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妈说“溪”~之“读书”


溪同学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买了好多的故事书,由姥姥每日睡前给讲读。三岁时候,突然就发现,溪同学把着一本书,能几乎一字不差的复述下来。


去年,溪同学升大班,从老家转回来上学,于是,在小姨的介绍下,办理了老约翰绘本馆的年卡。试读期间,每周4本的阅读量已经不能满足溪同学的需求了,于是,妈妈把阅读量提升为每周8本。有时候,溪同学会留恋在一个个新故事里,舍不得出来,就会纠缠着妈妈,一晚上读4-5本,读完了,妈妈的嗓子也快哑了,但是,就这样,累并快乐着,一年下来,发现溪同学的认字,复述故事的能力突飞猛进,甚至于自己画画编故事,也很有一套,尤其是记忆力,讲过一次的故事,再看图画,基本就能复述个七七八八。










        因为妈妈从小喜欢读书,深知读书的好处,所以,会尽可能的从小培养溪同学的阅读习惯。所谓“从小培养”,就是在孩子还不能认字的时候,妈妈要担负起陪读的责任。“陪读”在这个阶段的作用至关重要,溪妈一直深信: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读书,就是从听故事讲故事开始的。妈妈的讲述,不要只是读出来就完了,还记得小时候上学,老师让分角色朗读课文么?陪读的妈妈,就是要一个人分别担任不同的故事角色,这样,模仿力超强的小朋友,才会真正的爱上听故事,学会讲故事,从而爱上读书。










        暑假音乐班,妈妈在送去的第一天,一眼看见的不是琴,而是做为教音乐的学校,在等待室里摆放着各种绘本故事。于是,妈妈瞬间对这音乐学校满意的不得了,妈妈认为,一个了解孩子对故事有多么热爱的学校,做什么都不会差了。偶然的一个下午,溪妈等在那里,没有回家。溪同学课间休息发现妈妈在,就缠着读绘本,瞬间,小朋友围了一圈。以至于,在音乐会前,化好妆的小朋友们吵闹的不行不行的,妈妈在几次劝阻未果,无奈之下:别闹了,妈妈给读绘本来。溪同学马上停下,去挑了一本绘本过来,倚着妈妈坐下。这时候,音乐班的刘老师喊了一句:快点儿,小溪妈妈开始讲故事了,小溪妈妈讲故事可好听了……瞬间安静了。一个个小精灵们围在身前身后:阿姨,讲完了这本,讲我这本吧………阿姨,我想听这个……
(此时,容溪妈小小的嘚瑟一下,溪妈咋感觉可以去做录音,睡前故事了呢?“酒窝妈妈的睡前故事”咱就来个“小溪妈妈的睡前故事”)










        新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了。一直养成的习惯,新书到手,立马盘点。于是,闺女的新书也不例外,盘点过后,突然就发现了三本好书,尤其是《我的母语课》这本书,简直不要太好。摒弃了一直以来的单纯的组词,错别字,同义词反义词训练,从童谣童诗,民间故事,中国系列故事等方面,还原了我们母语的魅力。私以为,以往的语文,真的偏离了我们对于母语的阐释,对于文化的传承。
        前言有句话特别好:儿童的生命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是真正属于文学的,他们是热爱故事和旋律的,他们在优质的文学阅读中可以得到他们的生命成长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每年不断修正的必读课外书目,在这个电子时代,国家也是放大招,从娃娃抓起的,回归纸质书,让阅读回归本意。其实,溪妈始终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要有“书”的,电子书是方便,但是,总觉得它背离了书的含义。
所以溪妈必须:
为普及阅读的强制点赞
为文字母语的回归点赞
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点赞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