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孩子的早期教育关键期怎么办? 这么做就对了 | 支招

在家庭教育领域,“早期教育关键期”的理论是普遍认可的。问题在于家长们知道这个理论之后,自己的孩子已经是10来岁的大孩子,都已经小学五六年级或者上初中了,早就过了关键期了。怎么办呢?我们跟踪研究了少年大学生成长实践后提出的早期诱发家庭教育模式,发现了早期诱发模式可以帮助家长走出这一困境。早期诱发模式认为:对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年龄在9至15周岁的少年儿童,智力发展在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少年大学生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诸如:兴趣、自信心、自觉性、注意力、情绪的自我控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促进孩子的快速发展。如果说,0-8岁是早期教育关键期,那么,早期诱发理论提出的9至15岁则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关键期。早在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办初期,我们对前三期少年班学生进行统计研究时发现,在少年班里,有40%的学生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父母亲识字不多,甚至文盲,因此这些学生的早期教育就可能做得不够。他们在考进少年班之前,也确实有过学习成绩不高,甚至是有名的“打架王”“小笨蛋”的经历。那他们后来为什么会考上少年班呢?原来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往往是在高小或初中时,遇到了一个好的班主任,或者遇到了一个好的物理老师、数学老师,或者有一个关心他的妈妈、爸爸、舅舅、叔叔……对他进行引导,在非智力因素上刺激他们,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攀比意识,培养他们的自觉性,从而诱发出少年大学生具备的那些优秀心理素质,获得快速发展。也就是说,这40%的孩子,虽然错过了早期教育关键期,但是通过诱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了他们智力因素的发展。我自己的两个孩子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成绩在班上只是中等水平。在经过两三年的“早期诱发”教育后,儿子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第十期少年班,女儿考进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现在他们也都学有所成,在美国工作。由此可见,早期诱发模式是从优秀的少年大学生成功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在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可操作的。它充分说明,错过早期教育关键期的孩子,还有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那就是在12岁前后,通过实施早期诱发的方法,提高孩子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可以实现孩子的快速发展。早期诱发的方法很多,下面给大家介绍两种常用的早期诱发方法。借题发挥法:借题发挥,指的是父母在孩子主动提出要做某一件事时,借孩子提出的这件事的“题”,大肆发挥,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穷追不舍问下去,在和孩子问答的过程中,启发孩子去思考,实施自己的家庭教育意图。孩子能够马上回答,当然好;孩子不能回答,也没有关系,可以诱导,一直追问到孩子实在回答不了时,再把答案告诉孩子。认同再议法:这是指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家长首先认同孩子的意见,以便能够和孩子保持对话,在继续对话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改变孩子原来的意见。
已邀请:

hqr119

赞同来自:

謝謝分享!!!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