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知识教育化”的现状下,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怨家长吗?

已邀请:

环球网

赞同来自:

寒假已经来临,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补课班又火了起来。在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里,参加了课外辅导了中小学生,已经占到了在校学生总数的70%左右。面对这种大部分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象,有舆论指出,应该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假期,我国家庭不应因过于看重孩子的知识教育而忽略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与生命教育。假期更应该让孩子们接受生活教育,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但是,这些目前还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现实生活中,我国不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已经“知识教育化”。
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陪读现象,学校借着“家校共育”为名,将批改孩子作业的任务分配到家长身上。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扮演一个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辅导的角色,而非做孩子的校外辅导员。不得不说目前这种家长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其他重要的教育,和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教育评价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前社会,教育依然被赋予着改变命运的功能。孩子在各类考试上的“失败”让家长们存在着教育焦虑。
在应试教育下,家长们更加关注的是孩子如何取得更高的分数而非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所有与考试无关的科目都被边缘化。这种“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正是造成各类课外辅导班火爆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单纯注重知识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但是说到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就陷入了“剧场效应”困境——大家都站起来看电影,没人愿意主动坐下来。
我国已经提出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高考,让学校、家长都真的重视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大力推行学校自主招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被正视。虽然我国高考已经取消了录取批次,但是让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依旧任重道远。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不把家长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优先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在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共同还原健康的教育生态。

临溪抚琴

赞同来自:

1、我认为,在目前“知识教育化”的现状下,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不能怨家长,这恰恰是家长爱孩子的一种表现。
学生家长中,工作体面的人群不少,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这种体面的工作都是靠自己努力学习获得的,因此,他们深感学习文化是多么的重要。
靠打工维持生计、供孩子读书的人群也不少。他们每天一大早从几十里外的农村走出家门,为的是赶到劳务市场找到一份活干。他们时常是忙碌一天,挣来微薄的工资,直到天黑才披星戴月赶回家。
遇到顺利时,每天还能找到活干。如果不顺,尽管一大早赶来,活也找不到。这些人群,他们知道自己学生时代没好好学习,没考上个好学校,更不要说有好工作了。他们心❤想自己再苦也要供孩子读书。
哪些做小本生意,或者自己开公司的人群,生意也是起伏不定,时好时坏,一年到头忙碌,没有个清闲的时候。他们不希望孩子像他们一样辛辛苦苦!
处于以上几种情况,因此,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个好成绩,将来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他们除了让孩子在学校学习外,还不惜重金给孩子报补习班。
2、目前,大环境下,人们总会以分数高低来评价一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每学期,教育主管部门都要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并对成绩进行大排队。这种考试体制驱使下,学校领导,各任课教师都把成绩放在了首位。班级那些学困生家长,常常会被教师请到学校,让其配合,齐抓共管,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有的教师会建议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一般会采纳教师的建议。
另外,也不排除攀比心里。有的家长见别人家孩子上辅导班,也给自己孩子报名学习。
3、虽然是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但,一些升学率好的学校,特别是小学升初中时,有的学校,为了能多招到好的生源,只要小学生考试成绩特别出色,学校就会破格录取,学费分文不收!这种利益驱使下,家长纷纷给孩子报补习班,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4、其实,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不难,只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学习,一般能达到优秀水平。难就难在,一些学生学习习惯极差,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能主动完成作业,获取知识。他们常常被动学习,在老师的严加管教下,家长的极力督促下学习。
因此,我觉得,家长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可以理解。关键是在关注的同时,要协助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班级不排除有学困生,对学习成绩确实很差的学生,可以给孩子请辅导老师。课下,帮住孩子补习丢落的知识,争取早日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妙语盒子

赞同来自:



首先感谢邀请,这个问题比较难以解答,至少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有说不到的地方或者过激的地方,大家多谅解。


“知识化教育”这个词,感觉挺陌生。是不是就是说,孩子获取的知识是通过教育获取来的。如果这个样子,那不仅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孩子生活的悲哀。但是现在的生活之中,很多知识确实是在反复的强调之中获取的,被社会广为诟病的“安全教育”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冬季,孩子们喜欢在河面上溜冰,但学校的安全教育就是绝对不许可去冰面溜冰;到家庭教育之中,就变成了有成年人陪伴就可以到冰面溜冰,是很少考虑冰层厚度的。孩子对冰层的厚度缺乏认识,就对冰面的承重力缺乏认识,就容易在冰面溜冰的时候出现事故。那么,多厚的冰层适合溜冰呢,我没有试验过,不敢说,我对孩子的要求,就是绝对不许去。有一些知识,可以通过孩子的生活来感知获取,而不是学校或者家长的叮嘱。


毋庸置疑的一个问题,很多知识的获取,还是需要传授获取,最显著的事情,就是学校传授的知识,就是典型的他人言传身受之后学生获取。我们现在的教育,知识告诉学生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很少解释说那些能做,为什么不能做,为什么能做。原因的问题,讲解的少之又少,强调的东西,强调的多之又多。孩子获取的知识缺少感性的认知,形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不是完整的,就容易学以致用的时候出现问题。所以这种“知识教育化”的弊端是很大的。


归根结底,是教育制度没有跟得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造成教育脱节。责任问题是主要的一个问题。素质教育的好处,宣扬的太多,落到实处的太少,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所有的素质教育制度就难以完善,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说,谁又能说善于答题不是一种素质呢。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就是唯分数论。设定分数线,分数线上的就是人人羡慕的人才,分数线下的就是人人瞧不起的笨才。证明孩子有出息的最有力证据,考个高分,考个名牌大学,若是以后能够挣大钱,更完美了。但是,过分的注重“知识教育化”不注重素质教育,只注重知识获得不注重知识获得的途径和方法、知识用处,最终得到一个死结,就是成功了举世瞩目,失败了默默无言,这或许是最畸形的成才之路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最后写一句话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注重“知识教育化”的家长没有过错,但即便是失败了,孩子也会成才。

小李滔滔

赞同来自:

教育是我的主业,我来聊聊这个话题。
当前,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家长无关。
知识教育化,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教育功利化,人们对知识趋向于实用主义。
忽视了孩子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
这个和教育评价体制有直接的关联。
目前,中国教育依然是选拔教育。通过中高考的大筛子,以分数为标准来筛选人才。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开始,教育就以笔试为手段鉴别人才。造成读书人以钻研四书五经为能事,以金榜题名为人生目标。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严重的扼杀,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受到了压制。
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往往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教育,比如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爱国教育等等。
然而,“高分才是硬道理”,能够考高分就可以读名校,就可以找个好工作,就可以组织好家庭,就可以有舒适的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回归了金钱为导向的现实。
为了追求分数,其他的品质都要靠边站。
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只要考试的科目,都要往死里学。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密锣紧鼓进行中。其中,中考改为学业水平测试,加强中高考一体化,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其目的是淡化“唯分数论”。
然而,教育焦虑症已经蔓延,而且越滚越大。
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普通家庭的孩子,除了读书,还有更好的上升通道吗?
我们不必抱怨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知识教育,是无奈的现实选择。
尽管会带来孩子各种各样的人格缺陷,但“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普孩”人生突围的唯一出路。
——我是“小李滔滔”,谢谢您的关注、点评、点赞、转发!


乔一尘

赞同来自:

谢谢邀请!
肯定不是!
我认识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是这样的,对孩子来说有一个健康的心里,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没有留下任何心里阴影,有健全的性格更重要,而学习只要不是排名最后无所谓了。比如我觉得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其次是良好的习惯。前者是保证社会的良性竞争和社会的有序前进;而后则则会影响孩子人生的命运,比如说帮助孩子改正的粗心问题,缺少专注力问题、保持孩子的创造力问题等等,这些虽然不能保证孩子长大以后绝对的成功,但是至少不会成为阻碍。
其实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特别是较小男孩子来说,对传统知识特别是数学的接受能力会比较晚,所以造成他们学习初期比较费力。
但是现在给孩子设定的成人之路,几乎就有一条:上学!上学就要看成绩,就要排名考前,只有这样才能考上好的中学,才能有机会去985读大学、攻硕士,毕业之后才能有好的工作。但是能上清华北大的又有几个?!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更适合不适合传统教育的孩子的路则铺满了荆棘。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说,中国更应该发展职业教育,现在呢?还是一样,技校艰难生存,中专则几乎绝迹!为什么,难道都怪家长?!
当然也不排除社会上还有很多家长,特别是有些身处底层的家长,害怕孩子重复自己的老路,成人之后依然没日没夜的辛苦打拼,赚个一日三餐,所以将孩子的学习看作是孩子脱离苦海的唯一出路——其实,细想想,这也是被逼的呀!

卜玉霞

赞同来自:

我觉得,这是大环境的竞争机制产生的,家长是有一定的原因,但是不能全怪家长。
首先说社会体系。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优胜劣汰,很多单位很多企业当然很重视学生的成绩。你在学校是佼佼者,一般来说,到了社会也是佼佼者。能够在学校拿下高分的,在企业在单位,首先是学习能力达标了。

再说考试体系。现在高校录取是按照分数定高下的。分数高了,达到了好学校的分数段,学生才有机会到好学校去。分数低了,也只好到知名度不高的学校去学习了。所以,首先是老师很重视学生的分数,留作业,讲习题,各个比学赶帮超的,竞争很激烈。家长看到这现象,自然不能让自家孩子落后,也是双眼只盯着分数了。一些人就看到了商机,大家既然都抓住分数不放,那就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补课吧。而国家教育部门又不允许在编教师补课,于是,偷偷地补课,或者不在编的老师补课。所谓的吃偏食么。

全社会,家长,老师,学生,都在重视知识教育,因为知识确实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啊。
其实,我认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一直都应该是站在第一位的。首先让孩子成人,之后,仔仔知识教育上下功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够真正成为未来的接班人。不能一味地注重成绩,不然,孩子会出问题的。

我是头条卜玉霞,谢谢关注。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基础教育。

bigwangking

赞同来自:

现在的教育是在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中国从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努力让中国教育跟紧世界的潮流,让教育更加自主化先进化,而不是只有学习考学一条路,根据自己特长而定,全面发展,目标建成世界一流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而且转型速度太快,中国很多家庭受传统教育影响,很多人还有着中国5000年以来一贯的思想: 学习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把它摆在自己的唯一目标上,然后去学习,并且延续着教育下一代子女,这其实没有什么对与错,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必须要经过转型。打个比方就像美国历史只有200多年,他们刚开始接触的就是两次工业革命及现代化,在教育方面显然没有那么刻板,有很大的弹性。



那么话说回来,作为家长充当孩子的第二任教师,他们的行为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家长们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的加重。从近一点说,像我身边周围一些例子 ,很多朋友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寒假暑假补习班、兴趣班等一系列课外辅导班中,进行所谓的填鸭教育,但据我了解他们很多并不是很想那么做,都是看周围的人在做,不肯低人一等,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脱离队伍罢了!这个也是中国教育体系一个恶性循环的因素。
学习催生了商家,商家又大肆宣传学习,这就是教育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相信中国教育体系会进一步改革改变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本人薄见
谢谢观看

蓝色天空

赞同来自:

不能只怨家长。人家的孩儿都上辅导班了,等考学时人家都考上理想学校了,自己的娃儿却被落的看不到人家的影子了。作为家长什么都不能改变,只能让孩子跟大部分孩子一样去学知识,因为高考还是一考定终身。

逍遥子218117440

赞同来自:

“知识教育化”即“教育产业化”的前后翻版谬论,立不得论。
简而又简的人类,走不若马,猛不若虎,游不若鱼,义不若狗,插翅难飞。不知本来面目,不知敬天法地,孰堪称师?

空梦轮回

赞同来自:

怨,如果不是家长们的无脑追捧,教育也不会这样畸形发展,不要去埋怨别人,有一句话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如果不是一个个都想让孩子多考几分(注:是多考几分,而不是多关注孩子成长),然后送到辅导班,然后考高分,然后拿出去炫耀,然后还一本正经说:孩子呦,不要和别人攀比。

郭晓雪95258116

赞同来自:

不怨家长 老师占200%

柳村村柳

赞同来自:

其实有部分家长不认可学校的德育教育,按照老师的话做在社会难生存啊!

高文升345

赞同来自:

简简单单就一句话,高考不考,谁也不学!如果当工人也能改变命运,谁也不学!如果当农民也能成为富翁,谁也不学!

虫二47080677

赞同来自:

为什么要让小孩没有玩耍的时间,是要泯灭孩子的童真吗?现在的教育问题很大,学不对板,几个人毕业后的工作是学习的专业!

A邓学理A

赞同来自:

什么叫“知识教育化”?你想怎样?目的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唯一的吗?

网上行医

赞同来自:

教育,应该增加自然农医內容。不能太过政治化。把孩子教成傻子。当成玩偶。这是教育的缺失。

光阴1490085

赞同来自:

应该是教育知识化了,知识之外,别无所求。

vintagez

赞同来自:

主要还是不均衡教育资源和日益增长的适龄儿童数量之间的矛盾,另外,教育的过度市场化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出现的后果,教育机构赚的盘满泊满,家长小孩焦虑无比,教学效果一般。

好奇怪的事情

赞同来自:

如果还是停留在下个文喊几嗓子这个搞法,补习班照样搞,学校老师照样赚黑钱。是不是动点真格的呢?

圡豆M

赞同来自:

遵守好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就好啦
这件事不能说怨家长。是当今社会发展进步趋势使然。没有知识是吃不消的,作为家长也是无奈的选择。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