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关系中,外甥亲还是孙子亲?

我想问下大家,对于老人来说,到底是儿子的孩子亲?还是女儿的孩子亲?为什么?
已邀请:

双虹缘

赞同来自:

如果真的要拿外孙和孙子比亲近感的话,本人认为还是自己的孙子和自己的爷奶亲的多些!
我妈有七个儿女,包括我在内六个都是女儿,姐姐们的孩子小时候几乎都是在外婆家里长到上小学的,孙子自然也不例外的在爷奶家里长大。现在老妈八十岁了,那些在她身边长大的外孙们没有一个是主动给他零花钱的,老人不能下地走动了,还是孙子承担了让奶奶回家过年的责任,之前我妈是和我妹妹家最亲的,把所有的积蓄和房产都给了她最疼爱的小外孙子。两年前老人意外骨折了,不能下地,行动受限了,需要人照顾,可是他们都不管了,说是让她回家吧,呵!老人能干活时你们最亲,需要你们护理时候你们才发现你们是外孙不是孙子啦!过年了竟然没有给老人打来一个电话,老人的花销钱几乎都是我出的,这是做女儿的本分我无怨无悔,我儿子每次去看姥姥都会给她几百零花钱。然而比起他自己的爷奶,他做到位的事情是:奶奶脑出血住院了,他拿的住院费,天天都往医院跑,耐心的听他爷奶唠叨,话说他也是爷奶把他带大的。总之,外孙和孙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外”字,虽说血缘关系有,但是主动脉还是占主流的。既然是做对比就不说没儿子的情况了!

独处幽兰2

赞同来自:

从前有个老头带着外孙和孙子在郊外玩耍,走到一眼井旁,井旁边有个小屋,老头就想看看到底是外孙亲还是孙子亲,就抱起一块石头丢到了井里,一边喊叫一声转身躲到小屋里看着两个小孩怎么办,两个孩子听到叫声又听到井里有石头落地的声音,以为老头掉井里了,趴在井边可就哭开了,一个哭姥爷一个哭爷爷,哭了一会儿外孙站起来对孙子说:你爷爷掉井里了,我爷爷还在我家里我找我爷爷去,转身跑了。

旺旺61206505

赞同来自:

一、孙子来源于爷爷:最低含量为一条Y染色体(仅Y染色体来源于爷爷、其余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奶奶);最高含量可达50%(Y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爷爷)。
二、孙女来源于爷爷:最低含量可为零(来源于父亲的一条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奶奶);最高含量为22条常染色体,接近个体总量50%(来源于父亲的一条X染色体必需来源于奶奶,其余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爷爷)。
三、孙子来源于奶奶:最低含量可为零(Y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爷爷);最高含量为22条常染色体,接近个体总量50%(除Y染色体来源于爷爷外,其余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奶奶)。
四、孙女来源于奶奶:最低含量为1条X染色体(来源于父亲的一条X染色体必需来源于奶奶,其余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爷爷);最高含量为50%(来源于父亲的一条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父亲的22条均来源于奶奶)。
五、外孙来源于外公:最低含量可为零(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婆),最高含量为50%(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公)。
六、外孙女来源于外公:最低含量可为零(来源于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婆);最高含量为50%(来源于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公)。
七、外孙来源于外婆:最低含量可为零(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公);最高含量为50%(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婆)。
八、外孙女来源于外婆:最低含量可为零(来源于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公);最高含量为50%(来源于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和22对常染色体中母亲的22条均来源于外婆)。

流年和自己的糖

赞同来自:

我认为一般人会觉得自己的孙子比较亲
我们这边有这样的老话,外孙子比不上菜根子。
而且很多小孩子也更喜欢自己的爷爷奶奶。
举个例子吧,我和我哥哥小时候,也就是什么都不懂不记事的时候,每次我奶奶来家里,我们就特别高兴,奶奶长奶奶短的叫,好吃的都拿出来让她吃。但是我姥姥来家里我却堵着门,不让她进,还曾经扔东西打青她的脸,虽然不记得了,但是妈妈说起来还是觉得很惭愧。还有我侄子小的时候是我爸妈在带,他姥爷也会带,但是小时候问他家里有几口人,他总会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我爸爸问他那你姥爷呢,他说姥爷不算。他那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也没人教。
在举一个,我老公是我公公盼来的儿子,前面有四个姐姐。我公公最大的外孙已经十五岁了,外孙有五个外孙,他几乎都不喜欢。他说女儿和外孙是亲戚。只有自己的孙子才是自己的后人。外孙子不和自己一个姓。
而我看到的我们这边的人大部分都是觉得自己的孙子亲,也许是因为西北的原因。或者和重男轻女也有些关系。

有书蜗牛妈妈育儿

赞同来自:


俗话说,大孙子,小儿子,老头儿老太太的命根子。还有人说,外孙是姥姥家的狗,吃过就走。由此可以看出儿子与孙子在老人以目中所占的地位,至于女儿和她的孩子,那只能算做客人了,再怎么亲也只是出于血缘关系,她们的地位怎么可能与儿孙相提并论呢?父母照顾孙子是天经地义,如果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照顾,可能就得用钱补偿;给女儿照顾孩子,大家往往觉得不应该,作为女儿就得负担起父母的一切。作为女性,我为这样的结论感到难过和伤心,同时也很清醒地认识到,这是现实!



其实想想也不要太纠结这个问题,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对人们毒害至深,特别是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更是严重;在城市还好一些,人们的文明程度更高,无论男孩女孩,都能成为父母的继承人。
记得小时候经常在姥姥家住着,表哥表姐比我大不了几岁,小孩子在一起当然避免不了争执。每当我哭着去找大人理论的时候,姥爷总是和颜悦色地对表哥表姐说,不要欺负妹妹,她是咱家的小客人。我不明白什么是客人,总是喜欢反客为主,什么玩具都要抢来自己先玩,于是妈妈会毫不客气地过来打我的PP。
那时候姥爷特别像小孩子一样喜欢怄气,他一生气就不吃饭,蒙头大睡,无论谁去喊都不行。每当我们都觉得一筹莫展的时候,姥姥都会把表哥拉到一边,对着耳朵交待一番,然后表哥就端着饭过去,跟他撒娇说再不起来吃饭就要跪下来求他。姥爷会一骨碌爬起来,赶紧说要吃要吃,他怎么舍得他的宝贝孙子跪下呢?

关于家的概念,再小的孩子都有感觉。


尽管老人会有厚此薄彼的想法,但到老年往往由不得自己了,大部分农村的老人会靠女儿生活,这好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他们能够看透这个现实,不知道年轻的时候会不会对外孙更亲一点。

用户zmj情感嘚啵嘚

赞同来自:


我觉得外甥和孙子比的话,还是孙子亲。
孙子是儿子的精血,儿子是老父亲的精血。孙子与爷爷有简接的血亲。
常言说,血亲,血亲,血脉之亲,砸断骨头连着筋。
爷爷亲孙子,孙子自然亲爷爷奶奶。
女儿只有父亲的骨血,生的外甥是女婿的骨血。


外甥与姥爷简接的,没有血亲,故而不是那么亲。
有句俗话叫“外甥狗,外甥狗吃饱就要走。”
我母亲四个女儿,姐姐们生了孩子,都是在我家长大的,直到上学,直到现在孩子都上学了,也是往爷爷奶奶亲,却不往姥爷,姥姥亲。
我的儿子也是姥姥帮忙养大的,却很少去岳父母家,始终跟着爷爷奶奶,亲如一人。


青花欣悦

赞同来自:

顾名思义,外孙属于外姓人与自家女儿所生的孩子,一个“外”字,便有了见外、外人的意思。而孙子属于本家姓人,是自家儿子的孩子,将来还要为自家传宗接代。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传统观念的影响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然已经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那么女儿生的孩子虽然也是血脉相连的,但毕竟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连姓氏都是外人的,因此是外孙,管自己也就叫外公、外婆了。亲倒是亲,总归再亲也不属于自己家,还是有所保留比较合适。这是我们国人的传统观念,家族的族谱里也是只有孙子,没有外孙的。



独生子女的父母疼爱外孙
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女儿,尽管已经出嫁,却将女儿的孩子视如己出,疼爱不已。现在常常看到好多帮女儿带孩子的老人,在她们眼里,这个外孙是最亲的。我们院子里就有一对父母给女儿连着带了两个孩子,大的带到3岁多人家回去上幼儿园了,又接着带1岁多的小的,老两口疼爱外孙的毅力真是让人佩服。
其实,不论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的孩子,没必要把孙子和外孙分的那么清。只不过孙子会一直在自己的家里成长,朝夕相处,而外孙也有自己的家,不可能日日相见。但总有一天,他们都会长大,有着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爷爷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罢,只需要好好的去爱他们就是了。


丁妈亲子时光

赞同来自:

从血缘上来说都是一样的亲,孙子外孙的身上都流淌者自己1/4的血液,都是因为自己孙子外孙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他们都可以称之为自己的后人。
从伦理道德上来说很多老人还是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就是认为自己的孙子亲,外孙是外人、是亲戚,自己的孙子是自己家人,和自己姓,以后自己去世了,孙子可以给自己的坟头上香烧纸,族谱里自己的孙子可以名列其中……



从感情付出上来说
俗话说“外甥狗,外甥狗,吃了就走!”意思是说,姥姥姥爷再疼,等孩子长大了还是跟爷爷奶奶亲,也说姥姥养外甥是白养,得不到一点回报。说这句是有失偏颇的,对姥姥姥爷是不公平的,只要是真心实意的对待孩子好,孩子就会和谁亲近对谁的感情深。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陪伴和爱护,只要他们感受到了老人的爱,不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谁的陪伴多、付出多就和谁亲,长大以后也就和谁的感情深厚。

宁哥全弟

赞同来自:

这个问题问的好问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因为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很多身边年轻人的抱怨,假若老人帮儿子带孩子,女儿会抱怨TA重男轻女。如果帮女儿带孩子,儿子儿媳则会抱怨TA:到底是孙子亲还是外孙亲?这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刚好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对这个事情也有着亲身经历,现在来谈一点我的个人看法。

这个事情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儒家思想来看,对老人来说孙子比外孙更亲。因为孙子起到的是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作用。正如,悟空问答有一题目《为什么唐山大地震中母亲决定救儿子弃女儿》也就是如此,并非母亲不爱女儿而是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统治着我们的思想,而儒家文化里最大的一个要义就是:女子父死从夫,夫死从子。虽然当下女权主义盛行,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以男权为主的社会。

其次,从更现实的因素来看,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再加上女人天生属性要比男人更细腻,对父母更贴心。所以在感情上,父母会更喜欢女儿也愿意帮女儿带孩子。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包括父母和孩子,你对我好,当然我更愿意为你付出。另外也有特例,比如儿子还没结婚的;我两个孩子都是外婆外公在帮忙照看,但其实我知道,在我妈我爸心里,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当然是孙子更亲。因为我已不止一次听到他们说:外孙吃了靠边站,孙子才是自己人!

其实,在家庭关系里不能单看老人帮谁带孩子就是和谁亲;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最为主观的因素:很多的媳妇不要婆婆看孩子,而选择要自己的妈妈看孩子。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即使在老人的心里孙子更亲,可也没有这个渠道来表达亲密呀。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老人是只有一个女儿,当然就只能选择帮女儿看孩子。

总而言之,就目前国情来说,对老人而言我更倾向于是孙子更亲;但,不管老人是在带孙子还是在带外孙,对于他们来说手掌手背都是肉;帮你带孩子是情分你得感恩,不帮你带孩子是义务,老人辛苦一世,临老了该享福了,我们也要孝顺。否则,树欲止而风不尽,子欲养而亲不待!
图片来源网络

快乐心

赞同来自:

孙子是儿子的精血,儿子是老父亲的精血。孙子与爷爷有简接的血亲。
常言说,血亲,血亲,血脉之亲,砸断骨头连着筋。
爷爷亲孙子,孙子自然亲爷爷奶奶。
女儿只有父亲的骨血,生的外甥是女婿的骨血。
外甥与姥爷间接的,没有血亲,故而不是那么亲。
有句俗话叫“外甥狗,外甥狗吃饱就要走。”
我母亲四个女儿,姐姐们生了孩子,都是在我家长大的,直到上学,直到现在孩子都上学了,也是往爷爷奶奶亲,却不往姥爷,姥姥亲。
我的儿子也是姥姥帮忙养大的,却很少去岳父母家,始终跟着爷爷奶奶,亲如一人。
按照血缘一样亲,按照姓氏孙子亲!人的传统观念就是家族亲!从而形成了外孙是别人家的,孙子才是自己家的理念!孩子从小跟谁带也有关系,跟谁就和谁有感情,有不少爷爷奶奶会说,让他姥姥带吧,长大了也是我家的,也会比她姥姥亲,其实不然,在孩子的心里,对他有包容有耐心有日夜的关心照顾是最好的,最难忘的!每个人都有回忆,知道感恩的人心里永远忘不掉他小时候对他付出最多的人!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