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真的好么?


      在一次小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有个白白净净,沉默不语的小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谈话之间,隐约了解到小男孩学习成绩优异,是家长眼里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当他很专注玩弄手上玩具的时候,突然一个小男孩过来一把抢走,他下意识反抗了下,但还是松手了,后来得知那个是他的弟弟,小男孩的妈妈在他们出门前嘱咐了他,要求他照顾好弟弟,似乎他做到了.....小时候“乖”的孩子学业出色,然而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所以做乖孩子真的有那么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乖”孩子身上总能发现有太多家长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们走在一条可以复制黏贴的道路,过着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理想生活,这就是“乖孩子”。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的被爱的方式和正在经历的面对孩子成长这件事,似乎爱的给予和接受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你乖我才满足你,你听话我才爱你,不然我就抛弃你。

      “听话,才是乖孩子”,这句话束缚过多少人的成长,明明内心想要,明明内心喜欢,但是在乖孩子的标准下被抑制,我们怕父母失望,怕辜负他们对好孩子的期望,以至于长大以后对于喜欢的东西有一种不配得感和不应得感。

      很多心理分析师和疗愈师都发现: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因为乖孩子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长此以往,也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味的喜欢讨好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不敢提出异议,不敢拒绝别人,丧失了自我。这种人跟人交往的时候,容易变成老好人,不会拒绝,或者是干脆依附于别人,容易被人利用,没有自己的立场,无法成就大事。

      当然也并不是说,孩子不听话、顽劣反而是更好的表现,说明孩子养得好。而是我们一定不要过分强调孩子听话,一定要观察孩子:他的“乖”到底属于哪种情况?是孩子通过压抑自己的想法,为了讨好成年人而表现出的“乖”?还是孩子的心理从小被满足得特别好,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对抗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我欣赏天后王菲的教育风格,在近期播出的幻乐之城中,王菲与窦靖童的现场互动,犹如王菲写给窦靖童的那首《童》中,她透出对女儿的期许:“你不可以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不乖”的孩子,更懂得真正爱自己,他们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只是向着心中的光亮前行。因此 别时刻待在“书本的滤镜”里,做个“被美颜过的乖孩子”!勇敢做自己吧!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