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开孩子生命成长的“绊脚石”——单亲

近日,一少年刘某因不想回班写作业而弑师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关注,教育再一次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成为议论的焦点。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老师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家长应该怎么管理孩子?社会在这些问题上承担哪些责任?









2018-5-12 10:22 上传
(0 Bytes)







       问题背后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据报道,此事发生在某市一所高中,班主任老师准备让学生在教室写完作业后放假,刘某不想写,就去办公室找老师说他不写,老师称不写就要他转班,刘某就拿他随身携带的匕首来到办公室捅向老师的脖子,老师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介绍,刘某今年16岁,正是花好年华,成绩优秀,在班上第一名,全年级第十名左右。如果不出意外,绝对能考个好学校。可现在,意外就这么意外的来了,不仅毁了老师一家,也害了自己和父母。


       什么原因驱使这个孩子竟然舞起利刃刺向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老师?什么奇耻大辱逼迫孩子走到了非以死相向的绝境?仅仅几秒的时间,换来了生与死的决别。


微信图片_20171118053027.jpg


       通过媒体报道,我们注意到几个细节。


       刘某有些孤僻,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朋友。他平时爱在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面前炫耀说自己又考高了多少分,但几乎不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流。他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


       去年,湖南一12岁侄子杀死姑姑一家3人案震惊社会,甚至引起了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的重视,这起案件的起因,至今解读为:行凶者肖志(化名)从小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不服姑姑的管教。而在案件背后,贪玩、打架、偷家长的钱、在校爱犯错误、爱攀比、沉迷网络游戏、杀人等将他刻画得相当可恨;父母离异、继母的区别对待、同学对他的嘲笑又将肖志刻画得相当可怜,这就一个未成年人的矛盾人生。


       单亲孩子,矛盾人生。


       家长人生的逆向转身换来的是孩子一辈子的心伤;父母婚约的颜色改变丢掉的是孩子一生的幸福。心离让孩子背负了无法言说的痛;别异让孩子延续了无以名状的苦。


       单亲从何而来?


       最新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185.6万对,比去年同期上升10.3%,这就意味着每天大约有10100多个离异家庭产生。重庆市婚姻登记收养管理中心提供数据显示,当地离结比一直保持在1:3,如果换个方式去理解,就是每3个人结婚了,就会有1个人离婚。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上升,1至2人的微型家庭大幅增加,3至4人小型家庭户明显减少。单亲家庭比例逐年上升,多达2300余万户,大多以离异为主,70%为单亲母亲家庭。


       一个个单亲家庭,就有一个个单亲孩子。


       中学时期是心身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本身就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离异家庭环境则又增添了他们的心理困扰和障碍,如果不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加以引导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而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数据则显示,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美国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90%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80%的强奸犯的动机来源于无父家庭转移的愤怒。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打破了孩子生命成长和心理预期的天平,这种偏异失衡的成长环境极易生发不良的心理问题。


       一是情绪情感障碍。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导致子女情绪情感受到不良影响,发展出现障碍,时常表现暴躁易怒、冷漠孤独、焦虑、恐惧自责不良情绪。


       二是性格方面的缺陷。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远比父母一方因死亡的单亲家庭严重得多,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粗暴、偏激等性格缺陷。


       三是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在社交兴趣、信任他人、交往频率、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距离等方面较差,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遗弃感、挫折感影响着他们不想不敢去敞开心扉的交流。


       单亲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绊脚石,如何搬开?


       单就意味着缺。缺位的是家庭关系中的角色,缺失的是生命成长中的情感。关系是人生成长的网络,家庭关系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链条,不可或缺。这种关系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架构的生命三角关系链,是一条生命关系链、血缘关系链、成长关系链,每个链条血脉相连,不可分割,是唯一的、一生的,更是其他关系不可替代的,是滋润滋养生命成长的重要元素。缺位就要弥补角色的空隙,缺失就要填充情感的空间。单亲母亲或者单亲爸爸能做的就是不要让这个生命关系链缺角少边,尽力融合家庭的关系,构建完整的家庭关系链,即使不是原生的,也要让再建的关系链重新生发饱满的血缘和情感,畅通孩子生命的链接。


       单就意味着孤。心理的孤寂,情感的孤单。这种“孤”犹如一座山不仅挡住了孩子成长的路,也压倒了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同心相向,化解孩子心中的焦虑,打通孩子成长的障碍,建立独立的支持系统,一起搬开挡在孩子面前的“绊脚石”。要帮助学生克服因家庭破损带来的不良影响,拥有健康的心理,那么心理补偿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要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挫折、补爱教育和人际沟通教育,融入集体生活,消除排斥心理,发现他们闪光点,长养他们的自信。要给单亲孩子建立帮教档案,贴心教育,在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怀,让其养成健康的人格素养。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正视一点,那就是单亲家庭孩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都是问题孩子。我们发现,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就子女教育而言,单亲家庭就有特殊的教育优势。所以,引导教育单亲孩子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这种家庭结构缺失的劣势变为教育的优势。 单亲家庭子女成才,是历史上不可忽视的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现象:寡居的母亲抚育孤子成才。比如孔子、孟子、张衡、陶渊明、欧阳修等历史杰出人物,现当代作家中如鲁迅、胡适、郁达夫、巴金等都是从小丧父,寡母将其拉扯大。从他们来看,单亲家庭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成为其成才的有利因素。他们从小就面对饥饿和困苦、挫折和打击,在逆境中成长,在逆风中飞扬,较早具有了自立、自主的意识,形成了自促奋进的性格,树立了改变命运,立志成才的梦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单亲,把它看做老天对你的不公就是“绊脚石”;把它当做上帝送给你的礼物就是“垫脚石”。


       教育,让不幸的“绊脚石”变成幸福的“垫脚石”。


文章转自网络
已邀请:

ibajier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iPhone客户端

麦田的麦

赞同来自:

一个个单亲家庭,就有一个个单亲孩子。

掌控现在

赞同来自:

心理的孤寂,情感的孤单。这种“孤”犹如一座山不仅挡住了孩子成长的路,也压倒了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

孩子有未来

赞同来自:

不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加以引导教育,很容易误入歧途。

心牵子女

赞同来自:

文章说的十分有道理

潘若

赞同来自:

感谢分享,学习了

jmking

赞同来自:

单亲要关注的很多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cliffyao

赞同来自:

偷换概念:把单亲家庭的负面作用夸大了,应该说,缺少爱的家庭对孩子负面影响大,比如,父母都在,但整体吵架,其实还比不上一个对孩子关怀备至的“单亲家庭”。


奥巴马就是单亲家庭长大的。

小马最棒

赞同来自:

小孩很敏感的,幸福的家庭比较容易培养健全的人格出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