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1)
 不久前,男高中生(小新)来到我的工作室。陪同的是他的一位叔叔。
为了尊重孩子的隐私,访谈前,征询孩子意见,把叔叔请到了等待区。
小新打扮比较得体,样子也招人喜欢。只是坐了很久,也没有说话。
我等了一会,看他脸有点泛红,可能有点紧张,就让他喝了一口水。
因为之前只和他叔叔联系过,不过也没有具体谈,只说是高中生,最近成绩有点下滑,要求过来直接谈。

大概等了六分钟,小新才开口,“老……老师,我有点口……吃。”他不好意思笑了笑。
“没关系,慢慢来,想好什么就可以聊点什么。”我鼓励性地笑了笑。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经过对话,小新包袱慢慢放下,说话明显比刚进工作室好很多,不时还和我开个玩笑。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小新说,是他主动要找心理医生的。
在很多城市,心理咨询还不是很普及。大部分家长认为有病了,才去找心理咨询。
所以,平时基本都是家长要求,让我佯装成父母朋友,上门劝说好好读书,少玩游戏……

小新是在小学的时候,学人结巴,渐渐养成了口吃的习惯。
如今,见到陌生人,或者和老师同学说话多了,就会不自然心跳加速,脸红冒汗。
而他的家庭,我也基本了解了一下,父母平时比较忙,在我们这里开了家美容院。
小新从小到大一直外婆照顾。索性,小新性格比较活泼,引导下,渐渐明白了问题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走的时候,小新很开心,他叔叔也在一旁说,在家里怎么说也没用,没想到这里说说,他就理解了。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选择心理咨询,都是因为孩子成绩下降,而不是因为心理疾病,这才是让我痛心的,也是需要家长朋友注意的。
 
还有一点信息我没向小新叔叔讲。小新说,其实他已经有两三次轻生的念头了。
他还在药店旁徘徊过,打算买安眠药。还好,如今的他,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充满了自信。








(2)
西安市教委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达35.99%。而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
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据称有三分之一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
而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小李,男,高中。从小名列前茅,家长都是知识分子,因为还有个小儿子,就对小李比较放心,一直也不怎么管。
高二换文理班的时候,班主任找小李谈心:“你是你们班第一,换走了我们班第一,但是我们班第一的同学年级排名要比你高不少,所以,你要好好努力!……”
总之,那个班主任对小李说了些要求和鼓励性的话。

按普通人讲,这些话比较正常,说明老师关心你。
可因为小李从小没有任何压力,突然老师来了这么几句,让他心里承受不住。
从此,成绩下滑,后来干脆休学在家。
当我去他家的时候,小李在卧室,不肯出来。后来,母亲用钥匙打开门。
一个面黄肌瘦,头发杂乱的年轻人躺在床上。听说他已经几个月没出门了。
突然,他站起来,低着头,歇斯底里地怒吼:“给我滚出去!”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异常举动,比如突然对家人冷漠,自己把自己关起来等,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当下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滚大,以至不可收拾。








(3)
萨提亚心理学创始人级人物约翰•贝曼:
和孩子发生联结。我们现在很少能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大都是从外在行为上回应他们。如果我们能够听到孩子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才可以和你分享他/她的那些感受。你不见得需要完全接受,但是你至少要能听到他/她的内在发出了哪些声音。
每当看到身边的一些家长,为了事业加班应酬,或者每天泡在麻将馆,健身房,而把孩子丢给补习班,我就替孩子们难过。而这些佛系家长,平时除了供给吃喝,基本不关心孩子,只有家长会后,考好了,就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考不好,打骂一下,再把责任推给班主任或孩子自己。
殊不知,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成绩永远是其次。
而事实是,与孩子多沟通的家庭,孩子成绩和社交能力长大后往往都不会差。
所以,我建议:
如果孩子成绩很好,可以一起参加活动,通过生活的挫折教育,让他变得自信。
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可以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尽力而为,并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没有孟母三迁,就没有孟子。
同样,孩子有了你的陪伴,才会更加健康快乐。记住:在健康面前,成绩就是一张废纸。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