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人


文||安若谷






父母是人
我在很多地方写过我的妈妈,表达过对妈妈的爱和崇拜。至今我认为我的性格的形成90%的影响来自妈妈,因为从记事以来到长大,每一天里都有妈妈的陪伴和照顾。妈妈用一辈子的付出让我学会如何得到别人的爱,因为我能感受到我和弟弟对妈妈深深的超越一切的爱。
和很多妈妈一样,一辈子都把“舍不得吃的”的说成“不爱吃的”,用极大的承受力告诉我们不用为她分心,用尽她所有的认知来告诉我们如何避免别人的伤害,尽管有时候你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甚至会为此吵架生气。
然而婚后我发现妈妈是对的,小学没毕业的妈妈用行动告诉我,要得到爱,就得付出爱,没有天上掉下的爱。爱人就要真心爱,待人就要实心对待,谦虚谨慎,以人为先。将近三十年的耳濡目染,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妈妈。
[h3]“这个事情不能这样,村里人会笑话”。[/h3]这样的理由,是我和妈妈唯一吵的一次架。
我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蹑手蹑脚,别人说话的语气都会影响我的情绪。我就像蒲公英,再小的风也能让我牵动全身。
我在高中之前都没有发现自己这个问题,因为上学以来我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直到大学里,我觉得自己经常自卑低微到尘土里,内心深处极为敏感,舍友摔门而出,我就开始内心检讨,刚才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整个大学,我感觉自己都没办法真正的活着。
我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让我自己讨厌。
从起初因为这样的情绪,烦躁过、生气过,再到后来学习成长,慢慢说服自己去接受不足,接受自己的情绪,然后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剖析自己。
直到我谈了大西北某以贫穷出名的省份的男朋友,妈妈坚决不同意,说嫁到那里,村里人笑话。听到这句话我的愤怒冲到极点,在这一瞬间似乎也有些许感悟,我从小到大听了多少句“怕这个会笑,怕那个会生气”?我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我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觉得不爽?
[h3]“我的幸福重要还是村里人重要?”[/h3]“村里住的都是一辈子没出过门的人,他们所嘲笑的,或者饭后的谈资都是东家长西家短。即使被他们嘲笑,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影响?”
“他们会在我面前嘲笑我吗?不会。”
“为什么会因为这样一群人就要牺牲我的幸福?”
[h3]“你把你这个娃娃给你表妹吧,你得学会分享。[/h3][h3]不能成为自私的小孩,自私的小孩没人爱。”[/h3]从大人们的表情中,我看到我把娃娃给妹妹唯一通往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的方法,也是我得到表扬的唯一捷径。所以慢慢我就开始按照大人的喜好来“分享”,即使晚上会在被窝里因为不舍得而哭。
在很久很久的时间里,我不知道“分享”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讨厌它。我就在心里发誓,等我长大了,不需要别人爱的时候,我就不分享。
我学会了分享,却也恨上了分享。
我特别爱我的妈妈,妈妈是我一辈子幸福课的老师。妈妈特别善良,在所有妯娌中人缘很好,是我为人处世的典范。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支持,能让我和弟弟从农村走出来,大学、研究生,甚至走出国门。
这一路走来他们的行为也受到指指点点,认为一个女娃娃家年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花在女娃娃身上的钱都打了水漂,有能力赚钱的时候去了婆家。各种闲言碎语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丝毫减少,妈妈说她觉得这是一条她认为能让我们生活轻松幸福的方法,她想让我们能像电视里演的那些人一样,在高楼大厦里上班,风吹不着雨淋不上,她不愿意让我们一辈子面朝黄土底朝天。把建房子的钱,把家里所有的钱,把省吃俭用的钱都用在我们上学。
父母恩情,一辈子难以回报。但是在父母的全心全意下,还是会因为自身的认知无意中对孩子形成影响,或者说消极的影响。在《父母效能训练》第2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就写到当人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一些古怪又不幸的事情就会发生。他们开始赋予自己新的职责,去扮演父母的角色,而忘记自己是个人。现在他们踏入了神圣的父母殿堂,感觉自己披上了“父母”这件外衣。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应该表现出为人父母的行为。但这不是个好现象,因为它会导致父母忘记自己仍然是个人,而只要是人就会犯错,就会有局限性,就会有真实的情感。
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或者说认可这些的时候就应该相信一门教育---亲子教育。
希望我的一系列文章,会对更多的家庭带来好的影响,因为孩子的性格关系到他们一辈子的幸福,关系到他们是否能走到正途。也是因为这份隐约带着功德的事情,会让我一直一直坚持下去。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