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力:让孩子与世界美好相遇》试读报告

有幸读到这本书,与大家分享一下本书的摘要和个人的一些感悟。


与其说是一本孩子适应力的书籍,不如说是一个台湾母亲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和审视德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


推荐语中,说到几个核心的教育思想:生活、兴趣、快乐、专业、适应,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教育首先基于生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阅读习惯等等,把我们想象中死板的没有生活情趣的德国人印象彻底颠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中国人才是工作狂,没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所有都是围绕着工作而来,又怎么培养孩子的生活乐趣呢?


在德国教育中,兴趣和专业是他们培养人才的重点,并不要求所有的小孩都很会念书,而是培养孩子的独特专长,让他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中国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说极端点就是不成功便成仁,个人感觉没有优劣之分,是民族文化造成的差异。


说到独特和专长,中国的家长们没有几个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又怎会给孩子培养专长呢,试想,一个自己的生活都一塌糊涂的人,又怎么能够给别人以生活的指导呢。这里所说的培养专长,不是简单的给孩子报几个你所认为重要的兴趣班所能包括的,培养专长,首先是家长对孩子的专长不能有功利的判断,其次家长能够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说回适应力,有较强的适应力,不单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你提高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适应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孩子的适应力有时比你想象的要强的多,但也不能放任孩子去适应,家长要协助他去适应,去自我成长。


而我认为,培养孩子适应力的逻辑首先如作者所说,提前为孩子做好心里建设,告诉孩子我们搬家或者更换学校的原因,告诉他新环境的好处,让他对新环境有一定的憧憬,这是培养孩子适应力的基础,也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自我改变的心里准备。


其次,想要快速适应新环境,要找到一个切入点,那就是孩子的特质或者专长,孩子会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和他有共同特质和专长的孩子,逐步融入新的环境。但前提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特质和专长,而不是把关注度只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这些特质和专长,就是德国教育的核心,就是生活中的教育,教育中的生活。


有了自己的特质和专长,无形中就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相信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到了任何陌生的环境,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善待,而这更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良性循环。在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适应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粗略的理解,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对中国教育和德国的教育做出优劣的判断,但是,从每一个段落和故事里,不难看出中国教育与德国教育的差距。中国的教育制度或者教育现状,有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原因,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但并不代表我们就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了。


我们可以吸取德国教育的精华,把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引入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首先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看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做事原则、我们好的生活和阅读习惯、我们的自律、我们对文化的判断和热爱、我们的特质和专长等等,把我们的生活当成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已邀请:

刘玖振

赞同来自:

照片上来









2018-1-20 19:55 上传
下载附件 (518.2 KB)















2018-1-20 19:55 上传
下载附件 (479.44 KB)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刘玖振

赞同来自:

圈出重点









2018-1-20 19:57 上传
下载附件 (604.84 KB)















2018-1-20 19:57 上传
下载附件 (593.73 KB)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恶魔般旳霸道

赞同来自:

说回适应力,有较强的适应力,不单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你提高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