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的育儿方法真的合适吗?

已邀请:

名师育儿

赞同来自:

这个真不好回答。人都说,鞋跟不跟脚,只有脚知道。李教授的育儿方法,到底怎么样,相信只有试过才知道。
但李教授的很多视频都是能引发大家共鸣,我相信对很多正在为人父母的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是。
李教授是心理方面的专家,对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推荐大家去看看。


本人是正面管教注册家长讲师。最近,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在网上微信里疯狂的转发。引起了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我也认真看了李教授的讲座,关于孩子性格的养成方法。李教授是一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她在讲座中非常注意引导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李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去分析孩子的行为,并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因早年的教育缺失有关。孩子的心理问题,性格的培养往往是家长容易忽略的。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听不听话。错失了培养性格的关键期。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李教授的观点的。但在实践中有一些教育方法我还是存在异议的。
李教授在讲座中谈到孩子要闹的时候把孩子抱起来带到卧室里让他哭,并对孩子说:“你要哭你就哭吧!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你不对,所以你爱怎么哭就怎么哭。”并且还要欣赏孩子的哭。孩子撞墙角的时候也千万不能有任何动作,就让他撞。认为如果这时你走过去制止了孩子,他以后就会在这个方面拿住你。孩子这样闹虽然是不对的,但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谁都希望对方能用一种理解、温和的态度来与自己沟通。当孩子看到他撞墙你都不去制止一下的话,孩子会产生哪些心理呢?他会认为你根本不爱他,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并不合适。我从几方面来谈:
一、冷漠的处理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怨恨心理。我撞墙你都不心疼,还欣赏我哭?是亲生的吗?而在正面管教中,可以运用温和的方法,第一句话先理解孩子:“我理解你,但是我的答案是不行。”;“宝贝儿,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我爱你,我愿意和你在一起。等你能做到尊重时,就来告诉我。”说完父母可以暂时走开,等孩子情绪稍好一点再进行沟通,这是尊重双方。会让孩子的感觉好很多,减少孩子的怨恨心理。他以后也就学会了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去处理任何问题。


二、你的制止并不会让孩子认为能拿住你。如果那时你走过去制止了孩子,他以后真的会在这个方面拿住你吗?温和并不代表不坚定。家长要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后可以与孩子一起约定好一些事情。约定好的事就一定要遵守规则。在制止了孩子的自残行为后,家长依然可以告诉他,他那样做是不行的。他以后也一样会明白,父母还是坚持原则的,他哭闹都是没有用的,但又是爱他的。


三、爱是有条件的吗?有条件就相当于交换一样。我爱你,但你要听话我才爱你。我给你买东西,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帮我做事。孩子以后就知道了,要得到父母的爱,就一定要懂得取悦父母。一定要成为他理想中的那个人。否则,父母是不会爱他的,这种爱,是真爱吗?我看过《6A的力量》这本书,作者花了几年的时间来学会怎样无条件的爱孩子。他的女儿凯蒂只有6岁,那时她正参加赛季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她跑到场边对爸爸说:“爸爸,要是我踢进一个球,你会不会奖我一美元?”“当然啦!”“哇,太棒了!”“等一下,宝贝,”他抓住了正要返回赛场的女儿:“就算你一个球没进,爸爸也会给你一美元。”“真的吗?”“当然真的啦!”没有什么话比这句更能给孩子安全感了。爱不是娇宠,但爱一定要有条件吗?无条件的爱也并不是就不教育孩子呀!我喜欢这句话:我是爱你的,我只是不喜欢你这种行为。


好了,说得太多了。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话题。家长需要学习,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学习。不批评别人的观点,只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已。欢迎探讨!我是雨后山林静,此文为本人原创,请勿转载抄袭,谢谢!
我也是一名教育成功的母亲,我想说李玫瑾教授的观点我非常认可,特别提到一点关于孩子哭是否哄一哄,抱到卧室让他哭,哭够了再说,这件事情很多家长做不到,如果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在,宝贝儿在家里任何一个位置哭,不要管他,这时候是管的已经没有用的情况下,如果和老少三辈在一起就得拎到卧室里,这样孩子的自尊也得到保护,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得像模像样。好多父母真的不够资格,所以角度就偏差,孩子自己带大的和别人带大的是天壤之别。至于你没有条件是你个人问题最好别生。育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而你就是工程师。我在和我孩子相处时,经常一个人模拟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最后选择最好的方式来沟通。当然你有什么样的孩子也是你的造化,但是八九不离十。
支持李玫瑾教授。

Yuy75010045

赞同来自:

关于李玫瑾教授的讲座视频,不知道有多少位家长是看过原版的,因为网络上流传的大多是剪辑过的片段,所以容易出现一些断章取义的问题……
在她提到如何应对孩子哭闹的问题时,针对的更多是2岁以上6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看过剪辑版的家长,注意到的可能是处理方法,而不是目的。比如,把孩子抱回家,让他在卧室哭是因为卧室相对安全...看着孩子哭,并不是冷漠,而是让孩子冷静下来,同时展现家长威的一面...当孩子哭的差不多了,拿热毛巾给孩子擦把脸,让他感觉到你的关心,是展现家长恩的一面…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铺垫,最重要的是当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告诉孩子有事要好好说,不能哭闹,这是加强亲子关系很重要的一步,也是处理该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沟通!而她所建议的对孩子恩威并施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适当满足要求以体现沟通是有用的,等等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孩子有情感资本,而情感资本可以在孩子青春期时避免和解决很多问题。
至于实际应用方面,首先,家长要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孩子也是有负面情绪的。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去接纳它,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去压抑它,不要哭。哭一哭对孩子没有来说也没有那么坏,让孩子通过哭来发泄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当一个孩子连话都听不懂时,不要刻意使用这种方法。小宝宝哭更多是因为他有生理或心理上的迫切需要,但是大一点已经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可能会由于他的想法表达不出来,自己着急而哭,这时家长就要更多的耐心和引导,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任何方法都不是死的,不能一味的照搬,而是应该要灵活运用。具体的,就要看各位家长的智慧了!
本人使用过一次这个方法。对方是一个9岁的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和家人分离,从而哭闹不止……当时她哭的太厉害,整栋楼都听得到,旁人根本无法安慰,她也拒绝跟别人交流,索性就给她空间让她哭。当她把坏的情绪发泄完,哭得有些累了之后,整个人也冷静下来了。然后再跟她处于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去交谈,孩子很快就掏心掏肺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也把别人的话听了进去。所以从这件事上来说,我们最后成功的进行了有效沟通,也验证了李教授的方法是有用的。
当然,李教授所研究的对象更多是罪犯,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她从极端的情况出发,由一个人的现在向过去追溯,探寻问题的真正起源,更多的还是希望从家庭教育这个最基本的点出发,做好预防犯罪的工作,以遏制未来社会犯罪的发展可能。

萌5483

赞同来自:

作为一名刚晋升的妈妈,我是觉得李教授说的也是从社会大基础上讲的,具有大众性,所以我一听,哎,有道理。
可是有些事没办法做到,就拿我家宝宝一哭,我就急得不行,就想他少嚎两句,怕嗓子哭哑了,哭坏了,毕竟还小还不会说话╮(╯▽╰)╭so我深深觉得我可能做不到像李教授那样教育宝宝学会克制,当然只是现在觉得,等到长大了就不清楚了……这个没办法,思想一直在变化
对于父亲一角色,我是持认同意见,并一直在拉着老公抱抱宝宝,给宝宝换尿布什么,以后的教育上有些事也需要老公来说,毕竟宝宝是男孩子,当爸爸的应该比当妈妈的更了解男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
对于李教授的讲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觉得适合就拿来用,不照搬,毕竟人都是不同的


素颜47740248

赞同来自:

李玫瑾教授的育儿方法我也反反复的听了好多视频,也静下心来做了思考,她讲诉的育儿方法,好多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父母亲自来带,这就是论述了亲情的陪伴的重要性,还有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一味的溺爱他,要学会拒绝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等等。教孩子从小知道要尊重长辈等等,这些都是可取之处,但是在讲道孩子性格的发展时后天起决定因素时。我是不尽赞同的,孩子的性格我觉得从遗传的角度来讲还是随父母性格多些,不爱说话的父母,其孩子也大多不爱说话,而性格外向的父母,其孩子的性格也大多外向,这就是基因的强大性。所以听听专家的讲座,还是大有益处的,可以作为参考和经验,提升身为父母的素质。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

甜甜圈伐木累

赞同来自:

恰巧这两天明星妈妈马伊琍很火,因为她在网上发表了一通言论,怼上一些育儿理论,比如延迟满足、挫折教育等等,具体缘由可下图,一时间引起很大的争议。


再说回李玫瑾教授,圈圈很尊重这位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的工作者,也看过她完整的演讲视频,网上有些视频剪辑过,容易引起误会,建议大家去看完整的视频,比方说,李玫瑾教授说“就让孩子哭别去管”,其实她说了有年龄限制,主要是2岁以上6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家庭辅导师,经常有父母咨询,我家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不写作业怎么办?不自信怎么办?总希望一招直达想要的结果,但就算最专业的人士在没有接触过你家孩子之前,是无法给出答案的,只能给出普适性的建议,那不巧你家孩子就有独特的个性呢?


孩子出现问题,有的家长只想要方法,解救一时燃火之急就好了。也有家长只想要结果,一键定制孩子完美人生,本质上都是不想花功夫想走捷径的,那这样就算给你一千个专家、一万种方法,对你的孩子也不管用!所以这些专家全是扯淡!毫无用处!
圈圈理解现在做父母的都很焦虑,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市场,东说东家好,西说西家好!今儿看要给孩子多补钙,明儿就看见补钙多了要中毒?!父母也是一头雾水。
其实,不管是育儿还是其他方面,别人说的话不照抄照搬,也不因噎废食,毕竟有些专业人士的总结性经验更强,能给父母许多参考性的建议。
所以,圈圈经常都说多观察多陪伴孩子,养娃如烹鲜,什么时候下锅、该怎么调火、什么时候该加点料、又要焖煮多久,这些做父母的应该最清楚、该自己去判断,不是吗?


大蜜31209350

赞同来自:

我是一个5岁宝宝的新手妈妈,人生第一次当妈妈,面对好多孩子遇到的问题,不知道该用什么合适的方法去处理~同时也在接触不同类型的育儿书,一开始发现大家的育儿方法很不同,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对这些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李老师也再强调爸爸妈妈一定要亲自抚养,保证有效的陪伴时间,更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情绪变化,父母要有同理心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沟通~我感觉这些都是育儿教育的根本~李老师的育儿观点我理解很适用于孩子,当然具体实施方法要因材施教~需要我们这些爸爸妈妈多动脑筋了~纯属这个新手妈妈的个人观点~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多交流了~

晚霞tania

赞同来自:

前段时间看了一些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观点视频,就其中一些观点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1岁前请自己带孩子
我儿子3个月到1岁时婆婆在带,我在外地上班,一直到现在孩子快3岁,他晚上睡觉都比较倾向于要婆婆,想要他晚上和我睡很困难,除非带他走亲戚,没有选择的情况才会要妈妈。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儿子出生前我就想自己带,而且要带在身边,那时我和孩子爸爸在武汉上班,租房,怀孕期间我都是在上班,这样可以有工资还可以有产假工资。产前我们租的房子合同到期,孩子爸爸工作单位有住宿的地方,我们就没有继续租房,打算产后回老家坐月子。之前和公婆接触不多,但每次回去他们对我都还客客气气,也嘘寒问暖。产后婆婆的态度180度大转弯,后来才知道,公婆感情不好,婆婆的精神寄托在老公身上,我这个儿媳就成了她的情敌。产后喂奶不顺畅,婆婆千方百计想让我断奶,她来喂孩子奶粉,在孩子三个月的时候我顶不住压力,丢下孩子回武汉上班了,那时蛮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爸爸不开口,我开口又被拒绝,没有经济支撑(产后生病花了不少钱),这一丢就到宝宝一岁。
那时不懂亲子依恋,后来才懂得,在宝宝3个月到1岁期间和婆婆建立了依恋关系,就像宝宝和妈妈的那种依恋关系。在宝宝1岁时,我辞了武汉的工作,打算就在老家找个工作做着,从1岁到现在快3岁,陪伴他的时间也比较多,出去玩他会选择和我一起,也喜欢和我玩,和我互动,但精神上还是比较偏向婆婆那边,尽管婆婆情绪不是很稳定。
很多人跟我说,趁现在有老人愿意帮你们带孩子,孩子丢在家里,你们可以自己赚钱,没得孩子吵闹,得多舒服呀。
还有人跟我说,你是孩子的妈,孩子哪有不要自己妈妈的呀,你还怕孩子长大不认你呀。
说实话,错过的这一年,都可以让我遗憾一辈子。我的孩子以后长成什么样子,谁能跟我保证他不会长歪。孩子叫一声妈就是亲吗?我想要的是爱,是要花时间陪伴的,哪有那么好的事捡现成。

神通奶爸

赞同来自:

李教授的视频我看过几个,不可否认她说的很多理论方法我是认同的。
但是我要提一点,大家可能没注意到李教授专业和经历。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任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犯罪心理及测试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二级警监等职务。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因在一些社会关注的青少年案件中因发表相关言论而受到强烈质疑。

李教授提的建议和方法很多都是她的专业经历得出的。尽管很多方法和理论是对的,但是她并不是专业的育儿专家。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们并不是没有专门的育儿师提出的更加合理、有体系的、更加的系统育儿理论和育儿方法。
比如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孙瑞雪的《爱和自由》,等等,有很多非常棒的育儿书籍。



如果家长想真的想学如何育儿,我认为家长更应该学的是这些花了一辈子专门研究如何育儿,理论方法更系统合理的。像李教授或者网上很多教授如何育儿的,他们的很多方法都可能是对的,但是不成系统。今天家长看到这个人说的很多,拿来用,明天又看到另一个人的方法也不错,也拿来用。但是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你随便更改自己的标准,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混乱,达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
所以,李教授可能说的很对,但是我们还有更加优秀的选择。所以如果我们真想学习如何育儿,不如去学习一些更加系统合理的育儿方法。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