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云到法国总统马克龙:如何用“负债思维”成为人生赢家?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房价越来越高,东西越来越贵,钱越来越不值钱。
  没错,最不值钱的就是钱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焦虑,开始不安,导致囤积症的发作,渴望用手中尚还值钱的钱来换未来的物以稀为贵,不论是房子,还是车子,还是柴米油盐。

  有钱的大规模炒房买黄金,没钱的只好去看畅销书《断舍离》约等于你没必要买那么多。
  可是, 你就会因此而停止买劳斯莱斯,私人飞机的愿景吗?你就会停止买YSL,爱马仕包包的节奏吗?

  男人赶快拼命工作辛劳加班渴望升职加薪免得以后更加买不起房子连老婆都娶不到。
  或者直接找一个比自己大10岁的某书记女儿。
  可是,你因此就不会对真正的爱情充满渴望而不会在日后出轨了吗?

  女人赶快找人介绍钻石王老五。
  媒人问,有什么条件吗?
  有房有车是必要。
  媒人继续问,其他呢?
  其他不管了,先遵守第一条才是王道。
  可是,你就不会在意他因为有钱就在外面吃喝嫖赌而不陪伴你吗?

  永远矛盾,永远不安。
  理想与现实永远两难。


  那为什么——

  马克龙娶了比自己大24岁的老女人是真爱,当了总统。
  祁同伟娶了比自己大10岁的女人是利益,饮弹自尽。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别?
  思维。

  没错,逻辑不能说服人的,现实可以。
  但是造成现实的差异是什么,却又是思维的逻辑。

  比如:

  西方人喜欢借钱,美国国债很有名。
  中国人喜欢存钱,ICBC爱存不存不在意。

  西方有钱的投资,巴菲特是典型。
  中国有钱的投机,宝能系可以的。

  许多身价上亿的商人,其实负债累累。
  但许多默默无闻的打工者,银行去有一笔小金库。
  可是为什么负债的却越来越有钱,有小金库的却越来越缩水。
  其中一种思维,便是“负债思维。”


  很多人奉行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这未免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但是及时行乐大多是要依靠在经济的基础上的,然而有一种经济行为却叫做贷款,而

  负债是借贷消费模式的产物。
  简单来说就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如果把它衍生到人生哲理上,也行得通。
  就是用未来的自己走今天的路。

  怎么理解呢?
  不妨从马克龙的人生历程来做案例。
  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还是先从离我们更近的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马云来说。

  在美丽的西湖边上,有一所由几位著名大佬合开的大学——湖畔大学。
  马云作为校长,在开学的第一个演讲主题便是,企业家要有信仰要有情怀。
  他不是教你如何创业,怎样成功,而是告诉你如何使你的企业更长久。

  忙着生存让你苟且,渴望生活才让你诗意。
  所以忙碌的打工者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公,而同样忙碌的创业者却感谢生活的不公。

  前者的抱怨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拒绝别的维度的考验。
  后者的感谢其实是看见了社会不同维度而嗅到了不同的商机。
  同样是忙碌,但是拥有情怀至少让你忙的快活。

  有些创业者会说,不先生存,何来长久?情怀是成功以后再谈的,之前先以盈利为主。
  没错,但是自古帝王就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就连绝无仅有的神通仲永都能泯然众人矣。

  倘若你把最难的事情都能解决,又怎么担心相对简单的事呢?

  这才是格局。
  ——直接看向未来,直接看到本质。
  当你开始去做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


  现在的人开口闭口就谈格局,以为自己看到了更大更广的世界,看过了更多的书,认识了更厉害的人就是格局大。
  这都是浅表的。

  格局来源于对超越对象的认知,这个认知不来源于其他, 只源于自己。
  只有忠于自己的,才是长久的。

  金庸的小说里,武功高手都是白头发老人。
  按生理角度来说,老人应该微微颤颤,但是里面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思想——道。
  道,讲究的是内功。
  所以有时候张牙舞爪的武林专家,往往会败在一个看似毫无杀伤力的无声之处。
  说到道,很多人会想到老子,庄子。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里,大抵都尊崇一个道字。

  道,是万事的规律,是万物的核心。
  中医面前不谈偏方,因为治标不治本。
  想要治本,就需明道。
  抓住了根本,也就掌握了未来。


  马云就很尊崇这个道字,所以我想他也不会是什么外貌协会,后来一看,果然他的老婆不是美女。
  据说马云去面试麦当劳服务员的时候,25个人面试,录取了24个,淘汰的那个就是马云。

  所以我到现在都相信,是内心坚守的情怀和信仰支撑着马云没有去整容。





  在旁观者看来,马云的成功就像一场屌丝逆袭。
  但他却恰恰运用了“负债思维”。
  如果不用负债思维,马云也许会继续发扬自己已有的优势,当一名优秀的翻译员,把人民的名义翻译成英文版送往美国发扬我国民主正义的精神。
  但当他第一次嗅到互联网的芬芳时,他看到了未来的格局。
  但是人们的本能是只看去眼前既得的利益的。

  有舍才能有得这句话喊得多,做的少。
  所以显然支持马云的几乎没有,加上又是一个看颜值的社会。
  第一次创业,马云借了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钱,创立了第一个互联网公司。
  最后的最后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
  一句话概括,负债累累的马云成为世界首富。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就会开始蠢蠢欲动。
  负债都能成首富,那我起点还算高的,我还有原始资金。
  那问题来了,你敢ALL IN吗?
  要么全情投入,要么一无所有。
  不,你不敢。你只敢去做大家都认可的事情,你只敢去你确定爱你的人。
  你不敢放弃稳定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因为你输不起。
  你不敢勇敢去追求你爱的人,因为你没办法掌控爱情。
  于是你抱怨商机不够,爱人难寻。
  的确,孤注一掷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

  这时候需要马克龙出场了。
  马克龙的父亲是老师,母亲是社会保障局的一个医学顾问。
  不谈西方的福利,如果放在中国,可能就称作为:
  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

  换做中国有的孩子,可能会为此感到不公,抱怨没有赢在拼爹起跑线。
  但是马克龙如是说,我的家人们是老师,工人,都是普通家庭出生。

  他不仅是一个诚实的学霸,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帅哥。
  他写歌,跳舞,弹琴,精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

  艺术的心总是通往灵魂最深的渴求。
  中国孩子的早恋叫做性的启蒙。
  但是马克龙的早恋却是爱的誓言。

  15岁的马克龙一见钟情,爱上了自己的老师。
  而马克龙的老师被马克龙的作文深深吸引。
  于是他们一起改剧本,编舞台剧,一起跳舞。
  中西方价值观并没有差异的太离谱,所以马克龙父母很快阻止了这一出不伦恋。
  马克龙却发出誓言,我一定会娶你的,等我回来。

  有多少人被这样的誓言伤透了心,从此不再相信爱情。
  但是马克龙说道做到修得了正果。
  更何况是一个离婚还带着3个孩子并且不再为自己生孩子的女人。
  中国的男人会愿意吗?
  中国的婆婆会允许吗?

  很多男人都不敢找太过优秀的女人做老婆,一有人追求自己的老婆就开始大动干戈,
  更何况一个年老色衰的离异女人还带着三个别人的孩子,要面对众多的美女对自己的老公虎视眈眈,况且这个老公当时工作还并不太稳定。
  中国的女人会敢吗?

  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什么样的信仰体系,和什么样的文化理解。
  这就是价值观导致的思维差异。

  马克龙爱上了一个从客观来说完全没可能的女人,17岁的他才不会懂什么娶妻娶贤,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他的执着来源于对内心的忠贞和对直觉的信任。
  因为只有非理性的,才是内心最渴望的。
  感情如此,人生亦如此。

  布丽吉特爱上了马克龙的才华。
  他的文字,就是他的思想,就是他的价值观。
  钱,权,都是身外之物,甚至都不足以代表这个人。
  但是内在的涵养和品格是一个人最真实的灵魂和能力所在。
  那时候的马克龙,连自己工作都没着落,更别说总统了。

  负债思维就是要看见未来,甚至要牺牲当下。
  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并且持续成功的,是他的品质和格局,布丽吉特看到了,马克龙也看到了。
  他们不为名利在一起,也不为别人的眼光在一起。
  他们为自己的内心和承诺的誓言而在一起。
  选择自己的爱,然后爱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世俗的标准会成为评判一个人真正价值的盲点。
  放大了身外之物,却忽略了内在之功。
  结果必然是疲于奔向无谓的远方,却终遗憾错过身边的风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时间才能真正看见一个人的本质,绽放一个人的情怀。
  而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是看得见的。

  至少,马克龙在与布丽吉特的异地时期,他每天2个小时的越洋电话不是白打的。
  在布丽吉特一心灌溉马克龙的成长时期,她听闻的众人的鄙夷和辱骂不是白白忍受的。

  10年的光阴。
  他们都因“负债思维”,成了人生的赢家。
  但是负债思维的成功,光想没有用,还要做。

  可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就算你如所思,那你又会如此为吗?



  作者介绍: coco
  90青春女作家,编剧,记者。自媒体:叔桐月
  文风时而细腻,时而犀利,被誉为女版“王朔和张嘉佳”结合体
  英国硕士毕业,视角独特,擅长心理分析和情商培养。

  coco说: 时间才能让你认识我。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