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长观】读书频道:兴趣是敲门砖,而不是学习的真正动力

本帖最后由 科学家长观 于 2017-5-22 11:56 编辑

这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的第一篇解读文章,今天的话题是与学习动力有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不对呢?先听一个我的故事:

前段时间上映了一个电影,宣传广告做的铺天盖地,我满怀期待的跑去看电影,选了一个前排的绝佳位置,准备享受一场视听盛宴。结果电影播到十分钟的时候,我开始走神,播到20分钟,我希望电影快点结束,播到30分钟,我开始玩手机,播到40分钟,我再也按捺不住,摸黑跑出了放映厅。

在这个故事里,兴趣充当了一块非常好的敲门砖,促使我去看了这场电影,但它却没成为我坚持下去的真正动力。就像很多人把兴趣变成工作之后,还是一样的抱怨,一样的挣扎,一样的半途而废。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一开始凭借兴趣入门,比如:数学。但等到数学展现出它枯燥的一面时,当学生需要向数学要成绩的时候,兴趣早已荡然无存了。所以,兴趣充其量是一块好的敲门砖,而不是你学习的真正动力。那问题来了,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学习可以让人愉悦

在过去的十年中,神经学家已发现大脑的学习系统和奖励系统存在着联系。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时,你的大脑可能奖励它自己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对大脑的愉快系统很重要的、存在于自然中的化学物质。相当于是大脑自己生产的兴奋剂。

神经学家已经知道多巴胺对于学习和愉快这两个系统都很重要,但还没有发现两者间的明确关系。但能肯定的是,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确实能获得愉悦感。就像你努力地去攻克一个问题,在问题被解决的瞬间,你感到全身心的愉悦,这其实是你的大脑奖励了自己少量的多巴胺。

虽然解决问题能给大脑带来愉悦感,但在一个毫无进展的问题上,是不会有任何愉悦感的,实际上,它还会使你感到沮丧。同样的,只是知道答案也不会有很大的愉悦感。比如,一个猜谜游戏,如果太难,你干脆就放弃了,如果别人直接告诉你答案,你也不会有任何愉悦感,但如果你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答案,你会感到非常的愉悦。

所以,学习的真正动力,应该是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感,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你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过于简单。

孩子为什么不爱上学

这一分析给为什么多数学生不喜欢上学提供了一个答案。努力解决难度恰当的问题是有好处的,但是解决太简单或者太难的问题不会让人开心。学生不像成年人一样可以在大多数时候选择不做这些题,如果他一直做有难度的问题,那么难怪他会不喜欢上学了。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从认知学的角度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学校能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那一种成就感。具体方案有两个:1、降低问题的难度。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了具体方案,我们还要讨论一下方案的可行性。

1、降低问题的难度。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老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布置难度不同的任务和练习。这在作者所在的美国可能比较好实现,但在中国这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实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方案才是本书作者最提倡的。作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学生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点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我们会从不同的话题入手,来讲讲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总结一下:兴趣是敲门砖,而不是学习的真正动力。真正的学习动力,是解决问题带来的那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

当然,想要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你所解决的问题,必须是难度适中的,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既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第二种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接下来四天,我们着重要讲的。




欢迎加入科学家长观专属交流群

启迪孩子,一起成长~




已邀请:

hqr119

赞同来自:

学习了!!!!!!!!!!!

科学家长观

赞同来自:

hata2017 发表于 2017-5-23 11:57

错,如果看电影看不下去,只能说真的不感兴趣,一开始进来只是被广告骗了。



兴趣只是敲门砖,任何理论都不是绝对的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