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以及需求等方面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提供帮助。

教师是一项“违背本性”的工作

亲子教育李晓娅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6 次浏览 • 2018-10-19 13:35 • 来自相关话题

前言:每个学期都有一批教师入职,我在面试的时候都会问:“你觉得你有什么特点是适合小学教师这个岗位呢?”大部分人会回答:“有耐心,有爱心”,我会笑一笑,然后告诉他:“很好,但是如果你仅有这些,你干不完一学期。”而每个学期新教师的离职率,也证实着这句话。
不是开玩笑,教师不简单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更是“违背本性”的工作,我们都被童话故事所欺骗着。
如果,今天你上了手术台,主刀医生跟你说:别害怕,我没有经验,也没有学过专业,但是我充满爱心,相信我。我估计,即便是打了麻醉针,你也会强挣扎爬起来结束手术。可教师却过多了的强调了“爱心与耐心”,而忽视了“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而且这个专业却“违背人的本性”,因此特别难成为“专家”。
[h3]一、“狠毒”教师的背后:被激起的“愤怒”[/h3]在网上有太多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太多“狠毒”的教师,他们被大众所唾弃,因为他们违背了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宽容”的光辉形象。
作为老师,我们都能理解,“狠毒”的教师不是因为本性狠毒,而是因为愤怒了。
其实,除了愤怒以外,教师还会有“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而这往往是不为他人所见的。
类似的问题一而再的出现,如果我们仅仅在批判教师的素质不高,个别教师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丧失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
[h3]二、“情绪”是人的本性:[/h3]1.情绪是天生的,不可抗拒:
情绪是天生的,这个是人类基因遗留下来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活下来并非容易,无论从哪方面讲,人类都不应该活下来。但却神奇的活下来了,原因有很多,情绪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有恐惧情绪,所以,人类不会贸然去做事,而是躲在山洞里;
因为有愤怒情绪,所以,人类会在特殊危险情况下,调动所有技能以求生还;
情绪不仅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初只是活下去的一种技能,这个人类的烙印不会随时间磨灭。
2.愤怒是因为失控了:
爆发愤怒是人的本性,那什么时候会爆发?往往会是危险的时候,继而发现不可控。
比如,上课的孩子不断说话,老师说“不要讲话了”,一次两次三次都不起作用,于是愤怒了;
比如,你在教育孩子,一边吧嗒吧嗒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着,以期待孩子有所反映,发现,孩子眼睛早盯着你背后的玩具出神了,于是你觉得很不被尊重,愤怒了……
一切的愤怒,背后都是对失控的强烈反映,以期待用愤怒的方式来将一切步入正轨。而此时,“灾难”却正在临近……
3.愤怒最让人失去理智:
大脑有很多神奇的设置,但这些神奇的设置却在现在社会往往是个“bug”。
比如“愤怒”,战争中,一个愤怒的士兵可能因为对敌人的愤怒激起身体各项技能,赢得了战争,但也有可能因为愤怒很脑残的钻到了敌人的枪口下。(现实与影视剧中很常见)
现实是,当我们愤怒时,人的大脑大部分机能就会被迫下线,特别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大脑会出现“意识狭隘”现象。简单的讲,当你愤怒时,那个你和野兽没什么区别,根本不会理性思考。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战争、丛林生存需要“野兽”,但是现实普通生活不需要呀。于是,这个“生存技能”就成了bug。
[h3]三、“克服本性”不是“控制情绪”:不产生情绪才是真正的克服[/h3]当愤怒成为“bug”,我们就得考虑,如何消除bug了。特别是老师,那么用各种方式伤害到孩子们的老师在冷静下来后,可能比外人更恐惧,因为他觉得那不是他“本人”。而那确实是他的“本性”。
所以,无论是从保护孩子,还是职业道德或是从保护教师的人性考虑,“克服本性”似乎是刻不容缓。
但是,“本性”却不是靠控制,而应该从接受开始。
1、ABC理论: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ABC理论,简单的讲A是指事情本身,C是指遇到这件事后的情绪或者行为反映。A与C不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的B(belief)才是核心与重点。
B是指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信念,这包括看法,情况的评估,原因的解释等一系列。
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你心爱的水杯(A),如果你认为他是个很好的孩子,应该是无意的(B),那么你就不会生气,甚至会安慰他没事的,或者看看他有没有受伤。(C)
但是,如果这个还是一直很淘气,或者你刚刚因为某件事批评他了,你觉得他在报复你(B),那你不仅会生气,还会揍他一顿。(C)
所以,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事情。
2.关于孩子,教师需要了解更多:
作为老师,如果想不生气,不是靠控制情绪,因为就像弹簧,压的越紧,弹的越高。
所以,更应该去了解孩子,学会掌握孩子。
(1)专业的儿童心理知识:
就像驯兽师一样,如果你不了解野兽的习性,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吃掉了。孩子可比野兽要能量强大。但是很多老师并不了解,更别说真正实践来了。
这是国内整体的问题,教师行业一直不被认为是很专业的行业,很多老师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更别说实践经验。于是满怀“热情”,谁都可以做教师,而出现的问题已经很显然告诉了我们答案。
(2)去专业评估,而非感性感觉:
当孩子出了问题之后,不要着急做出决定,而是找出问题的原因。这就避免了,我们“感情用事”。
专业评估靠的不是感觉,而是理性。评估之后,我们的反映一般都不会是打骂,更不会出现“狠毒”的行为。
(3)教师更应该研究孩子,而非知识:
随着年代社会的变革,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在变,孩子也在变。而每个孩子的身心、家庭、经历等有那么的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在坚实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基础上,去研究要教的孩子,而非知识本身。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的渴望,你会发现,没有孩子是可气的。
[h3]四、再专业,教师也是普通人[/h3]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医生都会被人类置于特殊的地位,文明与科技越不发达,这种地位越高,但随着文明的在提升,也随之绑架着很多道德因素,是光辉也是紧箍咒。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的是:即便是专业人士,教师也只是普通人。
即便是再专业,人类也是有着动物的本性,“克服本性”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但正是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人,有愤怒生气,有快乐高兴,有伤心流泪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如果,你身边有那么一位老师,请给予最基本的尊重,他在努力“克服本性”,只为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查看全部

前言:每个学期都有一批教师入职,我在面试的时候都会问:“你觉得你有什么特点是适合小学教师这个岗位呢?”大部分人会回答:“有耐心,有爱心”,我会笑一笑,然后告诉他:“很好,但是如果你仅有这些,你干不完一学期。”而每个学期新教师的离职率,也证实着这句话。
不是开玩笑,教师不简单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更是“违背本性”的工作,我们都被童话故事所欺骗着。
如果,今天你上了手术台,主刀医生跟你说:别害怕,我没有经验,也没有学过专业,但是我充满爱心,相信我。我估计,即便是打了麻醉针,你也会强挣扎爬起来结束手术。可教师却过多了的强调了“爱心与耐心”,而忽视了“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而且这个专业却“违背人的本性”,因此特别难成为“专家”。
[h3]一、“狠毒”教师的背后:被激起的“愤怒”[/h3]在网上有太多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太多“狠毒”的教师,他们被大众所唾弃,因为他们违背了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宽容”的光辉形象。
作为老师,我们都能理解,“狠毒”的教师不是因为本性狠毒,而是因为愤怒了。
其实,除了愤怒以外,教师还会有“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而这往往是不为他人所见的。
类似的问题一而再的出现,如果我们仅仅在批判教师的素质不高,个别教师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丧失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
[h3]二、“情绪”是人的本性:[/h3]1.情绪是天生的,不可抗拒:
情绪是天生的,这个是人类基因遗留下来的。
在远古时期,人类活下来并非容易,无论从哪方面讲,人类都不应该活下来。但却神奇的活下来了,原因有很多,情绪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有恐惧情绪,所以,人类不会贸然去做事,而是躲在山洞里;
因为有愤怒情绪,所以,人类会在特殊危险情况下,调动所有技能以求生还;
情绪不仅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初只是活下去的一种技能,这个人类的烙印不会随时间磨灭。
2.愤怒是因为失控了:
爆发愤怒是人的本性,那什么时候会爆发?往往会是危险的时候,继而发现不可控。
比如,上课的孩子不断说话,老师说“不要讲话了”,一次两次三次都不起作用,于是愤怒了;
比如,你在教育孩子,一边吧嗒吧嗒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着,以期待孩子有所反映,发现,孩子眼睛早盯着你背后的玩具出神了,于是你觉得很不被尊重,愤怒了……
一切的愤怒,背后都是对失控的强烈反映,以期待用愤怒的方式来将一切步入正轨。而此时,“灾难”却正在临近……
3.愤怒最让人失去理智:
大脑有很多神奇的设置,但这些神奇的设置却在现在社会往往是个“bug”。
比如“愤怒”,战争中,一个愤怒的士兵可能因为对敌人的愤怒激起身体各项技能,赢得了战争,但也有可能因为愤怒很脑残的钻到了敌人的枪口下。(现实与影视剧中很常见)
现实是,当我们愤怒时,人的大脑大部分机能就会被迫下线,特别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大脑会出现“意识狭隘”现象。简单的讲,当你愤怒时,那个你和野兽没什么区别,根本不会理性思考。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战争、丛林生存需要“野兽”,但是现实普通生活不需要呀。于是,这个“生存技能”就成了bug。
[h3]三、“克服本性”不是“控制情绪”:不产生情绪才是真正的克服[/h3]当愤怒成为“bug”,我们就得考虑,如何消除bug了。特别是老师,那么用各种方式伤害到孩子们的老师在冷静下来后,可能比外人更恐惧,因为他觉得那不是他“本人”。而那确实是他的“本性”。
所以,无论是从保护孩子,还是职业道德或是从保护教师的人性考虑,“克服本性”似乎是刻不容缓。
但是,“本性”却不是靠控制,而应该从接受开始。
1、ABC理论: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ABC理论,简单的讲A是指事情本身,C是指遇到这件事后的情绪或者行为反映。A与C不是一一对应的,其中的B(belief)才是核心与重点。
B是指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信念,这包括看法,情况的评估,原因的解释等一系列。
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你心爱的水杯(A),如果你认为他是个很好的孩子,应该是无意的(B),那么你就不会生气,甚至会安慰他没事的,或者看看他有没有受伤。(C)
但是,如果这个还是一直很淘气,或者你刚刚因为某件事批评他了,你觉得他在报复你(B),那你不仅会生气,还会揍他一顿。(C)
所以,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事情。
2.关于孩子,教师需要了解更多:
作为老师,如果想不生气,不是靠控制情绪,因为就像弹簧,压的越紧,弹的越高。
所以,更应该去了解孩子,学会掌握孩子。
(1)专业的儿童心理知识:
就像驯兽师一样,如果你不了解野兽的习性,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吃掉了。孩子可比野兽要能量强大。但是很多老师并不了解,更别说真正实践来了。
这是国内整体的问题,教师行业一直不被认为是很专业的行业,很多老师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更别说实践经验。于是满怀“热情”,谁都可以做教师,而出现的问题已经很显然告诉了我们答案。
(2)去专业评估,而非感性感觉:
当孩子出了问题之后,不要着急做出决定,而是找出问题的原因。这就避免了,我们“感情用事”。
专业评估靠的不是感觉,而是理性。评估之后,我们的反映一般都不会是打骂,更不会出现“狠毒”的行为。
(3)教师更应该研究孩子,而非知识:
随着年代社会的变革,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在变,孩子也在变。而每个孩子的身心、家庭、经历等有那么的不同。作为教师,必须在坚实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基础上,去研究要教的孩子,而非知识本身。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问题,看到孩子的渴望,你会发现,没有孩子是可气的。
[h3]四、再专业,教师也是普通人[/h3]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医生都会被人类置于特殊的地位,文明与科技越不发达,这种地位越高,但随着文明的在提升,也随之绑架着很多道德因素,是光辉也是紧箍咒。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的是:即便是专业人士,教师也只是普通人。
即便是再专业,人类也是有着动物的本性,“克服本性”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但正是因为教师也是普通人,有愤怒生气,有快乐高兴,有伤心流泪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如果,你身边有那么一位老师,请给予最基本的尊重,他在努力“克服本性”,只为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