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七部教育纪录片

英国人曾经拍摄一部冠以“中国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的教育纪录片,讲述5名中国老师被派往英国一所普通中学,用中国式的教育方法来教授英国学生。4周后,他们和另外一组由英国老师教导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来一场中英教育模式大PK,看看究竟哪一种教学方式更有效。


今天咱们不讨论这部片子,而是要分享几部类似题材的纪录片,从更多角度了解中西教育差异。


1

中国学校

这是BBC拍摄的一部五集纪录片,以安徽省一个小镇为缩影,集中拍摄了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这部片子厉害之处在于,它完全没有说教,更没有将矛头指向我国的教育体制,而只是简单的叙述故事。特别是当中流露的人性关怀,着实令人感动。


片子涉及的问题很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应试教育、人权、价值观……短短5个小时却深刻并且严密的剖析了当代中国学校的残酷现状,剖析能力的确让人膜拜。



2

出路

《出路》是BBC在世界范围内拍摄的《为什么贫穷》(Why Poverty)系列的最后一个。全系列共8集,第一集总括性地介绍了贫穷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变迁,其他七个从不同国家不同角度对贫穷问题进行了阐释和思考。


《出路》主要纪录和表述的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来自于中国社会中下层的三个年轻人在2012年高考之后的一小段生活经历,而且这小小的一个片段,几乎算是改变了或决定了他们一生的人生轨迹。


就像片中的招生老师所说,普遍的中国人眼里,都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好读书是中国家长的意识形态。但现在这个机制断裂了,该怎么办呢?出路再哪里。该怎么形容这个困局?该怎么描述这个荒谬的逻辑?



3

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

这个纪录片是一个美国风险投资家自掏腰包拍摄的,自上映以来引发无数争议。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所谓“两百万分钟”,大体上是美国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学习时间。制作组历时20个月,跟踪对比拍摄美国、中国和印度各2位、共6位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和生活,探讨三国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和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尤其看他们在学习和课余活动之间是怎样分配时间的。


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近两倍,印度学生所花时间也是美国学生的一倍半。影片的最后,结局却有些出乎意料,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最多的中国和印度学生都没有去理想的大学,而美国学生都如愿以偿上了理想的大学。


总体上,该片还比较客观,美国孩子多元化发展,印度孩子成熟竞争力更强,中国孩子学习封闭竞争心强压力大,关注自我胜过关注其他,同时中国孩子缺乏的快乐也最多。



4

两个季节

本片导演说:这部纪录片,体制的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我最后做的,是教育中人和人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教学运行的常规,也不是个体生活的展示,亦没有将体制问题搁置到台前;而是着重展现人与人的关系,在相对关系中寻找当代中国教育的有点和痼疾,同时也引发对于人与人如何相处,以何种方式完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思考。沟通和交流、阻碍和隔膜,以及其中折射出的个体人格与时代特征,是我关注的重心。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中学时代,每个孩子都要进入的中学时代,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教育话题。这部记录片讲述的就是一所中学的一个年级,在不停的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家长、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并彼此掣肘。


这是武汉一所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拍摄的一部记录片。影片从情节上来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熟悉中国教育体制的人都知道这里没有一件是小事。导演一点都不避讳体制对于人的压迫,这个压迫是贯穿纪录片始末的,影片不单是停留于对教育制度、体制的批判,而是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反应。



5

教育能改变吗 

这是一部2011年拍摄的纪录片,算近几年来比较完整的国产教育纪录片了。一共分为六集,从中国的基础教育谈到高等教育。全片拍摄历时一年,采访了130位中外教育界人士、政府官员、学生、家长。


看过的网友对这部片子批判和赞扬的声音都很多。


批判的说:虽然是纪录片,感觉导演还是本着在尺度内自由发挥的精神,批判有余,灼见不足。


称赞的说:问题指出了不少,案例介绍了不少,观点引用了不少,还算全面。但是关键一点在片尾似乎刚要触到的时候刹住了:那就是教改与政改之关系。


推荐这部纪录片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话语值得人们深思,反思总是好的吧。



6

等待超人

这部片子讨论的是美国教育,由美国享有声望的纪录片导演古根海姆执导,立意很深刻;而且纪录片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也同样存在。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中国人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样的,从功利角度而言,美国人也大多相信教育就是力量,教育能够改变生活。但中国人很多人愿意为了供子女读书砸锅卖铁,很多美国人仅仅是说说而已。


除此之外,美国的社会价值也有很多反对教育的层面。在今天,“精英”这一其他国家都是赞许的词汇在美国依然带有很大的贬义。在高中、大学中,体育健将、社会达人的“身份”要远高于成绩好的“书呆子”,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所以,教育制度的一些问题,在中国,在美国,都有相似之处,比如摇号,比如公私立,比如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放眼过去,我们能从纪录片中看到问题,却不见得能看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7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五位中国老师远渡英国,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支教4周,让英国学生体验了一把原汁原味的中式教学。


在BBC花大力气拍的跨文化教育纪录片《中国式教学》中,英国学生纷纷表示中国老师跟开挂了一样。学生们不仅得一天十二小时全浸泡学习,还得穿“中国特色中学校服”。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样的体会?









2017-11-19 22:16 上传
(22.58 KB)







已邀请:

秋日私语1118

赞同来自:

太棒了!一定都要去看看

衡宝乖乖

赞同来自:

感谢分享,一定要看看

luyinghai

赞同来自:

哪里能找到片子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姚江伟

赞同来自:

谢谢推荐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yf606

赞同来自:

有时间看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叶知秋1122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叶知秋1122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张子襟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05天蝎座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叶知秋1122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叶知秋1122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叶知秋1122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quwie12333321

赞同来自:

太棒了,好东西呀

一叶知秋1122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