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家长

写给家长

孩子的世界你不一定懂,但看到情绪就够了

亲子教育鈊儛朢晴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8 次浏览 • 2018-11-16 10:29 •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看到或听到了好多事,从儿童心理工作者的角度看,真是觉得孩子挺可怜的……想到一些问题,拿来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几件事:

【事件一】

地铁上,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孩子看起来也就是三岁多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孩子有点不开心的样子,于是爸爸站起来,换妈妈抱着孩子坐着……

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平复,只是不停的在嘴边嘟囔着:什么味?(孩子说话不清楚,同时有点外地口音,后来听妈妈的回应才知道是这三个字),一边说着一边表现的特别烦躁和不开心。

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回应道:“什么味啊?你闻到什么味啊?我们再过两站就下车了。”

孩子更加不高兴,嘴里还是那三个字,已经有点要哭起来了。

“什么味啊?我没闻到什么味啊~哦哦哦~没事了”妈妈安慰着,爸爸也逗着……

孩子情绪更不高兴了!歇斯底里的哭起来,嘴里还是不停的说,什么味,什么味……

孩子哭成那样,妈妈在地铁里自然也尴尬,抱着孩子站了起来转了转,还是再问:“你闻到什么味啦?能有什么味啊~坚持一下,就快到了!”

“你说怎么就没味儿了!?下车?咱就差两站了。宝宝乖……”

孩子越哭越夸张,边上的阿姨逗一下,孩子哭的更厉害了!妈妈也没办法,只能再抱着孩子坐着。孩子哭急到了一定程度,边哭边使劲拍打妈妈,那种状态可以理解为委屈到极点后的爆发……当我想上前做点什么的时候,那俩人也下车了~

中间还有一个细节,再差一站的时候,妈妈抱起孩子说下车,可又转了一下坐回到原位……孩子自然更加爆发,但我估计妈妈也纠结了一下下车的性价比(他们带着好多行李)


【事件二】

来访者提到过一件小事,说孩子上课外班要迟到了,但孩子说害怕电梯,哭着喊着就不上电梯。这个时候带着她的姥姥开始不停的劝说:上学就要迟到了、不做电梯能怎么办呢、要不我们爬楼梯吧、你看这个电梯多有意思……再不上去就真的迟到了,这孩子!怎么这样!……

孩子的状态自然是害怕、哭闹……程度愈演愈烈,最后也没办法,只能带孩子出去待了会儿……几百块钱的课自然是浪费了。

这两个故事其实有很多想通的地方

1.孩子的恐惧和厌烦让我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哪有味道?怎么突然害怕电梯?)
2.大人还挺在意孩子的状态,不停的提出解决办法,或者询问其原因,但结果却好像越来越糟糕。孩子似乎是那么不通情理……
3.孩子委屈的已经让人心疼了,但我们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方法来让她们摆脱那种情绪。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要彻底顺着孩子的意思,现实中的太多事就真的会耽误,剩下的只能感慨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啊……
看着上面列出的这几点,的确是够麻烦和无奈的,试问,那个家长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而我们或强硬或妥协的选择,是不是正确呢?难道真的没有一种方式去解决上述的问题么?方法肯定有,但提方法之前,我们要先改变一个固定的想法:解决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提升学习成绩一定得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一定得列个计划或者管理时间、缺钱就得想办法挣钱……我们从这些难题中总结了经验:既然是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但是,上述的都是客观的问题,脱离了人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发生的一个问题,既然结合了人,有时候问题事件就不一定非得靠解决问题来化解了!

举个例子,一个管理者讲述的故事:

A君几个月来业绩都是最低的,在这么下去就只有被解雇的命运。

这天,我找到了他。他似乎知道我找他来的目的,所以看上去很紧张。我并没有提业绩的问题,只是问问他工作是否顺心,生活中都做些什么……在谈话中,我知道这几个月他的父亲一直住院,家里爱人也时常出差,他除了工作还需要照顾爸爸和孩子。最后的结束,我只是说:“如果有难处,可以跟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点什么。”

说来也奇怪,A君在之后的几个月业绩突然好转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去化……

用那个管理者的话:我发现,督促每个人的工作不如去读懂每个人的故事……

我们似乎很难形容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但无疑也都能理解了一种新的想法:尤其在对待与人有关的事情,往往不一定非得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不针对孩子提到的问题去想解决办法,似乎我们能不能了解“怪味儿”和“电梯的可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孩子并不是缩小的大人,也不是幼稚的“小动物”,孩子就是孩子,它们的世界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但他们有与生俱来与成人相同的——情绪。
孩子再跟我们表达“有味道”“电梯可怕”的同时,同样也在跟我们传达着他的情绪,我们注意到了么?
“好像注意到了,从他们的话里话外也都传达出发现孩子不高兴,所以才会提出哪些解决办法,如果不在意,怎么会想怎么解决呢?”也许有人会这么说。
但是,孩子发现他的妈妈或者奶奶注意到了么?我们跳过了情绪的反映直接到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孩子的眼中则是:你没发现我如此难受or你没看出我有多么的害怕!
因此,孩子情绪处在负面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注意谈论问题前被我们忽略掉得那些话: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你好像挺难受的,我能看到;那个东西有时候的确挺吓人的!……
看到孩子的情绪,回映孩子的情绪恰恰是第一步,而且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第一步!

对孩子的回应有一个3A原则:


²认可(Acknowledge)——我看到/你看起来很不高兴

²准许(Allow)——这的确很难受/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²可接受的方式(Acceptable solution)——你可以试着……


以刚刚害怕电梯的孩子为例:
看起来你真的很害怕(认可,或者说告诉孩子我看到了),我能理解,大家都会有害怕的东西(准许,表示接纳孩子情绪),我们来想想要怎么才能不害怕呢?(先试着让孩子找一个解决方式),(如果孩子不知道)我抱抱你会不会觉得好一些?/我们就在这看一会儿,不进去,看看它会不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以上的回应,并没有提上课迟到的事。也许根本不用提,孩子只是要求被抱抱可能就会好一些……如果不,我相信各位也都能找到其他方法,让“迟到”的损失降到最小,不是么?
类似的回应方式也可以在孩子没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比如在提出限制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在一个地方高兴的不行,死活不肯回家。
这时,我们依旧可以先关注情绪的回应,再给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哇!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在这玩,停下来的确挺舍不得的……但是我们之前说好了,如果不回家的话很多事情会耽误,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走了。如果你这么喜欢这,我们可以明天再来,还可以多玩一会儿……”
这段对话好像挺常见的?它只是比平常的“劝导”多了前面一句话,这的确很好玩,我也会舍不得……这样一种“我看到你情绪了”表达,会发挥你绝对想不到的效果!
也许您已经认可了关注和回应孩子情绪的重要和奇妙,那接下来就是花时间去学会如何准确的回应孩子的情绪(本文此处省略10000字),这就足够了……
[h3]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提这些?[/h3][h3]中国人性格含蓄,中国孩子应试压力大……种种因素导致我们从小,甚至还没出生就在被教育,但是只是被教育探索外部的世界,我们比很多人都提前认识拼音,认识汉字,但多少人关注孩子或者自己小时候被关注过去探索自己内部的感觉和情绪么?[/h3][h3]孩子哭了,我们第一句回应则是别哭了……它背后的情绪呢?[/h3][h3]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h3][h3]—回应孩子的情绪不仅仅是学一招儿,帮我们解决那些关于孩子头疼的问题;[/h3][h3]—更近一层,这种回应也是在帮助孩子去探索自己的情绪,培养感知情绪之后如何去处理的能力,[/h3][h3]—再更进一层,如果我们能够越来越准确的体察到孩子真实的情绪,我们自己情绪也是一种成长![/h3] 查看全部

最近看到或听到了好多事,从儿童心理工作者的角度看,真是觉得孩子挺可怜的……想到一些问题,拿来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几件事:


【事件一】

地铁上,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孩子看起来也就是三岁多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孩子有点不开心的样子,于是爸爸站起来,换妈妈抱着孩子坐着……

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平复,只是不停的在嘴边嘟囔着:什么味?(孩子说话不清楚,同时有点外地口音,后来听妈妈的回应才知道是这三个字),一边说着一边表现的特别烦躁和不开心。

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回应道:“什么味啊?你闻到什么味啊?我们再过两站就下车了。”

孩子更加不高兴,嘴里还是那三个字,已经有点要哭起来了。

“什么味啊?我没闻到什么味啊~哦哦哦~没事了”妈妈安慰着,爸爸也逗着……

孩子情绪更不高兴了!歇斯底里的哭起来,嘴里还是不停的说,什么味,什么味……

孩子哭成那样,妈妈在地铁里自然也尴尬,抱着孩子站了起来转了转,还是再问:“你闻到什么味啦?能有什么味啊~坚持一下,就快到了!”

“你说怎么就没味儿了!?下车?咱就差两站了。宝宝乖……”

孩子越哭越夸张,边上的阿姨逗一下,孩子哭的更厉害了!妈妈也没办法,只能再抱着孩子坐着。孩子哭急到了一定程度,边哭边使劲拍打妈妈,那种状态可以理解为委屈到极点后的爆发……当我想上前做点什么的时候,那俩人也下车了~

中间还有一个细节,再差一站的时候,妈妈抱起孩子说下车,可又转了一下坐回到原位……孩子自然更加爆发,但我估计妈妈也纠结了一下下车的性价比(他们带着好多行李)


【事件二】

来访者提到过一件小事,说孩子上课外班要迟到了,但孩子说害怕电梯,哭着喊着就不上电梯。这个时候带着她的姥姥开始不停的劝说:上学就要迟到了、不做电梯能怎么办呢、要不我们爬楼梯吧、你看这个电梯多有意思……再不上去就真的迟到了,这孩子!怎么这样!……

孩子的状态自然是害怕、哭闹……程度愈演愈烈,最后也没办法,只能带孩子出去待了会儿……几百块钱的课自然是浪费了。

这两个故事其实有很多想通的地方

1.孩子的恐惧和厌烦让我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哪有味道?怎么突然害怕电梯?)
2.大人还挺在意孩子的状态,不停的提出解决办法,或者询问其原因,但结果却好像越来越糟糕。孩子似乎是那么不通情理……
3.孩子委屈的已经让人心疼了,但我们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方法来让她们摆脱那种情绪。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要彻底顺着孩子的意思,现实中的太多事就真的会耽误,剩下的只能感慨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啊……
看着上面列出的这几点,的确是够麻烦和无奈的,试问,那个家长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而我们或强硬或妥协的选择,是不是正确呢?难道真的没有一种方式去解决上述的问题么?方法肯定有,但提方法之前,我们要先改变一个固定的想法:解决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提升学习成绩一定得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一定得列个计划或者管理时间、缺钱就得想办法挣钱……我们从这些难题中总结了经验:既然是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但是,上述的都是客观的问题,脱离了人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发生的一个问题,既然结合了人,有时候问题事件就不一定非得靠解决问题来化解了!


举个例子,一个管理者讲述的故事:

A君几个月来业绩都是最低的,在这么下去就只有被解雇的命运。

这天,我找到了他。他似乎知道我找他来的目的,所以看上去很紧张。我并没有提业绩的问题,只是问问他工作是否顺心,生活中都做些什么……在谈话中,我知道这几个月他的父亲一直住院,家里爱人也时常出差,他除了工作还需要照顾爸爸和孩子。最后的结束,我只是说:“如果有难处,可以跟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点什么。”

说来也奇怪,A君在之后的几个月业绩突然好转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去化……

用那个管理者的话:我发现,督促每个人的工作不如去读懂每个人的故事……

我们似乎很难形容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但无疑也都能理解了一种新的想法:尤其在对待与人有关的事情,往往不一定非得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不针对孩子提到的问题去想解决办法,似乎我们能不能了解“怪味儿”和“电梯的可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孩子并不是缩小的大人,也不是幼稚的“小动物”,孩子就是孩子,它们的世界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但他们有与生俱来与成人相同的——情绪。
孩子再跟我们表达“有味道”“电梯可怕”的同时,同样也在跟我们传达着他的情绪,我们注意到了么?
“好像注意到了,从他们的话里话外也都传达出发现孩子不高兴,所以才会提出哪些解决办法,如果不在意,怎么会想怎么解决呢?”也许有人会这么说。
但是,孩子发现他的妈妈或者奶奶注意到了么?我们跳过了情绪的反映直接到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孩子的眼中则是:你没发现我如此难受or你没看出我有多么的害怕!
因此,孩子情绪处在负面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注意谈论问题前被我们忽略掉得那些话: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你好像挺难受的,我能看到;那个东西有时候的确挺吓人的!……
看到孩子的情绪,回映孩子的情绪恰恰是第一步,而且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第一步!


对孩子的回应有一个3A原则:


²认可(Acknowledge)——我看到/你看起来很不高兴

²准许(Allow)——这的确很难受/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²可接受的方式(Acceptable solution)——你可以试着……


以刚刚害怕电梯的孩子为例:

看起来你真的很害怕(认可,或者说告诉孩子我看到了),我能理解,大家都会有害怕的东西(准许,表示接纳孩子情绪),我们来想想要怎么才能不害怕呢?(先试着让孩子找一个解决方式)(如果孩子不知道)我抱抱你会不会觉得好一些?/我们就在这看一会儿,不进去,看看它会不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以上的回应,并没有提上课迟到的事。也许根本不用提,孩子只是要求被抱抱可能就会好一些……如果不,我相信各位也都能找到其他方法,让“迟到”的损失降到最小,不是么?
类似的回应方式也可以在孩子没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比如在提出限制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在一个地方高兴的不行,死活不肯回家。
这时,我们依旧可以先关注情绪的回应,再给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哇!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在这玩,停下来的确挺舍不得的……但是我们之前说好了,如果不回家的话很多事情会耽误,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走了。如果你这么喜欢这,我们可以明天再来,还可以多玩一会儿……”

这段对话好像挺常见的?它只是比平常的“劝导”多了前面一句话,这的确很好玩,我也会舍不得……这样一种“我看到你情绪了”表达,会发挥你绝对想不到的效果!
也许您已经认可了关注和回应孩子情绪的重要和奇妙,那接下来就是花时间去学会如何准确的回应孩子的情绪(本文此处省略10000字),这就足够了……
[h3]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提这些?[/h3][h3]中国人性格含蓄,中国孩子应试压力大……种种因素导致我们从小,甚至还没出生就在被教育,但是只是被教育探索外部的世界,我们比很多人都提前认识拼音,认识汉字,但多少人关注孩子或者自己小时候被关注过去探索自己内部的感觉和情绪么?[/h3][h3]孩子哭了,我们第一句回应则是别哭了……它背后的情绪呢?[/h3][h3]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h3][h3]—回应孩子的情绪不仅仅是学一招儿,帮我们解决那些关于孩子头疼的问题;[/h3][h3]—更近一层,这种回应也是在帮助孩子去探索自己的情绪,培养感知情绪之后如何去处理的能力,[/h3][h3]—再更进一层,如果我们能够越来越准确的体察到孩子真实的情绪,我们自己情绪也是一种成长![/h3]

孩子的世界你不一定懂,但看到情绪就够了

亲子教育鈊儛朢晴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28 次浏览 • 2018-11-16 10:29 •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看到或听到了好多事,从儿童心理工作者的角度看,真是觉得孩子挺可怜的……想到一些问题,拿来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几件事:

【事件一】

地铁上,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孩子看起来也就是三岁多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孩子有点不开心的样子,于是爸爸站起来,换妈妈抱着孩子坐着……

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平复,只是不停的在嘴边嘟囔着:什么味?(孩子说话不清楚,同时有点外地口音,后来听妈妈的回应才知道是这三个字),一边说着一边表现的特别烦躁和不开心。

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回应道:“什么味啊?你闻到什么味啊?我们再过两站就下车了。”

孩子更加不高兴,嘴里还是那三个字,已经有点要哭起来了。

“什么味啊?我没闻到什么味啊~哦哦哦~没事了”妈妈安慰着,爸爸也逗着……

孩子情绪更不高兴了!歇斯底里的哭起来,嘴里还是不停的说,什么味,什么味……

孩子哭成那样,妈妈在地铁里自然也尴尬,抱着孩子站了起来转了转,还是再问:“你闻到什么味啦?能有什么味啊~坚持一下,就快到了!”

“你说怎么就没味儿了!?下车?咱就差两站了。宝宝乖……”

孩子越哭越夸张,边上的阿姨逗一下,孩子哭的更厉害了!妈妈也没办法,只能再抱着孩子坐着。孩子哭急到了一定程度,边哭边使劲拍打妈妈,那种状态可以理解为委屈到极点后的爆发……当我想上前做点什么的时候,那俩人也下车了~

中间还有一个细节,再差一站的时候,妈妈抱起孩子说下车,可又转了一下坐回到原位……孩子自然更加爆发,但我估计妈妈也纠结了一下下车的性价比(他们带着好多行李)


【事件二】

来访者提到过一件小事,说孩子上课外班要迟到了,但孩子说害怕电梯,哭着喊着就不上电梯。这个时候带着她的姥姥开始不停的劝说:上学就要迟到了、不做电梯能怎么办呢、要不我们爬楼梯吧、你看这个电梯多有意思……再不上去就真的迟到了,这孩子!怎么这样!……

孩子的状态自然是害怕、哭闹……程度愈演愈烈,最后也没办法,只能带孩子出去待了会儿……几百块钱的课自然是浪费了。

这两个故事其实有很多想通的地方

1.孩子的恐惧和厌烦让我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哪有味道?怎么突然害怕电梯?)
2.大人还挺在意孩子的状态,不停的提出解决办法,或者询问其原因,但结果却好像越来越糟糕。孩子似乎是那么不通情理……
3.孩子委屈的已经让人心疼了,但我们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方法来让她们摆脱那种情绪。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要彻底顺着孩子的意思,现实中的太多事就真的会耽误,剩下的只能感慨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啊……
看着上面列出的这几点,的确是够麻烦和无奈的,试问,那个家长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而我们或强硬或妥协的选择,是不是正确呢?难道真的没有一种方式去解决上述的问题么?方法肯定有,但提方法之前,我们要先改变一个固定的想法:解决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提升学习成绩一定得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一定得列个计划或者管理时间、缺钱就得想办法挣钱……我们从这些难题中总结了经验:既然是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但是,上述的都是客观的问题,脱离了人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发生的一个问题,既然结合了人,有时候问题事件就不一定非得靠解决问题来化解了!

举个例子,一个管理者讲述的故事:

A君几个月来业绩都是最低的,在这么下去就只有被解雇的命运。

这天,我找到了他。他似乎知道我找他来的目的,所以看上去很紧张。我并没有提业绩的问题,只是问问他工作是否顺心,生活中都做些什么……在谈话中,我知道这几个月他的父亲一直住院,家里爱人也时常出差,他除了工作还需要照顾爸爸和孩子。最后的结束,我只是说:“如果有难处,可以跟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点什么。”

说来也奇怪,A君在之后的几个月业绩突然好转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去化……

用那个管理者的话:我发现,督促每个人的工作不如去读懂每个人的故事……

我们似乎很难形容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但无疑也都能理解了一种新的想法:尤其在对待与人有关的事情,往往不一定非得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不针对孩子提到的问题去想解决办法,似乎我们能不能了解“怪味儿”和“电梯的可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孩子并不是缩小的大人,也不是幼稚的“小动物”,孩子就是孩子,它们的世界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但他们有与生俱来与成人相同的——情绪。
孩子再跟我们表达“有味道”“电梯可怕”的同时,同样也在跟我们传达着他的情绪,我们注意到了么?
“好像注意到了,从他们的话里话外也都传达出发现孩子不高兴,所以才会提出哪些解决办法,如果不在意,怎么会想怎么解决呢?”也许有人会这么说。
但是,孩子发现他的妈妈或者奶奶注意到了么?我们跳过了情绪的反映直接到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孩子的眼中则是:你没发现我如此难受or你没看出我有多么的害怕!
因此,孩子情绪处在负面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注意谈论问题前被我们忽略掉得那些话: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你好像挺难受的,我能看到;那个东西有时候的确挺吓人的!……
看到孩子的情绪,回映孩子的情绪恰恰是第一步,而且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第一步!

对孩子的回应有一个3A原则:


²认可(Acknowledge)——我看到/你看起来很不高兴

²准许(Allow)——这的确很难受/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²可接受的方式(Acceptable solution)——你可以试着……


以刚刚害怕电梯的孩子为例:
看起来你真的很害怕(认可,或者说告诉孩子我看到了),我能理解,大家都会有害怕的东西(准许,表示接纳孩子情绪),我们来想想要怎么才能不害怕呢?(先试着让孩子找一个解决方式),(如果孩子不知道)我抱抱你会不会觉得好一些?/我们就在这看一会儿,不进去,看看它会不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以上的回应,并没有提上课迟到的事。也许根本不用提,孩子只是要求被抱抱可能就会好一些……如果不,我相信各位也都能找到其他方法,让“迟到”的损失降到最小,不是么?
类似的回应方式也可以在孩子没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比如在提出限制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在一个地方高兴的不行,死活不肯回家。
这时,我们依旧可以先关注情绪的回应,再给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哇!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在这玩,停下来的确挺舍不得的……但是我们之前说好了,如果不回家的话很多事情会耽误,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走了。如果你这么喜欢这,我们可以明天再来,还可以多玩一会儿……”
这段对话好像挺常见的?它只是比平常的“劝导”多了前面一句话,这的确很好玩,我也会舍不得……这样一种“我看到你情绪了”表达,会发挥你绝对想不到的效果!
也许您已经认可了关注和回应孩子情绪的重要和奇妙,那接下来就是花时间去学会如何准确的回应孩子的情绪(本文此处省略10000字),这就足够了……
[h3]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提这些?[/h3][h3]中国人性格含蓄,中国孩子应试压力大……种种因素导致我们从小,甚至还没出生就在被教育,但是只是被教育探索外部的世界,我们比很多人都提前认识拼音,认识汉字,但多少人关注孩子或者自己小时候被关注过去探索自己内部的感觉和情绪么?[/h3][h3]孩子哭了,我们第一句回应则是别哭了……它背后的情绪呢?[/h3][h3]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h3][h3]—回应孩子的情绪不仅仅是学一招儿,帮我们解决那些关于孩子头疼的问题;[/h3][h3]—更近一层,这种回应也是在帮助孩子去探索自己的情绪,培养感知情绪之后如何去处理的能力,[/h3][h3]—再更进一层,如果我们能够越来越准确的体察到孩子真实的情绪,我们自己情绪也是一种成长![/h3] 查看全部

最近看到或听到了好多事,从儿童心理工作者的角度看,真是觉得孩子挺可怜的……想到一些问题,拿来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几件事:


【事件一】

地铁上,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孩子看起来也就是三岁多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孩子有点不开心的样子,于是爸爸站起来,换妈妈抱着孩子坐着……

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平复,只是不停的在嘴边嘟囔着:什么味?(孩子说话不清楚,同时有点外地口音,后来听妈妈的回应才知道是这三个字),一边说着一边表现的特别烦躁和不开心。

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回应道:“什么味啊?你闻到什么味啊?我们再过两站就下车了。”

孩子更加不高兴,嘴里还是那三个字,已经有点要哭起来了。

“什么味啊?我没闻到什么味啊~哦哦哦~没事了”妈妈安慰着,爸爸也逗着……

孩子情绪更不高兴了!歇斯底里的哭起来,嘴里还是不停的说,什么味,什么味……

孩子哭成那样,妈妈在地铁里自然也尴尬,抱着孩子站了起来转了转,还是再问:“你闻到什么味啦?能有什么味啊~坚持一下,就快到了!”

“你说怎么就没味儿了!?下车?咱就差两站了。宝宝乖……”

孩子越哭越夸张,边上的阿姨逗一下,孩子哭的更厉害了!妈妈也没办法,只能再抱着孩子坐着。孩子哭急到了一定程度,边哭边使劲拍打妈妈,那种状态可以理解为委屈到极点后的爆发……当我想上前做点什么的时候,那俩人也下车了~

中间还有一个细节,再差一站的时候,妈妈抱起孩子说下车,可又转了一下坐回到原位……孩子自然更加爆发,但我估计妈妈也纠结了一下下车的性价比(他们带着好多行李)


【事件二】

来访者提到过一件小事,说孩子上课外班要迟到了,但孩子说害怕电梯,哭着喊着就不上电梯。这个时候带着她的姥姥开始不停的劝说:上学就要迟到了、不做电梯能怎么办呢、要不我们爬楼梯吧、你看这个电梯多有意思……再不上去就真的迟到了,这孩子!怎么这样!……

孩子的状态自然是害怕、哭闹……程度愈演愈烈,最后也没办法,只能带孩子出去待了会儿……几百块钱的课自然是浪费了。

这两个故事其实有很多想通的地方

1.孩子的恐惧和厌烦让我们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哪有味道?怎么突然害怕电梯?)
2.大人还挺在意孩子的状态,不停的提出解决办法,或者询问其原因,但结果却好像越来越糟糕。孩子似乎是那么不通情理……
3.孩子委屈的已经让人心疼了,但我们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方法来让她们摆脱那种情绪。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要彻底顺着孩子的意思,现实中的太多事就真的会耽误,剩下的只能感慨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啊……
看着上面列出的这几点,的确是够麻烦和无奈的,试问,那个家长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而我们或强硬或妥协的选择,是不是正确呢?难道真的没有一种方式去解决上述的问题么?方法肯定有,但提方法之前,我们要先改变一个固定的想法:解决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提升学习成绩一定得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一定得列个计划或者管理时间、缺钱就得想办法挣钱……我们从这些难题中总结了经验:既然是问题,一定得针对问题做点什么。
但是,上述的都是客观的问题,脱离了人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发生的一个问题,既然结合了人,有时候问题事件就不一定非得靠解决问题来化解了!


举个例子,一个管理者讲述的故事:

A君几个月来业绩都是最低的,在这么下去就只有被解雇的命运。

这天,我找到了他。他似乎知道我找他来的目的,所以看上去很紧张。我并没有提业绩的问题,只是问问他工作是否顺心,生活中都做些什么……在谈话中,我知道这几个月他的父亲一直住院,家里爱人也时常出差,他除了工作还需要照顾爸爸和孩子。最后的结束,我只是说:“如果有难处,可以跟我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点什么。”

说来也奇怪,A君在之后的几个月业绩突然好转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去化……

用那个管理者的话:我发现,督促每个人的工作不如去读懂每个人的故事……

我们似乎很难形容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但无疑也都能理解了一种新的想法:尤其在对待与人有关的事情,往往不一定非得针对问题去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不针对孩子提到的问题去想解决办法,似乎我们能不能了解“怪味儿”和“电梯的可怕”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孩子并不是缩小的大人,也不是幼稚的“小动物”,孩子就是孩子,它们的世界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但他们有与生俱来与成人相同的——情绪。
孩子再跟我们表达“有味道”“电梯可怕”的同时,同样也在跟我们传达着他的情绪,我们注意到了么?
“好像注意到了,从他们的话里话外也都传达出发现孩子不高兴,所以才会提出哪些解决办法,如果不在意,怎么会想怎么解决呢?”也许有人会这么说。
但是,孩子发现他的妈妈或者奶奶注意到了么?我们跳过了情绪的反映直接到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在孩子的眼中则是:你没发现我如此难受or你没看出我有多么的害怕!
因此,孩子情绪处在负面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注意谈论问题前被我们忽略掉得那些话:看起来你有点不高兴;你好像挺难受的,我能看到;那个东西有时候的确挺吓人的!……
看到孩子的情绪,回映孩子的情绪恰恰是第一步,而且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第一步!


对孩子的回应有一个3A原则:


²认可(Acknowledge)——我看到/你看起来很不高兴

²准许(Allow)——这的确很难受/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²可接受的方式(Acceptable solution)——你可以试着……


以刚刚害怕电梯的孩子为例:

看起来你真的很害怕(认可,或者说告诉孩子我看到了),我能理解,大家都会有害怕的东西(准许,表示接纳孩子情绪),我们来想想要怎么才能不害怕呢?(先试着让孩子找一个解决方式)(如果孩子不知道)我抱抱你会不会觉得好一些?/我们就在这看一会儿,不进去,看看它会不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以上的回应,并没有提上课迟到的事。也许根本不用提,孩子只是要求被抱抱可能就会好一些……如果不,我相信各位也都能找到其他方法,让“迟到”的损失降到最小,不是么?
类似的回应方式也可以在孩子没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比如在提出限制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在一个地方高兴的不行,死活不肯回家。
这时,我们依旧可以先关注情绪的回应,再给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哇!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在这玩,停下来的确挺舍不得的……但是我们之前说好了,如果不回家的话很多事情会耽误,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走了。如果你这么喜欢这,我们可以明天再来,还可以多玩一会儿……”

这段对话好像挺常见的?它只是比平常的“劝导”多了前面一句话,这的确很好玩,我也会舍不得……这样一种“我看到你情绪了”表达,会发挥你绝对想不到的效果!
也许您已经认可了关注和回应孩子情绪的重要和奇妙,那接下来就是花时间去学会如何准确的回应孩子的情绪(本文此处省略10000字),这就足够了……
[h3]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提这些?[/h3][h3]中国人性格含蓄,中国孩子应试压力大……种种因素导致我们从小,甚至还没出生就在被教育,但是只是被教育探索外部的世界,我们比很多人都提前认识拼音,认识汉字,但多少人关注孩子或者自己小时候被关注过去探索自己内部的感觉和情绪么?[/h3][h3]孩子哭了,我们第一句回应则是别哭了……它背后的情绪呢?[/h3][h3]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们:[/h3][h3]—回应孩子的情绪不仅仅是学一招儿,帮我们解决那些关于孩子头疼的问题;[/h3][h3]—更近一层,这种回应也是在帮助孩子去探索自己的情绪,培养感知情绪之后如何去处理的能力,[/h3][h3]—再更进一层,如果我们能够越来越准确的体察到孩子真实的情绪,我们自己情绪也是一种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