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四岁,因为我们生了二胎以及生活环境发生了变迁,现在特别害怕陌生人怎么办?

我的女儿现在四岁多了,有个问题令我苦恼。女儿害怕陌生的大人,记得三岁前还好,特别是三岁后去朋友家串门或者聚会时她表现都很生怯不自在,上幼儿园一年半的时间了,老师说她跟小朋友玩得还好,就是从不和老师交流,需要上厕所时也不告诉,就憋着或尿裤子,我问她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她说她不敢,(我相信老师是没问题的)对此我感到很难过。我最近一直在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造成了她这样以及怎样引导改善。我想到的首先是我跟老公两个都属于偏内向的人,请问遗传在孩子性格中占多大成分?其次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过去没有注重学习育儿知识和方法,而且缺乏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在她三岁后我们又生了二胎。再有就是我们生活的变迁,在她一岁八个月之前我和她一直生活在山东老家,跟她说的都是山东话,之后我带她来到国外跟爸爸团聚一起生活,记得刚开始那一个月她天天哭闹的厉害,当时我没做到用心倾听她的哭声,没做到用心陪伴。我担心她会因此性格缺少快乐,影响将来的交际和表达。
已邀请:

积木育儿

赞同来自:

孩子在安全感上有欠缺,不过妈妈先不要太自责,孩子现在还小,弥补来得及,只是需要耐心。针对您的问题我想给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是平时注意少用“你是姐姐、你要懂事、你应该”去要求孩子。无条件接纳她。不要认为她大一些就该如何。这容易把孩子限于一个框框里,无意中使得孩子不敢表达。
第二,要多倾听孩子,关注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的需求,并适当予以满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老公做好分工,多陪伴,多亲多抱,多跟孩子说“我爱你”。孩子不喜欢的事情就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做。比如她觉得在陌生人面前不自在,那就先不要勉强,或者有聚会、要带孩子见生人前,做好功课,告知具体都有谁,给孩子找些事情可以依托,减轻孩子的局促感。平日多问问孩子: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忙的吗,说出来看看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第三,鼓励孩子表达,对孩子的表达予以及时回应。比如当孩子说“我要喝水”“我要吃苹果”时,父母应该及时的反馈:“妈妈知道了,来,喝水;给,吃苹果。”因为得到了及时反馈,孩子了解到她可以通过这种“说出来”的方法得到某种需求的满足。 第四,建议采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表达需求。比如可以尝试设计一款游戏,叫“说出来”。比如父母中的一方扮演魔术师,可以变出任何一样东西。孩子只需要用一个句式:我想要XXX,我想要做XX,我希望你XXX,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个愿望——当然基本上是假装实现。也可以更换角色,孩子做魔术师,父母演示给孩子看。慢慢会好的。加油!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

曜萍

赞同来自:

从描述上来看,孩子应该是因为到了新的环境,再因为心理的恐慌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才导致现在害怕和陌生人,并且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图片来自网络)
我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也换了环境生活,但是,是因为换了环境后,才发现孩子过于胆小和内向的。孩子几乎从来不会主动去和陌生人交谈或者来往,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的声音就像蚊子叫一般,对于老师也是敬而远之的。有什么事情,就爱哭。一直到二胎后,我觉得孩子的状态越来越不行,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和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现在,孩子虽然还是性格内向,却开朗了很多,也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意识,并且,不会惧怕或者抗拒陌生人了。
我对孩子行为的改变,主要是做了两方面的改善:
一、多带孩子外出,和人进行交流在孩子放学后,或者节假日里,我会带着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例如广场、公园等,增加孩子接触陌生人以及多交朋友的机会。
有时候,也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例如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国学朗诵、亲子活动等。
过年过节的时候,多带孩子去拜访亲戚朋友,或者邀请别人来家里玩等。


(图片来自网络)
二、关注孩子变化,对孩子展示爱孩子有时候,会因为二宝而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所以,在关注二宝的时候,也要分些精力去关注大宝,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及时的表扬、鼓励等。
对于孩子的犯错,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谁小,谁大,就需要避免惩罚或者教育,而是要都进行相同程度的惩罚。
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经常的抱抱孩子,摸一摸孩子的头,告诉孩子,爸妈很爱他。
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和孩子说下原因,而不是粗鲁或粗暴的拒绝。
多让孩子独立或者陪着孩子一起,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他的语言和动手能力,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孩子还小,未来性格会如何,并不会因此而定型了,如果觉得孩子这样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不好,就从现在开始,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平等地位的大人去对待,多关注孩子,多鼓励孩子,孩子还是可以按照合适的成长方式去成长的。

早教指南

赞同来自:

从你的情况看来,孩子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和生活的环境,还有平时陪伴他的人有很大关系。先给你分析一下原因
1/曾经在一本书里看到,说孩子在1岁之前,最好不要频繁更换陪护他的人。也就是说,在孩子一岁之前,最好一直是谁带,就是谁带,当然,父母没在身边的,如果是老人带,那就另当别论了。我是建议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自己带,如果老人愿意帮忙,可以起辅助作用是最好的。在孩子1岁以前,安全感正在建立的初期,更换陪护人和生活环境,会容易使孩子眼中缺失安全感。令孩子觉得,他的生活是不固定的,有可能随时会变更。生活的环境也不会一直都是熟悉的,也许哪天就会突然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越小的孩子对未知的环境越充满恐惧感和不确定感。很不利于安全感的建立。
2/初期孩子在老家,爸爸没有陪伴在身边,对孩子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或许你的孩子和先生交流较少,当别的孩子可以在父亲怀里撒娇的时候,他是羡慕又渴望的,这一点也会造成孩子情感的缺失。
另外,你和先生也都不爱讲话,孩子随你们到国外之后,对孩子来说环境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生活环境不一样,语言环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换,孩子才初期可能会比较吃力,因为对一切新鲜的事物和环境都无法掌控和了解,对孩子的陌生感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她也许就会采取自我保护、躲避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封闭自己。也有可能是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如何应对这一切不同,需要一些时间。做父母的也要慢慢引导:
1/无论你生了几胎,都要记得经常拥抱孩子,亲亲孩子的脸颊,对他们说:爸爸妈妈爱你,永远爱你!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有时候把爱大胆的表达于口,比你做更多的事情都有效,这样才能让孩子更直接更直观的感受到你的爱。记住:拥抱和说爱他,一直都很重要。
我的孩子,我经常也会抱抱他,告诉他,爸爸妈妈很爱他。偶尔没事的时候,孩子也会抱抱我,说“妈妈,我爱你!”
这不仅是教会家长自己主动表达爱,也是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

2/如果你和先生平时话就很少,很孩子沟通交流也很少,现在为了改变孩子胆小的问题,也不必急着一下让孩子改变,这都需要过程,要多给他一些时间。你可以调整一下生活节奏,多抽一点时间陪陪孩子,可以带着小的孩子和这个大的孩子一起做做游戏,孩子都是爱做游戏的,这也是一中很好的互动方式。游戏过程中当然免不了一些交流和沟通的,这些都会变得很自然,孩子也易于接受。也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让他觉得,对你来说,陪伴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多带孩子走近大自然,多带孩子去户外走走,做做运动,吹吹泡泡,放放风筝什么的,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一般喜欢运动的孩子,性格都不会内向到哪里去的。
而且经常去户外走走,接触小朋友的机会也比较多,孩子经常都会是因为相同的爱好,或者玩具,玩到一起的。遇到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不必着急让孩子去和小朋友打招呼,可以先陪孩子坐在旁边,看其他的小朋友怎么玩。比如,一个孩子在吹泡泡,你带着孩子在旁边看着,你可以带动孩子去追逐小朋友的泡泡,孩子都会受气氛感染的。或者小朋友的泡泡水用完了,你可以问孩子:那个小朋友的泡泡水用完了,你要不要把你的泡泡水借给他玩一下?潜移默化的带动,比生硬的把孩子往外推,更能让孩子接受。
4/晚上多陪孩子亲子阅读,只有先建立好亲子关系,让孩子获取到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感觉在情感上被父母尊重和重视,他面对外人的时候,才会更加容易放的开。

以上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snake

赞同来自:

现在的父母其实挺难的
自己生个二胎顾忌这顾忌那,好不容易生了大娃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小的都顾不及;像以前,都是大娃带小娃,心理都不会有这么多想法,大的爱护小的,都觉得天经地义啊,社会真的不一样了,父母要权衡各个方面,太不容易了
我身边有一对夫妻,想生二胎,女儿都十几岁了,死都不同意,甚至不让他们睡一块,怕他们睡一块就有弟弟妹妹了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