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已邀请:

Mer86

赞同来自:

说说我自己吧,中学开始寄宿,一直到大学毕业,学习生活时间都是在学校寝室渡过的。
我们学校分两个校区,老校区在城区内,每天都可以回家;新校区在郊外,一个月放两天假。新老校区是可以选择的,不强制学生在哪就读。
我父母把我送到新校区读书,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工作忙,没时间照顾。第二是听说新校区管理严格,考试的过线率高。
那么寄宿有什么弊病呢?
第一,没人管无法无天。
家长和老师以为把学生圈在学校里,学生就不会在外面惹事了。实际上都是自作多情!
学生离开了父母,晚上根本没有人约束。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内的混混,到了晚上就摆台子,今天看这个不爽就拖进去揍,明天看那个不舒服就拖进去扇耳刮子。很多学生被打的都有后遗症,而且多年之后想起来都会害怕。不过到二年级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第二,对学习丧失兴趣。
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并没有因为寄宿化管理而提高很多。
究其所以然,学生每天都在念书,早上六点半起床做早操,晚上10点40下晚自习。每天有十二个小时都在上课!除了变态学霸型的人,没人会喜欢这种生活。太枯燥、太无味。
第三,人格有缺陷。
这一条可以接前两条来说。因为老师在熄灯后是不管学生的,学生就会做很多以前在家里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比如抽烟、打牌、酗酒、翻墙出去上网。在家里谁敢抽烟?被父母闻到烟味了还不被打死!在家里谁敢晚上出去上网?找死吗?(那个时候家用电脑还不普及)
但是在寄宿学校,学生就真的敢。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感兴趣。因为叛逆期青年,别人说什么都是听不进去的。
第四,对父母没有感情。
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父母不来的时候天天想,来学校看望了又觉得很失望。希望越大,失望就更大。
其实十八岁以前,是培养孩子与父母感情最重要的阶段。父母有必要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但是,偏偏很多父母选择逃避。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孩子只知道跟父母要钱,而不关心父母。
你对我没感情,我对你也没感情!


川航花旦小菜牙

赞同来自:

谢邀!
本期关键词:做家长的上点心吧你
看了很多回答说寄宿制的伤害来自于是不是贵族学校?意思有钱就是幸福,穷才是伤害?我去你大爷的。
我小时候读的就是6万一年的学校,这价还得往回走10年,零几年的时候你别和我说这个价的学校属于普通学校,因此我说的话最有参考价值。实话实说我妈也看我头条写的文章,她说如果我长大了后依然后悔读寄宿制学校,她就认为当时的决定是错误的。我觉得那必须是错的!


简单说下我的经历,初中毕业我就进寄宿制学校了。初中的时候我是二花,我的老粉都懂的,在学校里人见人爱,众星捧月。而到了寄宿制学校后,有一群女生和我杠上了,她们人多势众,就给我作对。并且相当团结,毕竟她们是一群初中就在这里读,高中继续当同学的家伙。因此我在高一高二,过得相当郁闷,这种人总给我使坏。而这一切该和父母说吗?傻子都知道该说,但你换成一个高中生,估计你更傻了吧唧的。直到高三的,我终于把自己的团队给壮大了,把那几个所谓的“超姐”逼的来自己退学了。
各位看看,一个高中的大好年华,全就整了些这些破事。不好好学习,天天想着如何孤立对方,如何拉帮结派。而这一切,都是寄宿制学校带来的。走读学校最大的好处在于每天都可以和父母接触,只要脑子正常的父母都能感知到孩子的异样。并且随时能回家这件事儿,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信号,别怕,有事儿往家里跑。而寄宿制学校,出了事,你得自己一个人上去解决。打小报告给老师?不好意思,你以后别混了。现在的学生,暗地里使坏的方式多的是,你别想通过老师和家长解决。同学之间出了矛盾,谁都无法解决,只能靠自己,要么转学,谁敢反驳我这条说的不对请留言!!


我小菜牙是烈女一条,最终反败为胜,吃了她们这群校园黑社会。但如果我是个懦弱,智商又不咋样的人呢?是不是如果遇见了这些破事,人生就得留下无限的阴影?各位家长需要好好掂量掂量,别拿着你们那猪一样的脑袋全凭意识去想问题,你又不是爱因斯坦,凭空想个E=mc??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我很负责任的说,寄宿制学校出来的学生。人格是绝对不完整的,并且严重缺乏安全感,甚至少部分的孩子还是扭曲的。别和我说你的孩子只会读书,不会参与这些破事。什么叫耳濡目染?能理解吗?
如果各位家长实在太忙,就给孩子报夏令营。学啥啊学,学出来个个都能演甄嬛传了。


同意不同意的,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宿迁朝牌饼

赞同来自:

不请自来,寄宿制和留守儿童一样危害都是极大,这两个本质上都是把孩子过早的交给社会,让孩子自己在学校里摸索生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牙牙学语,蹒跚走路开始,家长就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家长给孩子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完整性格的塑造。这个影响就是潜移默化形成的。

孩子有时认知不明确,他本能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放弃他们了,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不够好。所以感受不到爱的力量。如果孩子过早的缺少母爱,长到后会脾气暴躁,没有耐心,做事不仔细。
如果孩子过早的缺少父爱,长大后会过于依赖母亲,缺少主见,做事优柔寡断,缺少阳刚之气。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任何教育比家庭教育影响更大,所以不论何时都不应该放弃家庭教育。
孩子过早的脱离家庭教育,进入学校,归学校统一管理,注意这个词:管理。管理并不是关爱,并不是关注,而是保重她们不走偏,不违背校规,仅此而已。
寄宿制的孩子精神方面是空虚的,当有问题时不知道像谁反馈,当遇到难题时许多时候都是自己解决或者不解决。长期没解决或解决方式偏离轨迹就会导致心理问题。性格坚定的孩子往往暴露不出来,性格内向犹豫的送往往成绩会一落千丈。家庭教育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见一面,家长即使用心用能怎样。
孩子学习成绩还是全靠自律,一旦放松和感情无法表达很容易成绩波动。
更有甚者,提前结实不良少年,走上歪路,影响一生。
我有个朋友坚持认为锻炼孩子独立和自强,于是就把孩子送到小学寄宿,我就告诉她说,你这样想法就是偷懒。就是逃避做家长的职责,迟早会为后果买单。
第二学期,朋友立马不让孩子住校了。因为她发现还小孩明显生疏了,好多话都不愿意讲。在学校被欺负不敢回来告诉家长。孩子天真的以为因为一个月才回来一次,即使告诉也只能保护我一天,所以很孤独。
寄宿制也有好处,什么自强,独立,都是扯淡,大多数孩子不行,做不到。只有少数性格特别坚毅才能做到,这部分人不管在哪里都一样,但毕竟少数。
所以我认为寄宿制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主动去做。

阳光赵老师

赞同来自:

说一下我自己吧,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寄宿,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直到开始工作一直都在外地。在家呆的时间最长的时间是高中毕业的三个月!现在工作七八年了,下面呢,我就分析一下寄宿制的利弊,这里说的是利弊,而不是伤害!因为我觉得用伤害这个词有点严重了,所以就用利弊这个词了。
小学二年级,爸妈工作特别忙,姥姥的身体又不好,总是住院,爸妈的同事说临近的一个县里有一所特别好的私立学校,学校的老师都高学历,学校的硬件又特别高大上,所以爸妈就把我送了过去,当时的学费还挺贵。自从那个时候开始,小学,中学,大学,再到工作,我就一直在外面,不管是住宿还是租房,在家最久的一次是高中毕业了以后放的那三个月假期。
先来解剖一下自己吧,从性格方面,首先是好的影响,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变得独立起来了,从刚开始连食堂饭的字都不认识,需要问一问旁边的大哥哥大姐姐,到最后一路走来,发现最大的优势就是独立意识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寄宿制学校大多是日常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我们学校也有一个生活老师,但好多班都是她一个人负责,所以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大多是还是自己负责。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不去麻烦别人。还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从二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换了一所学校,初中换,高中换,大学换,刚开始工作也是虽然经常性的换学校肯定不好,对我来说,也没有特别好的发小,这么多年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了,到什么环境中,我都能快速的适应并融入进去。
下面说一下弊端,中小学是最需要和父母沟通和交流的年龄,也是最需要被保护被呵护的年纪,在寄宿制学校里,就只能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所以话比较多,上课下课爱说话,什么都跟别人说也不设防,还因为把社会想象的比较美好,所以一路走来也吃了不少亏,所以大学做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也挺二的!
还有就是初中开始,进入了青春期,性格行程的最佳时间,其实最不该住校的,因为一有问题没法跟最亲近的爸妈沟通,虽然青春期的孩子不爱跟爸妈沟通吧,但是遇到大事还是会沟通的。有了问题爸妈也看不到,特别容易对将来的性格赞成不好的影响,我在大学时跟我同学说,他们都说,你没变坏就很好了!
虽然我在外面住了这么久,但是从一个家长的角度,从一个老师的角度,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分析,我都不建议太早就住校,个人建议,最早最早也要到高中才住吧,如果有条件不住最好。因为作为孩子来说,他们其实还是很愿意跟父母沟通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的,因为你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最后,因为我一直在变换住处,所以一直有居无定所,漂泊在外的感觉,直到现在结婚了,才有了家的感觉!所以最后,我的建议是最好不住,如果实在想住,高中开始吧!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来讨论!

这个冬季很漫长

赞同来自:

有人把“寄宿制”学校说成是“孤儿院”,很有道理。“寄宿制”学校里的学生说白了就是父母扔给学校,而学校又扔给社会的“孤儿”;是没人亲没人疼没人教的“小草”。这样的孩子长大就像孤儿!

一个孩子在最需要父母爱的时候,父母搭着教育的名义送进了寄宿制学校;在最需要教育的时候,被学校搭着教育的名义,圈养了起来。从此生活在暗无天日、无快乐而言的“孤儿院”里,怀着对父母的期盼、对老师和学校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奢望,孤单地生存着。




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心理?恨父母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爱;恨社会的不公平,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学校?恨学校里伤害过自己的每一个人。甚至恨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来?


我在天涯就看过这样一个帖子《为什么我活得如此不如意?》。这个帖子被网站推上了热门榜,一时间点击率欻欻过万,评论上千条。我猎奇,看了这个帖子。心里真是为帖主的生活轨迹感到悲痛!



这是一个30多岁的成年男人为了生活,在现实里苦苦挣扎苦苦探索苦苦改变,但仍然被碰得头破血流过得很不好。由此感叹造成自己这样境地的童年生活阴影,也就是对“寄宿制”学校的控诉!




帖主说,他恨自己的父母。为了挣钱把他很小就关在家里,又为了挣钱让他进了一所“寄宿制”学校。在学校里,他常常被“老大”欺侮,吃不饱、睡不好、还不让给老师说。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孤儿”。


他因此变得沉默寡言、逆来顺受、唯命是听,完全没有了自我,其实他也是个很调皮很捣蛋很爱生活的人。长期的被人打骂和欺侮,让他巴不得赶紧毕业走向社会过上自己的生活。



可是,走上社会以后,他依然是“孤儿院”里的那个孩子。因为胆小怕事做事畏头缩脑,干一样砸一样,干一行恨一行。他就想不通,社会上的人咋和孤儿院里的“老大”一样阴险狠毒狡诈奸滑?



是“寄宿制”学校让他过早地尝试了生活;是学校让他变得不自信做事没动力;是学校让他痛恨一切人。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生活,就是童年的“寄宿制”生活养成的胆小怕事不自信没动力没主见的习惯造成的!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不断浇灌,父母给了孩子生命,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有了一个强大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星父母义不容辞的天职,孩子才是父母的全部和希望。孩子过不好和生活不幸福,做父母的能安心吗?

亲子沟通如何说

赞同来自:

我从五岁半一直到大学毕业,寄宿生活长达17年。相比同龄人,我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但是心理却非常脆弱,也容易焦虑。

但是,寄宿的孩子也并不是都会受到伤害,我身边寄宿的同学也是各有各的性格,也有很多阳光开朗的孩子,并不是全部都会受到伤害,这还得看孩子的性格,家庭等因素。


虽然从小就寄宿,但是我对家庭的依恋却特别重,一直都没能适应这种别离。每一次离开家去学校都是一场难熬的心理纠缠。在家的时光总是短暂,而回家的时间又特别漫长,到了学校的第一个晚上是最难熬的,小一点的时候会因为想家泪湿枕巾,大一点了会辗转难眠。

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是每个周末才能回家。回到家,看到妈妈做的喷香的饭菜都会吃很多很多。每个周日下午返校以后,在学校都会因为胃胀气而不得不去医务室。寄宿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说常常是不能吃一顿好饭,不能穿干净的衣服,头发脏脏的,自己不会洗……一周五天都要忍受对美食的垂涎和对身体脏污的忍耐。

中学之后,自己会照顾自己了,饮食和卫生方面都有了一些改善,但是学校食堂难以下咽的饭菜和时不时就能吃出的小虫子,让吃饭也变得不再美好。现在还记得,食堂的炖茄子是最难吃的菜,菜里只有烂茄子的味道,茄子经常是很大一块一块的,令人作呕。有时候还会有茄子馅的包子,真的好难吃,难以下咽。

现在还记得,上初中时,夜深了在宿舍泡一碗方便面,一个宿舍的人都争着喝汤的场景。那时候的康师傅方便面好像是2.3元一包,比较贵了,我总是馋的受不了了才会去买一包,泡好了,慢慢地吃,吃完了跟同宿舍的姐妹分汤,记忆里,那就是最好吃的东西了。

写到这,才发现一向以“不挑食”冠名的自己,竟然是这么厌恶寄宿时食堂的饭菜。原来现在自己见了美食就控制不住、经常暴食是因为儿时太匮乏。现在不仅仅是身体需要那些食物,主要是“吃”能补偿我对食物匮乏的感觉。也难怪体重会居高不下了。唉!


寄宿对于年龄较小,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来说,真的蛮难熬的。如果这时候家庭能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和温暖,小到一个电话,大到收拾好的行囊,回家后多问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给孩子一些力量,孩子也不会有大问题。

最怕的是孩子在学校吃不好,睡不好,回到家,还无人问津,被严重忽视。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寄宿的孩子挺不容易的,在学校,大集体的生活中,可能还会面临难以融入集体,分帮结派,孤单的问题,有的孩子为了寻找归属感,甚至不惜加入一些混混的群体,或者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都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只能依靠“朋友”取暖。寄宿制中,这也是影响孩子很大的因素,很多孩子早恋,也是在寻找归属感。

请家长务必耐心,多关心关心寄宿的孩子们,他们需要很多很多的关心,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尽量避免寄宿吧。

就如题目所说的,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远方老师在美国

赞同来自:

现在,国内很多寄宿学校的教学与生活条件都非常好,寄宿只是一种学校管理的形式,独立性强的孩子会得到锻炼,独立性差一些的孩子会感到不适应,年龄过小的孩子不适合寄宿。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孩子进行调整,寄宿制本身对孩子并不一定会造成伤害。


下面说说我知道的几个例子。
有个女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进入了一所名校,开始了寄宿的生活,她的父母工作很忙,只有在周末孩子回家时全家人才能团聚,最初,家长发现女儿在学校里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言行举止都很有礼貌,学习成绩也令人满意,他们庆幸给孩子选择了这样的学校。转眼四年过去了,女孩渐渐长大,有一天,学校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最近孩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让家长多留心。女孩的父母也觉察到孩子的异常,他们很快弄清楚问题,原来,女孩觉得班里的同学太优秀了,自己像个丑小鸭,没有存在感,敏感又自卑,家长经过考虑,决定把孩子转到普通学校,不再寄宿了。女孩从名校转到了普通学校后,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她的成绩在班级领先,有了新朋友,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一所特别有名气的寄宿制高中里,每天从早到晚都有老师在指导学生。有的学生在寄宿生活中得到了锻炼,学习稳定。也有的孩子感到不适应,在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下,这部分孩子结束了寄宿生活,家长开始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学生每日早出晚归,既体验到学校的优质管理,又能每天晚上回到父母身边,享受家庭的温暖,家长陪着孩子度过了高考前的关键时期。
所以说寄宿制只是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对学生来说只有适应与不适应,并不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冬至89121637

赞同来自:

我家孩子初中以后就是住宿,因为我们这好一点的初中都是封闭式教学的。关于寄宿制,我的看法是有利有弊。利的地方是我认为可以使孩子更独立。像我家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平时也比较娇生惯养,没去学校之前,总担心她"这里不会那里不会"。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她适应得比一般孩子都好!另外一点是孩子住校,可减去上下学奔波之苦,特别是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以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特别是还可以解决孩子在家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的烦恼,甚至在家挑吃的毛病都好了很多(因为她们学校是每份菜荤素定量搭配,不准倒掉)。但也有不足,像我家孩子,没住校之前感觉挺单纯的,但住校之后学了一些坏毛病。如作息时间,小学时,我们每年给她列好作息时间表,她都会自觉遵守,到时候该干什么,一点不用我们操心,甚至六年级暑假,我们用了一个月来培养她晚上十点半睡觉(六年级是九点半睡觉,到点就瞌睡)。可上住宿后,睡觉时间越来越晚,在家都要催才肯关灯。像她读的又是所谓的"贵族学校",宿舍里孩子家境普遍较好,多少养成了攀比习惯。而且家长会有补偿心理,觉得孩子周末才回家一次,总难免哄着宠着,使孩子更加骄纵。像我家孩子爸爸,孩子有错,像玩大人手机(我们跟她说好,高中毕业后才能配手机),玩电脑,都因为"觉得孩子在学校可怜",不太准我管。(小学时是周六,周日每天只能玩一个半钟的)。还有就是简直在"学校什么都自己做,在家什么都不做"的典型。当然以上这些需要家长自己加以重视并克服。至于有的家长说"不利于孩子与父母交流感情"的说法。因为我家孩子初中才住校,我认为影响不大。因为初中阶段,孩子正是青春叛逆期,他们处于"思想上想独立,心理上又依赖"父母的时期,适当的距离可减少“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周末,我是最大限度地陪伴孩子。从孩子进家门到坐校车返校,只要孩子需要都全程陪伴。如周五,她回来吃过晚饭,往往会要求我陪她散步,周六早上,只要不是天气原因,我们都六点多起床,陪她散步,去她喜欢的店里吃早餐,她陪我买菜,九点钟做作业。偶尔陪她看个电影,散场后吃个宵夜。在这些陪伴中,她会跟我讲她学校的事。我对她每个老师的特点,班里大多数同学都认识名字
这个问题有导向型,有严重的偏向,属于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为什么认为“寄宿制”对孩子就一定有伤害?
做过多少调查?

我小时候四年级开始住校,周末依然去守宿舍。也就是说,其实我从四年级就开始长时间的住校,我没觉得受过什么伤害。而且,我觉得在学校住宿更有意思。

可能你会说,那是以前,现在哪个孩子不想家呀。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两个身边的例子。
这几天广西三月三放假,一个朋友带着她的侄女过来玩。女孩住在农村,目前五年级,在镇里上学,也是寄宿生。

她的独立性非常好,出来都是自己照顾自己,而且非常有礼貌。做事情很有分寸,而且不会想家,每天都活得很快乐。
我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在校寄宿的。

另外一个例子,柳州市某重点中学,特别喜欢乡镇来的寄宿制的学生。每年这些学生考高中都是很容易出成绩的,高考时也是高分选手。

对于寄宿到底是好是坏?应该从这个方面去考虑:
如果孩子在家毛病一大堆,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寄宿班去调整,那么,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毕竟,如果孩子缺爱,这种粗暴的方式可能让孩子内心更加的空虚。
但是,如果孩子本身没有恋家的想法,家长就没必要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寄宿,不一定不好。到底好与不好,还是得看具体情况。

说说教育上的事

赞同来自:

对于寄宿制我是坚决反对的,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为啥这么说呢?
  1. 寄宿制会严重损害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学生一周五天住在学校里,其实对父母是有怨恨的,只是觉得回家住不易理解父母才答应住校。孩子长时间住校,没有时间和父母培养感情,和长大后和父母不亲近,和父母没有话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陪伴的成长是不健全的。比如孩子是一棵树,父母就是阳光和雨露,缺少阳光和雨露,树能健全的成长吗?显而易见,阳光和雨露不足,必会让树成长的矮小,造成树的成长先天不足。
  2. 在学校内有些孩子无法无天,会对某些孩子进行欺凌。 这是学校内的常见现象,严重的会对被欺凌的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家长是不了解的,孩子被打是不敢和他们说的,说了会更被打。义务教育阶段对欺凌别人的孩子,是没有有效的办法管理的,他们很难管理。
  3. 住校并不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学校并不是家长想的那样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学校培养的独立意识只是浅层次的,是被迫培养的,不是自己主动的,这样的独立意识好处大吗?
  4. 自制性不强的学生,会被问题孩子带坏 人都是有欲望的,孩子的欲望就是玩。在学校住宿自制性不强的孩子回和问题孩子一块玩,慌费学业。
再则我也不否认寄宿制是有好处的,但弊大于利。孩子需要的还是父母的陪伴,父母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不要为了自己省事把孩子放在寄宿学校,尽可能多和孩子一块成长。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