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马来西亚陪读记

  作者按:一个十岁女孩的妈妈,2017年8月赴马来西亚陪读,现将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此刻坐在马来西亚布城家里的阳台上,晴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马来西亚地标性建筑----双子塔耸立在远方。是的,我是在大马,一个之前从没有想过要在这里生活的地方。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有过太多的“漂”,祖籍在江苏,出生在新疆,读大学在武汉,工作在北京,如今陪读在大马。在国内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会迟疑一下,如今身在国外,再有人问我来自哪里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I am Chinese。

         2005年,我辞去教师的工作,追随爱人来到北京,不经意地做了北漂。那时候有激情,敢闯荡,并没有觉得自己不属于这座城市,也没有过多地体会到北漂的辛苦和含义。直到女儿上小学时,才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非京籍孩子入学的繁琐,有被歧视的感觉。好在我们具备着苛刻的入学条件,顺利入学。女儿是个乖巧懂事聪明的孩子,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在家里人见人爱,我们一家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我隐隐之中产生了担忧。当前的教育体制会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吗?再一个就是为女儿初中高中去哪里读书担忧。回原籍武汉原籍吗?暂且不说女儿听不懂当地方言,就当地的高考激烈竞争,女儿能否适应并接受?本来自信积极向上的她会不会因此受挫而变得没有自信,我不敢去尝试,不敢冒这个险。

         我曾是一名教师,后来一直从事着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可能有人会说你怎么会质疑当前的教育体制呢。我曾经很困惑,为当前的现象苦恼。孩子们本不必写这么多作业,上这么多补习班。他们本来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有愉快的游戏,有郊游,有闲暇,可以发呆,可以跑步,可以读书,可以写诗,可以结交朋友......可是现实多么残酷,我们的孩子们在越来越恶劣的环境中生活着,就连双休日不是在作业中度过,就是在补习班之间穿梭,他们如此辛苦,得到的不过是和原来几乎一样的结果,在被如此单调机械枯燥的约束十几年后,他们离开学校时,往往对读书这件事充满了厌倦,那么我们还能指望这一代人有什么创新意识?我不要我的孩子再像我一样事事循规蹈矩,我希望她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我希望有这样的学校,上午上文化课,下午上兴趣课和社团活动,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手工、舞蹈、话剧、诗歌、哲学、科技制作等,周末是郊游、体育比赛、社会实践或参观博物馆。

           我想国际学校应该倾向于这样的安排。于是我开始考察北京的国际学校。北京的国际学校有着不同的档次,学校层次的高低取决于硬件及欧美教师的占比,而近年来北京的国际学校学费上涨幅度之快之大,令人感叹和无奈。即使进去了,除了外教和部分海归上课讲英语外,学生耳闻目睹的还是汉字汉语,同学们一起更多的还是讲汉语,用中国思维交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马来西亚的一些国际学校,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于是我们开始了大马国际学校考察之行。(未完待续)


已邀请:

喜爱网购5155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喜爱网购5155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