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再累,也一定要亲自带孩子









2018-1-16 11:25 上传
(0 Bytes)









01

最近,一个朋友找我聊天,聊着聊着,她居然哭了。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一脸的委屈、彷徨和憔悴。她是一个被儿子“抛弃”的母亲,有点儿可怜。朋友是个女强人,整天拼事业,现在不说是事业有成,但也算是实现财务自由了,脑袋上也顶着好几个耀眼的光环。也许,在别人看来,她是个非常成功的人。但此刻,她却觉得自己失败透顶。

事情是这样的。她当初为了稳固自己的事业,把她儿子长期寄养在姥姥家,一年最多见2次面,一面几乎不超过24小时。因为她每天都在为了她的KPI拼搏,她在疯狂地谈生意,不是在天上飞,就是在地上跑。她有个妹妹,那时正在读初中,每周回家一次。她儿子和小姨的关系超好,小姨去上学,她儿子追着跑,还哇哇大哭。然而,她自己要离开时,孩子却显得十分淡定,直接挥手道离别,不哭也不追。在儿子的眼里,这个做事雷厉风行的家伙,还不如邻居家的阿姨亲。

现在孩子大了,报应真的来了。儿子和她跟本不亲,孩子说的话能分分钟噎死她,她恍然,不知道自己打拼了这么多年为的是什么,难道就换来了这么一个对她像敌人一样的孩子?朋友真的很委屈。她说,之前那么拼,为了不就是孩子吗?可现在,孩子与她却形同陌路。她说她儿子现在特烦和她说话,她和孩子说什么,孩子都假装听不见。孩子的成绩也烂得一塌糊涂,放假了每天就知道在家打游戏,作业也不写。姥姥惯得不行,不让说。她实在看不下去了,和孩子说不要整天玩儿游戏了,看会儿书,写会儿作业,背背单词……孩子油盐不进,摔门而去。她的肺都要气炸了,晚上疼得睡不着觉。


02

龙应台曾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每个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有限度的,他需要你陪伴的时间并不长。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说,她儿子读大学,一学期不见,真真是想念。暑假儿子回家,开门进屋,喊了一声“妈”。她冲出去,特别想紧紧抱儿子一下,却终究没好意思。她听他讲学校见闻,看他跟同学朋友闲侃;他去K歌,他组织球赛,他关上卧室的门……她知道,她再也不是他的全世界。我们常常感慨,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却忘了,父母和事物一样,对孩子而言,都具有有效期限。


03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你有多久没有好好陪陪孩子了?其实陪伴很简单,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聊个天儿,说个有趣的事儿,吃上一顿饭,出去遛个弯儿,都是陪伴啊。有家长可能会说,我每个月给他多少多少零花钱,我给他买多少多少好吃的、好玩具呀,我很爱孩子。你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甘愿为孩子去死,但你每天连一小时的亲密相处都保证不了,你爱个屁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的陪伴都不能缺位。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很多孩子看似笑靥如花,幸福快乐,也没有物质的匮乏,但却无比“孤独”,无比“焦躁”。因为虽然父母在身边,但依然缺陪伴、缺关注、缺爱。所以,家长再忙再累,也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父母们面临着最复杂、最不知所措的难题:我们注定是飘动一代:和父母,和爱人,和孩子,时常演绎着双城甚至三城故事。我们是手机党一代:人人都有网络和手机依赖症,生活退化为网络社交生态,周围遍布点赞党。世界越来越大,家庭越来越小。网络社交越来越活跃,陪伴家人越来越稀缺。牵着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大笑,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04

也有妈妈直接反对我了。谁特么不想陪孩子啊,生存有压力好吗,无奈啊。一个网友说,我老公为了给我和孩子更好的生活,常年出差在外,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10几天,很辛苦,我虽不赞同也不能反对,我能体谅他的初衷和不易,我放弃了自己很喜欢的工作,只为更好的陪伴孩子!希望和我有一样处境的家庭早日团聚!读着暖暖的,但有更多的无奈,这就是现实。

很多职场的妈妈都有这样感受,看到孩子和老人很亲,和自己不亲的时候,孩子学会的第一个词是“奶奶”而不是“妈妈”的时候,会内疚。孩子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学会用筷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我们错过了,会内疚。那,真的不工作吗?房价这么贵,教育费用这么高,经济压力这么大,老公一个人,根本养不活一个家。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想成为很棒的人,想成为让孩子骄傲的人。我们想成功点,才能让孩子有资格不成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董卿不是说过么?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只能说,职场妈妈们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现实中,还有另一种妈妈。有的家长确实很忙,但回家没一句好话,除了催他写作业,就是吼病泛滥。“我这么忙,辛辛苦苦为了谁?”“你还这样,是不是想挨揍?”抱怨和责骂弥漫在家庭氛围里,日复一日,像一个毒瘤。孩子也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反正你奈何不了我。打我,我就死给你看。这一下子就抓住了父母的软肋。马上服软了。其实一个在外边大气不敢出的胆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的内心是“孤独而绝望”的。就算是说出了吓吓父母的,但你想过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宣告自己“缺爱”,对抗父母的“缺位”。有没有反思过,从什么时候开始,眼里的孩子变成了“问题孩子”?有多久没有好好跟他说话了?所谓陪伴,就是好好说话。


05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一位教育学家研究发现,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的,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的陪伴,不但能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础,更能因融洽的亲子关系让你的教育“入脑入心”。现实也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在学校里,“问题少年”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有一个不够温暖的家庭。如果你看到鱼妈的这些肺腑之言,也恰好正觉得自己好像还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如好好的陪一陪你的孩子吧。

—END—这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家长大学,专注K12阶段所有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关注鱼妈(公号ID:woshiyuma1),您的孩子会因为你变的不一样。









2018-1-16 11:28 上传
(0 Bytes)









已邀请:

健康olivia123

赞同来自:

认同的 陪伴是很重要的

帅炸宇宙

赞同来自: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hqr119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Agreedforever

赞同来自: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群里静悄悄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