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

教育与心理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亲子教育江无焱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14 次浏览 • 2018-11-17 13:51 • 来自相关话题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大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赵贺老师的

《14堂小学生家长必听的沟通方法课》之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孩子九岁以上的家长,通常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孩子越长大,越不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去询问会觉得我们很唠叨,很烦。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往往很失落,仿佛一下子被自己的孩子拒之门外。
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非常的不知所措,可能会本能地用唠叨的,重复的,强调的,埋怨的方式去和孩子互动。

但即便我们这样去做,却仍然无法改变孩子不愿意跟我们沟通的事实。

这个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呢?以及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重新敞开心扉,并且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与沟通呢?

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在同一个频道。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用我们的理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用我们的头脑与孩子的心灵沟通,用我们的道理与孩子的感觉沟通。

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听话呢?

反过来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可能会觉得好失落,好失望,因为他感觉自己内心的感受,是不被懂得,不被理解的,自己当下的状态也是不被接纳,不被认同的。

所以孩子渐渐的就会封闭自己的心门,那自然就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其实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分为三个层面和三个阶段。

三个层面:

1,身体层面。

比如说,孩子在婴儿时期的时候,他可能会用自己的哭声来发出求救的信号。

在那个时候,我们会用拥抱来回应孩子,用拥抱告诉他,妈妈在呢,妈妈会保护你,有妈妈在也不用害怕。

2,心灵层面。

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就是在孩子上小学这个阶段。这时候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在心灵层面上。

心灵层面的沟通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在跟我们表达的时候,他背后的那个心灵动机和需求是什么?

动机和需求通常有三个:

A,需要被了解,渴望被了解。

经历了什么事情,他们心里什么感受。比如,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你去接他。

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都怎么了?老师教了什么?今天他开不开心,他会主动来告诉我们,因为他渴望被了解。

B,渴望被关爱。

比如孩子会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把他推倒了,他都摔疼了。孩子就是希望从我们这里能够得到安慰,得到关爱。

C,希望解除疑惑。

孩子总是问十万个为什么?因为他希望解除疑惑,这就是他最原始的动机和需求。

3,理智层面

如果沟通中没有注意到孩子背后的动机、感受和需求,而通常只是一个教导者,或者总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给孩子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

就是他可能会觉得我们非常的无情,因为我们的道理、方法、建议、对与错的标准,都是没有感情的。

是属于纯理性的东西,所以孩子在与我们沟通的时候,在心灵层面上,他可能得不到他所需要的那种感觉。

所以就会导致孩子渐渐不再愿意跟我们表达自己了。

为什么我们会忽略了孩子在心灵上的需要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太急切了,我们太希望帮助孩子成长,太希望孩子早点明白道理,少走弯路,太希望让孩子早点成熟。

问题就出在我们太急了,所以才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道理。

但是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孩子会有一种饱和感,觉得我们没有给到他们实际想要的。孩子还是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家长可能跟孩子生气,但其实呢,经验是不可超越的,孩子还没有经历,光靠理论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客观的规律,也就是允许孩子用他自己的经验和步调来慢慢地长大。

举例:某小朋友,问老师,石头是否能孵出小鸡?老师让他自己去尝试。一个礼拜之后,最终他得出结论,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

换位思考,如果老师直接讲理论,尽管孩子也是知道了结果 ,但是两者却有差别, 在什么地方呢?

差别就在于一个是孩子透过亲自的尝试、体验、探索、发现出来的 ; 而另一个是被剥夺了体验权,被直接告知结果的。这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之嫌疑?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或者是发展他内在的这种创新、探索、尝试、勇敢的冒险等等,让孩子自己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会少一些道理的灌输,而是多一些思维上的启发。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非常地渴望能够与父母在心灵层面上进行沟通。

但是,为什么即便孩子的内心有着这样深切的渴望,却仍然不愿意再开口呢?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与孩子沟通,才能够让孩子跟愿意和我们说心里话,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得到成长呢?

第一,好奇的询问。

比如孩子受老师批评了,或者有什么委屈的事情了。
“咦,今天看你好像不怎么高兴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跟我说说,我很想听听。”

“今天真倒霉,被老师说了一通。”

“ 这样啊,妈妈想听听这件事情的完整经过,你可以和我讲讲吗?”

“这件事情让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呢?你想怎么样做呢?”

问完之后,我们尽可能保持安静,等待孩子的表达。

当我们试着去了解孩子,询问孩子的时候,其实孩子本身就会有一种被了解、被倾听、被关怀的满足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他会自然而然地释怀这种感受。

不只是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也希望能找人倾诉。

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如果我们能够被倾听被理解,那我们心里会感到暖暖的,也许很多的问题,在诉说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就清晰了,不知不觉就找到答案了。

第二,完整的倾听。

给孩子一个能够把整个事情的原委清清楚楚的地表达出来的机会。

在完整倾听的时候,不要漫不经心。要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还要协助他去完整地表达,一直等孩子把话讲完。

不要急着去评判、改变、建议、纠正......什么都不要,我们只是安静地倾听。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无形当中就会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

看起来好像我们什么也没有做,但其实我们为孩子做了一件最好的事情,那也是他最需要的事情。这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策略。

第三,温暖的回应。

人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需要温暖。

孩子的心理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寒冷呢?就是他的自我价值感低落,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

比如说被老师批评。他会觉得自己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很糟糕、很不好。

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到孩子有力的,温暖的回应。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在妈妈眼里,妈妈觉得你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等等,给他传递正能量。

切记不要急着去和孩子分析道理,否则就是雪上加霜。

外面受到委屈,回到家里又不被理解,就会形成双重打击,自然就会变得沉默。

所以,处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改变孩子并不是在它的表象上去用力。而是要从源头上,去用力。

其实孩子呢,他最关键的源头——就是他能不能感受到爱。能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认同和接纳鼓励,信任等等。

他如果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他就有力量面对挫折和错误。

如果他感受不到这种力量,可能稍微受到一点挫折打击,就会因此一蹶不振。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孩子心灵层面上,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力量和支撑。

第四,分享的启发。

透过分享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启发孩子。

当我们用分享而不是教导的方式,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那孩子会有一种很轻松,没有压力的感觉。

当我们用分享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所能接受到的信息,可能会达到60%或70%,剩下不理解的部分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突然有一天他就明白了。

但是如果用讲道理的方式,或者用命令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那么孩子最后接受的信息只有20%或30%,因为孩子接受道理多了之后,就会自动屏蔽。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分享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举例,一个女孩不上学,原因是老师冤枉她和同桌说话,爸爸用自己的例子教育了孩子,不能因为你不喜欢一个人,而放弃自己想要的,因为那样损失的是你自己。然后孩子就去上学了。
其实当孩子能够得到我们的倾听,问题就自然而然化解了,其实很多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问题,主要是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感受的问题。
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真地有问题,而是感受的问题。感受的问题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是感受的问题,我们就都可以通过好奇的询问,完整的倾听,温暖的回应,和分享的启发来启发孩子的思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孩子。











回头来想想看,如果孩子在跟我们沟通和表达的时候,他既能够被了解,同时也可以被关爱,而且还会被启发,那么孩子又怎么会不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呢?

他又怎么会叛逆一个爱他的人啊?其实只要我们的角度和方式对了,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只要我们的方式方法对了,问题也就没有了。

今天的课程内容分享就到这里,您有收获吗? 查看全部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大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赵贺老师的

《14堂小学生家长必听的沟通方法课》之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孩子九岁以上的家长,通常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孩子越长大,越不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去询问会觉得我们很唠叨,很烦。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往往很失落,仿佛一下子被自己的孩子拒之门外。
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非常的不知所措,可能会本能地用唠叨的,重复的,强调的,埋怨的方式去和孩子互动。

但即便我们这样去做,却仍然无法改变孩子不愿意跟我们沟通的事实。

这个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呢?以及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重新敞开心扉,并且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与沟通呢?

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在同一个频道。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用我们的理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用我们的头脑与孩子的心灵沟通,用我们的道理与孩子的感觉沟通。

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听话呢?

反过来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可能会觉得好失落,好失望,因为他感觉自己内心的感受,是不被懂得,不被理解的,自己当下的状态也是不被接纳,不被认同的。

所以孩子渐渐的就会封闭自己的心门,那自然就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其实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分为三个层面和三个阶段。

三个层面:

1,身体层面。

比如说,孩子在婴儿时期的时候,他可能会用自己的哭声来发出求救的信号。

在那个时候,我们会用拥抱来回应孩子,用拥抱告诉他,妈妈在呢,妈妈会保护你,有妈妈在也不用害怕。

2,心灵层面。

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就是在孩子上小学这个阶段。这时候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在心灵层面上。

心灵层面的沟通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在跟我们表达的时候,他背后的那个心灵动机和需求是什么?

动机和需求通常有三个:

A,需要被了解,渴望被了解。

经历了什么事情,他们心里什么感受。比如,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你去接他。

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都怎么了?老师教了什么?今天他开不开心,他会主动来告诉我们,因为他渴望被了解。

B,渴望被关爱。

比如孩子会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把他推倒了,他都摔疼了。孩子就是希望从我们这里能够得到安慰,得到关爱。

C,希望解除疑惑。

孩子总是问十万个为什么?因为他希望解除疑惑,这就是他最原始的动机和需求。

3,理智层面

如果沟通中没有注意到孩子背后的动机、感受和需求,而通常只是一个教导者,或者总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给孩子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

就是他可能会觉得我们非常的无情,因为我们的道理、方法、建议、对与错的标准,都是没有感情的。

是属于纯理性的东西,所以孩子在与我们沟通的时候,在心灵层面上,他可能得不到他所需要的那种感觉。

所以就会导致孩子渐渐不再愿意跟我们表达自己了。

为什么我们会忽略了孩子在心灵上的需要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太急切了,我们太希望帮助孩子成长,太希望孩子早点明白道理,少走弯路,太希望让孩子早点成熟。

问题就出在我们太急了,所以才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道理。

但是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孩子会有一种饱和感,觉得我们没有给到他们实际想要的。孩子还是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家长可能跟孩子生气,但其实呢,经验是不可超越的,孩子还没有经历,光靠理论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客观的规律,也就是允许孩子用他自己的经验和步调来慢慢地长大。

举例:某小朋友,问老师,石头是否能孵出小鸡?老师让他自己去尝试。一个礼拜之后,最终他得出结论,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

换位思考,如果老师直接讲理论,尽管孩子也是知道了结果 ,但是两者却有差别, 在什么地方呢?

差别就在于一个是孩子透过亲自的尝试、体验、探索、发现出来的 ; 而另一个是被剥夺了体验权,被直接告知结果的。这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之嫌疑?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或者是发展他内在的这种创新、探索、尝试、勇敢的冒险等等,让孩子自己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会少一些道理的灌输,而是多一些思维上的启发。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非常地渴望能够与父母在心灵层面上进行沟通。

但是,为什么即便孩子的内心有着这样深切的渴望,却仍然不愿意再开口呢?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与孩子沟通,才能够让孩子跟愿意和我们说心里话,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得到成长呢?

第一,好奇的询问。

比如孩子受老师批评了,或者有什么委屈的事情了。
“咦,今天看你好像不怎么高兴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跟我说说,我很想听听。”

“今天真倒霉,被老师说了一通。”

“ 这样啊,妈妈想听听这件事情的完整经过,你可以和我讲讲吗?”

“这件事情让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呢?你想怎么样做呢?”

问完之后,我们尽可能保持安静,等待孩子的表达。

当我们试着去了解孩子,询问孩子的时候,其实孩子本身就会有一种被了解、被倾听、被关怀的满足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他会自然而然地释怀这种感受。

不只是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也希望能找人倾诉。

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如果我们能够被倾听被理解,那我们心里会感到暖暖的,也许很多的问题,在诉说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就清晰了,不知不觉就找到答案了。

第二,完整的倾听。

给孩子一个能够把整个事情的原委清清楚楚的地表达出来的机会。

在完整倾听的时候,不要漫不经心。要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还要协助他去完整地表达,一直等孩子把话讲完。

不要急着去评判、改变、建议、纠正......什么都不要,我们只是安静地倾听。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无形当中就会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

看起来好像我们什么也没有做,但其实我们为孩子做了一件最好的事情,那也是他最需要的事情。这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策略。

第三,温暖的回应。

人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需要温暖。

孩子的心理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寒冷呢?就是他的自我价值感低落,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

比如说被老师批评。他会觉得自己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很糟糕、很不好。

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到孩子有力的,温暖的回应。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在妈妈眼里,妈妈觉得你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等等,给他传递正能量。

切记不要急着去和孩子分析道理,否则就是雪上加霜。

外面受到委屈,回到家里又不被理解,就会形成双重打击,自然就会变得沉默。

所以,处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改变孩子并不是在它的表象上去用力。而是要从源头上,去用力。

其实孩子呢,他最关键的源头——就是他能不能感受到爱。能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认同和接纳鼓励,信任等等。

他如果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他就有力量面对挫折和错误。

如果他感受不到这种力量,可能稍微受到一点挫折打击,就会因此一蹶不振。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孩子心灵层面上,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力量和支撑。

第四,分享的启发。

透过分享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启发孩子。

当我们用分享而不是教导的方式,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那孩子会有一种很轻松,没有压力的感觉。

当我们用分享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所能接受到的信息,可能会达到60%或70%,剩下不理解的部分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突然有一天他就明白了。

但是如果用讲道理的方式,或者用命令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那么孩子最后接受的信息只有20%或30%,因为孩子接受道理多了之后,就会自动屏蔽。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分享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举例,一个女孩不上学,原因是老师冤枉她和同桌说话,爸爸用自己的例子教育了孩子,不能因为你不喜欢一个人,而放弃自己想要的,因为那样损失的是你自己。然后孩子就去上学了。
其实当孩子能够得到我们的倾听,问题就自然而然化解了,其实很多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问题,主要是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感受的问题。
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真地有问题,而是感受的问题。感受的问题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是感受的问题,我们就都可以通过好奇的询问,完整的倾听,温暖的回应,和分享的启发来启发孩子的思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孩子。











回头来想想看,如果孩子在跟我们沟通和表达的时候,他既能够被了解,同时也可以被关爱,而且还会被启发,那么孩子又怎么会不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呢?

他又怎么会叛逆一个爱他的人啊?其实只要我们的角度和方式对了,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只要我们的方式方法对了,问题也就没有了。

今天的课程内容分享就到这里,您有收获吗?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亲子教育江无焱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14 次浏览 • 2018-11-17 13:51 • 来自相关话题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大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赵贺老师的

《14堂小学生家长必听的沟通方法课》之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孩子九岁以上的家长,通常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孩子越长大,越不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去询问会觉得我们很唠叨,很烦。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往往很失落,仿佛一下子被自己的孩子拒之门外。
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非常的不知所措,可能会本能地用唠叨的,重复的,强调的,埋怨的方式去和孩子互动。

但即便我们这样去做,却仍然无法改变孩子不愿意跟我们沟通的事实。

这个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呢?以及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重新敞开心扉,并且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与沟通呢?

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在同一个频道。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用我们的理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用我们的头脑与孩子的心灵沟通,用我们的道理与孩子的感觉沟通。

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听话呢?

反过来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可能会觉得好失落,好失望,因为他感觉自己内心的感受,是不被懂得,不被理解的,自己当下的状态也是不被接纳,不被认同的。

所以孩子渐渐的就会封闭自己的心门,那自然就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其实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分为三个层面和三个阶段。

三个层面:

1,身体层面。

比如说,孩子在婴儿时期的时候,他可能会用自己的哭声来发出求救的信号。

在那个时候,我们会用拥抱来回应孩子,用拥抱告诉他,妈妈在呢,妈妈会保护你,有妈妈在也不用害怕。

2,心灵层面。

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就是在孩子上小学这个阶段。这时候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在心灵层面上。

心灵层面的沟通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在跟我们表达的时候,他背后的那个心灵动机和需求是什么?

动机和需求通常有三个:

A,需要被了解,渴望被了解。

经历了什么事情,他们心里什么感受。比如,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你去接他。

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都怎么了?老师教了什么?今天他开不开心,他会主动来告诉我们,因为他渴望被了解。

B,渴望被关爱。

比如孩子会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把他推倒了,他都摔疼了。孩子就是希望从我们这里能够得到安慰,得到关爱。

C,希望解除疑惑。

孩子总是问十万个为什么?因为他希望解除疑惑,这就是他最原始的动机和需求。

3,理智层面

如果沟通中没有注意到孩子背后的动机、感受和需求,而通常只是一个教导者,或者总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给孩子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

就是他可能会觉得我们非常的无情,因为我们的道理、方法、建议、对与错的标准,都是没有感情的。

是属于纯理性的东西,所以孩子在与我们沟通的时候,在心灵层面上,他可能得不到他所需要的那种感觉。

所以就会导致孩子渐渐不再愿意跟我们表达自己了。

为什么我们会忽略了孩子在心灵上的需要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太急切了,我们太希望帮助孩子成长,太希望孩子早点明白道理,少走弯路,太希望让孩子早点成熟。

问题就出在我们太急了,所以才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道理。

但是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孩子会有一种饱和感,觉得我们没有给到他们实际想要的。孩子还是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家长可能跟孩子生气,但其实呢,经验是不可超越的,孩子还没有经历,光靠理论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客观的规律,也就是允许孩子用他自己的经验和步调来慢慢地长大。

举例:某小朋友,问老师,石头是否能孵出小鸡?老师让他自己去尝试。一个礼拜之后,最终他得出结论,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

换位思考,如果老师直接讲理论,尽管孩子也是知道了结果 ,但是两者却有差别, 在什么地方呢?

差别就在于一个是孩子透过亲自的尝试、体验、探索、发现出来的 ; 而另一个是被剥夺了体验权,被直接告知结果的。这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之嫌疑?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或者是发展他内在的这种创新、探索、尝试、勇敢的冒险等等,让孩子自己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会少一些道理的灌输,而是多一些思维上的启发。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非常地渴望能够与父母在心灵层面上进行沟通。

但是,为什么即便孩子的内心有着这样深切的渴望,却仍然不愿意再开口呢?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与孩子沟通,才能够让孩子跟愿意和我们说心里话,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得到成长呢?

第一,好奇的询问。

比如孩子受老师批评了,或者有什么委屈的事情了。
“咦,今天看你好像不怎么高兴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跟我说说,我很想听听。”

“今天真倒霉,被老师说了一通。”

“ 这样啊,妈妈想听听这件事情的完整经过,你可以和我讲讲吗?”

“这件事情让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呢?你想怎么样做呢?”

问完之后,我们尽可能保持安静,等待孩子的表达。

当我们试着去了解孩子,询问孩子的时候,其实孩子本身就会有一种被了解、被倾听、被关怀的满足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他会自然而然地释怀这种感受。

不只是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也希望能找人倾诉。

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如果我们能够被倾听被理解,那我们心里会感到暖暖的,也许很多的问题,在诉说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就清晰了,不知不觉就找到答案了。

第二,完整的倾听。

给孩子一个能够把整个事情的原委清清楚楚的地表达出来的机会。

在完整倾听的时候,不要漫不经心。要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还要协助他去完整地表达,一直等孩子把话讲完。

不要急着去评判、改变、建议、纠正......什么都不要,我们只是安静地倾听。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无形当中就会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

看起来好像我们什么也没有做,但其实我们为孩子做了一件最好的事情,那也是他最需要的事情。这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策略。

第三,温暖的回应。

人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需要温暖。

孩子的心理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寒冷呢?就是他的自我价值感低落,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

比如说被老师批评。他会觉得自己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很糟糕、很不好。

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到孩子有力的,温暖的回应。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在妈妈眼里,妈妈觉得你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等等,给他传递正能量。

切记不要急着去和孩子分析道理,否则就是雪上加霜。

外面受到委屈,回到家里又不被理解,就会形成双重打击,自然就会变得沉默。

所以,处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改变孩子并不是在它的表象上去用力。而是要从源头上,去用力。

其实孩子呢,他最关键的源头——就是他能不能感受到爱。能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认同和接纳鼓励,信任等等。

他如果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他就有力量面对挫折和错误。

如果他感受不到这种力量,可能稍微受到一点挫折打击,就会因此一蹶不振。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孩子心灵层面上,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力量和支撑。

第四,分享的启发。

透过分享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启发孩子。

当我们用分享而不是教导的方式,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那孩子会有一种很轻松,没有压力的感觉。

当我们用分享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所能接受到的信息,可能会达到60%或70%,剩下不理解的部分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突然有一天他就明白了。

但是如果用讲道理的方式,或者用命令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那么孩子最后接受的信息只有20%或30%,因为孩子接受道理多了之后,就会自动屏蔽。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分享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举例,一个女孩不上学,原因是老师冤枉她和同桌说话,爸爸用自己的例子教育了孩子,不能因为你不喜欢一个人,而放弃自己想要的,因为那样损失的是你自己。然后孩子就去上学了。
其实当孩子能够得到我们的倾听,问题就自然而然化解了,其实很多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问题,主要是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感受的问题。
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真地有问题,而是感受的问题。感受的问题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是感受的问题,我们就都可以通过好奇的询问,完整的倾听,温暖的回应,和分享的启发来启发孩子的思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孩子。











回头来想想看,如果孩子在跟我们沟通和表达的时候,他既能够被了解,同时也可以被关爱,而且还会被启发,那么孩子又怎么会不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呢?

他又怎么会叛逆一个爱他的人啊?其实只要我们的角度和方式对了,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只要我们的方式方法对了,问题也就没有了。

今天的课程内容分享就到这里,您有收获吗? 查看全部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大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赵贺老师的

《14堂小学生家长必听的沟通方法课》之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孩子九岁以上的家长,通常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孩子越长大,越不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去询问会觉得我们很唠叨,很烦。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往往很失落,仿佛一下子被自己的孩子拒之门外。
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非常的不知所措,可能会本能地用唠叨的,重复的,强调的,埋怨的方式去和孩子互动。

但即便我们这样去做,却仍然无法改变孩子不愿意跟我们沟通的事实。

这个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呢?以及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重新敞开心扉,并且很愿意和我们交流与沟通呢?

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在同一个频道。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用我们的理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用我们的头脑与孩子的心灵沟通,用我们的道理与孩子的感觉沟通。

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听话呢?

反过来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可能会觉得好失落,好失望,因为他感觉自己内心的感受,是不被懂得,不被理解的,自己当下的状态也是不被接纳,不被认同的。

所以孩子渐渐的就会封闭自己的心门,那自然就不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了。

其实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分为三个层面和三个阶段。

三个层面:

1,身体层面。

比如说,孩子在婴儿时期的时候,他可能会用自己的哭声来发出求救的信号。

在那个时候,我们会用拥抱来回应孩子,用拥抱告诉他,妈妈在呢,妈妈会保护你,有妈妈在也不用害怕。

2,心灵层面。

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就是在孩子上小学这个阶段。这时候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在心灵层面上。

心灵层面的沟通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在跟我们表达的时候,他背后的那个心灵动机和需求是什么?

动机和需求通常有三个:

A,需要被了解,渴望被了解。

经历了什么事情,他们心里什么感受。比如,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你去接他。

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都怎么了?老师教了什么?今天他开不开心,他会主动来告诉我们,因为他渴望被了解。

B,渴望被关爱。

比如孩子会告诉你,今天某某小朋友把他推倒了,他都摔疼了。孩子就是希望从我们这里能够得到安慰,得到关爱。

C,希望解除疑惑。

孩子总是问十万个为什么?因为他希望解除疑惑,这就是他最原始的动机和需求。

3,理智层面

如果沟通中没有注意到孩子背后的动机、感受和需求,而通常只是一个教导者,或者总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给孩子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

就是他可能会觉得我们非常的无情,因为我们的道理、方法、建议、对与错的标准,都是没有感情的。

是属于纯理性的东西,所以孩子在与我们沟通的时候,在心灵层面上,他可能得不到他所需要的那种感觉。

所以就会导致孩子渐渐不再愿意跟我们表达自己了。

为什么我们会忽略了孩子在心灵上的需要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太急切了,我们太希望帮助孩子成长,太希望孩子早点明白道理,少走弯路,太希望让孩子早点成熟。

问题就出在我们太急了,所以才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各种各样的道理。

但是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孩子会有一种饱和感,觉得我们没有给到他们实际想要的。孩子还是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家长可能跟孩子生气,但其实呢,经验是不可超越的,孩子还没有经历,光靠理论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客观的规律,也就是允许孩子用他自己的经验和步调来慢慢地长大。

举例:某小朋友,问老师,石头是否能孵出小鸡?老师让他自己去尝试。一个礼拜之后,最终他得出结论,石头是孵不出小鸡的。

换位思考,如果老师直接讲理论,尽管孩子也是知道了结果 ,但是两者却有差别, 在什么地方呢?

差别就在于一个是孩子透过亲自的尝试、体验、探索、发现出来的 ; 而另一个是被剥夺了体验权,被直接告知结果的。这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之嫌疑?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或者是发展他内在的这种创新、探索、尝试、勇敢的冒险等等,让孩子自己具备主动思考的能力,如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会少一些道理的灌输,而是多一些思维上的启发。

如何让孩子很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非常地渴望能够与父母在心灵层面上进行沟通。

但是,为什么即便孩子的内心有着这样深切的渴望,却仍然不愿意再开口呢?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与孩子沟通,才能够让孩子跟愿意和我们说心里话,同时,又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得到成长呢?

第一,好奇的询问。

比如孩子受老师批评了,或者有什么委屈的事情了。
“咦,今天看你好像不怎么高兴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跟我说说,我很想听听。”

“今天真倒霉,被老师说了一通。”

“ 这样啊,妈妈想听听这件事情的完整经过,你可以和我讲讲吗?”

“这件事情让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呢?你想怎么样做呢?”

问完之后,我们尽可能保持安静,等待孩子的表达。

当我们试着去了解孩子,询问孩子的时候,其实孩子本身就会有一种被了解、被倾听、被关怀的满足感,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他会自然而然地释怀这种感受。

不只是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当我们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也希望能找人倾诉。

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如果我们能够被倾听被理解,那我们心里会感到暖暖的,也许很多的问题,在诉说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就清晰了,不知不觉就找到答案了。

第二,完整的倾听。

给孩子一个能够把整个事情的原委清清楚楚的地表达出来的机会。

在完整倾听的时候,不要漫不经心。要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还要协助他去完整地表达,一直等孩子把话讲完。

不要急着去评判、改变、建议、纠正......什么都不要,我们只是安静地倾听。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无形当中就会感觉到,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

看起来好像我们什么也没有做,但其实我们为孩子做了一件最好的事情,那也是他最需要的事情。这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策略。

第三,温暖的回应。

人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需要温暖。

孩子的心理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寒冷呢?就是他的自我价值感低落,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

比如说被老师批评。他会觉得自己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很糟糕、很不好。

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到孩子有力的,温暖的回应。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在妈妈眼里,妈妈觉得你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等等,给他传递正能量。

切记不要急着去和孩子分析道理,否则就是雪上加霜。

外面受到委屈,回到家里又不被理解,就会形成双重打击,自然就会变得沉默。

所以,处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改变孩子并不是在它的表象上去用力。而是要从源头上,去用力。

其实孩子呢,他最关键的源头——就是他能不能感受到爱。能不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认同和接纳鼓励,信任等等。

他如果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他就有力量面对挫折和错误。

如果他感受不到这种力量,可能稍微受到一点挫折打击,就会因此一蹶不振。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孩子心灵层面上,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力量和支撑。

第四,分享的启发。

透过分享我们自己的经验,来启发孩子。

当我们用分享而不是教导的方式,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那孩子会有一种很轻松,没有压力的感觉。

当我们用分享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所能接受到的信息,可能会达到60%或70%,剩下不理解的部分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突然有一天他就明白了。

但是如果用讲道理的方式,或者用命令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那么孩子最后接受的信息只有20%或30%,因为孩子接受道理多了之后,就会自动屏蔽。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分享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

举例,一个女孩不上学,原因是老师冤枉她和同桌说话,爸爸用自己的例子教育了孩子,不能因为你不喜欢一个人,而放弃自己想要的,因为那样损失的是你自己。然后孩子就去上学了。
其实当孩子能够得到我们的倾听,问题就自然而然化解了,其实很多问题之所以会成为问题,主要是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感受的问题。
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真地有问题,而是感受的问题。感受的问题解决了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是感受的问题,我们就都可以通过好奇的询问,完整的倾听,温暖的回应,和分享的启发来启发孩子的思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孩子。











回头来想想看,如果孩子在跟我们沟通和表达的时候,他既能够被了解,同时也可以被关爱,而且还会被启发,那么孩子又怎么会不愿意和我们讲心里话呢?

他又怎么会叛逆一个爱他的人啊?其实只要我们的角度和方式对了,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只要我们的方式方法对了,问题也就没有了。

今天的课程内容分享就到这里,您有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