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商业怪象,你为什么不怀疑?!

  时常刷微和泡网的人应该都知道,刘强东和奶茶妹的故事,知道两者在年龄、外表方面的悬殊,但对刘强东这个人本身,可能并不了解。就在前不久的光华SOHO3Q开业现场,作为嘉宾的刘强东与大家脑补的霸道总裁形象截然不同,呈现出的是一种透着农村质朴气息、带着地方口音的感觉,与听众间的距离似乎贴近了不少。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刘强东讲话中透露的道理。刘强东举了个O2O的例子:近年来O2O相当火,但看项目是否具有价值,就大致推敲下它的成本和利润,如若经不起推敲,那么这个项目连鸡肋都不如。比如上门洗车,两个人搞一个三轮,一天上门服务,洗一辆车30块钱,然后两个人一天只能洗3-5辆,刨去获取客户的成本再加上工人工资,根本就是不赚钱。而在停车场边上的洗车公司,人家两个员工可能一天接20-30单,你用O2O玩这种上门洗车就根本没戏,因为成本利润就决定了你没法做。所以上门洗车这种项目注定不行。

  商业上还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事情,容易被大家忽略。比如360把杀毒免费之后,小米就把手机价格降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后来者趋之若鹜,希望将免费利润变现为市场份额。但苹果公司从未追随让消费者尝到节省成本好处的潮流。而有意思的是,今年第一季度苹果仅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份额2成,却攫取了高达9成的行业利润。三星的利润占行业的15%,而且还有小米等微利的手机品牌,那就意味着,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一定亏损相当严重。

  P2P投资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试想想,一个平台推出高达18-20%的年利率,加之2-3%的运营费及其他额外费用,这个平台靠什么盈利?一旦碰上集中提现,极易崩盘、造成平台坏账成山。而且,这样高利率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外,提高了借款者的违约风险。还有一种更为可怕的情况就是,有些P2P平台一开始就居心不良,通过高息诱存,在无资金托管方的情况下自设资金池,到一定时机就开始跑路,弃投资者利益于不顾。

  所以,投资者在面对P2P平台过高的年收益时,务必要提高警惕、切勿一时昏头,像动辄百分之二三十利率的平台,极有倒闭跑路的可能。举个简单的例子,餐饮店送你一份几百元的代金券,估计是要分几次限额使用;超市送你几百块的优惠券,估计是要捆绑消费,满多少元后才能使用。若不然,它不是亏大了吗?所以,投资者不能将目光局限在高收益上,更要关注平台的安全系数和风控能力,纯粹给你送大把钱的平台,是不符合金融市场规律的!投资需谨慎,你得有戒心,面对良莠不齐的P2P市场,不如选择稳妥安全的平台。

  国资系平台妥妥当从不主张过高的年收益,主打的短期固定额本息理财产品年收益浮动于8-14个百分点,属于行业正常水平(像陆金所这样的大平台也就8%,几乎为行业末流)。妥妥当能给投资者的承诺就是安全性:与典当广泛合作后形成的双风控,保障本息安全;银联托管投入平台的所有资金,杜绝平台触碰资金的机会。另外,尽管P2P尚处在监管真空地带,但妥妥当也已经与恒律师事务所达成协作,提供常年法律顾问、保持平台的规范经营。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